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庆忍,奉斌,姚知洋,刘路,郭敏,陈卫东[1](2020)在《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智能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供电电压合格率,广西电网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了1套无功电压智能监测分析系统。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架构和主要功能,然后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多个供电局的多场景应用,最后对该系统研发方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广西电网无功电压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提升了电网无功电压精益化管理水平。
刘礼邦[2](2020)在《计及规模化风电接入的地区电网运行经济性分析及调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风电建设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装机量连年增高。在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风电并网已经在地区电网形成了较高的风电渗透率。研究规模化风电并网下的地区电网的前后变化、探究运行经济性和调度策略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通过分析广西电网2017年风电场全年统计数据,计算风电出力的月平均出力、月最大出力、月出力分布,以及高峰保证容量、低谷保证容量、出力波动等参数,探究风电长期出力特性和短期出力特性,结合负荷数据计算风电接入后的等效负荷峰谷差,分析风电出力在不同时间尺度对调峰特性的影响。(2)以广西电网2019-2021三年的负荷预测数据和风电建设计划为基础,在仅考虑电量平衡约束和增加不弃风弃水约束下分别计算风电大规模接入对地区电网火电利用小时数、弃风弃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规模增长在负荷连年增加的背景下不会直接降低火电利用小时数,但是在丰水期的某些场景可能会产生部分弃水。(3)从电网侧经济性为考量进行规模风电并网后的地区电网经济性分析。以电网售电所得与购电成本的差值作为电网收益指标,基于广西电网实测数据,计算仅考虑全额收购风电下的网区经济性和额外考虑机组出力等约束的网区经济性。此外,还比较了优先消纳水电和优先消纳风电两种消纳策略的经济性,给出经济性评价。结果显示,风电并网在无补贴政策下会降低电网侧经济性,但若有补贴政策,则风电并网额度越高,经济性越好。(4)针对广西电网存在大量小水电由于库容限制难以调度而常被日前调度规划忽略的问题,提出小水库水电站的出力约束条件,建立了充分发挥小水库水电站调节能力的风-水-火联合调度模型,使用群搜索优化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以广西桂林、贺州地区数据作为仿真对象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了联合调度模型的经济性优势。
刘海洋[3](2019)在《广西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提升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发布文件[2015]9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中明确了电网逐步退出售电就是所谓的“电改从售电侧起步”,售电侧放开是电改的主要内容,用户可以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自由选择售电商,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市场交易平台。电改的最终目的是打破以前电力企业的垄断地位,形式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新电改方案的拟定给电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意味着电网企业已不再是垄断企业,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因此电网企业各项工作的核心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电力客户对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满足客户的需求是电网企业的生存之本。如何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已是广西电网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广西电网企业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电网企业的服务质量。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理论开展了研究学习,对当下主流的客户满意度理论进行了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是供电企业客户满意度研究的理论依据。然后根据供电企业的特点,选用了中国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再根据广西电网公司的业务特点建立了符合实际工作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满意度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客户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桂林供电局为例来验证本文所选的评价模型,并针对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制定提升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措施。
王昆仑[4](2018)在《STATCOM在永富直流输电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富宁换流站作为南方电网最复杂站的换流站,集换流站、变电站、串补站为一体,任何一个部件的故障均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运行。富宁换流站直流功率可全送广西、全送云南、分送广西和云南,南方电网主网与云南电网实现异步联网后,换流站内同时存在两个异步电网运行,任何一个电网的异常或直流闭锁均会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冲击,严重者会影响到地区电网频率失稳,甚至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以永富直流中应用STATCOM为背景,分析了富宁换流站装设STATCOM的必要性,重点解决永富直流工程中受端弱交系统动态无功不足的问题。对STATCOM在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不同运行方式下如何能够解决动态无功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从STATCOM在协调控制模式下、主控制模式下如何实现定无功控制、定电压控制、暂态控制进行论证。最后从STATCOM控制系统的本体保护,换流链的保护,功率单元(H桥)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TATCOM与HVDC控制保护系统协调动作,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均能正确响应,富宁换流站接入STATCOM可有效的改善500kV系统电压,保证系统电压稳定。
张艳[5](2008)在《500/220kV高压电网电磁解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输送更多优质的电力,电力系统需要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网络。在新的更高电压等级网络问世的初期,其网架结构不可能十分坚强,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强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低一级电压电网常常通过变压器电磁回路的联结,与高一级电压电网形成并列运行的格局,称为“电磁环网”。这种环网结构可以保障当局部区域失去高压电源时,能够通过低电压等级网络实现电力的传输和调剂,以改善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却给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与电磁环网相关的大停电事故屡见不鲜。学术界和工程界一致认为,解环是必然的选择,最终实现分层分区供电才是大电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对解环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原则、解环时间和地点的判断与选择、解环幅度及其实施进程的控制与把握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尚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随着500kV网架结构的逐步完善,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具备了打开500/220kV电磁环网的条件。解环过程中,如何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对众多可行的方案进行评估,以制定恰当的解环进程和实施方案,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500/220kV高压电网电磁解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课题,针对500/220kV电磁解环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区间层次分析法的电磁解环评判指标体系和方案决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从电磁环网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电磁环网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西500/220kV电磁环网的特点及其解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奠定了解环研究的基础。2.综合考虑解环的主要因素,着重探讨了解环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总结归纳了解环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并通过提出2010年广西500/220kV电磁环网的可行解环方案,验证了其普适性和可操作性。3.为解决众多可行方案优劣性评估的问题,发展了一套适合于电磁解环方案评估和决策的指标体系,并将粗糙集(Rough Sets,RS)理论与层次分析(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AHP)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评判决策方法——基于RS理论的区间AHP法,在2010年广西500/220kV电磁解环方案决策中的应用表明了指标体系和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不仅提出了2010年广西500/220kV电磁解环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且从理论上探讨了电磁解环的评估和决策方法,所进行的工作既具有良好的工程参考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李鹏[6](2007)在《电压稳定灵敏度方法及其在广西电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灵敏度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广西220kV和500kV主干电网2006年丰大方式的电压稳定情况。灵敏度方法是建立在潮流方程基础上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该法利用某种扰动情况下系统变量对扰动的灵敏度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采用灵敏度方法计算所需数据量较少,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反映出的信息较多,各种灵敏度指标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将灵敏度指标与裕度指标结合在一起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系统的电压稳定情况。本文利用中国版BPA程序对广西主干电网基础数据进行潮流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灵敏度指标计算,得出有关节点灵敏度、线路灵敏度、系统损耗灵敏度、P-V曲线数据、V-Q曲线数据以及N-1开断模拟试验结果数据等,并利用所得数据绘制P-V曲线、V-Q曲线、系统损耗曲线和线路电流变化曲线等。结合各项灵敏度指标排序结果以及曲线所反映出的变化趋势,分析广西主电网的稳定情况,找出广西电网的薄弱节点、薄弱区域、关键线路和发电机组,并提出增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为今后电网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为满足电网各级调度与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的需要,设计了基于Web的电压稳定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Web应用程序采用Visual C#.NET设计,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设计过程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及以后功能扩展的需要,所设计系统已能实现有关电压稳定数据的网上发布。
张海,高文建,李凌,李向荣[7](2007)在《广西电网电压稳定与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预防广西电网电压崩溃的紧急控制措施及无功电压对广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通过对广西电网无功平衡现状分析、计算;静态电压稳定性校验;全过程动态仿真校验,校核了电网N-1和严重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稳定,仿真了可能导致电压稳定问题的各种连锁反应事故形式及其后果。分析了在广西电网配置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C)系统及动态无功补偿设备(SVC)的应用可行性,提出了AVC系统的初步配置方案和SVC的优化控制策略。按照研究方案实施,2005年广西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85%,同比提高了0.45%;220 kV系统电压合格率达99.71%,同比上升0.04%。
韦巍,汤涌,张红斌,宁文辉,高文建[8](2007)在《大扰动对广西电网重要送电通道稳定水平的影响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枯大方式下多种负荷模型对广西电网输电能力及稳定水平的影响。通过建立静态、动态负荷模型,模拟仿真计算电网在不同负荷模型和参数下的重要输电断面极限,分析电网在不同负荷模型和参数下的敏感程度,及100%恒阻抗、100%恒电流、100%恒功率对仿真结果的影响;故障切除时间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等。研究得出的输电断面极限及受限条件,对有关部门安排运行方式、制定相应对策,保证广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晓兵,周群,王庆红,陈敏[9](2007)在《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分析广西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广西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建设方案是集中控制优化方案。它由实时数据进行在线优化分析和计算,分级分区产生无功控制的策略,在确保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从全网角度进行在线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合理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与稳定电压;实现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最小;最终实现电厂无功电压调节、变电站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开关调节、集中无功补偿设备投切协调控制;从而实现对电网内电厂无功电压、变电所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全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的实时闭环控制。
陈晓兵,周群,王庆红[10](2007)在《建设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集中控制系统的建议》文中提出文章从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现状、特点及分析其在南方电网中的无功电压地位和作用,以及无功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南方电网500 kV电网的影响,提出必须重视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才能有效减少网损,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水平,提高“西电东送”的能力。
二、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智能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设计 |
1.1 设计原则 |
1.2 系统结构 |
2 系统功能 |
3 系统典型应用 |
3.1 电压合格率地图展示 |
3.2 电压合格率指标多维度统计分析 |
3.3 低电压台区自动识别 |
3.4低电压台区闭环管控 |
3.5 无功考核分析 |
4 系统研发方向与应用展望 |
4.1 多系统互联 |
4.2 电压大数据分析 |
4.3 电压趋势预测 |
4.4 无功电压治理装置监测分析 |
5 结语 |
(2)计及规模化风电接入的地区电网运行经济性分析及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2 风电场群出力特性及其对地区电网调峰特性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风电场长期出力特性研究 |
2.3 风电场短期出力特性研究 |
2.4 风电场出力对地区电网调峰特性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大规模风电接入场景下地区电网弃风/弃水量及火电利用小时数分析 |
3.1 引言 |
3.2 负荷预测 |
3.3 弃风/弃水量及火电利用小时数计算 |
3.4 小结 |
4 大规模风电接入对地区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
4.3 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计算 |
4.4 小结 |
5 充分发挥小水库调节能力的新能源地区电网经济调度 |
5.1 引言 |
5.2 风–水–火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 |
5.3 群搜索优化算法 |
5.4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3)广西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开展情况 |
1.2.1 国内电网公司优质服务的现状 |
1.2.2 国内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存在的问题 |
1.2.3 优质服务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 |
1.3 国内外客户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客户满意度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客户满意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客户满意度理论研究分析 |
2.1 客户满意度的理论依据 |
2.2 客户满意度模型适应性比较以及模型的选择 |
2.3 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设计原则 |
3.1.1 指标体系构成 |
3.1.2 指标设计原则 |
3.2 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广西电网公司现有满意度评价模型 |
4.1.1 广西电网公司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步骤 |
4.1.2 广西电网公司客户满意度评价存在问题 |
4.2 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 供电企业客户满意度建模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应用实例分析——以桂林供电局为例 |
5.1 桂林供电局供电营销服务概况 |
5.2 客户满意度评价数据样本的采集 |
5.2.1 评价因数集的建立 |
5.2.2 客户满意度评价样本数据获取 |
5.3 指标权重计算 |
5.3.1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5.3.2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
5.4 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计算 |
5.5 客户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
5.6 与广西电网客户满意度评价的比较 |
5.6.1 广西评价体系计算客户满意度得分 |
5.6.2 与改进后的评价体系测评结果对比分析 |
5.6.3 改进后的客户满意度测评模型的优势 |
5.7 客户满意度提升改进建议 |
5.7.1 建立完善的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 |
5.7.2 创新服务方式 |
5.7.3 优化服务技术支持系统 |
5.7.4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STATCOM在永富直流输电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永富直流输电工程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TATCOM发展历程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STATCOM在富宁换流站中的应用分析 |
2.0 引言 |
2.1 永富直流运行现状 |
2.1.1 永富直流基本情况 |
2.1.2 富宁换流站基本结构 |
2.1.3 富宁换流站主接线方式 |
2.2 STATCOM原理 |
2.2.1 STATCOM基本结构 |
2.2.2 STATCOM无功补偿原理 |
2.2.3 STATCOM损耗分析 |
2.3 STATCOM接入性能要求及方案 |
2.3.1 性能要求 |
2.3.2 接入系统方案 |
2.4 STATCOM关键技术改进 |
2.4.1 功率模块紧凑型设计 |
2.4.2 应用高速阀控技术 |
2.4.3 采用多套STATCOM协调控制技术 |
2.4.4 保护性暂时闭锁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STATCOM协调控制策略 |
3.0 引言 |
3.1 控制系统及功能 |
3.1.1 协调控制系统 |
3.1.2 主控制系统 |
3.1.3 控制功能 |
3.2 不同运行方式下控制策略 |
3.2.1 全送模式下控制分析 |
3.2.2 分送模式下控制分析 |
3.3 协调控制方式转换 |
3.3.1 协调控制器定无功控制方式 |
3.3.2 协调控制器式定电压控制方式 |
3.3.3 暂态控制方式 |
3.4 主制器控制方式转换 |
3.4.1 定无功控制方式 |
3.4.2 定电压控制方式 |
3.4.3 暂态控制方式 |
3.5 顺控操作及连锁控制 |
3.5.1 STATCOM顺序控制 |
3.5.2 STATCOM连锁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ATCOM控制保护系统逻辑分析 |
4.0 引言 |
4.1 控制系统保护 |
4.1.1 STATCOM保护控制器组成 |
4.1.2 控制器的冗余配置 |
4.1.3 控制系统板卡软、硬件保护 |
4.2 换流链保护 |
4.2.1 换流链35kV交流过压保护 |
4.2.2 换流链35kV交流欠压保护 |
4.2.3 换流链35kV交流过流保护 |
4.2.4 换流链速断(角内)过流保护 |
4.2.5 换流链同步故障 |
4.2.6 换流链水冷故障 |
4.2.7 换流链旁路个数超限故障 |
4.2.8 换流链装置柜与系统柜通信故障 |
4.2.9 失灵保护 |
4.3 功率单元保护 |
4.3.1 功率单元撬杠故障 |
4.3.2 功率单元旁路失败 |
4.3.3 脉冲分配单元与单元主控板通信中断 |
4.3.4 功率单元泄露故障 |
4.3.5 功率单元充电故障 |
4.3.6 功率单元IEGT故障 |
4.3.7 功率单元电容压力故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ATCOM运行仿真 |
5.0 引言 |
5.1 STATCOM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1 电网模型建模 |
5.1.2 STATCOM全数字模型建模 |
5.1.3 固定串补模型建模 |
5.2 控制保护仿真实验 |
5.2.1 过压Ⅰ段闭锁实验 |
5.2.2 欠压闭锁实验 |
5.2.3 角内过流跳闸实验 |
5.2.4欠压限流控制实验 |
5.2.5 暂态无功出力控制实验 |
5.3 协调控制下系统仿真实验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富武甲线单相接地故障(3000MW) |
5.3.3 百武甲线路三相短路N-1 故障(3000MW) |
5.3.4 百武甲线单相故障开关拒动联跳富武乙线(3300MW) |
5.3.5 武崇甲线单相故障开关拒动联跳平武平#1 主变(3300MW)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500/220kV高压电网电磁解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第二章 500/220kV电磁环网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2.1 电磁环网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
2.2 电磁环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2.2.1 线路传输特性 |
2.2.2 电磁环网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2.3 “十一五”期间广西500/220kV电磁环网 |
2.3.1 广西电网概况 |
2.3.2 广西电网电磁解环的必要性 |
2.3.3 广西电网电磁解环的可行性 |
2.3.4 广西电网电磁解环需注意的问题 |
2.3.5 广西电网电磁解环的进展 |
2.3.6 广西电网电磁解环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10年广西电网电磁解环方案的提出 |
3.1 解环的关键问题 |
3.1.1 解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
3.1.2 实施解环的时机选择 |
3.1.3 解环的基本原则 |
3.1.4 解环的一般步骤 |
3.2 2010年广西电网的运行方式测算与分析 |
3.2.1 基本运行和建设情况 |
3.2.2 测算条件与分析原则 |
3.2.3 南方电网500kV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 |
3.2.4 广西电网规划网架的薄弱环节 |
3.2.5 广西220kV电网分区电力平衡分析 |
3.3 2010年广西电网电磁解环方案的提出 |
3.3.1 解环方案的制定原则 |
3.3.2 可行解环方案的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00/220kV电磁解环方案的评估与决策 |
4.1 解环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 |
4.2 基于RS理论的区间AHP法 |
4.3 2010年广西电网解环方案的评估与决策 |
4.3.1 备选方案运行方式的测算与分析 |
4.3.2 解环方案决策 |
4.3.3 解环分步实施方案及其配套建设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6)电压稳定灵敏度方法及其在广西电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电压稳定研究的内容和现状 |
1.3 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
1.3.1 基本概念 |
1.3.2 常用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广西电网的发展概况和稳定水平 |
2.1 广西主电网现状与发展 |
2.2 近年来广西电网的主要事故及分析 |
2.3 广西电网稳定水平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电压稳定灵敏度指标的计算过程 |
3.1 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工具 |
3.1.1 BPA潮流计算程序简介 |
3.1.2 程序输入输出模式 |
3.1.3 潮流程序数据编辑界面 |
3.1.4 潮流程序的计算结果输出 |
3.2 计算分析的广西主电网结构 |
3.3 分析计算的等值电路和元件参数 |
3.4 计算分析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内容 |
3.4.1 灵敏度指标 |
3.4.2 电压稳定的裕度指标 |
3.4.3 静态电压稳定指标的综合应用 |
第四章 广西主电网灵敏度指标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1 灵敏度指标计算结果 |
4.1.1 节点灵敏度 |
4.1.2 线路灵敏度 |
4.1.3 系统损耗灵敏度 |
4.2 负荷裕度指标分析 |
4.2.1 P-V曲线 |
4.2.2 V-Q曲线 |
4.3 N-1运行方式分析 |
4.3.1 断开线路或变压器支路试验 |
4.3.2 切除发电机模拟试验 |
4.4 广西主电网电压稳定分析的主要结论 |
4.5 近年来广西主电网电压稳定的变化情况 |
第五章 基于Web的电压稳定分析系统设计 |
5.1 分析系统的设计工具 |
5.1.1 Visua1 C#.NET简介 |
5.1.2 SQL Server2000简介 |
5.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5.2.1 计算模式的选择 |
5.2.2 系统的体系结构图 |
5.2.3 分析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
5.3 系统的访问流程 |
5.4 Web客户端设计 |
5.4.1 用户界面设计 |
5.4.2 数据连接的关键技术 |
5.5 数据库服务器的设计 |
5.5.1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5.2 数据库的关系图 |
5.5.3 数据库账户认证方式 |
5.6 安全控制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线路灵敏度dV/dX值 |
附录2 三种系统损耗灵敏度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广西电网电压稳定与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2005年前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情况 |
3 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性的研究条件和评价原则 |
3.1 基础数据及运行方式 |
3.2 电压稳定性的评价原则及方法 |
3.3 主要评价指标 |
3.4 静态电压稳定评价标准 |
3.5 暂态及中长期电压稳定评价标准 |
4 无功电压研究 |
4.1 广西电网无功平衡分析 |
4.2 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
4.2.1 正常方式 |
4.2.2 单一故障和多重严重故障后方式 |
4.3 暂态电压稳定性校验 |
4.4 全过程动态仿真校验 |
4.5 广西电网AVC系统方案研究 |
4.6 SVC在广西电网的应用研究 |
4.7 广西电网改善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
4.8 预防广西电网电压崩溃的紧急控制措施 |
4.9 广西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原则探讨 |
5 应用情况及效果 |
6 结语 |
(8)大扰动对广西电网重要送电通道稳定水平的影响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稳定计算分析基础条件及原则 |
2.1 负荷模型与参数选择 |
2.1.1 静态负荷模型 |
2.1.2 动态负荷模型 |
2.2 稳定判定原则 |
2.3 故障类型及故障清除时间 |
2.4 电网低频、低压减负荷方案 |
2.5 系统运行方式 |
2.6 广西电网重要输电断面 |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1 广西电网500 kV线路进行N-1扫描 |
3.2 电网在不同负荷模型和参数下重要输电断面极限 |
3.3 桂林—柳州断面稳定性分析 |
3.4 电网在不同负荷模型和参数下的敏感性分析 |
4 安全稳定措施 |
5 结论 |
(9)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1 广西无功补偿及电压无功控制措施 |
1.2 广西电网现有无功电压控制存在的问题 |
1.3 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控制的特殊性 |
2 国内外无功电压控制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
3 建设广西无功电压系统的技术关键 |
4 广西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建设方案 |
4.1 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项目目标 |
4.2 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摸式、控制流程 |
4.3 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 |
5 结束语 |
四、广西电网电压稳定情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电网无功电压智能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金庆忍,奉斌,姚知洋,刘路,郭敏,陈卫东. 广西电力, 2020(02)
- [2]计及规模化风电接入的地区电网运行经济性分析及调度策略研究[D]. 刘礼邦. 三峡大学, 2020(06)
- [3]广西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提升研究[D]. 刘海洋. 广西大学, 2019(06)
- [4]STATCOM在永富直流输电中的应用研究[D]. 王昆仑.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500/220kV高压电网电磁解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艳. 广东工业大学, 2008(08)
- [6]电压稳定灵敏度方法及其在广西电网中的应用[D]. 李鹏. 广西大学, 2007(02)
- [7]广西电网电压稳定与控制措施研究[J]. 张海,高文建,李凌,李向荣. 广西电力, 2007(04)
- [8]大扰动对广西电网重要送电通道稳定水平的影响仿真研究[J]. 韦巍,汤涌,张红斌,宁文辉,高文建. 广西电力, 2007(04)
- [9]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系统[J]. 陈晓兵,周群,王庆红,陈敏. 电网技术, 2007(S1)
- [10]建设广西电网无功电压优化集中控制系统的建议[J]. 陈晓兵,周群,王庆红. 广西电力,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