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万富翁打理遗产新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娟[1](2018)在《庇护主义背景下的泰国华人群体探究 ——基于曼谷及素攀武里府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国华人作为东南亚华族中融合程度最高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本土庇护制社会结构的适应。本文试图探讨庇护关系的演变与泰国华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对此,根据实际掌权者不同本文主要划分为专制王权、威权资本、民主转型、他信统治四个时期,分析从传统到现代庇护制转型时期以地方教父和曼谷豪商为代表的不同华人群体与当权者以及基层群众之间庇护关系的构建过程、内容实质、演变趋势、发展现状及其双重效应。本文认为,长期以来,华人自觉地将自身利益与庇护关系紧密结合,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基层网络华人影响力逐步增强,并成为庇护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先后经历了从地方头人—贱民企业家—政治掮客—政治企业家的三次调适,实现了从依附型庇护向平等化和一体化关系的转变,在积极投身于同当权者的竞选合作中,华人对地方和国家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将华人的生存发展置于庇护主义分析的框架,剖析两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泰国华人群体的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及文化适应情况,并能够合理剖析华人群体在泰国民主政治和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及作用。
高飞[2](2015)在《“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文中认为作为构成社会的微观基础,社区治理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回望历史,受长期二元户籍制度影响,社区治理一直带有鲜明的“城乡分治”烙印。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融合加速。“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不再泾渭分明,“市民群体”与“农民群体”也不再各自为阵。但是,在珠三角等集体经济发达地区,同一个社区中却出现了“市民群体”、“农民群体”、“外来群体”三类区隔明显的群体,社区治理步入“三元化”时代。自社区研究发端始,社会舆论对于这类集体经济社区的批评与质疑不绝于耳,却鲜见学界对于集体经济社区加以细致剖析和全面检讨。本文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三元化社区”概念,分析“三元化社区”所面临的治理张力及其消解策略。不同于以往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中村等以地域形态为标准划分的社区类型,“三元化社区”是指在户籍与村籍双重制度割裂下,在同一社区(村落或集镇)形成地具有明显区隔特征的农民、市民、外来三个群体。这三个群体在地位、收入、福利、居住上形成不同的体系,以至于在心理上互不认同,构成“三元化社区”。这也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难以适用,传统与现代、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礼治与法治、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这些二元概念亦无法套用,亟需要发展出一套新的概念体系与之对应。本文从中西、古今两个维度梳理了社区治理的时序演变,总结出当今社区治理的四类关涉问题,从而肯定了社区内部存在利益群体的判断;总结了导致社区变化的三种力量,验证了社区外部力量最终都是通过组织结构起作用这一假设。受社会结构紧张理论的启发,用“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替换了“文化价值与制度手段”,弥补了“国家与社会”太过宏观、“制度与生活”难以操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借鉴治理理论“持续互动”的理念,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在社区治理的场景中联通起来。具体来讲,本文采用驻地研究的方式和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以社区治理理论和社会结构紧张理论为基础,以“三元化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为切入点,展现和理解“三元化社区”的过渡性、不稳定性和动态性特征以及城乡关系剧烈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冲突是如何形成的,探讨“三元化社区”的治理策略。南海的“三元化社区”是由其独特的非农化路径所决定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南海另辟蹊径,依托集体土地参与工业化,南海以土地参与工业化的模式决定了南海不同于其他模式的利益分配规则、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的方式,进而形成相对独特的“藏富于村”城乡关系:以农村繁荣为基础的逆城镇化发展。集体经济利益的“吸铁石”效应使外来人口慕名而来,而社区公共生活的封闭性又将妄图分享利益的外来人排除在外,在原住民与外来人口之间形成裂痕。和140万外来人口同样遭遇的还有大约46.3万的城市户籍人口。这两个群体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不是农村集体股份制的“体制人”,均属于“没钱分”之列,是不享有股份分红权利的两个群体。如此一来,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作为第二道分界线,在本地人当中划分出享有股份分红与不享有股份分红的两大利益群体。与户籍制度造成分界相比,农村集体股份制造成的沟壑更加难以逾越,因为牵涉到更大的利益和更深的权利待遇问题。至此,在户籍与村籍双重制度的强化下,南海区的常住人口分为明显的三个部分:一是外来人群体,二是市民群体(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三是农民群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社员股东),三大群体勾勒出“三元化社区”的基本轮廓。外来人口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汗水,当然希望获取集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现实中本地人往往加以排斥。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股份分红较高的农村,“农转非”人员要求回迁,“外嫁女”要求参与股权分配等问题,使得本地人中享有股份分红的群体即社员股东与不享有股份分红的群体两大群体隐藏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锐化和暴露。多元利益诉求冲突已经成为南海基层社区中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南海基层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于未能洞悉“三元化社区”外部紧张与内在张力的独特内涵。在乡村社区外在形态已经城镇化的情形下,其治理内核并未实现非农化的转型。“三元化社区”的组织结构依然沿袭人民公社时代的三级所有的集体范畴,所不同的只是称谓上发生了改变,而人民公社时期的治理结构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变成了现在的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用经济社代替了之前的生产小队,更多地侧重于集体收入的再分配;经联社取代了生产大队,更多地涉及社区福利与社区保障,以及社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有关社区居民生存环境的农村社会性发展。组织结构紧张与利益群体分化构成“三元化社区”的内在张力,本质是三元化利益群体与一元化组织结构的不相匹配。具体而言,群体不断分化,组织结构却在不断集中,组织结构的更新严重滞后于利益群体的分化,产生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错位互构。因此,“三元化社区”治理实质是梳理“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消解两者外部紧张和内在张力。通过“村改居”、“政社分离”、“政经分离”改革,突破城市与乡村、本地与外地的差别。一方面,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的秩序,促使集体经济走市场化、社会化之路。另一方面,让自治组织从经济组织中剥离开来,回归其应有之位置。重构“主任搞服务、社长抓经济、党委总协调”的分离型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群体与组织的关系,从之前群体依附于组织过渡到组织为群体服务,兼顾社区内三类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以组织结构的创生回应利益群体的分化,以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应对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将有钱分的村民剥离出来,冠以“社员股东”之名,无钱分的村民或可称其为“农人”以对应“工人”。村民与社员股东两种身份的权益与责任是不同的,再不能简单地叫做村民分红,以此打破集体经济的制度藩篱。村落不会终结,农民不能终结,要终结的是人民公社体制。
陈喆[3](2015)在《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高速增长和银行战略转型的必然性,我国商业银行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存贷业务作为利润来源的支柱,如何才能在同业竞争激烈中开拓新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是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认真研究的课题。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就是银行未来需要着重开拓的新业务窗口,是银行未来重要的利润来源支柱。国际领先的欧美银行在此项业务上拥有成熟的运营体系、丰富的经营经验,是其重要的业务支柱。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品牌知名度等与外资银行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是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厘清私人银行与一般意义的个人服务、贵宾服务、理财服务的区别;其次,通过分析国外私人银行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具体的市场环境,以及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的实践,努力探索符合国内市场环境的发展道路。最后,以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为案例,通过PEST、五力模型分析、SWOT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具体情况,探讨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金融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管理等学科中的知识原理,采用了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并重的方式,在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胥瑞虎[4](2015)在《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架构之中的一种零售业务,是现代个人高端银行业务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目的是为高端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实现其资产的增值。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不断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的私人财富也在不断增加,而工作稳定并且收入不断增长的高收入人群也明显扩大,私人银行业务这一源于西方历史悠久的银行业务也逐渐进入了我国。从目前阶段来看,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定位上没有较大的分别,欠缺差异化,这就需要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应加强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立足于长远的发展。A银行经过数年对该行业的关注,终在2011年运营私人银行业务,但是,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依然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从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看,存在着私人银行业务产品品种单一,缺乏高水平的私人银行业务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网络模式的国际化尚未形成,投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本论文旨在为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为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借鉴,进而深入研究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并分析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本文认为可通过加强品牌管理、创新产品服务、重组组织结构、优化营销渠道方式及推进人才建设等发展策略来解决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黄勿傲[5](2014)在《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电视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摆脱电视剧同质化现象,各大省级卫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韩国的优秀电视剧翻拍上。其中,湖南卫视依靠其雄厚的电视剧制作实力,成为了韩剧经典翻拍市场中的领衔军,也成为了各大省级卫视争相效仿的对象。本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三个章节,分别试图从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的成因,策略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第一章节主要是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的成因分析。2011年至2012年,湖南卫视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翻拍了 4部韩剧,数量之多,时间之短,质量之精,是其他省级卫视难以与之抗衡的,这其中有湖南卫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与市场因素密切相关。就湖南卫视自身而言,1986年就涉足电视剧制作的湖南卫视,在电视剧制作与经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次,湖南卫视制作电视剧,可以打造完美的传媒产业链,盘活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内部资产。最后,制作电视剧可以为湖南卫视创造可观的广告收入。市场方面的因素涵盖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国家广电总局对韩剧的引进发放了限制政策,优秀韩剧在引进受阻的情况下,翻拍成了“捷径”。第二,经典韩剧的“品牌”效应,保证了湖南卫视韩剧翻拍的收视率。第三,国内电视剧市场原创力缺乏,韩剧翻拍在国内外电视剧市场优势明显。最后,湖南卫视的韩剧情缘也是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不可或缺的成因。第二章节主要是关于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的策略分析。首先,从情节改编入手,湖南卫视做到了从主体故事情节植入到依据自身需要增加,删减,改编故事情节,虽然湖南卫视做得不算是百分百完美,但总体上不乏好的示范意义。其次,湖南卫视一直被誉为内地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造星工厂”,优质偶像一直是湖南卫视自制剧不可或缺的元素。第二章第二节是从几方面分析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如何做到“偶像立剧”的。第三章节主要是关于湖南卫视在韩剧经典翻拍过程中的传播分析。湖南卫视在较短的初创时期得到了韩剧经典翻拍带来的丰厚商业报酬,这与湖南卫视采用的整合营销与高效编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也有可以提高完善的方面,如整合营销应避免“恶性炒作”,如需要像湖南卫视从韩国引进的当红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一样,引进韩剧整套拍摄流程,为湖南卫视今后的韩剧经典翻拍提供更高效的方法,这些都会在文本最后提出。
刘卫[6](2013)在《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多元化和个人财富的集中化,私人银行业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为个人资产上一定规模的中高端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中心的专业化、一揽子、高层次金融服务称为私人银行业务。其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期货、贵金属,以及资产规划、教育、税务、投资、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家庭管理等各专业领域。贵州银行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在原遵义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合并重组新设的一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晚、底子薄,作为贵州银行的一名基层支行管理者,笔者期望应用所学的EMBA知识,尤其是企业管理与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知识,分析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探索在同业竞争中的差异化战略,提出对策、建议和发展实施方案,以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在贵州省的健康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概述。本章对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进行概念性阐述;对我国商业银行高端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介绍;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意义;给出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概述。第二章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及问题。本章先呈现出了贵州银行成立背景和贵州银行私人银行的高端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然后指出了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环境分析。本章首先对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环境和金融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在贵州省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外部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来分析贵州银行在贵州省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第四章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市场战略。本章首先给出了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目标。然后提出了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应选择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第五章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建议。本章从目标市场、品牌树立、人才培育、产品创新、优化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给出了笔者对贵州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方面的发展对策建议。贵州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既是市场竞争和客户服务的外在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品牌和竞争力的内在必然需要;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虽然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但有大量潜在客户群;贵州银行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链短、触角敏锐、创新力强等优势,在私人银行领域大有可为。笔者期望,通过本文分析当前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能为研究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以促进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以及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另外,笔者也期望通过本文能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然,由于笔者知识有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恳请尊敬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此敬表衷心的感谢!
崔蕾[7](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人银行业务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其已成为当今国际知名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是国际商业银行的高端业务,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推动经营转型、向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商业银行过度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高收入群体,但由于缺失真正的私人银行服务,该群体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金融全面开放后,私人银行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上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内容、特点以及业务流程,并以瑞银集团私人银行业务为例,研究其产品、特点、组织形式和重要经营方法。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进而从组织形式、业务创新、人才培养、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思路与对策。
郑奕[8](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旭峰[9](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施虹[10](2010)在《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来,中国作为艺术产业新兴发展的“金砖四国”之一,对艺术品在传播、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为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支持。我们借鉴西方艺术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对中国的艺术品传播探求理论与实践的深层对接。本论文试图把当下营销领域中最前沿的整合营销传播理念运用于艺术品营销市场,将艺术品的现代传播与最新的营销传播理念结合在一起,为中国的艺术品营销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题相关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从“艺术传播”、“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艺术产业化”、“整合艺术品营销传播”等四个方面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进行梳理和阐述,强调在当今全球语境下艺术品营销传播的涵盖力。论文第一章中对艺术品、艺术品传播、艺术品营销传播和营销、营销传播和整合营销传播这两组概念进行梳理和比较。艺术品传播的特点则是我们对整合艺术品营销传播研究的基点,而与之相关联的艺术品“精英主义”与“消费主义”的论争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品走向大众、走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第二、三章分别从艺术品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结构来探讨艺术品营销发展的历程,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管理四个环节是传播的组织结构,通过结构的特点来总结出艺术品市场化进程、市场化生存对于艺术产业建构的重大意义。第四、五章,用传播的新视野来探寻艺术品传播在现今艺术市场中的新模式,从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中探寻出一条适合艺术品营销和传播的新路是本文的创新和探索。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品牌化这三个驱动力融为一体,对艺术营销传播带来很大冲击,艺术品营销向来注重把客户和潜在的客户群放在首位,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核心也正是把单一的对外传播变成了在经营者、艺术家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互动的多向渠道,围绕着购买艺术品的客户群这个重要因素,对营销流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整合,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客户群体的效益,更是经营者的效益。我们把艺术品营销与传播放在这样一个动态流程的经营模式中进行探求,试图找出它们的契合点,为今天艺术产业市场的高速发展作实践实战的准备。最后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品的营销模式和传播方式进行思考和反省,尤其对当今艺术资本主义的趋向所造成的艺术品市场失重现象进行反思,展望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之路。相信全球化的进程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一种开放的视野,21世纪中国艺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必将是艺术体制、学术研究和市场营销的良好整合。
二、亿万富翁打理遗产新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亿万富翁打理遗产新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庇护主义背景下的泰国华人群体探究 ——基于曼谷及素攀武里府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泰国庇护主义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东南亚传统社会中的庇护关系 |
一、村社制与封建领主制中的庇护表现 |
二、传统宗教体系中的庇护色彩 |
第二节 泰国传统社会中的庇护关系 |
一、领主制和食邑制中的封建等级阶序 |
二、宗教庇护理念影响下的世俗统治 |
第三节 庇护制的雏形——泰国萨迪纳制的形成及演进 |
一、萨迪纳制的形成及内容 |
二、萨迪纳制的演进及影响 |
第二章 传统庇护制演变中的泰国华人群体 |
第一节 王权庇护下泰华的生存境况 |
一、萨迪纳制与泰华群体的融入 |
二、王室垄断贸易下的泰华经济 |
三、自由经济体制中泰华的调适 |
四、排华浪潮对泰华社会的冲击 |
第二节 威权庇护下泰华群体的崛起 |
一、威权体制下的华人政策及适应 |
二、华裔教父群体(Chao Pho)的产生与崛起 |
三、曼谷豪商集团(Chao Sua)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节 泰华依附型庇护关系分析 |
第三章 民主转型时期现代庇护政治中的泰国华人群体 |
第一节 庇护政治的运作模式及其特点 |
一、政党庇护制的运作模式 |
二、庇护政党制的特点 |
第二节 地方政治中华人庇护网络的构建 |
一、华人地方“头人”的权责 |
二、华人政治“中间人”角色 |
第三节 国家政治中泰华群体的参与 |
一、华裔教父的政治崛起 |
二、教父形象及影响分析——以素攀武里府班汉为例 |
三、曼谷豪商的政治独立 |
四、民主转型时期政商关系的演变 |
第四章 他信时期现代庇护政治中的泰国华人群体 |
第一节 现代庇护政治的新背景 |
一、金融危机中的华裔生存 |
二、1997年宪法改革及影响 |
第二节 他信庇护政治下的华人群体 |
一、草根阶级与他信的庇护关系 |
二、华裔教父与他信的政治博弈 |
三、曼谷豪商与他信间的庇护合作 |
第三节 后他信时期华人精英的调适 |
一、他信政权的垮台 |
二、新庇护关系中泰华生存现状考察 |
结语: 泰国庇护制与华人的互动分析 |
一、泰华庇护关系的演变 |
二、庇护文化与人的互动影响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泰国华人访谈记录 |
附录2: 泰国华人生存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泰国华人社区考察报告 |
附录4: 考察图片 |
致谢 |
(2)“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三、概念澄清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传统社会的社区治理 |
二、现代化转变过程中传统社区治理的消弭 |
三、新中国成立后社区治理重构 |
四、改革开放后社区治理演进 |
第三节 个案介绍 |
一、“此南海非彼南海” |
二、从“种庄稼”到“种工厂” |
三、“富比穷更麻烦”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分析单位 |
二、研究方法 |
三、表述框架及行文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区治理理论 |
二、社会结构紧张理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拓展 |
一、国外社区变化两种对峙观点 |
二、当今社区治理的四类关涉问题 |
三、导致社区变化的三种力量 |
第三节 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一个可操作的微观分析框架 |
一、再思国家与社会宏观分析范式 |
二、重整制度与生活中观分析范式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微观分析视野的提出 |
第三章 “三元化社区”治理情境 |
第一节 “三元化社区”的基本背景 |
一、可观的股份分红:“想穷晤得穷,年尾又分红” |
二、丰厚的“隐性福利”:“躺在地上过日子” |
第二节 “三元化社区”的外在特征 |
一、分配制度 |
二、职业分布 |
三、利益诉求 |
四、消费观念 |
五、聚居方式 |
六、社会心理 |
第三节 “三元化社区”的维持机制 |
一、“社区本位” |
二、“集体特征” |
三、“法出多门” |
小结 |
第四章 三元化利益群体形成 |
第一节 南海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变迁 |
一、“发财靠自己,致富靠集体” |
二、“以地生财”:农民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
三、农村工业化:有车有楼不如有个农村户口 |
第二节 内外有别:无法融入的不止是外来人口 |
一、“陌生人的无序世界” |
二、“熟人的陌生人社会” |
第三节 村籍制度:封闭状态的形成与维持 |
一、“古有康有为,今有外嫁女” |
二、村庄中的国家与集体 |
三、“谁不是集体的?” |
小结 |
第五章 “三元化社区”外部紧张 |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制度遗产 |
一、集体主义:人人有饭吃 |
二、新集体主义:人人有钱花 |
三、天然的藩篱:“人人有份,人人无权” |
第二节 政社不分的运行模式 |
一、自治组织功能异化 |
二、党代自治或自治和党治两张皮 |
第三节 政经混合的管理体制 |
一、政经合一:“三个班子一个门,弄来弄去一个人” |
二、角色错位:经济组织绑架党组织和自治组织 |
小结 |
第六章 “三元化社区”内在张力 |
第一节 依附:组织与群体利益同构 |
一、一元化组织结构的成因及其特征 |
二、群体对组织依附的内在机理 |
三、组织对群体的约束机制 |
第二节 错位:群体分化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 |
一、三元群体诉求的利益纷争 |
二、一元化组织结构的治理实践图景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错位互构 |
第三节 组织结构壁垒之下的群体身份之争 |
一、土地的公共物品性质 |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路径依赖 |
小结 |
第七章 “三元化社区”治理策略 |
第一节 地方的改革与创新 |
一、村改居:农村社区的蜕变与融入 |
二、政社分离:自治功能的回归与强化 |
三、政经分离:“不是消灭矛盾,而是隔离矛盾” |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创生与重构 |
一、从政经混合到政经分离的权利重塑 |
二、“关联式动员”的组织结构设计 |
三、“利益群体”与“组织结构”的更新与对应 |
第三节 从群体对组织的依附到组织为群体服务 |
一、基层组织职能运作与权力制衡的关系 |
二、南海组织结构改革推进的风险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一、一元对多元: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失灵 |
二、多元对多元:分离型社区治理模式重构 |
第二节 讨论 |
一、“三元化社区”是一种结果还是一个阶段? |
二、城镇化是一种选择还是一个模式? |
三、农民是一种身份还是一个职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总体分析 |
1.3.2 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分析的文献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二章 私人银行的起源及特点 |
2.1 私人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
2.2 私人银行海外现状 |
2.3 私人银行定义及特点 |
2.3.1 私人银行定义 |
2.3.2 私人银行特点 |
2.3.3 私人银行与贵宾理财、大众银行业务的区别 |
第三章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概况 |
3.1 我国私人银行客户概况 |
3.1.1 高净值人群结构特征 |
3.1.2 高净值人群需求特征 |
3.2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
3.2.1 我国私人银行设立情况 |
3.2.2 我国私人银行服务现状 |
3.2.3 我国私人银行组织架构 |
3.2.4 我国私人银行发展趋势 |
3.2.5 我国私人银行现实问题 |
3.3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概况 |
3.3.1 中信银行银行简介 |
3.3.2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简介 |
第四章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Politics) |
4.1.2 经济环境(Economic) |
4.1.3 社会环境(Society) |
4.1.4 技术环境(Technology) |
4.1.5 PEST分析结论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同业对手的竞争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5 替代品的威胁 |
4.2.6 竞争环境分析结论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Strength) |
4.3.2 劣势(Weakness) |
4.3.3 机会(Opportunity) |
4.3.4 威胁(Threat) |
4.3.5 SWOT分析结论 |
第五章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
5.1 发挥集团优势 |
5.2 调整组织架构 |
5.3 成立专业队伍 |
5.4 丰富产品和服务 |
5.5 完善考核体系 |
5.6 加大技术投入 |
5.7 加强品牌建设 |
5.8 注重风险管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私人银行业务定义及特点 |
2.1.1 私人银行业务定义 |
2.1.2 私人银行业务特点 |
2.2 银行业务发展相关理论 |
2.2.1 银行服务营销7Ps理论 |
2.2.2 市场细分理论 |
2.2.3 差异化营销相关理论 |
第3章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及内外部优势 |
3.1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概况 |
3.2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基本现状 |
3.2.1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组织结构 |
3.2.2 A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的人力资源状况 |
3.2.3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产品构成 |
3.2.4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特征及营销状况 |
3.3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内部优势 |
3.3.1 客户基础优势 |
3.3.2 网点分布优势 |
3.3.3 成本投资优势 |
3.3.4 PE投资优势 |
3.3.5 职能权力优势 |
3.4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外部机遇 |
3.4.1 政治法律环境良好 |
3.4.2 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 |
3.4.3 外资银行优势难现 |
3.4.4 社会财富规模增大 |
3.4.5 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
第4章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缺乏品牌效应 |
4.2 缺乏专业人才 |
4.3 产品设计能力低、创新迟缓 |
4.4 客户对私人银行业务的认识不够 |
第5章 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
5.1 加强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品牌管理 |
5.1.1 展示品牌魅力 |
5.1.2 确立核心价值 |
5.1.3 建立信誉信任 |
5.1.4 品牌规划传播 |
5.1.5 品牌维护加强 |
5.2 创新A银行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 |
5.2.1 建设私人银行业务的品牌产品 |
5.2.2 加强合作,实现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发展 |
5.3 重组优化银行组织结构 |
5.4 优化私人银行业务营销渠道和创新营销方式 |
5.4.1 优化业务营销渠道 |
5.4.2 创新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营销方式 |
5.5 推进私人银行业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
5.5.1 关注人才招聘 |
5.5.2 加强专业培训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自身成因 |
第二节 市场成因 |
第二章 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情节改编 |
第二节 偶像立剧 |
第三章 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传播分析 |
第一节 整合营销 |
第二节 编播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湖南卫视翻拍韩剧一览表 |
后记 |
(6)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概述 |
1.1 私人银行业务的涵义 |
1.2 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意义 |
1.3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述 |
2. 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 |
2.1 银行及业务经营介绍 |
2.1.1 银行介绍 |
2.1.2 银行及业务经营介绍 |
2.2 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
2.2.1 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现状 |
2.2.2 私人银行业务取得的成果 |
2.3 私人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
3. 贵州银行与私人银行业务环境分析 |
3.1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金融特征 |
3.1.1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
3.1.2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金融特征 |
3.2 贵州省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分析 |
3.2.1 省内高净值人群现状 |
3.2.2 省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
3.2.3 省内私人银行业务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外部机遇分析 |
3.3.2 外部威胁分析 |
3.3.3 内部优势分析 |
3.3.4 内部劣势分析 |
4. 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竞争战略 |
4.1 企业战略管理简述 |
4.2 业务发展目标与竞争战略 |
4.2.1 发展目标 |
4.2.2 差异化竞争战略 |
5. 贵州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建议 |
5.1 目标市场方面 |
5.2 品牌树立方面 |
5.3 人才培育方面 |
5.4 产品创新方面 |
5.4.1 加强私人银行专属产品的创新 |
5.4.2 利用整体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专业管家服务 |
5.5 服务优化方面 |
5.6 风险管理方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 金融市场营销理论 |
3 国外私人银行业务介绍及借鉴 |
3.1 私人银行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
3.2 瑞银集团及其私人银行服务 |
3.3 亚洲私人银行服务 |
4 私人银行服务与传统银行理论分析 |
4.1 银行的基本职能 |
4.2 银行的契约性质 |
4.3 银行的治理逻辑 |
5 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零售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
5.2 中国高收入群体分析 |
5.3 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6 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对策、措施 |
6.1 银行层面 |
6.2 政府层面 |
6.3 社会层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 |
图目 |
附录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绪论 |
一、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
五、加强观众研究 |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10)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概要 |
Abstract |
导言 |
1 缘起:概念、立场与新视野 |
1.1 有关艺术品传播的基本概念 |
1.2 争论立场:"精英主义"与"消费主义" |
1.3 艺术产业化 |
2 艺术品传播的历时性结构分析 |
2.1 传播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
2.2 庞贝时期的艺术品传播 |
2.3 勃艮第时期的艺术品传播 |
2.4 法国沙龙模式的艺术品传播 |
3 艺术品传播的共时性结构分析 |
3.1 艺术品传播中的生产行为——艺术家个体 |
3.2 艺术品传播中的市场流通——经营方式 |
3.3 艺术品传播中的社会互动——艺术批评 |
3.4 艺术品传播中的市场保障——艺术品管理 |
4 "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的借鉴与整合 |
4.1 对传播理论的借鉴 |
4.2 关于"艺术品营销传播"的整合 |
5 "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的原则与实践 |
5.1 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的指导原则 |
5.2 798艺术区与整合营销传播(案例分析) |
5.3 伦理与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 |
6 "中国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的反思与展望 |
6.1 "中国式艺术品营销"的失重 |
6.2 前行之路:开放与希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 |
四、亿万富翁打理遗产新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庇护主义背景下的泰国华人群体探究 ——基于曼谷及素攀武里府的调查[D]. 王小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三元化社区”治理张力及其消解 ——广东省南海区的经验表达[D]. 高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3]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陈喆.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6)
- [4]A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 胥瑞虎. 扬州大学, 2015(08)
- [5]湖南卫视韩剧经典翻拍研究[D]. 黄勿傲.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5)
- [6]贵州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D]. 刘卫.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7)
- [7]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研究[D]. 崔蕾. 云南大学, 2012(10)
- [8]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10]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 施虹. 浙江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