一、一种基于Agent的构造性虚拟实体的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姜伟[1](2021)在《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动态保障模型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云计算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业务计算模式,人们无需再购买大量昂贵的专门设备,即可获得按需算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交通运输、工业制造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同时,随着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广泛普及和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一切皆服务”理念正在成为现实,人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来自云端的服务。然而,技术发展也带来攻击方式的快速涌现,不可靠的链路、众多恶意节点和充满漏洞的共享云服务都对用户获得可以信赖的云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对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保障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无论资源提供、服务选择、服务组合都来源于远程的云计算环境,虚拟化映射方法使得这些环节都具有高度的动态性,静态保障方法已难以获得良好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服务动态保障方法,在不可信的网络条件下,综合利用各种手段,通过筛选云计算资源、选择服务属性、执行服务组合和计算能力再优化,形成反馈过程,最终动态保障用户可以获得按需的可信服务。首先,针对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需要动态保障的需求,提出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动态保障模型,融合多层反馈控制机制对云计算资源筛选、服务属性选择、服务组合执行和计算能力再优化等进行综合设计,从而在多个层次上对服务可信性进行动态保障。由于资源虚拟化在云计算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如果计算资源不可靠,那么后续保障措施将无从实现。在此基础上,针对虚拟资源映射的不可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的映射算法SAPSP-VNE。以较低的虚拟网络映射的底层网络资源开销为目标,将虚拟网络可信性的虚拟网络资源分配问题归结为一个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确保若底层物理网络出现失效节点时,其余虚拟网络部分仍然能具有连通性,最大程度保证虚拟网络的可信性。实验结果表明SAPSP-VNE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平均利用率,提高了映射的成功率和虚拟网络的恢复成功率。其次,针对云环境下服务特征维度过高导致服务特征选择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和SVM模型的服务特征评估与子集选择方法ISVM-FSM。算法采用模糊集中熵的计算方式,使用特征的缩放因子和特定类别之间的熵值来计算每个类别中矢量间距离,来解决特征空间庞大而导致的复杂度过高问题。在服务特征子集求解时,借助于前向分布算法的思想,通过不断拟合上一步模型在训练数据上的残差,得到比传统SVM模型更高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对冗余特征较多的服务数据集能够有效选择重要特征,同时特征子集的规模比传统算法有明显的压缩,较大提升了准确率。再次,针对传统服务组合方法无法摆脱第三方平台限制、可信服务组合差异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服务组合方法,构建出安全可信的云服务交易环境。在基于区块链的服务智能合约基础上,以服务动态优化调度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灰狼的优化算法HGWO作为服务组合的核心算法,克服传统元启发式方法求解精度不够,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HGWO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提升了解的精度、增加了解的多样性,为云环境下服务组合提升了可信性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为了在提供可信服务的同时优化计算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迁移的云计算服务优化方案。在该方法中通过对云节点和中心云的资源状态的建模,将可信服务的优化问题转化为系统开销最小化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遗传算法获得了资源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降低系统开销,有效的提升系统性能。
李莉[2](2020)在《软件定义无线异构网络中的能效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网络流量的急剧增加,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能耗问题日益严峻。出于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考虑,提高网络中的能源效率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设计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的研究表明,提高网络能效的有效措施包括:多类型接入设备组合覆盖蜂窝小区、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协作供能和对不同类型的网络业务按需分配网络资源。因此需要对存在设备、能源和业务多样性的无线异构网络的特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无线异构网络采取垂直建站和分布式管理模式,很难根据全局网络状态对网络资源实现实时的优化分配。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架构通过分离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对通信网络技术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灵活高效的可编程和集中化网络管理。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作为软件定义网络的重要应用,通过分离网络功能和网络设备,实现了针对不同业务的虚拟网络划分机制。本论文针对无线异构网络的动态特性,以及目前因为管理困难造成的能效低下问题,利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提供的架构优势,实现了无线异构网络中灵活实时的网络资源调度配置,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为,首先以网络性能和用户需求为约束,然后在此基础上降低网络能耗,以此提高网络能效。具体研究工作与贡献如下:1.系统架构分析通过对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分析,针对无线网络中的设备异构性和能源异构性,提出一个基于SDN技术的绿色中继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案,为动态的无线网络提供灵活的网络管理模式;针对无线网络中的资源异构性和业务异构性,提出一个基于NFV技术的智能虚拟边缘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案,智能的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该架构中的虚拟网络运营商将网络业务提供商提供的实体资源整合后,以虚拟网的形式按照需求提供给网络服务供应商,并允许对边缘网络资源进行智能调度。2.能效优化的流表项管理策略在绿色中继无线网络中,用户本应按照最节能的方式选择基站或者中继节点接入网络,但是可再生能源捕获量难以预测,当中继节点中的可再生能源出现短缺时,该设备无法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接入该节点的用户需要切换到基站上。另一方面,当可再生能源的捕获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能源将由于无法被储存而浪费。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中断和饱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软件定义网络架构下的动态流表项更新策略和一个面向长期能效的流表管理策略,根据节点的可再生能源状态为用户选择接入点,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已经捕获的可再生能源,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量,实现传统能源的能效优化。这些策略可以集成为软件定义网络的控制器上的一个网络管理应用程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和其他路由策略(例如容量受限和最优路径策略)相比,所提出的策略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能效。3.能效最优的Ant-Q缓存数据流分发策略在移动边缘网络部署缓存功能可以显着减少边缘网络和远端云之间的通信,从而节省能源,然而由于用户的移动性、业务多样性和有限的边缘存储计算能力,如何智能的使用边缘节点的通信和缓存功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文使用Ant-Q学习算法为虚拟化移动边缘网络提出了一种节能感知的动态缓存策略。针对不同业务的需求差异,本文首先设计一种具有边缘缓存功能的虚拟化移动边缘网络范例,和直接从移动用户行为中提取特征相比,本范例可以更准确有效地从网络服务中提取特征,并建立其系统模型。然后将能效感知的缓存数据流分发问题根据强化学习算法建模,并使用结合强化学习和蚁群算法的Ant-Q算法解决该问题,该算法可以有效结合云计算能力和边缘网络的高响应能力。此外本文使用禁忌空间来提高Q学习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缓存数据流分发策略可以显着提高能源效率,同时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而带禁忌空间的Q-learning算法可以显着减少计算时间,提高Ant-Q学习阶段的计算效率。4.能耗最低的边缘虚拟网络构建为了支持具有高资源利用率的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多个设备和服务的无缝通信,网络虚拟化技术提供了灵活和可扩展的管理。本文研究了无线多跳边缘网络中虚拟网络构建问题,首先分析无线多跳蜂窝网络场景,并建立虚拟网络构建模型。之后将该问题转化为多商品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商品流算法的最小成本流算法,即用最小的能耗开销相应虚拟网请求,最后采取拉格朗日松弛优化算法和次梯度算法来解决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商品流算法可以在无线多跳网络中带宽和节点发射功率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虚拟网络请求的接受率,以此提高网络能效。
李泽中[3](2020)在《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文中认为大数据环境下,知识数量不断增加,为用户提供参考依据和知识来源的同时,也带来“知识过载”等问题。用户开始逐渐依赖虚拟知识社区以解决知识获取、知识交流的问题。虚拟知识社区具有高密度、高价值的知识来帮助用户满足知识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知识社区平台交流知识、共享知识、接受知识,并参加到知识推荐、知识反馈等知识服务中。虚拟知识社区的服务保障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互动氛围,增强用户归属感。虚拟知识社区也存在大量低质、重复的碎片知识,还具有知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知识信息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服务层次较浅、平台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原有的知识服务理论方法和方式手段已无法完全适应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用户在社区中生成知识内容、利用知识的同时,也留下了各种形式的行为记录数据,这些多维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和个性化需求信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适配的用户服务内容也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虚拟知识社区为研究对象,从面向用户需求的视角出发,分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对虚拟知识社区数据进行了维度划分及融合,研究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探索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用户需求的特征,包括需求表达的直接性、间接性、需求接收的实时性、需求服务的高效性以及形成原因,即任务驱动、知识偶遇以及交流互动,以此将用户知识需求划分为知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社交需求三个类型。基于多理论假设,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知识需求维度划分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网络社会资本、认知社会资本以及结构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假设,运用逻辑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维度对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的知识需求具有显着影响。(2)虚拟知识社区的数据实质是一系列交互元素的集合体。虚拟知识社区开发与设计的核心来源于用户需求。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已有研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和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维数据进行维度划分,包括社交网络维度、情感感知维度以及用户画像维度。进一步分析了多维数据融合与知识推荐之间的关系:多维数据融合是知识推荐的基础,多维数据融合的质量是决定知识推荐效果的关键;知识推荐是多维数据融合的目的。(3)分析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目标定位,包括知识推荐服务的可用性、知识推荐内容的有用性以及知识推荐结果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的动力进行探讨,包括知识主体的牵引、知识技术创新发展需求的拉动、知识势能差的推动以及知识创新环境发展的必然。分析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的组成要素以及具体的推荐过程,包括知识需求的获取、多维度数据融合、知识生成以及知识推荐和吸收阶段。综合以上分析,从数据采集层、多维数据融合层、知识聚合层以及应用层4个层面构建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推荐模型并进行探讨研究,以期通过服务组织模式探索,有效地促进用户服务,真正满足用户需求。(4)鉴于当前关于个性化知识推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虚拟知识社区及其用户的多样化特征,通过引入用户画像、情感感知和社交网络三个维度信息,在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的基础上,完成用户知识需求的可视化;同时利用改进的最大团算法设计了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并且通过选取某虚拟知识社区用户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实现了精准的个性化知识推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中,通过引入这三个维度信息并进行深度融合构建用户知识需求模型,可以使得其个性化知识推荐结果的精准度得到显着的提升。(5)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视角构建了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本文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效果”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并选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作为标度系统对国内外6个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知识社区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更好的指导虚拟知识社区进行推荐服务建设。本文在理论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应用层面,通过对推荐服务的评价来提升虚拟知识社区推荐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目标。(6)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用户画像视角、社交网络视角、情感感知视角三个维度入手,提出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推荐优化策略和建议。在用户画像视角下,满足用户的多层次知识需求,提高用户自身的知识素养,深度运用多维数据融合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与价值的知识信息;在社交网络视角下,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使平台内知识信息更具系统化、结构化、完整化特征,加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间交流和活动,开发基于虚拟知识社区平台的社交应用,并增加社区意见领袖识别与用户激励机制的设计,促进社区内用户进行知识交流;情感感知视角下,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精确性,加强知识的权威性和整合性,加强用户的信任和关系密切程度,并利用可视化丰富知识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在虚拟知识社区中,用户通过虚拟知识社区获得知识满足自身的知识需求,也通过虚拟知识社区拓展社交关系、传递情感,并且在使用服务过程中提升愉悦感和归属感。本文基于用户的需求出发,对虚拟知识社区的多维数据进行维度划分,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推荐,提升用户的虚拟知识社区参与度,促进知识的共享、利用及创新,进而提高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提高虚拟知识社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帮助虚拟知识社区健康持续地发展。
包莺迁[4](2017)在《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简称CGF)行为建模技术由于缺乏功能层次化、解耦合的仿真模型体系结构,难以支持行为模型的分解和组合;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行为建模方法难以高效地重用行为资源,导致模型重用性和扩展性存在不足,这都导致行为模型开发效率较低。组合行为状态图能够通过行为组合的方式更高效地重用行为资源,灵活地构造CGF行为模型。因此,开展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行为建模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行为模型的开发效率,满足行为模型的可重用、可扩展等应用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针对当前CGF行为建模对可重用、可组合、可扩展的应用需求,以提高行为模型开发效率为目标,在多Agent技术和状态图的基础上,围绕支持行为建模的CGF模型体系结构,行为建模方法和行为建模语言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包括:(1)现有的CGF仿真模型体系结构由于在功能层次化、解耦合等方面支持不够,使得行为模型的分解、组合较为困难。对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方法的三层模型体系结构,该结构将模型划分为行为层、逻辑层和物理层。其中在物理层,根据多Agent方法的思想,单个CGF实体又可按照功能组成不断分解为层次更低、功能更加明确且单一的功能组件,从而为CGF实体行为的分解、组合提供有效地支持。分析表明该模型体系结构具有功能层次化、解耦性的特点,支持模型的功能分解和行为描述,为模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2)现有的行为建模方法对复杂行为的描述支持不足,导致行为资源重用效率较低,基于其构建的行为模型在重用性、组合性、扩展性上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条件值的驱动模式,将状态定义为行为的组合,为状态赋予真实的行为意义,并且支持行为执行顺序优先级的设置,相同优先级的行为可以并行执行。分析表明,该行为建模方法可以高效地重用行为资源,灵活地构造CGF的各种作战行为,从而为CGF的行为建模提供高效的支撑。(3)为了匹配上述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方法,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能够高效重用行为资源的行为建模语言BMLAC,为实现行为模型的快速开发和高效存储提供了有效支撑。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JGraph组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CGF行为模型图形化建模工具BMK。测试表明,BMK能够通过图元的拖、拉,图元的参数配置,图元间的有向连线以及连线的参数配置等开发流程,对CGF的作战行为进行快速且灵活的建模,支持行为模型的高效重用和扩展。
耿阳[5](2014)在《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虚拟实在的审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所谓虚拟实在,即基于计算机技术创建的具有交互性、沉浸性和构想性特征的虚拟环境。借助各种传感设备把用户带入虚拟环境中,通过综合性感知方式使用户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然而,虚拟实在模糊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边界,虚拟实在的真实性问题引起了哲学家、技术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在此,本研究沿着海德格尔追问技术之本质是艺术的思路来探索虚拟实在的真实性这一问题,从虚拟实在以感性直观方式展现包含于此在生存方式之中的多重存在现象出发,论证虚拟实在的本质为艺术现象从而使其归属于审美经验范畴。通过重释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的审美经验范畴内涵,运用审美经验范畴之多重维度来解释虚拟实在就为深入探索虚拟实在提供可能路径。借助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追溯审美经验范畴的发展历程中分析审美经验范畴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阐明基于海德格尔现象学所阐释的审美经验概念对传统审美经验范畴的继承和扩展。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在艺术摹仿论中提出审美经验是低级的感性认识活动。至18世纪中期,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感性经验的系统科学从哲学领域中独立出来,受到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审美经验范畴既等同于感性认知活动,同时指涉先验的感性知觉能力。胡塞尔根据意向性理论把审美经验范畴还原为审美知觉现象,使审美经验作为感性意识活动扩展到范畴直观领域。在继承胡塞尔现象学的基础上,海德格尔从追问存在现象出发,把审美经验之明见性归于生成之存在的明见化,对应此在对存在现象的多重理解赋予审美经验以具身、情感和叙事三重解释维度,即审美经验分别呈现为人之具身性存在方式中身体与空间之相互建构关系;情感现象指向整体性世界现象并在整体性世界现象中得到规定的相互建构关系;以及审美经验展现为以“对话”和“命名”方式参与整体性世界构建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方法,从技术外在主义和技术现象学进路对虚拟实在的概念进行解析。早期沿着仿真技术发展的虚拟实在被视为基于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人工仿真环境,但这一概念难以涵盖当前虚拟实在所呈现的多元化研究方向。从虚拟实在的发展历程来看,虚拟实在技术专家与艺术家的合作推动了虚拟实在的发展,艺术家提出感知实在、赛博空间等概念体现在身体感知层面上对虚拟实在的认识。通过追溯虚拟实在的哲学意义,解析哲学思想中真实性和可能性概念,基于真实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归纳虚拟实在的三重含义:一是由观念构成的理念世界;二是基于数学运算生成的仿真环境;三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感知空间。第三种虚拟实在含义指向虚拟实在的现象学分析。传统理性主义的二元论结构造成了虚拟实在的真实性立足于主观经验的客观性这一两重性悖论上,使技术专家与艺术家们长期处于两种对立的立场中。在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虚拟实在的实在性被置于身体行为和感知之同一性上,悬置了虚拟实在的真实性问题。沿着海德格尔现象学追问技术本质的路径,分别从存在者、存在者之存在以及存在三个层面考察虚拟实在,阐明虚拟实在的本质是以感性直观方式揭示无蔽之存在的艺术现象。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以归属于存在之生成的审美经验范畴为起点,运用审美经验范畴之三重维度对虚拟实在做出系统解释。基于人之具身性存在方式领会的身体与空间之相互构建关系,虚拟实在呈现为身体感知-行为和虚拟技术系统结合起来共同参与组织空间的具身现象,具身化虚拟实在还原为切近去远和定向定位两种基本感知活动。具身化虚拟实在具有身体感知-行为与技术相互契合的审美特征,展开为一系列技术围绕用户的感知-行为方式组建自身的过程。基于人之情感性存在方式领会的情感与世界相互构建关系,虚拟实在作为情感表达的场所指向两重性虚拟实在现象,即一方面虚拟实在的情感化带来人机共在的整体化现象,一方面在虚无之境显现中虚拟实在成为超越现实的可能世界;两重虚拟实在共同显现出情感与技术相互建构的审美特征。叙事维度源于人之时间性存在方式所揭示语言和空间之间相互构建关系,作为语言现象的虚拟实在包含以“对话”和“命名”方式展现虚拟实在解构过程。虚拟实在解构呈现出语言与技术相互建构的审美特征,凭借生成的语言重新规定虚拟实在的形态、场所和尺度。虚拟实在的审美分析不仅深化了审美经验中的多重存在现象,而且揭示了审美经验范畴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存在即自然的内涵,构建基于和谐统一性的审美经验理论。根据“上手状态”还原身体性生存为工具性行为,工具性行为所组建的具身现象包含原初的主客体尚未分化的审美状态;区分感知层面上的情绪与人之有限性所规定的基本情态之差异,指出后者包含超越现实约束的整体性审美状态;语言现象在两重虚拟实在之相互转化过程呈现出对立统一性的审美状态。另一方面,基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审美经验范畴之局限性包括:具身现象所展现的审美经验设置身体感知和行为方式;情感现象带来的非现实且整体性的审美经验难以克服出离身体的虚无感;语言现象包含建立和保存一个世界的艺术实践活动缺失了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存在即自然有机体,基于和谐统一性的审美经验理论包括:消弭存在者之差异的审美知觉适应于事件发展的和谐统一性;消弭存在者与存在者存在之差异的审美情感适应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性;消弭存在者与存在差异的审美经验要求道德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和谐统一性。总之,基于和谐统一性的审美经验理论为虚拟实在向着重建人与自然之和谐共在关系指明方向。
宋晓杰[6](2011)在《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奈格里早期的政治本体论不仅确定了其后来政治批判理论的核心构架与方法论前提,而且构成他创建后社会主义政治规划的关健切入点。奈格里致力于通过挖掘传统形而上学的政治内涵,并以形而上学-政治学-历史情势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建构。对他而言,本体论以去目的论、决定论、超验论和辩证法为基本前提,它并不追溯事物的超验起源和基础,而是将视角专注于无限开放的历史创构过程,以从中筹划指向差异和未来的自由解放空间。他重建本体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固定在某种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而是旨在革新关于静态抽象的存在或本质的传统本体论构架。他通过发掘传统形而上学潜隐的政治权力配置,从理论根基处将它们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连接起来,以彻底清除激进革命线索中的资本主义遗毒。首先,他始终基于劳动-资本的阶级对抗逻辑,将传统本体论的超验-等级-表象、调解-平衡-综合的内在机制,激进化为资本主义的政治配置,然后再强调创构性的本体论或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治学对它的总体拒绝和二者之间彻底的政治决裂。其次,他又在无产阶级被解放时间的一元空间中,强调其多样性-主体性、集体性-生产性-创构性的内生性机制,进而在时间性的即将到来的本体论视域中,积极建构无产阶级自由和欲望的革命筹划。在这个意义上,政治本体论其实就是奈格里批判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思想基石。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以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以及五月风暴和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为现实背景,以《资本论》及其相关手稿、斯宾诺莎和尼采在法国左翼知识界的当代复兴为理论资源,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从纯粹客观的结构层面,拉回政治性话语中的革命主体性。它主要包括具备逻辑递进关系的双重语境,第一个语境体现出奈格里基于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中寻求新政治主体和社会本体力量的努力。他建基于对劳动和劳动力的持续关注,彻底颠倒劳动与资本的力量关系,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激进政治解读,重建以阶级构成的政治性和主体性构架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心结构,重组列宁的主体和组织理论及其当代化视域,以此消除正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幻象和革命乌托邦残余,这些方面都构成他政治理论一以贯之的方法论基石。第二个语境则是奈格里基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潮,为新的政治主体所确立的本体论视域。福柯的逾越哲学和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奠定了其政治本体论的逻辑基础。他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揭示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马克思与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的对抗逻辑,以辨识出真正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形而上学筹划:内在性平面、创构性力量、个殊性事件和绝对民主。第一重语境以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为现实背景,确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第二重语境则赋予这个政治主体以根本属性和出场方式。奈格里对政治问题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其实是对政治本体论视域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延伸。这个思想推进过程同样主要包含双重递进的逻辑线索。第一条线索侧重分析宏观层面的政治哲学命题,它以政治-社会、国家-宪政、革命-民主为主题,以作为主体性创构力量和开放性革命筹划的制宪力为核心,深入剖析了制宪力-永恒革命-绝对民主和宪制权-国家-宪政体系-主权权力的对抗语境。从本质上来说,制宪力就是创构性本体论和激进政治主体的另一个称谓,它代表着绝对的永久革命性、开放的力量创建原则、个殊性和偶然性的内在性事件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它其实为奈格里的后社会主义解放理论确立了总体的政治宣言、革命纲领和行动准则。第二条线索则聚焦于现实层面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问题,它以后福特主义背景下劳动形式和无产阶级劳动力、资本主义权力实践和主体性生产模式的根本改变为现实基础,以绝对的内在性和平滑的政治学为理论前提,以身体政治和游牧政治为核心线索,积极建构了以诸众、游牧革命和激进民主为主题的后现代主义政治革命理论,以此来寻求马克思与后马克思思潮的历史连续性,协调求批判性-解构性与建构性-伦理政治性的内在统一。总体而言,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是一个以差异、主体和事件为构架的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是一个以主体性和革命性、内在性和创构性、偶然性和差异性为根基的事件哲学,是一个以开放性、非连续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为基础的激进政治模式,是一个以活劳动-力量-欲望、制宪力-诸众-绝对民主为核心的政治主体理论,是一个以唯物主义批判、绝对内在性和共产主义为本质的激进革命传统。它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是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混合物,最终因对主体性维度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背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郭航[7](2010)在《面向自治服务协同环境的规范多Agent体系研究:表示、实施与推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分布式计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分布式协同工作模式在计算机应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Agent管理和控制资源,并组成多Agent系统(MAS)来主导分布式协同工作,被认为在未来的分布式协同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MAS领域的深入研究过程当中,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松散型协同工作模式是未来组织和个人迫切需要的协作组织方式。因此对由异构和自私性Agent组成的多Agent系统研究成为MAS领域的主要议题。但是由于这种环境下的Agent行为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主要原则,同时由于协同参与程度的差异,很容易导致多个Agent在一起的组合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对团体产生负效用,也即“负叠加效用”问题。另外由于Agent的黑箱和自治性,Agent行为对系统和其它Agent是不可测和不可控的,造成Agent之间互不信任,从而导致多Agent系统的“可信危机”问题。规范调控的多Agent协同系统(NMAS)被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NMAS系统利用规范约束成员Agent的行为,从而实现多主体相互协同,是介于集中控制和完全P2P结构之间的一种多主体协同机制,被视为是实现MAS系统可信协作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NMAS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某些议题上的理论和抽象模型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该领域的许多方面上都缺少可有效支持实用系统开发的可操作性架构和模型。首先,目前许多研究没有明确所面向的背景,研究多聚焦于规范系统的共性方面,而缺乏面向具体特性环境的规范体系研究。这造成在将规范体系引入某种类型的MAS时,现有的模型和机制会在某些方面与其失配。目前NMAS研究的另一大问题是缺乏可操作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支持规范系统建立和运作的体系结构和整套方法论。第二、对规范表示方面的研究,目前集中于对规范表示要素和表示逻辑本身属性,如完备性、一致性等方面的考虑,而缺乏对规范表达方式的可操作性,如易于Agent参照决策、易于违规和处罚判定方面因素的考虑。第三、对规范实施,包括违规和处罚的判定和实施,尚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模型机制的支持。第四、目前提出的规范推理模型做出的一些取消不确定性的前提假设在应用中难以达到,尚缺乏不确定性的规范推理与决策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自治服务协同的多Agent系统为背景,对NMAS的体系结构、规范表示、推理和实施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的研究工作力求形成一套从宏观的规范体系定义到微观的规范约束推理的规范系统方法论,从而系统化解决当前多Agent系统存在的负叠加效用和可信危机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提出了面向自治服务协同MAS环境的“规范调控的自治服务协同体系结构”,即NASCA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围绕着核心规范模型,提出三层框架体系来支持各个不同层面上对规范相关问题的建模,包括由定义组织框架的宏观层、描述Agent推理和行为决策的微观层以及通过规范约束VO连接两者的连接层组成的。该体系结构为NMAS系统建立和运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论体系。(二)通过结合道义逻辑算子和时态逻辑算子,在扩展传统规范表示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性规范逻辑(ONL);并以此为表示基础,提出了基于结构化、分层次E机构,及E机构之间继承关系的规范定义模型--组织规范模型(ONM)。该模型有助于规范语义的清晰表达,也便于在其之上构建实施和推理模型,能够弥补目前规范表示研究对Agent行为决策和规范实施支持上的不足。(三)建立规范实施的体系模型,提出由适用规范(E机构)的判定、守违规判定、处罚判定和处罚实施四个部分组成的规范实施过程和规范实施模型(NEM)。该模型以Agent的行为(消息)为证据,以ONM模型表示的规范定义体系为判决依据,通过给出上述四个紧密联系的实施子过程的解决机制和算法,能够加强规范对自治Agent协作行为的软约束效果,保证规范的有效性。(四)提出了不确定性规范推理和决策模型NRDM。该模型针对当前规范推理模型中对Agent守违规进行了确定性假设的不足,采用根据Agent历史守违规行为记录推断其守规可信度(概率)的方法,并根据当前VO的总体可信度环境对该值进行迭代修订,最后将可信度值作为几率结点引入贝叶斯决策网络模型中进行不确定性推理和决策。该模型弥补了规范推理研究中缺乏不确定性推理模型的不足。本文通过体系化的方式形成了一套支持NMAS系统建立和有效工作的体系结构,为规范系统中的各个层次上的建模提供有效支撑;进一步,通过对规范表示、规范实施和规范推理等具体方面工作的深入研究,又反过来论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可操作性,最终为自治服务协同环境提供了对NMAS建模的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论模型。
周晶[8](2009)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制造业正朝着网络化、全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化制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网络化制造是企业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制造全球化的挑战而实施的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制造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构建面向企业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突破空间地域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和方式的约束,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为市场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新的制造模式下,传统的技术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和用户的需要。网络化技术服务是指通过Internet和Web技术给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知识和信息,它是在产品和客户分散化、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企业实现对客户服务的一种新模式。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是为了适应企业制造的分散化以及客户和设备供应商的国际化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思路,它主要是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借助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建立的用于支持企业内部、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知识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产品全生命周期与技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的体系结构、网络化技术服务的知识融合与重用、协同工作技术、服务信息的任务规划及网络化技术服务绩效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型系统开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涵与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技术服务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阐明了研究的重要性与意义。(2)提出了网络化技术服务的定义,分析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建立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了基于多Agent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3)为了提高系统的智能化,进而提高技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研究了基于本体论的技术服务知识融合与重用,构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知识融合的体系结构,研究了技术服务领域知识本体库构建方法。(4)实现网络化环境下的产品数据共享与交换是进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开发的关键与技术难点。STEP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数据交换协议,构建了网络化技术服务环境下基于STEP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模型。(5)研究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协同工作技术。重点研究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满足网络化技术服务要求的系统工作环境构建方法、关键技术及工具。提出了应用程序共享技术与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相结合的网络化协同工作环境开发方法。(6)为了提高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序关系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算例详细论述了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绩效模糊综合评价过程。(7)为了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与技术的可行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沈阳某机床厂的实际需求进行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原型系统开发,并对系统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与使用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唐亮贵[9](2009)在《基于多Agent的电子商务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型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网络与服务型经济形态的迅速发展,使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商务交易模式已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交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也因此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在传统商务交易模型向网络环境迁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它们主要集中在在线拍卖和招投标交易模型等领域。但是如何进一步将网络应用中信息服务的技术特征与电子商务特有的经济属性相结合,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微观市场结构、交易模型与运行机制,则是影响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开展电子商务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项目为背景,以电子商务交易逻辑的模型化为核心展开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实用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工作:①分析了电子商务交易模型的经济技术特征,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AS理论和智能计算方法等理论工具,建立了一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型的计算架构,为构建高效实用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②构建了一种有效的电子商务微观市场结构。论文针对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运行机制三个基本要素,应用MAS理论,建立了多Agent协同商务市场模型(MACCM)和体系结构;针对多维商品属性空间难于实现交易过程中商品的快速检索与匹配,提出商品关键属性、撮合树和元模式组合特征等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MACCM的微观逻辑结构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可为电子商务交易模型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承载环境。③建立了多Agent撮合交易模型。为了实现市场交易的自动和有效匹配,论文运用市场博弈一般均衡理论,建立了多Agent撮合交易模型和算法;针对市场信息效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特殊重要性,提出交易熵和交易熵链的概念,并分析了市场信息效率对价格波动的影响。该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构造合理的市场价格行为、优化市场微观结构和市场运行机制,能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市场效益,促使市场资源配置经济有效。④建立了多Agent动态竞标模型。多Agent动态竞标作为交易主体向市场提交买卖意向的必要环节,是构成有效市场环境的关键,因此论文根据交易Agent的个体行为特征,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支持向量机市场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随机反应均衡强化学习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和多Agent动态竞标流程。使交易Agent通过预测和学习,不断调整交易信念,规避市场风险,优化竞标策略,从而最大化其预期效用,可有效促进MACCM动态博弈的形成、市场价格的构造和各方收益的均衡。⑤建立了多Agent协商交易模型。协商是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阶段,针对MACCM中存在的潜在交易,论文应用Bayesian纳什均衡理论,提出了不妥协度的概念,构建了基于不妥协度的协商交易协议和Bayesian学习多Agent协商交易模型。使交易Agent通过有限轮协商,能够对协商对手的信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优化自身交易策略,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成交量,提高市场效益。⑥最后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论文还通过对部分轿车交易数据进行模拟实验,初步分析和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多Agent协同商务市场理论、模型和算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有效性。
赵沁平[10](2009)在《虚拟现实综述》文中指出虚拟现实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过程中创造形成的一种用于认识自然、模拟自然,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文中在分析虚拟现实全过程的基础上,给出虚拟现实问题的不同分类及一种理论表达,并抽象出虚拟现实领域的三大科学技术问题类;在此基础上从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方法、虚拟现实表现技术、人机交互及设备、虚拟现实开发平台与支撑环境和虚拟现实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虚拟现实当前的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最后指出虚拟现实需要进一步致力研究解决的若干理论和技术问题.
二、一种基于Agent的构造性虚拟实体的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Agent的构造性虚拟实体的体系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动态保障模型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云计算系统及可信服务研究现状 |
1.2.1 IaaS与可信服务 |
1.2.2 PaaS与可信服务 |
1.2.3 SaaS与可信服务 |
1.3 可信服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3.1 云计算的可信性模型 |
1.3.2 云计算的服务选择 |
1.3.3 云计算的服务组合 |
1.3.4 云计算的卸载与服务优化 |
1.4 研究目标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动态保障模型构建 |
2.1 引言 |
2.2 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性动态保障模型 |
2.3 基于动态可信标签的虚拟化可信映射方法 |
2.3.1 模型问题描述 |
2.3.2 虚拟化资源可信映射方法 |
2.3.3 实验分析与验证 |
2.3.4 模型的有效性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熵和SVM的服务特征子集选择方法 |
3.1 引言 |
3.2 服务分析方法 |
3.2.1 特征评估方法分类 |
3.2.2 特征选取方法分析 |
3.3 基于熵的改进特征评估方法 |
3.3.1 基于熵的特征评估方法概述 |
3.3.2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服务熵计算方法 |
3.3.3 基于熵的特征评估方法(FIAME) |
3.4 基于SVM的改进特征子集选择方法 |
3.4.1 前向分布算法 |
3.4.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3.4.3 基于迭代SVM的特征子集选择方法 |
3.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1 实验目的 |
3.5.2 数据集选择 |
3.5.3 基于熵的特征评估方法实验 |
3.5.4 基于迭代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子集选择方法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区块链和混合灰狼算法的可信服务组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服务组合框架设计 |
4.3 基于智能合约可信服务组合的实现方法 |
4.3.1 基于标识的服务注册 |
4.3.2 可信服务组合协议 |
4.3.3 智能合约的实现过程 |
4.4 混合灰狼优化算法 |
4.4.1 标准灰狼优化 |
4.4.2 混合灰狼优化算法 |
4.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1 实验场景设置 |
4.5.2 HGWO 算法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计算环境下的可信服务资源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本地计算 |
5.2.2 中心云端计算 |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5.3.1 遗传算法 |
5.3.2 基于禁忌搜索的遗传算法优化 |
5.3.3 算法流程与实现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软件定义无线异构网络中的能效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线通信发展中的能效问题 |
1.1.2 无线异构网络 |
1.1.3 软件定义网络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软件定义无线异构网络架构分析 |
2.1 引言 |
2.2 软件定义网络介绍 |
2.2.1 软件定义网络 |
2.2.2 Mininet网络仿真环境介绍 |
2.2.3 OpenFlow协议分析 |
2.2.4 FlowVisor介绍 |
2.3 面向能源异构性的软件定义无线网络架构和能效问题分析 |
2.3.1 网络架构基本构成 |
2.3.2 架构优势及能效问题分析 |
2.4 面向业务异构性的虚拟边缘网络架构和能效问题分析 |
2.4.1 智能虚拟边缘网络架构 |
2.4.2 架构优势及能效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效优化的流表项管理策略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概述 |
3.2.1 可再生能源在无线网络中的利用 |
3.2.2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的节能效益 |
3.3 无线绿色中继异构网络和能耗模型 |
3.3.1 能量模型 |
3.3.2 软件定义绿色无线中继网络中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分析 |
3.4 基于能源稳定性的动态流表项更新策略 |
3.4.1 问题分析 |
3.4.2 单绿色中继小区中的动态流表项更新策略 |
3.4.3 多中继协作蜂窝小区中的动态流表项更新策略 |
3.4.4 数值仿真和分析 |
3.5 基于长期能效优化的流表管理策略 |
3.5.1 长期能效问题建模 |
3.5.2 面向长期能效优化的流管理策略 |
3.5.3 数值仿真和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能效最优的Ant-Q缓存数据流分发策略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概述 |
4.2.1 节能移动边缘网络缓存 |
4.2.2 人工智能算法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
4.2.3 Ant-Q算法研究分析 |
4.3 系统模型 |
4.3.1 场景分析 |
4.3.2 网络模型 |
4.3.3 能量模型 |
4.4 问题分析与公式描述 |
4.4.1 问题分析 |
4.4.2 增强学习模型 |
4.5 基于Ant-Q的动态缓存策略 |
4.5.1 Ant-Q Learning算法 |
4.5.2 面向能效的动态边缘缓存分发策略 |
4.6 数值仿真 |
4.6.1 缓存策略性能 |
4.6.2 算法比较 |
4.7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能耗最低的边缘虚拟网络构建策略 |
5.1 引言 |
5.2 相关研究工作 |
5.3 移动网络虚拟化和虚拟网构建流程 |
5.3.1 移动网络虚拟化 |
5.3.2 面向资源优化的虚拟网络构建 |
5.4 移动虚拟网络系统模型 |
5.4.1 移动虚拟网络场景分析 |
5.4.2 虚拟资源模型 |
5.5 基于多商品流的虚拟网络构建 |
5.5.1 多商品流问题定义 |
5.5.2 虚拟网络构建问题分析 |
5.5.3 基于多商品流的虚拟网构建模型 |
5.5.4 多商品流问题求解 |
5.6 数值仿真和分析 |
5.6.1 仿真环境和参数设置 |
5.6.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语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虚拟知识社区研究现状 |
1.2.2 个性化推荐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虚拟知识社区 |
2.1.1 虚拟知识社区的概念 |
2.1.2 虚拟知识社区的特征 |
2.2 多维数据融合 |
2.2.1 多维数据融合的概念 |
2.2.2 多维数据融合的方法 |
2.2.3 多维数据融合的应用 |
2.3 知识推荐 |
2.3.1 知识推荐的概念 |
2.3.2 知识推荐的方法 |
2.4 社会资本理论 |
2.4.1 社会资本的定义 |
2.4.2 社会资本维度划分 |
2.5 用户需求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分析 |
3.1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特征 |
3.1.1 需求表达的直接性 |
3.1.2 需求表达的间接性 |
3.1.3 需求种类的多样性 |
3.1.4 需求接收的实时性 |
3.1.5 需求服务的高效性 |
3.2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形成原因 |
3.2.1 任务驱动 |
3.2.2 知识偶遇 |
3.2.3 互动交流 |
3.3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类型 |
3.3.1 认知需求 |
3.3.2 情感需求 |
3.3.3 社交需求 |
3.4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 |
3.4.1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4.2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4.3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影响因素结果讨论 |
3.5 虚拟知识社区的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知识社区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 |
4.1 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依据 |
4.1.1 多维数据的维度划分相关研究 |
4.1.2 用户知识需求与维度划分 |
4.2 多维数据的维度构成 |
4.2.1 用户画像 |
4.2.2 情感感知 |
4.2.3 社交网络 |
4.3 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与特征 |
4.3.1 多维数据融合的过程 |
4.3.2 多维数据融合的特征 |
4.4 多维数据融合与知识推荐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 |
5.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功能目标定位 |
5.1.1 知识推荐服务的可用性 |
5.1.2 知识推荐内容的有用性 |
5.1.3 知识推荐结果的适配性 |
5.2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动力分析 |
5.2.1 知识主体的牵引 |
5.2.2 知识技术创新发展需求的拉动 |
5.2.3 知识势能差的推动 |
5.2.4 知识创新环境的发展必然 |
5.3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构成要素 |
5.3.1 主体要素 |
5.3.2 客体要素 |
5.3.3 技术要素 |
5.3.4 环境要素 |
5.4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过程 |
5.4.1 知识需求获取阶段 |
5.4.2 多维数据融合阶段 |
5.4.3 知识生成阶段 |
5.4.4 知识推荐和吸收阶段 |
5.5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构建 |
5.5.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目标 |
5.5.2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模型框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算法设计 |
6.1 多维数据的获取与融合 |
6.1.1 社交网络维度的数据获取 |
6.1.2 情感感知维度的数据获取 |
6.1.3 用户画像维度的数据获取 |
6.1.4 多维数据融合及用户需求表示 |
6.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获取及知识相似性度量 |
6.2.1 知识获取及知识关联 |
6.2.2 知识相似性度量 |
6.3 基于多维数据融合的混合知识推荐算法 |
6.3.1 最大团算法 |
6.3.2 算法原理 |
6.3.3 算法流程 |
6.4 实验准备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实验过程 |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1 多维数据可视化 |
6.5.2 知识推荐结果呈现与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 |
7.1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评价问题提出 |
7.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指标构建原则 |
7.2.2 初始指标获取 |
7.2.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7.3 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效果实证 |
7.3.1 推荐评价模型构建 |
7.3.2 评价指标权重 |
7.3.3 评价过程 |
7.3.4 结果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
8.1 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8.2 用户画像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
8.2.1 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 |
8.2.2 提升用户自身的知识素养 |
8.3 社交网络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
8.3.1 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
8.3.2 加强虚拟知识社区用户间交流与互动 |
8.3.3 开发虚拟知识社区的社交功能 |
8.3.4 社区意见领袖识别与激励机制设计 |
8.4 情感感知视角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优化策略 |
8.4.1 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的精准性 |
8.4.2 加强知识的整合性与可靠性 |
8.4.3 利用知识可视化丰富推荐知识的形式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总结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功能层次化、解耦合的仿真模型体系结构研究 |
2.1 Agent和多Agent技术介绍 |
2.1.1 Agent的概念及特点 |
2.1.2 多Agent的概念及特点 |
2.2 基于多Agent方法的三层模型体系结构 |
2.2.1 物理层模型体系结构 |
2.2.2 模型体系结构特点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可重用可组合的CGF行为建模方法 |
3.1 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方法 |
3.1.1 行为模型设计模式 |
3.1.2 组合行为状态图建模元素 |
3.1.3 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模型驱动模式 |
3.2 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案例及分析 |
3.2.1 行为建模案例 |
3.2.2 行为建模方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可重用可组合的CGF行为建模语言 |
4.1 行为建模语言需求分析 |
4.2 行为建模语言规范BMLAC |
4.2.1 原子行动(Atom Action) |
4.2.2 原子条件(Atom Condition) |
4.2.3 状态(State) |
4.2.4 转移条件组(Transfer Condition Groups) |
4.2.5 战法(Doctrine) |
4.3 行为建模语言BMLAC建模示例 |
4.3.1 原子行动和原子条件枚举 |
4.3.2 状态集建模 |
4.3.3 战法建模 |
4.3.4 行为建模语言BMLAC特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为模型图形化建模工具的实现与测试 |
5.1 图形化建模技术概述 |
5.2 JGraph组件概述 |
5.3 行为模型图形化建模工具BMK的设计与实现 |
5.3.1 BMK界面设计与实现 |
5.3.2 BMK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 BMK建模流程说明及测试与应用 |
5.4.1 BMK建模流程说明及测试 |
5.4.2 BMK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5)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虚拟实在的审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实在哲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海德格尔技术现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海德格尔美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2 审美经验范畴的基本内涵 |
2.1 审美经验范畴的哲学溯源 |
2.1.1 古希腊哲学中感性认识之审美经验范畴的萌芽 |
2.1.2 理性主义哲学中先验感性之审美经验范畴的形成 |
2.1.3 西方传统哲学中审美经验范畴的基本特征 |
2.2 胡塞尔现象学对审美经验范畴的发展 |
2.2.1 审美知觉消解审美经验之二元结构 |
2.2.2 本质直观扩展审美知觉的直观性 |
2.2.3 审美直观与审美经验的自明性 |
2.3 海德格尔现象学下审美经验范畴及三重维度 |
2.3.1 基于此在生存和存在生成重释审美经验范畴 |
2.3.2 审美经验的具身维度:人的具身性生存方式与空间之相互建构 |
2.3.3 审美经验的情感维度:人的情感性生存方式指向整体世界显现 |
2.3.4 审美经验的叙事维度:以对话和命名方式参与整体性世界重建 |
3 虚拟实在的概念及其本质阐释 |
3.1 虚拟实在的概念阐释 |
3.1.1 虚拟实在的基本概念 |
3.1.2 虚拟实在的技术系统 |
3.1.3 虚拟实在的发展历程 |
3.2 虚拟实在的哲学渊源与概念解析 |
3.2.1 虚拟实在与真实性的概念解析 |
3.2.2 虚拟实在与可能性的概念解析 |
3.2.3 基于真实性与可能性概念解析虚拟实在 |
3.3 虚拟实在本质的现象学分析 |
3.3.1 传统理性主义影响下虚拟实在的两重客观性 |
3.3.2 基于胡塞尔之身体现象还原虚拟实在的真实性 |
3.3.3 沿海德格尔追问虚拟实在本质及其与审美经验的关联 |
4 基于海德格尔审美经验范畴之三重维度阐释虚拟实在 |
4.1 审美经验之具身维度规定虚拟实在的具身化 |
4.1.1 作为具身现象的虚拟实在 |
4.1.2 虚拟实在的具身化还原为去远和定位的感知活动 |
4.1.3 虚拟实在呈现身体与技术相契合的审美特征 |
4.2 审美经验的情感维度指向两重性虚拟实在 |
4.2.1 作为整体性世界现象的虚拟实在 |
4.2.2 虚拟实在的情感化指向两重性虚拟实在 |
4.2.3 两重性虚拟实在共同呈现情感与技术相互建构的审美特征 |
4.3 审美经验的叙事维度解构两重性虚拟实在 |
4.3.1 两重性虚拟实在在语言现象中解构 |
4.3.2 虚拟实在解构包含“对话”和“命名”两种叙事形式 |
4.3.3 虚拟实在解构呈现语言与技术相互建构的审美特征 |
5 基于虚拟实在的审美分析建构审美经验理论 |
5.1 虚拟实在的美学分析深化海德格尔之审美经验范畴 |
5.1.1 虚拟实在的具身化深化审美经验之具身现象 |
5.1.2 两重性虚拟实在深化审美经验之情感现象 |
5.1.3 虚拟实在解构深化审美经验之语言现象 |
5.2 虚拟实在的美学分析揭示海德格尔审美经验范畴之局限性 |
5.2.1 虚拟实在的具身化设置身体的感知和行为方式 |
5.2.2 两重性虚拟实在带来出离身体的虚无感 |
5.2.3 虚拟实在解构揭示道德实践与艺术实践的分离 |
5.3 面向虚拟实在建构和谐统一性的审美经验理论 |
5.3.1 审美经验包含身体与空间之和谐统一性 |
5.3.2 审美经验包含情感与空间之和谐统一性 |
5.3.3 审美经验包含两重空间现象之和谐统一性 |
5.3.4 面向虚拟实在建构和谐统一性的审美经验理论体系 |
6 总结:面向虚拟实在建构审美经验理论的前景 |
6.1 全文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走进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 |
第一节 传奇一生与思想分期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社会背景、问题意识与核心脉络 |
一、全球化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 |
二、五月风暴之殇与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 |
三、《资本论》、斯宾诺莎和尼采在当代西方左翼知识界的复兴 |
四、从纯粹客观层面的结构到革命政治学中的主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双重语境 |
引言 |
第一章 政治性与主体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方法论基石 |
第一节 重构资本与劳动的内在关系:根本的力量颠倒与积极的革命筹划 |
一、价值稳定过程和自我价值稳定过程的对抗性与主体性语境 |
二、“拒绝工作”的政治性和主体性内涵及其双重的革命空间 |
三、探究无产阶级自主性的政治性与革命主体性向度 |
第二节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结构:“阶级构成”的政治性和主体性方法路径 |
一、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 |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回应逻辑与阶级构成的基础性 |
三、阶级斗争的中心地位与历史演进的逻辑中轴 |
第三节 重组列宁的主体理论: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的本体论转向 |
一、从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到工人阶级的自主性 |
二、从生命政治到主体性生产 |
三、从认识论断裂到主体性断裂 |
第四节 重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经济学语境中的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 |
一、重建激进的政治性阅读:走出客观主义与回归革命的主体性 |
二、共产主义筹划的主体性向度:创构性与差异性的政治想象空间 |
三、对抗性、差异性和主体性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开放的建构维度 |
第二章 内在性与创构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逻辑脉络 |
第一节 所属的理论传统: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复兴 |
一、差异与生成:福柯与德勒兹对尼采的理论推进 |
二、潜能与实现:阿甘本处理内在性问题的基本方式 |
第二节 构架的逻辑空间:内在性与超验性、创构性与调解性的对抗语境 |
一、内在性和多样性的本体论线索:德勒兹对斯宾诺莎的解读 |
二、从超验的调解权力到内在的创构力量:奈格里对抗语境中的政治本体论 |
第三节 思想的逻辑取向: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与决裂 |
一、去本体化的创构性本体论:奈格里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 |
二、通向即将到来和自由视域的未来哲学:奈格里与传统本体论的决裂 |
下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具体化的双重线索 |
引言 |
第三章 制宪力与宪制权:主体性的创构力量与激进的革命筹划 |
第一节 制宪力的“本体论的激进性”:从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到马克思 |
一、作为绝对民主和自由实践的制宪力与指向固定秩序的宪制权 |
二、德行-欲望-活劳动:制宪力的主体创构性与激进革命性 |
三、制宪力的反乌托邦性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
第二节 制宪主体与制宪共和国:创构性主体力量的革命性与生产性 |
一、后现代主义国家的现代性基础与制宪力的后现代性潜能 |
二、政治的自主性与政治的社会化 |
三、制宪主体的谱系学与作为大众苏维埃的制宪共和国 |
第四章 帝国与诸众:绝对的内在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革命张力 |
第一节 帝国的逻辑谱系与后结构主义的政治图景 |
一、现代主权与后现代的帝国主权 |
二、一般智力与非物质劳动 |
三、身体政治与欲望政治 |
第二节 绝对内在性的诸众与游牧式的革命政治学 |
一、游牧主体与游牧政治 |
二、诸众之绝对内在性视域的逻辑脉络 |
三、游牧政治与激进民主的革命空间 |
结语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思想史定位 |
第一节 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立足于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 |
第三节 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混合体 |
第四节 奈格里在何种意义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面向自治服务协同环境的规范多Agent体系研究:表示、实施与推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1.1 Agent技术与多Agent系统 |
1.1.2 多Agent系统的"负叠加效用"和"可信危机"问题 |
1.1.3 规范多Agent系统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规范和规范多Agent系统的基本概念 |
1.2.2 NMAS领域的主要模型和研究方法 |
1.2.3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章 研究基础与相关理论 |
2.1 面向服务的计算 |
2.1.1 基本概念和特点 |
2.1.2 实现平台 |
2.2 规范表示的逻辑基础 |
2.2.1 基本模态逻辑 |
2.2.2 道义逻辑 |
2.2.3 时态逻辑 |
2.2.4 输入输出逻辑 |
2.3 Agent、组织与MAS系统 |
2.3.1 BDI模型 |
2.3.2 语言行为理论 |
2.3.3 虚拟组织 |
2.4 贝叶斯决策网络 |
2.4.1 贝叶斯网络 |
2.4.2 贝叶斯决策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范调控的自治服务协同体系结构NASCA |
3.1 NASCA体系结构的总体结构 |
3.1.1 组织框架层 |
3.1.2 VO协作层 |
3.1.3 规范主体层 |
3.1.4 元数据支持层 |
3.2 基于NASCA体系结构的Agent社区和VO协作 |
3.2.1 Agent社区的基本元素 |
3.2.2 加入Agent社区:注册过程 |
3.2.3 能力发布、寻求与中介:选择VO成员 |
3.2.4 协商与合同制订 |
3.2.5 协作执行与柔性演化 |
3.2.6 VO协作结束后的工作 |
3.3 NASCA体系结构的"规范纵层":规范模型体系 |
3.3.1 组织规范模型 |
3.3.2 规范实施模型 |
3.3.3 规范推理与决策模型 |
3.3.4 协作协商模型 |
3.3.5 各个模型的相互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操作性规范逻辑ONL的组织规范模型 |
4.1 可操作性规范逻辑ONL及其扩展ONL+ |
4.1.1 ONL逻辑与规范表示 |
4.1.2 基于概念的领域适用表示 |
4.1.3 动作谓词语句:消息、消息模式和消息序列 |
4.1.4 可操作性规范逻辑ONL |
4.1.5 建构型规范C-Norm的表示 |
4.1.6 ONL的扩展逻辑ONL+ |
4.2 基于E机构分层继承体系的组织规范模型ONM |
4.2.1 ONM模型定义及性质 |
4.2.2 服务分类模型 |
4.2.3 E机构定义 |
4.2.4 E机构的继承关系 |
4.2.5 ONM模型对Agent行为的制约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违规判定与处罚:规范实施模型NEM |
5.1 NEM模型的组成 |
5.2 适用E机构判定 |
5.3 NEM模型的违规判定机制 |
5.3.1 OSL+表达式真值的判定 |
5.3.2 动态违规判定机制 |
5.3.3 静态违规判定机制 |
5.4 基于迭代规范处罚模型的处罚判定与处罚实施 |
5.4.1 迭代规范处罚模型IMNP |
5.4.2 处罚判定机制 |
5.4.3 处罚实施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信概率的不确定性规范推理与决策模型 |
6.1 NRDM模型及其组成部分 |
6.2 基于历史行为记录的守规可信度计算 |
6.2.1 守规可信度及其计算 |
6.2.2 置信度和条件放松 |
6.2.3 第一阶段过程 |
6.3 面向VO的可信度迭代计算 |
6.4 贝叶斯决策网络阶段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实例的分析与验证 |
7.1 实例简介—IC设计服务协同例 |
7.2 基于ONM模型的实例规范定义 |
7.2.1 实例的服务分类体系 |
7.2.2 实例的ONM模型定义 |
7.3 基于NRDM模型的推理和决策实例分析 |
7.3.1 计算A_ICDesignPvd的守规可信度 |
7.3.2 计算me值及修正守规可信度值 |
7.3.3 基于BDN网络的推理决策过程 |
7.4 规范实施过程实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
1.2.1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
1.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进展 |
1.2.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4 国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情况 |
1.2.5 国内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情况 |
1.3 技术服务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1 技术服务的定义与内涵 |
1.3.2 技术服务的主要类型 |
1.3.3 技术服务的国外研究情况 |
1.3.4 技术服务的国内研究情况 |
1.3.5 目前技术服务研究的不足 |
1.4 课题的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来源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2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 引言 |
2.2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功能分析 |
2.2.1 传统技术服务模式 |
2.2.2 传统技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3 网络化技术服务及其特征 |
2.2.4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的主要功能 |
2.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体系构建 |
2.3.1 系统的基本要求 |
2.3.2 C/S模式和B/S模式的比较 |
2.3.3 系统的体系结构 |
2.3.4 网络化技术服务的工作流程 |
2.3.5 技术服务请求信息的任务指派与列队 |
2.3.6 系统体系结构层次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的知识融合与重用 |
3.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的知识分类与表示 |
3.1.1 技术服务中知识的特点与分类 |
3.1.2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表示 |
3.2.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融合 |
3.2.1 知识融合概述 |
3.2.2 网络化技术服务中知识融合的体系结构 |
3.2.3 本体库的构建与管理 |
3.2.4 技术服务领域本体 |
3.3 技术服务中的知识重用 |
3.3.1 技术服务知识的重用过程 |
3.3.2 基于知识重用的知识库基本检索方法 |
3.3.3 技术服务系统的知识库组成 |
3.3.4 基于CBR和RBR的技术服务知识推理 |
3.4 小结 |
第4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
4.1 数据交换格式与协议综述 |
4.1.1 数据交换格式与协议的作用及意义 |
4.1.2 数据交换格式与协议 |
4.2 STEP标准 |
4.2.1 STEP标准概述 |
4.2.2 EXPRESS语言 |
4.2.3 STEP Part21文件 |
4.2.4 STEP标准的实现方式 |
4.3 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共享与交换 |
4.3.1 国内外有关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共享和交换研究状况 |
4.3.2 基于STEP的产品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实现机制 |
4.3.3 XML在产品数据共享和交换中的应用 |
4.4 基于STEP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实现 |
4.4.1 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实现 |
4.4.2 CAD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过程 |
4.5 小结 |
第5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的绩效评价 |
5.1 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5.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2.2 指标解释及内容 |
5.3 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1 序关系分析法 |
5.3.2 序关系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应用实例 |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绩效评价 |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4.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和步骤 |
5.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技术服务绩效评价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系统的协同工作技术 |
6.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概述 |
6.2 应用程序共享技术 |
6.2.1 应用程序共享的原理 |
6.2.2 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共享方法 |
6.2.3 应用程序共享的优化方法 |
6.3 支持协同工作的多媒体技术 |
6.3.1 基于Internet的音视频的通用交流技术 |
6.3.2 音频系统的特殊处理 |
6.3.3 视频系统的特殊处理 |
6.4 基于层次的协同工具集成框架 |
6.5 基于NetMeeting的协同工作工具 |
6.5.1 NetMeeting的功能和系统结构 |
6.5.2 基于NetMeeting COM接口的开发 |
6.6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的协同环境 |
6.7 小结 |
第7章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网络化技术服务原型系统开发 |
7.1 应用背景分析 |
7.2 系统的架构 |
7.3 系统的网络环境 |
7.4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 |
7.5 应用实例分析 |
7.5.1 系统登录 |
7.5.2 新产品开发决策支持服务 |
7.5.3 产品设计服务 |
7.5.4 工艺服务 |
7.5.5 质量服务 |
7.5.6 设备服务 |
7.5.7 售后服务 |
7.5.8 系统绩效评价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9)基于多Agent的电子商务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的特点 |
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1.1.2 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 |
1.1.3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 |
1.2 电子商务交易模型的演进 |
1.2.1 传统的ECTM |
1.2.2 基于招投标的ECTM |
1.2.3 基于拍卖的ECTM |
1.2.4 基于协商的ECTM |
1.2.5 MAS 在ECTM 中的应用 |
1.3 论文选题背景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框架 |
2.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2.1.1 博弈论 |
2.1.2 信息经济学 |
2.2 MAS 理论 |
2.2.1 Agent 模型与结构 |
2.2.2 Agent 逻辑推理 |
2.2.3 多Agent 系统 |
2.3 智能计算方法与交易智能 |
2.3.1 市场交易信息 |
2.3.2 智能计算方法 |
2.3.3 交易智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市场结构研究 |
3.1 多AGENT 协同商务市场模型 |
3.1.1 MACCM 形式化模型 |
3.1.2 MACCM 市场属性 |
3.2 多AGENT 协同商务市场结构 |
3.2.1 MACCM 系统结构 |
3.2.2 撮合Agent 集群 |
3.3 商品关键属性与撮合树 |
3.3.1 商品属性值空间 |
3.3.2 关键属性的确定 |
3.3.3 撮合树的构造 |
3.4 关键属性多模式撮合索引 |
3.4.1 关键属性深度优先索引 |
3.4.2 关键属性元模式组合特征 |
3.4.3 关键属性多模式索引算法 |
3.5 多AGENT 协同商务市场运行模式 |
3.5.1 市场周期运行机制 |
3.5.2 竞标队列 |
3.6 本章小结 |
4 撮合交易模型研究 |
4.1 MACCM 市场博弈 |
4.2 撮合交易模型 |
4.2.1 拍卖与均衡清算 |
4.2.2 撮合交易模型 |
4.2.3 交易信息计算 |
4.2.4 撮合交易模型的性质 |
4.3 交易熵与市场信息效率 |
4.3.1 交易熵的基本概念 |
4.3.2 市场信息效率 |
4.3.3 交易熵与市场价格波动 |
4.4 交易撮合算法与应用 |
4.4.1 交易撮合算法 |
4.4.2 应用举例 |
4.5 实验结果与模型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动态竞标模型研究 |
5.1 AGENT 交易理性与市场风险 |
5.2 市场预测 |
5.2.1 损失函数与期望风险 |
5.2.2 支持向量机市场预测模型 |
5.2.3 市场预测实验 |
5.3 随机均衡行为选择 |
5.4 随机均衡强化学习模型 |
5.4.1 多Agent 随机强化学习 |
5.4.2 基于神经网络的QRERL 算法 |
5.5 基于NQRERL 的动态竞标流程 |
5.5.1 Agent 动态竞标策略 |
5.5.2 基于NQRERL 的动态竞标算法 |
5.6 实验结果与模型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协商交易模型研究 |
6.1 多AGENT 交易协商结构 |
6.2 多AGENT 交易协商协议 |
6.3 基于不妥协度的交易协商策略 |
6.4 BAYESIAN 学习交易协商模型与算法 |
6.4.1 Bayesian 学习交易协商模型 |
6.4.2 Bayesian 学习交易协商算法 |
6.4.3 MATNBL 的性质 |
6.4.4 应用举例 |
6.5 实验结果与模型性能分析 |
6.5.1 时间对协商策略的影响 |
6.5.2 无时间影响的协商实验 |
6.5.3 有时间影响的协商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获奖情况 |
四、一种基于Agent的构造性虚拟实体的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服务动态保障模型及方法研究[D]. 姜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软件定义无线异构网络中的能效优化问题研究[D]. 李莉.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多维数据融合的虚拟知识社区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D]. 李泽中.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组合行为状态图的CGF行为建模技术研究[D]. 包莺迁.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海德格尔现象学视域下虚拟实在的审美分析[D]. 耿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与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D]. 宋晓杰. 南京大学, 2011(06)
- [7]面向自治服务协同环境的规范多Agent体系研究:表示、实施与推理[D]. 郭航. 浙江大学, 2010(12)
- [8]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化技术服务研究[D]. 周晶. 东北大学, 2009(06)
- [9]基于多Agent的电子商务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型研究[D]. 唐亮贵. 重庆大学, 2009(12)
- [10]虚拟现实综述[J]. 赵沁平.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