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胆固醇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低胆固醇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一、低胆固醇可能增加老年人的死亡危险(论文文献综述)

位晨晨[1](2021)在《CONUT评分与COVID-19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型传染性疾病,自2019年12月出现以来迅速蔓延到全球上百个国家,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大多数COVID-19患者常常表现出发热、干咳等相对较轻的临床症状和相对较好的临床结局,但是一些重症患者可出现肺或其它多个器官的严重功能不全甚至是死亡。因此,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和优化诊疗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题所在。近年来,营养不良与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己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营养状态在抵御感染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养不良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肺炎等疾患,而且容易伴发诸如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多等有害后果,是肺炎诊疗中的普遍挑战。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用来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营养控制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是一个简便实用的用于评估机体营养状态的综合性指标,已被报道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较高的预后价值,但是CONUT评分与COVID-19患者的预后有无相关性以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如何尚未有文献研究。因此,我们设计了本研究课题,筛查重症COVID-19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并探讨CONUT评分在COVID-19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目的1.基于CONUT评分筛查重症COVID-19患者中营养不良情况;2.比较不同营养状况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3.评估CONUT评分与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3月11日期间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COVID-19(重型/危重型)348例病例,其中男性患者182例(52.3%),女性患者166例(47.7%)。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的相关血液学检验结果计算CONUT评分,根据CONUT评分进行分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根据CONUT评分,348例重症COVID-19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者约占86.2%。同另外两组相比,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占比更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AST、LDH、CK-MB水平更高(P<0.05)。而且,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有更多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损伤(P<0.05)。另外,正常组、轻度及中重度营养不良组三组的死亡率呈依次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死亡组患者的CONUT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根据淋巴细胞计数(≥0.8×109/L)分层,进行亚组分析发现,无论是否伴有淋巴细胞减少,死亡组CONUT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3.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高CONUT评分)以及年龄增加、呼吸困难、冠心病、血清CRP和LDH水平升高、急性心肌损伤是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NUT评分预测死亡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747-0.850,P<0.001),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1%和72.0%。结论1.重症COVID-19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2.基于CONUT评分评估的营养状态与重症COVID-19患者预后显着相关,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3.CONUT评分是重症COVID-19患者临床结局的良好的预测指标。研究背景由SARS-CoV-2引起的肺炎疫情(COVID-19)迅速和广泛蔓延。其传播具有普遍性,所有人群均易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群的感染率远高于中青年人群,另外,老年患者中重症率以及死亡率明显增高,甚至,COVID-19的死亡病例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据估计,80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高达14.8%。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老年人群占比和数量均增加,随之而来的年龄相关的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显着增加。而且,高龄老人的人数增长更为迅速,其比例也比其他年龄组增长更快。鉴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逐步退化,且老年COVID-19患者既往常有一种或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病情更为复杂,因此,其治疗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旨在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重点评估和分析老年COVID-19患者的肺和肺外器官的损害。研究目的1.比较不同年龄组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2.评估老年COVID-19患者的肺和肺外器官的损害;3.探讨影响老年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3月16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COVID-19患者,共566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三组患者间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分析老年人群的患病特点,将其分为年轻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结果1.56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5岁,其中男性占47.2%。根据年龄分组,青年组102例(18.0%)、中年组157例(27.7%)以及老年组307例(54.2%)。三组之间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并存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比率明显更高。与青中年组比较,老年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RP、AST、LDH、血糖、肌酐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另外,老年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ARDS和心脏损伤是COVID-19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老年组ARDS、急性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青中年组(P<0.05)。另外,老年组患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均显着高于青中年患者(P<0.05)。2.将老年患者进一步分为两组,307例老年患者中,年轻老年组216例(70.4%),高龄老年组91例(29.6%)。与年轻老年组相比,高龄老年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CRP、肌酐、CK-MB、cTnI水平升高,而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P<0.05)。高龄老年患者肺外器官损害(包括急性心脏损伤、心力衰竭、骨骼肌损伤和肾损伤)的发生率更高(P<0.05),而且,其死亡率也明显升高(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RDS、急性心肌损伤、心力衰竭、骨骼肌损伤和淋巴细胞减少是影响老年COVID-19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我们发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相关。结论1.老年COVID-19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其肺和心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青中年患者,是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2.ARDS、心脏及骨骼肌损伤是老年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脏器的保护意义重大。

钱海燕,王征,刘德平,卢长林,俞梦越,陈冠群[2](2020)在《≥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增龄显着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脂血症是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脂可显着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已为临床共识。相对于65岁以下人群,65岁以上患者血脂管理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高龄(≥75岁)老年人群的血脂管理证据尤为不足。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系统疾病、同服多种药物,因此用药还需考虑治疗成本、药物特性和相互作用、患者体能、虚弱程度以及余寿等。尤其是≥75岁高龄老年患者,个体差异极大,而且不同的危险因素对高龄老年人的影响

邵栗严[3](2020)在《老年人血清白蛋白及镁离子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在各种心脏疾病基础上,以心脏充盈或射血功能降低为主要表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二十多年来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并未下降。血清白蛋白及镁离子在老年人中的潜在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与老年人CHF风险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白蛋白及镁离子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以期识别有心衰风险的老年人群。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符合CHF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07例,同期门诊健康查体者9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吸烟、身高、体质量、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清营养素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血钾、血钠、血钙、血镁、血磷)并进行比较。通过随访研究进一步分析血镁与心衰的关系。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若多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用LSD法进一步两两比较。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检验水准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98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00例,中位年龄为75岁(65-106岁)。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病人的总胆固醇、白蛋白、血钠、血钙、血镁水平较低,年龄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总胆固醇、血钠、血钙多种混杂因素后,高龄(OR=3.306,P<0.05)、低白蛋白血症(OR=0.418,P<0.05)和低镁血症(OR=0.681,P<0.05)是慢性心衰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3.心衰组的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36.40比40.20)g/L,P<0.05]。在心衰组中,41例(38%)病人存在低白蛋白血症,而对照组中,仅14例(15%)病人存在低白蛋白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衰组的血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镁水平[(0.90±0.13比0.97±0.72)mmol/L,P<0.05]。在心衰组中,13例(12%)病人存在低镁血症,而对照组中,仅1例(1%)病人存在低镁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镁水平随着心衰病人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心衰合并低镁血症的病人与心衰未合并低镁血症的病人相比,NT-proBNP水平较高,LVEF水平较低[(5150.00比2002.50)ng/L,(41%比53%);P值均<0.05],再入院率及病死率也较高[(61.54%比26.60%),(23.08%比5.32%);P值均<0.05]。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及低镁血症是老年慢性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慢性心衰病人白蛋白及血镁水平低于非慢性心衰病人;慢性心衰合并低镁血症的老年人心功能状态及预后更差。

李月凤[4](2020)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构建脑卒中二级预防健康行为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利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对广东省12家三甲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3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健康方式行为问卷、杨鸿芳修订版家庭支持量表(PSS-Fa)、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改良Rankin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对患者的健康行为、家庭支持、康复自我效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分为66.38分±25.46分,各方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饮酒(15.61±8.29分),吸烟(14.83±8.7分),服药(11.04±7.36分),运动(10.00±10.02分),饮食(8.73±6.12分),监测(8.23±6.91分)。(2)单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中风合并疾病、病程、照顾者、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教育程度、家庭支持的健康行为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健康行为总分分别与家庭支持、中风自我效能、m RS、BI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支持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5个自变量,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贡献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支持、病程时间、高血压病史、性别及照顾人年龄,可解释健康行为水平31.0%的变异量。结论:(1)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戒除烟酒行为较好,服药依从性与坚持运动行为处于中等水平,饮食及监测得分最低。(2)家庭支持、卒中病程时间、高血压病史、性别及照顾人年龄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3)家庭支持对健康行为的建立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

张小梅[5](2020)在《生活方式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改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适合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并检验该方案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调查阶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公立养老机构245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R)、生活质量量表(SF-12)进行面对面调查,分析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2)干预阶段:①构建干预方案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老年医学专家意见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通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预实验修改完善形成终稿。②实施干预方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从调查对象中选取72例老年衰弱患者为试验对象,按楼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宣教;干预组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面对面发放讲解健康宣传册、主题干预、营养干预、集体运动、面对面回访,干预为期3个月。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效果评价。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衰弱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结局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养老机构老年衰弱发生率57.14%,衰弱总得分为(8.16±3.72)分,生理维度衰弱最为严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睡眠质量等是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衰弱的保护因素。将提高老年人运动、营养、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重点。(2)干预后,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评估、HPLP-ⅡR、SF-12得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睡眠质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养老机构老年衰弱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可充分调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积极性,提高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改善生理功能、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衰弱整体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吴远珏[6](2019)在《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以及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估孕妇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并探讨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为孕期合理的膳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2)评估不同食物来源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并探讨不同来源膳食胆固醇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与GDM及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为预防GDM提供有效的膳食建议。(3)探讨孕早期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GDM的关系,筛选出敏感的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为GDM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5月进入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ongj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ohort,TMCHC)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的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调查孕妇孕期膳食摄入情况,通过膳食分析软件计算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利用残差法对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能量调整;根据2011年新的GDM诊断标准对随访到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OGTT筛查和GDM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膳食胆固醇与GDM发生风险的关系,分层分析探讨GDM潜在的危险因素对膳食胆固醇与GDM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膳食胆固醇与孕妇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2)第二部分进一步分析孕期不同食物来源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来源膳食胆固醇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与GD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分层分析探讨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来源膳食胆固醇水平与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3)第三部分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根据孕妇年龄、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产次等因素按1:2配比筛选GDM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基线血清多种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采用酶法测定基线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LDL-C),酶联免疫法测定基线血清胰岛素水平。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血脂、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等指标的相关性。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GD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1)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与GDM及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分析的样本量为2124人,共诊断GDM 207例,发病率为9.7%;膳食胆固醇的平均摄入量为379.1 mg/d,其中有71.0%的孕妇膳食胆固醇醇摄入量超过300 mg/d;残差法能量调整的胆固醇摄入量的五分位数分组后各组GDM的发病率依次为6.8%、8.7%、9.4%、10.8%、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调整孕妇的年龄、孕前BMI、产次、文化水平、家庭月人均收入、家族糖尿病史、吸烟、饮酒、休闲时间体力活动情况、GDM诊断前孕期增重(gestational weight gain from pregnancy to OGTT,GWGO)、膳食维生素E、维生素C、总膳食纤维、总能量摄入、膳食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情况后,与能量校正的胆固醇摄入水平最低的分位(Quintile 1,Q1)相比,摄入量较高的第四分位(Quintile 4,Q4)、最高分位(Quintile 5,Q5)组发生GDM的风险均增高,相应的比值比(Odds ratios,ORs)以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分别为1.75(1.03,3.00)、2.10(1.24,3.58)(P for trend=0.003)。此外,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每增加100 mg/d,OGTT空腹血糖水平上升0.01 mmol/L,OGTT 1小时血糖水平上升0.07 mmol/L,GDM发生风险增加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时负荷血糖增加0.03 mmol/L,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5)。分层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膳食胆固醇与GDM风险的关联并没有受到孕前BMI、年龄、产次、休闲时间体力活动情况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的交互影响(所有相互作用均P>0.05)。(2)孕期不同膳食来源胆固醇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与GDM及OGTT血糖值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人群孕期膳食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鸡蛋,鸡蛋来源胆固醇占总膳食胆固醇的64.2%,其次是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随后依次为红肉、奶类及其制品类以及其他食物(包括禽肉、动物内脏、动物油等)。在调整相关的混杂因素后,鸡蛋来源胆固醇显着增加GDM的发生风险。与Q1组相比,第二分位(Quintile 2,Q2)组、第三分位(Quintile 3,Q3)组并没有显着增加GDM的风险,但摄入量较高的Q4组和Q5组发生GDM的风险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ORs以及95%CIs分别为1.07(0.61,2.23)、1.55(0.92,2.61)、1.90(1.13,3.17)、1.83(1.08,3.07)(P for trend=0.005),但并未观察到红肉、水产品、奶类及奶制品和其他食物来源的胆固醇与GDM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发现鸡蛋胆固醇摄入量每增加100mg/d,OGTT空腹血糖水平上升0.01 mmol/L,GDM发生的风险增加16%。在调整相关的混杂因素后,鸡蛋摄入量为7或>7个/周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分别是鸡蛋摄入量<3个/周的孕妇的1.99倍(OR:1.99,95%CI:1.15,3.46)和2.51倍(OR:2.51,95%CI:1.38,4.56)。鸡蛋摄入量每增加1个/周,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增加7%(OR:1.07,95%CI:1.02,1.11),与鸡蛋摄入量<7个/周的孕妇相比,摄入量≥7个/周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增加48%(OR:1.48,95%CI:1.09,2.00)。分层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鸡蛋来源胆固醇与GDM风险的关联并没有受到孕前BMI、年龄、产次、休闲时间体力活动情况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的交互影响(所有相互作用均P>0.05)。(3)孕早期胆固醇代谢标志物水平与GDM的关系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匹配变量(年龄、孕前BMI、产次、采血孕周)进行配对,共纳入156名孕妇,其中GDM病例52名,对照组104名。研究结果显示,胆固醇吸收标志物和合成标志物之间呈现负相关。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考虑配对设计,调整研究对象的文化水平、家庭月人均收入、家族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孕早期体重增加、基线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后,血清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甾烷醇与TC比值每增加1个对数转换后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GDM发生风险增加70%(OR:1.70,95%CI:1.04,2.76),而胆固醇吸收标志物胆甾烷醇、菜油固醇、β-谷固醇与TC比值每增加1个对数转换后的SD,GDM发生风险分别降低42%、42%和38%,并且发现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甾烷醇)与吸收标志物(β-谷固醇、菜油固醇、胆甾烷醇、豆固醇)比值每增加1个对数转换后的SD,GDM发生风险的OR及95%CI分别为2.02(1.18,3.45)、2.16(1.24,3.75)、2.07(1.22,3.51)、1.85(1.1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武汉城市孕妇孕期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摄入量为379.1 mg/d,并且有71.0%的孕妇膳食胆固醇摄入量超过300 mg/d。孕期高胆固醇摄入增加孕妇发生GDM的风险,且胆固醇摄入量与空腹血糖和1小时负荷血糖呈显着正相关。(2)本研究人群孕期膳食胆固醇主要来源于鸡蛋。孕期高鸡蛋胆固醇摄入或高鸡蛋摄入(≥7个/周)均显着增加GDM发生的风险。(3)血清较低的胆固醇吸收标志物水平或较高的合成标志物水平及较高的合成标志物与吸收标志物比值会显着增加孕妇发生GDM的风险。孕早期胆固醇高合成和低吸收的代谢状态,可能是孕妇发生GDM的高危因素。

杨林欣[7](2019)在《老年衰弱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终点事件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衰弱是一种重要的老年综合征,衰弱与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互为促进因素。握力和步速是评估老年人衰弱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衰弱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09月至2016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年龄≥60岁老年人408例为基线研究对象,采用握力和4m步速评估衰弱,通过电话随访获得复合终点事件和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治疗、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急性脑卒中。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治疗、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急性脑卒中。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衰弱与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关系。结果1.衰弱组收缩压≥150mmHg、HbA1c≥7.5%、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50mmHg组发生衰弱的风险是收缩压<150mmHg组的2.071倍,HbA1c≥7.5%组发生衰弱的风险是HbA1c<7.5%组的2.392倍,血脂异常组发生衰弱的风险是非血脂异常组的2.220倍(P均<0.05)。2.共408例老年人,随访率89.2%,中位随访时间27.3月。握力下降比例、步速下降比例复合终点事件组和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组均高于无终点事件组和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组(P均<0.05)。3.按基线握力和步速进行分组,A1组(握力和步速正常组)、A2组(握力或步速下降组)、A3组(握力和步速下降组)。A1、A2、A3三组复合终点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复合终点事件比例明显高于A1组(P<0.05)。A1、A2、A3三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比例明显高于A1组(P<0.05)。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握力和步速正常组无复合终点事件的累积生存率高于握力和步速下降组(log-rank检验,P<0.001);握力和步速正常组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累积生存率高于握力和步速下降组(log-rank检验,P<0.001)。5.Cox回归模型表明,与握力和步速正常组比较,握力或步速下降组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增高(HR=2.934,P<0.05),握力和步速下降组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增高(HR=9.301,P<0.001);握力和步速正常组与握力或步速下降组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521,P=0.387),与握力和步速正常组比较,握力和步速下降组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风险增高(HR=3.195,P<0.05)。结论本研究中老年人衰弱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存在相关性。衰弱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和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风险升高,独立于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

田晓琳[8](2019)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的比较目的:已经有报道ESR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的下降,但是,透析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没有系统地进行研究,系统的比较接受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的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方法:在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未发表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中进行系统地文献检索,以找出所有比较接受HD和PD患者之间认知功能或痴呆风险的研究。纳入研究并进行数据提取后,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研究的质量,并且同时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结果:完成研究检索和筛选后,共纳入15项队列研究或横断面研究,这些研究通过利用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涵盖执行功能,记忆,方向,注意力等。通过系统评价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表明更多的研究倾向于接受PD的患者与HD患者相比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通过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接受PD的患者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stroop干扰试验中有出较好的表现,并且与HD受试者相比表现出较低的痴呆风险。结论:与HD患者相比,接受PD治疗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认知功能和更低的痴呆风险。但是,仍需要更多设计合理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来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论。第二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以下简称MH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净化科规律透析12个月以上的无明显脑卒中病史的MHD患者99例,用MoCA量表评价MHD患者的全局认知功能,用数字广度测验和数字连线测验评价MHD患者的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并通过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时间、造成ESRD的病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统计一般化验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清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钾、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尿酸、血清白蛋白、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二氧化碳结合力各指标,分析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化验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1)69.70%的MH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65.65%的MHD患者存在抑郁状态,57.57%的患者存在焦虑状态;(3)认知障碍组的顺背数字广度与倒背数字广度均差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障碍组在颜色数字连线测验CTT-A,和CTT B-A的用时要明显长于认知正常组(P<0.05),CTT-B的用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认知障碍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尿酸水平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与MHD患者认知障碍呈负相关(OR=0.634,P<0.05),红细胞压积、甲状旁腺激素、尿酸水平与MHD患者认知障碍呈正相关(OR=3.856,P<0.05;OR=1.028,P<0.05;OR=1.011,P<0.05);(5)MHD患者合并糖尿病、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在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1)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比例较高;(2)MHD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比例较高,应重视MH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3)MHD患者认知障碍组注意力及执行能力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4)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甲状旁腺激素、尿酸,糖尿病可能是M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高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其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糖尿病、红细胞压积增大、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可能加重MHD患者的认知障碍。第三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目的:了解MH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的无症状性腔梗(SLI)、微出血(CMB)、脑白质高信号(WMHs)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它们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入选MHD患者完成头MRI的T1WI、T2WI、DWI、FLAIR、SWAN序列扫描,分别记录SLI的病灶数量及部位,CMB的病灶数量及位置,WMHs的Fazekas评分,分析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1)MHD患者SLI阳性率为71.26%,CMB阳性率为39.08%%,WMHs的Fazekas量表4-6分的占55.17%;(2)SLI阳性组合并高血压的比重高于SLI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阳性组男性所占比重高于CMB阴性组,血清钙和总胆固醇水平低于CMB阴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WMHs组合并糖尿病的比重高于轻度WMHs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轻度WMHs组,尿酸水平高于轻度WM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认知障碍组深部白质和基底节区的SLI数量高于认知正常组,WMHs的Fazekas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干小脑区的SLI数量、CMB的数量与部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HD患者发生脑小血管病的SLI、CMB、WMHs的患病比例较高;(2)MHD患者合并高血压可能更容易发生SLI,而性别、低血清钙水平、低胆固醇水平可能影响CMB的发生,MHD患者合并糖尿病、低血红蛋白水平、高尿酸水平可能影响WMHs的严重程度。(3)MHD患者认知障碍可能与深部白质、基底节区SLI数量增多有关,与WMHs的严重程度有关。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王聪[10](2018)在《高龄老人死亡前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与30天及健康对照组部分生化、血常规指标变化,探讨血脂相关指标、非特异性炎症因子、营养相关指标及电解质变化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各科室(主要以老年医学科及急诊ICU为主)自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住院的死亡患者287例,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266例,共553名实验对象,均大于等于75岁;每例实验对象收集完整的临床基本资料,诊断信息,检测血生化及血常规指标:所有调查对象于调查前一晚晚餐后禁食12h,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ml、5ml,用肝素抗凝,分离血浆,低温-20℃保存运送,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中心完成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钾(K)、血钠(Na)、血氯(Cl)、血钙(Ca)等的检测。本研究根据ICD-10对死亡患者进行死因分类,计算构成比;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TC与ALB、PAB、TP、HGB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高龄老人死亡风险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si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287例高龄老人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147例(占51.2%);其次是肿瘤合并感染导致死亡44例(占15.3%);肿瘤35例(占12.2%);心血管意外33例(占11.5%);脑血管意外24例(占8.4%);其他4例(占1.4%)。高龄老人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是感染性疾病、肿瘤合并感染、肿瘤。2.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与死亡前30天比较:1)血脂及hs-CRP:前者TC、LDL-C、HDL-C显着降低,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与后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相关指标:前者ALB、PAB、TP、HGB较后者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电解质:两者K、C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Na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血脂及hs-CRP:前者TC、LDL-C、HDL-C显着降低,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与后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相关指标:前者ALB、PAB、TP、HGB较后者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FB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电解质:两组K、C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Na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TC与营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与ALB、PAB、TP、HGB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42、0.336、0.385、0.228。5.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BG(P=0.04,OR=1.263,95%CI:1.075-1.483),hs-CRP(P<0.001,OR=1.274,95%CI:1.185-1.369)升高是高龄老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ALB(P=0.028,OR=0.903,95%CI:0.824-0.989),HGB(P=0.021,OR=0.982,95%CI:0.967-0.997),TP(P=0.001,OR=0.915,95%CI:0.867-0.966)降低是高龄老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1.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的TC、LDL-C、HDL-C水平发生变化,与另两组比较均降低;血钠水平与两组比较均升高,血钙水平低于死亡前30天组和对照组,营养指标ALB、TP、HGB、PAB也低于死亡前30天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可作为判断和评估疾病变化的辅助指标。2.高龄老人死亡前15天TC与营养相关指标ALB、TP、HGB、PAB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随着高龄老人疾病恶化,ALB、TP、HGB、PAB降低,TC也显着降低。3.高龄老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ALB、TP、HGB降低是高龄老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FBG、hs-CRP升高是高龄老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高龄患者死亡风险的辅助依据。

二、低胆固醇可能增加老年人的死亡危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胆固醇可能增加老年人的死亡危险(论文提纲范文)

(1)CONUT评分与COVID-19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 CONUT评分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论文Ⅱ: 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2)≥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龄(≥75岁)老年人生理变化特点及共病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1.1 增龄带来的代谢变化
    1.2 共病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1.2.1 DM
        1.2.2 CKD
        1.2.3 甲状腺功能减低
2 ≥75岁老年患者的全面调脂治疗中的靶点(表1)
    2.1 LDL-C
    2.2 ApoB
    2.3 HDL-C
    2.4 Lp(α)
3 非药物治疗
4 药物治疗
    4.1 一线药物
        4.1.1 他汀类药物
        4.1.1.1 一级预防证据
        4.1.1.2 二级预防证据
        4.1.2 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4.1.3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4.2 其他药物
        4.2.1 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和考来维纶)
        4.2.2 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和吉非罗齐)
        4.2.3 烟酸类
        4.2.4 普罗布考
        4.2.5 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抑制剂
        4.2.6 ApoB-100合成抑制剂
        4.2.7 鱼油
5 ≥75岁老年共病患者的调脂治疗
    5.1 合并DM
    5.2 合并CKD
    5.3 合并肿瘤
    5.4 衰弱综合征
6 调脂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处理原则
    6.1 他汀类药物导致肝脏及肌肉损害风险
    6.2 他汀类药物导致新发DM风险[24]
    6.3 药物导致的继发血脂异常
    6.4 老年患者特殊类型血脂代谢异常:低胆固醇血症
    6.5 对认知功能和帕金森病的影响
7 结语

(3)老年人血清白蛋白及镁离子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诊断标准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心衰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心衰的危险因素
        2.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分析
    3 白蛋白和慢性心力衰竭
    4 镁离子和慢性心力衰竭
        4.1 心衰严重程度与血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4.2 低镁血症组与非低镁血症组心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脑卒中健康行为现状研究
        1.2.2 脑卒中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操作性定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样本
        2.2.2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方法
        2.3.1 抽样方法
        2.3.2 研究工具
        2.3.3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2.3.4 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设计阶段
        2.4.2 调查阶段
        2.4.3 数据整理阶段
    2.5 伦理原则
    2.6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脑卒中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脑卒中患者各指标得分状况
        3.2.1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得分状况
        3.2.2 脑卒中患者家庭支持得分状况
        3.2.3 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得分状况
        3.2.4 脑卒中患者mRS得分状况
        3.2.5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状况
    3.3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3.1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单因素分析
        3.3.2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相关性分析
        3.3.3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多因素分析
4.讨论
    4.1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分析
    4.2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2.1 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2.2 卒中病程时间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2.3 卒中是否合并高血压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2.4 性别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2.5 照顾者年龄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2.6 其他因素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4.3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4.4 本研究不足之处
    4.5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
附录2 家庭支持自评量表
附录3 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
附录4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附录5 巴氏指数(BI)测量量表
附录6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生活方式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改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操作性定义
    6 技术路线
第2章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类型
    2 对象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伦理原则
    5 结果
    6 讨论
第3章 生活方式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效果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干预方案
    4 干预效果的评价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原则
    7 结果
    8 讨论
    9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以及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孕期不同来源的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活动目录 附录2
    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 致谢

(7)老年衰弱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终点事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1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2
    参考文献
致谢

(8)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风险的比较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数据来源和文献检索
        1.1.2 研究资格标准
        1.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1.1.4 数据合成和分析
    1.2 结果
        1.2.1 文献检索结果
        1.2.2 基线特征和质量评估
        1.2.3 定性分析
        1.2.4 定量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相关性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统计MHD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化验室指标
        2.1.3 神经心理量表评估
        2.1.4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MHD患者的一般资料
        2.2.2 MHD患者的年龄分层、ESRD病因、合并症情况等
        2.2.3 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
        2.2.4 数字广度测试的结果
        2.2.5 MHD患者CTT的结果
        2.2.6 MHD患者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的比例
        2.2.7 分析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8 认知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的化验指标的比较
        2.2.9 MoCA评分与MHD患者一般资料、化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2.10 分析合并高血压病诸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2.11 logistic回归分析各化验指标是否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2.3 讨论
        2.3.1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神经心理学评估
        2.3.2 MHD患者的一般情况等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2.3.3 MHD患者的化验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2.4 小结
三、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头颅MRI检查
        3.1.3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MHD患者头MRI的完成情况
        3.2.2 MHD患者的SLI、CMB、WMHs的特点
    3.3 讨论
        3.3.1 SLI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3.3.2 CMB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3.3.3 WMHs与 MHD患者的认知障碍
        本研究局限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10)高龄老人死亡前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4.可能出现的偏倚和防治措施
结果
    1.287 例高龄老人死亡原因构成比
    2.性别构成
    3.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血脂及hs-CRP相比较变化特征
    4.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特征
    5.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血电解质比较的变化特征
    6.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血脂及hs-CRP变化特征的比较
    7.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营养相关指标比较的变化特征
    8.患者死亡前15天与30天血电解质比较的变化特征
    9.患者死亡前15天总胆固醇与各营养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0.患者死亡前15天、30天及对照组三组TC、LDL-C比较
    11.对高龄老人死亡风险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血脂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
    2.hs-CRP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
    3.营养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
    4.电解质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
    5.血糖对高龄老人死亡的影响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语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低胆固醇可能增加老年人的死亡危险(论文参考文献)

  • [1]CONUT评分与COVID-19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 位晨晨. 山东大学, 2021(12)
  • [2]≥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J]. 钱海燕,王征,刘德平,卢长林,俞梦越,陈冠群.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03)
  • [3]老年人血清白蛋白及镁离子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D]. 邵栗严. 青岛大学, 2020(01)
  • [4]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月凤.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生活方式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改善效果研究[D]. 张小梅. 长江大学, 2020(04)
  • [6]孕期膳食胆固醇摄入以及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D]. 吴远珏.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老年衰弱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终点事件的关系[D]. 杨林欣.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认知障碍及其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D]. 田晓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高龄老人死亡前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D]. 王聪.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低胆固醇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