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蚜虫研究新进展

小麦抗蚜虫研究新进展

一、小麦抗蚜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文[1](2021)在《30个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而病虫害的发生会对小麦造成较大的生产损失,其中小麦蚜虫是小麦产区常发性且为害严重的害虫,它会降低小麦产量和质量。为经济有效地防治麦蚜,通过鉴定筛选出小麦抗蚜品种,探究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与抗蚜性的关系,为后续的小麦抗蚜育种工作奠定基础。本研究针对30个不同年代育成的小麦品种在室内室外条件下,调查其优势种麦长管蚜的数量,采用蚜量比值法和模糊识别法来确定小麦品种的抗蚜类型,并在田间测定了不同小麦品种的四个农艺性状:穗密度、千粒重损失率、株高、芒长,对其是否可以作为小麦抗蚜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同时对小麦沉降值、粗蛋白、水分等品质指标利用近红外分析仪进行快速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1.小麦的抗蚜性因品种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在室内室外均表现中抗的6个品种分别为:邯6172、周麦16、开麦18、周麦18、陕538、西农558,均表现低抗的7个品种分别是:西农6028、丰产3号、矮丰3号、小偃107、小偃168、陕229、友邦9987,其余品种表现为感蚜。2.室内室外抗蚜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用蚜量比值法与模糊识别法进行抗蚜性鉴定,其结果高度一致。陕160、陕农981、新麦13、西农389这4个品种在室内均表现为低感,在室外均表现为低抗,除此之外的26个品种其感蚜抗蚜性在室内室外表现均一致,占总数的86.67%。陕160和陕农981均由低抗(蚜量比值法)变为中抗(模糊识别法),矮抗58由中感(蚜量比值法)变为低感(模糊识别法),仅有3个品种抗蚜性鉴定结果不一致,其余27个品种抗蚜鉴定结果均一致,占总材料的90%。3.当以育成小麦的不同年代来划分时,抗蚜材料和感蚜材料几乎各占一半,年代间无明显差异性。而小麦蚜虫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在室内各品种的蚜虫日均数基本都随接种日期的延长而增大;与感蚜品种相比,抗蚜品种的蚜虫数量起始增长率低且后期数量增长较慢。在田间各品种的蚜虫日均数多从3月上旬开始逐步增长,在4月上旬开始激增,到4月下旬或5月初达到峰值,而后蚜虫数量逐渐降低。田间蚜虫数量主要随着麦田营养的多少而变化。4.农艺性状与抗蚜相关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穗密度与其成株期的蚜量比值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5**),且穗密度与蚜量比值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1=2.057-0.294X1;千粒重损失率与蚜量比值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2**),且千粒重损失率与蚜量比值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2=1.422+2.700X2;株高、芒长与蚜量比值无显着相关性。5.小麦的沉降值、粗蛋白、淀粉、面筋、水分、稳定时间、吸水率、形成时间、延伸性等品质性状指标因为小麦品种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不同抗蚜等级间的小麦品质性状指标也存在差异。就本研究所鉴定的不同小麦品种的抗蚜性而言,具有一定抗蚜性的小麦材料,其沉降值、粗蛋白、面筋、水分等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抗蚜种质对小麦品质育种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应用前景也更为广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的抗蚜性因品种不同会有较大差异,育成小麦的不同年代间的抗蚜性无明显差异性。在进行小麦抗蚜性鉴定时,在室内或是室外,用蚜量比值法或模糊识别法对鉴定的整体结果影响不大,其鉴定类型大体一致。根据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来调查麦蚜数量,可从3月初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小麦的穗密度可以作为小麦抗麦长管蚜的性状选择辅助指标,而千粒重损失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麦蚜对于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小。小麦抗蚜性与其品质性状指标有一定的联系,抗蚜育种应与品质育种相结合。

白金峰[2](2021)在《小麦种质资源的麦长管蚜抗性鉴定》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麦长管蚜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挖掘优异的小麦抗虫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本研究对来自全国各地的3034个小麦品种(系)采用蚜量比值法进行麦长管蚜抗性鉴定,并对抗蚜材料的所属区域、亲本来源及抗氧化酶、丙二醛等方面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试验结果:1.在调查的3034个小麦品种(系)中,2099个试验材料在成株期麦长管蚜蚜量调查结果稳定性好,其中抗蚜材料数共886个,占供试材料的42.20%,其中对麦长管蚜表现高抗的有11个,中抗274个,低抗601个,分别占供试材料的0.52%、13.05%和28.63%;总体抗蚜性表现良好。2.供试材料中,抗蚜材料最多的麦区为黄淮冬麦区,占全国总麦区的30.93%,抗蚜材料占各自省份百分比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山西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百分比分别为71.43%、58.42%及53.66%;抗蚜材料占各自省份百分比最少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甘肃省、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百分比分别为14.29%、23.73%和27.27%,表明小麦和蚜虫协同进化,麦长管蚜为优势种群的地方抗蚜材料多。3.对抗麦长管蚜表现良好的小麦品种(系),采用系谱分析研究亲本的抗蚜性,发现华麦8号、周麦13、鲁麦21、良星66、扬麦5号和川育11可作为小麦抗蚜育种的优良亲本,其衍生后代对麦长管蚜具有良好的抗性,推测这些优良亲本携带抗蚜基因。4.对3034个小麦品种(系)中的957个材料进行室内苗期抗麦长管蚜鉴定,共518个小麦品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对麦长管蚜表现抗性一致,占供试材料的54.13%,其中苗期和成株期对麦长管蚜都表现高抗或中抗的小麦品种(系)共有72个,都表现高感的有20个,表明小麦品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对麦长管蚜表现的抗性差异不大。5.五个小麦品种(系)济麦41598、济麦209、华矮01、川麦602和13YF881对麦长管蚜分别表现为高抗、中抗、低抗、低感和高感,在感蚜后,其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较感蚜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POD活性提高倍数与小麦品种(系)的抗性呈显着正相关,MDA含量提高倍数与小麦品种(系)的抗性呈显着负相关,SOD、CAT、PPO活性提高倍数与小麦品种(系)的抗性显着性不大。

李鸿雁,李叶,宋维虎,刘长仲[3](2020)在《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选用甘肃省常见的13个小麦品种,通过蚜量比值法和生命参数法研究,比较了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与净增值率(R0)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种群加倍时间(Tb)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蚜量比值与R0、r、λ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MRGR、体重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b呈显着负相关(P<0.05)。发育历期与平均世代周期(T)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种群加倍时间(Tb)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陇春杂2号上麦长管蚜的R0(41.959)、r (0.303)、λ(1.355)、MRGR(0.433)均大于其他12个小麦品种,且Tb(2.289)最短;永良15上麦长管蚜的r (0.256)、λ(1.292)、MRGR(0.395)均小于其他12个小麦品种,且Tb(2.715)最长,除甘春29和陇春杂2号为高感品种外,其他品种均为感虫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抗性水平相同的不同小麦品种之间除T外,其他生物学参数之间差异显着,且MRG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特定时间生命表。

范元兰,陈敏,王其刚,张颢,邱显钦[4](2020)在《植物蚜虫及其抗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蚜虫是植物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植物的危害非常严重,同时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防治蚜虫的手段,主要有化学防治和培育抗蚜新品种,其中化学防治较为普遍,但培育植物抗蚜新品种更具有长远价值,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天敌防治可作为植物防治蚜虫的辅助措施,植物基因工程防治将是一条有效的防治蚜虫途径。对植物蚜虫特征、危害症状、发生条件及规律、危害机制、防治措施、植物抗蚜性及抗蚜鉴定、抗蚜基因及其表达等方面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可为植物抗蚜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植物抗蚜分子育种提供科学参考。

李鸿雁[5](2020)在《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文中指出麦蚜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是世界性的麦类刺吸式害虫。甘肃河西地区干旱少雨,是麦长管蚜(Sitobion miscanthi)和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发生的重灾区,而其中麦长管蚜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小麦粮食产区的优势种群。本试验从小麦的主要防御机制--不选择性和抗生性着手,研究蚜量比值,麦长管蚜的生物学参数,小麦的叶表面形态学特征,以及麦长管蚜取食前后小麦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4个方面,综合评价了甘肃省常见的13个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麦长管蚜在13个小麦品种上的生物学参数进行比较以及其与抗蚜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永良15号的发育历期最长,体重差、蚜量比值、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MRGR)均为最小,除了甘春29号和陇春杂2号为高感品种外,其他品种均为感虫品种,但是不同品种之间麦长管蚜的生物学参数和蚜量比值之间仍然差异显着;MRGR与R0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r、λ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b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所以MRG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特定时间生命表;蚜量比值与R0、r、λ、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MRGR、体重差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Tb呈显着负相关(P<0.05)。2.用扫描电镜对13个小麦品种的叶表面形态叶毛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叶表面叶毛长度与叶毛密度差异显着;同一抗性水平的小麦叶表面叶毛长度和密度差异显着;叶表面叶毛长度和密度与抗蚜性之间相关性不显着(P>0.05)。3.对麦长管蚜取食13个小麦品种前后的次生代谢物质总酚、黄酮的含量变化与抗蚜水平的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酚和黄酮与小麦抗性有关,麦长管蚜取食小麦前后随时间变化不同品种间总酚、黄酮含量变化较为显着;取食前后永良15号的总酚、黄酮含量均最高;取食后总酚平均含量与种群加倍时间(Tb)呈显着正相关(P<0.05),取食后小麦总酚含量越高,麦长管蚜的Tb越长;取食后总酚、黄酮平均含量与体重差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取食小麦后总酚、黄酮含量越高,蚜虫的体重差越小,对小麦的适应性越差。

蓝浩[6](2020)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抗虫性主要依靠限制害虫营养和有毒有害物质,具体通过哪个途径,从害虫的营养代谢和解毒代谢系统的变化可进行一定的推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为利于抗蚜小麦品种的选育,本论文从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转录组差异,推测抗蚜小麦的抗蚜机制;同时也探究了麦长管蚜是否通过升高后代有翅率来逃避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并初步探究麦长管蚜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首先,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摄入量,以及转录组的差异。结果显示,虽然小麦品种小偃22(XY22)的韧皮部汁液的营养质量(氨基酸:糖)比西农979(XN979)的更高,但在XY22上的蚜虫体重和繁殖力均显着低于在XN979上的。蚜虫在XY22上的蜜露排泄率也显着低于在XN979上的,表明蚜虫在XY22上摄入的韧皮部汁液比在XN979上更少。在XN979和XY22上饲养9天的麦长管蚜的转录组数据显示,共有60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前20条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中有11条是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共找到81个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有22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上调,其余59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下调。只找到18个与解毒代谢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其中有12个基因在XY22上取食的蚜虫中显着上调。以上结果说明,蚜虫可获得的寄主韧皮部营养的数量与质量对蚜虫的生长发育都很重要;XY22较高的抗蚜性主要源于减少蚜虫获取韧皮部汁液,而非单纯依靠有毒物质。其次,探究了营养差异、母代以及异种桃蚜对麦长管蚜后代翅型的影响。结果显示,XY22并没有显着增加若蚜的有翅比例,反而是翅型与若蚜密度成正相关;当若蚜以1头/株和30头/株在预侵染和对照小麦上饲养时,有翅率无显着差异;1头麦长管蚜拥挤处理后的若蚜有翅率显着低于15头麦长管蚜拥挤处理后的;1头麦长管蚜和14头桃蚜拥挤处理后,也能导致若蚜的有翅率增加,但这种拥挤刺激对若蚜的影响没有麦长管蚜之间的拥挤刺激作用强。为了探究若蚜拥挤度对翅型分化的影响机制,对以1头/株(Xn S)和30头/株(Xn M)在XN979上饲养的2龄若蚜(母代已进行高拥挤度处理)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有43个与表皮蛋白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有6个表皮蛋白相关基因在Xn S中下调。有一个编码蜕皮激素的基因在Xn S中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着富集于细胞组成中的membrane,生物过程中的脂质和糖代谢,以及分子功能中的氧化还原酶和肽酶活性及表皮结构组成。在前20条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5条糖代谢相关通路,3条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2条脂代谢相关通路以及3条能量信号转导相关通路。以上结果说明,麦长管蚜的翅型分化同时受产前成蚜和产后若蚜拥挤度的影响;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是多层次的,可能与脂质和糖代谢以及能量分配有关;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蚜虫翅的发育。

马小龙[7](2020)在《蚂蚱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初定位及兰麦抗蚜相关基因TtLOX的功能解析》文中认为麦蚜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我国北方麦区和黄淮麦区的优势麦蚜种群,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关于小麦麦长管蚜抗性基因和机理研究甚少,而抗蚜基因资源对于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机制,本研究对抗蚜小麦品种蚂蚱麦(Mazhamai)和感蚜小麦品种西农1376(Xinong 1376)构建后代F2及F2:3遗传作图群体进行了麦长管蚜抗性鉴定,对蚂蚱麦的抗蚜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基于SNP芯片技术及BSA分析方法确定了目标基因的候选区间;分离得到兰麦(陕西柞水)(Triticum turgidum,AABB)抗蚜相关基因Tt LOX,并对其进行了抗蚜功能验证。具体结果如下:遗传分析表明蚂蚱麦抗蚜基因的遗传方式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F2单株及F2:3株系的抗感比均符合1:2:1的卡方分布且均呈现出抗感双峰的质量性状信号;并对F2:3群体筛选极端抗感单株混池进行55K基因分型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差异SNPs在6A、7A、2B和5A染色体上高度富集,且在6A染色体上分布最多,进一步对6A染色体上的差异SNP进一步富集,得到了几个候选区域。同源克隆得到脂氧合酶Tt LOX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787 bp,编码92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105.45k D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13-脂氧合酶(13-LOX)超家族成员,其蛋白序列与多种植物的脂氧合酶蛋白序列高度相似;亚细胞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抗蚜小麦兰麦中表达量高于感蚜小麦波兰305(Triticum turgidum);外施茉莉酸甲酯处理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小麦抗麦长管蚜相关,且参与茉莉酸合成途径,下游产物茉莉酸甲酯负调控该基因的表达;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实验对该基因进行沉默,调查结果表明沉默该基因后植株抗蚜能力明显降低。蚂蚱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55K芯片分型以及Tt LOX基因的成功克隆和抗蚜功能验证,为进一步分离小麦的抗蚜基因和选育抗蚜品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对解析小麦抗麦长管蚜机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张琳曼[8](2020)在《胞质遗传抗蚜转基因小麦的回交转育及同质化筛选》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种植,但蚜虫经常给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威胁。利用化学药物防治是控制蚜虫危害的常用方法,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影响人类的健康。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蚜小麦新品种则有望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并提高小麦的产量。本课题以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PPA)转化石4185小麦获得的转基因后代材料为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PPA基因的存在位置及遗传方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回交转育及同质化筛选,获得具有胞质遗传且同质化程度高的抗蚜转基因小麦。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如下:通过正反交实验确定了目的基因PPA在转基因小麦中的遗传方式为既存在细胞核遗传,也存在胞质遗传的形式;通过回交、测交实验,以及PCR鉴定,共筛选出27个较为优秀的纯合转基因后代材料,即细胞核中没有PPA基因存在、并且具有胞质遗传的纯合后代。通过对目的基因的PCR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多代回交之后,PPA基因依然存在于转基因小麦中;通过对回交后代的同质化鉴定分析表明,转基因小麦后代的抗蚜性,由于后代的同质化程度不同所以表现出的抗蚜效果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材料之间、同一个材料的不同株行,以及同一株行的不同单株因同质化程度不同而均会导致抗蚜效果不同。在27个具有胞质遗传的纯合材料中,通过进行同质化筛选,得到9个同质化程度较高的材料,即:3-3-1、4-1-2、4-1-4、4-3-2、5-2-2、7-4-1、8-1-2、8-2-1、8-2-2,其中8-2-2的抗蚜效率最高,达到86.34%。不论在田间还是在实验室内,转基因小麦较野生型小麦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蚜虫性,这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抗蚜新型材料。

姜雅秀[9](2020)在《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文中提出小麦蚜虫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上的重要害虫。目前我国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措施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对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培育和种植抗蚜品种,是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连续2年按照农业部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对来自国家小麦种质资源库的小麦种质材料进行了田间的抗蚜性鉴定,其中包括8份普通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的八倍体小偃麦和6份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的六倍体小黑麦。并根据田间调查结果选出了4份遗传稳定抗性级别不同的种质材料(小偃麦21-22和小黑麦31-32),利用EPG技术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资源上的取食行为。采用田间模糊识别技术抗蚜性鉴定与室内EP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小麦种质的抗蚜性,以期筛选抗蚜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小麦的抗蚜育种以及抗蚜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连续2年鉴定的14份小麦种质材料中,小偃麦多为低抗或中抗,其中有5个材料表现出稳定的抗蚜性,而小黑麦多为低感或中感。没有对麦长管蚜表现为免疫或者高抗的种质材料。表现为中抗的有2个,分别是小偃麦21和23;表现为低抗的有小偃麦22、24和小偃麦26;表现为低感和中感的小麦材料数各4个以及高感1个。2、通过对Np、P、Pd、E1、E2、F、和G等EPG基本波形的分析显示,麦长管蚜在小偃麦上首次开始刺探的时间显着长于小黑麦(P<0.05);且小偃麦水状唾液分泌E1波的持续时间显着大于小黑麦(P<0.05);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上的F波(细胞机械阻碍)和小偃麦22上非取食Np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在小黑麦31上的P波(刺探波)和小黑麦32上的木质部取食G波的持续时间最长。基于刺探电位的小麦种质资源抗性水平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小偃麦21、22上寻找刺吸点位时间长,而且小偃麦21对蚜虫口针刺探机械阻力大,在小偃麦22上取食中断频次较多。据此推测2种小偃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机制可能为不选择性结合抗生性。表明八倍体小偃麦可以作为小麦抗蚜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

牟艺菲[10](2019)在《小麦OPR和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抗逆功能分析》文中提出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它不仅作为内源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茉莉酸的生物合成是通过脂氧(Oxylipin)信号途径中的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OS)分支来实现的。12-氧-植物二烯酸还原酶(OPR)和脂肪氧化酶(LOX)是茉莉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OPR控制JA合成的最后步骤,将OPDA还原生成JA的前体,而LOX控制JA合成的初始步骤,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氢过氧化物。目前,已有学者对拟南芥、番茄及少数其它物种中的OPR和LOX进行了鉴定和功能研究,但小麦OPR和LOX家族基因的鉴定和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明晰。本研究对小麦OPR和LOX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分析了家族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等,探究了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并进一步利用小麦转基因材料解析了TaOPRIII-7和TaLOX11-6A的生物学功能,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小麦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8个OPR家族基因,其均含有OxidoredFMN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发现,48个小麦OPR基因可分为5个亚家族(sub.I-V),亚家族I-V中分别包括6、4、33、3和2个OPR基因,亚家族III中拥有的OPR基因数量最多。同一亚家族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小麦OPR基因主要与生长发育、激素调控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有关。48个小麦OPR基因分布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中的15条上,其中染色体3A、3B、3D、4A、5D和6A上无OPR基因分布。小麦OPR基因中,有14个是串联复制基因,37个为片段复制基因,表明基因复制对OPR基因家族的扩大有重要意义。小麦OPR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5个组织(根、叶、茎、穗和籽粒)中的至少一种组织有表达。OPR基因对应激具有特异性,其表达受植物激素(MeJA、ABA和SA)和各种胁迫(干旱、热、盐、机械伤害和蚜虫)的调控或诱导。由此可见,小麦OPR基因家族是一个多功能的基因家族。2.小麦TaOPRIII-7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在根、茎、叶片、穗和籽粒中均有表达,且在根和叶片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根>叶片)。qRT-PCR结果显示,TaOPRIII-7可对生物胁迫(蚜虫)和非生物胁迫(干旱、热、盐和机械伤害)做出响应。利用发夹RNA沉默载体将TaOPRIII-7基因沉默,发现转基因植株花药不能正常开裂,花粉育性和种子结实率显着降低,这表明TaOPRIII-7参与雄性器官的发育。TaOPRIII-7基因沉默提高了小麦对麦二叉蚜的抗性,表现为:(1)与转基因植株相比,蚜虫更偏好野生型植株,且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趋避率要显着高于野生型;(2)蚜虫在转基因植株中的非刺探时间和木质部取食时间增加,而韧皮部取食时间减少;(3)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韧皮部筛管中胼胝质的沉积显着增加,防御相关基因GSL表达量也明显提高,这说明TaOPRIII-7基因激活的是韧皮部诱导的蚜虫防御;(4)在TaOPRIII-7基因沉默植株中,叶片中OPDA含量显着上升,表明OPDA在抗蚜虫防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沉默TaOPRIII-7基因的小麦植株对干旱胁迫具有更强的抗性。3.小麦LOX基因家族共鉴定到50个成员,可分为9-LOX和13-LOX两个亚家族。基因结构和蛋白基序较为保守,但个别结构的不同和蛋白基序的缺失可能是导致其功能多样性的原因之一。TaLOX在染色体上非随机分布,它们定位于21条小麦染色体中的19条上,其中42个TaLOX基因位于2、4、5和6号染色体上。50个TaLOX基因中有40个是复制产生的,这表明基因复制在LOX基因家族的扩大中发挥重要作用。TaLOX启动子中含有多种与转录、细胞周期、发育、激素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很多为激素和胁迫相关元件,例如MeJA、ABA、GA、SA、IAA、ET、缺氧诱导、损伤、病原菌、干旱、光照、低温和光响应元件等。TaLOX基因在5个组织(叶、根、茎、穗和籽粒)中的至少一个组织中有表达,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根据RNA-seq和qRT-PCR的结果,LOX基因可参与小麦多种激素和胁迫反应,且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其表达可被干旱、热、盐、蚜虫、ABA和SA等诱导。4.TaLOX11-6A基因定位于6A染色体上,属于9-LOX亚家族。TaLOX11-6A基因在小麦5个组织(叶、根、茎、穗和籽粒)中都有表达。通过qRT-PCR试验发现,TaLOX11-6A基因可响应干旱、盐、蚜虫、ABA和SA等因素的刺激。过表达TaLOX11-6A的转基因小麦提高了对干旱胁迫的抗性,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的根系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野生型。过表达TaLOX11-6A基因可提高TaPLD基因及茉莉酸合成途径中部分TaLOX和TaOPR基因的表达量。小麦TaLOX11-6A过表达可减缓干旱胁迫后叶绿素下降的速度,增加脯氨酸的积累,减少丙二醛的合成量,还可提高SOD的活性,继而增强ROS的清除能力。本研究表明,TaLOX11-6A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主要通过JA和其它信号通路,加强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膜损伤及降低ROS带来的氧化损伤来实现。

二、小麦抗蚜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抗蚜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30个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蚜的发生规律
        1.1.1 小麦蚜虫的种类及分布
        1.1.2 不同小麦蚜虫的危害特征
        1.1.3 小麦蚜虫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小麦抗蚜育种的基本研究现状
        1.2.1 进行抗蚜育种的必要性
        1.2.2 植物抗虫机制
        1.2.3 小麦形态抗蚜性
        1.2.4 小麦生理生化物质抗蚜性
    1.3 小麦抗蚜性鉴定的研究方法
        1.3.1 室内抗蚜性鉴定
        1.3.2 小麦蚜虫田间调查方法
    1.4 小麦品种资源抗蚜性鉴定成果
    1.5 抗蚜虫基因工程研究
    1.6 小麦蚜虫预测模型的建立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室内鉴定实验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虫源
        2.1.3 实验方法
    2.2 室外鉴定实验
        2.2.1 供试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抗性
        3.1.1 室内鉴定小麦抗蚜性
        3.1.2 室外鉴定小麦抗蚜性
        3.1.3 不同年代间小麦抗蚜性
        3.1.4 不同时期小麦蚜虫数量变化
    3.2 农艺性状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
    3.3 品质性状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抗麦长管蚜鉴定方法的选择
        4.1.2 抗蚜育种指标的选择
        4.1.3 抗蚜育种的发展趋势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小麦种质资源的麦长管蚜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蚜的特征及危害
        1.1.1 麦蚜的形态学特征及发生规律
        1.1.2 麦蚜对小麦的危害
    1.2 植物在抗虫害方面的研究
        1.2.1 抗氧化酶及MDA在植物抗虫害胁迫中的作用及表现
        1.2.2 茉莉酸、水杨酸在植物抗虫害胁迫中的作用及表现
    1.3 小麦抗蚜性研究进展
        1.3.1 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鉴定及抗性标准
        1.3.2 小麦表型性状与抗蚜性关系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品种(系)对麦长管蚜的抗性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麦蚜抗性评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成株期小麦小麦品种(系)抗蚜性鉴定
        图2-2 抗蚜品种(系)和感蚜品种(系)成株期表型对比
        2.2.2 抗蚜小麦品种(系)的区域分布特点
        2.2.3 遗传背景对小麦品种(系)抗蚜性的影响
        2.2.4 苗期与成株期抗(感)蚜鉴定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四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小麦抗蚜性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四种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麦不同品种(系)POD活性的差异
        3.2.2 小麦不同品种(系)SOD活性的差异
        3.2.3 小麦不同品种(系)CAT活性的差异
        3.2.4 小麦不同品种(系)PPO活性的差异
        3.2.5 小麦不同品种(系)MDA含量的差异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麦长管蚜生物参数测定
    1.3 室内抗蚜性鉴定
    1.4 蚜虫生物学参数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发育历期的比较
    2.2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体重差的比较
    2.3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和蚜量比值的比较
    2.4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植物蚜虫及其抗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蚜虫概况
    1.1 蚜虫分类及特征
        1.1.1 蚜虫分类
        1.1.2 蚜虫形态及其特征
    1.2 蚜虫危害特性及影响
        1.2.1 蚜虫危害的特异性及广谱性
        1.2.2 蚜虫危害的多样性
        1.2.3 蚜虫危害部位及症状
        1.2.4 蚜虫危害引起病害
    1.3 蚜虫发生条件及规律
2 蚜虫危害机制
    2.1 蚜虫刺吸并侵染植株
    2.2 增强蚜虫危害的机制
3 植物蚜虫的防治措施
    3.1 农药防治
    3.2 物理防治
    3.3 农业防治
    3.4 天敌防治
4 植物抗蚜性及抗蚜鉴定
    4.1 植物抗蚜机制
        4.1.1 植物对蚜虫的抗性
        4.1.2 植物防御蚜虫的机制
        4.1.3 植物免疫反应系统
    4.2 抗蚜鉴定与评价
5 植物抗蚜分子水平研究
    5.1 抗蚜基因
        5.1.1 抗蚜基因分类
        5.1.2 植物凝集素基因
    5.2 抗蚜基因的定位与分析
    5.3 抗蚜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6 展望
    6.1 抗蚜基因的高表达
    6.2 目的基因的沉默
    6.3 蚜虫的快速鉴定

(5)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麦长管蚜的危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
        1.1 麦长管蚜危害的特点
        1.2 麦长管蚜防治的重要性
    2 小麦的抗蚜机制
        2.1 不选择性
        2.2 抗生性
        2.3 耐害性
        2.4 诱导抗性
    3 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和评价指标
        3.1 田间抗蚜性鉴定
        3.2 室内抗蚜性鉴定
    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5 本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蚜虫的生物学参数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发育历期的比较
        2.2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体重差的比较
        2.3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存活率和繁殖力比较
        2.4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和蚜量比值的比较
        2.5 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小麦品种叶毛性状与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扫描电镜样品制做方法及观察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长度的比较
        2.2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密度的比较
        2.3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长度与生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4 不同品种小麦上叶毛密度与生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品种小麦上蚜量比值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2.6 不同品种小麦叶毛形态学的扫描电镜观察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麦长管蚜取食对不同小麦品种体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蚜虫的生物学参数
        1.4 次生代谢物质的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蚜虫取食小麦对麦苗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的影响
        2.2 蚜虫取食小麦对麦苗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的影响
        2.3 麦长管蚜取食前后总酚、黄酮3次含量测定的平均值比较
        2.4 生物学参数与次生代谢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长管蚜研究概况
        1.1.1 基本特征
        1.1.2 危害
        1.1.3 防治
    1.2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的防御和反防御机制
        1.2.1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机制
        1.2.2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反防御
        1.2.3 刺吸式口器昆虫对植物的适应
    1.3 小麦对麦长管蚜的抗性研究进展
        1.3.1 物理抗性
        1.3.2 化学抗性
        1.3.3 诱导抗性
    1.4 蚜虫的翅多型现象
        1.4.1 影响蚜虫翅型分化的环境因子
        1.4.1.1 营养
        1.4.1.2 蚜虫种群密度
        1.4.1.3 温度和光周期
        1.4.1.4 母代效应
        1.4.1.5 异种生物的存在
        1.4.2 影响蚜虫翅型分化的内部因子
        1.4.2.1 基因水平
        1.4.2.2 激素水平
        1.4.2.3 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1.4.2.4 其他潜在因素
    1.5 转录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及转录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小麦和蚜虫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生物学差异
        2.3.2 蜜露排泄量和虫体共生菌Buchnera的丰度
        2.3.3 氨基酸和糖含量分析
        2.3.4 转录组数据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寄主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小麦和蚜虫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2 寄主是否被侵染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3 成蚜的拥挤度及饥饿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4 异种桃蚜的存在对麦长管蚜翅型分化影响
        3.3.5 麦长管蚜在不同拥挤度处理后转录组差异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蚂蚱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初定位及兰麦抗蚜相关基因TtLOX的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长管蚜及植物防御机制
        1.1.1 麦长管蚜
        1.1.2 植物防御
    1.2 植物抵御蚜虫侵害的几个主要途径
        1.2.1 激素信号
        1.2.2 次生代谢物
        1.2.3 韧皮部封闭机制
        1.2.4 植物对蚜虫取食的特异性识别
        1.2.5 蚜虫诱导的植物抗性变化
        1.2.6 植物间的抗性信号
    1.3 小麦抗病虫害基因定位研究
        1.3.1 基因定位中分子标记及芯片分型
        1.3.2 小麦抗病基因的定位
        1.3.3 小麦抗蚜基因的定位
    1.4 植物中脂氧合酶及其在抗病虫功能方面研究进展
        1.4.1 植物中的脂氧合酶
        1.4.2 脂氧合酶参与的茉莉酸合成途径
        1.4.3 脂氧合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蚂蚱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初定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和虫源
        2.1.2 蚜虫接种及调查方法
        2.1.3 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
        2.1.4 抗蚜基因的SNP分型及染色体预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抗蚜群体的遗传分析
        2.2.2 SNP芯片分型检测
    2.3 讨论
第三章 兰麦抗麦长管蚜相关基因TtLOX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虫源
        3.1.2 处理
        3.1.3 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
        3.1.4 TtLOX的 CDS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5 亚细胞定位
        3.1.6 TtLOX的基因沉默
        3.1.7 qRT-PCR分析
        3.1.8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TtLOX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2.2 TtLOX亚细胞定位在烟草中的位置
        3.2.3 TtLOX抗感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3.2.4 MeJA诱导后表达水平变化及植物抗蚜性变化
        3.2.5 基因沉默后植物抗蚜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蚂蚱麦抗蚜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初定位
    4.2 兰麦抗麦长管蚜相关基因TtLOX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胞质遗传抗蚜转基因小麦的回交转育及同质化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蚜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1.1.1 蚜虫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1.1.2 蚜虫的主要防治方法
    1.2 转基因小麦的研究进展
    1.3 植物凝集素及其抗虫机理
        1.3.1 常见的植物凝集素
        1.3.2 植物凝集素抗虫原理
        1.3.3 植物凝集素在抗虫方面存在的弊端与改进方法
    1.4 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小麦新品种
    1.5 课题来源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课题研究意义
第2章 PPA在转基因小麦中遗传方式的分析
    2.1 概述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小麦正反交获得后代材料
        2.3.2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2.3.3 PCR鉴定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正反交F_1代的PCR鉴定及结果分析
        2.4.2 正反交F_2代PCR鉴定及结果分析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回交转育获得胞质遗传纯合后代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小麦杂交
        3.3.2 回交转育
        3.3.3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及PCR鉴定
        3.3.4 田间抗蚜性调查和实验室抗蚜实验进行筛选
    3.4 选育过程结果与分析
        3.4.1 回交亲本(轮回亲本)的选择
        3.4.2 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3.4.3 回交转育
        3.4.4 BC_2代的鉴定分析
        3.4.5 测交验证及选择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同质化筛选
    4.1 概述
    4.2 实验材料、试剂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田间抗蚜虫筛选
        4.3.2 实验室抗蚜虫筛选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田间抗蚜筛选结果
        4.4.2 实验室抗蚜性筛选实验结果
        4.4.3 三十天后实验室抗蚜性筛选实验结果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麦长管蚜发生规律
    1.2 麦长管蚜危害和防治现状
    1.3 植物抗虫性及机制
        1.3.1 植物抗虫历史
        1.3.2 植物抗虫机制分类
        1.3.3 小麦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1.4 小麦抗蚜育种研究进展
        1.4.1 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1.4.2 小麦抗蚜品种鉴定技术和培育现状
    1.5 刺吸电位(EPG)技术
        1.5.1 EPG技术发展历史
        1.5.2 EPG技术的原理
        1.5.3 刺吸式口器昆虫的EPG波形
        1.5.4 EPG技术在我国蚜虫研究上的应用
        1.5.5 EPG技术在蚜虫化学抗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6 立项依据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小麦种质
    2.2 麦长管蚜
    2.3 供试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小麦抗蚜性田间鉴定及抗性级别划分
        2.4.2 EPG记录和波形识别
        2.4.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种质的田间抗蚜性鉴定
    3.2 EPG波形识别及取食行为参数分析
        3.2.1 麦长管蚜刺探和取食小麦种质材料的整体波形
        3.2.2 麦长管蚜口针到达韧皮部之前的取食行为
        3.2.3 麦长管蚜口针在木质部的取食行为
        3.2.4 麦长管蚜口针在韧皮部的取食行为
        3.2.5 麦长管蚜取食不同种质小麦各波形平均持续时间比较
        3.2.6 麦长管蚜在不同种质小麦上取食8h波形比较
4 讨论
    4.1 抗虫指标的选用的问题
    4.2 抗性因子定位
    4.3 EPG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4.4 利用EPG技术的科研进展
5 结论
    5.1 田间小麦抗蚜水平
    5.2 室内 EPG 鉴定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小麦OPR和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抗逆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侵染的响应
        1.1.1 植物与刺吸式口器昆虫的相互作用
        1.1.2 植物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信号识别
        1.1.3 刺探电位技术
    1.2 植物对旱胁迫的响应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1.2.2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干旱胁迫对膜稳定性的影响
        1.2.4 干旱胁迫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3 茉莉酸信号途径
        1.3.1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
        1.3.2 茉莉酸的代谢
        1.3.3 茉莉酸信号的感知与转导
        1.3.4 茉莉酸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3.5 茉莉酸类物质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1.4 茉莉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OPR和 LOX
        1.4.1 OPR基因家族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1.4.2 LOX基因家族的特性和生物学功能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OPR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小麦TaOPR基因的鉴定及数据收集
        2.1.2 小麦Ta OPR蛋白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2.1.3 小麦TaOPR基因结构及蛋白保守结构域的分析
        2.1.4 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2.1.5 染色体定位及基因复制分析
        2.1.6 组织特异性及旱热胁迫表达模式分析
        2.1.7 小麦材料的种植与胁迫处理
        2.1.8 小麦总RNA提取、反转录及qRT-PCR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小麦TaOPR家族基因的鉴定
        2.2.2 小麦TaOPR基因的进化分析
        2.2.3 小麦TaOPR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
        2.2.4 小麦TaOPR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2.2.5 染色体定位及基因复制分析
        2.2.6 小麦TaOPR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2.2.7 小麦TaOPR基因干旱和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2.8 不同胁迫下TaOPR基因的qRT-PCR表达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麦TaOPRIII-7 基因的抗蚜功能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3.1.2 菌株与载体
        3.1.3 蚜虫养殖
    3.2 方法
        3.2.1 小麦TaOPRIII-7 基因发夹沉默载体的构建
        3.2.2 小麦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3.2.3 小麦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阳性植株验证
        3.2.4 小麦叶片RNA的提取、反转录及qRT-PCR
        3.2.5 沉默Ta OPRIII-7 转基因小麦的育性鉴定
        3.2.6 麦二叉蚜趋避活动的监测
        3.2.7 刺探电位分析蚜虫取食行为
        3.2.8 胼胝质分析
        3.2.9 激素分析
        3.2.10 转基因植株的其它抗性检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Ta OPRIII-7 RNAi沉默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3.3.2 小麦TaOPRIII-7 转基因植株的育性分析
        3.3.3 小麦TaOPRIII-7 基因及茉莉酸途径其它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3.3.4 麦二叉蚜趋避活动分析
        3.3.5 麦二叉蚜取食行为分析(EPG)
        3.3.6 小麦叶片韧皮部胼胝质分析
        3.3.7 相关激素分析
        3.3.8 小麦TaOPRIII-7 转基因植株的抗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TaLOX11-6A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小麦TaLOX基因的鉴定与数据收集
        4.1.2 序列比对及进化关系分析
        4.1.3 基因结构、蛋白motif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4.1.4 染色体定位及基因复制分析
        4.1.5 利用RNA-seq数据分析小麦TaLOX基因的表达模式
        4.1.6 小麦TaLOX11-6A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小麦中的转化
        4.1.7 植物材料及胁迫处理
        4.1.8 RNA的提取、反转录和qRT-PCR分析
        4.1.9 小麦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及SOD活性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小麦TaLOX家族基因的鉴定
        4.2.2 小麦TaLOX基因的进化分析
        4.2.3 小麦Ta LOX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分析
        4.2.4 小麦TaLOX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4.2.5 染色体定位及基因复制分析
        4.2.6 小麦TaLOX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4.2.7 小麦TaLOX基因干旱和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4.2.8 qRT-PCR分析不同胁迫下TaLOX基因的表达模式
        4.2.9 TaLOX11-6A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和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验证..
        4.2.10 过表达TaLOX11-6A基因提高小麦耐旱性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论文总结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小麦抗蚜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30个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及其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D]. 曹文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小麦种质资源的麦长管蚜抗性鉴定[D]. 白金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鸿雁,李叶,宋维虎,刘长仲. 中国植保导刊, 2020(10)
  • [4]植物蚜虫及其抗性研究进展[J]. 范元兰,陈敏,王其刚,张颢,邱显钦. 江苏农业科学, 2020(14)
  • [5]不同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评价[D]. 李鸿雁.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转录组和翅型分化的影响[D]. 蓝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蚂蚱麦抗麦长管蚜基因的初定位及兰麦抗蚜相关基因TtLOX的功能解析[D]. 马小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胞质遗传抗蚜转基因小麦的回交转育及同质化筛选[D]. 张琳曼.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9]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D]. 姜雅秀.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10]小麦OPR和L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抗逆功能分析[D]. 牟艺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小麦抗蚜虫研究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