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种果桑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翁仙平,潘木勤,赵斌,周智峰[1](2021)在《不同果桑品种在遂昌引种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筛选适合在遂昌县种植的果桑品种,以粤葚大十、台湾长果桑、白玉王果桑品种为试材,在遂昌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葚大十明显优于其他2个品种。粤葚大十树高茂盛,树高为206.8 cm,枝下高为56.4 cm,地径为7.9 cm,单株产量为5.03 kg。台湾长果桑单果重最大,为9.66 g,但单株产量最低,为3.66 kg。粤葚大十采收期长,可作主栽品种在遂昌县进行进一步示范、推广。
高磊,魏翠果,贾自乾,姚国飞,郭俊英[2](2021)在《鲜食果桑新品种紫魅2号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紫魅2号果桑新品种是从2009年收集的野生桑资源中筛选而来。该品种果实5月上旬至6月中旬成熟,果实长筒形,成熟果实紫黑色,风味酸甜适口,品质极上,汁色鲜紫,出汁率77.90%,有籽,可食率98.8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1.2%,还原糖含量为7.1%,总酸含量为3.6%,总氨基酸含量为15.4 g·kg-1,矢车菊色素含量为1.72 g·kg-1,维生素C含量为0.15 mg·g-1,该品种花芽分化容易,花芽率99.31%,坐果率92.8%,单芽果数4~8个,平均5.62个。该品种节间距短,米条结果数多。丰产稳产,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每666.7 m2产量2 750 kg,是一个适合鲜食采摘的果桑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及周边省市桑树适生区栽植。
吴雪琴,陈一帆,莫晟琼,刘瑛[3](2020)在《灵山县果桑产业分析及对精准扶贫见解》文中研究说明从目前广西果桑产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在资源、规模、环境、效益、市场前景等多方面来看都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将果桑产业打造成了当地支柱性产业,对于推动当地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地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以灵山县为例分析果桑产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促进当地果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崔秋英[4](2020)在《繁育果用桑扦插苗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为例》文中认为繁育扦插果桑苗,可实现成苗快、成本低、收益高的目标,不但能满足市场上急于建园的苗木需求,而且对加快推进农民创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扦插育苗圃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了夏、冬季果桑扦插的建圃、育苗及取苗等环节所产生的生产资料、生产设施及劳务支出费用,具体从成本、产值、收益、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等角度做出了果桑扦插育苗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了影响产值与净利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扦插育苗的成本举措,为发展高效高质桑树扦插繁育基地提供了发展思路。
刘文田[5](2020)在《曲阳果桑的引进及发展建议》文中提出果桑作为一种新兴水果,被称为第三代水果新秀,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加工品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传统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主,结果晚,果小而少,难以作为水果被开发利用。近年来,河北省曲阳县先后引进栽培了果个大、结果早、产量高、口感佳、效
曹小明,陈义安[6](2019)在《大竹县蚕桑产业振兴新路径探索》文中认为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路径,确定"10+3"体系,培育"川字号"特色产业、发展先导性支撑产业。川桑(蚕桑)纳入四川十大特色产业,比较效益高,为大竹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
高丹阳[7](2019)在《果桑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果桑生产上不同品种种源关系较为混乱,传统的技术方法难以进行准确区分。本研究利用桑科EST数据库信息开发引物,了解SSR分布特点,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SSR位点的多态性,且利用基于EST-SSR分子标记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MCID)法对33个果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2350条非冗余序列中,总共搜查到965个SSR位点,分布频率为38.14%。在桑树EST-SSR中,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地位。其中二核苷酸重复类型的SSR最多,为635个,占全部SSR的65.8%,出现频率为25.1%;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共有309个,占全部SSR的32.02%,出现频率为12.21%;四核苷酸重复类型共21个,出现频率0.83%,占SSR总数的2.18%。2.从中选取30对并结合文献报道的39对EST-SSR引物,合成69对候选引物,筛选出15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6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3个,多态性比率为74.10%,每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在619条之间,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为11.1条,多态性丰富。3.检测了果桑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15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e,PIC)为0.657,引物指数(Marker Index,MI)为7.193。根据PIC值的高低,15对引物的多态性从高到低为:P61>E3>P16>E2>SS18>SS04>SSR56>P68>SS17>E6>E5>E4>P42>SSR76>P23。多态性指标显示,获得的SSR位点多态性较高。4.利用NTSYS-pc 2.11软件对15对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33个果桑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在0.39130.982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870,33个果桑种质资源间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71时,参试品种分为明显的四大类群。第一类包含16个材料,可分为两个亚类;第二类4个材料为朝金、红果桑2、云南长果桑和红果桑1;第三类中含有9个材料;第四类包含4个材料:红玛瑙、中桑5801、意大利桑和九纹龙桑。5.根据引物的扩增谱带,记录0/1矩阵,选取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高的两对引物,引物E3和引物E5,构建33个果桑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利用引物E3将来源不同的重名品种进行PCR扩增,发现白玉王(重名)、长果桑(重名)、叶用桑1(重名)可以与之对应的材料区分开,并不是同一材料。采用基于DNA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方法(MCID),引物E2、引物E4和引物E6能将33个果桑种质资源完全区分鉴别,表明基于DNA分子标记的MCID法鉴定果桑种质资源的可靠性较高。
朱卫军[8](2019)在《优质果桑品种“1208”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前期通过杂交选育的方法,选育出了适宜溧阳当地种植发展的优质特色果桑新品种“1208”,本课题对“1208”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208”大田最佳栽培密度为200~300株/亩,若以果、叶兼用,则可适当密植,若在大棚栽培果桑,密度则要适当偏稀,果桑园宜选用150~250株/亩的栽植密度,既可获得较高的桑椹产量,又能提高桑椹品质。(2)“1208”肥培管理使用有机肥较好,与单独施用无机肥相比,使用有机肥可以显着提高桑果产量、减少落果,不仅有利于果桑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可以提高桑果品质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可达到1.1万元/亩以上。(3)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可知,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显着高于50%多菌灵悬浮剂的抑菌效果,且浓度越高,其抑菌效果越好。通过大田实际防控效果调查发现,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控效率达99.80%。(4)通过果桑支架式栽培可以增加桑果产量10~15%,提高桑果商品率15%以上,提高管理功效1/4,经济效益显着增加,产值增加约2000元/亩,而且有利于使用机械采收技术和降低游客采摘难度。(5)使用大棚栽培果桑,具有明显的升温保温作用,在1-2月,低棚的累计气温比棚外高52.98%,高棚的累计气温比棚外高44.14%,避免了果桑“1208”在溧阳市栽培易受倒春寒的影响。同时,使用大棚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大棚外的防治效果高5.60~9.25%,大棚栽培的桑椹成熟期比棚外提早上市10~15d;因此,使用大棚栽培果桑具有上市早和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6)不同冬剪方式对“1208”果桑经济性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极轻剪的结果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着高于重剪,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也表明落叶后进行极轻剪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因此,在“1208”管理中,冬季修剪不宜过重,以极轻剪为宜;冬季修剪最佳时间为桑树刚落叶至落叶后10 d。
罗国庆[9](2019)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文中认为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8年度广州综合试验站组织召开了桑果种植技术、菌核病防治技术、桑园管理技术、菜桑生产技术等技术培训班、研讨会10期,现场观摩会4期,开展广东省蚕桑生产调研61次,技术咨询181次,发放培训资料1028余份,培训基地县岗位人员25人次,农技人员数80人次,农民602人次,种养大户数89人次。广州综合试验站育成桑树新品种6个,其中果桑新品种粤椹123(CNA20160060.5)、粤椹143
范涛[10](2018)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文中认为1 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8年合肥综合试验站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导下,在站长的带领下,在团队成员及示范县蚕桑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任务目标和有利于蚕桑生产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蚕桑产业的大形势下,以全面提升传统蚕桑产业为目的,积极开展蚕桑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推进蚕桑资源多元利用,拓展延伸产业链;协助培育壮大养蚕大户、家庭农场、蚕桑专业村组;做大做强蚕桑专业合作社、茧丝绸龙头企业;注重农业提质增效
二、良种果桑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种果桑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果桑品种在遂昌引种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处理设计 |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表现 |
2.2 单果重及单株产量 |
2.3 成熟期 |
3 小结与讨论 |
(2)鲜食果桑新品种紫魅2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
2 主要性状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果实经济性状 |
2.3 生长结果特性 |
2.4 物候期 |
2.5 适应性与抗性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苗木繁育 |
3.2 园址选择 |
3.3 合理密植 |
3.4 树形培养 |
3.5 水肥管理 |
3.6 病虫害防治 |
(3)灵山县果桑产业分析及对精准扶贫见解(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果桑产业的优势分析 |
第一,当地土地、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优势。 |
第二,当地交通、配套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
第三,当地相关产业基础优势。 |
第四,农场生产经营条件优势。 |
第五,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优势条件。 |
2 推动灵山县果桑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
2.1 进行产业科学精准规划,加大果桑产业的发展 |
2.2 加大果桑产业的扶持,不断完善果桑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2.3 吸引高端人才,增强技术队伍建设 |
2.4 积极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
2.5 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多元化配置 |
2.6 建立大规模果桑产业基地 |
3 结语 |
(4)繁育果用桑扦插苗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苗圃地概况 |
1.1 苗圃选址 |
1.2 扦插苗繁育流程 |
2 繁育扦插果桑苗的成本构成 |
2.1 人工成本的结构分析 |
2.2 生产资料成本的结构及金额分析 |
2.3 繁育扦插桑苗总成本分析 |
3 繁育扦插果桑苗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 产值 |
3.2 总成本与净利润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1)拓展政府扶持,加强技术指导。 |
(2)建立专用育苗地。 |
(3)建立供-产-销产业链。 |
(5)曲阳果桑的引进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进栽培情况 |
1、北水峪村果园。 |
2、盛和农庄果园。 |
3、石岗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园。 |
二、存在问题 |
1、品种选择难度大。 |
2、苗木引进风险大。 |
3、产后加工经验不足。 |
三、发展建议 |
1、品种选择要适宜。 |
2、苗木生产要就地。 |
3、栽植密度要合理。 |
4、科学规划要先行。 |
5、科技示范要引路。 |
6、综合利用要加强。 |
(6)大竹县蚕桑产业振兴新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竹县蚕业基本情况 |
1.1 大竹县的地理气候 |
1.2 大竹县栽桑养蚕历史 |
1.3 大竹蚕桑生产现状 |
1.4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
2 制约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 |
2.1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
2.2 劳动力缺乏 |
2.3 技术落实不到位 |
2.4 蚕桑产业融合发展不够 |
3 效益对比 |
4 振兴大竹蚕桑产业的建议 |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 |
4.2.1 打造高质量蚕桑生产基地 |
4.2.2 推广标准化养蚕设施设备 |
4.3 积极推行现代蚕业实用技术,完善技术培训体系 |
4.3.1 坚持扩大技术交流 |
4.3.2 搞好小蚕共育工作 |
4.3.3 全面推动“多批次滚动养蚕技术” |
4.2.3全面推广优良蔟具及配套使用技术 |
4.3.5 大力推广优良桑蚕品种 |
4.4 搞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桑园有效产出 |
4.4.1 桑园间套作与林下养殖 |
4.4.2 搞好桑枝食用菌开发利用 |
4.4.3 适度发展果叶兼用桑 |
4.4.4 示范发展蚕桑农旅结合项目 |
4.5 加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招引龙头企业入驻 |
4.6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4.6.1 建立桑、蚕病虫害预防预报体系,减小养蚕风险 |
4.6.2 强化基础技术管理 |
4.6.3 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增加产业发展后劲 |
(7)果桑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子标记类型及应用 |
1.2.1 分子标记主要类型 |
1.2.2 分子标记在桑种质资源上的应用 |
1.3 EST-SSR标记的开发 |
1.4 EST-SSR标记技术在林木上的应用 |
1.5 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MCID法)应用现状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果桑种质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引物开发 |
2.2.2 引物设计 |
2.2.3 DNA的提取 |
2.2.4 引物筛选 |
2.2.5 EST-SSR PCR体系 |
2.2.6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8 绘制果桑品种指纹图谱 |
2.2.9 MCID法绘制果桑品种CID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桑EST-SSR的分布特点 |
3.2 果桑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 EST-SSR分析 |
3.3.1 EST-SSR引物筛选 |
3.3.2 EST-SSR多态性分析 |
3.3.3 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4 33个果桑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 |
3.3.5 33个果桑品种的EST-SSR指纹图谱构建 |
3.3.6 MCID法绘制33 个果桑种质资源CID图 |
4 讨论 |
4.1 EST-SSR的分布及特征 |
4.2 EST-SSR位点多态性 |
4.3 MCID法在果桑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优质果桑品种“1208”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果桑栽培密度 |
1.3 果桑的肥培管理 |
1.4 果桑菌核病防治 |
1.5 树形养成 |
1.6 设施化栽培技术 |
1.7 果桑修剪技术 |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创新栽培技术与现有栽培技术对比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果桑"1208"的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不同肥料对果桑“1208”的栽培效果试验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方法 |
2.3 果桑“1208”菌核病防治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果桑“1208”的易采摘树形养成试验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5 果桑“1208”设施化栽培技术试验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2.6 果桑“1208”修剪试验 |
2.6.1 试验材料 |
2.6.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果桑“1208”的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
3.2 不同肥料对果桑“1208”的栽培效果试验 |
3.3 果桑“1208”菌核病防治试验 |
3.4 果桑“1208”的易采摘树形养成试验 |
3.5 果桑“1208”设施化栽培技术试验 |
3.6 果桑“1208”修剪试验 |
4 讨论与结论 |
4.1 果桑“1208”的不同栽培密度试验 |
4.2 不同肥料对果桑“1208”的栽培效果试验 |
4.3 果桑“1208”菌核病防治试验 |
4.4 果桑“1208”的易采摘树形养成试验 |
4.5 果桑“1208”设施化栽培技术试验 |
4.6 果桑“1208”修剪试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
2 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
2.1 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
2.1.1 蚕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
(1) “粤蚕6号”的推广应用 |
(2) “粤蚕黄茧1号”的推广应用 |
(3) 其他家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2.1.2 “粤桑11号”等优质高产杂交桑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2.1.3 桑树抗青枯病新品种选育 |
2.1.4 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 |
2.2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
2.2.1 菜桑品种选育与示范 |
2.2.2 果桑不同用途新品种选育研究 |
2.2.3 蚕沙饲料研究应用 |
2.2.4 蚕沙生物菌肥研发及推广应用 |
2.3 高效专用多元化蚕品种的研发、选育与示范 |
2.3.1 “粤蚕6号”的推广应用 |
2.3.2 特色蚕品种粤蚕黄茧1号的应用 |
2.3.3 多元化专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 |
2.4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
2.4.1 多倍体杂交桑树系列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
2.4.2 果桑品种选育研究 |
2.4.3 桑树修复重金属污染模式研究 |
2.4.4 菜桑品种选育与示范 |
2.5 蚕桑病虫害流行监控和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研发 |
2.6 蚕桑茧丝新功能评价和挖掘利用 |
2.6.1 蚕沙饲料研究应用 |
2.6.2 蚕沙生物菌肥研发及推广应用 |
2.7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
3 重要科研进展 |
4 机制创新情况 |
5 存在问题 |
6 2019年工作计划 |
(10)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
1.1 推动科技培训, 提升示范推广水平 |
1.2 扶持企业和养蚕大户, 推行适度规模生产 |
1.3 落实扶贫帮困任务,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
1.4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产业服务能力 |
2 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
2.1 体系重点任务 |
2.2 功能研究室重点任务 |
2.2.1 高效专用多元化蚕品种的研发、选育与示范 |
2.2.2 规模化养蚕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 |
2.2.3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研发、选育与示范 |
2.2.4 蚕业适度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与产业组织研究 |
2.3 基础平台建设工作 |
2.3.1 蚕桑产业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数据库 |
2.3.2 蚕桑生产技术规程数据库 |
2.3.3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论文、专利、成果数据库 |
2.4 应急性任务 |
2.5 科技服务 |
2.6 学术交流及产业调研 |
3 重要科研进展 |
4 扶贫工作情况 |
4.1 扶贫区域现状和问题 |
4.2 扶贫主要任务及关键技术 |
4.3 扶贫具体实施情况 |
4.3.1 岳西地区 |
4.3.2 歙县地区 |
4.3.3 阜阳地区 |
(1)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 |
(2) 开展了生产技术关键性指导。 |
(3) 蚕桑规模化生产已成为产业扶贫的新途径。 |
4.3.4 泾县地区 |
(1)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 |
(2) 应急措施。 |
(3) 蚕桑经济扶贫。 |
4.3.5 霍山地区 |
(1) 狠抓基地建设, 助力脱贫攻坚。 |
(2) 狠抓综合开发, 增加蚕农收入。 |
5 机制创新情况 |
6 宣传报道情况 |
7 存在问题 |
8 2018年工作计划 |
8.1 工作重点 |
8.1.1 抗病性强健多元化蚕品种的筛选、推广 |
8.1.2 高效生态多元化桑品种的选育、推广 |
8.1.3 蚕桑资源多元化循环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
8.1.4 高效生态蚕桑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8.2 培训计划 |
8.3 会议计划 |
8.4 出版计划 |
四、良种果桑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果桑品种在遂昌引种试验[J]. 翁仙平,潘木勤,赵斌,周智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7)
- [2]鲜食果桑新品种紫魅2号的选育[J]. 高磊,魏翠果,贾自乾,姚国飞,郭俊英. 果树学报, 2021(04)
- [3]灵山县果桑产业分析及对精准扶贫见解[J]. 吴雪琴,陈一帆,莫晟琼,刘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11)
- [4]繁育果用桑扦插苗的经济效益分析——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苗圃为例[J]. 崔秋英. 蚕学通讯, 2020(01)
- [5]曲阳果桑的引进及发展建议[J]. 刘文田. 河北农业, 2020(01)
- [6]大竹县蚕桑产业振兴新路径探索[J]. 曹小明,陈义安. 四川蚕业, 2019(03)
- [7]果桑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D]. 高丹阳.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优质果桑品种“1208”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朱卫军. 扬州大学, 2019(02)
- [9]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J]. 罗国庆. 蚕学通讯, 2019(01)
- [10]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2018年度进展[J]. 范涛. 蚕学通讯,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