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珺,胡婷[1](2016)在《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协会治理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受行业协会发展的约束,在中国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时中国的行业协会未能发挥其反倾销的服务功能。文章基于对全国行业协会调查问卷的结果,从行业协会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九个维度出发,分析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对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政府支持,并且都是正向影响。
张家轩[2](2014)在《反倾销调查的行业协会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倾销与反倾销在世界贸易的舞台上,是最经常出现的基本现象之一。通常情况下倾销被认为是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也为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而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所认可的,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所青睐。但由于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反倾销经常被一些国家滥用,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损害最为严重的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反倾销形势。自1997年以来,中国己经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反倾销国家的头号目标。在国际反倾销舞台上,作为反倾销中的“申请人”和“利益方”之一的行业协会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在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反倾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反倾销的提起到反倾销调查中的谈判,全程都有行业协会的身影。而我国现有体制下的行业协会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成了我国反倾销领域中的“短板”。其原因是,在体制内生成的行业协会,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为了寻求中国行业协会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比和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明确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方向和如何完善反倾销措施。对症下药,通过行业协会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破解中国所面临的反倾销难题。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做出其应有的贡献。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行业协会参与反倾销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首先介绍了行业协会、倾销、反倾销的概念及其争议。然后分别从法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行业协会参与反倾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的现状,从行业协会的特征和职能出发,分析行业协会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反倾销领域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比去发现我国行业协会的问题所在,以及尽快改变我国行业协会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部分反倾销只是行业协会的诸多功能之一。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行业协会自身制度问题去查找根本原因。改革行业协会的现有的制度是行业协会健康运行的基础,也是行业协会发挥反倾销功能的根基。第四部分是如何完善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对策。反倾销调查是一个程序性的调查过程。因此这一部分笔者按照反倾销调查立案前,反倾销调查中,反倾销调查后这样的顺序分别建议了行业协会重点可以发挥哪些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行业协会在反倾销领域中的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完善。
马述忠,方琛超[3](2010)在《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有了大幅增长,但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出口壁垒,其中,反倾销压力的增长尤其迅速。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界定参与反倾销各个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诉讼和农产品出口的现实情况,构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分析制约该系统构成和运行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四大主体中,前两者对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构成的影响度较大,而在4个主体中行业协会的反倾销职能对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构成的影响度最高。同时,该体系的构建对反倾销应诉的运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信息沟通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信息沟通对运作的促进作用不大,运作对构建没有正向促进作用。总体来看,我国农产品反倾销各主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体系。根据理论、现实情况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建立有效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政策建议。
陈林荣[4](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应对反倾销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在相关法律框架下,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应诉企业快速响应的制度安排和所提供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的支持效力。本文基于企业应对反倾销,综合运用会计、管理贸易、博弈和机制设计等经济理论与方法,从企业的战略层面及相应的制度配置与协调上,研究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相适应的会计联动机制,不仅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日益激烈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拓展会计理论创新、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支持体系,优化宏观政策层的决策,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提供新的战略思路和理论支持,都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在对我国遭遇反倾销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反倾销研究进展、应对反倾销的研究现状等进行动态追踪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成败,除了它的法律框架外,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计问题。为此,设计了八大部分组成的论文研究框架,并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了规范型、描述型、解释性、实证检验等相应的研究方法。接着在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基础理论——管理贸易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得出反倾销等维护公平贸易的手段更多的是各国进行维护利益集团或国家利益的政策工具,那么在当前我国遭遇反倾销危害最为严重的国际贸易战中,我国也应该采用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利用博弈论、会计手段和机制设计理论等维护我国产业利益,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会计在反倾销的功能包括预警功能、证据抗辩功能等,同时会计证据能否为反倾销调查机构所接受,具有抗辩力,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等效。但我国目前存在的会计障碍严重限制了这些功能的发挥。随后,对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进行博弈分析和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概念,并构建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架构,包括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目标导向、构建原则、构成要素、层级结构、治理主体和运行机理;接着深入探索了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并着重对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创新如下:(1)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分析框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要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必须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体联动。(2)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应对反倾销政府宏观引导能力、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自律协调能力、企业应对反倾销快速响应能力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为我国建立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3)以会计理论、管理贸易理论、博弈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为理论支持,基于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和经验证据,充分考虑影响我国应对反倾销成效的外部环境和构成要素,在目标导向下构建了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以及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对完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吴艾莉[5](2008)在《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方法及其支撑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劳动力及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得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随之各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也急剧增加。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这不仅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更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故我国企业要求在自由竞争体系中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本文选取该题目,旨在考察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会计如何进行维权活动。故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从会计视野来探讨我国应诉反倾销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分析应诉决策、合理利用会计维权方法和建立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的整体方案,以提高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胜诉率,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引入净现值法和运用博弈论对企业是否应诉反倾销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我国应诉反倾销的实际情况,对应诉过程中的会计维权方法进行了研究。接着提出企业应构建应诉反倾销会计维权的支撑体系。其中内部支撑体系应由应诉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和内部审计系统组成。同时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实证检验,并指出这三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外部支撑体系中,认为该体系应由应诉反倾销会计准则和会计保护体系组成,并对提出建立的应诉反倾销会计准则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在对提高企业胜诉率进行了理论探讨之后,又以美国木制家具反倾销案为例,进行实例研究,以印证与运用前述理论。
张博昱[6](2008)在《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伴随对外交往地加深与对外贸易额地逐年增加,中国逐步进入了贸易摩擦高发期。政府与企业因为各自存在的局限性,无法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具备非政府性、非盈利性的天然优势。积极加快培育行业协会,发挥其在应对贸易摩擦,保护本国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欧盟对华反倾销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构筑有效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系。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介绍了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欧盟对华打火机反倾销的案例,介绍了我国的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欧盟对华耐火黏土反倾销案案例分析指出我国的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正、反两方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了TOWS分析法(态势分析法),对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优势劣势、环境机会环境威胁做以陈述,并通过建立TOWS矩阵寻求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第五章结合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现实状况,对改革和发展我国行业协会、积极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进行了前景展望,即构筑有效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系。
周文凤[7](2008)在《国外对华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 ——基于行业协会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下,倾销作为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为WTO所禁止。而反倾销作为WTO所认可的、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又因其规则的模糊性及相关成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而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己成为全球反倾销受害最严重的国家,自1995年起己连续13年成为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在所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案中,大部分都以我国企业败诉告终,这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从学理层面全面审视我国反倾销的被动局面,可以发现,除了政府机构的责任以及企业的消极态度之外,还与行业协会未能在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中充分发挥其应有角色、职能和机制密切相关,而这一点正是目前相关学术研究的一个不足。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行业协会视角切入,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来完善反倾销应对机制,更好的实现反倾销应对的目标。本文认为,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行业协会的服务性角色和职能定位,解决其性质和地位问题,从而为行业协会机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清晰的坐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反倾销的实际需要,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善行业协会的反倾销预警、反倾销调查协调、反倾销应诉等反倾销事前、事中和事后机制,以化被动为主动,充分维护我国行业的合法权益。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本文首先提出和论述了规范性的行业协会角色、职能和机制,进而梳理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着重指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与机制缺陷,最后,着重从重建行业协会的角色和完善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思路。
方琛超[8](2007)在《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 ——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有了大幅增长,但是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出口壁垒,其中反倾销压力的增长尤其迅速。这不仅是因为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行业自身的缺陷,也是因为其它国家在面对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压力时采取了反倾销作为市场保护手段。本文从应对现实中的反倾销压力出发,提出了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概念,期望系统地整合各方资源,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提供有效的、可行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界定参与反倾销各个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诉讼和农产品出口的现实情况,构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分析制约该系统构成和运行的因素,提出有效建立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反倾销状况进行初步介绍,定位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理论回顾。第二部分界定反倾销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反倾销的历史发展,反倾销发生的原因,寻找中国遭遇反倾销的成因和对策。第三部分对行业协会在农产品反倾销中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学者对反倾销联动体系的研究建议,建立一个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行为主体的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概念模型。第四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证研究的模型和假设,利用问卷调查获得实证研究所需数据,然后运用SPSS和AMO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四大主体中,前两者对农产品公平贸易救济体系构成的影响度较大,后两者较小;(2)行业协会的反倾销职能对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构成的影响度最高;(3)该体系的构建对反倾销应诉的运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信息沟通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信息沟通对运作的促进作用不大,运作对构建没有正向促进作用;(4)总体看来,我国农产品反倾销各主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体系。第五部分根据理论、现实情况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规避农产品反倾销的政策建议:(1)完善各方主体的职能,建立相关机制;(2)宣传反倾销知识,促进各方主体沟通;(3)循序渐进促进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整合。
刘建明[9](2007)在《浅议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文中指出本文从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严峻反倾销形势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目前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成熟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表现,提出了行业协会在我国的反倾销制度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及相应的应对之策。
王玉洁[10](2007)在《合理构建应对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制》文中认为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越来越好,但是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开始频繁地用倾销和反倾销的手段限制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由于反倾销之目的在于贸易保护,所以反倾销的滥用已经使我国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者。目前,反倾销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内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诉讼中做的很不到位,这必然导致我国产品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出口形势很不乐观。而只有积极地应诉才有可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出口态势。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频遭国际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分析行业协会面对反倾销诉讼时应采取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好行业协会在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由于我国行业协会起步较晚,社会环境欠佳,所以行业协会在我国的发展还非常不完善,存在着种种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反倾销应诉中应该发挥的功能。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行业协会自身状况及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行业协会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这不仅需要行业协会自身不断完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要求,即社会应该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使行业协会得到健康,迅速,良性的发展,能够真正在反倾销的应对中发挥自己的应有功能,保持我国良好的出口态势。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对华反倾销,行业协会应努力克服自身弊端,不断完善其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反倾销重要作用。本文对在国际新环境下我国行业协会应该扮演何种角色作了尝试性的探索研究。
二、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协会治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治理各因素对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影响机制 |
(一)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其社会合法性作为基础 |
(二)行业协会的决策机制为反倾销功能的发挥提供理性保障 |
(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发挥的制度安排 |
(四)优秀的员工和良好的经济状况是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发挥的资源保障 |
(五)法律保障和政府支持是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发挥的外部条件 |
三、治理各因素对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和样本分布 |
(三)变量分析 |
(四)实证模型与结果 |
四、结论 |
(2)反倾销调查的行业协会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关于行业协会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法理依据 |
(一) 行业协会作为反倾销主体的法律依据 |
1、 倾销与反倾销 |
2、 行业协会的反倾销主体资格 |
(二) 行业协会作为反倾销主体的经济学依据 |
1、 “外部效应”理论 |
2、 “囚徒困境”理论 |
3、 “智猪博弈”理论 |
二、 中外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
(一)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现状 |
1、 我国行业协会的演进及其应对反倾销调查现状 |
2、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缺陷及其原因 |
(二) 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现状 |
1、 发达国家行业协会的特征和职能 |
2、 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中的作用 |
三、 构建有效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行业协会体制 |
(一) 构建有效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行业协会体制的可行性 |
1、 多边贸易体制为行业协会提供了发展机遇 |
2、 国家政策前所未有的支持 |
(二) 行业协会发展完善的具体制度建议 |
1、 尽快出台《行业协会法》 |
2、 促使“政”“会”分离,实行注册制度 |
3、 规范行业协会资金制度 |
4、 完善监督体系 |
四、 完善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调查的对策 |
(一) 反倾销调查前 |
1、 建立有效的反倾销调查预警 |
2、 协调出口价格,维护出口秩序 |
3、 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 |
4、 加强行业培训,提高反倾销应诉能力 |
(二) 反倾销调查中 |
1、 组织反倾销应诉,配合反倾销调查 |
2、 加强行业协会的对外协调,争取行业利益 |
(三) 反倾销调查后 |
1、 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权益 |
2、 建立对外交流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 |
(一) 行业协会的反倾销职能 |
(二) 政府的反倾销职能 |
(三) 企业的反倾销职能 |
(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反倾销职能 |
三、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设计 |
(二) 样本提取 |
(三) 分析方法 |
四、样本描述和模型检验 |
(一) 样本描述 |
(1) 性别: |
(2) 年龄: |
(3) 学历: |
(4) 职业身份: |
(5) 从业时间和参与外贸纠纷程度: |
(二) 模型检验 |
1.信度分析 |
2.效度分析 |
3.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1.行业协会 |
2.政府 |
3.企业 |
4.专业合作社 |
(二) 政策建议 |
1.完善各方主体的职能, 建立相关机制 |
2.促进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整合 |
(4)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第2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相关理论分析 |
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 |
2.1.1 会计决策有用论的信息观 |
2.1.2 会计契约观 |
2.1.3 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管理贸易理论基础 |
2.2.1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重新思考 |
2.2.2 战略管理贸易理论及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博弈理论基础 |
2.3.1 博弈论的内涵及其变迁 |
2.3.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2.3.3 博弈论对应对反倾销的启示 |
2.4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
2.4.1 机制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机制设计理论对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启示 |
2.5 小结 |
第3章 应对反倾销中的会计功能分析 |
3.1 反倾销会计相关概念界定、诠释 |
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预警功能分析 |
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属性功能解读 |
3.3.1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采性 |
3.3.2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可比性 |
3.3.3 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证据的公允性 |
3.4 应对反倾销会计准则趋同效应分析 |
3.4.1 会计准则趋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
3.4.2 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应对反倾销的客观需求 |
3.5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障碍分析 |
3.5.1 会计准则制度差异——制度障碍 |
3.5.2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在缺陷 |
3.5.3 缺乏反倾销会计信息预警——被动应诉 |
3.5.4 缺乏应对反倾销的会计协调机制——各行其是 |
3.6 小结 |
第4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1 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1.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2 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博弈分析 |
4.2.1 单个企业应诉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
4.2.2 市场集中度与我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不力的经济分析 |
4.3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3.1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博弈分析 |
4.3.2 行业协会治理与企业产品出口定价的博弈分析 |
4.4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的博弈分析 |
4.4.1 市场经济地位与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内涵诠释 |
4.4.2 一国一税原则、分别税率政策的经济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成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提出 |
5.2 研究方法的确定——结构方程模型 |
5.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5.2.2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步骤及分析 |
5.3 数据收集 |
5.3.1 问卷设计、内容 |
5.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5.4 数据分析与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3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
5.5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
5.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建模 |
5.5.2 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 |
5.5.3 实证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 |
6.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目标导向 |
6.1.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内涵 |
6.1.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建原则 |
6.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设计的环境分析 |
6.2.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构成要素分析 |
6.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
6.3.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层级结构 |
6.3.2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治理主体分析 |
6.3.3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 |
7.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基本框架 |
7.2 保障机制实现的路径选择 |
7.2.1 信息协调机制 |
7.2.2 契约协调机制 |
7.3 完善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效率实现保障机制的建议 |
7.3.1 完善政府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3.2 加强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3.3 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会计防护体系的建设 |
7.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
7.4.1 应对反倾销会计联动机制评价的目标导向 |
7.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7.5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方法及其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文献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决策方法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受困国外反倾销的会计分析 |
一、反倾销主要概念辨析与说明 |
二、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特征分析 |
三、应诉反倾销对会计的挑战及要求 |
第二节 基于博弈论的应诉反倾销会计决策方法 |
第三节 基于净现值法的应诉反倾销会计决策方法 |
第四节 两类方法的特点与使用范围分析 |
第三章 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方法研究 |
第一节 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举证方法研究 |
一、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会计举证方法 |
二、填答反倾销调查问卷的会计举证方法 |
三、正常价值的会计举证方法 |
四、应对实地核查的会计举证方法 |
第二节 基于会计举证的会计抗辩方法研究 |
一、关于被调查产品低价销售问题的会计抗辩 |
二、关于被调查产品成本分配问题的会计抗辩 |
三、关于替代国及替代国价格问题的会计抗辩 |
四、关于申诉方所述的产业损害问题的会计抗辩 |
第四章 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内部支撑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应诉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的构建 |
一、应诉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概述 |
二、预警指标设计及预警系统构建 |
三、预警效果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反倾销导向的产品成本核算管理系统 |
一、应诉反倾销背景下现行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不足 |
二、构建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
三、构建反倾销导向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设想 |
第三节 应诉反倾销的内部审计系统 |
一、内部审计系统概述 |
二、内部审计系统对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 |
三、内部审计系统对提高会计信息可采性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外部支撑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应诉反倾销会计准则 |
一、构建应诉反倾销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
二、总则的设定 |
三、记录、确认、披露的设定 |
第二节 构建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保护体系 |
一、行业协会反倾销会计保护系统 |
二、中介组织反倾销会计保护系统 |
三、政府部门反倾销会计保护系统 |
第六章 中国企业应诉美国木制家具反倾销案的实例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企业应诉美国木制家具反倾销案的背景和历程 |
一、中国家具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背景分析 |
二、中国家具企业的简要应诉历程 |
第二节 本案中天津美克公司胜诉的实例分析 |
一、天津美克公司应诉分析 |
二、天津美克公司主要胜诉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本案中深圳德源公司败诉的实例分析 |
一、深圳德源公司应诉分析 |
二、深圳德源公司主要败诉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本案对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维权的对策建议及启示 |
一、本案的对策建议 |
二、本案的启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6)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作用概述 |
1.1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调查前的作用 |
1.2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调查中的作用 |
1.2.1 整合企业力量积极应诉 |
1.2.2 提供信息配合反倾销调查 |
1.3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做出裁决后的作用 |
1.3.1 利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行业权益 |
1.3.2 利用行政复审制度尽早消除反倾销措施 |
第2章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 |
2.1 欧盟对华打火机反倾销案案情始末 |
2.1.1 第一阶段(1989年11月—1991年11月) |
2.1.2 第二阶段(1993年11月—1995年5月) |
2.1.3 第三阶段(1998年3月—1999年1月) |
2.1.4 第四阶段(2000年2月—2001年9月) |
2.1.5 第五阶段(2002年5月—2003年9月) |
2.2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 |
2.2.1 反倾销调查前的作用: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
2.2.2 反倾销调查中的作用:积极组织企业应诉大力配合反倾销调查 |
2.2.3 反倾销做出裁决后的作用: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和行政复审制度维护 企业权益 |
第3章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
3.1 欧盟对华耐火黏土反倾销案案情概述与简析 |
3.1.1 欧盟对华耐火黏土反倾销案案情概述 |
3.1.2 欧盟对华耐火黏土反倾销案简析 |
3.2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行业协会法律地位不够明确 |
3.2.2 行业协会内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
3.2.3 行业协会组织模式不健全,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
3.2.4 行业协会覆盖面窄,凝聚力差 |
第4章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TOWS分析 |
4.1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机会与威胁分析(TO分析) |
4.1.1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环境机会分析 |
4.1.2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环境威胁分析 |
4.2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优势与劣势分析(WS分析) |
4.2.1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优势分析 |
4.2.2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劣势分析 |
4.3 TOWS分析(构造托斯矩阵) |
第5章 构筑有效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系 |
5.1 完善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 |
5.1.1 尽快出台有关于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 |
5.1.2 政府实施有效的扶持政策 |
5.1.3 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的监督体系建设 |
5.2 优化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内部职能体系 |
5.2.1 经济上的支撑:建立反倾销应诉基金 |
5.2.2 人才上的保障:加强协会内部人员培训 |
5.2.3 行业协会职能的完善: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
5.2.4 行业协会职能的完善:建立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
5.2.5 行业协会职能的完善:积极组织企业应诉 |
5.2.6 行业协会职能的完善:善用争端解决机制和行政复审制度维护企业权益 |
5.3 将我国行业协会融入世界行业协会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国外对华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 ——基于行业协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对行业协会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对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本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倾销 |
1.4.2 反倾销 |
1.4.3 行业协会 |
第2章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职能与机制分析 |
2.1 行业协会介入反倾销的经济学依据 |
2.1.1 “外部效应”理论 |
2.1.2 “囚徒困境”理论 |
2.1.3 “智猪博弈”理论 |
2.1.4 “第五种治理机制”理论 |
2.1.5 “第三只手”理论 |
2.2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定位 |
2.2.1 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 |
2.2.2 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关系 |
2.2.3 行业协会扮演的具体角色 |
2.3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职能定位 |
2.3.1 价格协调 |
2.3.2 反倾销预警 |
2.3.3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
2.3.4 组织代表企业开展反倾销应诉 |
2.3.5 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
2.3.6 影响政府产业政策 |
2.4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机制模式分析 |
2.4.1 英美型 |
2.4.2 法德型 |
2.4.3 日韩型 |
第3章 国外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特点 |
3.1.1 受到反倾销调查案件的数量居全球之首 |
3.1.2 反倾销调查提起国逐步增多 |
3.1.3 遭受反倾销产品种类呈现广泛化的趋势 |
3.1.4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
3.1.5 征收反倾销税率偏高 |
3.2 我国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
3.2.1 外部原因 |
3.2.2 内部因素 |
第4章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角色与机制问题 |
4.1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角色失范 |
4.1.1 角色定位不明确导致职能不清 |
4.1.2 行业协会的功能缺失,服务服务水平不高 |
4.2 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运行机制缺陷 |
4.2.1 协调能力差 |
4.2.2 反倾销预警不健全 |
4.2.3 不能积极参与反倾销应诉 |
4.3 我国行业协会角色失范与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
4.3.1 性质模糊 |
4.3.2 缺乏反倾销方面的经验 |
4.3.3 法律地位不明确 |
4.3.4 人才缺乏、经费困难 |
4.4 个案剖析 |
4.4.1 案情介绍 |
4.4.2 原因剖析 |
4.4.3 应诉情况 |
4.4.4 其他问题 |
4.4.5 案例启示 |
第5章 我国行业协会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
5.1 重建我国行业协会的角色 |
5.1.1 明确行业协会的性质 |
5.1.2 重新界定行业协会的职能 |
5.1.3 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 |
5.2 完善我国行业协会的应诉机制 |
5.2.1 反倾销调查前:协调预警、防患于未然 |
5.2.2 反倾销调查中:组织参与、有效应诉 |
5.2.3 反倾销调查后:利用有关制度维护权益 |
5.2.4 其它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 ——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案例分析 |
1.2.2 理论分析 |
1.2.3 应对之策 |
1.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反倾销的概念及缘由 |
2.1 反倾销的概念 |
2.1.1 反倾销概念的历史形成 |
2.1.2 反倾销定义及条件 |
2.2 反倾销的缘由 |
2.2.1 保护本国产品出口的起源 |
2.2.2 反倾销的理论研究 |
3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体系中的制度定位 |
3.1 浙江省行业协会的发展现状 |
3.1.1 浙江省行业协会总体上发展较快 |
3.1.2 浙江省行业协会发展制约因素 |
3.2 行业协会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
3.2.1 行业协会的性质 |
3.2.2 “外部效应”理论 |
3.2.3 博弈论理论 |
3.2.4 俱乐部理论 |
3.2.5 行业协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治理 |
3.2.6 行业协会调节企业合作收益分配 |
3.2.7 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搭便车行为分析 |
3.3 行业协会在我国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 |
3.3.1 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
3.3.2 反倾销预警者 |
3.3.3 国外相关协会与组织的联系者 |
3.3.4 行业协会的支持作用 |
3.4 案例研究——苹果汁反倾销案 |
3.4.1 本案背景 |
3.4.2 美国苹果协会酝酿起诉 |
3.4.3 商会组织企业积极应诉 |
3.4.4 挑战美国商务部不公正裁决 |
3.4.5 继续向美国商务部抗辩 |
3.4.6 总结与启示 |
4 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反倾销协同体系 |
4.1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的必要性 |
4.1.1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的理论利益 |
4.1.2 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的两难 |
4.1.3 建立反倾销协同体系现实需要 |
4.2 反倾销协同体系的构建框架 |
4.3 各主体在反倾销联动体系中的职能 |
4.3.1 政府在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 |
4.3.2 企业在反倾销体系中的职能 |
4.3.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
4.4 概念模型的构建 |
5 农产品反倾销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1 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衡量指标 |
5.1.1 衡量指标汇总 |
5.1.2 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衡量指标 |
5.2 我国农产品反倾销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5.2.1 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
5.3 问卷调查过程 |
5.4 数据初步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问卷数据质量分析 |
5.5 结构方程建模 |
5.5.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检验 |
5.5.2 结构方程模型的调整 |
5.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解释 |
5.7 初步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制约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有效运作的因素 |
6.2 结论分析 |
6.2.1 行业协会 |
6.2.2 政府 |
6.2.3 企业 |
6.2.4 专业合作社 |
6.3 帮助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有效运作的策略 |
6.3.1 完善各方主体的职能,建立相关机制 |
6.3.2 促进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的整合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合理构建应对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工作量及进度 |
第2章 问题的提出 |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
2.2 国际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其原因 |
2.2.1 国际对华反倾销现状 |
2.2.2 我国产品频遭国外反倾销的原因 |
第3章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应有职能 |
3.1 行业协会的法律特征 |
3.1.1 行业性 |
3.1.2 民间性 |
3.1.3 自律性 |
3.1.4 非营利性与平等性 |
3.1.5 成员的企业联合性 |
3.2 行业协会的性质 |
3.2.1 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区别 |
3.2.2 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区别 |
3.3 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职能 |
3.3.1 行业协会应对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
3.3.2 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具有重要职能 |
3.4 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阶段性 |
3.4.1 反倾销调查前:建立预警机制,广泛搜集信息 |
3.4.2 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积极组织应诉,全力配合调查 |
3.4.3 反倾销调查裁决后:利用有关制度,维护自身权益 |
3.5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地位 |
3.5.1 与政府比较:行业协会参与反倾销应诉可弥补政府干预的不足 |
3.5.2 和企业比较: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的独到优势 |
3.5.3 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对中的地位 |
第4章 行业协会应成为中国应对反倾销的中坚力量 |
4.1 我国行业协会的现状 |
4.1.1 行业协会的社会合法性不足 |
4.1.2 自治性不足,行为不够规范 |
4.1.3 法制建设滞后,功能定位不清 |
4.1.4 人员老化, 专业性差 |
4.1.5 行业协会结构不尽合理 |
4.2 我国行业协会未能在反倾销应诉中发挥作用的原因 |
4.2.1 法律地位不明确 |
4.2.2 企业、社会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
4.2.3 行业协会内部机制不健全 |
4.3 构建行业协会体制应对反倾销的必要性 |
4.3.1 应对国际贸易不断磨擦的需要 |
4.3.2 应对花样迭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 |
4.3.3 适应国际行政改革潮流的需要 |
4.3.4 改变行业协会发展滞后的需要 |
4.4 构建行业协会体制应对反倾销的可行性 |
4.4.1 从WTO 内容来看 |
4.4.2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允许行业协会成为反倾销的提诉人 |
4.4.3 国际实践 |
4.4.4 我国已有先例——温州烟具协会的胜诉 |
第5章 合理构建有效应对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制 |
5.1 构建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制度框架 |
5.1.1 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 |
5.1.2 完善相关立法,明确行业协会性质与任务 |
5.1.3 加快行政改革,促使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向行业协会的转移 |
5.1.4 泛区域化,改革审批制度, 增进行业协会竞争 |
5.1.5 建立社会力量对行业协会的监督渠道 |
5.2 培育行业协会有效应对反倾销的职能 |
5.2.1 行业协会应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
5.2.2 行业协会结构的调整 |
5.2.3 增强行业协会的合法性以及可操作性 |
5.2.4 关于行业协会的自主组织权 |
5.2.5 行业协会必要的保密功能 |
5.2.6 学习WTO 的有关法律 |
5.3 行业协会体制的相关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行业协会反倾销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协会治理的视角[J]. 张珺,胡婷. 改革与战略, 2016(09)
- [2]反倾销调查的行业协会应对策略研究[D]. 张家轩. 河南大学, 2014(03)
- [3]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 马述忠,方琛超. 农业技术经济, 2010(01)
- [4]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D]. 陈林荣. 中南大学, 2010(11)
- [5]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方法及其支撑体系研究[D]. 吴艾莉.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6]论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作用[D]. 张博昱. 河北大学, 2008(S1)
- [7]国外对华反倾销应对机制研究 ——基于行业协会的视角[D]. 周文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8(03)
- [8]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机制及其运作模式研究 ——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D]. 方琛超. 浙江大学, 2007(07)
- [9]浅议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A]. 刘建明. 《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 2007
- [10]合理构建应对反倾销的行业协会体制[D]. 王玉洁. 湖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