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金匮要略》急症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泽,王梦蕾,陈佳丽,汪翔,夏永良[1](2021)在《《金匮要略》脉症合参辨证方法探微》文中指出《金匮要略》脉症合参思想内容丰富,蕴涵着中医整体观念和司外揣内的基本思想,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张仲景运用脉症合参辨病因之外感内伤、病性之虚实寒热、病位之表里上下、病势之轻重缓急以及预后之良恶变化,脉象与症状互为参考,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全面的认识脉症合参辨证方法对完善中医诊法理论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兆兴,王照迪,江泳[2](2021)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主症“■痛”辨析》文中认为"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以治疗妊娠妇女腹痛,原文"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后世医家广泛运用效果显着,但其文简义奥、年代久远且各医家对方义理解和临床体会不尽相同,因而"■痛"的性质颇有争议。通过研究笔者认为"■痛"当指急痛,主要依据一是各家争鸣认可"■痛"为急痛者众多;二是文字溯源,更支持"■痛"为急痛;三是妊期诸疾伴腹痛者多为急痛;四是剂型选择,张仲景选用散剂多针对急症;五是方药详解,尤重芍、芎,以酒为引,符合急痛病机;六是现代临床,当归芍药散亦常用于妊娠急痛症。明晰"■痛"的性质为急痛,可为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以及妊娠腹痛的辨治提供更多参考。
邹天远[3](2021)在《“汗出当风”中医病因学研究》文中提出汗出当风是中医学重要的致病因素。本文从汗出当风的文献源流和基本致病机制出发,探讨《金匮要略》中五种汗出当风疾病的发病规律,并依据张仲景对五种相关疾病的认识,将汗出当风分为一般的生理性汗出当风和特殊的伤寒时病理性汗出当风。本研究以“风”的多角度意义分析汗出当风病因的中医学深层含义,回顾中医学病理过程的现状,展望出路,以期对中医发病学说作出一点贡献。全文分为汗出当风的相关文献回顾、基本致病原理、从“风”和隐喻认识汗出当风病因、张仲景对汗出当风病因的深入研究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以时间顺序总结中医学历代经典着作当中的汗出当风病因后,结果发现,生理性汗出与缺乏对汗后摄生养护的重视,往往会引起汗出当风。汗出当风病因的致病与腠理、玄府、营卫二气等概念密切相关。随着历史的推进,汗出所感之“风”从《内经》着重强调的“虚邪贼风”,演变为更为具体的风、寒、湿邪。中医学对汗出当风邪气的总结,在外感之“风”代表的六淫邪气基础上,演变到对“内郁之汗”的发掘和重视。整体而言,汗出当风现象十分广泛,它是外感病、内伤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第二部分,本文从腠理的概念、实质及《内经》的汗出当风理论依据入手,笔者总结汗出当风病因致病的一般规律。汗出当风是汗出腠理虚及虚邪贼风相结合的“两虚相得”;其致病的另一机制,是直接或者间接地阻遏营卫二气的正常运转。第三部分,本文从自然、人文、物理的角度分析了“风”的各种涵义,基于风在物理学上的压力差属性,对“汗郁皮腠”的基本原理和汗出当风致病的深层机制做出了大胆推测与想象,总结出中医学汗出当风相关论述的形成是基于隐喻和“取象比类”的中医病因感知。第四部分系统探究了张仲景对汗出当风及伤寒汗出当风的深入认识。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汗出当风引起的湿病、历节、血痹、黄汗、肾着的症状和治法进行归纳,总结出生理性与病理性汗出后汗出当风的发病、治法规律。风湿、血痹是汗出后感受风邪;黄汗、肾着二者是汗出后感受了水湿之邪;历节则即可因风邪,也可因水湿之邪起病。生理性汗出当风,其轻者痹阻肌腠、关节而生湿,多使用麻黄汤类方,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等,病性属实,以驱邪为主;重者除痹阻经脉以外,还可能造成腠理开阖功能的失调,多使用桂枝汤类方。伤寒时病理性汗出当风,则因阳气、津液俱损而加附子,扶正温阳祛湿,方用桂枝加附子汤。论文结合“风寒湿三气杂至”“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对汗出当风的特殊情况——“伤寒汗出当风”的实际病理展开论述。“伤寒八九日”之伤寒乃狭义伤寒,伤寒化热则多归于汗出,“风湿相抟”之“风”“湿”分别是狭义的风和“汗郁皮腠”之湿。伤寒汗出当风病理过程的概括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与“风湿相抟”实质统一。“伤寒八九日”后的汗出,因猝然受风,未能完成使热随汗解,反而因汗郁皮腠、正气损伤的共同作用而演变成风湿重症,其基本病机为“三虚相合”。“风湿相抟”既是伤寒汗出当风的病机,也是其具体病理过程的高度概括。张仲景对汗出当风病因的深入探究对中医病因与病理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温暖气候及人类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疾病预防也蕴含着重要意义。
郭锦晨[4](2021)在《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总结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处方用药规律,以期传承新安医学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新安名方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汪机、孙一奎、余淙、叶桂、汪文绮、程国彭、程文囿、方肇权、程有功等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归纳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等对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熵层次聚类新方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对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医案症状、用药进行频次统计、主成分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TCMID、SEA等筛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TTD等筛选出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用Cyto NCA进行筛选,用MCODE进行PPI网络聚类。利用DAVID数据库和和R语言3.6.3中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配体和受体的半柔性分子对接,最后运用Py MOL、Lig Plot+、MOE软件进行三维和二维可视化分析。结果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之症有内外虚实不同,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孙一奎、孙文胤、方广、余午亭、徐春甫、洪参岐、程国彭、汪文绮、汪昂、吴迈、汪启贤等认为尤以痰为重,常有上焦有痰、痰浊中阻、痰热上扰、肝火挟痰、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痰瘀互阻等;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汪机、吴正伦、程敬通、汪宦、吴楚、吴洋、罗周彦、吴崐、方肇权、郑重光等尤为重视气血不足致眩,气虚包括中气(脾胃之气)虚、元气虚、肾间动气不足等,血虚包括肝血虚、营血虚等,孙一奎、程国彭、汪文绮、罗周彦、汪汝麟、郑重光等重视肾阳不足致眩,阳虚包括脾阳虚、肾阳虚等。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外风内风皆可感,叶天士、程杏轩、程有功、洪桂、王仲奇等认为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阴虚包括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等。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位在于脑(心神),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脾(胃)、肾,与心、肺因五行相互关系也具有一定联系。辨证治疗方面,气血不足者,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阴虚阳亢者,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痰浊中阻者,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下元虚惫者,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坎离失交者,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病关情志者,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用药方面,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如改正四君子汤、改正四物汤、湿痰汤、血虚眩晕汤、气虚眩晕汤、清上丸、壮元汤、香砂六君子汤、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擅用药对配伍,如人参、黄芪,龟甲、牡蛎,半夏、陈皮,半夏、天麻,白芍、生地黄,珍珠母、牡蛎,苦丁茶、夏枯草等。203例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涉及23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次2120次,平均频次9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137味(470次),占比为22.17%,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66味(1650次),占比为77.83%。中药共归18大类,主要为10类,其中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位居前5位。四气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出现和使用最为频繁;五味方面,味甘药、味苦药、味辛药运用最为频繁;归经方面,归肝经药、肺经药、脾经药、肾经药和胃经药出现最为频繁,归肝经药、肺经药和脾经药使用最为频繁。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频次较高的病性证素为痰(湿)、动风、阳亢、火(热)、阴虚。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31组,三项关联药物组合32组,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9组。核心处方组成为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人参、天麻、白芍。得到19组药物聚类组合,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眩晕的15个新方,共提取出22个中药公因子。180例医案包括1673条症状记录,2527条中药记录,对应144种症状,187味中药,症状前六位是眩晕、恶心、食少、乏力、呕吐、苔白腻,中药前六位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症状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004%,系统聚类共得到11组中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得到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32项,症状和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28项。共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193个化合物,整理得到330个靶点,与眩晕相关疾病有149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JUN、AKT1、MAPK8、CCND1等可能是关键治疗靶点,GO分析共包含2827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2480条,分子功能203条,细胞组成144条。KEGG通路分析发现176个条目,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豆甾醇、槲皮素、β胡萝卜素、山奈酚、天麻素、谷固醇。结论1.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辨证治疗方面,别具特色,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擅用药对配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传承。3.数据挖掘方法对新安医家眩晕医案处方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弥补了文献理论研究的局限。4.新安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8味药方简力宏,紧扣脾虚生痰、肝风内作、风痰上扰之病机,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眩晕的病因常有风痰、肝风、肝火、痰浊、脾虚、瘀血等,以本方合用可兼治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眩晕的不同证候和阶段。5.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推测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β-谷甾醇、天麻素、β-胡萝卜素等潜在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AKT1等多个靶点,通过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管径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等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
钟相根,李宇航[5](2021)在《《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溯源、贯通、致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升《金匮要略》本科教学质量,训练及提升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及能力。[方法]在深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的教学探索,进而探讨各步的要点及具体操作要素。[结果]《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即溯源、贯通、致用。细读深研、溯本求源,是《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之第一步,即首要前提,要求教师讲授时回归原文原意,注重原文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理论升华,是第二步,也是核心内容,这一步应重点讲授"病→脉→证→治"逐级分类循证推理之临床诊疗模式,而背诵是实现贯通的有效途径;着眼临床、学以致用,是第三步,也是最终目标,应做到"病""证"之古今接轨。本教学模式下,学生出勤率达99%,课堂互动率95%以上,课堂原文背诵正确率93%以上,期末试卷综合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正确率达到95%以上。[结论]《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溯源、贯通、致用,训练提升了学生对仲景理论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以及逐级分类诊疗决策循证推理能力,拉近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的距离,也为《金匮要略》教学方法的探索注入新的内容。
郑涵,杜颖初,侯冠群,鲁明源[6](2021)在《经典名方调治慢病虚劳及膏方应用概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慢性疾病(慢病)逐渐增多,因其病情迁延难愈,患者常表现为虚劳状态。临床中,以《伤寒杂病论》构建的经方体系为代表的经典名方对多种慢病的虚劳状态有显着疗效,然而因慢病康复时间长,不便于长期服用汤剂,故很多研究者尝试用膏方调治。疏理文献发现,经典名方治疗老年病、肿瘤、糖尿病肾病等虚劳病具有紧扣病机、重在补虚,长期服用依从性好及疗效确切等特点。此为日后尝试制定中医经典名方膏方调养慢病康复期(虚劳)诊疗指南等提供了依据。参考文献38篇。
李鸿[7](2021)在《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用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其方药少而精,其书理论少,备受医家推崇。书中方药被后世称为“经方”,为众方之祖。而由于王朝更迭,度量衡制度变化,经方剂量折算采用不同的标准,以致经方剂量成为不解谜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定,政权局势混乱,但这一历史时期承接两汉,下启隋唐,儒、释、道、玄四家及外国文化融入,医家不空谈理论,注重临床实践,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发展具有独特性,其历史背景下的代表方书为《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方书简便效廉,被称为“岭南第一医书”。因此立足于《肘后方》,与经方50味药物剂量进行对比研究,总结《肘后方》的用量规律,从而佐证张仲景药方用量之大小,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掌握剂量提供指导。目的(1)以《肘后方》汤剂中药物为基础,根据葛洪时期药物剂量的折算标准,总结出《肘后方》的用量情况及其特点。(2)以《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为源,通过搜取《肘后方》相同、相似方剂进行对比,为佐证经方用量大小提供有利证据。(3)《肘后方》中频次靠前的药物是葛洪时期常选药物,通过分析豆豉、升麻的来源、炮制及功效应用,总结出其频繁使用的药物功效特点,扩展药物治疗的病症范围,并分析选用这类药物的缘由。(4)以《伤寒杂病论》50味药物为基础,将《肘后方》汤剂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平均剂量、最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描述出来,进而对两书的药物剂量进行比较,佐证经方用量之大小。(5)通过对比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寻找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临床合理有效地掌握药物剂量范围提供指导。方法1.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选择经方50味常用药物,将《肘后方》汤剂中出现的药物剂量录入,丹膏散丸等其他剂型概不录入。2.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及基本统计学方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相关性等概念)来统计药物出现频次、药物的常用剂量、平均剂量、剂量分布区间等。数据统计完毕后进行分析,得到《肘后方》常用药物剂量使用范围;并与经方用量、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方》的统计分析并探索,内容从上而下由方剂对比,到药物剂量对比,并发现其频次靠前药物的特点,从而进行个别药物的概述,时间上从远至近由古代方书对比,至当代与《中国药典》对比,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所得到结果如下:(1)《肘后方》中内服汤剂共205首,其中超过10首方的篇章集中于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治卒上气咳嗽方、治卒心痛方、治卒霍乱诸急方四篇。205首方剂中常用药味数为1味,最大药味为14味,平均药味数为2.7味,共有160味药物,药物出现的总频次为586次,按照频次高低进行排序,故将累计频次大于50%作为常用药物,统计结果为:甘草(43),豆豉(31),生姜(29),桂枝(28),栀子(18),吴茱萸(15)、大黄(15),大枣(13),升麻(12),黄芩(12),黄连(12),干姜(12),芍药(10),常山(10),麻黄(9),人参(9),枳实(9),半夏(9),共计296次。从汤剂中药物的最小量到最大量、常用剂量、平均剂量、常用剂量范围得到,《肘后方》的18味药物,从最小剂量3.45g至最大量341.1g,差值达337.65g。18味常用药物中,6味药物的常用剂量为27.6g,3味药物的常用剂量为41.4g,5味药物的常用剂量非单一数值,枳实与栀子常用剂量近13.8g,大枣的常用剂量近41.4g,豆豉的常用剂量为113.7g。11味药物的常用剂量和平均剂量接近一致,而升麻、生姜的常用剂量与平均剂量差值较大,吴茱萸、豆豉的常用剂量和平均剂量远高于其它药物。且常用剂量范围的下限值范围在1两至3两(13.8g~41.4g),上限值范围在2两至4两(27.6g~55.2g),个别药物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不一致,上限值的用量广。(2)《伤寒杂病论》与《肘后方》中相同、相似方剂共50首,其中相同方剂共计31首,相似方剂共计19首,大部分相同、相似方剂集中于《肘后方》第十三篇伤寒时气温病篇,近1/5的方剂来源仲景方。(3)《肘后方》汤剂中统计频次靠前的药物,前12味药物近一半的药物皆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进而探索出豆豉适用于心腹疼痛、外感伤寒,中风、咳嗽等病症,升麻适用于心腹刺痛、外有表邪、痈疽等病症。(4)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方》中比较,其中常用剂量主要集中于2两或3两之间,《伤寒杂病论》的平均剂量略高于《肘后方》的平均剂量,而《肘后方》中仅9味药物平均剂量高于《伤寒杂病论》的平均剂量,分别为地黄、柴胡、生姜、泽泻、龙骨、白术、黄连、干姜、枳实。大部分药物的平均剂量之差小于20g,仅麦冬、石膏的平均剂量差值分别为188.94g,88.85g,因而平均剂量两书相持平衡。两书在最小量上有生姜、瓜蒌、厚朴、连翘、人参5味药物剂量一致,差值最大剂量为55.2g,其他药物最小剂量差值在0~30g之间。所以在平均剂量、常用剂量,最小量上区分,总体相差不大,基本保持—致,而最大量上对比,两书最大量差值药物为麦冬,竟达634.8g。其中有9味药物的最大值保持一致,《肘后方》有8味药物最大量值高于《伤寒杂病论》,分别是甘草(27.6g)、生姜(110.4g)、桂枝(138g)、栀子(85.8g)、黄连(55.2g)、干姜(27.6g)、地黄(220.8g)、龙骨(55.2g),且这8味药物均为《肘后方》频次靠前的药物。(5)《肘后方》的常用剂量区间与2020版《中国药典》进行对比,9味药物常用剂量区间有交集,33味药物剂量上没有交集,《肘后方》的药物剂量的下限值高于2020版《中国药典》的上限值。结论通过探索,对《肘后方》汤方及药量统计,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备急方》的药物统计对比,《肘后方》与《伤寒杂病论》相同、相似方剂比较,以及《肘后方》汤剂中频次靠前的升麻、豆豉进行概述,可从4个方面佐证仲景时期经方的用量大小。(1)从葛洪着书自序来看,葛洪作《肘后方》目的是为给穷乡僻壤的百姓采用而非供医家使用,平民百姓不必不能,更不敢使用其他官秤,只能采用官方颁布的标准。(2)从《肘后方》中汤方剂量上看,《肘后方》中药物味数精简,剂量具有用量大的特点。(3)从方剂比较上来看,《肘后方》中近1/5的汤方来源张仲景医书,源于仲景方,自然方剂的药量变动不大。(4)从经方50味药量对比上看,《肘后方》中经方50味的平均剂量、最小量、常用剂量、常用剂量区间均与《伤寒杂病论》的剂量无明显差异,尤其是《肘后方》中经方50味药物的最大量有少许药物甚至大于《伤寒杂病论》的剂量。同时,可从3个方面为现代临床提供指导,(1)一病下若干方的诊疗思维方法可以运用于现代临床。(1)单味药物常用剂量、平均剂量、最大量、最小量的变化,可以探索出单味药物剂量波动区间。(2)《肘后方》常用剂量区间与2020版《中国药典》对比,反应出规定临床常用剂量区间存在不足、不够的情况。
窦豆[8](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甘文平[9](2021)在《《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妇人大全良方》中药物外治法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归纳《妇人大全良方》中外治方药的用药特点,深入探讨其药物外治法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使其诊疗经验和理论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深入阅读原着,全面搜集原着中关于药物外治法的相关条文,对其中的方药进行整理。利用Excel 2016表格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方剂中的药物频次、高频药物分类、性味归经、常用组合、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适应症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使用文献计量研究和文献内容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妇人大全良方》药物外治法的用药特点、外治思想和学术成就。并将其内容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比较,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妇人大全良方》对历代医家的继承关系和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结果:在与药物外治法相关的140个条文中,共有外治方138首,方剂组成简单,以单方、小方为主。总用药频次为353次,涉及药物180味,各药物使用频次均较低。使用频次在3次以上的药物有34味占18.89%;使用频次为2次的药物32种,占17.78%;使用频次为1次的药物有114种,占63.33%。在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和寒性为主,五味以辛味为主,苦味、甘味次之,归经以脾经、肝经、胃经为主。再进一步分析,得到9个常用组合,分别为雄黄-藜芦、朱砂-雄黄、川芎-当归、朱砂-藜芦、细辛-皂荚、雄黄-白矾、吴茱萸-花椒、吴茱萸-蛇床子、朱砂-雄黄-藜芦。全书共涉及散剂、汤剂、栓剂、糊剂、膏剂等十余种外治剂型,主要的给药方式为经官窍给药、经皮肤给药和经穴位给药,灵活运用多种基质及辅助器具。其适应症远超出妇产科学的范畴,还涉及到了内、外、五官科等内容。将《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外治法内容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对比,在理法方药上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结论:陈氏广泛搜集历代医疗着作,并结合自家数代人的行医经验,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南宋之前的外治方药及文献理论。陈氏继承了前人外治法的基本思想及部分方药,同时又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影响。其外治方药及外治思想可为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值得深入研究。
姜晓军[10](2021)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饮食描述的条文进行研究,提取张仲景对“饮食”相关症状的不同描述,辨别其含义,并根据其特点作出分类。对其中的阳性症状,探求其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对其中的阴性症状,探求张仲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伤寒杂病论》,丰富临床辨证资料。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归纳总结研究。首先,筛选出《伤寒杂病论》中涉及“饮食”症状的条文,提取张仲景对“饮食”相关症状的不同描述,辨别其含义,并对其进行分类。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伤寒、金匮专着,提取古今医家对相关条文的注解,并相互对比,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于阳性症状,重点研究其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对于阴性症状,重点挖掘张仲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最后,归纳总结出:(1)《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阳性症状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2)《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阴性症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规律。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发现《伤寒杂病论》中与“饮”相关的症状,可以分为“渴欲饮水”、“不欲饮(不渴)”、“能饮”、“不能饮”、“饮水喜恶”、“饮后的反应”6大类。其中阳性症状从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阴性症状,张仲景一方面应用于鉴别诊断,用于病因、病位、病机的鉴别;另一方面应用于辨疾病的预后转归。2.通过研究发现《伤寒杂病论》中与“食”相关的症状,分“能食”、“消谷多食”、“不能食”、“欲食”、“不欲食”、“进食喜恶”、“食后反应”7大类。其中阳性症状从病因病机、发病机理、症状特点、鉴别要点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阴性症状,张仲景一方面应用于鉴别诊断,用于病因、病位、病机的鉴别;另一方面应用于辨疾病的预后转归。结论:1.《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的症状有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之别。张仲景十分重视阴性症状,常将其用于疾病鉴别诊断和辨疾病预后转归。2.渴饮的异常变化反应了机体津液的虚实及相关脏腑功能的盛衰。3.辨食欲与食量可以反映脾胃虚实和阳气盛衰,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二、对《金匮要略》急症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金匮要略》急症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金匮要略》脉症合参辨证方法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脉症合参,浅判病因 |
脉症合参,明察病性 |
1.脉症合参明虚实 |
2.脉症合参察寒热 |
脉症合参,巧辨病位 |
脉症合参,慎判病势 |
脉症合参,智测预后 |
(2)《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主症“■痛”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各家争鸣认可“痛”为急痛者众多 |
2 文字溯源,更支持“痛”为急痛 |
3 妊期诸疾,伴腹痛者多为急痛 |
4 剂型选择,仲景选用散剂多针对急症 |
5 尤重芍芎,以酒为引,更合急痛病机 |
6 现代临床当归芍药散亦常用于妊娠急痛证 |
7 小结 |
(3)“汗出当风”中医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病因学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学的发展脉络 |
2 中医病因学的临床与理论研究 |
3 中医病因学的实验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痹”的现代研究概况 |
1 汗出当风病因与“痹”密切相关 |
2 “痹”与“风寒湿”关系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汗出当风”相关文献回顾 |
1 春秋时期 |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3 隋唐时期 |
4 宋金元时期 |
5 明清时期 |
6 小结 |
二、“汗出当风”病因基本致病原理 |
1 汗出当风病因与腠理 |
1.1 腠理、玄府与汗出当风关系密切 |
1.2 腠理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
1.3 腠理、汗出与“风”的相互作用 |
1.4 汗出当风致病的一般规律——“两虚相得” |
2 汗出当风病因与营卫 |
2.1 汗出当风阻碍营卫二气运行 |
2.2 汗出当风对营卫的直接、间接影响 |
2.3 小结 |
三、从“风”和隐喻认识汗出当风病因 |
1 汗出当风之“风”是狭义风邪 |
2 “风”在汗出当风中的意义 |
3 汗出当风病因的中医隐喻 |
4 汗出当风病因不能以湿、痹简单概括 |
四、张仲景对汗出当风病因的深入探究 |
1 《金匮要略》中的汗出当风 |
1.1 风湿 |
1.2 血痹 |
1.3 历节 |
1.4 黄汗 |
1.5 肾着 |
1.6 以正气盛衰为纲,分论《金匮要略》汗出当风三种 |
1.7 小结 |
2 伤寒汗出当风 |
2.1 “伤寒八九日”之伤寒乃狭义伤寒 |
2.2 寒邪致病,化热是基本趋势 |
2.3 伤寒化热,病理多转归于汗出 |
2.4 风湿相“搏”实为风湿相“抟” |
2.5 “风、寒、湿三气杂至”与风湿相抟实质统一 |
2.6 伤寒汗出当风为“三虚相合” |
讨论 |
1 中医学病理过程研究现状与出路 |
1.1 现代中医学对病理过程的研究相对匮乏 |
1.2 中医学病理过程与病因、病机不可混同 |
1.3 中医学病理过程与“病”、“证”概念 |
1.4 中医学病理过程的发展出路 |
2 伤寒汗出当风的学术启发 |
2.1 由一般到特殊,以病理言生理 |
2.2 伤寒汗出当风病理过程的实质 |
2.3 汗出当风和不汗出当风 |
2.4 外感病与内伤病的相互转化 |
2.5 病因、病理的动态统一与治未病思想 |
2.6 “伤寒汗出当风”的深层病因逻辑 |
3 汗出当风现象的现实意义 |
3.1 气候变迁视角下,汗出当风病因十分重要 |
3.2 科技发展背景下,人类应重视汗出当风病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 古代医家及着作对眩晕的认识 |
1.1 眩晕的病名溯源 |
1.2 眩晕的病因病机 |
1.3 眩晕的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
2.1 邓铁涛 |
2.2 路志正 |
2.3 颜德馨 |
2.4 颜正华 |
2.5 方和谦 |
2.6 李振华 |
2.7 刘志明 |
2.8 段富津 |
2.9 张学文 |
2.10 李士懋 |
2.11 熊继柏 |
2.12 王乐匋 |
第二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研究 |
1 代表性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 |
1.1 汪机 |
1.2 孙一奎 |
1.3 余淙 |
1.4 叶桂 |
1.5 汪文绮 |
1.6 程国彭 |
1.7 程文囿 |
1.8 方肇权 |
1.9 程有功 |
2 总体诊治眩晕经验 |
2.1 病因病机方面 |
2.1.1 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2.1.2 外风内风皆可感,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 |
2.1.3 实者,病理因素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 |
2.1.4 虚者,责之于脏腑气血阴阳四端 |
2.2 病位在脑(心神),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 |
2.3 辨证治疗方面 |
2.3.1 气血不足,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 |
2.3.2 阴虚阳亢,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 |
2.3.3 痰浊中阻,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 |
2.3.4 下元虚惫,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 |
2.3.5 坎离失交,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 |
2.3.6 病关情志,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 |
2.4 灵活用药,擅用药对 |
第三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 |
1.4 数据规范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频次、频率分析 |
2.2 中药的类别分析 |
2.3 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
2.4 证素频次、频率分析 |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2.6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
2.7 中药系统聚类分析 |
2.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
2.9 中药主成分因子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频次、频率 |
3.2 中药类别 |
3.3 中药性味归经 |
3.4 证素频次、频率 |
3.5 中药关联规则 |
3.6 中药复杂网络 |
3.7 中药系统聚类 |
3.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 |
3.9 中药主成分公因子 |
第四部分 新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频数分析 |
2.2 症状、药物频数分析 |
2.3 症状因子分析 |
2.4 中药聚类分析 |
2.5 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主要软件和数据库 |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预测 |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靶点预测 |
1.4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预测 |
1.5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1.6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1.7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 |
1.8 PPI网络聚类 |
1.9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 |
1.10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 |
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靶点 |
2.3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 |
2.4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2.5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2.6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分析 |
2.7 PPI网络聚类分析 |
2.8 药物-疾病-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9 分子对接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溯源、贯通、致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读深研、溯本求源是首要前提 |
1.1 溯本求源,讲解原文本意是基础 |
1.2 注重原文前后联系,在语境中理解条文 |
2 融会贯通、理论升华是核心内容 |
2.1【辨病】→【平脉】→【析证】→【定治】教学模式示例 |
2.2贯通之核心及要点 |
2.3 背诵是实现贯通之有效路径 |
3 着眼临床、学以致用是最终目标 |
3.1“病”“证”之古今接轨 |
3.2从“主症”“方证相应”入手 |
3.3 结合现代疾病,讲解疑难医案 |
4 讨论 |
(6)经典名方调治慢病虚劳及膏方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慢病后期多致虚劳 |
1.1 心血管疾病术后康复期及心衰期与虚劳 |
1.2 消化系统疾病与虚劳 |
1.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与虚劳 |
1.4 恶性肿瘤与虚劳 |
1.5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虚劳 |
1.6 老年病与虚劳 |
2 经典名方在慢病所致虚劳中的应用现状 |
2.1 老年病所致虚劳 |
2.2 肿瘤所致虚劳 |
2.3 糖尿病肾病所致虚劳 |
2.4 其他慢病所致虚劳 |
3 经典名方膏方在慢病虚劳中的应用特点 |
3.1 紧扣病机,重在补虚 |
3.2 长期服用,依从性好 |
3.3 经典名方,疗效确切 |
4 中成药中膏方的应用现状 |
(7)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用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背景及祖国医学发展概述 |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概述 |
3 《肘后方》的研究进展 |
3.1 关于《肘后方》成书背景 |
3.2 葛洪生平概述 |
3.3 关于《肘后方》的文献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肘后备急方》汤方药物统计 |
1 研究对象 |
1.1 参考书目 |
1.2 药物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录入方法 |
2.2 录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肘后备急方》汤方及药物统计结果 |
4 讨论 |
4.1 汤方数目 |
4.2 常用药物 |
4.3 常用剂量、平均剂量 |
4.4 剂量分布区间 |
4.5 常用剂量范围 |
第二部分 《肘后备急方》与《伤寒杂病论》方剂比较 |
1 研究对象 |
1.1 参考数目 |
1.2 方剂选择 |
1.3 纳排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录入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统计结果 |
4.1 相同方剂 |
4.2 相似类方 |
5 讨论 |
第三部分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方》的统计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参考书目 |
1.2 药物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录入方法 |
2.2 录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经方50味药物的统计结果 |
3.1 药物频次 |
3.2 平均剂量 |
3.3 常用剂量 |
3.4 剂量分布区 |
3.5 常用剂量区间 |
3.6 单味药物各论 |
4 讨论 |
第四部分《肘后备急方》方剂中豆豉、升麻浅述 |
1 豆豉 |
1.1 名称及源流 |
1.2 炮制 |
1.3 功效应用 |
2 升麻 |
2.1 名称及源流 |
2.2 炮制 |
2.3 功效应用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主要研究内容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
1.4 建立数据库与数据统计 |
2 外治方药的统计结果 |
2.1 全书外治方药概况 |
2.2 全书外治药物使用情况 |
2.3 外治方药的剂型 |
2.4 外治方药的给药方式 |
2.5 外治方药的其他情况 |
3 讨论 |
3.1 用药特点 |
3.2 外治法思想 |
3.3 学术成就 |
3.4 与历代药物外治法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妇人大全良方》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10)《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部分 症状研究及鉴别的重要性及价值 |
第二部分 饮食的生理回顾 |
第三部分 《伤寒杂病论》中与饮食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第一章 《伤寒杂病论》中与“饮”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1.渴欲饮水 |
2.不欲饮水(不渴) |
3.能饮与不能饮 |
4.饮水的喜恶 |
5.饮水后的反应 |
第二章 《伤寒杂病论》中与“食”相关症状的因机分析及鉴别 |
1.能食 |
2.消谷多食 |
3.不能食 |
4.欲食与不欲食 |
5.进食喜恶 |
6.食后反应 |
讨论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对《金匮要略》急症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匮要略》脉症合参辨证方法探微[J]. 杨泽,王梦蕾,陈佳丽,汪翔,夏永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11)
- [2]《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主症“■痛”辨析[J]. 陈兆兴,王照迪,江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9)
- [3]“汗出当风”中医病因学研究[D]. 邹天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溯源、贯通、致用[J]. 钟相根,李宇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5)
- [6]经典名方调治慢病虚劳及膏方应用概述[J]. 郑涵,杜颖初,侯冠群,鲁明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7]经方50味药物在《肘后备急方》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 李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妇人大全良方》外治方药的文献计量与内容研究[D]. 甘文平.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10]《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饮食的症状研究[D]. 姜晓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