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学科联合科研的组织结构优势及人员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王文婷[2](2021)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发展日益呈现综合化、整合化的趋势,如何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亟待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跨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而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良好运行是跨学科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美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开展跨学科建设的典范,在促进复合人才培养与前沿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研究以跨学科学术组织类型多样、运行机制完善的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系统地对其校内跨学科学术组织展开探究,从而有效反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现状与成功经验。首先,从组织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入手,根据已有相关文献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主要划分为萌芽期、兴起期、发展期与成熟期四个阶段。其次,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并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三所一流研究型大学校内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为案例,归纳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中的组织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资源保障四个核心要素。其中,组织管理机制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架构、团队组建及组织决策等方面;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招生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等内容;成果转化机制包括科学研究、外部合作、技术转移及创新创业等方面;资源保障机制包括国家政策、大学文化、多元经费、人才梯队及基础设施等内容。再次,从满足多元主体复杂需要的角度,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成效,并归纳出问题导向、复合应用、产学互利及多元保障等突出特点。最后,结合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现状与困境,提出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及发展的具体建议:聚焦跨学科复杂问题,优化跨学科组织管理;开展跨学科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完善跨学科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增加内外部资源保障,构建跨学科组织生态。
曾倩倩[3](2021)在《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洪江区国有林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与城区相连,林地资源分布于沅江两岸,主要管辖范围包含于嵩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本文通过对洪江区国有林场189个风景林小班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风景林质量等级;然后,运用空间视域分析技术进行视觉敏感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林分质量以及林业专题图叠加组织了经营类型;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法,构建竹林生态阈值估测模型,探讨竹林适宜保有量,在明确经营类型和竹林经营尺度的前提下,设计了风景林经营技术措施,为科学编制洪江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依据,也为因地制宜健康经营森林、提高林分综合效益提供技术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风景林林分结构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其中竹林扩张问题最突出。(2)根据风景林质量综合指数,将风景林等距划分为3个质量等级,其中,质量等级为“差”的风景林占比6.82%,为“一般”的风景林占比51.91%,为“优良”的风景林占比41.26%。(3)研究区按视觉敏感度分为视觉高敏感区、视觉一般敏感区和视觉低敏感区,通过叠加分析,共组织了 9种经营类型。(4)从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格局两方面进行生态阈值估测,得出研究区竹林适宜保有量为(64.53,68.57)&(81.47,86.89)公顷,现阶段竹林经营应以管控为主,维持现有规模为宜。(5)基于经营类型,共设计了管护、保育、抚育、提质改造4种经营措施类型,包括管护、限伐、竹林管控、抚育、改造、采伐、补植、混交林营造、病虫害防治等9种主要的经营技术措施。除必要的管护措施外,通过其他技术措施的调整组合,对不同质量的风景林按视觉敏感度采取不同程度的经营措施,在视觉敏感度高的风景林区营造特效核心景观,在视觉敏感度一般的风景林区营造增效景观过渡带,在视觉敏感度低的风景林区营造补效景观背景,以达到保质、提质、改质的风景林经营目的。
刘逸新[4](2021)在《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对能与人体发生充分交互作用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也备受关注。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纺织品以其独特纤维集合体结构(纱线、织物)所展现出柔性、双曲率效应、轻量化、可呼吸、可洗涤、耐用性等优势,是理想的应变传感器的结构平台。但是由于纤维基材本质的绝缘性、粘弹性以及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复杂性,所以深入研究纤维集合体的导电机理、传感机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实现棉纤维(纤维素基材)导电为起点,结合现有纺织品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条件,构筑了从纱线到织物各个层级的纤维集合体结构。对纤维集合体的导电机理、传感机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以及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传感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研究结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和界面性能研究:首先研究石墨烯分散性能,通过紫外光谱、拉曼光谱及透射电镜分析发现,当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为0.2wt%、超声时间为4-8小时可以形成稳定的石墨烯分散溶液(浓度为0.76 mg/m L)。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溶剂浇铸和热压工序制备成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分析发现,由于PVP的辅助交联作用石墨烯与纤维素基材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力。最后引入逾渗理论研究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发现当复合材料中石墨烯添加量达到逾渗阈值(2.1wt%)时其表面电导率可达到0.40 S/cm。2.导电棉纱的制备及其导电机理和电力学性能研究:首先采用具备浸渍热压特征的单纱浆纱工艺制备导电棉纱,按照正交法优化后的浆纱方案可制成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棉纱(14s纱线0.45 S/cm)。然后根据短纤纱的结构特点建立短纤纱导电模型,引入概率论研究了棉纱的导电机理,发现棉纱的电导率不但与纤维自身的电导率有关,而且与纱线中纤维的连接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推导出棉纱的电阻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合理性。最后通过拉伸实验分析棉纱电力学性能发现,由于棉纱中的纤维非连续分布以及纤维自身的粘弹性特征,导电棉纱存在应变范围小(<4.1%)、响应时间长(300 ms),重复性差的缺点(>17.8%)。因此短纤纱不是理想的应变传感器结构,必须加工成织物结构并利用织物的结构应变实现传感。3.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构筑及其导电机理、传感机理与传感性能研究:首先将导电棉纱分别加工成机织物(平纹和斜纹织带)和针织物(1х1罗纹),然后引入Peirce经典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对其导电和传感机理研究发现,影响机织物和针织物的等效电阻主要因素是纱线彼此交织点的接触电阻,而接触电阻与纱线的交织角符合拟合方程((8)=2.78×ecos2;织物实现应变传感主要通过结构应变时交织角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最后通过对机织物和针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静态传感特性研究发现机织物具有小应变高灵敏度的特征(GF>10),而针织物具有大应变低灵敏度的特征(GF<1),但机织物的线性度、迟滞性、重复性传感指标都不如针织物。对其动态传感性能研究发现当以跃迁,斜坡,正弦三种动态应变输入时,在低频模式下针织物频幅,相频,阻尼系数指标都好于机织物,而高频条件下机织物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184 ms)。说明机织物结构适合对小应变,高灵敏度要求的高频应变信号进行传感;而针织物适合对大应变,低灵敏度要求的低频应变信号进行传感。4.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应用研究:分别构筑机织物结构的应变传感器对呼吸进行监测和针织物结构的应变传感器对肢体动作进行识别,其实测结果与理论结论基本符合,进一步证实了利用纤维集合体结构构筑应变传感器的可行性。综上,本论文从纤维、纱线、织物三个结构层级系统地探讨了基于纤维集合体应变传感器的构筑方法,并深入研究了其导电、传感机理及其传感性能。不但其构筑方法可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从理论层面建立了纤维集合体结构与传感性能的关系,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纤维集合体的结构优势与应变传感器的传感性能融合为一。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对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开发应用以及未来可穿戴“电子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钟辰[5](2020)在《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建设根本。面对日益激烈的校际竞争,采取以学科生态视角的系统化发展思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直面中国现实问题,确立本土化的价值标准,突破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探寻科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一流学科建设对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科生态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系统科学的学科结构,提供了更加优化的跨学科建设模式,提供了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为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给予了有力支撑。本研究是基于一流学科成长视角下学科生态建设为具体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阐释了一流学科建设中良好的学科生态的必要性。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与学科生态建设的相关研究现状,对一流学科成长和学科生态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然后,从一流学科成长与学科生态建设的逻辑关系入手,探究一流学科成长中学科生态的建设要素与结构,得出学科生态为一流学科成长提供了多样性组织结构关系,通过对制度环境与学科交流平台的维护与建设,并由此推动了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工作,因而只有深入把握学组织科结构、制度环境与学术平台三大学科生态结构要素,才能切实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的速度与质量。综合分析一流学科的学科生态建设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探究导致我国一流学科成长中学科生态建设问题的成因。随后,通过对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流学科地位进行分析,总结其一流学科建设中学科生态结构特征,总结出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生态建设实践经验,分别从学科定位、学科组织结构、学科生态环境以及学科平台建设进行分析。基于对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案例分析,本文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出发,总结出了适应我国一流学科成长学科建设的三条原则与三条路径,试图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可咨可鉴的实践建议。
宗世法[6](2020)在《嵌入性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构——对“北科养老”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利用"嵌入性"视角,对北科养老团队十余年的养老服务创新实践所逐步建构起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发现,养老服务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供给侧创新来发现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深受其嵌入的社会网络的影响:通过关系嵌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结构嵌入获得结构优势;通过制度嵌入来获得合法性与制度支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发展期、平台拓展期和服务整合期。初步发展期,北科养老团队通过专业社工提供积极养老服务,获得老人、社区及街道的认识与信任,并逐步由"寄生"转变为"共生",参与社区营造。在平台拓展期,团队承接了街道"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的政府购买项目,从"中介"转变为"保证人"让老人及家属更为信赖,并利用"结构洞"优势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服务整合期,团队运营了实体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并展开针对慢性病与失智老人的"养医结合"服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构历程表明,照护管理团队在嵌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照护管理团队为基础的"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机能养老服务模式",是我国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背景下的一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缪奇[7](2020)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如何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兴中心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分析—案例研究—揭示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把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梳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经历了国家宏观控制下,少数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高校配合的小规模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9),大批中心城市引进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大学城(园)模式;进入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新兴中心城市主导,引进大量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高校地方贡献度,形成引进、监管、创新发展一套完整的体系;并根据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目标与受益者、结构与治理关系,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互利垂直型、互利水平型、公益垂直型、公益水平型四种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类型。第二章是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导向、城市现实发展需要、高校变革与创新、高等教育市场的繁荣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机与原因,解释高校异地办学的行动。首先是国家层面,面临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的挑战,出台一系列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中心城市承担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使命;其次是城市层面,新兴中心城市面临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发展模式与理念转变的挑战与需要;再次是高校层面,收到创新创业精神影响,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场景;深度参与融入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全球灵活配置重要发展资源;建立资源依赖网络,增加被依赖性;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最后是市场层面,中心城市与重点高校面临优质高等教育需求升级与人才竞争加剧。第三章是对深圳、青岛、苏州三个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研究。首先根据Rothwell政策工具分类,分析每个城市近6年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工具,整理引进设立的高校异地办学机构,深圳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具备高起点、规划、投入、水平、标准,范围广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科教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实施“六大行动”,其政策体系具有示范性、精细化、跨区域、特色化的特点,注重系统引进,强调科技创新与转化;苏州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生态体系;其次总结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规划构建政策环境,优化完善城市高等学校体系,面向未来,共同建设优质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区,最后论述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区特点,包括: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创新;产学研融合创新;品牌与示范效应;治理模式创新;整体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主要存在新兴中心城市引进高等教育资源的盲目扩张;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相关研究匮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优化完善体制机制;引导支持高校异地办学机构高质量错位发展;在城市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跨区域联动;系统规划设计政策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层面要注重战略布局,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差异化、特色发展。总之,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战略行为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的多重作用下产生的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变迁与聚集。在宏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微观层面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群向着高质量创新方向发展。
马琳琳[8](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袁愿[9](2019)在《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经济也己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随着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呼声此起彼伏、深入人心,制造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实践已是大势所趋。AH公司当前正处在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之中,公司的资源与能力也与上市之前显着不同,为了应对新的竞争形势和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经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上市后的AH公司有必要着手开展战略转型与升级。本文以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对AH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同时,研究了AH公司的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与转型能力,分析了其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SWOT、BCG矩阵分析了其在上市后的战略转型路径选择,即主要采取产业多元化、技术与服务的差异化战略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随后,梳理介绍了公司在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等三个层面的具体转型措施、保障手段与初步成效,最后提出了不足之处和对应的改进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AH公司的战略转型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同类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詹坤[10](2019)在《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路径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联盟网络发展与变革已经从传统的以“点”到“线”向以“面”到“体”转变。现有文献对组织间联盟的研究更多关注于二元组织间关系,而联盟组合中合作伙伴间的网络超越了传统二元模式,具有多元化、网络化特征。联盟组合强调对“外部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在动态环境中跨越组织网络边界和资源基础进行创新活动,可以有效避免企业陷入“核心刚性”和“能力陷阱”问题,摆脱“创新者的窘境”,实现联盟组合的开放创新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同时,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往往依赖于企业联盟网络及动态过程。尽管联盟组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它们的联盟成功率依然很低。企业间联盟网络创新合作的失败率高达、甚至超过50%。而且,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通过联盟组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的开放创新。那么,(1)企业为何愿意参与联盟组合以及创新路径如何实现?(2)企业加入联盟组合进行开放创新会导致联盟组合网络发生哪些变化?(3)这种网络变化又会通过哪些路径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影响?(4)如何通过网络多元治理来实现联盟组合开放创新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提升?因此,本研究将从“形成—变化—影响—治理”层面,围绕“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路径及影响机理”这一核心问题,由此展开以下四个子问题。(1)子问题一,企业参与联盟组合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本部分从动态环境变革与组织开放创新角度来探讨企业参与或建构联盟组合的动因,剖析联盟组合创新实现路径。然后,基于东汽燃气轮机研发案例以及海尔HOPE平台案例对联盟组合形成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进行解释说明。(2)子问题二,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规律?本部分通过大唐移动案例分析及网络分析,对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进行剖析,凝练了联盟组合网络特征、演化路径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规律。(3)子问题三,联盟组合网络特征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哪些影响?本部分分别构建了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模型、联盟组合网络联接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假设模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上述理论假设模型分别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并使用Bootstrap方法对中介作用、调节作用以及被调节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4)子问题四,如何通过网络多元治理实现联盟组合开放创新的持续成功?本部分从环境不确定性、资源多样性、网络复杂性来探讨联盟组合网络的不稳定因素。从动态契合视角来剖析如何推动联盟组合网络中伙伴个体行为与集体目标保持协调与一致,探讨如何构建联盟组合网络的多元治理体系。通过上述四个子问题的研究与设计,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寻找外部资源,破除组织资源思维惯性与核心刚性,推动企业开放创新,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及生态优势构建,是企业组建或加入联盟组合的根本目的。联盟组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未来选择以及扩张的不确定性;获取外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局限;形成协同效应及网络效益,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竞争位势。(2)联盟组合内的资源异质性与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密切相关。联盟组合网络将会为联盟伙伴提供广泛的外部资源和学习机会。联盟组合网络效应是不同合作伙伴间相互关联及作用的结果,网络资源获取、流通、吸收及利用的效率、灵活性以及稳定性会受到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的影响。随着网络规模扩大、路径依赖的增加会导致整体网络效率下降,收益递减。而不同阶段焦点企业的控制治理策略选择、网络的拓展与重构能有效提高联盟组合“网络效应”。(3)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特征、网络联接特征会影响企业创新能力。首先,对于在联盟组合网络中具有网络位势优势的企业,在吸收及利用网络资源上占据先天优势;而网络规模则可以拓展组织资源的深度与广度。其次,网络联结可以有效提高联盟组合网络的相连性和可达性水平,促进资源的流动与扩散;而网络关系则有利于组织共同愿景、共同目标以及组织成员间信任等的构建。再次,吸收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技术、知识等显性或隐性资源之间群化、外化、融合及内化;而跨界搜索则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创新机会的搜索与捕获,发掘潜在合作伙伴,构建多元化的组织资源获取渠道,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资源流动在网络联结与创新能力之间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而控制治理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4)环境不确定性、资源多样性、网络复杂性等因素会导致联盟组合网络产生不稳定性,增加了联盟终止的风险。联盟组合网络中伙伴之间的战略契合、组织契合、网络契合,有助于构建基于交易治理、关系治理、网络治理的多元治理体系。同时,有利于实现联盟组合中参与主体之间创新网络的整合,有效保证联盟组合整体网络及个体伙伴间的创新活动制定、实施及成功。同时,本文的研究创新与理论贡献如下。(1)本研究从动态环境及开放创新角度探讨了联盟组合形成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给出了企业如何在自身进行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将组织边界从企业内扩展到联盟组合中,以获取更大限度的外部资源和创新机会,实现更多的创新收益。挖掘了企业如何通过跨界搜索、知识创造来获取外部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有效保持企业知识等资源流入的多样性;剖析了企业如何借助外部更加灵活或自由的联盟网络来实现自身创新能力或竞争绩效以及开放创新的持续提升。(2)本研究关注了联盟组合网络微观特征,从网络特征、演化路径等角度剖析联盟组合网络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将联盟组合网络的内部特性从一对一链接属性带入到网络承载的层面,不仅可以更好的顺应这个时代企业复杂的外部合作网络,而且可以深入挖掘网络承载本身的新动力及解释根源。同时,从解释逻辑链路上打开了从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属性到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过程,剖析了吸收能力、跨界搜索等路径和资源流动、控制治理等路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3)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动态契合与多元治理的联盟组合网络适应性管理与平衡策略的治理体系。审视和突破了现有联盟组合治理的局限,识别了制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障碍和陷阱,揭示了动态情景下联盟组合网络中组织成员个体行为与整体行为协调匹配的策略与机制,实现了联盟伙伴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整合与平衡。搭建了企业与联盟组合之间适应性管理发展的路径,从网络系统层面诠释了联盟组合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多学科联合科研的组织结构优势及人员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学科联合科研的组织结构优势及人员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跨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1.1.2 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良好运行是跨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条件 |
1.1.3 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尚未完善 |
1.1.4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健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评价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美国研究型大学 |
1.4.2 跨学科 |
1.4.3 跨学科学术组织 |
1.4.4 运行机制 |
1.5 理论基础 |
1.5.1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1.5.2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 |
1.5.3 组织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法 |
1.7.2 比较研究法 |
1.7.3 案例研究法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历程 |
2.1 萌芽期:以个人自由探索式研究为主(二战之前) |
2.2 兴起期:由大学代管国家实验室到自设跨学科学术组织(二战-20 世纪70 年代) |
2.3 发展期:政产学合作跨学科学术组织相继建立(20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末) |
2.4 成熟期:多元类型跨学科学术组织集聚(20 世纪末至今)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管理机制 |
3.1 “问题导向、多元综合”的组织目标 |
3.1.1 培养卓越复合人才 |
3.1.2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
3.1.3 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
3.1.4 探索合作伙伴关系 |
3.2 “主任负责、权责明确”的组织架构 |
3.2.1 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 |
3.2.2 各分支部门协同管理 |
3.2.3 多学科教授共同治理 |
3.3 “项目驱动、精英集聚”的团队组建 |
3.3.1 团队首席 |
3.3.2 教职员工 |
3.3.3 学生群体 |
3.4 “系统协调、民主管理”的组织决策 |
3.4.1 校级层面领导决策 |
3.4.2 平行机构协助决策 |
3.4.3 中心主任统筹决策 |
3.4.4 委员会监督决策 |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人才培养 |
4.1 明确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 |
4.1.1 培养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知识结构 |
4.1.2 培养跨学科分析问题视角与方法 |
4.1.3 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4.2 突出跨学科教育特质的招生标准 |
4.2.1 专业兴趣是前提 |
4.2.2 专业知识是关键 |
4.2.3 创新能力是保证 |
4.3 涵盖跨学科课程集群的课程体系 |
4.3.1 多元组成的跨学科课程集群 |
4.3.2 跨学科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 |
4.3.3 考虑学生成长安排楔形教育 |
4.3.4 聚焦研究主题灵活组织课程 |
4.4 基于跨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
4.4.1 基于教师合作的协作式教学 |
4.4.2 基于科研参与的研究式教学 |
4.4.3 基于顶峰体验的实践式教学 |
4.5 聚焦跨学科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
4.5.1 界定学生学习成果 |
4.5.2 收集学生学习依据 |
4.5.3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果转化 |
5.1 “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 |
5.1.1 灵活的项目开展与管理 |
5.1.2 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
5.1.3 多元的人员协同与合作 |
5.1.4 合理的组织评估与激励 |
5.2 “产学互利、协同创新”的外部合作 |
5.2.1 与政府部门的联系 |
5.2.2 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
5.3 “机构专管、服务应用”的技术转移 |
5.3.1 提供咨询指导 |
5.3.2 加速科技孵化 |
5.3.3 促进产权保护 |
5.3.4 统筹利益分配 |
5.4 “大学统筹、创新孵化”的创新创业 |
5.4.1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
5.4.2 培训创新创业师资 |
5.4.3 设立创新创业项目 |
第六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资源保障 |
6.1 针对“跨学科教育与研究”的国家政策支持 |
6.1.1 颁布相关政策文件 |
6.1.2 资助相关研究项目 |
6.2 强调“创新、实践与合作”的大学文化陶冶 |
6.2.1 大学创新文化 |
6.2.2 组织协作氛围 |
6.3 涵盖“政府、社会与校内”的多元经费资助 |
6.4 包含“首席、教师与学生”的学术人才集聚 |
6.4.1 招揽跨学科组织领军人才 |
6.4.2 完善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
6.4.3 促进跨学科学生群体参与 |
6.5 鼓励“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七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经验与启示 |
7.1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成效 |
7.1.1 国家层面:助推国防建设与实力提升 |
7.1.2 社会层面:促进解决复杂化现实问题 |
7.1.3 企业层面:输送创新人才与科学技术 |
7.1.4 大学层面:创新内部组织的运行模式 |
7.1.5 学生层面:提升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
7.2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的特点 |
7.2.1 问题导向:科研主导、项目驱动的跨学科组织管理 |
7.2.2 复合应用:严进严出、交叉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
7.2.3 产研互利:机构专管、创新孵化的跨学科成果转化 |
7.2.4 多元保障:综合内外、生态构建的跨学科资源保障 |
7.3 对于我国的启示 |
7.3.1 聚焦跨学科复杂问题,优化跨学科组织管理 |
7.3.2 开展跨学科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
7.3.3 完善跨学科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
7.3.4 增加内外部资源保障,构建跨学科组织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景林的定义 |
1.2.2 风景林研究进展 |
1.2.3 风景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
1.2.4 风景林评价研究进展 |
1.2.5 竹林扩张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2 因子分析法 |
2.2.3 综合指数法 |
2.2.4 空间视域分析技术 |
2.2.5 回归分析法 |
2.2.6 叠加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文条件 |
3.1.5 土壤条件 |
3.1.6 植被类型 |
3.2 风景林现状分析 |
3.2.1 林分结构分析 |
3.2.2 主要经营问题分析 |
4 风景林质量综合评价 |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4.2 评价指标筛选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
4.5 风景林质量等级划分 |
5 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 |
5.1 经营类型组织原则与划分依据 |
5.1.1 经营类型组织原则 |
5.1.2 经营类型划分依据 |
5.2 经营目标 |
5.3 经营区划 |
5.4 立地条件 |
5.5 管理类型 |
5.6 视觉敏感度 |
5.6.1 观测点选择 |
5.6.2 空间视域分析结果 |
5.6.3 视觉敏感度按小班统计 |
5.7 风景林经营类型 |
6 风景林经营技术研究 |
6.1 经营理念 |
6.2 经营措施设计 |
6.3 竹林适宜保有量研究 |
6.3.1 生态阈值确定的基本思路 |
6.3.2 生态阈值估测 |
6.3.3 竹林适宜保有量 |
6.4 风景林经营 |
6.4.1 质量优良的风景林经营 |
6.4.2 质量一般的风景林经营 |
6.4.3 质量差的风景林经营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集合体基材与电敏感材料 |
1.2.1 纤维素基材 |
1.2.2 石墨烯电敏感材料 |
1.2.3 纤维素/石墨烯复合材料 |
1.3 纤维集合体的结构 |
1.3.1 纱线结构 |
1.3.2 织物结构 |
1.4 纤维及其集合体的导电机理 |
1.4.1 成纤基材的导电机理 |
1.4.1.1 逾渗理论 |
1.4.1.2 有效介质理论 |
1.4.1.3 排斥体积理论 |
1.4.1.4 隧道跃迁理论 |
1.4.2 纱线的导电机理 |
1.4.3 织物的导电机理 |
1.5 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的应变传感器 |
1.5.1 传感机理 |
1.5.1.1 几何效应 |
1.5.1.2 压阻效应 |
1.5.1.3 连接-断开效应 |
1.5.2 传感特性及评价指标 |
1.5.2.1 静态传感特性及评价指标 |
1.5.2.2 动态传感特性及其评价指标 |
1.5.3 制备方法 |
1.5.4 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内容 |
1.6.3 关键技术问题 |
第二章 纤维素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及界面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石墨烯分散液制备 |
2.2.2.2 纤维素溶解液制备 |
2.2.2.3 复合材料制备 |
2.2.3 测试及表征 |
2.2.3.1 石墨烯分散性能 |
2.2.3.2 复合材料密度 |
2.2.3.3 复合材料孔隙率和石墨烯堆砌密度 |
2.2.3.4 分子结构 |
2.2.3.5 结晶结构 |
2.2.3.6 力学性能 |
2.2.3.7 电导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石墨烯的分散性能 |
2.3.1.1 紫外光谱(Uv-vis) |
2.3.1.2 微观形貌 |
2.3.1.3 拉曼光谱(Raman) |
2.3.2 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
2.3.2.1 微观形貌 |
2.3.2.2 分子结构 |
2.3.2.3 结晶结构 |
2.3.2.4 力学性能 |
2.3.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
2.3.3.1 临界体积分数v_c(逾渗阈值) |
2.3.3.2 临界指数 |
2.3.3.3 界面有效电导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电棉纱的制备及其导电机理与电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石墨烯分散液制备 |
3.2.2.2 导电棉纱的制备 |
3.2.3 测试及表征 |
3.2.3.1 纱线的结构参数 |
3.2.2.2 纱线的拉伸力学性能 |
3.2.3.3 纱线的电阻 |
3.2.3.4 纱线的泊松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浆纱工艺的设计与优化 |
3.3.1.1 棉纱的预湿处理 |
3.3.1.2 浆纱工艺优化 |
3.3.1.3 导电棉纱的性能 |
3.3.2 棉纱的导电机理 |
3.3.2.1 纤维分布与滑脱 |
3.3.2.2 纤维连接概率与棉纱电阻 |
3.3.2.3 实验验证 |
3.3.2.4 温度和湿度对棉纱电阻的影响 |
3.3.3 棉纱的静态电力学性能 |
3.3.3.1 短纤纱的临界应变ε_f |
ε_f阶段棉纱的电力学性能'>3.3.3.3 ε>ε_f阶段棉纱的电力学性能 |
3.3.3.4 实验验证 |
3.3.4 粘弹性对动态传感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导电机理及传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制备及测试设备 |
4.2.2 测试及表征 |
4.2.2.1 机织物了机缩率 |
4.2.2.2 机织物拉伸性能 |
4.2.2.3 纱线交织角与接触电阻 |
4.2.2.4 机织物静态应变下的电阻 |
4.2.2.5 机织物动态应变下的电阻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机织物的导电机理 |
4.3.1.1 纱线的接触电阻 |
4.3.1.2 机织物的等效电阻 |
4.3.1.3 实验验证 |
4.3.2 机织物的传感机理 |
4.3.2.1 Peirce机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
4.3.2.2 机织物的电力学性能 |
4.3.3 机织物的静态传感特性 |
4.3.3.1 灵敏度 |
4.3.3.2 线性偏差率 |
4.3.3.3 迟滞性 |
4.3.3.4 重复性 |
4.3.4 机织物的动态传感特性 |
4.3.4.1 跃迁应变输入 |
4.3.4.2 斜坡应变输入 |
4.3.4.3 正弦应变输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针织物结构应变传感器的导电机理及传感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加工及测试设备 |
5.2.2 测试及表征 |
5.2.2.1 圈柱与沉降弧的交织角度 |
5.2.2.2 针织物拉伸力学性能 |
5.2.2.3 针织物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 |
5.2.2.4 针织物等效电阻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针织物的导电机理 |
5.3.1.1 纱线的接触电阻 |
5.3.1.2 针织物的等效电阻 |
5.3.1.3 实验验证 |
5.3.2 针织物的传感机理 |
5.3.2.1 Peirce针织物几何结构模型 |
5.3.2.2 应变范围 |
5.3.2.3 针织物的电力学性能 |
5.3.3 针织物的静态传感特性 |
5.3.3.1 灵敏度 |
5.3.3.2 线性偏差率 |
5.3.3.3 迟滞性 |
5.3.3.4 重复性 |
5.3.4 针织物的动态传感特性 |
5.3.4.1 斜坡应变输入 |
5.3.4.2 正弦应变输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织物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及主要加工及测试设备 |
6.2.2 测试及表征 |
6.2.2.1 初始电阻测试 |
6.2.2.2 呼吸监测 |
6.2.2.3 肢体动作识别 |
6.2.2.4 无线蓝牙信号输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呼吸监测 |
6.3.1.1 肺活量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
6.3.1.2 潮气量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
6.3.1.3 急促呼吸测试及相关动态传感指标 |
6.3.1.4 重复性 |
6.3.2 肢体动作识别 |
6.3.2.1 低频模式下的动作识别及相关传感指标 |
6.3.2.2 高频模式下的动作识别及相关传感指标 |
6.3.3.3 重复性 |
6.3.3 无线蓝牙与APP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已发表的论文 |
2.授权发明专利 |
致谢 |
(5)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学科建设的基本逻辑要求 |
1.1.2 一流学科成长的环境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
1.3.2 学科生态的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学科生态 |
1.4.2 一流学科成长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一流学科成长与学科生态建设的逻辑关联 |
2.1 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特征 |
2.1.1 一流学科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
2.1.2 一流学科成长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过程 |
2.1.3 一流学科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
2.1.4 一流学科成长有赖于人才队伍的支撑 |
2.2 学科生态建设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必要前提 |
2.2.1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优化的成长环境 |
2.2.2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 |
2.2.3 学科生态可以为一流学科提供激励性的制度环境 |
第3章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的基本要素及其结构 |
3.1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基本要素 |
3.1.1 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共生关系 |
3.1.2 学科发展的制度环境 |
3.1.3 学科成长的学科平台 |
3.2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要素结构 |
3.2.1 学科生态要素结构应相互支撑 |
3.2.2 学科生态建设各要素应协同共生 |
第4章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 |
4.1 一流学科成长视野中学科生态的现实问题 |
4.1.1 学科生态结构多样性的发展尚未形成 |
4.1.2 一流学科成长的跨学科以及交叉制度尚未完善 |
4.1.3 学科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机制建设滞后 |
4.2 一流学科成长视野中的学科生态问题形成的成因 |
4.2.1 注重学科要素投入,忽视学科间的结构功能 |
4.2.2 跨学科学术组织缺乏资源共享意识 |
4.2.3 学科评价导向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估 |
第5章 案例分析:一流学科的生态系统的实践特征——以W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
5.1 W大学材料学科的一流学科地位 |
5.2 W大学材料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系统 |
5.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 |
5.2.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跨学科制度 |
5.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海内外学术交流平台 |
5.3 W大学材料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 |
5.3.1 学科建设定位:以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 |
5.3.2 学科组织结构:基础、前沿与应用并重 |
5.3.3 学科生态环境:创设跨学科交融的制度环境 |
5.3.4 学科平台建设:创设国内外交流与实践平台 |
第6章 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
6.1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原则 |
6.1.1 一流学科与相关学科协同原则 |
6.1.2 学科组织之间的竞合发展原则 |
6.1.3 跨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
6.2 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思路 |
6.2.1 创新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
6.2.2 创新制度环境,为多学科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
6.2.3 加强学科动态调控,建设良性激励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嵌入性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构——对“北科养老”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积极养老”的研究 |
2.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 |
3.关于“医养结合”的研究 |
(三)分析框架 |
1.“嵌入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
2.“嵌入性”分析框架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积极养老服务的研发与社区实验 |
(一)台湾地区养老服务引入与本地化改造 |
1.台湾地区的乐龄教育与日照服务 |
2.乐活堂对台湾地区养老服务的改造 |
(二)积极养老服务的社区嵌入与拓展 |
1.社区嵌入历程:“寄生”———“共生” |
2.社区嵌入内容:“线下”———“线上” |
(三)积极养老服务的社区融合与整合 |
1.社区融合:项目融合 |
2.社区整合:社区营造 |
三、“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整合与递送 |
(一)“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地域整合 |
1.“互联网+”养老服务需求调研 |
2.本地与互联网养老服务商的整合 |
3.由平台中介———保证人的角色转变 |
(二)“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效果分析 |
1.“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平台”的呼入呼出量与订单数量 |
2.“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与类别 |
(三)“互联网+”养老服务的结构嵌入问题 |
1.社会网络规模限制了控制利益大小 |
2.服务商“跳单”导致“结构洞”失效 |
3.政府赋权不足导致“结构洞”地位弱化 |
(四)提升“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结构嵌入的路径 |
1.推动平台向跨地域养老服务平台转变 |
2.推动平台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转变 |
3.推动平台向老人健康管理主动干预转变 |
四、“养医结合”服务的创新与制度壁垒 |
(一)北京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探索及面临挑战 |
1.从“机构医养结合”到“社区居家医养结合” |
2.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面临的挑战 |
(二)基于二级医院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模式 |
1.服务主体与组织架构 |
2.服务内容与服务递送 |
3.服务创新的制度阻碍 |
(三)基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社区居家“养医结合”模式 |
1.西城南小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概况 |
2.高血压老年人慢病管理服务 |
3.失智老人认知功能训练服务 |
4.基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社区居家“养医结合”模式遭遇的制度障碍 |
5.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路径 |
五、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路径 |
(一)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前期探索 |
1.北科养老团队研究方向的调整 |
2.养老服务技术研发与产品测试 |
(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构”与“整合” |
1.养老服务需求分析与模式定位 |
2.养老服务内容拓展与服务集成 |
3.小规模多机能平台的整合照料 |
(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 |
1.养老服务模式建构必须重视基层社会的作用 |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坚持“养医结合”的原则 |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重视技术与服务的融合 |
4.养老服务机构嵌入社区的关键在“照护管理” |
(四)结论: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机能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能 |
(7)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兴中心城市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 |
(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
三、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高校异地办学发展与现状研究 |
(二)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与性质研究 |
(三)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动机与原因 |
(四)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五)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六)关于大学城的研究 |
(七)研究成果评价 |
四、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与类型 |
第一节 我国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阶段划分 |
(一)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8)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0) |
(三)质量攻坚阶段(2011-至今) |
第二节 我国高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类型 |
(一)互利垂直型 |
(二)互利水平型 |
(三)公益垂直型 |
(四)公益水平型 |
第二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因 |
第一节 国家战略与规划的意志 |
(一)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需要 |
(二)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引导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优质高教资源供需结构失衡 |
(二)优化新兴中心城市要素禀赋与创新资源配置 |
(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的转变 |
第三节 高校的变革与创新 |
第四节 繁荣的高等教育市场 |
第三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深圳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深圳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二节 青岛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青岛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三节 苏州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案例分析 |
(一)苏州市战略目标与定位 |
(二)苏州市政策工具组合 |
(三)实施结果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 |
(二)新兴中心城市优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区特点 |
第四章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 |
(一)头雁效应背后可能存在盲目扩张 |
(二)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生存危机 |
(三)对高等院校异地办学机构的科学研究匮乏 |
(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 |
第二节 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对策 |
(一)国家层面 |
(二)城市层面 |
(三)高校层面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战略转型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战略转型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 |
第一节 战略转型相关概念 |
一、战略转型的定义 |
二、战略转型的分类 |
三、战略转型的动因与阻力 |
四、战略转型能力概念及其结构模型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竞争战略理论 |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三、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第三节 分析工具 |
一、PEST分析法 |
二、波特五力模型 |
三、SWOT矩阵 |
四、BCG矩阵 |
第四章 AH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AH公司介绍 |
一、AH公司基本情况 |
二、AH公司发展历程 |
三、AH公司战略转型前的发展战略 |
第二节 AH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产业环境分析 |
第三节 AH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一、AH公司资源分析 |
二、AH公司能力分析 |
三、AH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五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一、外部驱动因素 |
二、内部驱动因素 |
三、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AH公司战略转型阻力分析 |
一、惯例阻力 |
二、员工阻力 |
三、技术阻力 |
第三节 AH公司战略转型能力分析 |
一、环境识别能力 |
二、资源整合能力 |
三、管理控制能力 |
四、持续创新能力 |
第六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选择与实施 |
第一节 AH公司战略转型选择 |
一、AH公司生命周期分析 |
二、AH公司SWOT分析 |
三、AH公司BCG矩阵分析 |
第二节 AH公司战略转型方案制订 |
一、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
二、总体战略 |
三、战略发展重点 |
四、战略实施路径 |
第三节 AH公司战略转型实施 |
一、公司层战略转型措施 |
二、业务层战略转型措施 |
三、职能层战略转型措施 |
四、AH公司战略转型演变过程 |
第七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组织结构改革 |
第二节 管理机制优化 |
第三节 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研发投入加大 |
第八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初步成效、不足与建议 |
第一节 初步成效 |
一、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
二、技术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
三、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
四、组织协作能力提高 |
五、企业资源实现初步共享 |
六、企业品牌效应初现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一、管理机制仍需改进 |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
三、协同创新较为缺乏 |
四、人力资源压力凸显 |
第三节 改进建议 |
一、加强持续创新能力培养 |
二、重视人才培育与梯队建设 |
三、提高战略信息管理能力 |
四、持续推动管理机制革新 |
五、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路径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设计与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意义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2.1 联盟组合的概念内涵 |
2.2 联盟组合的知识图谱 |
2.2.1 数据来源 |
2.2.2 Citespace分析 |
2.3 联盟组合的形成研究 |
2.4 联盟组合的网络研究 |
2.5 联盟组合的治理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联盟组合形成动因及创新实现路径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联盟组合形成动因 |
3.2.1 应对环境挑战 |
3.2.2 获取外部资源 |
3.2.3 构建联盟网络 |
3.3 联盟组合创新实现路径 |
3.3.1 跨界搜索与资源捕获 |
3.3.2 知识创造与资源整合 |
3.3.3 联盟网络与开放创新 |
3.4 案例分析 |
3.4.1 案例背景 |
3.4.2 案例探讨 |
3.5 研究发现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盟组合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案例选择 |
4.2.3 资料收集 |
4.3 案例分析:TD-LTE联盟组合 |
4.3.1 网络特征 |
4.3.2 演化路径 |
4.4 联盟组合网络特征 |
4.4.1 网络结构特征 |
4.4.2 网络联接特征 |
4.5 联盟组合网络演化路径 |
4.6 研究发现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联盟组合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2.1 网络位势与创新能力 |
5.2.2 网络规模与创新能力 |
5.2.3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5.2.4 跨界搜索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5.3.2 变量测量与定义 |
5.3.3 验证性因子检验 |
5.3.4 相关及共线性检验 |
5.4 实证分析 |
5.4.1 多元层次回归检验 |
5.4.2 中介作用检验 |
5.4.3 调节作用检验 |
5.4.4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联盟组合网络联接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6.2.1 网络联结与创新能力 |
6.2.2 网络关系与创新能力 |
6.2.3 资源流动的中介作用 |
6.2.4 控制治理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6.3.2 变量测量与定义 |
6.3.3 验证性因子检验 |
6.3.4 相关及共线性检验 |
6.4 实证分析 |
6.4.1 多元层次回归检验 |
6.4.2 中介作用检验 |
6.4.3 调节作用检验 |
6.4.4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6.5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联盟组合网络的动态契合与多元治理研究 |
7.1 问题提出 |
7.2 联盟组合网络的不稳定因素 |
7.2.1 环境不确定性 |
7.2.2 资源多样性 |
7.2.3 网络复杂性 |
7.3 联盟组合网络的动态契合 |
7.3.1 战略契合 |
7.3.2 组织契合 |
7.3.3 网络契合 |
7.4 联盟组合网络的多元治理设计 |
7.4.1 交易治理 |
7.4.2 关系治理 |
7.4.3 网络治理 |
7.5 研究发现与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启示 |
8.4 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多学科联合科研的组织结构优势及人员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 王文婷. 河北大学, 2021(02)
- [3]洪江区国有林场风景林经营类型组织与经营技术研究[D]. 曾倩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纤维集合体结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刘逸新.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5]基于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建设研究[D]. 钟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6]嵌入性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建构——对“北科养老”的个案研究[J]. 宗世法.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7]新兴中心城市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研究 ——以深圳、青岛、苏州为例[D]. 缪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8]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D]. 袁愿. 厦门大学, 2019(08)
- [10]网络视角下企业联盟组合开放创新路径及影响机理研究[D]. 詹坤.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