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石宇飞[1](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本质就是要使中国经济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产业结构,把中国建成一个制造业强国,装备制造业更是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世界经济后危机时代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至2013年;第四阶段是从2013年至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口和出口占世界比重持续提高,但在2013年以后增幅开始放缓,甚至停滞。中国装备制造业不同程度地面临进口和出口压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在2003年之前表现为比较劣势,而后则表现为比较优势。中国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指数2003年前后先提升而后平稳。从影响力系数变动趋势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呈渐趋提高态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力的提高幅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诱发系数总体上呈现缓慢提高的趋势。出口和资本形成一直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而消费和进口则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不仅对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也对其它产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装备制造业仅对出口项目的最终需求呈现出提高的趋势,对其它三个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程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装备制造业产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业资产负债率渐趋下降,下降幅度超过中国工业总体下降水平。从装备制造业企业角度看,装备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逐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资产运用效率、资金利用效果、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近期有小幅回落,营业净利率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在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近些年的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企业资产主要源自负债的倾向逐步下降,但不同企业的资本结构仍然存在显着的结构性差异;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整体偏低,流动资产规模不足,但现金比率普遍较高;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有所提升,但产业分工地位仍需提升。具体而言:一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中间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所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基础研发、中间品与零部件生产能力有所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所提升,但最终品出口比重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中间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出口增加值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呈现显着差异性,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出现下降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装备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出口之中本国中间品出口增加值重复计算部分,以及其重要组成来自国外账户重复计算部分均出现下降。三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前向生产长度和后向生产长度表现并不相同,而且呈现阶段性特征。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前、后向生产长度均出现增加,但产业分工地位出现下移。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社会基础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经济基础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品市场,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从产业基础角度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产业投入所占比重仍然较低,这导致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低,科技水平相对较弱,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在总量和比重上呈现出双重提高趋势,且提高幅度显着超过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制度基础角度看,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提升排污处理能力,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中国推动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应着重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王楚悦[2](2020)在《产业集群视角下滇西保山茶产业竞争力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拥有对茶叶生产十分有利的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其茶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2008-2018云南省茶叶产量位居全国第二,茶叶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目前,云南省茶产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如何使茶产业向专业化、高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是当前云南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已有针对云南地区的茶产业集群和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急需开展相关定量研究,帮助云南茶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本文选择保山茶区为案例,首先对保山2008-2018年间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产业集群入手,结合区位商指数、集中系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等,对保山与滇南茶区、滇西茶区及滇中茶区五个样本州市(德宏、临沧、楚雄、普洱、西双版纳)的茶产业集群集中程度和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对比测量;构建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邓氏关联度,对保山的茶产业集群程度和茶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进行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在县域级尺度下,深入分析保山市茶产业对当地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利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全市各县区逐年茶产业各类经济指标,对保山市各县区茶产业竞争力定量评价;最后通过熵值法,从生产、销售、物流、包装、品牌构建环节对各县市的茶产业链熵权进行对比。以此探讨影响保山市茶产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对解决保山市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及提升其竞争力等实际问题提供对策建议。结果发现:(1)2008-2018年间保山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稳步提升,茶叶单产水平远高于云南平均水平;在劳动力资源方面,保山市茶农人数基本保持稳定,企业加工用工人数和第三产业用工人数持续上升,茶农的纯收入等都在稳步上升;在龙头企业方面,保山市茶产业龙头企业的数量稳步上升,在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情况与未来潜力上,保山市改造低产茶园工作不断推进,无公害茶园面积大幅上升,整个保山市的茶产业绿色发展较为显着。(2)六个对比样本州市的茶产业集群中,保山的区位商指数排名较后,集中系数水平处于在各样本州市的中游;在六个样本州市的茶产业比较优势对比中,其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排名都处于中间位置,说明保山市茶产业集群水平有待提升,茶产业比较优势一般。(3)保山市茶产业集群集中度和茶产业竞争力指标的关联度分析发现,近十年来保山茶产业区位商指数与涉茶人口、QS认证数量、茶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茶产业总产值比重关联度最高;而集中系数与茶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占茶产业总产值比重、QS认证数量和初制所数量关联度最高;且保山茶产业集群集中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关联度最低,表明近十年来,其茶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和地理集中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互动不佳。(4)保山各县市茶产业对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如下:2010-2018年来,五县市茶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的是昌宁县,其次是腾冲,龙陵、隆阳居中,最小是施甸县。其中昌宁、腾冲、龙陵茶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最大;隆阳区茶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没有昌宁、腾冲、龙陵县显着;施甸茶产业对当地各大产业及地区总产值的贡献率与隆阳大致相当,茶产业尚未显示出对当地经济较积极的推动作用。(5)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保山各县市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发现2008、2012、2018年三个对比阶段中,昌宁茶产业规模因子均排名第一;在劳动禀赋因子上,腾冲在2008年和2012年排名第一,隆阳在2018年排名第一;在技术因子上,2008年隆阳排名第一,2012年龙陵排名第一,2018年腾冲排名第一,说明在茶叶生产技术层面,隆阳茶产业最初在五县市中占领先优势,但后来逐渐排名靠后;腾冲茶产业最初排名靠前,龙陵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排名始终靠前。(6)利用熵值法分析保山各个县市茶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发现各有侧重:其中腾冲的物流环节熵权最高,隆阳的销售环节占比最大,施甸的包装环节做得最好,昌宁的各个环节占比均衡。基于上述结论,尝试在如下方面为保山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茶产业进一步高级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加大茶产业支持力度,完善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共生机制,加强茶产业集群内外企业合作,进一步推动实施保山茶产业品牌战略等。
龚贤[3](2019)在《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产业调整,把有限的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产业部门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以此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从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地区资源禀赋与耗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高污染以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增大等各种社会问题相伴相生。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环卫组织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强调要通过新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法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政府更是把“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一起,形成了“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不断调整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特征于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承载力构成了挑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找准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具体来讲,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厘清和界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逻辑分析框架。其次,对云南省的绿色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等三对关系上,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分析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着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协调,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协调度不高等现实问题。最后,在对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提出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比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倡导低碳绿色工业、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比如: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康养产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此外,应从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引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王林[4](2019)在《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专业化追求区域创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资源定向投入和政策定向支持,以及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智慧专业化在发展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在确立未来比较优势和区域专业化战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成果方面影响较为深远。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智慧专业化的空间效应表现为聚集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创新投入对区域自身的自我强化效应,在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下,将会聚焦于该区域的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区域智慧专业化的聚集效应。从投入产出维度、供给需求维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投入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因素四个层面,选取了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支出、省区前三年专利授权量之和、制造业占GDP比重、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共计7个变量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14-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对于省域范围内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都会存在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的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以及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与时空格局演变。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间内区域间的差异性在增大,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强的区域其邻近区域测度值也相对较强;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得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类型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近五年区域智慧专业化指数的变化与趋势,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当前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一格局在未来五年将会继续保持,但是区域之间智慧专业化差异将会趋于收敛;区域智慧专业化将会呈现出正向的空间关系,但正相关的强度将会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演化将会呈现出西部的部分地区将会继续处于L-L型,但东部沿海以及中部部分区域将会演化为H-H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影响区域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临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建立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体系、重视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强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来缩小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提升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崔莉[5](2019)在《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化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最早提出雁阵理论来探讨利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升级之后,整个东亚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都离不开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推动。这些实践的成果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否也可以成为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力量,从而弥合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多年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无法被忽略的突出难题。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存在发展高附加值先进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观东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加,制度改革成本的上升,其产业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日俱增。可以说,通过实施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来探索中国雁阵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粗放式发展令其产业发展水平常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也给生态环境提出了重要的挑战。那么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究竟对产业的优化升级有什么理论和实际的影响?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进展是什么状况?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放大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从而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过程中发现关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虽然视角多样化,研究体系较为完整,研究内容丰富。但反映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与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之间机理的理论研究仍相对欠缺,同时针对这一主题以西部地区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仍有可完善的空间。因此本文研究重点就是阐明区际产业转移承接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机理并利用西部各省区的数据对理论研究中阐明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验证与分析。整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对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是从空间区域的角度划分和界定两类产业转移并对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解析。并对贸易角度、产业发展角度和微观创新角度的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然后以雁阵理论为基础构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从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影响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和攀升以及产业集群式转移影响本地生产网络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来阐明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在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10年至2016年27个行业绝对产值及相对份额的发展演变情况,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模、行业特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实证研究方面分别对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计量回归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和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方法依据西部各省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其中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而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并沿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于回归方程数量多且数据样本量大则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效应则采用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实证分析方法。最后在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对策建议。针对论文主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后,本文获得了以下结论:.从空间区域角度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基于地理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与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两者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均有所差异。基于地理空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在互联网经济深刻改变当前产业发展内容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区际间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适用雁型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到区际产业价值链中并在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沿价值链攀升;区际间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西部地区本地生产网络的深化发展有推动作用。而因为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本地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的发展程度都是影响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因而从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其产业的优化升级。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各省区的承接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该正面促进作用较为有限。第二,目前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未发挥出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影响仍需要用更长期的实践来进行检验。第三,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会影响其产业发生与价值链的关联作用,但该作用的强度在西部各省区间并不平衡,同时整体而言当前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四,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式转移在承接地与本地生产网络企业进行协同过程中只有博弈系统各方成员获得的协同净收益高于协同的净成本,才能激励集群式移入企业和本地生产网络企业留在产业集群式转移后在承接地构建的新生产网络中来共同发展并最终推动承接地产业网络的深化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只围绕地理空间展开产业转移研究的限制,引入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的新概念,并对从空间区域角度划分的这两类产业转移进行了对比研究,一方面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是属于传统地理空间上产业转移的范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产业转移概念内涵体系。然后针对目前关于西部地区通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内在机理的研究相对欠缺这一局限性,深入并系统的开展了包括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鲜内容在内的机理研究。也在实证研究中涉及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层面。但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中只涉及到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单向作用机理,未能构建起既阐明单向作用机理又反映机理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模型。同时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量研究的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在本文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渠立权[6](2018)在《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文中认为地缘经济是各种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叠加到跨国界地区所形成的特殊经济综合体及其地域组织形式,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空间邻近,具有发展地缘经济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改变区域的对内对外联系格局,区位优势得以加强。然而,该地区的地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对环境演变的自适应性调整也严重滞后于发展需要,重构地缘经济格局成为必然选择。产业发展、经贸合作和区域空间组织分别反映了地缘经济的经济主体、经济要素与产品流动、经济活动的地域组织模式等核心方面,因此,文章对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本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在系统梳理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等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用地理学的方法组织相关研究,技术路线可概括为:理论构建-现状分析-问题归纳-格局重构-实现路径。论文首先通过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致力于厘清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构建机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地缘经济格局演化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截面,每个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的作用力大小不一,方向各异,并且着力点不同,但它们会形成一个合力,最终决定了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方向和强度,使其由一种平衡状态演变到另一种平衡状态,即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驱动机制。在此机制中,因子的扰动发挥关键作用,重构是对扰动的响应,可以通过改变因子实现地缘经济格局的重构。产业格局重构是通过产业培育、产业转型、产业转移和产能淘汰,形成更高级的产业结构。文章采用波特钻石模型并配合专家调查方法,分区选择出对外贸易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主导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现代中药与民族药、作物育种等战略新兴产业。文章分析指出,农业、有色金属、化工、非金属矿产制品业等是需要转型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加工贸易业等是需要承接转移的产业类型,并提出产业转型和承接转移思路;最后根据产业集群等原则,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思路,并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能承接的转移产业进行了空间安排。经贸合作格局重构是从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合作机制和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按国别归纳了经贸合作领域拓展的方向及对应的合作方式,并提出边境经济合作机制、通道经济合作机制和境外经济合作区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关于国家间经贸合作关系重构,文章指出,国家间经济上的“非对称相互依赖”未必能衍生出权力,经济控制才是权力的来源,构建国家间经济“依赖-控制”关系具有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思路。地缘经济空间重构方面,在中观、微观尺度上,克里斯泰勒结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反,“枢纽-网络”结构在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更具优势,是替代前者的理想空间图式。在宏观尺度上,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快由“点-轴”结构形成网络空间结构,给县级城市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为便于跨境经济合作,需重构经济合作地域模式,文章建议把瑞丽、磨憨、河口、凭祥、东兴、吉隆等重要口岸城市打造成边境经济增长极,建成樟木、瑞丽、河口、凭祥、东兴等5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并打造多条跨境经济走廊。最后,为实现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文章根据地缘经济格局建构综合机制并结合指出的地缘经济格局重构方向,从调整影响因子入手提出了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发展地缘性战略产业等四条路径。地缘性战略产业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它在追求国家利益和重构地缘经济格局中具有特殊作用,文章对其进行了重点讨论。
庞伟[7](2016)在《基于GEM模型的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以来,其内涵与作用已经被研究学者们广泛接受,并且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业生产活动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产业集群理论引入农业生产中,希望运用农业产业集群理论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对于四川省而言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是非常重大的挑战。而烟草农业作为农业的一个分支,烟草农业的良好发展也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增长。我国分省域形成了不同的烟草农业产业集群,西南地区因气候环境、资源、政策等原因一步步成为了我国最为重要的烟叶种植地与卷烟生产地区,四川省内以凉山州为首的市州将烟草农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扶持,用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草农业已成为四川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定的烟草农业产业集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好四川烟草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推动四川烟草农业与四川农业发展都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目前对于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少有人涉及,而对于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借由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归纳和梳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接着对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判断,判定四川省形成了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然后分别从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概况、烟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国内烟草大省云南省烟草农业发展情况对比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本文接下来介绍了钻石模型以及本文使用的以钻石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GEM模型,分析了GEM模型在研究烟草农业产业集群上的适用性,进而以GEM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说明指标权重选取方式,而后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汇总运算得到各指标得分,最后再根据GEM得分公式取得竞争力总分。根据得到的GEM分值可以看到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超出国内平均水平以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距离发达产业集群还有很大差距,再根据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相应的对推动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文章的最后部分总结了文章的结论以及在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上的展望。
白砚汀[8](2016)在《云南省烟叶出口竞争力分析》文中指出烟草产业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行业。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的控烟压力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烟草产业占我国每年税收来源的6.7%,远超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其中,烟叶作为烟草产业的上游部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烟叶税是2006年农业税改革后唯一保留的农业税,也是烟叶产区地方税的重要来源。“十二五”期间,烟草行业累计上缴烟叶税628.3亿元,年均增长11.5%。烟草是云南省的重点支柱产业,云南烟草产业拥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经验,烟草行业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云南烟草产业对云南省GDP和财政税收的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云南省烟草产业的发达来自于大量且质优的原材料——烟叶,在国内烟叶的供应上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省。从国际范围来看,云南也是烟叶的主要产地。近年来,全球烟叶的年产量在450万吨左右,而中国烟叶产量有220多万吨,占有世界烟叶产量的一半左右,其中云南烟叶产量近90万吨,甚至以一省之力超过全球第二大烟叶产出国巴西。但是云南的烟叶出口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等国际地区的烟叶出口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全球烟叶生产和贸易情况,并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云南烟叶的出口竞争力上。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指标体系,从产业链、竞争对手、客户等方面,运用五力模型、swot以及波特钻石竞争力模型等方法对云南烟叶出口进行竞争力分析。力求通过分析对云南烟草出口竞争力提出一定的建议。本文研究显示,尽管云南省烟叶出口竞争优势不是特别强,但是从2014年到2015年,在全球烟叶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云南烟叶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显着提升,潜力巨大。
赵壮天[9](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蔡娟[10](2013)在《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把建设“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作为六大战略之一。发展热带现代农业要求海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效率。农业在海南省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备受重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被寄予厚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为海南GDP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海南其他如物流、冷藏、交通、机械设备、通讯等相关行业的活力。海南农产品加工业虽然较快成长起来,但在资金、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海南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改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分量如何,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它的发展,它的竞争力强还是弱,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展开对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章第一、第二章是绪论和理论依据,第三、第四、第五章是重点,直接探讨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最后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了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第一,借用波特钻石模型,定性分析了影响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因素。表明,海南生产要素丰富,但利用率低,且高层次要素较缺乏;海南农产品市场增长潜力大;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政府和机遇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第二,从发展速度、产值规模、产业结构、市场效益几个方面出发,用数据和指标对海南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海南农产品加工业较之以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海南的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规模小,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产值规模和市场效益均落后于广西、云南;从农产品加工企业区域分布上看,海口在海南所有市县中表现最突出,塔岭工业园在所有产业园中成绩最斐然。第三,借鉴学者们的研究选取了11个指标,采取定量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SPSS软件对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各行业进行打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橡胶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综合竞争水平较突出,饮料制造业等竞争力不明显,纺织服装、皮革、家具制造等行业则发展不足。文章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海南应充分发挥热带特色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培养优势主导产业,提升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本文的创新在于,首次较全面的分析了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以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后的研究者,还可以探索新方法来研究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或者以国际竞争力视角来分析海南农产品加工业。
二、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
1.1.1 选题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及其发展问题 |
1.2.2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1.2.3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评价 |
1.2.4 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效应研究 |
1.3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产业发展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产业及其国际竞争力定义与内涵 |
2.1.1 产业 |
2.1.2 竞争力 |
2.1.3 国际竞争力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 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产业结构理论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 |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萌芽期 |
3.1.2 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期 |
3.1.3 装备制造业稳定发展期 |
3.1.4 装备制造业发展转型期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 |
3.2.1 品牌经营意识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
3.2.2 整体技术含量持续改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愈加紧密 |
3.2.3 国际化合作趋势凸显,服务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
3.2.4 多角度入手,侧重节能环保 |
3.2.5 区域分布多样化和区位集中化 |
第4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与国际竞争力表现 |
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 |
4.1.1 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总体稳定 |
4.1.2 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成效改善明显 |
4.2 国际竞争力波动中提升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
4.2.2 出口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波动中提高 |
4.2.3 贸易竞争力总体提升,但结构差异显着 |
第5章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
5.1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与数据来源说明 |
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分解分析 |
5.2.1 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出口情况分析 |
5.2.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构成分析 |
5.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析 |
5.3.1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度方法 |
5.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分析 |
5.3.3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分析 |
5.4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 |
5.4.1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长度分析 |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分析 |
5.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
5.5.1 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5.5.2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 |
第6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基础分析 |
6.1 生产要素 |
6.1.1 人力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
6.1.2 资本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
6.1.3 技术要素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6.2 需求条件 |
6.2.1 国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内需支撑 |
6.2.2 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需支撑 |
6.3 产业基础 |
6.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 |
6.3.2 高新技术制造业作为中间投入总量和比重双重提升 |
6.4 制度基础 |
6.4.1 阶段差异化产业政策推动装备制造大国转向装备制造强国 |
6.4.2 环境规制渐趋加强倒逼装备制造业排污处理能力 |
6.4.3 稳定的金融支持是装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发展的基础 |
第7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 |
7.1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7.1.1 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提升但趋势减速,且结构分化明显 |
7.1.2 产业科技创新中间投入仍显不足 |
7.1.3 国内消费和进口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
7.1.4 样本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渐趋下降,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
7.1.5 垂直专业化比重出现逆转下降,产业国际分工地位需要进一步提升 |
7.1.6 “逆全球化”潮流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提升 |
7.2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解决方略 |
7.2.1 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
7.2.2 加大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驱动力 |
7.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
7.2.4 提升全球价值链引领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产业集群视角下滇西保山茶产业竞争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域 |
二、数据介绍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坚持规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 |
二、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相辅相成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框架 |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第二节 产业集群视角下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三节 集群视角下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三章 保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保山市茶产业基本状况 |
第二节 保山市茶产业劳动力资源状况 |
第三节 保山市茶产业龙头企业状况 |
第四节 保山市茶产业绿色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山市茶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和比较优势对比评价 |
第一节 对比评价样本选取 |
一、普洱市茶产业集群 |
二、西双版纳茶产业集群 |
三、临沧市茶产业集群 |
四、德宏茶产业集群 |
五、楚雄茶产业集群 |
第二节 保山市茶产业集群集中化程度对比评价 |
一、区位商指数(LQ) |
二、集中系数(CC) |
第三节 保山市茶产业比较优势对比评价 |
一、规模优势指数(SAI) |
二、效率优势指数(EAI) |
三、综合优势指数(RCCA)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群视角下保山茶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保山市茶产业集群集中度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分析 |
一、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邓氏关联度计算 |
三、计算邓氏关联度结果 |
第二节 保山五县市茶产业贡献率 |
第三节 保山五县市茶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四节 保山五县市熵值法计算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分析 |
第二节 保山市茶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
一、从政府和社会支持层面加大茶产业支持力度 |
二、完善提升茶产业竞争力的共生机制 |
三、加强茶产业集群内外企业合作 |
四、进一步推动实施保山茶产业品牌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1.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1.2.3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2.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发展理论 |
2.1.2 产业结构理论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相关问题研究 |
2.2.3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问题研究 |
2.3 简要述评 |
2.3.1 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述评 |
2.3.2 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述评 |
第3章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探讨 |
3.1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
3.1.2 绿色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终目标 |
3.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3.2.1 生态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3.2.2 自然资源禀赋与要素投入促进经济增长 |
3.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分析框架 |
3.3.1 概念 |
3.3.2 分析框架 |
第4章 云南省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 |
4.1 云南省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1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态势 |
4.1.2 云南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分析 |
4.1.3 云南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 |
4.1.4 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水平分析 |
4.2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2.1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 |
4.2.2 云南省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
4.2.3 云南省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
4.2.4 云南省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
第5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 |
5.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的基本问题 |
5.1.1 产业结构升级规律 |
5.1.2 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3 产业结构评价模式 |
5.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分析 |
5.2.1 影响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主要因素 |
5.2.2 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2.3 绿色发展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分析 |
5.3.1 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3.2 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能力分析 |
5.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发展能力分析 |
5.4 绿色发展视角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评价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4.2 指标阈值标准判定 |
5.4.3 评价结果 |
第6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6.1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硬伤” |
6.1.1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够协调 |
6.1.2 生态功能退化、环境问题突出 |
6.1.3 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但制约瓶颈依然突出 |
6.2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过程中的“软肋” |
6.2.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还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
6.2.2 产业结构布局不优、产业竞争力不强 |
6.2.3 产业聚焦能力较弱,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条件限制差异较大 |
6.2.4 民族旅游业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达到协调发展的效果 |
第7章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 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定位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实施原则 |
7.1.3 目标要求 |
7.1.4 总体布局 |
7.2 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升级研究 |
7.2.1 绿色农业升级: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
7.2.2 绿色工业升级:发展低碳绿色工业 |
7.2.3 绿色旅游业升级: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业 |
7.3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升级研究 |
7.3.1 指导思想 |
7.3.2 发展原则 |
7.3.3 重点任务 |
7.3.4 云南省战略性新兴绿色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
7.4 云南省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路径选择 |
7.4.1 以技术革新、产业空间拓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升级 |
7.4.2 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
8.2.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产业结构绿色升级的屏障 |
8.2.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竞争力 |
8.2.4 加强能源资源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绿色化升级水平 |
8.2.5 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构建文化与旅游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研究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4)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概述 |
3.1 智慧专业化概念 |
3.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理论 |
3.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实践 |
4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 |
4.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产业选择与测度 |
4.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发展水平的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
5.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模型构建 |
5.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 |
5.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类型格局 |
6.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模型构建 |
6.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实证结果 |
6.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时空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
7.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模型构建 |
7.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实证结果 |
7.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格局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政策启示 |
8.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的政策启示 |
8.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的政策启示 |
8.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的政策启示 |
8.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
附录3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测度一览表 |
(5)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内涵 |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1.2 实证检验 |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2 实证检验 |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6.1.2 实证检验 |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区域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缘经济研究进展 |
1.2.2 关于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的外部环境 |
1.3.1 越南的基本国情 |
1.3.2 老挝的基本国情 |
1.3.3 缅甸的基本国情 |
1.3.4 印度的基本国情 |
1.3.5 尼泊尔的基本国情 |
1.3.6 不丹的基本国情 |
第2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地缘经济 |
2.1.2 地缘经济格局 |
2.1.3 地缘经济格局重构 |
2.1.4 地缘性产业与地缘性战略产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 |
2.2.2 权力与相互依赖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系统论 |
2.2.4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3 地缘经济格局的分析框架 |
2.3.1 地缘经济的金字塔型分析结构 |
2.3.2 地缘经济格局的主要方面 |
2.3.3 研究设计 |
第3章 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建构机制 |
3.1 地缘经济格局对环境的自适应机理 |
3.2 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 |
3.2.1 地缘环境类因子 |
3.2.2 国家利益类因子 |
3.2.3 区域关系类因子 |
3.3 影响因子对地缘经济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
3.3.1 地缘环境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2 国家利益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3 区域关系类因子的驱动机制 |
3.3.4 地缘经济格局演化的综合机制 |
3.4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关键着力点 |
第4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性产业格局及其重构 |
4.1 目标区域地缘性产业格局分析 |
4.1.1 区域优势与支柱产业 |
4.1.2 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 |
4.2 地缘性产业现状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4.2.1 问题解读 |
4.2.2 重构思路 |
4.2.3 重构原则 |
4.3 主导产业选择 |
4.3.1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
4.3.2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
4.3.3 数据分析及结论 |
4.4 战略新兴产业选择 |
4.5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
4.5.1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
4.5.2 重点产业类型及其转型升级 |
4.6 落后产能淘汰 |
4.7 中东部产业转移承接 |
4.8 产业空间布局 |
4.8.1 产业布局原则 |
4.8.2 边境产业发展带与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 |
4.8.3 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 |
第5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经贸合作格局及其重构 |
5.1 边境经贸合作格局分析 |
5.1.1 目标区域对外联系格局 |
5.1.2 边界效应 |
5.1.3 边境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
5.2 边境经贸合作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5.2.1 问题解读 |
5.2.2 重构思路 |
5.3 经贸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重构 |
5.3.1 中越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2 中老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3 中缅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4 中印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3.5 中尼、中不经贸合作领域的拓展方向及合作方式 |
5.4 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
5.4.1 机制与地缘经济合作机制 |
5.4.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
5.4.3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合作机制建构 |
5.5 中国与相关国家经贸合作关系重构 |
5.5.1 相互依赖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
5.5.2 “依赖-控制”关系的构建 |
第6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及其重构 |
6.1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
6.1.1 产业空间分工格局分析 |
6.1.2 目标区域地缘经济空间结构格局 |
6.1.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边境区域经贸合作的地域形式 |
6.2 地缘经济空间格局问题解读及重构思路 |
6.2.1 问题解读 |
6.2.2 地缘经济空间重构的基本思路 |
6.3 目标区域内部经济空间格局重构 |
6.3.1 区域中心向专业化枢纽转变 |
6.3.2 “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 |
6.4 目标区域对外经贸合作地域模式重构 |
6.4.1 规范边民互市贸易 |
6.4.2 共同打造口岸经济增长极 |
6.4.3 共建边境经济合作区 |
6.4.4 共建跨国经济走廊 |
第7章 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的实现路径 |
7.1 加强地缘政治环境建设 |
7.1.1 增强政治互信与文化包容 |
7.1.2 关注非传统地缘安全问题 |
7.1.3 提高对外战略议程设置能力 |
7.1.4 适度发挥战略威慑作用 |
7.2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7.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加强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
7.3 加强区域间沟通与协作 |
7.3.1 建立协调的区内关系 |
7.3.2 加强对外沟通协调 |
7.4 促进地缘性战略产业发展 |
7.4.1 地缘性战略产业的特殊作用 |
7.4.2 地缘性战略产业选择 |
7.4.3 地缘性战略产业主体打造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GEM模型的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集群 |
2.1.2 农业产业集群 |
2.1.3 烟草农业产业集群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 |
2.2.2 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 |
2.2.3 关于烟草农业的研究 |
2.2.4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
3 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现状 |
3.1 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概况 |
3.1.1 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 |
3.1.2 具有相关产业坚实基础 |
3.1.3 具有广袤市场潜力 |
3.1.4 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
3.2 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
3.3 四川省与云南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比 |
4 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及体系构建 |
4.1 基于国家范围的竞争力模型——钻石模型 |
4.2 基于区域范围的竞争力模型——GEM模型 |
4.3 GEM模型量化 |
4.4 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的对比 |
4.4.1 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相似性 |
4.4.2 GEM模型与砖石模型的差异性 |
4.5 在研究烟草农业产业集群上钻石模型与GEM模型的对比 |
4.5.1 钻石模型的不足之处 |
4.5.2 GEM模型在适用性上的优势 |
4.6 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7 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4.8 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的权重确定办法 |
5 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1 指标GEM值的计算 |
5.2 指标结果分析 |
6 提升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
6.2 提高烟农以及从业人员技术水平 |
6.3 着手推动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 |
6.4 协调区域调拨,提高烟叶市场营销能力 |
6.5 发展壮大四川自主烟草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专家打分调查问卷 |
附录 B: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问卷 |
附录 C: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云南省烟叶出口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出口竞争力相关研究 |
1.1.2 烟叶产业相关研究 |
2. 竞争战略理论的基础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企业能力理论 |
2.2.4 资源基础理论 |
2.2.5 动态能力理论 |
3. 全球烟叶贸易现状 |
3.1 世界烟叶市场特点 |
3.2 全球烟叶主产区近况 |
3.3 全球烟叶主要跨国企业近况 |
3.4 国际烟草最近形势趋势 |
4. 云南烟叶生产及出口现状 |
4.1 云南烟叶产业链现状 |
4.2 云南烟叶质量现状 |
4.3 云南烟叶出口现状 |
4.4 云南烟叶出口竞争力相关指数分析 |
4.4.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4.2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4.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4.5 中国烟叶贸易现状 |
5. 云南省烟叶出口的战略分析 |
5.1 五力模型分析 |
5.1.1 购买者 |
5.1.2 供应商 |
5.1.3 竞争者 |
5.1.4 潜在竞争者 |
5.1.5 替代品 |
5.1.6 小结 |
5.2 swot分析 |
5.2.1 云南烟叶出口的优势 |
5.2.2 云南烟叶出口的劣势 |
5.2.3 云南烟叶出口的机遇 |
5.2.4 云南烟叶出口的威胁 |
5.2.5 小结 |
5.3 钻石模型 |
5.3.1 生产要素 |
5.3.2 市场需求 |
5.3.3 相关和支持产业 |
5.3.4 战略结构以及竞争者 |
5.3.5 政府 |
5.3.6 机会 |
5.3.7 小结 |
6. 云南省提高烟叶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
6.1 产业链垂直整合,由小农耕作像企业规模种植改革 |
6.2 以烟草巨头为重点,开拓国际营销渠道 |
6.3 烟叶品质研发改进 |
6.4 国际范围内整合烟叶资源 |
6.5 整合其他省份资源 |
6.6 适当的引入市场竞争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
一、地方政府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央地博弈理论 |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
第一节 |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加工业内涵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波特的竞争理论 |
3、基于钻石模型的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影响因素分析 |
3.1 初级生产要素丰富,高级生产要素缺乏 |
3.2 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大 |
3.3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正发展成为强大的后盾 |
3.4 政府大力支持 |
3.5 机遇使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了发展步伐 |
4、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现状 |
4.1 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 |
4.2 海南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分析 |
4.3 海南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
4.4 海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效益分析 |
5、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水平评价 |
5.1 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 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 主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结果分析 |
5.4.2 模型的缺陷 |
6、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海南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
6.1.1 加工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 |
6.1.2 龙头企业不大,带动力不足 |
6.1.3 技术设备落后 |
6.1.4 资金缺乏 |
6.1.5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
6.1.6 原料基地建设落后 |
6.1.7 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6.2 提高海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对策 |
6.2.1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业品牌化程度 |
6.2.2 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 |
6.2.3 积极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 |
6.2.4 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6.2.5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
6.2.6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研究[D]. 石宇飞. 吉林大学, 2020(03)
- [2]产业集群视角下滇西保山茶产业竞争力探析[D]. 王楚悦.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3]绿色发展视阈下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龚贤.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4]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D].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 崔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中国西南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重构及其实现路径[D]. 渠立权.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7]基于GEM模型的四川省烟草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D]. 庞伟.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8]云南省烟叶出口竞争力分析[D]. 白砚汀. 云南大学, 2016(02)
- [9]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10]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研究[D]. 蔡娟. 海南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