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地区果蔗引种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凘璐[1](2019)在《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果梅(Prunus mune Sieb.et Zucc.),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植物,营养丰富,是我国南方地区加工食品中非常具有潜力的一个经济树种。近年来,随着果梅业的快速发展,果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选择品质好、产量高、适宜自然条件的果梅已成为地方果梅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四川地区的果梅优良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以‘白加贺’‘莺宿’‘胭脂梅’‘南高’‘大白梅’‘大青梅’为试验材料,旨在选出最适宜四川地区栽培的果梅品种,并对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管理初步研究、种苗繁育研究等,丰富四川地区果梅的品种优选理论,提升四川果梅品种质量;分析优良品种原产地与四川现有引种栽培地的气候,探讨其在四川地区引种的适宜性,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栽培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最后对四川果梅产业进行探讨及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四川崇州、浙江奉化、日本和歌山等地引进‘白加贺’‘莺宿’‘胭脂梅’‘南高’,以及大邑本地种‘大白梅’‘大青梅’,基于坐果率、生长指标、分枝特性、叶片特性、果实特性、果实内含物、产量、枸橼酸含量、果实外观及风味等选择标准,选出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南高’,进入结实期的‘南高’平均树高为3.3m,平均地径为4.75cm,平均冠幅达到4.9m2以上,叶片较其他品种而言更小,果实品相好,年平均产量能可达每株32.73kg,平均单果重达到18.91g,果肉质地细腻,香味浓郁,无苦涩味,总糖含量为1.33%,总酸含量为5.77%,维生素含量为5.67%,为典型的“高酸低糖”水果;可溶性固形物为10.15%,果肉可食率高达90.48%,超过普通果梅标准的4.13%。(2)基于不同的建园方式、修剪方式、管理技术措施试验,建议‘南高’采用缓坡建园,修剪为自然开心形,果实年产量明显增高,且坐果数达到最高、病果数达到最低;栽培管理中增强3年抚育技术管理,套种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3)通过对‘南高’进行播种量试验、嫁接试验,最适宜‘南高’的播种量在每亩5080kg之间;最适宜“南高”嫁接方法为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高达90.3%,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2月3月中旬,接穗粗度在0.751.25cm之间。(4)四川地区‘南高’现有引种栽培地与原产地日本和歌山县相比,平均纬度在2832℃之间,纬度更低;绵阳、达州、广元、乐山等地,有一定的垂直差异,气候对比也较明显;四川地区‘南高’适宜的年均温主要集中在11.3℃18.5℃之间;适宜降雨量在682mm1278mm之间。(5)四川果梅业发展较早,加工类型丰富,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对四川果梅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龚江美[2](2018)在《一个琯溪蜜柚新种质的选育与品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红钻蜜柚’是’琯溪蜜柚’植株上芽变的一个新种质,为探讨其示范推广价值,本研究通过观察其植物学特征;调查、收集’红钻蜜柚’的生物学性状,研究、比较其栽培技术;利用花粉电镜扫描技术开展了孢粉学研究;筛选ITS、matK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分子标记引物,构建进化树,对’红钻蜜柚’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柚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红钻蜜柚’果实的外观性状并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柚果实中糖、有机酸的各组分含量,对’红钻蜜柚’与其他柚品种进行果实品质比较与综合评价。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学观察结果表明:’红钻蜜柚’树势健壮,枝梢萌发力较强;树冠近圆头形,叶幕层较厚;叶卵圆形,单生复叶,叶边缘近全缘,叶尖钝尖;1年生枝条枝干偏绿,春梢细短,秋稍粗长,结果母枝为中短春梢;花序枝有叶与无叶共存,结果部位主要分布于果树的内膛部位和树冠中下部;花白色,长圆形,具有清爽的香味,总状花序,一般每枝花序有5~15朵花,可坐果1~4个;果实外观端正,倒卵形,单果重1000~1750g,纵径14~16cm,横径16~17cm,果形指数0.90~0.94;果皮厚约1.5cm,果皮易剥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红色条纹;海绵层象牙白带淡黄色条纹,易与囊瓣剥离;囊瓣14~16,囊衣薄带淡黄色;汁胞银白色,清脆可口,无籽或少量败育的瘪核。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红钻蜜柚’在平和3月上旬开始萌芽、抽梢,3月中旬现蕾,4月上旬始花,4月中旬盛花,5月上旬谢花,有2次生理落果分别在5月中旬和6月上旬,果实着色期为8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比同一果园的琯溪蜜柚成熟期晚15~30 天。对光照、水分、土壤、地形地势的要求同‘宿溪蜜柚’,抗病性强,目前发现的病虫害主要有尺蠖幼虫、红蜘蛛、螨虫类、蓟马以及真菌类为害。2、扫面电镜结果表明:‘红钻蜜柚’的花粉粒以单粒形式存在;花粉粒饱满圆球形,轴对称且为圆弧形,为中小型花粉,极轴长与赤轴长之比为0.94。花粉外壁具细网状纹饰,网脊平宽光滑或具不明显的隆起,网眼浅凹兼具较浅不规则的小穿孔;赤道面网稀疏,网脊光滑,极面网眼且分布紧密,网脊较为光滑。‘红钻蜜柚’花粉的萌发孔为典型的具环状萌发沟的复合型长萌发孔。沟状的萌发孔均匀分布在花粉壁表面,其长轴与赤道面垂直。‘红钻蜜柚’的萌发沟孔沿极轴方向等距离环装分布,以4个为主,兼具5沟孔,5沟孔的比例为8.37%。与其他蜜柚品种的花粉粒比较,‘红钻蜜柚’的花粉粒大小相似,没有显着性差异;网眼整体疏密程度存在差异;花粉萌发孔形态无太大差别,但5沟孔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基于ITS、matK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对‘红钻蜜柚’等19份柑橘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10对引物中筛选出的6对标记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序列ITSl、ITS2、rbcL 3适合于琯溪蜜柚等柑橘材料的亲缘关系研究,通过这3个序列的比对分析,认为‘红钻蜜柚’与琯溪蜜柚及其芽变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柚类品种存在遗传差异,是琯溪蜜柚的一个新种质。4、运用UPLC技术检测’红钻蜜柚’等6个品种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红钻蜜柚’成熟果实的囊衣、海绵层中含有微量的玉米黄素,分别为1.65μg/g、1.43μg/g,汁胞中未检出类胡萝卜素,与其他蜜柚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差异显着;不同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其中,囊衣和海绵层中色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在果实成熟前会减少,而汁胞中的色素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一直处于递减状态。5、对’红钻蜜柚’在内的27份柑橘材料的果实外观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26份供试材料比较,’红钻蜜柚’的外观性状优良,果型优美,且可食率较其他琯溪蜜柚芽变高,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外观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大致区分出琯溪蜜柚与其他大部分的柑橘品种,说明琯溪蜜柚的外观性状独特,其外观性状可以作为区分琯溪蜜柚的直观指标。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柑橘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钻蜜柚’成熟果实汁胞中,总酸含量为9.06 mg/g,柠檬酸含量最高为7.45mg/g,其次是丙酮酸0.94mg/g、苹果酸0.30 mg/g、富马酸0.14 mg/g,奎尼酸、顺乌头酸、琥珀酸、酒石酸的含量较低,均在0.07-0.04 mg/g之间,说明’红钻蜜柚’为典型的柠檬酸代谢果实。对琯溪蜜柚品系有机酸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有机酸可做为区分10个不同品种(品系)琯溪蜜柚的指标。7、建立了 UPLC-ELSD法,测定’红钻蜜柚’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红钻蜜柚’成熟果实汁胞中,总糖含量在85~75 mg/g 之间,果糖 21.62mg/g、葡萄糖 21.19 mg/g、蔗糖 38.91 mg/g,果糖:葡萄糖:蔗糖=1:1:2,为典型的蔗糖积累型;在果实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以及蔗糖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果糖、葡萄糖的增长幅度较小,而蔗糖在果实膨大期增长幅度较大,涨幅为147.52%。8、利用常规方法测得’红钻蜜柚’中TSS含量为13.52%,木质素含量0.80%,Vc含量为51.87mg/100g,糖酸比为9.38,固酸比为14.9。通过对13个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成功提取了代表糖酸果实风味、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相关的4个主成分,并结合隶属函数对27份果实进行综合评价。在27份柑橘类果实中,’红钻蜜柚’果实的综合排名为第8,表明’红钻蜜柚’果实的综合品质优良。
王秀丽[3](2018)在《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目以引种的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拉关木在我国引进后的繁育特征、生理生态适应能力和机制、光照强度适应性、对生态系统其他生物生态位的影响、对我国本土红树植物是否存在化感作用等,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来评估其可能潜在的生态风险;分析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凋落物及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等方面研究其碳储能力,从而探讨其主要的生态效益;并从叶片形态结构及其超微结构研究其速生快长机制。研究内容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拉关木的繁育特征研究表明,拉关木种子没有休眠期,不耐储存。新鲜成熟的拉关木种子在野外自身林内发芽试验为7 d时,发芽率达99.3%以上。室内不同储藏方式(25 ℃室温储藏、25 ℃室温椰糠储藏、8 ℃冰箱储藏)储藏14 d后,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4%、19.9%和17.4%;而3种不同方式储藏21 d后,25 ℃室温储藏的种子萌发率为0,25 ℃室温椰糠储藏和8 ℃冰箱储藏的种子萌发率仅为3.1%和7.4%。外来引进植物的繁育系统是该种群是否具有入侵扩张的基础,且对种群的散布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调查表明,中国东南沿海19个拉关木种群的繁育系统均属于雄全异株类型,其种群雄性植株的比例为30.0%-88.9%;表明中国东南沿海拉关木种群的可繁育后代植株比例为11.1%-70.0%。本研究发现,福建九龙江河口引进种拉关木种群的雄花和两性花的花粉均具有活性,雄花子房败育,两性花的子房发育正常,表明福建九龙江河口的拉关木种群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功能性雄全异株。拉关木种群雄性植株的比例与其所处的年均盐度(r2=0.747,p=0.001)相关性大。该结果为了解拉关木引进我国后其种群繁育后代能力和风险评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拉关木苗在乡土红树植物林缘及林内生长试验表明,光照和气温是其生长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秋茄林内1年生拉关木苗的月均苗高增量、月均叶片数增量均显着低于林缘(p<0.05);林内的拉关木苗种植9个月后,其存活率为0,林缘的拉关木苗存活率为19.0%,种植1年后,林缘的1年生拉关木苗的存活率仅为6.0%。表明,由于受光照强度和气温这两个环境因子的限制,拉关木苗在自然条件下极难在郁闭度高的天然乡土红树植物秋茄林内自然更新生长。(3)拉关木对乡土红树植物的化感作用表明,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大体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浓度为0.5 g·mL-1时,抑制作用最强。木榄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大小均随各器官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海洋潮汐流动的作用和巨大的海水水体稀释,拉关木释出液的浓度累积难以达到实验室里水浸液处理的高浓度。本研究还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将可能的化感物质的总体混和物进行了细化,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酚类等。(4)拉关木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研究中,对我国引进拉关木不同纬度的典型地域进行现场样方调查,以现实的情况分析讨论有否入侵的问题。结果发现,拉关木幼苗具有一定的天然扩散能力,但扩散是生物的本性,扩散不等于入侵,多地的实际调查分析表明,拉关木不会进入原生林密闭的本地红树植物林内,破坏或改变原生态系统,拉关木在人工种植的位置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与本地植物较和谐生长,发挥着较好的生态效益,表明拉关木是优良的沿海防护林和景观林的造林树种,但人工引种造林时应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加强管理。本研究对我国引进拉关木的不同纬度的典型地域进行现场样方调查,调查结果详见如下。海南东寨港拉关木群落垂直结构随群落林龄的增加而复杂,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现为11龄林>19龄林>6龄林。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的引种园内拉关木群落结构组成简单、空间层次分布明显、林下植被主要为老鼠簕,占群落总数的86.40%;群落中有秋茄、桐花树、银叶树、老鼠簕、卤蕨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可以促进乡土红树植物的更新;在拉关木引种园的林内、林缘、沟渠、互花米草内均未发现拉关木小苗,表明拉关木在珠海淇澳岛极难自然更新成林。广东电白水东港的拉关木幼苗可以在白骨壤天然林的林窗及林缘光照充足的空间自然更新生长,表明广东电白水东港拉关木幼苗具有一定的天然扩散能力。因缺乏光照、及冬季的低温影响,福建九龙江河口的拉关木人工林下小苗很难自然更新生长;福建九龙江河口种植的拉关木人工林,由于林缘附近有互花米草、芦苇等湿地植物的生长,周围缺乏适宜拉关木生长的高程光滩,至今未发现其在自身林内及郁闭度高的林缘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但其在福建九龙江河口的种苗扩散及更新动态仍需进行长期跟踪监测。福建仙游县枫亭镇枫慈溪的拉关木人工林的林内、邻近乡土红树植物秋茄林内及芦苇地均未发现拉关木幼苗的扩散,表明拉关木苗属于阳性苗,其很难在郁闭缺光的环境下自然更新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拉关木虽有一定的扩散能力,但其在福建仙游县枫慈溪的扩散仅限于其周边滩涂高程较高的光滩,及光照充足的林缘位置。通过对海南东寨港、广东电白水东港、珠海淇澳岛、福建九龙江河口、及莆田仙游县枫亭镇枫慈溪不同引种时期拉关木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调查结果表明,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苗扩散情况与龄林、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5)拉关木对中国东南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拉关木引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值为25.5分,处于风险等级标准的最低等级,为可接受(0-36)等级。在以红树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严禁引入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发现区外自然扩散来的拉关木幼苗,应及时清除,这是保护区管理应该做的工作,木本植物幼苗清除容易,不易复发。但对于引进任何外来的生物,仍然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必须加强跟踪监控,确保生态安全,对拉关木在我国各地的引种栽培仍应加强管控。(6)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研究表明,3种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总量为1093.0-1372.3 g·m-2,处于国内外关于红树植物年凋落量的(670-1500 g·m-2)的上端,表明拉关木具有高归还率的特性。本研究发现,福建九龙江河口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为8龄林(1372.3 g·m-2)>6龄林(1208.5g·m-2)>4龄林(1093.0g·m-2),表明拉关木人工林年凋落物量随着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2015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的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年凋落物量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动态,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7)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在0.87-6.15 μmol CO2·m-2·s-1之间,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低于前人对福建九龙江河口秋茄林的土壤呼吸最大值6.18 μmol C02·m-2·s-1,这一差距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红树林树种、龄林、土壤温湿度等因素有关。不同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表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6龄林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不同季节表现不同,夏季和春季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相似,均表现为双峰型,而秋季和冬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而4龄林拉关木林样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土壤深度为0-5 cm和5-10 cm的4龄林拉关木林样地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58 g·kg-1和0.54 g·kg-1,各样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4龄林>6龄林>8龄林>光滩。(8)从叶片的形态及其超微结构探讨了非C4植物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拉关木、秋茄、白骨壤、桐花树的叶面积大小分别为:秋茄(2035.87±5.23mm2)>拉关木(1758.38±4.53 mm2)>桐花树(1746.96±4.21 mm2)>白骨壤(1119.35±2.52 mm2)。4个红树植物种叶片的周长、长、宽等均表现为秋茄最大,白骨壤最小,表明叶片形态结构方面无法解释拉关木的速生快长特性。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拉关木平均每个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面积最大,达9.85 μm2,分别是本地种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5.9倍、18.6倍、10.6倍。拉关木叶片叶肉细胞中单位面积叶绿体的类囊体面积均高于乡土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乡土红树植物的叶绿体大部分面积被淀粉颗粒和脂滴等所占据,导致其叶绿体单位面积含有的类囊体面积减小;而拉关木叶片的叶绿体类囊体片层排列紧密平行贯穿于整个叶绿体,最大化地增加叶绿体内类囊体的面积,提高了拉关木叶片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速生快长。
谢红英[4](2018)在《适合与红麻间作的大豆品种筛选及间作模式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为研究适合与红麻间作的大豆品种以及间作模式,在广西南宁和河池两地开展了试验,设置了单作红麻、单作大豆、1行红麻间作1行大豆(间作1)和1行红麻间作2行大豆(间作2)四种种植模式,以期筛选出适合红麻大豆间作的大豆品种和适宜的田间种植模式,为红麻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广西红麻大豆间作种植方式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撑。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红麻与大豆间作对红麻和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2)、红麻与大豆间作对红麻和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3)、红麻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所有的间作处理中,间作2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A2整体表现最优,大豆和红麻的复合产量也最高。在间作2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A2产量较高,其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功能叶的SPAD和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量等都显着高于单作模式;此种植模式下红麻的单株干皮重显着高于单作,是单作麻的1.88倍。2、在广西南宁和河池两地的种植中,间作2种植模式下,红麻与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以及土壤养分表现都较好,整体优于单作和间作1种植模式:(1)红麻与大豆间作对红麻和大豆的生长发育都起到促进作用。在间作1模式和间作2模式下,红麻的株高、茎粗、皮厚和大豆的株高,SPAD均高于单作模式。在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方面,间作2模式高于间作1模式。(2)红麻与大豆间作提高了大豆和红麻的产量。在间作2模式下,大豆品种A2和A5的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都显着高于单作。间作2模式下红麻单株皮重、单株骨重、全鲜重,单株干皮重以及复合产量最高。(3)红麻与大豆间作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南宁试验田间作2种植模式下,大豆根区土壤的碱解氮含量最高,达123.28 mg/kg,红麻及大豆根区的土壤全氮含量显着高于单作。河池试验田不同间作模式下,红麻和大豆根区土壤的碱解氮含量都显着高于单作,且间作2种植模式下,红麻根区土壤的碱解氮显着高于间作1种植模式;间作1和间作2种植模式下土壤的全氮含量都显着高于单作。
王虹妍[5](2017)在《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文中提出梅(Prunus mume),中国传统名花,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目前培育出的抗寒梅花品种中,多为白色和淡粉色,并缺失了典型梅香。本研究为培育抗寒、芳香、色彩艳丽、彩色叶梅花新品种,进行了梅花杂交育种及胚培养试验,对梅花远缘杂交及种系间的花粉管生长状况,坐果率动态变化,胚培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究梅花杂交亲和性和培育梅花新品种,主要结果如下:1.梅花杂交育种采用‘香瑞白’、‘淡丰后’、‘美人’梅作为母本,远缘杂交父本7个,种系间杂交杂交父本26个,共有70个组合,授粉总数为22135朵;远缘杂交共16个组合,授粉7898朵,收获种子85粒,培育出1株杂交苗(‘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种系间杂交共54个组合,授粉14237朵花,收获种子1048粒,培育出328株杂交苗,其中包括以‘香瑞白’为母本的杂交苗48株,以‘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苗245株,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苗35株。2.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普遍较低,结实率最高的组合是‘淡丰后’ב白花山碧’桃,仅为4.43%。以‘美人’梅为母本的远缘杂交组合未获得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不亲和性。3.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中,以‘香瑞白’和‘淡丰后’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5%左右,以‘美人’梅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较低,平均为4.01%,但是不同组合的结实率有较大差异。筛选出优良的梅花杂交父本有:‘潮塘宫粉’、‘扣瓣大红’、‘米单跳枝’、‘粉台垂枝’、‘多萼朱砂’。4.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发现,梅花远缘杂交中存在的花粉生长异常的现象,如花粉管在柱头上缠绕、扭曲,花粉管末端膨大等。授粉后120h,远缘杂交组合的花粉管已经伸入子房,组合‘美人’梅ב单粉’桃呈现较好的亲和性,花粉管生长速度及伸入子房的比率高于其他组合。梅花种系间杂交组合的花粉管授粉后96h进入子房,但不同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进入子房的比率具有差异。5.梅花杂交授粉后10d,远缘杂交组合与近缘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不大,但是在授粉后10~30d,远缘杂交组合坐果率下降幅度高于近缘杂交组合,授粉后40 d的坐果率趋近于0。6.胚培养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美人’梅实生苗,其最适培养基为2/3 WPM+0 mg/L 6-BA+0 mg/L IBA+1.0 g/L 活性炭。
钟光鑫[6](2014)在《杨梅引种观察及施肥方式改善品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浙江是世界杨梅的科研生产与技术推广中心,但是目前杨梅产区主要在台州、温州、宁波和舟山浙南沿海一带,在浙北仅有少量东魁及荸荠栽培,2008年之前诸暨地区尚没有杨梅种植。叶面肥常用来提高杨梅果实的品质,但是使用叶面肥能否提高杨梅果实储藏期的品质尚属未知。近几年发现杨梅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树势严重衰弱、果实品质变劣的情况,推测原因可能是常年简单使用化学肥料致使杨梅根系环境受损。目前尚没有可以很好改良土壤微环境的化学品,单纯菌株制剂改良效果有限。本文以黑晶、晚荠蜜梅、荸荠种、东魁杨梅品种为试村,通过在诸暨引种观察其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与产量表现,4个品种在诸暨均能正常生长,植物学特征表现与其原产地相似,适应性好;黑晶杨梅早果性好,4个品种丰产性较好,果实品质性状优良。以丁岙梅为试材,通过美钙镁、爱农氨基酸、果蔬品质改良剂、翠康钙宝等4种不同叶面营养液处理,均可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爱农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比对照提高1.30、1.52个百分点,总酸比对照降低0.22个百分点,其次为美钙镁和翠康钙宝。生长期喷施含钙叶面肥,可降低果实失水率、烂果率,降低果实POD活性,其中美钙镁处理作用效果明显,比对照降低5.07个百分点。以荸荠种和东魁为试材,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增幅分别在30.9%~55.6%和3.38%~33.73%之间。荸荠种果实硬度都有较好的增加,增幅在8.8%~22.8%之间,其中5kg的增幅最大。东魁的总糖含量明显增加,但荸荠种变化不明显;荸荠种和东魁果实的总酸含量都有明显增加,但V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甚至有所降低。
韦茂贵,王晓玉,谢光辉[7](2012)在《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时间分布与作物的成熟期关系密切,对其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提出田间秸秆成熟期的概念,通过查阅2006—2011年正式发表的大田试验文献获得大田作物主产品在各地区的成熟期或收获期,确定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的成熟期。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1—4月是甘薯、甘蔗、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的秸秆成熟期;5—6月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开始成熟,为全国秸秆成熟初期;7—11月为水稻、小麦及玉米集中收获时段,属于秸秆成熟盛期,其中,9和10月秸秆成熟的作物最多;12月为秸秆成熟末期,马铃薯、甘薯、花生、棉花、黄红麻和甘蔗的秸秆在此时期成熟。长江以北地区的作物秸秆成熟期为6—10月,高峰期在8—10月初;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无霜期长,可栽培作物种类多,秸秆成熟时间相对分散。明确田间秸秆的成熟期,为研究我国田间秸秆资源的时间分布提供依据。
钟必凤[8](2010)在《7个黑莓品种在四川雅安的生长结果表现》文中提出黑莓(Blackberry)属于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 L.)的浆果类果树,其聚合果营养成分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特殊营养成分,尤其是Vc和SOD含量高,属于高钾低钠果品,近年来风靡欧美,被列为世界第三代水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试验以引进的7个黑莓品种为试材,通过系统地观察7个黑莓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果实经济性状、果品品质及抗性等,以分析引进的黑莓品种在四川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的生长发育习性与生态适应性,并从中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栽培的黑莓品种,近而为四川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的黑莓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7个黑莓品种中表现最好的黑莓品种’Arapaho’进行肥效试验和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基生枝试验,探讨实现黑莓优质高产的方法,结果表明:1.通过两年的物候期观察表明,引进的7个黑莓品种在四川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能够正常的开花结果,并能够顺利地完成整个生育期。7个黑莓品种的生育期与北京地区相比,萌芽期提早了1个多月,落叶的时间与北京地区差不多。因此,引进的7个黑莓品种其整个生育期比其在北京地区延长了1个多月。生育期的延长有利于树体光合产物的制造和贮藏营养的积累。2.引进的7个黑莓品种均能较好的适应四川雅安的生态环境,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表现以’Arapaho’最好,其植株健壮、丰产性好、果个大,同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虫害的特性,初步认为可在四川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进行推广栽培。其余品种的表现相对较差,在四川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及气候相似的地区应慎重进行推广栽培。但在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的四川雅安地区,夏季干旱和多雨成为了发展黑莓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连续的观察,并结合相关资料,认为在在亚热带湿热寡日照生态区及气候相似的四川等地栽种黑莓应该:(1)合理密植,栽植密度以0.5×1.0m-1.0×2.0m为宜;(2)加强肥水管理,特别在夏季做到旱灌涝排。3.对黑莓品种’Arapaho’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P、K肥可有效的增加黑莓果实的含糖量,提高糖酸比,改善果实品质,同时其果实Vc的含量也显着提高。4.对黑莓品种’Arapaho’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和B9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和B9均能有效的抑制黑莓基生枝的生长,并促进分枝数的增加,在试验设定的四个浓度梯度中(2000 mg·L-1、1500 mg·L-1、1000mg·L-1、500 mg·L-1),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效果更显着,但是更高浓度的处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韩博[9](2009)在《关中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比较研究及杂交后代分子标记》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是以课题组选择出来的7个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为材料,对它们进行生物性状、遗传特性的分析、鉴定研究,以便确定关中地区紫花苜蓿的最佳利用年限及其亲本间的遗传关系,和F1代杂交结果的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对7个苜蓿品种连续7年的产量分析表明,关中地区紫花苜蓿最大生产力出现在第4年,产量为29800 kg/hm2,第5年产量急剧下降,因此可确定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2、从7年平均干草产量来看,7个品种均适宜在关中地区种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放牧者>中苜1号>三得利>爱菲尼特>维多利亚>苜蓿54>德宝>关中。其中放牧者,中苜1号,三得利生产性能较好,产量分别达到24600kg/hm2,23100 kg/hm2 ,23000 kg/hm2,比关中苜蓿高48.19%,39.16%,38.55%,由此可见,引进的这些品种在关中及其气候相似区有较大的推广价值。3、以7个优质苜蓿品种各生产性能指标的平均值为标准构建了关中地区的“标准苜蓿”,并以此作为标准对各F1代苜蓿材料进行筛选与评价,最终筛选出32个生产性能较好的杂交后代4、17对SSR和12条ISSR引物分别检测出82和57个等位位点,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大于0.5,分别为0.6732和0.6897,说明这些引物可以提供合理的多态性信息,同时也说明品种间发生了较大遗传变异,与胡晓宁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5、从各个引物扩增产物图谱来看,所有杂交后代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双方亲本,所获得的杂交后代具备了母本或者父本的1条特异带,据此可以判定杂交试验是成功的。
何小三[10](2009)在《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豫西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基地进行了配方施肥与营养诊断试验,对仁用杏的败育花比例、坐果率、成果率、保果率及产量等进行了调查,并动态跟踪调查了仁用杏叶片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仁用杏保果率、产量与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仁用杏平均败育花比例为3.98%,比2006、2007年分别降低了15和10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坐果率和成果率分别为46.29%和20.16%,比2006年分别提高了近20和10个百分点。2.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区仁用杏品种超仁进行叶片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宽均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同时出现在4月7日和4月23日,叶片长、宽的生长曲线分别为:Y长=1.219936+0.355524t+0.009224t2-0.000657t3,R2=0.996;Y宽=0.645753+0.3394784t+0.002657t2-0.000376t3,R2=0.9958。叶面积有4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7日、4月17日、4月23日和4月27日,叶片的持续增长时间为47d,叶面积生长曲线为:Y面积=0.651282-0.58078t+0.220554t2-0.005732t3,R2=0.9832。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果实迅速生长期—膨大期历时30d,果实缓慢生长期—硬核期历时60d,纵横径的生长曲线分别为:Y纵=0.505135+0.770411t-0.07188t2+0.002195t3,R2=0.9948;Y横=0.78861+0.633315t-0.049635t2+0.001346t3,R2=0.9931。3.通过两次配方施肥正交试验,得出:P、K肥可显着提高保果率(P<0.01),N肥无显着影响(P>0.05),各因素对保果率的影响次序为:P>K>N,最佳保果肥配方为N1P2K3;N、P、K不同施肥量水平均对单株鲜果产量有显着性影响(P<0.01),各因素对鲜果产量的影响次序为N>P>K,最佳产量配方为N3P3K2;N对单果重等果实经济性状均有显着性影响,P、K只对部分果实经济性状有显着性影响;以单株鲜果产量、产核量和产仁量为指标,优选出增产肥最佳组合为N3P3K2。4.测定了仁用杏叶片中10种矿质营养元素(N、P、K、Mg、Ca、Fe、Zn、Cu、Mn、B)的含量,并研究了生长期内各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内N、P、Zn、Cu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Mg、Ca、Fe含量随叶龄增加而升高;K、B含量随叶龄增加呈交替升降变化;Mn含量随叶龄增加先降低后期明显升高,只是各元素含量高峰出现的时期各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与P、Cu、Zn,P与Cu,Cu与Zn,Fe与Mn、Ca呈极显着正相关;P与Zn,Mn与Ca,Mg与Ca呈显着正相关;Mg与N、Zn、Cu,B与Fe呈极显着负相关;Mg与P,B与Ca、Mn呈显着负相关。5.营养诊断结果表明:K最缺乏,其次是Zn,N、P、Mn、Ca、Cu基本满足需求,Fe、Mg、B过剩,施肥顺序为K>Zn>P>Ca>Mn>N>Cu。6.配方施肥对仁用杏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保果肥可显着提高叶片中全氮、全磷的含量,全钾含量则显着降低;增产肥可显着提高叶片中全氮含量,对全磷的影响不大,全钾含量也是显着降低。7.仁用杏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保果率及产量等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保果率与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无显着的相关关系,产仁量、产核量和鲜果产量只与叶片中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全磷和全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着。果实经济性状间相关性结果为:产仁量、产核量、鲜果产量间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单果重、单仁重与单核重分别呈极显着和显着正相关关系,出核率与单果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出仁率与单果重、单核重分别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关系。
二、南京地区果蔗引种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地区果蔗引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1 国内外果梅分布概况 |
1.1.2.2 四川地区野生果梅分布概况 |
1.1.2.3 果梅的价值 |
1.1.2.4 果梅生态学研究 |
1.1.2.5 果梅引种繁育研究 |
1.1.2.6 果梅栽培技术研究 |
1.1.2.7 果梅加工品开发利用 |
1.2 研究目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果梅品种选择试验研究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生长指标测定 |
2.3.2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坐果率测定 |
2.3.3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分枝特性观测 |
2.3.4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叶片性状观测 |
2.3.5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性状特性观测 |
2.3.6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内含物测定 |
2.3.7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不同果梅品种近3年果实产量观测 |
2.3.8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枸橼酸含量测定 |
2.3.9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的果实外观及风味观测 |
2.3.10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主成分分析 |
2.4 试验结果 |
2.4.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生长指标对比 |
2.4.2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坐果率对比 |
2.4.3 初步选择 |
2.4.4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分枝特性对比 |
2.4.5 不同果梅品种叶片表型性状对比 |
2.4.5.1 叶长 |
2.4.5.2 叶宽 |
2.4.5.3 叶面积 |
2.4.5.4 叶厚 |
2.4.6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性状特性分析 |
2.4.7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外观及风味分析 |
2.4.8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内含物及营养物质分析 |
2.4.8.1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品质测定 |
2.4.8.2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糖酸比分析 |
2.4.8.3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
2.4.9 不同果梅品种近3年鲜果产量分析 |
2.4.10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枸橼酸含量分析 |
2.4.1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主成分分析 |
2.4.12 小结 |
第3章 ‘南高’栽培管理初步研究 |
3.1 试验点概况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不同建园方式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
3.2.2 不同修剪方式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
3.2.3 不同管理技术措施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
3.2.4 ‘南高’物候观测 |
3.2.5 ‘南高’病虫害调查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南高’建园方式分析 |
3.3.2 ‘南高’修剪方式分析 |
3.3.3 ‘南高’造林成本分析 |
3.3.4 ‘南高’物候 |
3.3.5 ‘南高’主要病虫害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南高’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
4.1 试验点概况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南高’播种量试验 |
4.2.2 ‘南高’嫁接试验 |
4.2.2.1 嫁接方法 |
4.2.2.2 不同嫁接时间试验 |
4.2.2.3 接穗粗度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南高’播种试验量分析 |
4.3.2 ‘南高’嫁接试验分析 |
4.3.2.1 不同嫁接方法对‘南高’嫁接成活率、新梢长、接穗萌芽率的影响 |
4.3.2.2 不同嫁接时间对南高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4.3.2.3 接穗粗度对‘南高’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四川‘南高’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 |
5.1 ‘南高’原产地自然概况 |
5.2 ‘南高’现有栽培试验地自然概况 |
5.3 ‘南高’原产地与四川现有栽培地海拔气候比较 |
5.4 ‘南高’现有栽培试验地气候特征 |
5.5 四川大邑、绵阳试验点土壤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优良果梅品种‘南高’ |
6.1.2 ‘南高’栽培管理技术 |
6.1.3 ‘南高’种苗繁育技术 |
6.1.4 四川‘南高’生态适宜性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2)一个琯溪蜜柚新种质的选育与品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柚新种质选育的研究进展 |
1.1 杂交育种 |
1.2 引种 |
1.3 实生选种 |
1.4 诱变选种 |
1.5 生物技术育种 |
1.6 芽变选种 |
2. 柚芽变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形态学鉴定 |
2.2 同工酶鉴定 |
2.3 孢粉学鉴定 |
2.4 细胞学鉴定 |
2.5 分子标记鉴定 |
3 柚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3.1 柚果实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3.2 柚果实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
3.3 柚果实糖分的研究进展 |
4.‘红钻蜜柚’的选育过程与主要性状描述 |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红钻蜜柚’的孢粉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粉大小与外形特征 |
2.2 花粉粒外壁形态特征 |
2.3 花粉粒萌发孔形态特征 |
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ITS、matK基因和rbcL基因序列的亲缘关系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1.5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引物与退火温度的筛选 |
2.2 基于ITS序列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分析 |
2.3 基于matK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分析 |
2.4 基于rbcL1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红钻蜜柚’色素组分的测定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UPLC定量分析 |
2.2 ‘红钻蜜柚’等柚果实的呈色分析 |
2.3 不同蜜柚成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分析 |
2.4 不同蜜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部位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
3 讨论 |
第五章 ‘红钻蜜柚’与其他柑橘类果实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单果重测定 |
1.3.2 果形指数测定 |
1.3.3 可食率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实外观性状结果 |
2.2 外观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3 感官品质的聚类分析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红钻蜜柚’与其他柑橘类果实有机酸的测定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药品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钻蜜柚’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分析 |
2.2 ‘红钻蜜柚’与其他柑橘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含量 |
2.3 柑橘果实中有机酸相关性分析 |
2.4 柑橘果实中有机酸组分聚类分析 |
2.5 10个琯溪蜜柚品系有机酸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品种的柚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差异显着 |
3.2 有机酸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可用于区分和评价不同品种的柚果实 |
3.3 果实有机酸与色素形成存在相关性 |
第七章 ‘红钻蜜柚’与其他柑橘类果实糖的测定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UPLC-ELSD法条件优化 |
2.2 UPLC-ELSD相关参数 |
2.3 ‘红钻蜜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变化分析 |
2.4 ‘红钻蜜柚’与其他柑橘果实中糖组分含量差异分析 |
2.5 柑橘果实中糖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
2.6 柑橘果实中糖组分含量聚类分析 |
2.7 10个琯溪蜜柚品系糖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UPLC-ELSD测定柑橘果实中糖含量 |
3.2 柑橘果实中糖品质差异与蔗糖含量高低具有关联性 |
第八章 ‘红钻蜜柚’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品质评价指标测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实品质评价指标 |
2.2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2.3 果实Vc含量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2.4 果实木质素含量结果与差异性分析 |
2.5 果实糖酸比、固酸比结果与差异分析 |
2.6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7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琯溪蜜柚的外观性状可做为与其他类别的柑橘果实区分的依据 |
3.2 不同品种、树龄海拔等影响柚果实木质素含量 |
3.3 结合隶属函数的主成分分析法适合对柚类果实进行综合评价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外来物种研究背景 |
1.1.1 外来物种的相关概念 |
1.1.2 外来物种引进的生态效益 |
1.1.3 外来物种引进的生态风险 |
1.2 拉关木概述 |
1.2.1 拉关木的生物学特性与自然分布 |
1.2.2 拉关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拉关木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
1.4.2 拉关木的碳储能力研究 |
1.4.3 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研究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第1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拉关木的繁育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地概况 |
2.1.2 花期、果期物候观察 |
2.1.3 体视显微镜观察 |
2.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5 荧光显微镜观察 |
2.1.6 不同拉关木群落花的性别比例调查 |
2.1.7 不同储藏方式的拉关木种子萌发试验设计 |
2.1.8 拉关木种子野外自身林下种子萌发试验设计 |
2.2 结果分析 |
2.2.1 拉关木雄全异株系统花的结构特征 |
2.2.2 拉关木种子的物理特征 |
2.2.3 不同储藏方式对拉关木种苗萌发的影响 |
2.2.4 拉关木种子在野外自身林内的种子发芽情况研究 |
2.3 讨论与结论 |
2.4 第2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拉关木苗在乡土红树植物林缘及林内生长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野外光照强度监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光照情况 |
3.2.2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拉关木苗生长动态分析 |
3.2.3 秋茄林样地林内及林缘拉关木苗生长动态与气温的相关性分析 |
3.2.4 拉关木种子在秋茄林的林内生长情况 |
3.3 讨论与结论 |
3.4 第3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拉关木对木榄幼苗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水浸液制备 |
4.1.3 实验设计 |
4.1.4 生长和产量指标 |
4.1.5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4.1.6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4.2.4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2.5 拉关木水浸液对木榄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6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化感物质鉴定 |
4.3 讨论与结论 |
4.4 第4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拉关木的群落结构及种苗扩散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概况 |
5.1.2 样地设置 |
5.1.3 群落特征分析 |
5.1.4 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海南东寨港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特征 |
5.2.2 珠海淇澳岛拉关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
5.2.3 广东电白水东港不同林分拉关木群落特征及其种苗扩散研究 |
5.2.4 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林下小苗生长动态研究 |
5.2.5 福建莆田仙游县枫慈溪拉关木种群天然更新与扩散研究 |
5.3 讨论与结论 |
5.4 第5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外来种拉关木对中国东南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的风险评估 |
6.1 物种评价信息 |
6.1.1 引入类型 |
6.1.2 繁殖特性 |
6.1.3 生长速度 |
6.1.4 抗逆性 |
6.1.5 群落演替 |
6.1.6 扩散的可能性 |
6.1.7 利弊情况 |
6.1.8 控制管理状况 |
6.1.9 控制难易程度 |
6.2 拉关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
6.3 引入风险等级及管控建议 |
6.4 第6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福建九龙江河口拉关木人工林的凋落物动态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区域及试验地概况 |
7.1.2 样地设置 |
7.1.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7.2 结果分析 |
7.2.1 拉关木凋落物的年季动态研究 |
7.2.2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凋落量及季节动态研究 |
7.3 讨论与结论 |
7.4 第7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样地概况 |
8.1.2 土壤呼吸样点设置 |
8.1.3 土壤pH值及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测定 |
8.1.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8.2 结果分析 |
8.2.1 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昼夜变化研究 |
8.2.2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研究 |
8.2.3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pH值研究 |
8.2.4 不同林龄拉关木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研究 |
8.3 讨论与结论 |
8.4 第8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拉关木的速生快长机制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9.1.2 采样方法 |
9.1.3 叶片形态参数测定 |
9.1.4 透射电镜观察 |
9.2 结果分析 |
9.2.1 拉关木与3种乡土红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比较 |
9.2.2 拉关木与3种乡土红树植物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
9.3 结论与讨论 |
9.4 第9章参考文献 |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拉关木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附录1-la 拉关木根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1-1b 拉关木根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2a 拉关木枝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2b 拉关木枝水浸液二气甲烧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3a 拉关木叶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3b 拉关木叶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l-4a 拉关木果水浸液二氯甲烷相GC—MS测试图谱 |
附录l-4b 拉关木果水浸液二氯甲烷相经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 |
附录2 拉关木水浸液石油醚相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附录3 拉关木各器官水浸液乙酸乙酯相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鉴定的有机化合物及质谱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适合与红麻间作的大豆品种筛选及间作模式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麻的经济价值及生物学特性 |
1.2 大豆的经济价值及生物学特性 |
1.3 间套作种植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
1.3.2 红麻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
1.3.3 大豆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大豆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物候期记录 |
2.3.2 农艺性状测定 |
2.3.3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测定 |
2.3.4 产量指标测定 |
2.4 红麻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农艺性状测定 |
2.4.2 产量指标测定 |
2.5 土壤养分测定 |
2.5.1 土壤取样 |
2.5.2 土壤测定方法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宁试验田大豆品种筛选及间作模式研究 |
3.1.1 不同大豆品种的生育期调查 |
3.1.2 间作对大豆农艺性状及功能叶性状的影响 |
3.1.3 对大豆品种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影响 |
3.1.4 红麻大豆间作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5 间作对红麻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3.1.6 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 河池试验田间作模式研究 |
3.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大豆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2 不同间作模式对红麻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3.2.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间作模式对大豆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 |
4.3 不同间作模式对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 |
4.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梅花概况 |
1.1.1. 梅花的分布 |
1.1.2. 梅花品种分类 |
1.1.3. 梅花生物学特性 |
1.2. 梅花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3.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
1.3.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表现 |
1.3.2.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克服方法 |
1.4. 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研究进展 |
1.4.1. 远缘杂种胚败育类型及原因 |
1.4.2. 远缘杂种不活克服方法 |
1.5. 梅花胚培养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梅花杂交育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
2.2.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2.2.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分析 |
2.2.4. 梅花种系间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2.5. 梅花远缘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3.1. 杂交父本花粉萌发率 |
2.3.2. 梅花种系间杂交结实率 |
2.3.3. 梅花远缘杂交结实率 |
2.3.4. 梅花杂交坐果率动态变化 |
2.4. 小结 |
3. 梅花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梅花种系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2.2. 梅花远缘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梅花杂交F1代培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以‘香瑞白’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
4.2.2. 以‘淡丰后’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沙藏播种 |
4.2.3. 以‘美人’梅为母本种系间杂交F1代胚培养 |
4.2.4. 梅花远缘杂交F1代胚培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培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胚培养 |
5.2.2. ‘美人’梅天然授粉种子沙藏播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杨梅引种观察及施肥方式改善品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杨梅的生产概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浙北地区杨梅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
1.3.2 安全、有效、快速的叶面肥和有机肥筛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在诸暨地区引进新品种,并且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4.2 在温州地区进行叶面肥的使用种类及方法的研究 |
1.4.3 在海宁地区进行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方法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杨梅品种在诸暨引种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栽植方法 |
2.1.3 物候期观察 |
2.1.4 果实取样及品质测定方法 |
2.1.5 单株产量计算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物候期 |
2.2.2 果实品质性状 |
2.2.3 产量表现 |
2.3 讨论 |
第三章 叶面营养对杨梅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基地 |
3.1.2 实验用叶面肥 |
3.1.3 处理方法 |
3.1.4 果实品质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叶面营养对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叶面营养对杨梅贮藏后果实失水率、烂果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叶面营养对杨梅贮藏期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 |
3.2.4 不同叶面营养对杨梅贮藏期果实 POD 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齐发”生物有机肥改善杨梅果实品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基地 |
4.1.2 生物有机肥及处理 |
4.1.3 果实品质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施肥水平对杨梅果实外形参数的影响 |
4.2.2 不同施肥水平对杨梅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 |
4.2.3 不同施肥水平对杨梅果实总酸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施肥水平对杨梅果实 Vc 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8)7个黑莓品种在四川雅安的生长结果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黑莓的植物学及栽培分类和种质资源分布 |
1.1.1 黑莓的植物学及栽培分类 |
1.1.2 黑莓种质资源分布 |
1.2 黑莓品种选育历史及栽培概况 |
1.2.1 黑莓品种选育历史 |
1.2.2 黑莓栽培概况 |
1.3 黑莓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
1.4 我国发展黑莓产业的优势 |
2 试验目的和意义 |
3 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地条件 |
3.3 试验设计 |
3.4 试验方法 |
3.4.1 适应性调查 |
3.4.2 物候期观测 |
3.4.3 枝条生长动态调查 |
3.4.4 果实品质分析 |
3.4.5 丰产性调查 |
3.4.6 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黑莓‘Arapaho’基生枝生长的影响 |
3.4.7 不同肥料对黑莓‘Arapaho’果实品质的影响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适应性调查 |
4.2 物候期观测 |
4.3 枝条生长动态调查 |
4.3.1 结果枝加长生长动态 |
4.3.2 结果枝加粗生长动态 |
4.3.3 基生枝加长生长动态 |
4.3.4 基生枝加粗生长动态 |
4.4 基生枝抽生数量 |
4.5 果实品质分析 |
4.6 丰产性调查 |
4.7 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黑莓‘Arapaho’基生枝生长的影响 |
4.7.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莓‘Arapaho’基生枝长度的影响 |
4.7.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莓‘Arapaho’基生枝粗度的影响 |
4.7.3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莓‘Arapaho’基生枝分枝数的影响 |
4.8 不同肥料对黑莓‘Arapaho’果实品质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适应性 |
5.2 物候期 |
5.3 枝条特性 |
5.4 品质和产量 |
5.5 肥料对黑莓品质的影响 |
5.6 生长调节剂 |
5.7 黑莓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前景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关中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比较研究及杂交后代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苜蓿产量研究概况 |
1.2.1 株高对产量的影响 |
1.2.2 株从密度、分枝数、茎长对产量的影响 |
1.2.3 生长速度及再生速度对产量的影响 |
1.2.4 生育时期及利用年限对产量的影响 |
1.2.5 叶茎比(LSR)对产量的影响 |
1.2.6 鲜干比对产量的影响 |
1.3 苜蓿育种研究概况 |
1.3.1 育种研究进展 |
1.3.2 育种方法及成就 |
1.3.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4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4.1 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 |
1.4.2 SSR 和ISSR 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1.4.3 杂种后代鉴定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紫花苜蓿利用年限的研究 |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方法 |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苜蓿品种的生育期 |
2.3.2 不同苜蓿品种的株高 |
2.3.3 不同苜蓿品种头茬草的生长速度 |
2.3.4 不同苜蓿品种茎叶比和鲜干比的比较 |
2.3.5 不同苜蓿品种7 年产量动态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杂交后代的选育与鉴定 |
3.1 杂交后代的选育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杂交后代的田间管理及指标测定 |
3.1.3 杂交后代的选择 |
3.2 杂交后代的鉴定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结 论 |
4.1 紫花苜蓿利用年限的研究 |
4.2 杂交后代的选育与鉴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与测定指标 |
2.4 结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败育花比例、坐果率和成果率调查结果 |
3.2 叶片及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曲线拟合 |
3.3 配方施肥对保果率及产量等的影响 |
3.4 仁用杏叶内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生长季内的变化 |
3.5 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结果 |
3.6 配方施肥对叶片中N、P、K含量的影响 |
3.7 保果率、产量与叶片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的相关性 |
4 结论与讨论 |
5 创新点 |
6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四、南京地区果蔗引种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D]. 王凘璐.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2]一个琯溪蜜柚新种质的选育与品质评价研究[D]. 龚江美.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3]外来红树植物拉关木的生态风险及主要生态效益研究[D]. 王秀丽. 厦门大学, 2018(06)
- [4]适合与红麻间作的大豆品种筛选及间作模式初步研究[D]. 谢红英. 广西大学, 2018(12)
- [5]梅花杂交育种与杂交亲和性研究[D]. 王虹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杨梅引种观察及施肥方式改善品质技术研究[D]. 钟光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4)
- [7]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J]. 韦茂贵,王晓玉,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8]7个黑莓品种在四川雅安的生长结果表现[D]. 钟必凤.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9]关中地区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比较研究及杂交后代分子标记[D]. 韩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仁用杏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研究[D]. 何小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