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录入技术

工程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录入技术

一、工程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录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元敏[1](2021)在《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指出我国黄土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地震频发,地震活动呈现出震级大、周期短、震害重等特点。历史上黄土地区出现了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活动,诱发大量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地震滑坡灾害,给震区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黄土地区的地震滑坡灾害,对减轻黄土地区的地震灾害损失和探索黄土地震滑坡成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收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校核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一个能实现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大量存储、录入、更新、查询与下载等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利用该系统的数据初步分析了研究区黄土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本文的工作可为开展黄土地震滑坡形成条件、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黄土地区地震古滑坡的地形恢复以及地震场地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总结和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的基本情况和有关研究成果。在收集和整理海原特大地震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和震源深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结构震害和地震地质灾害等基本情况;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历史地震活动概况、水文气象条件等五个方面概述了海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简要分析了海原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发育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为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提供背景材料。2、分析和对比了不同数据库的功能,对Access软件做了详细介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主要的数据库系统类型(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和No SQL数据库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其对应的典型软件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讨论;针对本文所采用的建库软件—Access软件系统的概述、优缺点和现阶段共有的13个版本特性的变更部分做了相应的说明,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等六个工作对象进行重点介绍。这些工作为建立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完成了大量野外黄土地震滑坡资料的整理、校核、统一编码、标准化设计等工作。简要描述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的收集工作,从滑坡点的经纬度坐标、名称、长度、宽度以及滑坡形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原始数据的校核工作,对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统一编码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对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初步的设计,完成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建立的准备工作。4、利用Access 2019数据库软件完成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工作。以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实地调查的海原特大地震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资料为主,构建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的存储、录入、更新、查询与下载等功能;对数据库的维护和封装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5、利用数据库调用数据库的属性参数,并统计分析了地震滑坡与滑坡长度、宽度、地震烈度、主要滑动方向、最大水平距离、最大垂直距离、原始斜坡坡向、原始斜坡坡角、相对震中距离、相对震中方位角、相对断层的距离等参数的分布特征。

吴雪枫[2](2020)在《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推进,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对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国家组建自然资源部意在从整体上对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管理。而国土资源“一张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一张图”是通过将多种自然资源数据集成在统一空间框架中,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多规划协调和资源统一利用提供支持。而在目前泰州市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矿产地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利用程度低,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等。例如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地质资料管理规范,致使地质资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问题频出。因此,本文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了符合泰州“一张图”系统管理的地质数据管理规范。通过对土地资料管理规范、土地数据建库规范、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地质档案汇交规范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符合泰州市矿地“一张图”数据特点的管理规范,实现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其他地方的“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2)建立了矿产地质数据库。在构建的泰州“一张图”矿产地质数据管理规范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泰州市矿产地质资料的建库处理。同时,结合泰州市“一张图”建设需求,研究并设计了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的数据库组织模型、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库更新模式和数据库安全备份模式,满足了泰州“一张图”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的统一管理。(3)提出了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数据模型。在对矿产地质数据进行数据建库的基础上,结合泰州市“一张图”业务系统对矿产地质数据和土地资源数据统一管理需求,利用职能域方法分析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关联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设计并构建矿产地质和土地资源业务关联数据模型,为泰州市“一张图”系统实现对矿地业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基础。(4)结合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泰州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对泰州“一张图”中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框架设计和功能设计,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Web GIS技术等,开发构建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为泰州市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的完善提供支持。论文设计实现的基于“一张图”的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矿产地质数据的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强了泰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对泰州地区土地的监管和治理,实现了泰州市对本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污染土地的及时治理和修复,遏制了土地违法乱建、矿产资源违章开发等问题的产生,保障了国家土地相关政策的实行和落实。

程亚洲[3](2019)在《城镇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中的数据库建库分析》文中提出在城镇规划中,环境地质调查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文章主要以上海沿江沿海城镇规划区为例,对环境地质调查中的数据库建库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全面掌握其具体情况,提升环境地质调查水平。

王丹菱[4](2019)在《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地质数据的管理、查询、储存以及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运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新时代地质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地质大数据云平台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开展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的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研究。本文将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项目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控。运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项目活动定义、活动排序、历时估算等手段对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行计划和时间管理,并从人员分工、时间安排、变更管理、质量保障等多个环节入手,对项目进行整体控制。建立完整的质量保障制度和风险控制流程,对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风险监控和质量管理,以达到提高项目效率,保证项目开发质量,降低各种风险的目的。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的开发是一个结合项目管理的复杂工程,以云技术和地质数据库为依托,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实现地质资料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存储管理,实现了一个集地质大数据导入、处理、应用、分析与分享为一体的全流程信息化工作系统,为地勘单位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地质数据支撑,并且实施管理创新,增强地质数据的高效率运行。本文结合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Web技术与现代项目管理理念,并与地质工作的现实情况相结合,通过总结、归纳、改造、重朔现阶段地质工作的方式,打造以地质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新模式。

王明[5](2018)在《基于GIS的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生产力,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厂区室外工程管线作为工业企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高效节能运转的生命线,很多企业的管理单位准备或已经正在建设自己的室外管线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提高运维效率,但由于工业企业室外管线原始信息丢失、分布分散、存储方式多样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等原因,极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室外管线运维困难、误挖错挖频繁。目前的数据信息管理模式既不能直观地反映当下地下管线信息,又不能满足现在用户对于智能运维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本文以某电站为例,从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对于室外工程管线信息化、三维可视化的需求分析出发,给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厂区地下管线可视化系统构架与实现方案。首先,从电站室外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出发,梳理分析电站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维管理三个阶段的业务需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其次,基于功能需求,设计出厂区地下工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框架,并参考地理信息系统与室外管线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和标准,为系统建立设计规范,并以系统中的各个物项为对象,分析其特点及三维建模的方法,为系统数据三维可视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而后,基于MapGIS基础平台,从两个维度、三个数据库层面以及三个用户受众角度出发,搭建符合设计、建设、运维单位人员应用的系统构架,并对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开发与实现。最后,通过该系统在电站中的实施,验证和展示系统各种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本次论文研究,该系统初步实现了采用“一张图”来管理与维护厂区地下管线布置的信息化与可视化,首次实现了厂区室外工程管线与厂区布置数据的集成与应用,但由于时间限制,系统未对与其相关的应用系统模块(例如规划设计阶段的地质模块、运维管理阶段的在线监测模块等)预留接口,需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扩展该系统的业务及功能应用。通过工程实践证实,GIS及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为工业企业厂区室外管线智能化运维管理提供了一个满足稳定、高效、可扩展、可持续开发的厂区地下综合管线三维可视化仿真信息管理平台,可以为进一步实现电站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徐菁菲[6](2018)在《手风琴乐谱的检索系统及其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数据库有两部分组成:一信息的组织;二建立检索系统。信息组织也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是建立检索系统的前提和保障;而检索系统则是文献分类的应用。笔者根据所学专业,对手风琴乐谱的检索系统及数据库建设进行研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库建设的研究在计算机领域早已不是新课题了,但本数据库的特殊之处在于乐谱类的文献不同于文字类的文献,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没有音乐理论知识的支撑,是无法独立完成音乐类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所以本论文主要是对手风琴乐谱数据库资料的分类标引和检索系统建设两部分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科学的建库构想,同时对建库时存在或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寻求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法。

郭明璋[7](2017)在《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道微生物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热点,肠道微生物与疾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已经并将会持续改变人类对健康饮食和疾病治疗的认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目前已经成为研究肠道微生物的重要方法,其测序方法包括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的16S rRNA扩增子测序和同时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Shotgun测序。而在宏基因组学研究肠道微生物的实验设计上,包括直接以测序数据为新理论来源的Top-down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和以已有微生物知识分析为基础提出新理论而以测序数据为验证的Bottom-up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这两种实验设计各有利弊,本论文将此两种实验设计应用在不同的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宏基因组学测序建库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创新,以使宏基因组学能够发挥更大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总结如下:1、利用Top-down法宏基因组学分析了赭曲霉毒素A(OTA)亚慢性毒性大鼠模型中肠道微生物起到的作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OTA导致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显着变化,其中大部分肠道微生物菌种的丰度显着减少,而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却显着增加;Shotgun 测序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功能基因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中对微生物细胞DNA损伤修复、碳水化合物转运等方面的影响可能是OTA对微生物毒性的机制。肠道中的乳酸杆菌对OTA处理表现出了较高的抗性,本研究从高剂量OTA处理后大鼠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OTA具有显着的脱毒作用。2、Bottom-up法宏基因组学分析了婴儿病理性黄疸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具有显着的相关性。通过对已有文献和数据库的分析,本研究提出肠道微生物中可以表达β-葡糖醛酸酶的菌株丰度可能与黄疸发病呈正相关,而某些可以代谢胆红素的微生物可能与黄疸发病呈负相关的假设。通过比较黄疸婴儿与健康婴儿肠道微生物扩增子测序结果,验证了此理论的可靠性。相关菌株的比例作为黄疸的诊断指标,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可以达到0.951。3、建立了死活菌区分性高通量测序建库方法,从而实现对肠道微生物细菌活力的分析。死活菌区分性高通量测序通过加入叠氮溴化丙锭染料以区分死菌与活菌,建库时同时建立全菌库和活菌库,在建库过程中加入人工合成的16S rRNA作为内参从而实现两个库的测序数据的定量比较分析。本研究利用死活菌区分的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小儿肠炎病人的肠道微生物,结果表明死活菌区分的宏基因组学可以更有效的揭示具有活性的病原菌,从而实现精准诊断。4、建立了基于大数据思想的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数据库及新型宏基因组学生物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多篇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相关性文献的汇总、分类、阅读与信息提取,将数据存储在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数据库中。通过构建相关性可信度模型(RSR模型),计算每种肠道细菌、细菌代谢物和每种疾病的相关性指数,得到每种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图谱,并存储在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数据库中。开发了基于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图谱的富集分析计算模型,可以将16S rRNA扩增子测序数据结果中的差异菌群与宿主生理过程及疾病的进行关联分析。

刘铁标[8](2017)在《基于MapGIS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辅助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了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我国矿业科学发展,全国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将建成统一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数据库数字化过程是规划编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减化繁琐的数据库数字化操作,使矿规编制项目在其工作量大、工期短的情况下正常有序的开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阐述了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理论基础GIS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数据库建库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纯手工建库工作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对优化和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2.介绍了MapGIS平台及开发技术,对数据库建库中数据驱动的编图技术等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和技术,准确地描述了目前建库工作中在属性处理、图形处理、参数处理以及成果资料整理等方面的软件需求。3.根据辅助软件的用户需求,利用分层的体系结构化思想,完成了辅助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并通过数据库逻辑设计、软件各模块详细设计等方面完成了软件的系统设计。4.根据设计方案,基于MapGIS6.7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开发,完成了软件代码编写,并对软件在功能及性能上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建库辅助软件的生产应用对提高建库工作效率和数据成果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张立凡[9](2017)在《闽东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及找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闽东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是资源危机矿山,但是矿区处北东向闽东成矿带与北西向上饶-浦城-宁德成矿带交汇处,找矿潜力大。本次工作在收集区域地质研究与找矿资料,并构建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调查,补充物化探测量进行深部找矿。本次工作取得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建设和矿区找矿预测两方面的成果:1.构建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简称本数据库)基本框架实现资料储存和管理功能。本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和Access,针对矿山GIS数据特性建立的可视化数据库。以DAO(Data Access Objects)作为管理模式,管理矿区本地数据。实现对矿区多元地学信息及其文本图件的可视化操作,借助Mapgis,ArcGIS等软件对矿区内矢量图件进行分析与管理。本数据库由区域地质研究与勘查模块、矿区地质与探采工程模块、专项研究模块、找矿预测模块组成,将矿区探矿和采矿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原始地学信息数据成果及其图纸矢量化,按照上述模块分类录入,构建具有继承性和互动性的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各模块内的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可动态化管理,数据库的应用便于技术资料及时归档,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技术人员流动或者地质资料提交不当而造成的勘查与地质研究资料丢失;数据库的应用便于提高历史积累的地质勘查资料的二次开发,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探矿经济效率。基于数据库,矿区技术管理者可用其审核检查技术资料和开展综合地质研究。2.本次研究完成的“多元地学信息钻孔地质编录系统”(数据库子系统之一,简称钻孔编录系统)是基于Mapgis SDK开发环境和Microsoft Visual C++开发工具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本钻孔编录系统由钻孔空间位置与综合地质数据模块,钻孔原始影像数据模块,钻孔地质物探化探数据模块,钻孔综合研究数据模块组成。本钻孔编录系统能系统客观地记录钻探信息,便于技术管理部门检查核对,避免传统钻孔编录地质信息单薄和由于钻孔编录人员的失误造成地质信息丢失和失真的缺陷;减轻由于岩芯丢失造成的地学信息损失;本钻孔编录系统不仅输出规范的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图,而且能输出内容全面的钻孔多元地学信息柱状图(A0规格图)。3.梧凤楼矿区所在区域花岗岩质岩浆活动时间集中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成岩年龄为76-120Ma,花岗岩质火山岩喷发年龄93.5-156Ma);福建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闽西钨钼矿成矿时代165102Ma,闽东钨钼矿成矿时代11392Ma,成岩成矿年代的时空分布具有从西向东趋于年轻的规律,说明福建钨钼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梧凤楼矿区内金属矿床(化)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晚白垩世高路单元似斑状花岗岩,早白垩世下小门单元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相关。矿区所在的成矿带的典型金属矿床类型有三种:(1)以福安赤路钼矿床,古田西朝钼矿床为代表的次火山热液成因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2)以建瓯上房钨(钼)矿床为代表的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矽卡岩矿床;(3)与闽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有关的的霞浦大湾铍钼矿床是高中温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因。梧凤楼矿区内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包括两类:(1)东山-芹太丘,仙尾岭,汤夏山三个矿段为次火山热液成因的斑岩型钼铜矿;(2)为分布于小门单元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南、北接触带的梧凤楼矿段,咸格矿段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因此,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实质上就是梧凤楼钨多金属矿田。4以梧凤楼矿段为例,以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为平台,结合物化探测量手段对梧凤楼矿区进行找矿预测,并在梧凤楼矿段东部和西北部圈定找矿靶区I和靶区II。

徐挺军[10](2016)在《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加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对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中,作者往往会表述他的研究成果,即研究对象的植物物种信息、研究方法、该植物中的化合物组成等植物化学成分信息,收集相当量的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文献,并且从中标引出植物化学成分信息数据,汇集这些信息数据就能为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内容。想要从海量并且分散的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文献中,获得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并且归集整理这些数据就需要设计和开发一个相应的数据加工系统。论文首先分析了植物化学成分数据的内容组成,研究数据的构成方式和形成方法。根据初始资源以及最终的数据产出目标,讨论了设计数据加工系统所要面临的技术难点,即要设计和开发一套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来实现从文献数据资源到化学成分数据的处理过程,并且要设计数据标引功能从研究文献中获取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另外还需要设计各个关键数据项的质量保证方法,保证数据加工系统数据产出的质量和可靠性。然后,论文从数据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数据流程出发,整体布局系统的结构,完成了对系统的设计布局,并逐步完成整个系统的详细研究和设计。包括后台数据库中数据库实体关系图的形成、数据结构的分析、数据表的设计,应用前端的文献信息采集、成分数据标引、成分数据处理等功能模块的设计,另外还对数据库连接、全文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等系统设计细节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另外,论文还分析了系统中数据项的业务特点和专业规范,设计程序算法校检植物物种名称数据、化合物名称数据、化合物CAS登记号三个关键数据项,利用规则约束来控制进入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常规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一起形成了了一套系统特有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来尝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数据质量保证问题。最后,根据论文的设计对系统进行开发,经过测试和一段时间的正式运行,系统共处理了约8万篇研究文献,产出的植物化学成分数据约60万条。采用专家检查的方式对比数据加工系统的产出数据结果和手工标引出来的数据结果,来验证数据质量保证体系的效果,并以水稻(Oryza sativa)的化合物成分数据,和含有化合物熊果酸(3bet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的植物物种数据为例,讨论了系统运行的数据结果产出,以验证整个数据加工系统的实现效果。论文通过对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加工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完成了从大量研究文献到植物化学成分数据集的数据加工处理过程,在植物化学成分数据的内容组成和数据集的完整性以及数据量上,都有一定的突破。论文设计的针对系统中关键数据项的数据校验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数据的错误率,保证了数据产出的可靠性。

二、工程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录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录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原特大地震及其震害
    2.1 海原特大地震地震参数
    2.2 海原特大地震的震害
    2.3 海原特大地震区域地质背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及ACCESS数据库软件
    3.1 数据库系统
    3.2 Access软件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4.1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资料来源
    4.2 资料预处理
    4.3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4.4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标准化
    4.5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
    4.6 数据库的压缩和修复
    4.7 数据库系统的封装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库在黄土地震滑坡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滑坡所处烈度区域的统计分析
    5.3 滑坡主要滑动方向的统计分析
    5.4 滑坡最大水平距离、最大垂直距离的统计分析
    5.5 滑坡原始斜坡坡向的统计分析
    5.6 滑坡原始斜坡坡角的统计分析
    5.7 滑坡形状的统计分析
    5.8 滑坡距离断层的距离的统计分析
    5.9 滑坡相对震中方位角的统计分析
    5.10 滑坡距离震中的距离的统计分析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一张图”管理现状研究
        1.2.2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研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引用技术标准规范
        1.4.1 档案管理类参考依据
        1.4.2 地质类参考依据
        1.4.3 数据建库参考依据
        1.4.4 信息化参考依据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一张图”管理的内涵
    2.2 泰州市矿、地信息管理平台分析
        2.2.1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管理模式分析
        2.2.2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特点
        2.2.3 泰州市矿地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特点
    2.3 平台相关技术和方法
        2.3.1 Web GIS技术
        2.3.2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现状分析与数据管理
    3.1 泰州市矿地“一张图”管理现状分析
        3.1.1 泰州市土地管理现状
        3.1.2 泰州市矿产地质管理现状
        3.1.3 存在问题分析
    3.2 “一张图”地质资料管理规范
        3.2.1 数字化资料的组织命名规范
        3.2.2 地质资料着录标准
        3.2.3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
        3.2.4 地质资料汇交规则
    3.3 矿产地质数据库组织研究
        3.3.1 地质数据组织模型
        3.3.2 数据库物理设计
        3.3.3 数据库更新模式
        3.3.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3.4 “一张图”矿地业务数据关联
        3.4.1 “一张图”矿地业务分析
        3.4.2 矿地业务数据关联分析
        3.4.3 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
    4.1 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4.1.1 泰州市“一张图”系统管理现状分析
        4.1.2 矿产地质业务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4.1.3 矿产地质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4.2 矿产地质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架构
        4.2.3 “一张图”矿产地质业务管理总体设计
    4.3 矿产地质系统功能设计
        4.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2 地质灾害业务管理功能设计
        4.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台实现与验证
    5.1 平台建库流程
        5.1.1 数据库建库思路
        5.1.2 数据库的建库流程
    5.2 平台开发环境配置
    5.3 平台功能实现
        5.3.1 矿产地质业务管理的实现
        5.3.2 地质灾害管理功能的实现
        5.3.3 地质资料管理功能的实现
    5.4 系统测试
        5.4.1 功能测试
        5.4.2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镇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中的数据库建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2 建库资料来源与成果
    2.1 地理底图
    2.2 数据资料来源
3 工作方法及建库基本流程
    3.1 工作方法
    3.2 建库基本流程
4 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4.1 原始资料数据库
    4.2 综合成果数据库
    4.3 元数据库
    4.4 数据库质量控制

(4)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方法
        1.5.2 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现状与实施方案
    2.1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实践基础
    2.2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需求分析
        2.2.1 行业背景及市场需求
        2.2.2 用户特点及功能需求
    2.3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的构建思路
        2.3.1 关键技术问题
        2.3.2 总体工作思路
    2.4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系统功能开发建设方案
    2.5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数据库设计方案
        2.5.1 设计原则及参考标准
        2.5.2 地质大数据类型与特点
        2.5.3 地质数据库业务逻辑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3.1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分解结构
    3.2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计划管理
        3.2.1 项目活动定义
        3.2.2 项目活动排序
        3.2.3 活动历时估算
        3.2.4 项目人员配置
    3.3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度控制
        3.3.1 进度控制原理
        3.3.2 进度控制方法
        3.3.3 关键路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的项目质量与风险管理
    4.1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质量管理
        4.1.1 PDCA循环原理
        4.1.2 质量管理依据
        4.1.3 质量管理机构
        4.1.4 质量管理制度
        4.1.5 质量保证措施
        4.1.6 质量管理过程
        4.1.7 项目沟通管理
    4.2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风险管理
        4.2.1 项目风险识别
        4.2.2 项目风险评估
        4.2.3 项目风险对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应用前景
    5.1 地勘行业发展新形势
    5.2 机遇与挑战
    5.3 市场应用前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与创新
        6.1.1 本文成果
        6.1.2 本文创新点
    6.2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GIS的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需求分析
    2.1 存在问题分析
    2.2 需求分析
第3章 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设计
    3.1 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框构架想
    3.2 相关技术与标准介绍
    3.3 工程数据建模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开发与实现
    4.1 系统建设技术路线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4.4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处理设计
    4.6 管网三维构件模型库
第5章 厂区地下管线可视化管理系统应用与展示
    5.1 C/S端应用与展示
    5.2 B/S端功能应用与展示
    5.3 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手风琴乐谱的检索系统及其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2.1 理论依据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向
    1.3 研究现状
2.建设手风琴乐谱数据库的实际意义
    2.1 促进手风琴专业向学科化的发展
    2.2 促进手风琴专业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
    2.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3.数据库建库所遇到的问题
    3.1 分类标准的问题
        3.1.1 外国乐谱资料翻译时没有统一标准
        3.1.2 具有多重属性的乐谱分类问题
    3.2 高校参教系统建设的合法性的问题
        3.2.1 电子参教系统法律豁免权未完善的问题
        3.2.2 数字化参教系统合理使用的问题
    3.3 网络环境下着作权的问题
    3.4 复合型人才缺失的问题
4.手风琴乐谱数据库与检索系统的建设构想
    4.1 分类标引与检索系统的关系
    4.2 数据库建库构想
        4.2.1 制定手风琴乐谱的分类标准
        4.2.2 手风琴乐谱的标引设计构想
    4.3 乐谱检索的设计构想
        4.3.1 拟定多种检索途径
        4.3.2 选择合适的平台系统
    4.4 数据库的实际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肠道微生物的概念与功能
        1.1.1 肠道微生物概述
        1.1.2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能量摄入
        1.1.3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调控
        1.1.4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防御
    1.2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
        1.2.1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疾病
        1.2.2 肠道微生物与慢性代谢性疾病
        1.2.3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疾病
    1.3 肠道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3.1 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
        1.3.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4.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Top-down法宏基因组学研究肠道微生物在赭曲霉毒素A肠道毒性中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动物及饲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肠道微生物Top-down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
        2.3.2 OTA亚慢性毒性动物模型的建立
        2.3.3 高通量测序数据评估
        2.3.4 OTA处理对肠道微生物整体的影响
        2.3.5 OTA处理导致肠道微生物物种变化
        2.3.6 OTA处理导致肠道微生物功能变化
        2.3.7 OTA脱毒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物种与基因的变化分析
        2.3.8 肠道乳杆菌分离与鉴定
        2.3.9 乳杆菌对OTA脱毒机制的初步研究
    2.4 讨论
        2.4.1 Top-down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
        2.4.2 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与OTA的相互作用
        2.4.3 肠道微生物的基因功能与OTA的相互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ottom-up法宏基因组学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婴儿黄疸的相关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婴儿粪便样品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Bottom-up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
        3.3.2 婴儿肠道微生物种属水平分类集合的获得
        3.3.3 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相关的肠道微生物
        3.3.4 与胆红素代谢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的分析
        3.3.5 黄疸婴儿粪便样品及测序数据的获取
        3.3.6 黄疸婴儿肠道微生物扩增子测序数据差异性分析
        3.3.7 黄疸婴儿肠道微生物中与胆红素代谢相关微生物的分析
        3.3.8 黄疸婴儿肠道微生物中胆红素代谢相关基因的PCR验证
        3.3.9 黄疸婴儿肠道微生物对胆红素还原代谢能力的体外验证
    3.4 讨论
        3.4.1 Bottom-up法宏基因组学实验设计
        3.4.2 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讨论婴儿黄疸的发病特征
        3.4.3 肠道微生物研究与黄疸诊断及治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死活菌区分的高通量测序研究小儿肠炎患者病原微生物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
        4.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4.2.3 主要仪器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人工肠道微生物群落模型的构建
        4.3.2 粪便溶液中死活菌鉴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4.3.3 内参16S rRNA的设计与应用
        4.3.4 人工肠道微生物模型中高通量死活菌鉴定方法的优化
        4.3.5 利用高通量死活菌鉴定方法分析肠炎婴儿肠道中病原微生物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与疾病数据库及扩增子测序富集分析方法的建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信息采集
        5.2.2 数据库设计与编写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文献获取与统计
        5.3.2 数据库后台管理系统的构建
        5.3.3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数据库系统的构建
        5.3.5 依据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联图谱筛选疾病的微生物标志物
        5.3.6 肠道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富集分析算法的构建
        5.3.7 肠道微生物扩增子测序富集分析算法的应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MapGIS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辅助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GIS软件
        1.2.3 国内外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MapGIS平台的开发及数据库建设技术分析
    2.1 MapGIS的发展历程
    2.2 MapGIS二次开发技术
    2.3 MapGIS的数据管理
        2.3.1 工作区的概念
        2.3.2 工作区管理模块的地位
        2.3.3 工作区的分类
    2.4 MapGIS的空间实体及其数据组织
    2.5 MapGIS的组件开发方法
    2.6 数据库建设技术研究
        2.6.1 空间数据库建立
        2.6.2 非空间数据库建立
        2.6.3 数据库数字化的问题研究
        2.6.4 数据库建库关键技术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辅助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3.1 辅助软件功能划分
    3.2 属性处理
        3.2.1 图层属性结构表的建立
        3.2.2 图层属性录入
        3.2.3 属性自动导入
        3.2.4 注释属性处理
    3.3 图形处理
        3.3.1 探矿权数据处理
        3.3.2 采矿权数据处理
        3.3.3 图形文件坐标转换
        3.3.4 范围线坐标提取
    3.4 参数处理
        3.4.1 子图参数处理
        3.4.2 点图元注记生成
    3.5 成果整理
        3.5.1 成果目录生成
        3.5.2 入库图层文件导出
        3.5.3 成果文档归类
        3.5.4 成果附表导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辅助软件设计
    4.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4.2 数据库设计
        4.2.1 要素分类代码表
        4.2.2 图层划分表
        4.2.3 属性结构定义表
        4.2.4 下属词对照表
        4.2.5 行政区划代码表
        4.2.6 矿产代码词表
        4.2.7 规划附表
    4.3 软件模块设计
        4.3.1 图层属性结构的建立
        4.3.2 属性录入
        4.3.3 属性自动导入
        4.3.4 注释属性处理
        4.3.5 矿业权数据生成区文件
        4.3.6 图形文件坐标转换
        4.3.7 按图元属性自动图形处理
        4.3.8 注释属性自动录入
        4.3.9 成果目录建立及文件归类
        4.3.10 附表MDB数据导出成果附表
    4.4 用户界面设计
        4.4.1 主界面的设计
        4.4.2 图形与属性编辑界面设计
        4.4.3 其它界面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辅助软件实现与应用
    5.1 开发平台和环境搭建
        5.1.1 开发平台和语言
        5.1.2 GIS组件
        5.1.3 软件开发环境配置
    5.2 基于MapGIS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辅助软件实现
        5.2.1 公共对象、变量及方法
        5.2.2 软件主界面
        5.2.3 图层属性结构处理
        5.2.4 属性录入
        5.2.5 属性数据表导入图形文件
        5.2.6 矿业权数据处理
        5.2.7 图形文件坐标转换
        5.2.8 线文件坐标提取
        5.2.9 图元属性制图
        5.2.10 系统设置
        5.2.11 成果目录生成及文件归类
        5.2.12 入库图层文件导出
        5.2.13 成果附表导出
    5.3 辅助软件测试
        5.3.1 测试细则
        5.3.2 软件测试环境
        5.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辅助软件的工程应用
        5.4.1 矿产资源规划项目情况
        5.4.2 相关要求及标准
        5.4.3 工程成果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应用证明

(9)闽东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及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与研究区找矿工作成果
        1.2.1 有关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1.2.3 多元地学信息在找矿与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2.4 研究区综合地质研究及以往工作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火山岩
        2.2.3 侵入岩
        2.2.4 构造
    2.3 区域地球物理化学特征
        2.3.1 地球物理特征
        2.3.2 地球化学与重砂异常特性
    2.4 区域矿产
        2.4.1 福建省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2.4.2 区域内花岗岩体地球化学成分特征的成矿意义
        2.4.3 马面山群及其成矿意义
第三章 梧凤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主要矿段矿化特征
    3.2 梧凤楼矿段矿床地质特征
        3.2.1 矿体特征
        3.2.2 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
    3.3 矿床成因讨论
第四章 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4.1 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
        4.1.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4.1.2 数据库建库技术及要求
        4.1.3 数据库存储类型
        4.1.4 制订建库流程
    4.2 搭建数据库
    4.3 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成果及管理系统演示
        4.3.1 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成果演示
        4.3.2 地学多元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演示
    4.4 多元地学信息钻孔地质编录系统创建
        4.4.1 Mapgis二次开发环境搭建
        4.4.2 多元地学信息钻孔地质编录系统建立基本流程
        4.4.3 效果展示
第五章 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
    5.1 综合找矿标志
        5.1.1 地质标志
        5.1.2 地球化学标志
        5.1.3 地球物理标志
        5.1.4 综合找矿标志
    5.2 梧凤楼多金属矿区找矿靶区预测
        5.2.1 靶区Ⅰ
        5.2.2 靶区Ⅱ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个人简历
致谢

(10)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加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目标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标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第二章 需求和任务分析
    2.1 植物化学成分数据
        2.1.1 植物化学成分数据概述
        2.1.2 植物化学成分数据的形成
    2.2 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分析
        2.2.1 量身定制的数据加工处理系统
        2.2.2 高效的文献数据标引功能
        2.2.3 数据质量保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应用
    3.1 工作流程与数据流程设计
        3.1.1 工作流程设计
        3.1.2 数据流程设计
    3.2 系统结构设计
        3.2.1 设计思路
        3.2.2 系统框架结构
    3.3 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库实体关系图设计
        3.3.2 数据结构分析和建库思路
    3.4 数据加工系统前端设计和相关技术应用
        3.4.1 数据加工系统前端设计
        3.4.2 用户管理与数据控制设计
        3.4.3 全文文件管理技术的应用
        3.4.4 OLE技术的应用
        3.4.5 数据库连接技术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质量保证体系设计
    4.1 数据质量问题和控制方案分析
    4.2 植物物种名称
        4.2.1 植物物种名称数据特点分析
        4.2.2 植物物种名称数据校检方法
    4.3 化合物名称
        4.3.1 化合物名称数据特点分析
        4.3.2 化合物名称数据校检方法
    4.4 化合物CAS登记号
        4.4.1 化合物 CAS 登记号数据特点分析
        4.4.2 化合物 CAS 登记号数据校检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运行结果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5.1.1 系统开发环境
        5.1.2 系统运行环境
    5.2 系统实现
        5.2.1 数据库建库
        5.2.2 ADO数据库连接
        5.2.3 应用前端登录功能
        5.2.4 研究文献采集功能
        5.2.5 成分数据标引功能
        5.2.6 成分数据处理功能
        5.2.7 系统管理功能
    5.3 数据结果产出和数据质量验证
        5.3.1 系统运行测试
        5.3.2 数据结果产出
        5.3.3 数据质量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
附录Ⅱ (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工程数据库建库和数据录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杨元敏.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2]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 吴雪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城镇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中的数据库建库分析[J]. 程亚洲. 智能城市, 2019(16)
  • [4]地质大数据云平台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D]. 王丹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5]基于GIS的厂区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系统构架[D]. 王明. 深圳大学, 2018(01)
  • [6]手风琴乐谱的检索系统及其数据库建设构想[D]. 徐菁菲.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7]宏基因组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疾病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D]. 郭明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8]基于MapGIS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辅助软件设计与实现[D]. 刘铁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7(01)
  • [9]闽东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及找矿预测[D]. 张立凡.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10]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加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徐挺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工程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录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