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百年》创作谈(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彤[1](2021)在《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城市开放空间中,不乏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呈现,但更多的是粗糙低劣或缺少艺术价值的伪艺术品,甚至大多城市空间中还是空白,现阶段需要调整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理念,在现有或者将来拟建的城市环境空间中,重新唤起民众对城市精神的重视,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若想实现上述构想,需要决策者、艺术家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广落实能够准确表达城市文脉,反映城市魅力与特色的公共艺术。因此如何建构民主的决策体系,有效激活应用艺术资源,务实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是现阶段乃至将来城市建设决策者和艺术家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着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西方国家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公共艺术应用配置方面做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为我们建设和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公共艺术提供了借鉴资源。全社会对公共艺术应有极高的重视,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精神载体它深深的融于城市空间之中,与民众的工作生活一同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彰显了城市气质、塑造了城市特色,具有独特的无可代替性。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公共艺术概念范畴,公共艺术在城市结构要素中理论应用与作用,中外代表性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公共艺术的设计与配置分析比较,以我们身边熟悉的城市广场规划及设计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力求推导出一个符合城市特征,符合人性化的设计设想,力求明确自己学术观点并对现实案例提出设计见解,为今后作者的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宋朝阳[2](2020)在《诗词文化中的意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读诗词是我从小的兴趣爱好,艺术设计是我研究的专业方向,在本硕七年的学习里,我不断地把对诗词的理解融入对设计的思考中,这便是我论文选题的初衷。本文以意象说为根基,将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知识作为理论支撑,探究诗词意象是如何应用于艺术设计之中并予以其启示作用的。文章先从诗词的起源谈起,然后引出意象并展开论述意象的生成构建与发展成熟,重点与难点在第三章,详细阐述艺术设计中诗词意象的表达,其中包含“噫吁嚱”与“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及艺术设计中思维意象、图形意象、情境意象的表达,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分析,得出应用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第四章,通过对科学与艺术、化学与设计的关系解读,将意象说进行分析阐述,关注“人”与“仁”的本质。最后,文章将对以上章节概括总结,对意象进行更全面的认知、更深入的思考,也将进一步探讨艺术设计的新发展,分析如何更好的将各学科类别知识融会贯通。艺术设计同诗词的魅力相通,能够潜移默化的对人进行精神疗愈,唤醒人内心的潜能,具有教育性和启迪性,激发着人类对美的感知,对它们的研究将是一个永无止境、充满挑战的探索过程。
张德祥[3](2016)在《诗飘大海情未了》文中研究说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昼夜不舍的"中铁渤海铁路轮渡杯诗歌大奖赛"颁奖会,虽过去8年了,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今日之我也非昨日之我。可慢慢回想起来,仍觉得涛声依旧,浪漫依旧。那天,时值傍晚,倾城已万家灯火,夜色渐深渐浓。我正聚精会神在央视《焦点访谈》中捕捉着什么,蓦然案头的电话铃声骤响。《鸭绿江》杂志主编田永元先生,在电话另一端遥远却亲近地告诉我:"你的作品《祝福,中铁渤海人》在征文中获奖……"听罢,我心之大海骤生波澜,久久不能平静,就像久渴的禾
王莉[4](2015)在《大连“60后”作家对大连文化的传播》文中认为以2013年出现的"海蛎子组合"——大连"60"后作家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本土文学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出发,提出并论证大连60后作家"海蛎子组合"对大连文化起到了凝聚、提升、传播和推动作用。
王兵[5](2012)在《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文中指出东西方“四色文明”碰撞、交融,南北夏夷八方诸族文化汇聚、共生,共同孕育形成了时空二维交汇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以“闯关东”为主体人群而行成的“海南丢”文化,虽然文本文化的积淀厚度相对单薄贫弱,但却拥有并创造了属于“海南丢”文化人群所特有的丰富、多姿、多彩的口传音乐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沉重与民族艰难的“海南丢”们,在大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四色文明”时空二维场域之中,变艰辛为安适,化苦痛为力量,以微笑面对苦难,载歌载舞,尽情狂欢,使得儒家礼乐文化濡染、浸润、教化下而蛰伏的音乐性(“缪斯的本能”),被滋养着、哺育着,被唤醒,焕发出审美超越的光芒,彰显出人性复归的原始生命魅力,凝结成大连人“苞米面肚子,料子裤子”的审美理想,形成了对审美人生的自觉追求,完成对物质和生命的有限性的审美超越和复归的统一。在大连这方视听文化和口传文化肥沃丰厚的土地上,在“现在”、“现成”的审美时空场域之中,审美主体感知“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之“显现真实”的在场之美,使得精神得到了解放,情绪得到了渲泄,情感得到了高扬,感受“华奕照耀”,体验“动人无际”的音乐艺术审美。优良的口传文化视听艺术氛围,肥沃的群众文化艺术土壤,形成了大连良好的音乐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和群众社会艺术氛围,为孕育、培养与造就铁源、秦咏诚、谷建芬、徐沛东、潘兆和与郑冰等优秀大连作曲家以及大批的演唱家和演奏家奠定了最初的音乐文化基因生态环境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了“艺术重镇”和孕育音乐家的摇篮。大连场域之外广阔的自然地理与社会人文环境所营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和艺术氛围的熏染与濡化,是使这些大连音乐“雏鹰”逐渐蜕变,化蛹成蝶,并最终成长为展翅翱翔天宇的音乐“雄鹰”的充分的外部环境。
王宏[6](2012)在《城市发展中声乐文化生态与传播 ——大连城市社会声乐文化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声乐文化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声乐文化及其现象,即泛指包含了更多声乐内容的专业、业余、高雅、流行、大众的音乐创作与表演、教育及其社会导向性或市场性运作,并由此所生成的社会效应、社会影响以及对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变革的、民族凝聚力等等方面的推动力。声乐文化产业在一定意义上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运作思路,以及声乐文化在当今城市多元化生活中所占据的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已完全具备了将其从(音乐)文化产业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和探讨的条件,并可不断论证其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子系统”运作的可行性。本文针对大连城市社会声乐文化生态与传播作做了个案调查与思考,从文化生态角度,观察和挖掘大连城市发展中声乐艺术传播的个人审美属性、社会属性、商品属性及其运作机制。同时涉及了城市声乐文化所呈现的教化的、审美的、商业的功能和组织化、经营化、职业化的产业运作方式问题,以及声乐文化对城市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行为、消费方式的影响等等,并主要摘取在文化政策指导下的体现城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识形态的大众声乐文化生活以及声乐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大连城市声乐文化产业在呈现出其多姿多彩的局面,并对提高大连城市社会人文底蕴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短期效应、功利性、作秀的成分仍然还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社区音乐(声乐)文化体现了城市人文精神的基本风貌。一个城市民众群体集体性所拥有的气质和禀赋,往往真实地反映在这一城市的社区文化,尤其作为社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音乐(声乐)文化中,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和人文精神。研究中发现,大连城市社区声乐文化传播中,不同阶层市民体现出鲜明的“群体性官方文化品格”,从中也折射出大连城市发展的百年进程中,革命文艺的种子已深埋在这片热土中,并不断传承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进而成为大连城市文化品格的重要标签。
邬红兰[7](2009)在《建筑觅径过程中的空间信息传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空间构型复杂度的增加和以受众为中心的设计观的深入,觅径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研究表明人与空间的互动是建立在空间信息的建构与传播基础上的。基于人的认知与体验模式的空间信息的研究,旨在生成一种有效的空间信息传达模式,来应对当前脱离人的本质属性的、混乱无序的空间秩序。为空间设计提供一个可以思考和借鉴的角度和方法。从而,真正体现出空间的存在价值。建筑中的觅径过程是人对空间的认知和体验过程。在与觅径相关的空间认知与体验理论的研究基础上,从空间信息的建构、有效传达和接收过程三个层次展开分析。从内在知觉和外在感知两个层次解析信息的建构。信息的有效传达是从空间角度出发研究,包括必要的空间样态传达,冗余补充,以及自然元素的介入。信息的接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信息接收的过程是信息价值体现的过程,是人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视知觉重构的过程。信息的建构、传达和接收三个层次的研究形成了空间信息的传达模式。信息传达模式的研究实质是对建筑空间本质的研究,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的系统性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原则,得出空间信息设计的相关的模式语言,并构成一个建筑空间信息存在价值的评价模式,为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完善、活跃了建筑空间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时代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新的研究平台——觅径行为过程,从新的研究视角——空间信息传达,基于人的认知和体验模式,来分析建筑空间的组构。目前觅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使觅径者顺利到达目的地,注重的是觅径的结果。而对于觅径过程中的认知与体验研究甚少。过程性的深剖才能真正实现空间的价值,这是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鹏[8](2008)在《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雕塑主题公园以它独特的艺术品位、现代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含量、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的象征,它是城市雕塑的“聚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她的出现是现代雕塑艺术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有着鲜明的社会和人文发展背景,使得原本处于学院精英范畴的雕塑艺术开始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群体性和大众化的形式出现在休闲场所中。雕塑主题公园的源头在欧洲,所以国外对雕塑主题公园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很久的时间,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但是我国在雕塑主题公园这个领域中却是刚刚起步,其中与景观环境相结合,并成功的例子就更为少见了。本论文主要针对雕塑公园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展开相应的论述,以具体事例分析为依据,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实际参观了国内的许多雕塑公园,对其进行汇总和整理,大胆提出当前中国雕塑公园的发展现状,明晰了我国当前雕塑公园发展过程中与景观环境相结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加以认真分析,最后试图提出在新形式下中国当前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的发展趋向。在论文中雕塑主题公园如何与景观环境结合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为本论文研究重点内容。概括起来,文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雕塑主题公园在相关概念方面的定位,以及她的演变发展史。让大家从概念上对雕塑主题公园有所认识,有助于论文进一步的展开。二、从主题方面分析,雕塑主题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历史主题、地域主题和人文主题三类,通过例子进行具体阐释,紧扣主题性概念。三、从第五章开始进入论文的核心章节。指出景观环境与雕塑主题公园中存在的关系,相互渗透,互为主体的。四、通过大量的例证,抛出雕塑主题公园在中国的现状、具有的艺术特点、存在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五、上文举出了中国雕塑公园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的发展对策做了明确详细的分析。重申一些基本观点,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王永福[9](2006)在《展现城市魅力 传承历史情感——电视系列片《凝固的记忆》创作谈》文中提出
唐浩[10](2000)在《大型文献电视专题片《大连百年》创作谈》文中研究指明 《大连百年》是大连电视台近年来所涉题材最为重大的一部文献纪录片,其创作周期、资金投入与作品长度都创大连电视台纪录片制作之纪录。因此在作品问世之后,从编导的角度,总结下该片创作的经验与教训,应该说是必要的。(一)题材决定了《大连百年》的大制作原则《大连百年》是一部记叙一座城市百年沧桑巨变的电视作品,其重大而严肃的题
二、《大连百年》创作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百年》创作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 |
(一)城市开放空间概念阐述 |
1.当代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 |
2.开放空间的范畴 |
3.开放空间的社会功能 |
(二)公共艺术概念阐述 |
1.开放空间公共艺术概念 |
2.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形式分类 |
3.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如何来提升城市的特质 |
(三)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
1.公共艺术与广场空间 |
2.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 |
3.公共艺术与娱乐空间 |
4.公共艺术与交通空间 |
三、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创作方法 |
(一)公共艺术的创作原则 |
1.公共艺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
2.公共艺术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关系 |
3.公共艺术在环境中比例与尺度 |
(二)公共艺术的新型创作模式 |
1.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 |
2.新媒介新媒体表现形式 |
(三)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要素 |
1.造型要素(点、线、面) |
2.感官要素 |
3.情感要素 |
四、西方与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
(一)美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二)欧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
1.法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
2.德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
3.西班牙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
4.英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
5.澳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
(三)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
1.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
2.设计的民主性及公共性的缺失 |
(四)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现象 |
1.公共艺术中的“简单复制” |
2.公共艺术中的“权威控制” |
五、由阅读芝加哥千禧公园到大连星海广场的再设计 |
(一)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
1.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设计背景 |
2.芝加哥千公园概况 |
(二)大连星海广场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
1.大连星海广场设计的背景 |
2.星海广场概况 |
3.公共艺术作品 |
(三)基于人文关怀的大连星海广场可行性再设计 |
1.空间布局 |
2.公共艺术与绿色植被 |
3.互动共享与科技融合 |
4.文化元素的介入 |
六、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策略 |
(一)国家立法的重要性 |
(二)决策的专业与民主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保障 |
(三)城市地域特征的重塑 |
(四)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理解 |
(五)加强艺术家与公众的行为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诗词文化中的意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诗词文化中的意象 |
2.1 诗以言志 |
2.2 意象的流变 |
2.2.1 意象的滥觞 |
2.2.2 意象的孕育与成熟 |
2.3 意象的建构与方法 |
2.3.1 诗词意象的生成 |
2.3.2 诗词意象的组合 |
第三章 艺术设计中诗词意象的表达 |
3.1 诗词意象的艺术手法 |
3.1.1 艺术设计中的“噫吁嚱” |
3.1.2 艺术设计中的“赋比兴” |
3.2 意象在艺术设计中的表达形式 |
3.2.1 思维意象的表达 |
3.2.2 图形意象的表达 |
3.2.3 情境意象的表达 |
第四章 意象的启示性——艺术设计的未来 |
4.1 诗词意象的新思考——艺术与科学 |
4.2 诗词意象的新表达——设计与化学 |
4.3 诗词文化中的意象在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集 |
(4)大连“60后”作家对大连文化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 凝聚大连文化力量 |
1. 多元合力下的文学社区 |
2.大连文化符号的运用增强了城市认同感 |
二、 提升大连文化内涵 |
1. 逐渐聚焦大连历史 |
2. 阅读中的书香大连 |
三、 推广大连文化品牌 |
1. 展现了大连的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品牌 |
2. 明晰了文化传播的战略意识和文化品牌的营销意识 |
(5)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
五、本论文希望得到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大连自然环境与人文素描 |
第一节 大连自然环境素描 |
第二节 大连文化与城市精神速写 |
第三节 大连音乐文化素描 |
第二章 大连历史与文化精神认知解读 |
第一节 大连历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大连文化类型 |
一、四色文明 |
二、军旅文化 |
第三节 大连文化特征概略 |
第四节 大连音乐文化生态成因概论 |
第三章 “海南丢”文化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海南丢”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一、“海南丢”的形成 |
二、“海南丢”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海南丢”境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不甚丰富的文本文化 |
二、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 |
第三节 “海南丢”音乐文化中“黄色文明”音乐基因的投射 |
一、铁源 |
二、郑建春 |
三、穆传永 |
第四章 海洋性文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古希腊地理环境概略与民族性格及其文艺精神 |
一、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
二、古希腊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 |
第二节 海洋性文明影响下的大连文艺精神 |
一、大连自然区位及其历史角色的变换 |
二、海洋化文明影响塑造的大连艺术精神 |
第三节 1945年以前大连音乐文化受容生态 |
第四节 1945年以来大连的音乐文化生态 |
第五章 文化地理学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审美活动时空二维性 |
第二节 客观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东北地域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一、东北地域文化构成 |
二、东北地域文化成因及其特征 |
三、东北地域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六章 民族音乐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巴赫金狂欢理论认知解读 |
第二节 “人、乐、场、器、文、语”理论中的大连音乐文化 |
第三节 海洋文化场域中的大连音乐生态文化 |
一、作为大连音乐“场”中的大海 |
二、大连作曲家视域下的大海 |
第七章 音乐教育视域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大连社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活动 |
一、东北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在大连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
二、旅大公安部队文工团时期铁源的音乐学习 |
三、大连歌舞团 |
四、大连市少年宫 |
第二节 大连学校音乐教育 |
一、大连艺术学校音乐教育概述 |
二、艺校音乐教育环境中成长的郑冰 |
第三节 大连群众音乐文化生态 |
一、群众音乐文艺活动 |
二、群众音乐文化机构和团体 |
三、群众音乐文艺创作 |
第八章 审美语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第一节 音乐是感情直陈的口传文化 |
一、音乐是口传文化 |
二、音乐是语言表现的直觉艺术 |
三、禅理儒学中的口传文化 |
第二节 蛰伏与唤醒 |
第三节 审美在场 一触即觉 |
一、审美活动是体验 |
二、现量的三重意义 |
三、审美活动是现量 |
第九章 作茧成蛹 化蛹成蝶 |
第一节 心理学语境中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认知与解读 |
一、听觉规律下的音乐认知 |
二、音乐是音响与听觉的艺术 |
三、谷建芬的艺术生平与音乐创作特征 |
第二节、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大连音乐人文生态 |
一、文化生态学 |
二、音乐文化生态 |
三、文化生态学视域下徐沛东的音乐创作 |
第三节 文化遗传学环境下的大连音乐文化生态 |
一、遗传基因 |
二、生物遗传与文化遗传 |
三、化蛹成蝶:从雏鹰到雄鹰 |
结语 |
附录一:1949年以来大连音乐获奖名录(国家级以上奖励/项) |
附录二:大连合唱团与乐团 |
附录三:日占时期的大连文艺组织(1905年—1945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城市发展中声乐文化生态与传播 ——大连城市社会声乐文化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 城市声乐文化生态的概念与历史性理解 |
(三) 相关成果及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 本研究的切入点与特色及思维框架 |
一、 城市声乐文化生态嬗变之鸟瞰与历史性解读——以大连为例 |
(一) 1945 年前的大连城市声乐文化生态 |
(二) 1945 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连城市声乐文化生态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连城市声乐文化生态 |
二、 当代城市声乐文化传播的三层次:俗文化、官方文化、雅文化 |
(一) 作为俗文化的声乐艺术价值与传播 |
(二) 作为官方文化的声乐艺术价值与传播 |
(三) 作为雅文化的声乐艺术价值与传播 |
三、 对当代城市声乐文化产业生成与运作的理解与思考 |
(一) 对声乐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的宽泛认识 |
(二) 对大连声乐文化产业运作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
四、 当代城市社区声乐文化在城市人文精神塑造方面的价值与思考 |
(一) 社区音乐(声乐)文化体现了城市人文精神的基本风貌 |
(二) 城市社区文化教育状况影响着社区声乐文化的群体性人文内涵的常态化、持久性和丰富性 |
(三) 城市社区声乐文化活动开展的品质影响着社区人的群体性人文内涵的拓展与深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建筑觅径过程中的空间信息传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缘起及研究动因 |
1.1.1 课题的选择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的研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论文研究的框架结构 |
2 觅径中的空间认知与体验 |
2.1 觅径理论 |
2.1.1 觅径的源起及演变 |
2.1.2 觅径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觅径情况及影响因素 |
2.2 空间认知理论 |
2.2.1 空间认知的层次建构 |
2.2.2 基模与格式塔理论 |
2.2.3 信息处理理论 |
2.3 空间体验理论 |
2.3.1 觅径的空间体验构成 |
2.3.2 梅洛·庞蒂身体—体验论 |
2.3.3 觅径中空间体验的时代要求 |
2.4 空间认知与体验的相互关系 |
2.4.1 认知与体验的差异 |
2.4.2 认知与体验在觅径中的潜在联系 |
2.5 本章小节 |
3 觅径中的空间信息建构 |
3.1 信息采集:情节再现 |
3.1.1 情节的瞬间启示 |
3.1.2 隐藏的情节 |
3.1.3 范式的挖掘与再现 |
3.2 觅径主题信息渗透:内在知觉 |
3.2.1 格尔尼卡启示 |
3.2.2 有意味的主题信息 |
3.2.3 隐喻:主题信息的渗透 |
3.3 觅径表象信息生成:外在知觉 |
3.3.1 建立尺度信息 |
3.3.2 色度效应 |
3.3.3 空间蒙太奇 |
3.4 空间信息的传达媒介:时间介入 |
3.4.1 时间观的历史传承 |
3.4.2 时间:觅径的知觉历程 |
3.5 本章小节 |
4 空间信息在觅径中的有效传达 |
4.1 信息的传播特征 |
4.1.1 信息的传播过程 |
4.1.2 信息的传播原则 |
4.1.3 模糊性与多变性 |
4.2 信息的空间样态传达 |
4.2.1 由外及内的远景传达 |
4.2.2 路径的样态构成传达 |
4.2.3 交通空间的形式表达 |
4.3 空间信息的冗余传达 |
4.3.1 冗余在建筑空间中的转译 |
4.3.2 冗余空间的诱导性 |
4.3.3 冗余空间的模糊性 |
4.4 自然要素介入传达 |
4.4.1 觅径空间中的光表达 |
4.4.2 觅径空间中的水折射 |
4.4.3 觅径空间中的声传递 |
4.5 本章小节 |
5 觅径空间信息的价值体现 |
5.1 人与空间信息的关联 |
5.1.1 觅径主体的能动性 |
5.1.2 觅径的空间需求 |
5.1.3 人的客体性 |
5.2 视觉介入传达 |
5.2.1 视线限定的空间信息 |
5.2.2 视空间中前景与背景的生成 |
5.3 空间信息的心理重构 |
5.3.1 心理组织图示 |
5.3.2 格式塔重构 |
5.4 错觉作用的虚拟感知 |
5.4.1 错觉的空间修正 |
5.4.2 感知虚拟信息 |
5.5 本章小节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雕塑主题公园概述 |
2.1 概念体系 |
2.1.1 “公园”释义 |
2.1.2 雕塑主题公园的定义 |
2.1.3 雕塑主题公园的特征 |
2.1.4 景观环境的特征 |
2.2 雕塑主题公园的起源 |
2.3 雕塑主题公园的风格 |
2.3.1 具象风格的雕塑公园 |
2.3.2 抽象风格的雕塑公园 |
2.4 雕塑主题公园的定位 |
2.4.1 雕塑主题公园与公园雕塑 |
2.4.2 雕塑主题公园与大型城雕综合体 |
2.4.3 雕塑主题公园与游戏性雕塑公园 |
3. 雕塑主题公园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演变 |
3.1 雕塑的意义 |
3.1.1 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 |
3.1.2 现代意义上的雕塑概念 |
3.2 欧洲雕塑公园特点及类型 |
3.3 传统向现代过渡期的雕塑公园 |
3.4 传统雕塑公园与现代雕塑公园之比较 |
3.4.1 创作理念上 |
3.4.2 表现手法上 |
3.4.3 造型语言上 |
3.4.4 空间概念上 |
3.4.5 材料应用上 |
4. 当代不同主题类型的雕塑主题公园比对 |
4.1 历史主题雕塑公园 |
4.2 地域主题雕塑公园 |
4.3 人文主题雕塑公园 |
5. 景观环境与雕塑主题公园之间的相互作用 |
5.1 景观与雕塑主题公园的相互渗透 |
5.1.1 雕塑主题公园的尺度设计与环境空间的比例关系 |
5.1.2 雕塑主题公园的空间形式结构与周围环境要素相互呼应 |
5.1.3 溶于大自然的大型雕塑公园 |
5.2 雕塑主题公园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
5.3 雕塑主题公园的景观环境意义 |
5.3.1 雕塑主题公园与自然环境 |
5.3.2 雕塑主题公园与人造环境 |
5.4 雕塑主题公园与景观环境的互动 |
6. 雕塑主题公园在中国 |
6.1 雕塑主题公园在中国现状 |
6.1.1 数量及分布 |
6.1.2 发展态势 |
6.1.3 中国雕塑主题公园的特点 |
6.2 中国雕塑主题公园存在的意义 |
6.2.1 雕塑公园的美学意义 |
6.2.2 雕塑主题公园的社会意义 |
6.2.3 雕塑主题公园的教育意义 |
6.2.4 雕塑公园的经济意义 |
6.3 中国雕塑主题公园中存在的问题 |
6.3.1 雕塑主题公园与环境 |
6.3.2 雕塑主题公园材料运用的误区 |
7. 雕塑主题公园在中国的发展对策 |
7.1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与景观环境的结合 |
7.2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与公众的距离 |
7.3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的公共性 |
7.4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的空间性 |
7.4.1 环境空间 |
7.4.2 心理空间 |
7.4.3 雕塑空间 |
7.5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的自然性 |
7.6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的特色性 |
7.7 注重雕塑主题公园的区域性 |
7.8 雕塑主题公园如何生存 |
7.9 雕塑主题公园如何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插图或附表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展现城市魅力 传承历史情感——电视系列片《凝固的记忆》创作谈(论文提纲范文)
对建筑和历史的双重咏叹开启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
对城市的一种深刻解读对历史的一段生动记忆 |
演绎深沉厚重的主题选择准确和谐的表现 |
四、《大连百年》创作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D]. 王思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诗词文化中的意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D]. 宋朝阳.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3]诗飘大海情未了[J]. 张德祥. 中国铁路文艺, 2016(10)
- [4]大连“60后”作家对大连文化的传播[J]. 王莉. 大连干部学刊, 2015(11)
- [5]大连音乐文化生态研究[D]. 王兵.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城市发展中声乐文化生态与传播 ——大连城市社会声乐文化个案研究[D]. 王宏.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7]建筑觅径过程中的空间信息传达模式研究[D]. 邬红兰.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8]景观环境中的雕塑主题公园研究[D]. 张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
- [9]展现城市魅力 传承历史情感——电视系列片《凝固的记忆》创作谈[J]. 王永福. 当代电视, 2006(08)
- [10]大型文献电视专题片《大连百年》创作谈[J]. 唐浩. 当代电视, 2000(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