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及思想误区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国海[1](2021)在《新时代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基于“三教改革”视角》文中指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的有效途径。文章依据职业院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未来职业定位,并结合专业属性,在分析财经类专业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必然性及其优势的基础上,基于"三教改革"视角,提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深入探索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策略,以期能够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
王爱莲[2](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李佩文[3](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行“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中重要作用。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课程育人”的协同作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大力提升育人成效。“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利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教学理念。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存在部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现象、个别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与能力不足、部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能充分挖掘、部分高校缺乏“课程思政”效果考评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课程思政”的原则不够明确、方法不够优化、评价体系不够清晰等。加强“课程思政”,应当明确方向性、主体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性;应当采取影视导入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演绎法、实践体验法等方法,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应当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和强化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导向性。
孙昭君[4](2019)在《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成为教育领域内的热点话题,尤其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投入到此项研究。我国目前进入“中国制造”2025时代,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刻不容缓。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影响中职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经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和访谈,分析中职生的特性,重新界定了中职生学习投入的概念,将学习投入分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投入;第二,运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整合学习投入项目,编制调查问卷;第三,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学习投入现状和影响因素;第四,对调查结果展开相应的实证分析,探究了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的中职生之间学习投入的差异,以及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主要针对广东省18所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588名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中职生学习投入呈中等水平,仍有近半数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次,不同个体特征学生学习投入之间具有差异。性别上,学生认知、情感、意愿投入均无显着性差异,但行为投入有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投入差异不大,“意愿投入”存在显着差异,其中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最大。最后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学生自身和教师层面的因素。运用Python软件提取了9个主要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学生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兴趣对学生认知、情感、意愿、行为四方面的投入均有重要影响。且学习兴趣对学生认知投入的解释力最高,教学方法模式手段对学生情感投入和意愿投入的影响力最大,习得性无助感对学生行为投入的影响力最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中职学校应实施多方面措施以改善课堂环境,缔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和设施,改进教师教学水平,升级教学模式,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加大学校对教学的支持力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进行学生学业评价,通过检验学习收获进行教学诊断,为提升学生学习投入和推进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叶建辉[5](2019)在《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政策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转专业诉求日益高涨。学生的转专业需求也受到高校的极大重视,高校推出了一系列转专业举措,并逐步放宽了转专业要求与转专业条件,转专业的受众范围也不断扩大。转专业政策革新固然带给学生诸多利好,然而转专业政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转专业所达到的成效并不如预期,甚至有违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初衷,这也促使着高校就转专业政策本身以及高校制度环境、培养环境做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转专业政策出台背景,转专业政策实施历史进程为切入点,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研究案例,通过整理并分析其转专业政策实施状况、转专业政策制定依据以及政策实施原则,并通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旨在探究转专业政策执行对象对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反馈。并从转专业政策本体,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对象三个维度分析转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学校转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和改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构建起学校良好的转专业政策环境以及学校制度环境、培养环境,帮助学生在获得充分专业认知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理性的转专业决定并引导学生合理转专业。
曾诗怡[6](2019)在《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时代,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五区叠加”的大背景下,福建省经济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与大力兴办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之间的联系。紧接着,教育部出台了推进中职教育改革试点的多项目工作。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随之如火如荼发展,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入了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截止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情况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3万所,总计招生559.4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为41.37%,在校生1551.8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本文深入分析了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并结合福建省整体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发现目前福建省财经商贸类人才数量需求大,供给少;专业设置含糊不清,专业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中职财经类学校数量少,学校财经色彩弱;师资队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经验举措,并归纳了对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五点启示。为了更好地给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借鉴,本文从人才培养基础、人才培养条件、人才培养影响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和22个四级指标的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进行探讨。最后,本文立足福建省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经验借鉴,提出促进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五条对策建议:改善教学条件,增强职业实训锻炼;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提高师资水平,打造精锐教师团队;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及时反思跟进,完善追踪调查与反馈。
张文军[7](2019)在《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基于地区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与质量建设的重要方向。思政课过程中大学生获得感相对专业课而言较弱,离“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这种问题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对此,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017年教育部也印发了《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该方案强调:“要紧扣重点环节,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围绕本文相关命题,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教学魅力等方面上展开了一定的研究,为本文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学生”的新视角切入,确立了理论基础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改变现状的路径的研究思路推进,旨在探索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合适路径。从对某地区财经类高校八百余名研究对象的调查看,他们的获得感介于“一般”和“比较强”之间,未出现“获得感较低”的问题,但存在着获得感不强的现状。这种现状值得教育者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改善现状的路径。从该现状的影响因素看,大学生在认知环节主要受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影响;在情感环节主要受到教师的情感关怀和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在意志环节主要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的影响;在信念环节主要受到教师的理论导向和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实践环节主要受到教师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意识的影响。对此,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知、情、意、信、行五要素),围绕“完善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情感”,“锤炼学习意志”、“坚持鲜明导向”、“强化实践育人”五个方面探索了满足大学生“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实践”环节获得感提升需求的路径。
谢竞雯[8](2018)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以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金融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拥有熟练业务操作技能的技能型金融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金融人才仍无法满足金融企业的用人要求。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培养金融人才,能够有效提升金融类专业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金融企业要求的技能型金融人才。因此迫切需要从校企合作背景下对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加以研究,以提高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首先对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指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及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其次,通过对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概况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其在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着成效,但仍存在双素质型教师数量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及政府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再次,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培养金融人才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指出其对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启示。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评价机制及健全政策法规这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技能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朱培[9](2018)在《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研究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研究热点,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这一领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十分重要,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不仅事关大学生个人的成才成人和全面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目前财经类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度较高,对党的新主张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于自身的理想现状以及接受的各层次的理想教育却是不满意的,这不仅给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更是优化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的有利机遇期。本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广泛的搜集学术论文、期刊、着作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采取实证分析的途径紧紧把握“当代财经类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这一关键论点,对当代财经类高校高校大学生理想、理想教育现状以及理想教育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原因等展开讨论,寻找优化理想教育有效性的途径措施。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论述,论述了研究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的意义。第二章是核心概念的界定,界定了理想与理想信念之间联系与区别以及理想教育有效性的内涵,同时论述了理想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民族的重要作用。第三章是问卷的介绍和效度分析以及结果讨论。调查问卷从理想现状、理想教育现状、政治把握程度、影响理想教育的现实因素、家庭等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影响理想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因素以及提升理想教育有效性的举措等模块对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反应了当代财经类大学生对于自身理想现状、接受的理想教育以及诸多影响因素的部分看法。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归因。第四章是优化理想教育有效性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要坚持理想提升过程有效、构成要素有效、教育过程有效、理想教育结果有效四个原则,提出了运用精准思维实施教育、优化供给侧满足需要、整合资源营造环境、统筹力量打造合力四条优化理想教育有效性的途径。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与其他类型高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共性,也十分具有着自己的个性,当前不仅财经类高校数量显着增加,诸多非财经类高校也纷纷增设财经类专业。财经类高校的特性来自于财经类专业的特性,理想目标功利性强,工具理性思维显着等等特性也被赋予着新的内涵,只有把握住不断发展的内涵,找出内涵背后的动因以及学生理想教育需要的要素,施以精准的理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升理想教育的有效性。
王瑜[10](2018)在《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比江苏高等教育在50年代院系调整前后在院校、学科专业、师资、学生、教学设备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客观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研究借用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以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载体,并以此作为主要证据,通过搜集、鉴别、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而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注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用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和数据为研究的深入提供基础和佐证。2、历史比较研究法。运用历史资料,按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历史研究对象展开纵向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资料的挖掘和细致的分析对比,发现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1、进行50年代院系调整发生的背景研究。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发掘建国初期全国范围内院系调整的产生原因及动力。另外,从江苏的地域背景出发,分析江苏地区院系调整的特殊性。2、分析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格局的梳理,还原出那一时期江苏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3、50年代院系调整中江苏地区的调整过程回顾。将院系调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0年的调整前奏阶段;1951年的初步调整和准备阶段;1952年至1953年的全面展开阶段和1955年至1957年的局部调整阶段。回顾四个调整阶段的特征和主要任务,详细分析江苏高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情况。4、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后江苏高等教育的变化。从教育理念、管理体制、高等院校、系科专业、师生和教学七个视角来剖析调整前后江苏高等教育方面的具体变化。5、分析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立足于江苏的视角来分析院系调整的正面、负面及后续影响。本研究通过对50年代的院系调整的发生背景、过程、变化进行研究,从而客观地得出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出下述结论:1、50年代院系调整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受到政治、经济、社会主流思想等多方因素的推动。政治决策奠定了院系调整的大局,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决定了院系调整的实施内容,而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和引领则为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江苏地区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江苏地区的高校院系调整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2、建国前江苏的高等教育处于较为发达、全国领先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一直维持到被接管后。接管前江苏地区的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办学质量层次不齐,分布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也在建国前通过革命根据地的办学积累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优良传统延续到建国后的教育实践当中。3、江苏地区50年代院系调整是分四个阶段有计划、按步骤开展的。1949年开始的对江苏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接管、对旧教育的初步改造和调整可视作50年代院系调整的前奏。前奏阶段,以方针、政策的酝酿和形成为基础、以维持高等教育稳定为前提、以逐步调整和改造为方法,确保了政权更迭时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1951年为院系调整的初步开展阶段,这一阶段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江苏地区的高校进行了初步调整,也为院系调整的全面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52年至1953年为全面调整阶段,这一阶段的调整历时短、范围广,1952年的调整历时两个月,涉及江苏地区几乎所有高校,只有三所学校在调整中维持原状。调整秉持“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围绕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力量培养的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是此次调整的重点。1955年至1957年为局部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是以配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支援内地高校建设作为中心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发展自身的重点专业。4、江苏高等教育在50年代院系调整前后的变化表现于多个方面,且变化的幅度较大,其中有些变化带有较为明显的江苏特色。江苏高等学校和系科专业的变化是院系调整工作直接所致,而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师生情况、教学等方面的变化则是院系调整的连锁效应。在全国的共性变化之下,江苏地区的调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5、从江苏的视角,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和评价50年代院系调整的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通过院系调整,实现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适应了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民化路线;也一度改善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地域不均衡情况。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调整方式的简单粗暴,彰显出不少负面效应。例如:导致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僵化、师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打开了国家行政权力干预高校的缺口,致使高校自主权丧失,也使得江苏的高等教育遭受折损等。第二,院系调整工作为实现教育的中心方针,导致人才培养急功近利。具体表现为:招生人数快速增长、人才培养口径狭窄、重工轻文情况明显、“拔苗助长”现象频现。第三,通过院校迁出合并、系科外迁、教师抽调、毕业生分配等渠道对外省市进行支援。过度的支援导致江苏高等教育“元气大伤”。第四,高校、系科“震荡”剧烈,伴随江苏政治、经济、教育地位的下降。第五,院系调整后期的局部调整,导致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再现,涉及高校数量和高校学科的区域分布不均衡。50年代院系调整对于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当时,部分影响甚至延续至今,这场调整不仅奠定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也使得江苏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难以再现,调整造成的江苏省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至今仍旧明显。
二、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及思想误区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及思想误区的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基于“三教改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 |
1.1 “课程思政”的内涵 |
1.2 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
2 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必然性 |
2.1 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
2.2 专业教学的必然选择 |
2.3 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
3 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 |
3.1 专业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
3.2 社会经济运行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 |
3.3 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
4 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 |
4.1 进一步提升财经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胜任力 |
4.1.1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自觉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胜任力 |
4.1.2 提升学习能力,扩大知识储备 |
4.1.3 加强培训、研究,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
4.2 进一步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高水平财经类专业课程资源 |
4.3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
4.4 建立特色明显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 |
5 结束语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概述 |
2.1 “课程思政”的提出过程 |
2.2 “课程思政”的含义 |
2.3 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2.3.1 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
2.3.2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
2.3.3 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 |
3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课程思政”开展的基本情况 |
3.1.1 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实况 |
3.1.2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存在的问题 |
3.2.1 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现象 |
3.2.2 个别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与能力不足 |
3.2.3 部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能充分挖掘 |
3.2.4 部分高校缺乏“课程思政”效果考评机制 |
3.3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原则不够明确 |
3.3.2 方法不够优化 |
3.3.3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4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的思考 |
4.1 明确原则,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协同性 |
4.1.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4.1.2 坚持主体性原则 |
4.1.3 坚持创新性原则 |
4.1.4 坚持系统性原则 |
4.2 优化方法,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
4.2.1 运用影视导入法 |
4.2.2 运用案例教学法 |
4.2.3 运用情景演绎法 |
4.2.4 运用实践体验法 |
4.3 完善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导向性 |
4.3.1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
4.3.2 使用正确的评价方法 |
4.3.3 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假设 |
四、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习投入概念与维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学习投入测量及量表编制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学习投入提升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软件 |
第二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 |
一、现状问卷设计依据 |
二、现状问卷初始项目提取 |
三、信效度分析 |
四、公因子萃取 |
第三节 学习投入现状相关调查结果分析 |
一、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学生学习投入其他客观表现分析 |
第四节 现状调查相关结论 |
第四章 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问卷设计 |
第二节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第四节 不同个体特征学习投入差异分析 |
一、不同性别中职生学习投入差异分析 |
二、不同年级中职生学习投入差异分析 |
三、不同个体特征学生学习投入差异分析相关结论 |
第五节 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
一、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
二、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学习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
三、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学习投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对策和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政策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专业认知 |
二、转专业 |
三、转专业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本管理理论 |
二、科学管理理论 |
三、政策执行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及历史进程 |
第一节 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
一、坚持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需要 |
二、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需要 |
三、坚持培养人才根本任务的需要 |
第二节 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历史进程 |
一、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萌芽期 |
二、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探索期 |
三、高校转专业政策实施的稳定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实施状况——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 |
第一节 转专业政策制定依据及政策实施原则 |
一、转专业政策制定依据 |
二、转专业政策实施原则 |
第二节 转专业政策实施情况统计 |
一、近三年各专业转专业情况统计 |
三、近三年学生转专业成功率 |
第三节 影响转专业政策执行对象动因分析 |
一、从宏观视角思考 |
二、从微观视角思考 |
第四节 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实施成效分析 |
一、转专业政策环境逐步宽松 |
二、转专业政策执行更加规范 |
三、转专业政策目标更加明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 |
第一节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
一、从政策执行对象维度来看 |
二、从政策执行主体维度来看 |
三、从政策本体维度来看 |
第二节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政策执行对象自我价值取向的影响 |
二、政策执行主体管理本位思想的影响 |
三、传统专业制度的长期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政策发展方略 |
第一节 重视政策执行对象专业成长意识教育 |
一、加强入学专业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 |
二、注重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自信心 |
三、引导职业生涯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 |
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转专业政策学校制度环境 |
一、实行大类招生制度,强化通识教育 |
二、推行辅修学位建设,完善辅修培养模式 |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转专业政策学校培养环境 |
一、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 |
二、定位专业特色,提升人才质量 |
三、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
第四节 完善转专业政策,转变转专业管理理念 |
一、优化转专业限制条件,调整转专业时间 |
二、完善转专业考核制度,保障公开公平公正 |
三、健全转专业服务机制,强化转专业指导 |
四、建立转专业反馈机制,保障转专业工作实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研究 |
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四、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 |
三、人才培养 |
四、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721”学习理论 |
第二章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教育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的现状特征分析 |
一、人才数量需求大,供给少 |
二、专业设置含糊不清,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
三、财经类学校数量少,学校财经色彩弱 |
四、师资队伍较弱,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二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新要求 |
一、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
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 |
第三章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的外国经验 |
一、德国“双元制”的经验 |
二、日本新学徒制的经验 |
第二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的国内经验 |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 |
二、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 |
第三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启示 |
一、实践在中职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 |
二、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
三、优化师资团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
四、政府对中职教育起引领作用 |
五、要树立正确的职教观 |
第四章 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区域性原则 |
二、系统性原则 |
三、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五章 提高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改善教学条件,增强职业实训锻炼 |
第二节 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
第三节 提高师资水平,打造精锐教师团队 |
第四节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
第五节 及时反思跟进,完善追踪调查与反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基于地区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大学生思政课”的研究 |
1.3.2 关于“获得感”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 |
1.3.4 国外发达国家开展思政课的方法路径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交叉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创新点与展望 |
1.5.1 研究的思路图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1.5.3 研究的展望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说 |
2.1 研究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
2.1.3 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借鉴 |
2.2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概念界定 |
2.2.1 大学生思政课 |
2.2.2 获得感 |
2.2.3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
2.3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基本特征 |
2.3.1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
2.3.2 灌输与接受的统一性 |
2.3.3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大学生“认知”环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1 大学生认知环节获得感的现状 |
3.1.2 大学生认知环节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3.2 大学生“情感”环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2.1 大学生情感环节获得感的现状 |
3.2.2 大学生情感环节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3.3 大学生“意志”环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3.1 大学生意志环节获得感的现状 |
3.3.2 大学生意志环节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3.4 大学生“信念”环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4.1 大学生信念环节获得感的现状 |
3.4.2 大学生信念环节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3.5 大学生“实践”环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3.5.1 大学生实践环节获得感的现状 |
3.5.2 大学生实践环节获得感的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 |
4.1 完善教学体系,满足大学生认知环节获得感提升的需求 |
4.1.1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4.1.2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
4.1.3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方法的灵活性 |
4.2 重视教学情感,满足大学生情感环节获得感提升的需求 |
4.2.1 重视教师对大学生教学情感的关怀度 |
4.2.2 注重提升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感染力 |
4.3 锤炼学习意志,满足大学生意志环节获得感提升的需求 |
4.3.1 提升教师对大学生教育过程的亲和力 |
4.3.2 缓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心理的压抑度 |
4.4 坚持鲜明导向,满足大学生信念环节获得感提升的需求 |
4.4.1 坚持大学生思政课旗帜鲜明的导向性 |
4.4.2 注重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
4.5 强化实践育人,满足大学生实践环节获得感提升的需求 |
4.5.1 注重大学生思政课实践平台的多样性 |
4.5.2 强化大学生实践教育过程中的指导性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8)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以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已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企合作 |
二、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 |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理论 |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三、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内容 |
第一节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体系 |
一、依据工作岗位确定课程体系 |
二、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 |
第二节 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创建实训基地 |
一、设立仿真模拟实训室 |
二、仿真实训室引入企业元素 |
第三节 以双师素质为主导建设教师队伍 |
一、引进企业兼职教师 |
二、安排专业教师下企实践 |
第四节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设计评价体系 |
一、增加技能考核评价比重 |
二、重视对职业素养的评价 |
第三章 PY学院校企合作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 |
第一节 PY学院校企合作情况 |
一、PY学院概况 |
二、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情况 |
第二节 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
一、校企专家优化课程体系 |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
第三节 PY学院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双素质型教师数量不足 |
二、评价机制不完善 |
三、政策法规不健全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金融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金融人才培养的基本做法 |
一、科学的课程体系 |
二、优质的教师队伍 |
三、完善的评价体系 |
第二节 发达国家金融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
一、依据岗位需求为原则开设课程 |
二、按照双师素质为准则培养教师 |
三、根据职业素养为标准评价学生 |
第五章 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 |
第一节 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
一、构建校企“双带头人”教研团队 |
二、搭建校企教师交流平台 |
三、优化兼职教师队伍 |
四、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
第二节 完善评价机制 |
一、提高企业评价权重 |
二、增加职业能力作为评价指标 |
三、建立校企专家评估小组 |
四、构建双证书评价机制 |
第三节 健全政策法规 |
一、完善法律法规 |
二、提供优惠政策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研究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想教育有效性理论构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理想与理想信念辨析 |
二、理想教育有效性内涵 |
三、财经类高校理想教育 |
第二节 理想教育的作用 |
一、理想教育对于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
二、理想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
三、理想教育对于民族的作用 |
第三章 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的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的现状 |
一、问卷设计与调研 |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问题及归因 |
一、问题归纳 |
二、成因剖析 |
第四章 优化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原则与对策 |
第一节 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原则的内容 |
一、理想提升过程有效 |
二、构成要素有效 |
三、教育过程有效 |
四、教育结果有效 |
第二节 优化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对策 |
一、运用精准思维实施教育 |
二、优化供给满足需要 |
三、整合资源营造环境 |
四、统筹力量打造合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10)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旨趣 |
二、研究述评及方向 |
三、重要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50年代江苏院系调整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因素的推动 |
一、巩固新生政权 |
二、推行中央集权 |
三、亲苏反美的国际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需求 |
一、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求 |
二、遵循以计划经济为核心的方向指引 |
第三节 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和引导 |
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二、统一高等教育思想 |
第四节 江苏地域背景的特殊性 |
一、国民政府时期江苏的政治格局与高等教育 |
二、建国前江苏的经济状况与高等教育 第二章 接管前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接管前复杂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
一、高等教育氛围的矛盾、冲突 |
二、参照欧美模式形成近代大学制度 |
三、国民政府的专制控制 |
四、战争摧残中的“绝地反击”式发展 |
五、革命根据地的办学尝试 |
第二节 接管前高等院校的发展概况 |
一、高校发展多元化,教育影响力颇高 |
二、高校受政府制约,与社会发展相关联 |
三、学校发展和区域发展差异大 |
第三节 接管前部分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 |
一、国立中央大学 |
二、私立金陵大学 |
三、私立东吴大学 |
四、私立江南大学 |
五、私立南通学院 第三章 50年代江苏地区的院系调整过程 |
第一节 调整的前奏阶段(1949-1950) |
一、形成接管和发展的指导方针 |
二、对各类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三、对旧教育的改造 |
第二节 调整的初步开展阶段(1951) |
一、进一步夯实调整工作的思想基础 |
二、进一步对江苏地区高校、系科进行调整 |
三、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院系调整的全面展开阶段(1952年-1953年) |
一、调整的方针和重点 |
二、调整的过程 |
三、调整中的经验总结 |
四、调整的特点 |
第四节 院系调整的局部调整阶段(1955年-1957年) |
一、调整的初衷 |
二、调整的过程 第四章 50年代院系调整后江苏高等教育的变化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的变化 |
一、高等院校层次结构的变化 |
二、高等院校类型结构的变化 |
三、高等院校形式结构的变化 |
四、高等院校区域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系科专业的变化 |
一、专业的引入 |
二、系科调整基础上院校的新建与系科变化 |
三、系科的区域布局变化 |
第三节 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一、调整前后教育思想的转变 |
二、院系调整过程中暴露出的新的价值判断 |
第四节 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一、外部领导体制的变化 |
二、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
第五节 师生的变化 |
一、师资流动和变化 |
二、学生的变化 |
第六节 教学方面的变化 |
一、教学组织的变化 |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
三、教辅设备的变化 |
第七节 南京大学的变化 |
一、南京大学系科的变化 |
二、南京大学院系的拆分和新校的组建 |
三、南京大学地位的变化 第五章 50年代院系调整影响的显现 |
第一节 正面影响 |
一、实现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 |
二、适应了国家现实发展的需要 |
三、推动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平民化路线 |
四、一度改善了江苏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
第二节 负面影响 |
一、调整方式致使负效应出现 |
二、调整方针导致人才培养急功近利 |
三、过度支援造成江苏高等教育“元气大伤” |
四、高校、系科“震荡”伴随各方面地位下降 |
五、调整后再现区域发展失衡问题 |
第三节 后续影响 |
一、奠定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 |
二、江苏高等教育昔日的地位难以再现 |
三、省内高等教育差距仍旧明显 结论 参考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
四、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及思想误区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基于“三教改革”视角[J]. 孙国海. 当代会计, 2021(19)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李佩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D]. 孙昭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5]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政策实施与完善研究 ——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D]. 叶建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6]福建省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 曾诗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基于地区财经类高校学生的视角[D]. 张文军.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8]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以PY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D]. 谢竞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9]当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有效性研究 ——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D]. 朱培. 安徽财经大学, 2018(03)
- [10]50年代院系调整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影响[D]. 王瑜.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