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可的2002年(论文文献综述)
厉运伟[1](2021)在《惠栋的时间距离意识与《诗》学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惠栋治学以"求古"为特色,"以汉为古"的诉求背后体现出强烈的时间距离意识,及其所带来的焦虑感。对于惠栋来说,时间距离是横亘于诠释者和经典文本之间的一道鸿沟,造成了前见的遮蔽、理解语境的差异及古今文字的衍变等问题,从而导致诠释的困境。因此,通经信古而特尊汉学,成为跨越时间距离、摆脱诠释困境的有效方式。惠栋的《诗》学研究,通过开创辑述汉儒古训、师说的诠释形式,建立《诗经》诠释的汉学典范,以克服时间距离所造成的理解偏差与诠释困境,达成对经典原义的把握与认知。作为一种新的诠释类型,惠栋的古义研究带动了清代经典诠释从义理思辨到历史实证的范式转换,其意义不容忽视。
杨简茹[2](2021)在《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起点,是随着工艺美术部、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种制度的演变而开始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学大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翻译与引介,促使国内的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不断反思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七十年来,中国设计史在讨论、摸索、借鉴、尝试、反思的路径中前进。时至今日,中国设计史研究视野具有更加全球化的特征。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和人工智能热潮的背景下,设计研究也必须兼顾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属性,才具备学科独立的基础。
徐琳琳[3](2021)在《朱熹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柏林[4](2021)在《李光地及其《诗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所》是清初理学名臣李光地的诗经学着作。历来研究李光地学术的学者,大都关注李光地闻名于世的《易》学。研究诗经学的学者,又有意无意地将《诗所》摈弃于诗经学“主流”之外。有关《诗所》的研究成果至今不多见。因此无论是对李光地专题研究,还是对清代诗经学研究而言,《诗所》都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可供挖掘。本文拟在对李光地其人、其诗经学着作以及其诗经学思想做一全面观照。第一章对李光地的生平进行了一些简要的交代,考虑到李光地理学名臣的身份,又从社会风气与政治压力两方面考察了李光地尊朱态度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则针对前人研究的缺漏舛误,对《诗所》的文献情况以及《诗所》与《朱子诗义补正》的关系稍加考证梳理,细致分析了《诗所》的学术立场、阐释特色以及影响。第三、四章则以《诗所》为基础,结合李光地的其他诗经学论述,深入分析了李光地的“性情为本”、“删诗”以及“比兴”等诗经学观念。第五章则以“涵泳”的读《诗》之法为线索,希望从诠释思路的角度对李光地的诗经学作一清晰定位。拟在完善李光地专题研究的同时,补充清代诗经学的部分学术空白。
张艺馨[5](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的京津冀区域各行业CO2排放转移研究》文中提出
张婧[6](2021)在《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推广生态环保和绿色建筑理念,并成功订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对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从我国前期制定的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也不难看出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同程度的借鉴。但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可取之处,研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演进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该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更能为今后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研究旨在从我国和美国各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演进中分析归纳出经验教训,并以两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首先梳理了美国LEED的发展以来的评估体系制定者、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发现LEED从制定到更新完善一直是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工作下,也有制定开发计划表,在版本修订中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逐渐扩充完善。选择变化和影响较大的LEEDv2009和其前一版本LEEDv2.2,以及LEEDv4.0和2019年更新的最新版本LEEDv4.1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析其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得出其主要在理念和技术创新上优化评价指标、整合过程、重视性能计量,在一条既定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主线下有计划而又灵活地逐步精细化、高要求化发展。以时间为轴研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演进,从《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三个版本2006版、2014版、2019版,对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每个标准体系的结合当时背景的先进性以及现在视角下的不足。纵向比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三个版本,除在指标内容上进行更新外,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框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认证时计分方式也是三版各不相同。总体上看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承接性、标准在涉及到其他标准的援引或是协同运作、以及全过程控制的执行等上尚存在不足。从演进的分析以及横向比较两国最新版本(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两方面)所得的思路对我国当下发展绿色建筑评估的诸如绿色措施实际落地少、过程控制薄弱、评价地域分布不平衡、以市场为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等现状提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针对性建议:建立国家与地方在绿色建筑评价上的协同机制;增强指标评价的开放性如设置更多奖励类指标;增加“施工期”绿色评价的内容;优化参与评价的路径。
时子坤[7](2021)在《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研究》文中指出明代后期是《诗经》研究由朱子《诗》学独尊逐步过渡到汉学复兴、考据研究展开的关键时期,为清代《诗经》学的发展做到了充分的准备,其间不乏优秀之作,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便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作为明代《诗经》名物研究的一部典范之作,《六家诗名物疏》反映了明代后期《诗经》学研究的一些重要特征,如注重考据、发挥古义、别出新解等。因此,对《六家诗名物疏》进行专题研究,有助于深入探察明代《诗经》学的特点和价值,也有助于进一步考察明代后期至清初《诗经》学的转变轨迹和成因。本文即将冯复京的《六家诗名物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材料分析、比较论证等方法,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以期能在前人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结合冯复京的生平交游、时代学术渊源分析《六家诗名物疏》的成书背景与创作缘由,并梳理其版本及体例特征。冯复京生于万历年间,深受明代中后期复古思潮的影响,在与友人的交游中表现出学习汉儒的复古倾向,其着述多批驳宋儒,关注礼制典章。明代中后期“《诗经》汉学”复兴,考据学兴起,关于《诗经》音韵、名物的考据研究日益增多,冯复京承继考据学者征实的治学追求,重拾汉代《诗经》学名物训诂的方法,撰成《六家诗名物疏》,通过考证名物来阐明诗义,使此书成为后人读《诗》之参考。《六家诗名物疏》的整体编排遵循《毛诗》篇次,在名物训释上以《尔雅》为准,同时采《毛传》《郑笺》《朱传》与三家《诗》这六家诗解,考辨异同。第二章主要分析《六家诗名物疏》名物研究的方法与成绩。首先,《六家诗名物疏》拓展了《诗经》名物研究的范围,确立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作者广罗文献,增益了大量涉及《诗经》研究的书籍和相关材料,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如冯复京注意到宋元明时期类书、丛书的文献价值,从中征引了大量名物相关的材料。此外,他对其他相关名物研究成果也多有吸纳,如其常直引陆佃《埤雅》、罗愿《尔雅翼》等书,对其他相关经学着述中名物、制度、地理等方面的考证多有关注。其次,《六家诗名物疏》对前人名物训解多有补证,其对《尔雅》的疏通补证贯穿全书,同时他尤为重视汉儒《诗》学,常据礼制、史实、音义训诂补证《毛传》《郑笺》,此外冯复京还认识到三家《诗》解的名物训诂价值,在书中列三家《诗》异文异训补充释义,辑采三家《诗》说补证《尔雅》《毛传》等。再次,《六家诗名物疏》对历代名物书籍的错误训解多有订正,作者通过音义训诂、考察礼制、实物取证等多种方式,辨析《诗经》名物,考辨诸说得失,若文献不足,无从取证,便阙疑其说,在考证中彰显了严谨征实的学术态度。第三章主要讨论《六家诗名物疏》蕴含的《诗》学思想及其影响。冯复京解《诗》遵从《毛诗》,继承“《诗经》汉学”,对圣人《诗》教深信不疑,在遵循古义的同时又多方取证,严肃对待《小序》所言本事、诗旨,对比各家《诗》说优劣,发扬《诗经》的美刺教化。他认为《毛传》《郑笺》实为一体,在书中力图融合二者之说,疏通龃龉之处。作为明代后期《诗》学考据的代表之作,《六家诗名物疏》征引丰富,考证精详,在文献材料上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明代后期曹学佺、何楷等人多传抄其书。在引用《六家诗名物疏》材料及观点的过程中,冯复京征实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对他们的研究产生了影响,汉学的学术价值重新被凸显出来,考据学的理念与方法也逐渐推广开来,渗透到《诗经》研究的各个领域,促进了明末“《诗经》汉学”的发展,为清初《诗经》研究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蔡涛[8](2020)在《《现代版画》:“新启蒙”与战时现代美术之路》文中研究指明1946年,李桦策划"抗战八年木刻特展"之际,撰文详细阐释了"新启蒙运动"的概念,并与"五四运动"进行了明确区分。这一迄今少有关注的历史观念表述,微妙地牵连出现代木刻与现代洋画运动的互动和历史渊源,也反映了战时现代艺术经历的深刻变局的多重面向:一者绘画语言,二者组织形态,三者价值观念。三者之间更有密切的互渗互动,逐渐生成了以新现实主义为中心议题的战时美术生态。本文回顾了1934年李桦主持编辑的《现代版画》杂志的跨文化跨媒介实践,由此追溯面临抗战爆发的历史临界点,民族国家和现代艺术家之间复杂关系的生成过程。
张京生,赵华[9](2020)在《清川初汇 溯流从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60周年纪念》文中认为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纪念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60周年的活动如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这次学院联系到1960届(1955年入学,五年制)8位老先生,他们均已年过八旬,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心,对同学的想念之情,令我们深受感动。回想这些先生当年的大学时代,适逢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继而开始筹备,并于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时期。
刘木森[10](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二、郑可的2002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可的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1)惠栋的时间距离意识与《诗》学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求古”与时间距离 |
三、时间距离与诠释的困境 |
四、困境的突围:惠栋的《诗》学诠释 |
五、结论 |
(2)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艺”之辨 |
二、20世纪50至80年代“美学热”中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美学 |
三、编译时代:学习国外经验 |
四、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转型 |
五、结语 |
(4)李光地及其《诗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学术史视野中的李光地 |
一、民国学者之评价 |
二、现代学者之研究 |
(一)理学研究 |
(二)经学研究 |
三、李光地学术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一章 李光地综论 |
1.1 李光地生平述略 |
1.2 李光地尊朱始末 |
1.2.1 风气之压力 |
1.2.2 朝堂之影响 |
第二章 《诗所》概论 |
2.1 《诗所》文献研究 |
2.1.1 《诗所》成书考 |
2.1.2 《朱子诗义补正》与《诗所》 |
2.1.3 《诗所》之版本情形 |
2.2 《诗所》之学术特色 |
2.2.1 《诗所》之学术立场 |
2.2.2 《诗所》之阐释特点 |
2.3 《诗所》之影响 |
2.3.1 学有宗主,不立门户 |
2.3.2 章求句解,评点鉴赏 |
第三章 李光地《诗》学散论 |
3.1 “性情”为本的《诗》学阐释 |
3.1.1 “《诗》本性情”的《诗》学理念 |
3.1.2 “诗言志”——《诗》之作者的推定 |
3.1.3 “性情”论“正变”——“性情为本”的诗学观念的辐射 |
3.2 《诗》之为诗与以诗解《诗》 |
3.3 时文制义与《诗》之品鉴 |
第四章 李光地经学观略论 |
4.1 从“删诗”公案考察李光地的《诗》学态度 |
4.1.1 略说“删诗”公案 |
4.1.2 朱子的“删诗”观 |
4.1.3 李光地对“删诗”的态度 |
4.2 李光地的比兴观 |
4.2.1 略说比兴 |
4.2.2 李光地对比兴的态度 |
第五章 “涵泳讽诵”——诗人本意的隐没与凸显 |
5.1 《诗序》对诗人本意的构建与还原 |
5.2 “涵泳讽诵”——诗人本意的主观探讨 |
5.2.1 “诗人之意”与“圣人之志”——“涵泳”的诠释思路之生成 |
5.2.2 “情感参与”和“义理限制”——“涵泳”之二重性 |
5.3 “清初”之“宋学”——李光地诗经学的尴尬处境 |
5.3.1 李光地对朱熹诗经学的继承 |
5.3.2 李光地对朱熹诗经学的背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概述 |
1.1.2 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 |
1.1.3 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及与我国的渊源 |
1.1.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框架图 |
2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 |
2.1 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制定者 |
2.2 美国LEED在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上的演进 |
2.3 美国LEED在评价指标与权重上及认证模式上的演进 |
2.3.1 LEED-v2.2与LEED-v2009之比较 |
2.3.2 LEED-v2009与LEED-v4.0之比较 |
2.3.3 LEED-v4.0与LEED-v4.1之比较 |
2.4 本章小节 |
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 |
3.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
3.1.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
3.1.2 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
3.1.3 评分原则及评估方法 |
3.1.4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
3.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
3.2.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
3.2.2 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
3.2.3 评分原则及评估方法 |
3.2.4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
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 |
3.3.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
3.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3.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
3.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 |
3.4.1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3.4.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4.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
3.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 |
3.5.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
3.5.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5.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
3.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与2014版的比较分析与优化总结 |
3.6.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分析 |
3.6.2 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及指标内容分析 |
3.6.3 认证模式分析 |
3.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与2019版的比较分析与优化总结 |
3.7.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分析 |
3.7.2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分析 |
3.7.3 认证模式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4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比较——以两国最新版本为例 |
4.1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 |
4.1.1 中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比较 |
4.1.2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指标大类比较 |
4.1.3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指标比较 |
4.1.4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指标权重比较 |
4.1.5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定级比较 |
4.2 中美绿色建筑认证模式比较 |
4.2.1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阶段比较 |
4.2.2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认证流程比较 |
4.2.3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运营方式比较 |
4.2.4 中美绿色政策激励比较 |
4.2.5 中美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商业化比较 |
4.3 本章小节 |
5 对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启示 |
5.1 我国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上存在的不足 |
5.1.1 评价标准制定上继承性不足 |
5.1.2 国标地标等各个标准的协同运作上存在不足 |
5.1.3 评价标准内容上待提高完善之处 |
5.1.4 认证模式上存在待提高完善之处 |
5.2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建议 |
5.2.1 标准制定一以贯之,建立与地方标准及相关标准协同机制 |
5.2.2 差异化发展,设置多类鼓励分值 |
5.2.3 整合过程,增加“施工期”绿色评价的内容 |
5.2.4 提升公众参与度,优化参与评价的路径 |
5.3 本章小节 |
6 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表录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LEED-v2009与LEED-v4.0评价指标分大类比较表 |
附录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后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标准汇总表 |
附录5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现状及地方规范汇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六家诗名物疏》的成书背景、版本及体例 |
第一节 冯复京的生平及学术成就 |
一、冯复京交游与其学术之关系 |
二、冯复京着述考略 |
第二节 《六家诗名物疏》的成书背景 |
一、明代中后期复古学风与《诗经》研究风气的转变 |
二、明代中后期图书出版对《六家诗名物疏》成书的影响 |
三、《六家诗名物疏》的创作目的 |
第三节 《六家诗名物疏》的版本 |
第四节 《六家诗名物疏》的体例特征 |
一、《六家诗名物疏》的编排体例 |
二、《六家诗名物疏》的名物训释体例 |
第二章 《六家诗名物疏》的名物研究 |
第一节 《六家诗名物疏》引书考论 |
一、《六家诗名物疏》的引书范围及方式 |
二、对类书丛书的征引 |
三、对宋代学术成果的征引 |
第二节 《六家诗名物疏》对前人名物训解的补证 |
一、对《尔雅》训释的疏通补证 |
二、补证《毛传》《郑笺》 |
三、采集三家《诗》为补 |
第三节 《六家诗名物疏》对历代名物训解错误的订正 |
一、《六家诗名物疏》辨析名物训解之误的类型 |
二、《六家诗名物疏》的考证方法 |
第四节 《六家诗名物疏》的不足 |
第三章 冯复京的《诗经》学思想及《六家诗名物疏》的影响 |
第一节 冯复京的《诗经》学思想 |
一、尊古依圣 |
二、尊《序》立场 |
三、融合《毛传》《郑笺》 |
第二节 《六家诗名物疏》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现代版画》:“新启蒙”与战时现代美术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9)清川初汇 溯流从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60周年纪念(论文提纲范文)
眷 念 |
我的回忆 |
感念母校·感恩老师 |
创作轶事 |
思其恩泽 风范长存——怀念雷圭元老师 |
我们的青春脚步和成长年轮 |
年轻已是很久以前 |
岁月归来,依旧翩翩少年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组织结构 |
(三)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
一、萌芽时期 |
二、兴起时期 |
三、发展时期 |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
第一节 材料重构 |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
第二节 造型重构 |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
第三节 装饰重构 |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
第四节 工艺重构 |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
一、“器”的反叛 |
二、“手工”的重生 |
三、“范式”的突破 |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郑可的2002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惠栋的时间距离意识与《诗》学诠释[J]. 厉运伟.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1(02)
- [2]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J]. 杨简茹. 工业工程设计, 2021(05)
- [3]朱熹尺牍研究[D]. 徐琳琳. 西北大学, 2021
- [4]李光地及其《诗所》研究[D]. 王柏林. 山西大学, 2021
- [5]基于复杂网络的京津冀区域各行业CO2排放转移研究[D]. 张艺馨.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6]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D]. 张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研究[D]. 时子坤.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8]《现代版画》:“新启蒙”与战时现代美术之路[J]. 蔡涛. 美术学报, 2020(06)
- [9]清川初汇 溯流从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60周年纪念[J]. 张京生,赵华. 装饰, 2020(11)
- [10]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