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色决策理论与跨国公司控制协调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胡宏雁[2](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谢雨蓉[3](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马秀丽[4](2020)在《安徽DE建筑公司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文中指出安徽DE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裕溪路与南陵路口 1060号,注册资金为23941.73万人民币,专业技术人员780人,净资产1.5亿元,公司目前拥有一级资质2项,分别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拥有二级资质6项,分别为钢结构、装修装饰、机电设备安装、幕墙、起重设备安装及消防设施工程。为确保DE公司SX安置房项目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选择势在必行。本文依据灰色决策理论为指导,采用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采用标准离差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混凝土供应商进行了评价与选择。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依据相关文献和企业实际需要,从成本与质量、供货能力、综合实力、合作稳定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商品混凝土备选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成本与质量主要从产品报价、质量体系认证情况、服务质量三个指标评价;供货能力从生产能力、交货期、新产品研发能力三个指标评价;综合实力从注册资金、结算柔性、地理位置三个指标评价;合作稳定性从历史合作程度、企业信誉两个指标评价。(2)通过标准离差法,避开主观因素的影响,合理的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经科学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供应商产品报价(0.0883)、质量体系认证情况(0.0898)、服务质量(0.0881);生产能力(0.0881)、交货期(0.0881)、新产品研发能力(0.0917)、注册资金(0.0987)、结算柔性(0.0881)、地理位置(0.0960);历史合作程度(0.0917)、企业信誉(0.0917)。(3)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A公司(0.9404)>B公司(0.2521)>C公司(0.1361)。供应商A的综合评价值(0.9404)最大,说明A公司最接近灰靶靶心,因此,应该选择A公司为安徽DE建筑公司SX安置房项目为最终合作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图[9]表[7]参[60]。
李亚杰[5](2019)在《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引致全球性经济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亦使得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出现了调整与重构的发展态势。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术革新对企业的存续发展影响的深度与广度空前加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发复杂,特别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引力,也是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安全保障。所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潜力不仅决定着“中国制造”能否转变成“中国智造”,也担负着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因此,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力,并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获取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而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式。因此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重点关注。但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主要聚焦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财务绩效、企业成长影响等方面的实证检验,或者把技术创新作为持续竞争力一个构成要素进行规范研究,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规范研究与实证检验既有研究明显不足,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本文在梳理与评价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和持续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资源、技术、市场三要素的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双轮”驱动的持续竞争力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选择2007—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系统地考察研发投资、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类分位回归法进一步地讨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追求创新成长、保持持续竞争力的过程中,研发投资应选择的合理适度投资规模区间范围。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不高并呈现波动状态。尤其是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力总体水平呈现动态波动下降趋势。第二,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不高,不能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于资本技术均密集的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研发投资强度平均在5.4%的水平上是偏低的,所以研发投资强度对企业持续竞争力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即研发投资强度显着抑制了持续竞争力。第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呈现倒“N”形态,并且存在适度规模区间范围。类分位回归结果显示,研发投资强度的适度规模区间范围为5.43%—7.46%,在适度规模区间内的研发投资强度显着促进持续竞争力,否则显着抑制持续竞争力。第四,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的技术并购强度偏低,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不显着,即技术并购对企业持续竞争力没有显着促进作用。第五,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存在显着的协同效应,无论是研发投资强度、研发人员密度,还是研发投资费用化率与技术并购的交互项系数均为正数,且在1%水平上显着,说明协同效应的存在,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协同作用能显着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本文通过考察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在一定层面上弥补了持续竞争力来源缺乏实证检验的不足,丰富了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关系的理论成果。同时,所得研究结论为企业创新投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技术并购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唐玉文[6](2019)在《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分析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基于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评价框架,并提出提升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策略。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和探索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模式与路径,有效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绿色投融资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一是国际组织以软法等形式对矿业绿色投融资进行规范。二是国际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参与海外绿色投融资的规则之中,且有些国际倡议演变为一些国家的国内强制性法律。三是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监管(如美国)也可引起国际规制变化。四是国际双多边投资合作协定与区域一体化合作规则,对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也产生深刻影响。五是东道国(投融资目的国)和投融资母国的矿业绿色治理机制、非政府组织、社区、族群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等,都是影响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重要因素。矿业属于高环境敏感性行业,经济、环境与社会均衡可持续发展是矿业经济活动的根本要求,矿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模型。本文认为,PSR分析框架阐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因果关系,适用于海外矿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评价,其由直接与间接压力及驱动因素、产业环境行为、相关政策对策反应等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系统整合海外矿业绿色投资中“压力-状态-对策”互动关系的评价。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提升策略是一个综合体系,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促进与提升体系,深化标准规范、流程措施、政策法规、市场引导等体系建设。
张博[7](2018)在《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便应运而生,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在对接国际规则、政府管理方法、法律制定和运作模式上迈出创新第一步,从而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先驱者。从该意义上看来,上海自贸区可以称为全国范围内改革创新实验基地。本文研究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将研究重点落脚于物流领域,探寻上海自贸区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从而探索一条可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具有普适性和可复制的物流改革方法,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本文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现代物流的一般理论入手,借鉴国际和国内在自贸区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此为基础并结合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贸区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物流发展模式的备选方案,并对备选方案进行决策,得到优先发展模式结果。论文在阐述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国上海自贸区物流业现状为研究背景,构建了针对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优先发展模式决策模型,并运用决策模型解决了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的决策问题。最后根据决策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保障措施。
李庆胜[8](2016)在《灰色犹豫模糊集及其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理论,该理论超越了传统集合的范畴,被广泛用于不确定性决策。许多学者对模糊集进行了研究和扩展,其中Atanassov提出了包括隶属度、非隶属度以及犹豫度的直觉模糊集。这种集合提供了三个维度信息,在进行不确定性方面判断时具有相对具有优势,已经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决策之中;由于群决策时,决策者们经常是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状态,或者不能相互妥协、认可对方,使得最终无法取得一致的决策共识。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者做了研究提出了模糊集的广义形式,其中Torra和Narukawa探讨了犹豫模糊集(HFS)。犹豫模糊集作为模糊集的最新扩展形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群决策的优势,因此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GS)以来,刘思峰教授等进行了推广,针对“小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在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直觉模糊、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犹豫模糊集合,并将灰色系统决策方法应用到灰色犹豫模糊群群决策中,拓展了灰色系统的应用范围,为解决犹豫模糊群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研究了灰集合直觉模糊集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灰集合直觉模糊集的转换方法;然后提出了核与上下偏离值理论,在有效地解决了犹豫模糊信息处理偏差问题,进而研究了犹豫模糊集的灰集转换方法。在经过灰集转换之后,利用灰色关联确定属性指标的权重,用灰可能度选优的犹豫模糊决策方法;在研究两种集合的灰集转换的基础上,提出了灰色犹豫模糊集合。(2)研究了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本文提出了将灰色关联方法分别与TOPSIS和VIKOR相结合的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提出了基于核与灰度的灰关联度的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3)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研究。在研究了核与灰度的灰色犹豫模糊元的得分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前景理论提出了相关决策方法;结合协同思想,对指标值进行λ协同度规范化和方案进行因子修正,提出了变权的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4)基于灰色语言的犹豫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将灰色语言扩展到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中,分别提出了基于GLWAA集结的决策方法和基于核与灰度的灰关联度排序方法。(5)对飞机主制造商选择与评价供应商案例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六个层面指标体系,进而研究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在分别采用灰色犹豫模糊的决策方法和灰色语言犹豫模糊决策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综合灰关联度的方法,系统评价了供应商的综合管理水平。
陈粉粉[9](2016)在《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采购部门的采购战略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其中供应商管理策略更是受到各企业的高度关注。西方国家已形成了系统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但是,绝大多数的理论和工具都适用于大型的、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在管理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时,有些力有未逮。在H公司安全防护产品业务集团,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比例已达到50%以上,成为企业的供应商资源中名副其实的主体,其具有批量小、种类多、结构杂,非标件多的特点。单个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能力的影响力较小,但是,集合在一起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在实际工作中,关于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的准入评估和绩效管理仍有大量问题有待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供应商管理理论的现状,并分析了H公司旗下安全防护产品业务集团在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管理上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的准入评估和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决策问题,同时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非常重要。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GRA)两种方法建立一个指标体系。通过文章中的理论介绍和在H公司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考虑了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的实际情况,更加柔性,更加具有操作性,对H公司选择供应商和发展供应商有很大帮助,适用于中小型供应商。
张明[10](2015)在《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途径,它能使企业的竞争能力日益增强,使企业不断推出满足用户的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枷锁,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不足,特别是企业知识有效流动不足。开放式创新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知识,促进知识的流动并将创新知识有效的通过商业模式实现产业化,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能更广泛、更深入地利用创新网络主体的技术资源,集成所有优势因素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知识共享成为企业维持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企业核心知识能力积累的发展战略将日益成为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开放式创新和知识共享角度出发,结合博弈论、SEM模型、决策论等理论,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从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的运行机制、知识共享行为博弈、知识共享行为决策和创新绩效角度对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以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采取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专家咨询与群体讨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二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知识共享、创新绩效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三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合作博弈模型、Nash谈判模型对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的信任机制、学习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润考核机制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基于需求理论、消费者剩余理论,在竞争企业和用户能有效合作的基础上,以企业、竞争企业、客户为研究对象,构建封闭式创新绩效模型、客户参与的半开放式创新绩效模型、竞争者参与的半开放式创新绩效模型、开放式创新绩效模型。第四章基于静态博弈理论和动态演化博弈理论,建立知识共享的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各个创新主体(政府、科研机构、大学、竞争企业、客户等)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演化博弈。第五章基于决策概念,结合决策的基本流程,分析了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决策的必要性,并结合多属性决策理论和灰色决策理论构建了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模型。第六章基于创新绩效的基本理论,提出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通过企业调研及专家访谈等方法,设计了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开放式创新内部能力要素、外部创新源要素、内部与外部创新以及保障支持能力对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员工培训机制共享、管理经验共享、学习资料共享同样也对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第七章基于前文的阐述,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差,知识共享能力不足的现状,以及更好的实现开放式创新模式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第八章将对前文的研究做出总结,阐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启示,同时对本文的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行展望。
二、灰色决策理论与跨国公司控制协调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色决策理论与跨国公司控制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利用外资 |
1.2.2 利用外资效益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
一、市场评估方法 |
二、成本评估方法 |
三、收益评估方法 |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安徽DE建筑公司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供应商管理理论 |
一、供应商管理 |
二、供应商评价及选择 |
三、商品混凝土相关理论 |
第二节 灰色多目标加权理论 |
一、灰色多目标加权理论基本原理 |
二、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的定义 |
三、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的步骤 |
第三节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熵权法 |
三、标准离差法 |
四、CRITIC法 |
第3章 供需双方企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企业概况 |
一、企业简介 |
二、组织机构 |
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
第二节 项目概况 |
一、项目简介 |
二、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
第三节 备选供应商概况 |
第4章 供应商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评价方法的确定 |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三节 评价数据的采集 |
第5章 供应商评价与选择 |
第一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计算方法 |
二、计算结果 |
第二节 评价结果与分析 |
一、计算过程概述 |
二、评价结果分析 |
三、供应商选择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持续竞争力 |
2.1.1 持续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1.2 持续竞争力构成要素多重视角 |
2.1.3 企业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2.1.4 企业持续竞争力测度与实证检验 |
2.2 研发投资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2.2.1 研发投资与企业成长 |
2.2.2 研发投资与企业技术绩效 |
2.2.3 研发投资与企业财务绩效 |
2.2.4 研发投资与企业价值 |
2.3 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2.3.1 技术并购动机 |
2.3.2 技术并购的影响因素 |
2.3.3 技术并购效果 |
2.4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对企业持续竞争力影响 |
2.5 文献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理论、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研发(R&D)投资 |
3.1.2 技术并购 |
3.1.3 企业持续竞争力 |
3.2 基础理论 |
3.2.1 资源基础理论 |
3.2.2 动态能力理论 |
3.2.3 研发(R&D)投资理论 |
3.2.4 技术并购理论 |
3.3 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
3.3.1 概念模型 |
3.3.2 作用机理分析与假设提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与测度 |
4.2.1 因变量的测度 |
4.2.2 自变量的选择 |
4.2.3 控制变量的确定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持续竞争力的演化趋势与异质性分析 |
5.1.1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的计算 |
5.1.2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动态比较 |
5.1.3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惯性”分析 |
5.1.4 国有与非国有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
5.1.5 不同行业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持续竞争力异质性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持续竞争力关系 |
5.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2 研发投资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分析 |
5.3.3 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关系 |
5.4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对持续竞争力的影响 |
5.5 模型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持续竞争力水平不高并呈现动态波动性 |
6.1.2 研发投资抑制了企业持续竞争力 |
6.1.3 研发投资强度存在适度规模 |
6.1.4 技术并购强度低对持续竞争力影响不显着 |
6.1.5 研发投资与技术并购交互作用显着促进持续竞争力 |
6.1.6 企业规模大、托宾Q值高、流动性强促进持续竞争力 |
6.1.7 负债水平越高越抑制持续竞争力 |
6.2 对策建议 |
6.2.1 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强度 |
6.2.2 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依据研发投资的合理适度规模进行投资 |
6.2.3 提高技术并购强度,增强技术并购转化效率 |
6.2.4 研发投资和技术并购双向并举以发挥协同效应 |
6.3 研究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既有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1 有关海外绿色投融资的概念 |
1.2.1.1 有关海外绿色投融资的概念 |
1.2.1.2 绿色投融资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
1.2.1.3 海外绿色投融资与绿色“走出去” |
1.2.2 有关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研究 |
1.2.2.1 如何更好地实现海外绿色融资 |
1.2.2.2 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
1.2.2.3 关于海外投资环境与风险的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以往研究评述 |
1.3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 |
1.3.1 全球及区域绿色治理与可持续投资理论 |
1.3.2 绿色投融资机制构建理论 |
1.3.3 绿色金融理论 |
1.3.4 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
第2章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行业特征与中国实践 |
2.1 矿业投融资的资源环境特征 |
2.1.1 矿业经营活动的环境社会责任具有长期性 |
2.1.2 现代矿业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面前的理性选择 |
2.1.3 生态环境风险日益成为海外矿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风险 |
2.1.4 矿业可持续投资具有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矛盾性与耦合性 |
2.1.5 海外矿业投资的环境治理与诉求主体具有多样性 |
2.2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国别环境特征 |
2.2.1 加拿大矿业绿色投融资国别环境特征 |
2.2.2 芬兰矿业绿色投融资国别环境特征 |
2.2.3 瑞典矿业绿色投融资国别环境特征 |
2.2.4 澳大利亚矿业绿色投融资国别环境特征 |
2.2.5 美国矿业绿色投融资国别环境特征 |
2.3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中国实践情况 |
2.3.1 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国际社会及媒体舆论环境 |
2.3.1.1 我国海外履行可持续投资的理念与操作不断强化 |
2.3.1.2 总体上国际社会对国内海外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
2.3.1.3 非政府组织对我国海外社会责任的质疑之声较大 |
2.3.1.4 西方舆论对我国矿业参与国际倡议行动的评价 |
2.3.2 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总体进程与发展阶段 |
2.3.2.1 海外矿业投资起步阶段(1983-2003 年) |
2.3.2.2 海外矿业投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13 年) |
2.3.2.3 海外矿业绿色与可持续投融资阶段(2013-至今) |
2.3.3 我国现阶段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相关政策 |
2.3.3.1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相关金融、投资与对外合作政策 |
2.3.3.2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相关矿业政策 |
2.3.4 当前我国海外绿色投融资的发展阶段特点小结 |
2.3.4.1 当前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支持政策总体呈高涨态势 |
2.3.4.2 国内绿色矿山建设与海外绿色投融资相互促进 |
2.3.4.3 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总体尚处于起步期 |
第3章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际组织对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影响 |
3.1.1 国际组织以国际倡议等软法形式对矿业绿色投融资施加影响 |
3.1.1.1 当前在国际治理领域中,国际软法规范比较多见 |
3.1.1.2 国际组织相关倡议对矿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重要规范意义 |
3.1.2 国际组织倡议等规范影响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演化机制 |
3.1.2.1 国际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相关规范与规则当中 |
3.1.2.2 有些国际规范可以演变为国内法律 |
3.1.2.3 国际规范涉及法律、道德与行业技术规范等多个层面 |
3.2 双多边及区域协定对海外绿色投融资的影响 |
3.2.1 国际投资合作协定中的环境条款对海外绿色投融资的影响 |
3.2.2 区域一体化对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影响 |
3.3 发达国家国内金融市场监管可引起国际绿色投融资变革 |
3.4 东道国绿色治理对绿色投融资的影响 |
3.5 投资国对外投资合作条约与本国环境规则 |
3.6 各国非政府组织及社区对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影响 |
3.6.1 各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治理 |
3.6.2 社区组织及环保组织等对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影响 |
3.7 我国近期海外投资中涉及环境问题的几个典型案例 |
3.7.1 缅甸莱比塘铜矿投资中涉及的环境事件 |
3.7.2 秘鲁特罗莫克铜矿、邦巴斯铜矿投资中涉及的环境事件 |
3.7.3 厄瓜多尔里奥布兰科(Rio Blanco)金矿投资中涉及的环境事件 |
3.8 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
3.8.1 生态环境风险是海外矿业投资的重要风险 |
3.8.1.1 基于微观经营的我国海外矿业投资的主要风险构成 |
3.8.1.2 风险识别与评估不足往往海外矿业投资经营受阻的重要原因 |
3.8.2 充分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是规避海外矿业投资中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前提 |
第4章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评价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说明 |
4.2 本文海外绿色投融资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1 PSR模型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广泛应用的评价框架 |
4.2.2 PSR模型的内涵与应用 |
4.2.2.1 PSR模型的主要内涵 |
4.2.2.2 PSR模型指标体系的作用 |
4.2.2.3 PSR评价模型在矿业应用及案例 |
4.2.3 PSR评价模型在应用中的演进与变化 |
4.2.3.1 有关PSIR模型的演进 |
4.2.3.2 有关DPSIR模型的演进 |
4.2.3.3 有关EBM-DPSER模型 |
4.3 PSR模型在矿业绿色投融资评价中的构建思路 |
4.3.1 PSR模型在矿业行业中的构建目标 |
4.3.2 基于PSR模型的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指标体系构建 |
4.3.3 基于PSR模型评价权重设定的量化探讨 |
4.3.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3.3 权重设定 |
4.4 矿业绿色投资微观评价具体案例:绿色生产安全投入优化模型 |
4.4.1 绿色生产的安全投入优化模型构建 |
4.4.2 绿色生产的安全投入优化模型求解 |
第5章 我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提升策略分析 |
5.1 基于标准的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提升策略 |
5.1.1 我国近期出台了系列绿色投融资相关的政策规范 |
5.1.2 加强对海外不同国家矿业绿色投融资标准规范的研究与政策协调 |
5.1.3 加强标准规范的适用性与动态性研究 |
5.2 基于信息透明与信息披露的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提升策略 |
5.2.1 我国相关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的信息披露情况 |
5.2.1.1 香港证券交易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5.2.1.2 大陆证券交易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5.2.2 国外可持续投资的信息披露制度 |
5.2.3 基于信息透明与信息披露的绿色投融资提升策略讨论 |
5.3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独立审议与监督 |
5.3.1 我国对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独立审议 |
5.3.2 国际社会对外投资独立审议与监督的要求 |
5.3.3 对外投资独立审议与监督的讨论 |
5.4 绿色金融市场对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提升策略 |
5.4.1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与矿业绿色提升 |
5.4.1.1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回顾 |
5.4.1.2 我国矿业领域绿色金融的支持 |
5.4.2 国外绿色金融市场对矿业绿色投融资支持 |
5.4.2.1 国外绿色信贷与赤道原则 |
5.4.2.2 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矿业投融资的促进 |
5.4.3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支持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渠道 |
5.4.3.1 国内绿色金融的支持与监管涉及海外矿业投融资相关业务 |
5.4.3.2 以绿色金融市场培育海外绿色矿业投融资主体 |
5.5 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治理提升策略 |
5.5.1 我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的治理 |
5.5.2 矿业发达国家海外矿业绿色投资的治理比较 |
5.5.3 促进我国矿业公司绿色投融资治理的启示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1.1 矿业活动属于高环境敏感性行业 |
6.1.2 在矿业绿色投融资方面我国与西方的差距仍然较大 |
6.1.3 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
6.1.4 PSR分析框架是构建海外绿色投融资评价的有效工具 |
6.1.5 提升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措施 |
6.1.5.1 进一步完善我国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标准规范与流程措施 |
6.1.5.2 进一步健全海外矿业绿色投融资的政策与法规体系 |
6.1.5.3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
6.1.5.4 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海外绿色投融资治理 |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2.2 本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个人简历 |
附录2 :博士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7)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1 自由贸易区的含义 |
2.1.2 静态效应理论 |
2.1.3 动态效应理论 |
2.1.4 比较优势和效应禀赋学说 |
2.1.5 产业内贸易理论 |
2.2 物流的相关概念 |
2.2.1 物流的概念 |
2.2.2 现代物流的发展 |
2.2.3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
2.3 智能灰靶及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分析 |
2.3.1 方法描绘 |
2.3.2 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
2.3.3 灰色决策方法的线性组合 |
第3章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概述 |
3.1.1 国内外自由贸易区的现状特点 |
3.1.2 国内外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分析 |
3.1.3 国内外自由贸易区发展相关政策比较 |
3.2 上海自贸区物流系统概述 |
3.2.1 上海自贸区物流系统目标 |
3.2.2 上海自贸区物流系统特征 |
3.2.3 上海自贸区物流系统构架 |
3.3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SWOT分析法 |
3.3.2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优势分析 |
3.3.3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劣势分析 |
3.3.4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机遇分析 |
3.3.5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挑战分析 |
第4章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的优先发展模式决策模型构建 |
4.1 目标以及目标权重的确定 |
4.1.1 目标确定 |
4.1.2 计算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4.2 物流发展模式的备选方案 |
4.3 物流发展模式备选方案的确定 |
4.3.1 智能灰靶决策方法 |
4.3.2 灰色关联决策方法 |
4.3.3 灰色决策方法的线性组合 |
4.3.4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运行保障措施 |
5.1 积极引进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
5.2 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宏观政策调控 |
5.3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5.4 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改革 |
5.5 重视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
5.6 合理规划物流产业投资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灰色犹豫模糊集及其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觉模糊集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
1.2.2 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犹豫模糊集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
1.2.4 犹豫模糊集的群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2.5 灰色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2.1 直觉模糊集 |
2.1.1 直觉模糊集的相关定义 |
2.1.2 直觉模糊集的基本运算法则 |
2.1.3 区间直觉模糊集相关定义及运算法则 |
2.2 犹豫模糊集 |
2.2.1 犹豫模糊集的相关定义 |
2.2.2 犹豫模糊集的运算法则 |
2.3 灰色关联 |
2.3.1 灰色关联的相关概念 |
2.3.2 灰色关联的模型 |
2.4 灰色语言集合 |
2.4.1 灰色语言集合的定义 |
2.4.2 灰色语言数的运算法则 |
2.4.3 灰色语言数运算法则的性质 |
2.4.4 灰色语言数的大小 |
2.4.5 基于灰色语言数的集结算子 |
2.5 核与灰度 |
2.5.1 核与灰度的定义 |
2.5.2 核与灰度的运算法则 |
2.6 相关行为决策理论 |
2.6.1 前景理论 |
2.6.2 协同理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灰色犹豫模糊集合的概念及其转换关系研究 |
3.1 直觉模糊集的灰集转换 |
3.1.1 决策模型构建 |
3.1.2 算例分析 |
3.2 犹豫模糊集的灰集转换 |
3.2.1 决策模型构建 |
3.2.2 算例分析 |
3.3 灰色犹豫模糊集合的概念 |
3.4 灰色犹豫模糊集的灰色直觉模糊集转换 |
3.4.1 决策模型构建 |
3.4.2 算例分析 |
3.5 灰色犹豫模糊集的灰集转换 |
3.5.1 决策模型构建 |
3.5.2 算例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灰色犹豫模糊集群决策方法 |
4.1 基于灰色关联的决策方法 |
4.1.1 基于灰色关联的TOPSIS决策模型构建 |
4.1.2 算例分析 |
4.1.3 基于灰色关联的VIKOR决策模型构建 |
4.1.4 算例分析 |
4.2 基于核与灰度的决策方法 |
4.2.1 决策模型构建 |
4.2.2 算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前景理论和协同变权的灰色犹豫模糊决策方法 |
5.1 基于前景理论的灰色犹豫模糊决策方法 |
5.1.1 模型构建 |
5.1.2 算例分析 |
5.2 基于协同变权的灰色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 |
5.2.1 决策模型构建 |
5.2.2 算例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灰色语言犹豫模糊群决策方法 |
6.1 基于GLWAA算子的决策方法 |
6.1.1 决策模型构建 |
6.1.2 算例分析 |
6.2 基于核与灰度的灰色犹豫模糊集群决策方法 |
6.2.1 决策模型构建 |
6.2.2 算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某大型客机公司供应商运行业绩评价与决策问题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客机制造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7.3 大型客机供应商运行业绩评价影响因素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7.3.1 供应商运行业绩评价影响因素 |
7.3.2 大型客机供应商运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4 指标分解及其量化方法 |
7.5 供应商运行业绩评价与决策方法 |
7.5.1 现有的供应商评价方法 |
7.5.2 基于灰色犹豫模糊集的决策方法 |
7.6 某大型客机制造商供应商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7.6.1 基于灰色犹豫模糊集的决策方法 |
7.6.2 基于灰色语言犹豫模糊集群决策方法 |
7.6.3 综合灰关联度排序 |
7.7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的划分及特点 |
1.2.1 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的划分 |
1.2.2 中小型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章 H公司及供应商管理体系分析 |
2.1 H公司供应商评价分析 |
2.1.1 H公司介绍 |
2.1.2 H公司现有供应商准入和绩效管理方法的分析 |
2.2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的意义 |
2.2.1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2.2.2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
2.2.3 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 |
3.1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1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 |
3.2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2.1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2 建立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1 利用AHP和 GRA方法建立指标体系模型 |
3.3.2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3 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四章 管理指标体系在H公司的应用分析 |
4.1 H公司中小型制造型供应商选择前期准备 |
4.2 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RA法选择最优供应商 |
4.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RA法选择最佳供应商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开放式创新内涵 |
2.1.2 开放式创新技术作用 |
2.1.3 开放式创新商业模式 |
2.1.4 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 |
2.1.5 研究述评 |
2.2 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知识共享内涵 |
2.2.2 知识共享因素 |
2.2.3 知识共享模式 |
2.2.4 知识共享机制 |
2.2.5 研究述评 |
2.3 创新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绩效内涵 |
2.3.2 创新绩效指标 |
2.3.3 创新绩效影响因素 |
2.3.4 研究述评 |
2.4 创新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创新网络内涵 |
2.4.2 创新网络作用 |
2.4.3 创新网络分类 |
2.4.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整体运行机制研究 |
3.1 开放式创新网络主体 |
3.2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信任机制 |
3.2.1 信任机制的构建和功能 |
3.2.2 信任机制博弈分析 |
3.3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学习机制 |
3.3.1 内部学习机制 |
3.3.2 外部学习机制 |
3.4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激励机制 |
3.4.1 主体激励 |
3.4.2 客体激励 |
3.5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利益分配机制 |
3.5.1 利益分配原则 |
3.5.2 利益分配方式 |
3.6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利润考核机制 |
3.6.1 封闭式创新利润考核机制 |
3.6.2 半开放式创新利润考核机制 |
3.6.3 开放式创新利润考核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主体博弈机理研究 |
4.1 博弈相关理论概述 |
4.1.1 博弈理论的发展 |
4.1.2 博弈理论的分类 |
4.1.3 博弈模型的均衡 |
4.2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博弈的产生、特征、要素 |
4.2.1 知识共享行为博弈的产生 |
4.2.2 知识共享行为博弈的特征 |
4.2.3 知识共享行为博弈的要素 |
4.3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静态博弈分析 |
4.3.1 知识共享行为静态博弈基本模型 |
4.3.2 知识共享行为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
4.4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
4.4.1 知识共享行为动态演化博弈基本模型 |
4.4.2 知识共享行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主体选择决策研究 |
5.1 决策相关理论概述 |
5.1.1 决策必要性概述 |
5.1.2 决策必要性分析 |
5.2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流程和影响因素 |
5.2.1 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流程分析 |
5.2.2 知识共享行为决策影响因素 |
5.3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模型分析 |
5.3.1 灰色决策模型 |
5.3.2 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模型构建 |
5.3.3 知识共享行为决策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主体合作绩效研究 |
6.1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
6.1.1 创新绩效测度标准 |
6.1.2 企业内部能力维度影响因素 |
6.1.3 外部创新源维度的影响因素 |
6.1.4 企业与外部创新源关系维度的影响因素 |
6.1.5 保障维度影响因素 |
6.1.6 知识共享程度与创新绩效 |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
6.2.1 问卷设计内容及过程 |
6.2.2 问卷设计有效性控制 |
6.2.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
6.3 样本描述与方法设计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分析方法与工具 |
6.4 实证分析 |
6.4.1 变量分类 |
6.4.2 变量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6.4.3 SEM 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宏观层面 |
7.2 微观层面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灰色决策理论与跨国公司控制协调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3]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安徽DE建筑公司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D]. 马秀丽.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研发投资、技术并购与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D]. 李亚杰. 辽宁大学, 2019(10)
- [6]中国矿业海外绿色投融资评价研究[D]. 唐玉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上海自贸区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 张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8]灰色犹豫模糊集及其群决策方法研究[D]. 李庆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11)
- [9]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D]. 陈粉粉.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10]开放式创新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研究[D]. 张明.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