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如何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肖霄瑶[2](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劳动,也最热爱劳动的一个时期。因此,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延安时期的“劳动光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以1935年—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陕甘宁边区实录》《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珍贵史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文献的梳理整合,力求系统、客观、全面地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文献研究法——笔者通过对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珍贵史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合,以便系统、客观、全面地得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历史研究法——不同历史时期会展现出不同的理论景观,所以必须秉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思想加以解读,必须将其置于“延安时期”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因此,将本文的参考文献及其受众置于当时的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当中,如此才能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客观全面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并非只是针对单独群体的理论,而是对于不同的劳动群体具有不同的劳动理念,笔者在认真阅读延安时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侧重点上的选取,通过对资料分类整理,划分出工农劳动研究资料、妇女劳动研究资料、青年劳动研究资料三类。使研究更具体并更有针对性。本文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一是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二是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延安时期劳动观;在微观层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中国传统劳动文化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提供了理论渊源;三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内容;四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五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本文选取了工农劳动群体、妇女劳动群体、青年劳动群体三类劳动群体进行研究;六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四类特点;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旧中国劳动问题的破解,包括劳资问题、妇女劳动问题等;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通过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对于延安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从而证实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传播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二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除了有“二源”理论支撑背景之外,还有现实与意识层面的外部因素;三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四是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樊杨[3](2020)在《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近代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但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史、制度史路线,本文并不过多着墨于具体的计时方式,而是意图探讨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过去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并未普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近代,这种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现代时、分、秒制钟点时间的确立。以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多从技术史、制度史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更精确的钟表的诞生、工厂制下的工作时刻表、全国统一的铁路网络都促进了人们对更精确时间的追求。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人们为什么会接受钟点时间,以及接受钟点时间意味着什么?就前者而言,相关研究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总是跟随制度、技术亦步亦趋地改变;就后者而言,我们对这一变化的考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以上两个问题都同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关,这种“现代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竞速意识与时间同时意识。顾名思义,时间竞速意识是指一种“争分夺秒”的想法,人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更早。时间竞速意识的本质是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会损失或增加财富,所以人们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进而产生对精确计时的需求并接受钟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意味着资本化时间的形成,时间与货币产生同构,时间的可计算性实际是对货币可计算性的复制,人们接受钟点时间的过程即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钟点时间的接受,使得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同时地展开行动成为可能,进而产生时间同时意识。时间同时意识使得时间成为行动的连接点,超越于地缘、血缘、帮派之上,为跨地域、宗族、帮派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从近代商人、报人入手,在近代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人与报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时间与金钱的可转换关系,进而形成时间竞速意识。工人则早在雇佣制出现的时候,就通过工资意识到时间与金钱可以互换。在近代工厂制中,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认识,使得他们进一步接受钟点时间,更在罢工中展开“同时同地”的行动,工人的时间同时意识自此逐渐形成。研究“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代钟点时间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贸易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近代的变迁。
范小青[4](2020)在《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文中研究说明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2017)、布克奖(1989)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1部,短篇小说若干。其中,《长日将尽》《莫失莫忘》等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凭借在文学市场与文学评价体系中的成功,石黑一雄实践了“国际化写作”的理念,创作出具有国际化、世界化特征的作品,最终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目前,其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本文将石黑一雄“国际化写作”(international writing)的文学理念及创作实践置于“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论语境中进行研究,考察其文学特质,指出其创作经历了从“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世界化”(universalization)的发展,从“移民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石黑一雄作品的思想内核是理想主义与世界主义,在主题、风格与接受上均具有跨国主义、世界主义特征,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以此为基础,本文将其文学实践概括为“世界文学”写作,并以“‘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指出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平衡,其基础是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与英语的普及性。最后,从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宏观视角考察石黑一雄的创作,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这一转型浪潮中的地位。全文分为四章,从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对石黑一雄“世界文学”写作的主题与风格上的核心特色进行细致分疏。第一章勾勒出石黑一雄创作演进的路径,指出其文学从“国际化写作”出发,经过国际化与世界化,最终成为“世界文学”。本章以“国际化写作”“世界主义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为基础,解析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与文学实践,着重阐述“国际化”与“世界化”在此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围绕石黑一雄的跨国书写与“国际化写作”理念展开,指出身为移民作家,其人其作天然具有国际化特征。第二节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出发,分析“国际化写作”的思想内核,即世界主义,并从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阐释其作品与“世界主义文学”的关联。第三节以“存在寓言”“全球感”与“平衡(本土性与世界性、严肃性与通俗性)”为关键词,论证石黑一雄的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典型。第二章讨论“‘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主题经历了从本土性到世界性的发展,其核心是发掘与表现具有人类共性的“存在”主题。第一节以从国际化到世界化为线索,勾勒其文学创作主题的发展轮廓,论述其从发掘“日本性”到探索“人类共性”的演变。第二节以存在主义哲学为线索,通过文本细读,对“人类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从“浮世”的世界、人生与艺术三个层面,指出其文学中悲剧性的根源在于“浮世”的不确定性,而“浮世”的底层代码为现代性。其次,围绕“‘存在’的可能性”及“镜像人物”两个层面,剖析主人公的“存在”,聚焦“另一个‘我’”的主题,指出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产生与叙述者对自我的想象,且这与作者的文化身份与个人经历有关。第三章分析“‘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指出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源于其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风格”主要有三大特征:抽象化、抒情化与大众化,分别对应着“多维象征系统”“移情策略”与“文体实验”三个方面。第一节从作品中的符号与隐喻入手,分析“多层并置”的意义堆叠手法,提出“多维象征系统”的概念。第二节围绕移情策略展开,着重分析不可靠叙事、复现与留白三种叙事手法,阐明其文本产生移情效应的机制。第三节讨论对通俗文类的戏仿以及作品的互文性,将其概括为“文体实验”。戏仿通俗文类有助于实现大众化的目标,而互文性则构建起一体化的“石黑一雄宇宙”。最后一章从宏观视角审视石黑一雄的文学,分析其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之间的联系,指出其通过“国际化写作”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参与到当代世界文学转型的浪潮之中。第一节阐述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揭示转型的两大趋势:强调本土性的后殖民文学与强调世界性的世界主义文学。第二节分析石黑一雄的文学与后殖民文学、世界主义文学的联系,明确其在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所处的位置。
李秀秀[5](2020)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文中提出公共建筑自近代进入中国以来,不论在社会层面还是建筑学领域,一直作为一类重要的建筑类型被不断探讨。本文以1920年代到199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为对象,对这一时期公共建筑的源起、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历史回顾。通过对各时期公共建筑的典型类型,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理论议题的分析,探究公共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别如何在中国建筑话语中被建构,呈现公共建筑在城市、社会和国家层面被赋予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中国现代建筑话语的某些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借助设计研究课题,本文对当代语境下与公共建筑相关的城市性、日常性及传统与现代等议题进行回应和反思。中国语境下公共建筑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理论议题的梳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20年代到1940年代,主要介绍“公共建筑”如何被引进中国,及其与都市计划之间的关联;1950年代到1970年代,公共建筑在计划经济和集体化背景下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分析社会主义城市和国家对此类建筑的期待,及其所涉及到的建筑尺度、“形式-内容”等主要建筑理论议题;1980年代到1990年代,针对公共建筑的批判性话语,及“传统与现代”、“经济效益”、“建筑-城市”等理论议题进行探讨与反思。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在历史的脉络下,以设计研究展开对当代公共建筑理论与实践上的思考。选取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改造和上海东斯文里改造的设计研究课题,对与中国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类公共建筑——大量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探讨。通过探索城市公共生活与公共建筑的关系、历史遗存与现代需求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如何介入城市更新改造等问题,对中国语境下公共建筑自身发展的某些特点进行重新审视,同时,在存量经济时代中国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探寻城市公共建筑和空间更新改造的可能路径与方法。最后,文章尝试从公共建筑社会功用和建筑观念等角度对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进行总结与讨论。正文共计57000余字,图70幅,表3张
李文竹[6](2020)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为了响应“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积极普及冰雪运动。北京市政府已把冰壶运动作为重点开展项目,而北京市大众冰壶运动开展的较晚,为了普及推广大众冰壶运动,为冬奥会储备后备人才,本文选取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这一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国外大众冰壶运动得到启示,提出了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发展的合理对策与建议。得出以下结论:1、2022年冬奥会对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具有促进作用,北京市冰雪政策、场馆数量、赛事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北京市大众对参与冰壶运动的意愿强烈。2、北京市大众冰壶运动的参与者性别均等,年龄跨度大,青年人居多,职业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学生居多,且参与者以高学历人群居多,参与传统冰壶运动可自由支配月收入在10001-30000元之间的人最多,与北京市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大众冰壶参与者属于高收入群体,参与陆地冰壶可自由支配月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的最多。3、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组织形式是以团体为主,参与冰壶运动的频次低,传统冰壶一年参加1-2次的最多,陆地冰壶一年参加8-15次的最多。4、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认知途径以网络、电视、授课培训居多,参与目的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好奇新鲜、消遣娱乐等动机为主。5、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政府方面关于冰雪政策虽多,但是针对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政策少,政府投入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资金少,导致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场地屈指可数且消费高。其次是各冰壶协会社团组织亟需解决冰壶裁判员、教练员、制冰师少的问题,市场方面亟需解决陆地冰壶场地器材不统一,提高冰壶场地周边服务问题。最后是推广体系不完善,大众对冰壶运动了解较少。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带动大众参与到冰壶运动当中。6、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对策包括加大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冰壶运动相关部门的政策执行力度,这有利于增加冰壶场地,降低消费,给大众提供多的参与冰壶运动机会。其次增加裁判员、教练员、制冰人员等专业人员的数量,使大众得到专业培训,提高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体验。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意提高建设规范,优化冰壶市场场地器材,通过组织培训、媒介传播,组织比赛来促进冰壶运动的发展推广,让大众了解并参与到冰壶运动当中。
谢凌峰[7](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马洁华[8](2018)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年释放了社会生产的巨大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绩,实现了中国国民财富的突破性创造与积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也从无到有呈现出累积性增长,它们不仅表现为人们财富的损失和天然资源的提前耗竭,如国企股份化改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改革后人们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情况;还表现为较不确实的价值损害,如下岗职工的生存、发展困境,及单位福利解体后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福利市场化所导致的社会消费品及公共服务所出现的普遍涨价现象。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严重降低并损害了普通百姓的福利,更加恶化了社会公平。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历史,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意味着经济绩效的提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第三者或社会公众的福利,即社会成本问题无法根除;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治理实践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国有企业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成本虽然无法根除但是可以通过政府与时俱进的建立合理的社会政策体系,不断寻找适宜的政策组合予以解决。从理论起源和发展来讲,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命题。从“工资侵蚀利润”到“国企政策性负担”,从张维迎到林毅夫,因为学者们对“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机制的推崇及对“看得见的手”的干预机制的排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既有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按照稀缺资源配置的问题来处理,被视为企业经济绩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暗伤。但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问题从来没有因此而消失。本文继承了社会政策学家蒂特马斯对社会成本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之上跳出既有的经济学解决框架,明确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置于社会体系中来衡量。聚焦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解读,围绕“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这一核心观点,对社会成本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做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释。根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第二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第三阶段,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在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孵化阶段,从社会变迁来看,国家政权稳定、经济文化开始自由化、社会资源开始自由流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采取了不断给企业赋权、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经济政策。这些将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经济政策为社会成本提供了孵化的温床——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开始出现分化。同时期的社会政策直到80年代末才出台,属于滞后且严重不健全的补偿性社会政策。这种滞后性无法妥善应对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大规模爆发,第二阶段经济社会变迁的市场化则直接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爆发性出现。一方面,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规范操作,各种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另一方面,企业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逃避应尽的责任。不仅直接解雇在岗职工降低其劳动力成本,而且很多企业虽然推行了职工聘用制,却并未按照法律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导致了国内贫富分化的加大,中国的基尼系数攀升至0.4以上,而且城市出现了新的社会贫困群体——下岗职工。同时,城市社会消费品涨价和公共服务的欠缺又间接巩固了收入的两极分化,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府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各项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诸如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针对公共服务的欠缺和社会服务市场的空白积极将原有企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推向市场。2006年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政策”第一次被写入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在社会政策的调控下渐趋稳定。本轮国企去产能改革主要是在煤炭和钢铁行业进行,仅煤炭行业就涉及约150万个从业人员岗位,占现有煤炭行业总就业人数的26%。在改革伊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分别设立专项资金和配套政策来管控相关国有企业的改革社会成本。如中央政府拿出了1000亿元来安置职工,而地方政府对煤炭钢铁行业企业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通过内部分流方式安置职工,而实现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给予稳岗补贴;同时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等。可以说,该阶段的社会政策是在第二阶段社会政策基础上的进化,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提前出台社会政策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进行预先防控。本文通过对H省J煤业集团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典型案例的分析,将劳工利益损害纳入社会成本考察与管控的范畴。深入分析了调研中出现的内退员工、一线员工、年轻员工与企业经济绩效发生的现实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试图提供社会政策的解决方法和实用的认知逻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不仅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社会政策学科研究,而且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和社会政策应对的发展历史再次论证了:“只有社会政策才能有效管控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可能带来的损害”。而对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分析则是试图在全面市场化改革的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典型案例提供社会政策建议并展望适宜的社会成本管控之道,即构建能够妥善解决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这样的社会政策,从主体来看应该是能够充分动员并发挥各方力量,从管控效果来看应该是能够融合企业(市场)、政府、社会的不同利益。只有这样的社会政策才能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代翠翠[9](2018)在《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正维是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我国着名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他不仅创作过很多音乐作品,深受群众喜爱,而且还出版和发表了很多学术论着,阐释出许多新论断,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此外,他几十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传统音乐人才。本文主要从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三色论”剖析、学术价值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客观评价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在深入探究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和学术贡献之后,笔者认为其传统音乐理论紧握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以音乐形态研究为核心、关注音乐研究体系化建设,最终达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建设。
赵祥云[10](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二、试谈如何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如何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研究背景 |
1.1.2 现实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研究意义 |
1.2.2 现实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可能创新点 |
2.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宏观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2.1.2 宏观层面上的延安时期劳动观 |
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重要的理论源头 |
2.2.2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优秀因素是深厚滋养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 |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 |
3.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3.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
3.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资本增值的源泉 |
3.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合格劳动人必须接受教育 |
3.6 对列宁妇女劳动观的宣传和发展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 |
4.1 现实背景:边区缺乏支持抗战需要的物质条件 |
4.1.1 区域层面:边区地广人稀且自身发展落后 |
4.1.2 经济层面:大力支援抗战及改善人民生活 |
4.1.3 政治层面: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后盾 |
4.2 意识形态背景:劳动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传播 |
4.2.1 文化层面:劳动与文化相辅相成 |
4.2.2 思想层面:思想自由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化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
5.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劳动观 |
5.1.1 成立工人联盟以保障工人权益 |
5.1.2 建立延安工人合作社以团结散漫工人 |
5.1.3 改善劳动工人的生活以维持工人生产积极性 |
5.1.4 签订劳资双方平等的劳动合同并尊重工人意见和建议 |
5.1.5 提升工人的文化道德素养以丰富工人的教育知识 |
5.1.6 用农民能够接受并听懂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生产 |
5.1.7 分配农民土地使农民具有劳动的必要条件 |
5.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妇女劳动观 |
5.2.1 解放妇女是民族解放及社会解放的重中之重 |
5.2.2 妇女必须进行劳动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
5.2.3 男同志必须要尊重女同志以保证男女平等 |
5.2.4 妇女必须参加生产合作社以保证妇女的劳动生产效率 |
5.2.5 确保妇女地位:妇联组织的产生 |
5.2.6 建立女子大学:对妇女进行生产教育 |
5.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劳动观 |
5.3.1 自觉发挥青年自身拥有的高度劳动热情 |
5.3.2 建立活跃的青年联盟以激励青年生产热情 |
5.3.3 建立陕甘宁边区学校:对青年进行劳动教育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特点 |
6.1 劳动与战斗结合 |
6.2 劳动与民生结合 |
6.3 劳动与教育结合 |
6.4 劳动与宣传结合 |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错误劳动观的破解 |
7.1 针对当时工业方面缺少资本和技术人才问题的解决 |
7.2 统一战线下的劳资关系及其应对 |
7.3 批判了针对妇女劳动者的压迫及剥削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
8.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 |
8.1.1 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边区经济状况 |
8.1.2 劳动妇女大众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
8.1.3 人民生活的改善,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 |
8.1.4 边区受教育劳动人群大大增加 |
8.1.5 边区的“二流子”得到了劳动改造 |
8.1.6 劳动者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
8.1.7 热爱劳动、热衷生产成为时尚 |
8.1.8 树立劳动模范、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 |
8.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当代意义 |
8.2.1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的长远意义 |
8.2.2 促进社会主义劳动和谐关系 |
8.2.3 发挥妇女劳动者能顶半边天作用 |
8.2.4 “劳动光荣”理念的持续 |
8.2.5 尊重体力劳动与实现脑力劳动 |
8.2.6 弘扬劳模文化和英雄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总体研究 |
第二节 标准时间与钟点时间 |
第三节 时间就是金钱 |
第四节 时间就是生命 |
第五节 时间、技术与主体性 |
第二章 商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明清商书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洋商的时间意识 |
第三节 华洋交往前中国商人的时间意识 |
第四节 中国商人时间意识的转变 |
第五节 中国商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华洋之间 |
第三章 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报业与商业 |
第二节 《申报》的诞生:发现时间 |
第三节 大报竞争的时代: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展开 |
第四节 外勤记者与抢新闻: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 |
第四章 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关于工人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1919年前工人状况的考察 |
1.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工厂 |
2.工资 |
3.童工 |
4.工作时间与休息日 |
第三节 八小时工作制 |
第四节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
第五节 工人的时间意识 |
第六节 时间同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作演进: 从“国际化写作”到“世界文学” |
第一节 国际化的文化身份与创作理念 |
一、移民作家的跨国主义选择 |
二、国际化小说: 主题、风格与语言 |
第二节 从国际化到世界化 |
一、面向世界读者的创作方针 |
二、流散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
第三节 创作“世界文学” |
一、书写存在寓言 |
二、营造全球感 |
三、实现两种平衡 |
第二章 “人类主题”的发掘与表现 |
第一节 题材之演变与主题之深化 |
一、从日本性出发 |
二、探索并表现人类共性 |
第二节 核心主题: 人的“存在” |
一、“浮世”人生 |
二、另一个“我” |
第三章 “世界主义风格”的确立与呈现 |
第一节 抽象化: 石黑一雄的多维象征系统 |
一、符号的功能: 模拟生活与解构神话 |
二、隐喻的三种类型与多维结构 |
第二节 抒情化: 石黑一雄的移情策略 |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的对话性 |
二、复现与留白的情感调度作用 |
第三节 大众化: 石黑一雄的文体实验 |
一、戏仿通俗文类的大众化意图 |
二、在互文中建构“石黑一雄宇宙” |
第四章 当代世界文学转型中的石黑一雄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的转型 |
一、世界文学的现状与挑战 |
二、两个方向: 后殖民文学与世界主义文学 |
第二节 拥抱转型: “世界文学”写作的两种路径 |
一、石黑一雄与后殖民文学 |
二、石黑一雄与世界主义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共建筑的研究意义 |
1.2 公共建筑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中国现代公共建筑的研究 |
1.2.2 国外对中国现代公共建筑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源起:1920-194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2.1 “公共建筑”溯源 |
2.1.1 “公共建筑”的源起 |
2.1.2 “公共建筑”的含义 |
2.1.3 公共建筑的分类 |
2.2 都市计划与公共建筑 |
2.2.1 近代都市观念 |
2.2.2 公共建筑的功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重新定位:1950-197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3.1 城市转型与公共建筑 |
3.1.1 公共建筑的重新定位 |
3.1.2 公共建筑的分类与设计标准 |
3.2 公共建筑的功用 |
3.2.1 公共福利建筑 |
3.2.2 大型公共建筑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反思:1980-1990年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 |
4.1 公共建筑的批判性反思 |
4.2 建筑议题的重新阐释 |
4.2.1 旅馆建筑的代表性 |
4.2.2 “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新探索 |
4.2.3 建筑属性的重新定义 |
4.3 “反思”的反思 |
第五章 公共建筑与城市生活 |
5.1 “激活”:作为激发城市更新的公共体育设施 |
5.1.1 历史与现状:先农坛体育场的前世今生 |
5.1.2 历史传统与现代都市 |
5.1.3 都市生活中的公共体育场 |
5.2 “盲点”:作为基础设施的城市非正式学习空间 |
5.2.1 “溢出”的教育空间 |
5.2.2 日常生活与城市 |
5.2.3 城市公共的非正式学习空间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6)2022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2022冬奥会为大众冰壶运动的发展带来机遇 |
1.1.2 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策为大众冰壶运动的发展提供支持 |
1.1.3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大众冰壶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3.1 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1.3.2 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亟须解决的问题 |
1.3.3 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发展对策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关于国外冰壶运动的相关研究 |
1.4.3 关于国内冰壶运动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1 不同年龄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分析 |
3.1.2 不同性别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分析 |
3.1.3 不同职业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分析 |
3.1.4 不同可自由支配月收入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分析 |
3.1.5 不同学历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分析 |
3.2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
3.2.1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认知途径 |
3.2.2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动机 |
3.2.3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形式 |
3.2.4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年限及频次 |
3.2.5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时间段 |
3.2.6 大众对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意愿 |
3.3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基本情况分析 |
3.3.1 不同年级,年龄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分析 |
3.3.2 不同性别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分析 |
3.3.3 不同职业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分析 |
3.3.4 不同可自由支配月收入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分析 |
3.3.5 不同学历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分析 |
3.4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
3.4.1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认知途径 |
3.4.2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的动机 |
3.4.3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形式 |
3.4.4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频次 |
3.4.5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时间段 |
3.4.6 大众对参与陆地冰壶运动的意愿 |
3.5 国外大众冰壶运动对我们的启示 |
3.5.1 美国冰壶运动发展对我国冰壶发展的启示 |
3.5.2 日本冰壶运动发展对我国冰壶发展的启示 |
3.5.3 加拿大冰壶运动发展对我国冰壶发展的启示 |
3.5.4 外国冰壶运动发展对我国冰壶发展的启示总结 |
3.6 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亟须解决的问题 |
3.6.1 北京市大众参与传统冰壶运动亟须解决的问题 |
3.6.2 北京市大众参与陆地冰壶运动亟需解决的问题 |
3.7 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对策分析 |
3.7.1 落实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保障体系 |
3.7.2 推广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评析 |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
1.4.1 地理范畴 |
1.4.2 时间范畴 |
1.4.3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
6.2 启示 |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主题与范围 |
1.2.1 研究主题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2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研究综述 |
2.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国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政策应对的理论分析 |
2.2 国内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1 国营企业股份化社会成本研究 |
2.2.2 国有企业社会负担研究 |
2.2.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 |
2.2.4 有关经济转轨社会代价的研究 |
2.3 评价与发现 |
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历史发展及社会政策应对 |
3.1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逐渐孵化(1978-1991年) |
3.1.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社会背景 |
3.1.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孵化的政策温床 |
3.1.3 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雏形及社会政策应对 |
3.2 第二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1992-2002年) |
3.2.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背景 |
3.2.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直接原因及后果 |
3.2.3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特点 |
3.2.4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全面爆发的社会政策应对 |
3.3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2003年至今) |
3.3.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背景 |
3.3.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渐趋稳定的社会政策应对 |
第4章 现阶段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典型案例分析—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 |
4.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及契约化改革背景 |
4.1.1 J煤业集团发展概况 |
4.1.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背景 |
4.2 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典型案例分析—基于K公司的调研 |
4.2.1 K公司代表性及调研结果 |
4.2.2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成因分析 |
4.2.3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结果分析 |
4.2.4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分析 |
4.2.5 K公司契约化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应对建议 |
第5章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与启示 |
5.1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社会政策应对的反思 |
5.1.1 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产生 |
5.1.2 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并恶化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 |
5.1.3 政府的社会保护功能“缺位”导致社会政策保护缺失 |
5.2 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政策应对的启示 |
5.2.1 发挥国有企业的主体力量 |
5.2.2 深入挖掘社会各主体活力 |
5.2.3 完善积极型社会政策体系 |
第6章 发达国家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经验 |
6.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及其借鉴意义 |
6.1.1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对比 |
6.1.2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发达国家的借鉴意义 |
6.2 自由市场福利国家的美英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
6.2.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
6.2.2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的实践 |
6.2.3 企业社会责任在英国的实践 |
6.3 国家福利的德瑞X+社会福利模式 |
6.3.1 共同治理+法团主义社会政策的德国模式 |
6.3.2 工会监督+普遍主义社会政策的瑞典模式 |
第7章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及具体路径 |
7.1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必要性 |
7.1.1 合理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政府公共服务升级的体现 |
7.1.2 正确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备条件 |
7.1.3 有效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的需要 |
7.2 重构社会政策应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具体路径 |
7.2.1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健全职业福利体系 |
7.2.2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服务机制 |
7.2.3 巩固社会主义政体,发挥财政福利优势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刘正维的音乐人生经历 |
第一节 童年多元音乐启蒙 |
一、民间音乐滋养 |
二、教会学校里学会五线谱 |
三、救亡歌曲、进步歌曲、流行歌曲的传唱 |
第二节 音专专业音乐学习 |
一、中原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分配文工团工作 |
二、入中南音专作曲系,系统学习音乐知识 |
第三节 留校教授戏曲音乐 |
一、不断修改教材,补充新知 |
二、关心戏曲音乐人才培养,开办专修班 |
第四节 涉足多个音乐领域 |
一、音乐创作 |
二、传统音乐理论 |
第二章 刘正维的传统音乐理论体系 |
第一节 研究重心——戏曲音乐 |
一、戏曲声腔史 |
二、戏曲声腔分类 |
三、戏曲音乐创作 |
第二节 研究核心——音乐形态学 |
一、黄翔鹏首提“音乐形态学”一词 |
二、刘正维的民族音乐形态学学科建设 |
第三节 研究亮点——音乐史学 |
一、明代文艺复兴——为16世纪明代音乐发声 |
二、三起三伏——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 |
第三章 刘正维的“三色论”剖析 |
第一节 “三色论”的形成过程 |
一、萌发阶段——“徵羽”两大终止群体 |
二、过渡阶段——“四度三音列” |
三、形成阶段——“三色论” |
四、成熟阶段——中西音乐的“三足鼎”理论 |
第二节 “三色论”的独特性 |
一、“三色论”将“民族音乐色彩”具体化 |
二、“三音列”的“色彩”特征与分布版图 |
第三节 “三色论”的现实意义 |
一、传统音乐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 |
二、传统音乐写作的重要参照之一 |
第四章 刘正维传统音乐理论的学术价值 |
一、紧握中国传统音乐话语权 |
二、将音乐形态研究进行到底 |
三、关注音乐研究体系化建设 |
四、将学科建设定为终极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主要着述与创作作品一览表 |
附录2 未发表歌曲乐谱节选(20首) |
附录3 图片 |
附录4 “戏曲音乐科”设想 |
附录5 刘正维年谱 |
致谢 |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试谈如何提高工会工作的整体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D]. 肖霄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D]. 樊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5)
- [4]石黑一雄的“世界文学”写作[D]. 范小青. 苏州大学, 2020(06)
- [5]现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建筑”(1920年代-1990年代)[D]. 李秀秀. 东南大学, 2020(01)
- [6]2022冬奥会背景下北京市大众参与冰壶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文竹.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国有企业改革社会成本的社会政策学研究 ——以H省J煤业集团契约化改革为例[D]. 马洁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9]刘正维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研究[D]. 代翠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