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与安全减灾的科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佳[1](2021)在《对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Winter Olympic Games)(以下简称“冬奥会”)的举办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的重大机遇。但在举办冬奥会的荣耀与光环背后,其场馆赛后利用、公共服务效率与投资收益等问题却日益显现。因此本文以2022年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功能提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公共体育服务理论、分析北京冬奥会场馆基本建设情况与周边人口、交通情况等的基础上,探究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的内容及公共体育服务功能,并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内大型冰雪体育场馆以及往届冬奥会等具有代表性场馆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总结有利经验、规避共性问题,进而提出符合2022年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提升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22年北京冬奥会分为北京、张家口和延庆三个赛区,共有25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非竞赛场馆13个。此外,由奥运村到场馆及设施的各个交通系统被打造成了全方位的立体化交通。目前我国已对冬奥会部分场馆赛后利用内容与公共体育服务功能进行规划,但如何正确把握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的规律,探究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内容以及职能转变、供给能力、服务效率等,是亟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2.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内容主要有:竞技体育与赛事服务功能;大众休闲与全民健身服务功能;运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服务功能;文化交流与活动组织服务功能;其他公共服务功能。3.北京冬奥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需要规避的往届场馆存在的共性问题有:投入成本过高,回报率太低;后期维护费用过高,负担过重;场馆运营模式不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的针对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周边常住人口较少,消费能力偏低;场馆过度集聚,功能重复。4.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提升路径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建立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联盟;改善融资模式,探索后期运营方式;打造冰雪多功能带,促进消费动力提升;合理规划,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侯叶[2](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董斌[3](2018)在《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城市应急预案和减灾措施已成为各个城市政府机构统领辖区安全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论文利用应急管理学、脆弱性概念、福利经济学、应急措施地址选定理论等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影响因素分析法、福利经济学、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开展针对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急减灾工作研究,包括救灾物资的覆盖范围和最优化的存储规模、城市应急避难区域选址、应急减灾措施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已有研究成果入手,对城市应急管理、脆弱性原理、福利经济学原理、现代城市应急避难实施的选址工作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梳理工作,并且论述了相关的理论概念和现代城市应急减灾物资存储理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城市应急物资供给安全产生影响的突发性事件是引起脆弱性的外因和产生条件。对于影响物资供给安全的突发事件通常只能通过对应急物资市场进行调控使其从“正常”状态向“供应中断”状态进行切换,才能够充分暴露城市应急物资供应机制在应对城市突发事件时的敏感性、脆弱性以及城市物资紧急状态的应对能力。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情况进行预测,以1970年以后中国的16次大地震的各种数据为基础,结果显示网络输出结果和样本的本质结果接近,表明应用到的算法也可以用到地震中伤亡人员数量的预测之中,在人员伤亡预测基础上构建了物资需求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确定了三种物品需求为餐食、衣服、工程器械类,以汶川大地震为实例,测算了对应的物资需求量。第四章,为满足存储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应急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应急物资存地址的选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数量与空间方面优化存储资源。首先,提出应急减灾物资存储选址目标,即满足响应时间最短、能够覆盖到所有的需求区域、能够有效解决覆盖区域内的“失效”问题。随后,提出“多级覆盖”策略来应对城市物资存储基地“失效”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应急需求点均配置若干个存储基地,而各个存储基地依据响应的优先级别来为紧急需求点进行服务。最终选定在本溪市、郑州市、舟山市、泉州市、哈尔滨市、岳阳市、武汉市、株洲市、南昌市、广州市、柳州市、成都市、重庆市、徐州市、镇江市、长春市、日照市和秦皇岛市设置储备基地,基地数量为18个。第五章,通过对城市的应急减灾物资储备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权衡,并基于此对区域性城市的应急减灾物资储备的规模进行最优化方面的研究。分析城市应急救灾物资存储规模相关的的影响因素,结合福利经济学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法,以净收益的最大化作为城市应急减灾物资存储规模的优化目标,搭建城市应急物资存储规模的优化决策模型,通过决策模型发现城市应急物资存储收益最大时发生在应急物资存储产生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同时,此时应急物资的存储规模也是最优的。利用应急物资的需求函数、存储成本和收益、供应中断规模的平均值等参数对国内城市应急减灾物资的最优存储规模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点提出城市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存储领域方面的研究重点,内容包括了应急物资供给安全与突发事件预警方面的研究、现代城市应急救灾物资存储与释放策略方面的研究、城市应急物资的供给脆弱性深入性研究、以“情景和应对”为基础的城市应急救灾预案方面的研究、应急减灾物资运输方式选择与优化研究、以供应链为基础开展应急减灾物资存储置换方面的策略研究。
赵海燕[4](2010)在《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奥林匹克运动健康、科学发展,为了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促成中国文化复兴。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探讨了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和利用。论文以中西哲学为背景,依据遗产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北京奥运文化遗产实际情况,构建了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标准。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是从1999年9月6日(成立了奥运申办委员会)到2009年8月22日(北京奥组委解散时间)这10年期间北京所继承、发扬、创造的一切与奥运有关的优秀文化遗存;同时必须满足下面四个条件:第一,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有正面遗产和负面遗产,本文重点关注能给社会带来正面价值的遗产。第二,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空间——北京及设置奥运项目的其它地点。第三,作为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这些内容,在奥运的历史中已形成传统和共识,是作为我国发展内容而建设的,有其形式和延续性。第四,必须是国际奥委会、中国奥组委或者是由他们委托的国家权威机关设计、发行和制造的,其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必须是专门为2008北京奥运服务的。按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将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对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进行摸底、分类、分级。然后对其意义、价值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等。再后,对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立法、技术、项目、全民保护等方面进行可操作性分析。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经验与措施,对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可操作性的分析,发挥这些遗产的最大效能,对这些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北京奥运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如果掠夺式地利用将会破坏这些遗产的原真性,因此必须是有节制地利用。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这些遗产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利用;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才能发挥这些遗产的价值,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复兴,发挥这些遗产的最大作用。
涂永民[5](2010)在《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线研究 ——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大型体育竞赛场馆,它们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目标的逐步转变,社会各界对如何保管好这些珍贵的遗产,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遗产资源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是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例,从产品线设计的角度展开的对我国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实际应用型研究。为了实现我国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有效性,使用科学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是重要的前提保障。本论文首先着眼于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运用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对主要理论与方法的内容、产生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梳理;然后针对服务产品的特点,以及目前服务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不足,对现有现代产品设计的思想、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集成,提出了可运用于我国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整合一体化服务产品设计法”。在“整合一体化服务产品设计法”的指导下,本论文以北京奥运场馆的产品线设计为例,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宏观环境、北京居民生活形态、北京居民体育休闲消费需求展开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包括基本需求、扩展需求和引致需求在内的北京居民对北京奥运场馆的功能需求结构设计;然后对北京奥运场馆核心资源展开分析,提出了包括空间和装备资源、文化资源、广告资源和投资资源在内的核心资源结构设计;最后在北京奥运场馆核心资源结构以及产品线理论和休闲理论的基础上,将功能需求转化为多条产品线,并最终得出可适用于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我国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的产品线组合模型,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一条由运动健身产品、文化活动产品、广告产品、投资产品组成的横向核心产品线;②四条分别由四类核心产品纵向扩展得出的扩展产品线;③一组由引致需求得出的补充产品组合。
吉慧[6](2013)在《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大要素之一,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纷呈的21世纪,公共安全问题已被提到空前高度。体育场馆作为人群高度聚集、社会敏感度高的城市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扩大化的社会负面影响。在体育场馆建设方兴未艾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场馆的安全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论文针对体育场馆的自身建筑特点,以保障公共安全为设计目标,从拥挤踩踏、火灾、爆炸袭击、生化袭击、赛场暴力五种灾害入手,进行了防御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用性研究。疏散和防火是体育场馆安全设计的核心问题,剖析了疏散设计的若干量化指标和薄弱环节,针对火灾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防火设计策略,肯定了性能化防火疏散设计在大空间建筑的应用趋势。论文首次提出赛场暴力概念,分析赛场暴力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防护围栏、防护沟、防护墙三种场地隔离的安全设计对策。反恐怖袭击成为体育场馆安全设计的热点问题,从建立防御汽车炸弹边界、强化建筑防爆性能和早期检测三方面探讨了应对爆炸恐怖袭击的防御策略,提出了体育馆的理想抗爆设计模式。论文归纳了防生化的一般应对方法,从源头控制毒剂释放和气流组织控制两方面提出体育馆应对生化袭击的防御策略。体育场馆可成为灾时安全庇护场所,介绍了国内应用现状,以路易斯安娜穹顶和三木体育公园为典型案例总结了国外先进经验。论文充分挖掘场馆室外场地和主体建筑的防灾避难潜力,对其平灾转化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平灾结合的避难设计策略和方法。针对室外开敞空间提出了前期引入防灾单元设计理念、强化应急设施的预备、兼顾环境要素的适灾性的应灾设计对策,针对主体建筑提出了采光通风自然化、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增强辅助用房通用性的应灾设计对策。以广州南沙体育中心为例,对一期已建的体育馆进行避难改造,对二期待建部分及时植入避难功能,将其打造为主要服务南沙区并辐射周边城市的中长期收容型避难场所。研究工作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简称FAHP法),以风险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体育场馆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实现建筑设计问题的定量化研究。筛选确定出体育场馆前四种高风险公共安全事件:依次为拥挤踩踏、赛场暴力、火灾和爆炸袭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安全评价结构及其各要素的权重排序,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运算实现专业人士主观安全评价的量化操作,进行了基于建筑设计和使用管理方面的安全定级评价研究。论文从气候安全、社会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和食品安全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大安全观,以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为依据,从交通可达性、通道、边界、可进入控制、无障碍设计和风险管理六方面深入分析了体育场馆的赛时安全规划设计及安全管理要点。从管理与警力、监控与设计、通道与边界三方面搭建基于赛事安全的场馆安全评价模型,拟定出10个控制性评价指标和10个公共性评价指标,建立操作简易的加和安全评价方法,并以举办亚运足球决赛的广州天河体育场进行实证。
周峰[7](2013)在《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策略的探讨 ——以广州亚运会为例》文中指出2010年广州亚运会,不仅是我国成历史上一次最成功的运动会,更是一届平安和谐的亚洲盛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中国的更加美丽的一面展现在了世界人的面前。平安和谐的广州亚运会,为我国留下丰富而宝贵的遗产,这种遗产亚不仅仅是因为亚运会而留下来的一座座现代化的运会场馆等各种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更加珍贵的是在亚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期间自然而然形成平安和谐的人文亚运精神。在亚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采取各种各样的安保措施,保障广州亚运会的平安举办,在满足平安亚运的前提下实现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方式,更加注重人性化,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做到以人为本,减少在执行刚性安保措施时带来的不和谐因素;不扰民,不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过多的影响,使我们的亚运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突出了人文亚运的精神,也比以往各种大型体育赛事更加注重人文亚运,平安和谐的亚运会为我国以后成功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安全保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广东地区的亚运会场馆安保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对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赛事举办期间和结束以后的安全保卫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广州亚运会在赛事期间以及比赛结束后,在场馆的安全保卫的人文方面的优秀经验,据此提出保障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的各项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既满足了相关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的刚性需求的同时更加体现刚柔并济,更加的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实施的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其他大型体育场馆安保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地理位置、安保的刚性需求、潜在风险、在安保体系的构建情况,通过对比总结了广州亚运会与历届亚运会的场馆安保的特殊性和相似性、往届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经验、广州亚运会场馆安保在建立和谐的亚运会的人性化、在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安保经验,提出了保障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的各项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既满足了相关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的刚性需求的同时更加体现刚柔并济,更加的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实施的相关建议。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要从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大对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的投入;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制定更加完善的相关政策,是实现赛事场馆安保刚柔并济的基石;三、提倡学习型的理念,是提升安保人员的素质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强化对安保人员的服务理念的培养;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积极性和竞争性;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轻松和谐的安保环境和提倡全民教育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六、加强服务意识,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七、建立科学考核制度,严明奖惩制度。
曾雪松[8](2011)在《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度急剧提高,受灾害影响的程度也相应增加,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受了灾害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和沉痛教训。避难场所是发生大型灾难时,供居民紧急躲避灾难及临时收容居留的场所,是应对突发灾害一项重要的基本设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灾后提供收容居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事业的兴起,我国的体育场馆的兴建也日新月异。近几年的2008年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2010亚运会的兴办更是将体育场馆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目前我国许多体育场馆存在使用效率低、大而浪费的问题。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使用,具备先天的优势并能转化其固有之不足,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社会意义出发探讨了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设计策略。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为避难场所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介绍了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危害,以及避难场所的相关定义、基本类型、设置要求和发展现状。这是探讨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3章)为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体育场馆的建筑性质,使用特点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九洲体育馆的实例,总结其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大力发展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可行性提供充分依据;分析其不足,为下一步的针对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具体设计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三部分(第46章)为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策略。从趋利避害、多元兼容、平灾结合三个角度分别对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的布局选址,空间设计、环境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布局选址策略,主要探讨了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时的布局原则、规模容量、区位交通以及工程防灾;空间设计策略,主要探讨了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时的内场空间设计、外场空间设计、辅助用房转换以及内外场整合设计;环境设计策略,主要探讨了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时的环境设计原则、避难功能分区、田径场地利用、植物配置策略和设施配置策略;
黎皇兴,王伊倜,万旭东[9](2009)在《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城市重大事件是指对城市或国家产生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的事件,它往往会极大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随着近年来中国相继承办了亚运会、奥运会以及世博会等一系列国际大型活动,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逐渐引起重
徐德蜀,张爱军[10](2008)在《平安奥运与大安全观》文中认为回顾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的典型灾害、事故及暴力行为;论述了广义的大安全观思维;研讨"新北京、新奥运"的"平安奥运"理念;探析北京"平安奥运"实现和平、有序、安全、和谐的成功举措。笔者认为,"平安奥运"是一次全民的大安全观的教育和安全文化的实践活动。也为承办奥运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二、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与安全减灾的科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与安全减灾的科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赛后利用 |
2.1.2 公共服务 |
2.1.3 公共体育服务 |
2.2 关于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
2.2.2 国内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
2.3 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的研究 |
2.3.1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机制 |
2.3.2 基于公共体育服务理论对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案例分析法 |
3.2.4 实地调查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2.7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规划与建设 |
4.1.1 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的规划 |
4.1.2 北京冬奥场馆前期规划对赛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
4.1.3 北京冬奥场馆的基本建设情况与周边人口、交通情况 |
4.2 基于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研究北京冬奥场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 |
4.2.1 竞技体育与赛事服务功能 |
4.2.2 大众体育休闲与全民健身服务功能 |
4.2.3 运动技能培训与教育服务功能 |
4.2.4 文化交流与活动组织服务功能 |
4.2.5 其他公共体育服务功能 |
4.3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案例分析 |
4.3.1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案例分析 |
4.3.2 往届大型冰雪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案例分析 |
4.4 往届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问题及经验的总结研究 |
4.4.1 投入成本过高,回报率太低 |
4.4.2 后期维护费用过高,负担过重 |
4.4.3 场馆运营模式不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不强 |
4.4.4 周边常住人口较少,消费能力偏低 |
4.4.5 场馆过度集聚,功能重复 |
4.5 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路径研究 |
4.5.1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
4.5.2 建立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与公共体育服务联盟 |
4.5.3 改善融资模式,探索后期运营方式 |
4.5.4 打造冰雪多功能带,促进消费动力提升 |
4.5.5 合理规划,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访客调查问卷 |
附录B 国内其他冰雪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C 2022 年北京冬奥场馆周边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D 2022 年北京冬奥场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E 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应急管理理论 |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
2.1.2 应急管理的概念 |
2.1.3 应急管理的阶段 |
2.2 设施选址理论 |
2.2.1 绝对中心点问题 |
2.2.2 P-中值问题 |
2.2.3 集合覆盖问题 |
2.2.4 最大覆盖问题 |
2.3 库存管理理论 |
2.3.1 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
2.3.2 (s,S)随机存贮模型 |
2.3.3 报童模型 |
2.3.4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型 |
2.4 最优决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1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 |
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2.1 前提假设 |
3.2.2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 |
3.2.3 应急物资需求量估算 |
3.3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3.1 案例的表示 |
3.3.2 最佳相似源案例的确定 |
3.3.3 关键因素确定及相关需求预测 |
3.3.4 模型构建 |
3.4 基于模糊相似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 |
3.4.1 前提假设 |
3.4.2 最佳相似源案例的确定 |
3.4.3 物资需求量的预测 |
3.4.4 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模型 |
4.1 选址的目标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需求点影响因素 |
4.2.2 候选点影响因素 |
4.3 基于多级覆盖的应急物资应储备基地选址模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基础模型 |
4.3.3 基本假设和变量定义 |
4.3.4 模型构建 |
4.3.5 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应急物资的库存控制模型 |
5.1 存储论在应急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
5.2 随机需求下应急物资库存量确定思路 |
5.2.1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2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方案设计的思路 |
5.3 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
5.3.1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优化模型 |
5.3.2 应急物资库存控制优化模型算法 |
5.3.3 各应急物资储备节点优化库存量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应急物资----临时设施应用实例研究 |
6.1 国外城市应急临时设施的特点 |
6.1.1 临时设施现代化特征明显 |
6.1.2 临时设施产品品质较高 |
6.1.3 临时设施呈现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趋势 |
6.1.4 临时设施产业转向交钥匙服务和半永久性建筑产业 |
6.2 国外知名临时设施系统集成企业 |
6.3 国内临时设施产品应用现状 |
6.3.1 我国临时设施产业刚刚萌芽 |
6.3.2 缺乏高端核心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单一 |
6.3.3 专业人才不足,系统集成服务有待提高 |
6.3.4 大规模企业仍以合资企业为主 |
6.4 临时设施在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6.4.1 临时设施在西方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有广泛应用 |
6.4.2 临时设施在中国政府抢险救灾和城市应急管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
6.4.3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大规模使用临时设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需要 |
1.2 中国文化复兴的需要 |
1.3 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遗产的研究 |
2.1.1 《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奥运遗产内容 |
2.1.2 国际奥委会会议中的奥运遗产 |
2.1.3 国际奥委会期刊中的奥运遗产 |
2.2 国外奥运文化遗产的研究 |
2.3 国内奥运文化遗产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逻辑分析法 |
3.3 专家访谈法 |
3.4 历史研究法 |
3.5 实地考察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理论基础和概念系统 |
4.1.1 理论基础 |
4.1.2 概念系统 |
4.2 北京奥运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
4.2.1 政治价值 |
4.2.2 经济价值 |
4.2.3 文化价值 |
4.2.4 艺术价值 |
4.2.5 科学价值 |
4.3 北京奥运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3.1 保护现状 |
4.3.2 保护措施 |
4.4 北京奥运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4.4.1 利用方式 |
4.4.2 利用目的 |
4.5 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
4.5.1 政治价值 |
4.5.2 文化价值 |
4.5.3 经济价值 |
4.5.4 教育价值 |
4.6 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6.1 保护现状 |
4.6.2 保护措施 |
4.7 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4.7.1 利用方式 |
4.7.2 利用目的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线研究 ——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宏观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2.1 研究的前提假设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的研究概述 |
2.2 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概述 |
2.2.1 设计理论与方法发展的历史回顾 |
2.2.2 主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介绍 |
2.2.3 现代产品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 |
2.2.4 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不足 |
2.2.5 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
2.3 服务产品设计研究概述 |
2.3.1 服务产品 |
2.3.2 服务产品的特点 |
2.3.3 现有服务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述 |
2.3.4 现有服务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不足 |
2.3.5 服务产品设计理论方法的发展方向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思路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法的构建 |
4.1.1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 |
4.1.2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的理论集成 |
4.1.3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的方法集成 |
4.1.4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的工具集成 |
4.1.5 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总成 |
4.2 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开发现状与分析 |
4.2.1 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开发现状 |
4.2.2 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4.3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宏观环境分析 |
4.3.1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政策环境分析 |
4.3.2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经济环境分析 |
4.3.3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社会环境分析 |
4.3.4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文化环境分析 |
4.3.5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宏观环境总述 |
4.4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市场价值机会分析 |
4.4.1 价值机会的界定 |
4.4.2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价值机会识别 |
4.5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消费需求分析 |
4.5.1 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
4.5.2 北京居民对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看法 |
4.5.3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居民需求分类 |
4.5.4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居民需求设计 |
4.6 北京奥运场馆核心资源分析 |
4.6.1 资源观概述 |
4.6.2 北京奥运场馆所包含的主要资源 |
4.7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产品线设计的解原理 |
4.7.1 产品线理论 |
4.7.2 休闲理论 |
4.8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线构造 |
4.8.1 核心产品定位与分类组合 |
4.8.2 核心产品功能性延伸的产品线构造 |
4.8.3 引致产品的产品线组合构造 |
4.8.4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线总成 |
5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1.1.2 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安全 |
1.3.2 公共安全 |
1.3.3 人为灾害 |
1.3.4 应急避难场所 |
1.3.5 安全评价 |
1.3.6 大型体育赛事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早期安全设计思想和实践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2.1 美国概况 |
1.4.2.2 日本概况 |
1.4.2.3 英国概况 |
1.4.3 国内研究综述 |
1.4.3.1 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朴素安全观 |
1.4.3.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安全设计理论构建 |
1.5.1 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 |
1.5.1.1 系统论 |
1.5.1.2 耗散结构论 |
1.5.1.3 突变理论 |
1.5.2 中微观层面的理论建构 |
1.5.2.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1.5.2.2 风险理论 |
1.5.2.3 环境设计层面的安全理论 |
1.6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6.1 研究路线 |
1.6.2 研究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育场馆赛时安全设计 |
2.1 疏散设计 |
2.1.1 疏散设计基本内容 |
2.1.1.1 疏散设计原则 |
2.1.1.2 主要疏散方式 |
2.1.1.3 疏散设计的量化指标 |
2.1.2 关于现有规范量化规定的几点思考 |
2.1.2.1 对疏散时间的思考 |
2.1.2.2 对疏散宽度的思考 |
2.1.2.3 对人员密度和流动速率的思考 |
2.1.3 疏散中的薄弱环节及设计对策 |
2.1.3.1 安全出口的瓶颈现象 |
2.1.3.2 看台纵向通道的易跌倒现象 |
2.1.3.3 薄弱环节的设计对策 |
2.1.4 疏散模拟技术 |
2.1.4.1 经验公式和“处方式”规范的不足 |
2.1.4.2 疏散模拟技术 |
2.2 防火设计 |
2.2.1 大空间体育建筑的防火设计特点 |
2.2.2 现有规范标准的防火要求 |
2.2.3 体育馆比赛厅的综合防火设计策略 |
2.2.3.1 火灾初级阶段的“探测”和“灭火” |
2.2.3.2 火灾发展阶段的“防排烟” |
2.2.3.3 动态疏散诱导技术 |
2.2.4 性能化防火设计 |
2.2.4.1 性能化防火设计特点和应用现状 |
2.2.4.2 突破规范限制的主要表现 |
2.2.4.3 性能化设计安全判据 |
2.2.4.4 火灾模拟模型 |
2.3 防火疏散设计实证——以广州亚运游泳跳水馆为例 |
2.3.1 项目概况 |
2.3.2 处方式的精心设计 |
2.3.2.1 看台设计 |
2.3.2.2 疏散宽度 |
2.3.2.3 疏散时间 |
2.3.3 性能化的疏散模拟和火灾模拟 |
2.3.3.1 疏散安全分析和 RSET 时间的确定 |
2.3.3.2 火灾危险性和 ASET 时间的预测 |
2.3.3.3 钢结构屋盖的安全论证 |
2.4 防赛场暴力设计 |
2.4.1 赛场暴力的种类 |
2.4.2 防御看台区暴力事件的设计对策 |
2.4.2.1 座椅和排距 |
2.4.2.2 看台覆盖物 |
2.4.2.3 看台高区的监控 |
2.4.3 看台与场地之间的隔离设计对策 |
2.4.3.1 防护围栏 |
2.4.3.2 防护沟 |
2.4.3.3 防护墙 |
2.5 防爆炸袭击设计 |
2.5.1 爆炸破坏力的作用变量分析 |
2.5.1.1 爆炸物能量大小 |
2.5.1.2 建筑与爆炸点的距离 |
2.5.1.3 爆炸入射交角 |
2.5.2 爆炸袭击的一般应对方法 |
2.5.3 体育场馆的防爆设计策略 |
2.5.3.1 建立防御汽车炸弹的边界 |
2.5.3.2 强化建筑防爆性能 |
2.5.3.3 早期检测 |
2.5.4 体育馆的理想抗爆模式 |
2.6 防生化袭击设计 |
2.6.1 生化毒剂的危害性 |
2.6.2 生化袭击的一般应对方法 |
2.6.3 体育馆的防生化设计策略 |
2.6.3.1 污染源头上的防御 |
2.6.3.2 气流的组织控制 |
2.6.4 从防生化到室内空气品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育场馆灾时避难设计 |
3.1 避难研究的相关界定 |
3.1.1 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
3.1.2 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别划分 |
3.1.3 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要求 |
3.2 体育场馆在避难场所中扮演的角色 |
3.2.1 国内的现状和前景 |
3.2.2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
3.2.2.1 路易斯安娜超级穹顶体育馆 |
3.2.2.2 三木防灾体育公园 |
3.3 体育场馆的防灾避难优势分析 |
3.3.1 层级网络化的分布结构 |
3.3.2 同类建筑避难性能比较 |
3.3.3 体育场馆避难潜质解析 |
3.3.3.1 室外大量的附属空间 |
3.3.3.2 主体建筑大容量的室内空间 |
3.3.3.3 安全性高的结构、消防设计 |
3.3.3.4 配套完善的机电、服务设施 |
3.3.3.5 良好的交通组织 |
3.4 平灾结合的设计策略 |
3.4.1 室外开敞空间的应灾对策 |
3.4.1.1 前期防灾单元整合 |
3.4.1.2 强化应急设施预备 |
3.4.1.3 兼顾景观要素适灾性 |
3.4.2 主体建筑的应灾对策 |
3.4.2.1 采光通风自然化 |
3.4.2.2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 |
3.4.2.3 增强辅助用房通用性 |
3.5 南沙体育中心避难设计 |
3.5.1 区位条件分析 |
3.5.2 亚运背景下的南沙体育中心 |
3.5.2.1 总体规划 |
3.5.2.2 体育馆的建筑设计 |
3.5.3 防灾构成 |
3.5.3.1 避难设计指标拟定 |
3.5.3.2 灾时功能分析 |
3.5.4 室外开敞空间避难设计 |
3.5.4.1 应急避难的功能区划 |
3.5.4.2 应急交通设施及流线设计 |
3.5.4.3 相关应急配套设施 |
3.5.5 主体建筑的避难功能植入 |
3.5.5.1 一期体育馆的避难改造 |
3.5.5.2 二期主体建筑的避难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育场馆安全评价方法 |
4.1 体育场馆安全评价的 FAHP 法应用 |
4.1.1 模糊层次评价方法的提出 |
4.1.2 层次分析法 |
4.1.2.1 评价模型的层级结构 |
4.1.2.2 矩阵比较和权重值计算 |
4.1.2.3 排序一致性检验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3.1 评语集合的建立 |
4.1.3.2 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的确定 |
4.1.3.3 模糊运算 |
4.1.3.4 评价等级的确定 |
4.1.4 体育场馆安全评定的 AHP 法应用 |
4.1.4.1 层次结构指标系统的选取原则 |
4.1.4.2 基于风险理论的层次结构 |
4.1.4.3 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检验 |
4.1.5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的 FAHP 法安全评价 |
4.1.5.1 体育场基本情况 |
4.1.5.2 评语集的建立 |
4.1.5.3 准则层的模糊运算 |
4.1.5.4 总体安全等级的确定 |
4.2 大型赛事背景下的安全评价加和法 |
4.2.1 体育赛事的大安全观 |
4.2.1.1 气候安全 |
4.2.1.2 社会安全 |
4.2.1.3 城市生命线安全 |
4.2.1.4 食品安全 |
4.2.2 赛事安全的常用防御方法 |
4.2.2.1 安全等级的拟定 |
4.2.2.2 层级化防御圈的划分 |
4.2.3 基于 CPTED 理论的安全要点分析 |
4.2.3.1 交通可达性 |
4.2.3.2 安全通道 |
4.2.3.3 安全边界 |
4.2.3.4 无障碍化 |
4.2.3.5 可进入控制 |
4.2.3.6 风险管理 |
4.2.4 加和安全评价方法的构建 |
4.2.4.1 安全评定结构 |
4.2.4.2 安全评价指标系统 |
4.2.4.3 安全评定标准 |
4.2.5 实证——广州天河体育场亚运足球决赛 |
4.2.5.1 安全概况分析 |
4.2.5.2 赛事安全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策略的探讨 ——以广州亚运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大型体育场馆安保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大型体育场馆安保发展现状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的对象 |
2.2 研究的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系统构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3.1.1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系统构建的重要性 |
3.1.2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系统构建的特点 |
3.1.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系统构建发展趋势 |
3.2 广州亚运会安保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1 广州亚运会安保体系人防工作情况分析 |
3.2.2 广州亚运会安保体系物防工作情况分析 |
3.2.3 广州亚运会安保体系技防工作情况分析 |
3.3 大型体育赛事的安保刚性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3.3.1 广州亚运会比赛、训练场馆的总体布局 |
3.3.2.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的特殊性分析 |
3.3.3 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的特殊性分析 |
3.3.4 广州亚运会场馆安保潜在风险的分析 |
3.4 广州亚运会场馆安保刚性措施与柔性措施相结合的调查与分析 |
3.5 广州亚运会较历届亚运会的场馆安保的特殊性分析 |
3.6 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赛事场馆安保经验分析 |
3.6.1 雅典奥运会安保经验 |
3.6.2 北京奥运会赛事场馆安保经验 |
3.7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体系构建的策略 |
3.7.1 刚性措施是大型体育赛事顺利进行的保证 |
3.7.2 柔性措施是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中的重要方面 |
3.7.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要实现刚性措施与柔性措施相结合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以政府为主导,从体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大安保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
4.2.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积极性和竞争性 |
4.2.3 提升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安保人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
4.2.4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轻松和谐的安保环境,动员公众安保参与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8)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插图及附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1.3 研究的方法、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框架 |
2 避难场所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 |
2.1 城市发展与灾害威胁 |
2.1.1 灾害的主要类型 |
2.1.2 灾害的主要特点 |
2.2 避难场所的基本理论 |
2.2.1 避难场所的相关概念 |
2.2.2 避难场所的功能需求 |
2.2.3 避难场所的设置要求 |
2.3 避难场所的发展现状 |
2.3.1 建设的进展 |
2.3.2 问题与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可行性分析 |
3.1 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优势 |
3.1.1 分布范围广 |
3.1.2 用地面积大 |
3.1.3 内部空间多 |
3.1.4 安全系数高 |
3.1.5 设备设施齐 |
3.1.6 使用效率低 |
3.2 体育场馆应对灾害的分类分级 |
3.2.1 体育馆 |
3.2.2 体育场 |
3.2.3 外环境 |
3.3 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表现——以九洲体育馆为例 |
3.3.1 九洲体育馆概况 |
3.3.2 避难期使用情况 |
3.4 九洲体育馆灾后作为避难场所的思考 |
3.4.1 九洲体育馆灾后作为避难场所的经验 |
3.4.2 九洲体育馆灾后作为避难场所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趋利避害——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优化布局选址策略 |
4.1 布局原则 |
4.1.1 安全有效原则 |
4.1.2 快速通畅原则 |
4.1.3 就近均衡原则 |
4.1.4 近远分期原则 |
4.2 规模容量 |
4.2.1 常规规模划分 |
4.2.2 避难容量估算 |
4.3 区位交通 |
4.3.1 避难服务半径的选取 |
4.3.2 中小型体育场馆的区位 |
4.3.3 大型体育场馆的区位 |
4.4 工程防灾 |
4.4.1 工程防灾原则 |
4.4.2 地质灾害防治 |
4.4.3 二次灾害防治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兼容——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内部空间设计策略 |
5.1 内场空间设计策略 |
5.1.1 避难场地的扩展 |
5.1.2 避难场地的分区 |
5.2 外场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加强休息厅环通性 |
5.2.2 增加卫生间总数量 |
5.2.3 转换观众席可用性 |
5.3 辅助用房功能转换 |
5.3.1 使用性质转换 |
5.3.2 避难流线转换 |
5.3.3 标识标牌转换 |
5.4 内外场整合设计 |
5.4.1 利用观众楼梯 |
5.4.2 利用贵宾楼梯 |
5.4.3 利用工作楼梯 |
5.5 本章小结 |
6 平灾结合——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外部环境设计策略 |
6.1 环境设计原则 |
6.1.1 平——与体育公园结合 |
6.1.2 灾——与防灾公园结合 |
6.2 避难功能分区 |
6.2.1 室外棚宿区 |
6.2.2 紧急避难区 |
6.3 田径场地利用 |
6.3.1 分散式 |
6.3.2 中心式 |
6.4 植物配置策略 |
6.4.1 树种选择 |
6.4.2 种植方式 |
6.5 设施配置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9)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城市重大事件 |
奥运会与城市发展 |
奥运会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影响 |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 |
各个奥运会举办城市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
奥运场馆的布局往往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城市更新 |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负面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
学者对北京奥运场馆在南北两城之间的选择存在不同的观点 |
奥运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管理的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奥运会对产业的影响, 谈及最多的是房地产业和旅游业 |
奥运会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 |
奥运场馆布局与奥运相关规划设计 |
奥运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设计 |
奥运设施赛后运营和利用 |
奥运会对城市其他方面的影响 |
奥运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
奥运会的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问题 |
总结 |
四、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与安全减灾的科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北京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及公共体育服务策略研究[D]. 李思佳.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城市应急救灾物资规模与布局研究 ——以地震灾害为例[D]. 董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
- [4]2008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研究[D]. 赵海燕.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8)
- [5]大型体育竞赛场馆赛后运营的产品线研究 ——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例[D]. 涂永民.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5)
- [6]公共安全视角下的体育场馆设计研究[D]. 吉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7]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保策略的探讨 ——以广州亚运会为例[D]. 周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体育场馆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探讨[D]. 曾雪松. 重庆大学, 2011(01)
- [9]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J]. 黎皇兴,王伊倜,万旭东. 北京规划建设, 2009(02)
- [10]平安奥运与大安全观[A]. 徐德蜀,张爱军.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