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氟脲嘧啶氨基葡萄糖轭合物的制备及抗癌活性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牛世伟[1](2019)在《基于壳聚糖的乳腺癌靶向治疗纳米载药系统》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癌症。特别是乳腺癌,其不仅是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女性身体健康。由于开发新型治疗药物的成本高、周期长且风险大,因此针对现有药物研制新型传输系统成为首选治疗方案。现阶段大多数临床抗癌药物,如紫杉醇(PTX)、甲氨蝶呤(MTX)、5-氟脲嘧啶(5-FU)、阿霉素(DOX)等,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非常低。且由于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全身分布,而导致其存在许多的毒副作用,如其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害以及其它的机体不良反应,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着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限制因素。为提高药物的水溶性及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纳米智能载药的设计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载体应用于药物靶向传递和药物控制释放的策略可以解决化疗药物的众多局限性,例如:增强水溶性,减少副作用,增加肿瘤组织中药物的被动积累和延长血液循环时间等。本项目从肿瘤组织特定的pH、温度和低氧等生理环境出发,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pH敏感性的壳聚糖为基材,结合温敏性聚合物和靶向多肽,设计合成一系列多层次靶向治疗的智能载药颗粒,实现被动(第一层次)靶向、主动(第二层次)靶向和细胞微环境(第三层次)响应性释放药物的新型乳腺癌靶向治疗系统。该载药体系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夯实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分为六个章节,总共介绍了四种乳腺癌靶向智能纳米载药系统,并对它们的疗效进行了验证。根据肿瘤组织低高热和偏酸性的特点,我们将温敏性聚合物PNIPAM通过RAFT聚合的方法与pH敏感性材料壳聚糖结合,使接枝复合物(CS-g-PNIPAM)可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大小均一的纳米球,利用其形成的疏水核心可以将疏水性药物PTX载入纳米材料中,得到的载药复合材料可以在肿瘤微环境pH/温度响应性释放药物。另外,将靶向于乳腺癌细胞表面标志物GRP78的新型靶向多肽L肽修饰在载药纳米材料表面,来增加载药颗粒的主动靶向性和化疗效率。实验结果证明,合成的靶向纳米载药颗粒(L-CS-g-PNIPAM-PTX NPs)具有较高的载药量(13.5%)和包封率(74.3%),平均尺寸在275 nm左右,且分散性良好,非常适合体内静脉注射。PTX的释放速率在pH7.4和25°C时缓慢,但在pH 5.0和37°C时释放速率大大加快。体外共聚焦和MTT实验检测表明,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对GRP78过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较高的靶向性,且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强效的抗肿瘤作用。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比游离PTX更有效,说明该纳米颗粒可以进一步增强协同治疗的效果。体内实验同样证明。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能有效治疗乳腺癌MDA-MB-231荷瘤小鼠,高效抑制肿瘤生长,副作用小,大部分荷瘤小鼠的存活率提高到60天以上。综合证明,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肿瘤纳米载药系统,具有很大的乳腺癌靶向化疗潜力,可在未来乳腺癌临床试验中加以利用。在乳腺癌患者中,某些肿瘤细胞类型由于缺少表达许多关键的生物标记物,而这些受体通常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因此对于此类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非常困难。在本文中,我们针对此类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选择了一种级联响应,穿膜靶向的方式。同样,我们根据肿瘤低高热和微酸性微环境的特点,将温敏性材料PNVCL与壳聚糖接枝。通过调整PNVCL的接枝比例,使得复合物的低临界温度(LCST)达到肿瘤细胞温度附近。这样,在纳米颗粒到达肿瘤位置的时候,由于温度升高引起PNVCL的物理相变,而pH降低又引发了壳聚糖结构的崩塌,达到药物控释的效果。然后,我们将一种具有细胞穿膜效果的小肽CPP通过酰胺键与接枝复合物CS-co-PNVCL结合。因为肿瘤细胞周围是致密的细胞外基质充满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高渗透压,使得纳米颗粒很难穿透肿瘤细胞。MMPs可以引发酰胺键的断裂解除CPP的穿膜作用,使载药纳米颗粒留在癌细胞内,从而达到了主动靶向癌细胞的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合成的载药纳米颗粒CPP-CS-co-PNVCL@DOX具有较高的DOX载药率(14.8±1.8%)和药物包封率(85.3±9.7%)。尺寸小于200 nm,分散性良好。并且观察到纳米颗粒CPP-CS-co-PNVCL@DOX在酸性和低高热条件下药物释放加速,乳腺癌细胞MCF-7对纳米颗粒的摄取增加,引起癌细胞在体外程序性死亡。MCF-7荷瘤小鼠体内实验也显示,合成的纳米颗粒在静脉给药后积累于肿瘤部位,在抑制和逆转癌细胞生长方面效果明显。此外,CPP-CS-co-PNVCL@DOX显示出良好的体内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无不良毒副作用。因此,本研究开发的纳米载药体系适用于缺乏生物标志物表达的乳腺癌靶向治疗(例如三阴性乳腺癌),对于不易治愈的癌症有潜在的治疗价值。多药耐药性(MDR)主要与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蛋白(MRP)的过表达有关,两者可以将癌细胞内的抗癌药物外排,这大大减少了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在本论文中,我们应用了一种可以降低癌细胞MDR的天然化疗增敏剂——齐墩果酸(OA),以此来增加纳米药物的化疗效果。我们将齐墩果酸与壳聚糖接枝,并在壳聚糖外部修饰能够靶向于肿瘤的叶酸,在接枝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核壳结构中心负载抗肿瘤药物DOX,对乳腺癌细胞进行联合治疗。实验结果证明,我们开发的这种OA和DOX的靶向共给药系统(FA-CS-g-OA@DOX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载药率(15.6%w/w DOX;5.1%w/w OA)。并且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适合肿瘤治疗(180nm),分散性良好(PDI<0.45),展现出pH响应性释药特点。体外实验观察到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FA-CS-g-OA@DOX纳米颗粒的吸收比游离DOX更有效,且FA-CS-g-OA@DOX纳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展现出更高的细胞毒性,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体内研究也表明,FA-CS-g-OA@DOX纳米颗粒比游离DOX具有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并可以有效靶向MDA-MB-231荷瘤小鼠的肿瘤部位。当使用FA-CS-g-OA@DOX纳米颗粒时,小鼠全身毒性降低,存活时间增加。OA的存在可以下调与MDR相关的P-gp和MRP-1蛋白表达,增加化疗敏感性。通过抑制肝/肾损伤、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来减轻化疗引起的组织损伤。总而言之,我们合成的FA-CS-g-OA@DOX纳米颗粒对癌细胞具有联合治疗的作用,在缓解MDR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并进一步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可以治疗其他癌症。在众多乳腺癌致死的病例中,癌细胞扩散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最多、治疗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中分离出来,漫无目的地扩散到附近的器官和组织,使其难以追踪和准确治疗。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策略是应用诊疗一体化纳米系统,该平台同时包含抗肿瘤药物和成像剂。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抗肿瘤化疗药物PTX接枝到壳聚糖上组成前药CS-PTX,并修饰以靶向于扩散肿瘤细胞的小肽K237,利用接枝聚合物K237-CS-PTX自组装形成的疏水中心负载光热以及成像试剂二硫化钼(MoS2)。合成的药物递送系统K237-CS-PTX@MoS2不仅提高了PTX和MoS2的溶解度和血液循环时间,而且在生理条件下为细胞毒性药物PTX提供了“隐藏”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的微环境刺激例如:谷胱甘肽(GSH)和pH等,可以使这种前药从生理环境中的“沉默状态”转化为肿瘤内的“激活状态”。体内外实验证明,我们合成智能纳米材料表现出对乳腺癌细胞较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能够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另外,由于MoS2独特的光热性能,我们还对荷瘤小鼠进行了光热治疗,光声成像,CT成像等实验,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说明我们设计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提高乳腺癌的协同治疗效率,达到诊疗一体化的效果。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利用壳聚糖的优良性能制备了多种智能纳米材料,实现了抗肿瘤药物的肿瘤微环境响应性释放,主动靶向与被动靶向的结合,解决了不同类型乳腺癌的高效治疗。根据肿瘤组织偏酸性环境的特点,我们以壳聚糖为药物递送系统的基底材料,着重研究了壳聚糖纳米材料pH响应性释药的特点。二硫键的加入可以使合成的纳米材料,体现出对肿瘤氧化还原微环境响应性释药的行为。而对于肿瘤细胞低高热的特征,我们分别使用PNIPAM和PNVCL与壳聚糖接枝,使得载药体系能够在温度升高时,加速释药。分别使用叶酸,L肽,CPP和K237肽来修饰壳聚糖材料,以提高载药体系的主动靶向能力,结果都显示出了不错的效果。而齐墩果酸可以作为化疗增敏剂增加治疗的效率,抑制肿瘤细胞耐药性。另外,MoS2的加入可以使我们的材料具备光热性能,从而对肿瘤组织进行光热治疗,光声成像,CT成像等一系列诊疗一体化应用。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后续更多且更有价值的壳聚糖纳米诊疗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邹时英[2](2017)在《基于量子点的荧光辅助肺癌诊疗及甲氨蝶呤分析》文中认为人类癌症是由遗传不稳定或环境污染或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多种分子改变的积累引起的复杂疾病。当前诊断水平和预后分类不能反映肿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并且不能预测治疗的成功与否,而且大多数抗癌药物不能有效区分癌性细胞和正常细胞,因而导致系统毒性和严重副作用。此外,癌症早期常缺乏明显症状。通常在诊疗时癌细胞已侵入或转移到了身体其他部位。比如,当在临床上有表现时,超过60%患有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具有隐藏的或明显的转移性病灶。在这个阶段,治疗效果已经比较有限了。由于这些原因,癌症已经成为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结果表明全球有超过1400万个癌症诊断,并且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还在不断增加,新增癌症病例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但是,如若癌症能在早期确诊,并及时进行治疗,则患者存活率会大为提高。比如,非小细胞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病因,该疾病III期和V期患者5年存活率分别仅为5-15%和<2%。相比之下,在疾病早期,如I期,开始治疗的患者则能显着提高存活率,可以达到80%的5年存活率。因此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尽早识别癌细胞,以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近年来,癌症的早期诊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常见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如核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镜检(如支气管镜检、胸腔镜检及纵膈镜检)和癌细胞直接检测。但影像学检查和镜检检测的灵敏度低,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能力有限。显然,通过对癌细胞的直接检测来进行诊断是最有效的。为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制备了可识别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癌细胞荧光纳米探针。以柠檬酸为碳源,二乙烯三胺为氮源,制备了氮掺杂碳量子点,并通过叶酸对碳量子点荧光的淬灭,制备了叶酸功能化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借助于叶酸受体表达的差异,所制备的荧光探针可以有效识别叶酸受体表达阳性的癌细胞,从而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2)构建了新型荧光传感阵列,以识别不同肿瘤细胞。将氮掺杂碳量子点、CdTe量子点、Mn掺杂ZnS量子点分别以叶酸、透明质酸、适配体功能化,并借助于氧化石墨烯构建了一个新型荧光传感阵列,利用该阵列并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对NCI-H1299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人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人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四种肺癌细胞及人正常胚胎肺细胞MRC-5进行了有效识别,从而可作为肿瘤诊断的辅助方法之一。(3)构建了荧光辅助肿瘤诊疗试剂。在叶酸功能化碳量子点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细胞识别的基础上,采用聚苯乙烯微球做硬模板,CTAB做介孔导向剂,将硅酸四乙酯和3-氨丙基三甲基硅烷水解,再经高温烧结,合成了中空介孔硅微球。将碳量子点-叶酸功能化荧光纳米探针接枝到填充了温敏凝胶的中空介孔硅微球上,负载上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后,就成为了荧光辅助肿瘤诊疗试剂。对该诊疗试剂的形貌、结构、药物控释行为、细胞毒性、细胞荧光成像等性质进行了相应考察,以期为精准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4)建立了化疗药物甲氨蝶呤的荧光检测方法。以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为原料,合成了N,S-共掺杂碳量子点,利用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效应,建立了甲氨蝶呤的荧光检测方法,并详细研究了检测机理。(5)建立了农药氟啶胺残留的荧光检测方法。以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N,S-共掺杂碳量子点,并将其用作检测氟啶胺的荧光探针。结构表征证明探针有很多可识别氟啶胺的亲和位点。荧光内滤效应导致氟啶胺可高效淬灭探针荧光。优化条件下,荧光探针显示出优良分析性能。此外,N,S-共掺杂碳量子点还可制备成紫外灯下使用的氟啶胺可视化测试条。
程峰昌[3](2016)在《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测试》文中研究说明D-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天然单糖,主要是以虾、蟹等外壳为原料加工制得,来源广泛,它不仅是合成糖脂质、糖蛋白和氨基葡萄糖聚糖等的基础骨架,合成胶原质的前体,而且能够修复受损的软骨,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疗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衍生物也具有较多的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易形成氢键、与金属离子配位、π-π堆积、静电和疏水等多种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这种结构赋予了唑类化合物许多特殊的生物性能,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氨基葡萄糖分子引入特定结构单元,合成新颖的糖基化小分子化合物用于生物活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药物先导化合物库,也能推进糖肽,寡糖等的设计与合成,在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氨基葡萄糖分子与唑类化合物骈合在同一分子中,期望充分发挥两类或多类分子的活性特点,得到具有其他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本论文共合成出31个氨基葡萄糖唑类衍生物,合成出的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和ESI-HRMS确证,并对化合物进行了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初步筛选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糖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研究进展,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做出总结。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经苄基保护羟基,再将氨基转化为异硫氰酸酯,得到主要中间体糖基异硫氰酸酯,再与酰肼反应,在对甲苯磺酰氯和三乙胺的环合作用下,最终合成出10个含有氨基葡萄糖分子的1,3,4-恶二唑衍生物,实验中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以中间体糖基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先与水合肼反应得到糖基氨基硫脲,随后与醛类化合物反应,最后在硫酸铁铵的作用下得到13个含氨基葡萄糖分子的1,3,4-噻二唑衍生物,并对反应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以糖基异硫氰酸酯为原料,与3-取代-4-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直接反应,得到了8个含氨基葡萄糖分子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第五部分主要研究了对合成的31个最终产物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初步筛选出具有较高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化合物。
何法[4](2015)在《双配体修饰壳聚糖靶向药物纳米载体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空气污染导致的雾霾问题引发了全民关注,而由此引起的健康危害也日渐被公众所防范。据报道,武汉地区的癌症致死率已连续数年超过心脏疾病,成为头号生命杀手,环境污染难辞其咎。针对日益严重的癌症高发问题,目前尚没有普遍有效的癌症治疗手段;而在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已达一个世纪之久的“靶向给药”概念仍持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受到学者们的大量关注和研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已经见诸报端,将其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亦不断地取得了进展。正是在前人开展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旨在合成和探究一种新型的具潜在癌细胞靶向性的双配体修饰给药载体材料,并采用该材料制备纳米颗粒体系,以及对该纳米颗粒的载药性能进行初步探究,期望能对“靶向抗癌”领域产生更多研究意义。本研究首先选择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天然多糖--壳聚糖(CS)作为高分子基体,叶酸(FA)和生物素(Biotin)作为癌细胞靶向双配体,利用壳聚糖分子链中大量氨基与叶酸、生物素分子中羧基之间的酰胺化反应来实现对壳聚糖的功能化靶向修饰,在该偶联反应中,分别选用缩合剂EDC和DDC来对FA和Biotin的羧基进行活化,以构成对氨基的反应活性,并将二者先后加入同一反应体系,以“一步法”合成双配体修饰壳聚糖材料;其次,对反应产物分别进行FITR、UV-vis和1H-NMR等结构表征分析,证明双配体成功与壳聚糖偶联,并分别得到FA和Biotin的接枝率各为7%和15%,表明该创新合成的双配体修饰高分子(FA-CS-Bio)具备作为靶向药物载体的潜在功能。其次,对叶酸化壳聚糖(FA-CS)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正交优化设计,通过最优组验证表明FA的接枝率从7%提高至9%,使平均每个壳聚糖分子偶联的FA数目达到14个,能够赋予该载体材料针对癌细胞表面受体更强的靶向性;再次,采用反应条件温和的离子交联法,将多聚磷酸钠(TPP)加入酸性壳聚糖水溶液,使二者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形成纳米颗粒,并通过正交优化试验(L933)对壳聚糖浓度、p H、CS/TPP质量比等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在所选定的水平范围内,发现前两个因素对纳米颗粒水合粒径有显着影响,在三者的最优组合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平均水合粒径为204.5nm,通过SEM观察颗粒具有比较规整的球形,大部分颗粒粒径分布在100-300nm之间;最后,以5-氟脲嘧啶(5-Fu)为模型药物、并采取上述最优组条件初步制备载药纳米颗粒,发现以FA-CS-Bio作为载体材料时,所得纳米颗粒水合粒径为148.3nm,而药物包封率则随材料性质的不同和纳米颗粒大小的变化而在2%-7%的范围内波动。
周旋[5](2012)在《壳聚糖微球制备优化及其乙酰化微球作为潜在栓塞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是在X射线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它通过阻塞血管血流,减少病灶或身体某个特定部位的血液供给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该技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选择性靶血管插管技术,使得栓塞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大大增强,成为革命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微球因其栓塞效果好、对特定组织器官的靶向性高、可以与化疗药结合可缓释药物等优点,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目前常见的栓塞载体。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质脱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天然阳离子多糖,化学名称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天然无毒、抑菌性、抗肿瘤、增强免疫及抗氧化活性等,在医药、食品、农业、生化、化工、环保等诸多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的有关栓塞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既具有自身优良的生物学活性,又可以包载多种药物,起到物理栓塞和化学治疗双重作用。本文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CMs)及乙酰化微球(ACMs),检测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利用乙酰化后的微球进行兔耳模拟栓塞实验检测栓塞效果,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采用O/W乳化交联法对现有的壳聚糖制备微球,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壳聚糖浓度、乙酸浓度、Span80量、甲苯量、乳化转速、乳化时间、甲醛量和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及Box-Behnken实验设计分析各因素的主次效应、优化各因素水平,多次实验后得出微球制备工艺为:2%(w/v)壳聚糖用1.7%(v/v)的醋酸溶解,取100ml加入含7ml Span80和2ml tween-60的488ml甲苯中,1100rpm搅拌60min充分乳化,然后加入10ml甲醛溶液再搅拌60min进行固定,最后完成微球的制备。经重复实验得到微球实验值(8.03g)和理论值(7.93g)相差不大,所得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完整、形状规则。经乙酰化CMs得到乙酰化壳聚糖微球(ACMs),微球表面光滑、球形完整,分散良好。FT-IR显示ACMs在1595cm-1处出现乙酰氨基特征吸收峰。壳聚糖、CMs、ACMs的脱乙酰度分别为90.57%、84.83%和20.92%,说明形成微球后有5.7%的氨基发生交联反应,之后又有63.9%的氨基被乙酰化。CMs溶胀率与pH值呈反比,ACMs溶胀率受pH值影响较小。同时,两种微球溶胀率受环境温度影响都很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微球热稳定性良好,在121℃、150kPa加热1h无明显变化,室温静置3个月后,形态依然完整。ACMs在溶菌酶的作用下酶解速度大于CMs,8周后两者质量分别下降了58.1%和40.7%,降解后的微球表面凹凸不平、出现空腔。两种微球均能吸附BSA,由于CMs上氨基更多,所以蛋白吸附量比ACMs的大,达到吸附平衡时间也长。ACMs在低浓度(10mg/ml)和高浓度(50mg/ml)时溶血率均小于5%,而CMs在高浓度时明显溶血;ACMs所诱导的血栓形成反应较小,血栓量明显少于CMs,结果说明ACMs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MTT法比较了两种微球对胎鼠成纤维细胞(MEFs)的毒性,MEFs细胞能在稍小粒径(132μm、260μm)的两种微球上生长良好,而在大粒径(429μm)上无法生长,MEFs在CMs上的增殖率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ACMs上增殖率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通过蛋白吸附、血液相容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ACMs具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对两种微球进行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材料浸提液无皮肤致敏性和刺激性,对兔眼角膜也无刺激性。以高剂量(0.5ml/10g)通过尾静脉注射比腹腔注射对动物的刺激略大,注射后24h时体重下降,但之后恢复正常,而腹腔注射对小鼠无影响,表明材料浸提液无潜在急毒性。将微球植入大鼠肌肉后,术后3d、7d、14d时对大鼠肝、肾功能无影响;但植入炎症反应导致WBC水平升高(P<0.05),7d后之后恢复正常;微球在体内逐渐被降解,没有引起明显的组织排异反应,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ACMs栓塞兔耳动脉3d后,兔耳发炎水肿,耳尖由于血管被堵出现发黑、结痂现象;栓塞后7d,兔耳消肿,耳尖明显发黑、结痂、缺血性坏死;栓塞15d,耳尖部位小动脉萎缩消失,周围组织干性坏死,部分发生脱落,与坏死组织交界的边缘表皮萎缩增厚;结果表明ACMs有明显栓塞效果。检测了盐酸阿霉素(ADM HCl)载药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缓释行为。两种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54.8±1.23%、11.1±0.61%,由于脱水作用,导致未干燥的CMs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均高于干燥后的微球(分别为62.53%、13.67%)。载药微球体外释药研究表明,两种载药微球在pH4.0介质中缓释率要在比在pH7.2介质中大,且ACMs缓释效果优于CMs,存在明显缓释作用。实验发现壳聚糖微球,尤其是乙酰化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生物安全性高,栓塞效果明显,可以作为临床上潜在的血管栓塞材料。
赵庆生[6](2009)在《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膜制剂性能研究与生物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温敏水凝胶的研究主要有壳聚糖和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壳聚糖与甘油磷酸盐(CS/GP)共混水凝胶。其中CS/GP温敏性凝胶以其独特的温度敏感性能,即在人体体温以下为流动的液体,温度高于体温则固化为凝胶,并且以其可注射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毒副作用、在生物体内可降解性,使得CS/GP温敏水凝胶广泛应用到药剂学、组织工程等领域。本论文通过异相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季铵盐(HTCC),并将HTCC添加到CS/GP温敏凝胶体系,考察了HTCC对CS/GP温敏凝胶体系的影响。并且选用不同的有机酸、无机酸溶解壳聚糖制备CS/GP温敏凝胶,考察不同溶剂对CS/GP温敏凝胶体系的影响。此外,依据CS/GP温敏凝胶的高含水性、多孔性,制备了CS/GP水凝胶膜,并对膜的理化性能做了评价。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利用壳聚糖与醚化剂GTMAC反应制备的壳聚糖季铵盐(HTCC),溶于水后为透明粘性液体,HTCC取代度越高,水溶性越好。新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对pH值不敏感,可以溶解在更宽广pH的溶液中而不发生沉淀。其中,HTCC溶解在水溶液中比在醋酸溶液中更加稳定。壳聚糖季铵盐引入CS/GP体系后,能明显的降低成胶时间,CS与HTCC配比为5:1时,成胶时间最小,溶胶-凝胶相转温度为3 min。但继续增加HTCC的含量,CS- HTCC/GP体系无法成胶。CS-HTCC/GP共混液低温条件下为透明、流动的液体,当温度高于25°C时则转变成乳白色、不可流动的凝胶。CS-HTCC/GP体系温敏特性表现为,当温度为25°C时,CS-HTCC/GP共混液需要长时间(20 min)才能转变为凝胶,并且成胶后强度较差。当温度升高至40°C及以上时,成胶速度太快而不易测定。当温度在正常体温范围(35-37°C)时,3-5 min可完成溶胶-凝胶的转变,而且凝胶的机械强度较好。甘油磷酸钠的浓度对CS-HTCC/GP体系的影响表现为,高的GP浓度能明显缩短成胶时间。水凝胶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S/GP水凝胶与CS- HTCC/GP水凝胶内部结构均为多孔片层结构,HTCC的加入使得孔径变得变大。采用不同的酸溶剂溶解壳聚糖,发现壳聚糖能在所有的单价酸中较宽的浓度范围(0.05-0.15 mol/L)内溶解,而仅仅能溶于部分浓度的多价酸。单价酸溶解的壳聚糖加GP后均具有温敏成胶的性能,成胶时间在2-5 min,而多价酸溶解的壳聚糖加GP后,则不能够成胶。有利于成胶的因素有:低的酸浓度;高的壳聚糖浓度;高的甘油磷酸钠浓度。所有的CS/GP共混液成胶前为流动、可注射液体,成胶后为粘性、不可注射胶体。扫描电镜显示,水凝胶内部结构为多孔分枝状结构,孔径大小与酸溶剂的类型有关,羧酸的烃链越长,孔径越大。以有机酸为溶剂制备的水凝胶粘度都明显高于以无机酸为溶剂制备的水凝胶。硝酸为溶剂制备的水凝胶粘度最小,乳酸为溶剂的水凝胶粘度最大。有机酸的烃链越长粘度越大。MTT法检测不同溶剂制备的CS/GP水凝胶对Hela细胞和原代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增殖率的影响,以此评价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无论是MEF细胞还是Hela细胞,除了氯乙酸溶解的壳聚糖制备的水凝胶,其它溶剂制备的壳聚糖水凝胶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的CS/GP水凝胶膜结构疏松,较柔韧,吸水后仍然能够保持平展、结构完整。而壳聚糖膜的结构致密、干燥状态下柔韧性差,吸水后卷曲、容易破碎。扫描电镜显示,壳聚糖膜横切面致密、无空隙,而CS/GP水凝胶膜横切面为多孔状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为水凝胶膜的药物包载提供了可行性。水凝胶膜的表面较壳聚糖膜表面稍微有些粗糙。水凝胶膜的亲水性能高于壳聚糖膜。水凝胶膜的柔韧性能优于纯壳聚糖膜。蛋白吸附实验表明,水凝胶膜对BSA和LYZ的吸附量都明显高于壳聚糖膜。MTT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水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将胎鼠成纤维细胞分散在膜表面培养,细胞能够在CS膜与CS/GP水凝胶膜上良好的生长,这为CS/GP水凝胶膜应用到医药领域、细胞培养的支架材料提供了依据。
张艳霞[7](2009)在《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及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关键是细胞膜N-糖链的改变,而N-糖链的改变又以岩藻糖的增多最为明显和最具有特异性,但利用肿瘤细胞膜糖链特异性变化或岩藻糖含量增加作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却相对薄弱。近几年有机硼酸化合物与cis-1, 2-和cis-1, 3-二醇反应生成五元或六元环酯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分子水平上对不同单糖化合物的识别和检测以及细胞水平上与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糖链的特异性结合。光动力治疗正在成为治疗肿瘤的新式武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精确定位较难,肿瘤杀伤深度较浅等不足限制了其在深度肿瘤上的应用,而双光子吸收由于具有长波激发、穿透能力强、高度的空间选择性等特点,使其在光动力学治疗方面展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论文基于恶性肿瘤产生、转移机制的研究成果,以肿瘤细胞表面糖链末端过量表达的岩藻糖为靶点,利用有机硼酸化合物能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识别和结合糖分子的性质,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设计、合成了新型的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这些化合物以识别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的糖分子的有机硼酸为导航装置,将同时具有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和双光子吸收特性的某些药物或基团传送到表面出现了特异糖链结构的病变组织,以期起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双光子光动力治疗的双重作用。另外,本论文第三章在综述近年来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研究总结了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的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以期发现高效专一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而对了解和推测蛋白酶体相应生物靶点的结构和功能,发现潜在的新型预防和治疗药物有所帮助。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1.以肿瘤细胞表面糖链末端高表达的岩藻糖为靶点,利用有机硼酸化合物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糖分子的性质,结合已知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双光子吸收性能的D-Π-A-Π-D结构类型的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类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共34个新化合物,均经1H NMR,13C NMR以及HRMS验证。2.用质谱方法(ESI-MS)对化合物与糖在分子水平的结合活性进行了验证,检测了它们与D-葡萄糖、D-半乳糖、L-岩藻糖、D-果糖及D-木糖反应后分子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它们对除葡萄糖以外的其它糖均有很好的结合。将目标硼酸化合物及其无硼酸结构的对照化合物与斑马鱼胚胎细胞相结合,结果发现目标硼酸化合物在细胞表面形成规则的荧光圈,而无硼酸结构的化合物未出现此种现象,初步判断此类化合物能够结合细胞表面高表达糖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结合方式奠定了实验基础。3.为进一步探讨化合物的双光子光动力治疗效应和作用机制等问题,对目标化合物的光学活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考察了结构、溶剂等对化合物线性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及双光子荧光光谱的影响,测定了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荧光量子产率及双光子吸收截面,结果发现: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峰、单光子荧光峰及双光子荧光峰均随着电子给体推电子能力的增强和溶剂极性的增大发生红移;由于再吸收效应的影响,化合物的双光子荧光峰相对单光子荧光峰,普遍红移15nm左右;由于各个样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最佳单光子激发波长的差异及荧光淬灭等导致了其单光子荧光强度的可比性变差,从而使荧光量子产率随化合物结构和溶剂极性发生变化但无明显规律;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随着电子给体推电子能力的增强而增大。4.为研究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构效关系,选择文献报道的同一批91个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为研究对象,用Cerius2 4.11建立了MFA模型,其统计学参数为:交叉验证系数q2 = 0.714,标准偏差Press = 47.167,相关系数r2 = 0.754,表明建立的MFA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再结合蛋白酶体与Bortezomib复合物晶体结构得出了此类抑制剂具备的特点为:硼酸部分是维持此类抑制剂活性的关键,由于硼原子有一个空的p轨道,蛋白酶体活性部位Thr1羟基氧原子的一对电子对其进行亲核进攻,并与之共价结合;而硼原子上的两个羟基可与蛋白酶体的氨基酸残基上的N原子形成氢键,稳定与蛋白酶体的结合。P2位点对抑制剂与酶的结合影响较小,但可能引入大的疏水基团能够起到有益的药效作用。P1和P3位点的改变会对抑制剂与蛋白酶体的结合强弱及选择性产生较大的影响。5.在构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Bortezomib为先导化合物,结合文献报道的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化合物库,用建立的MFA模型对化合物进行了活性预测和柔性叠合打分,并选取了20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合成,共合成包括中间体在内的新化合物51个,均经1H NMR,13C NMR及MS验证,测试了13个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初步抗肿瘤细胞抑制活性,未发现明显结果,对蛋白酶体靶点的抑制活性测试正在进行中。
徐燕华[8](2008)在《壳聚糖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壳聚糖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能力,抗菌性,无毒性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聚羟基乙酸是生物性聚酯中结构最为简单,也是研究较早的一种,容易被多种微生物体内酶分解,正是由于其优良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聚羟基乙酸作为手术缝合线是最早被商业化的体内高分子产品。但是相对的,壳聚糖的由于内部氢键的作用,不宜加工,且力学性能较差,而聚羟基乙酸拥有较强的机械性能,但是降解时造成的局部酸性过高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壳聚糖作为唯一一种天然碱性多糖,两者能进行性能上的互补。将聚羟基乙酸接枝到壳聚糖上进行壳聚糖的改性,期望以获得性能更加理想的,运用范围更广的生物医用材料。本文以壳聚糖,羟基乙酸为原料,分别使用苯甲醛和邻苯二甲酸酐对壳聚糖进行部分氨基保护保护实验的讨论,研究最佳合成工艺,再将剩余下的氨基部分与羟基乙酸共聚,共聚过程中使用催化剂,来提高聚羟基乙酸的取代度以及链长,以保证合成产物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最后脱去氨基保护后,还原氨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共聚后的壳聚糖性能有所提高,使用邻苯二甲酸酐进行氨基保护的方法提高了氨基保护度,以便完善整个接枝合成工艺。
宋精锋[9](2007)在《生物相容高分子结合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为低分子化合物,低分子药物具有疗效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副作用,如在给药后的短时间内,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往往高于治疗所需浓度,有时甚至高于最低中毒浓度,从而导致人体发生中毒、过敏等;有些低分子药物在人体内代谢速度快,半衰期短,易排泄,随着时间的推延,血药浓度会很快降低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从而影响疗效。高分子担载是降低小分子药物副作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论文将小分子化合物固载于天然高分子载体,以期降低其毒性或改善其活性。论文包括如下几部分:首先,对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氧自由基及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其次,对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进行了修饰。为了减小5-氟尿嘧啶的毒性,本实验在低聚壳聚糖(COS)及聚乙二醇等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主链或支链上结合5-氟尿嘧啶,通过SRB染色法研究其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经高分子修饰的5-氟尿嘧啶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并且通过IC50值比较,得知可以降低5-氟尿嘧啶的毒性。如PEG(600)-GA-5FU的IC50为24.53±0.35μg/mL,PEG(600)-B-GA-5FU的LC50为45.02±0.78μg/mL。PEG(600)-B-GA-5FU和PEG(600)-GA-5FU的IC50值远大于5-FU的IC50值(13.79±0.13μg/mL),说明其毒性降低。第三,将小分子水杨醛氨基酸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固载于生物高分子白蛋白,并研究其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首先以甘氨酸、谷氨酸为原料,制备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红外及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以BSA为载体制备了BSA结合氨基酸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用紫外光谱、凝胶电泳进行表征。考察了BSA结合氨基酸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性能,结果表明:BSA结合氨基酸希夫碱锌配合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47.2%。
谢云涛[10](2006)在《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医药功能,近年来在药物研究及生物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氧自由基包括O2-·、·OH、·OR等,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是平衡的。人体内少量氧自由基的存在,还可促进细胞增殖,加速细胞的杀菌、消炎作用,一旦体内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抗氧化体系出现故障,氧自由基代谢就会失衡,成为引起衰老和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对有关清除氧自由基的研究很有意义。低聚壳聚糖被证明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且其水溶性很强,但是有关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论文试图制备一系列低聚壳聚糖担载小分子络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论文首先对活性氧自由基及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活性新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首次将硫脲引入BPR-Co2+-H2O2体系,建立了BPR-硫脲催化光度法,以研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作用。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可作为一种简便筛选抗氧化剂的方法。并采用BPR-硫脲催化光度法测定水溶性低聚壳聚糖三种希夫碱钴配合物(即: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CS-Sal-Co、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钴配合物CS-Val-Co、壳聚糖2,4-二羟基苯甲醛希夫碱钴配合物CS-Dh-Co)的抗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低聚性壳聚糖希夫碱钴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低聚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钴配合物CS-Sal-Co的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达到95.4%。第三,制备了低聚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的络合物(MTAPP-CS、MTPPS4-CS,M=Cu,Zn,Co),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用荧光探针法对MTAPP-CS、MTPPS4-CS与DNA的相互作用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与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采用SRB染色法研究了低聚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的络合物(MTAPP-CS、MTPPS4-CS,M=Cu,Zn,Co)对人体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此类复配物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低聚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络合物的IC50值在10~30μg/mL范围内,可作为抗癌药物前体,做进一步的研究。第四,以低聚壳聚糖为药物载体,与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进行物理吸附得到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SRB染色法研究了其对人体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5-Fu)(5:1)、CS/(5-Fu)(10:1)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活性,IC50值为:31.6μg/mL、58.8μg/mL,而CS/(5-Fu)(50:1)的IC50值>100μg/mL,已不具备抑制活性。壳聚糖的引入,增强了药物与机体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利用高分子载体对小分子的吸附作用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引导药物直接到达病灶。
二、五氟脲嘧啶氨基葡萄糖轭合物的制备及抗癌活性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氟脲嘧啶氨基葡萄糖轭合物的制备及抗癌活性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壳聚糖的乳腺癌靶向治疗纳米载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腺癌研究现状和治疗药物 |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
1.1.2 乳腺癌治疗药物 |
1.2 基于壳聚糖的乳腺癌靶向纳米药物 |
1.2.1 壳聚糖性能 |
1.2.2 壳聚糖材料的靶向修饰 |
1.2.3 壳聚糖材料的安全性 |
1.3 肿瘤微环境响应药物递送体系 |
1.3.1 pH响应性释药体系 |
1.3.2 温度响应性材料 |
1.3.3 温度-/pH-双敏感材料 |
1.4 靶向治疗纳米材料 |
1.4.1 多肽靶向 |
1.4.2 叶酸靶向 |
1.4.3 适配体靶向 |
1.5 诊疗一体化材料 |
1.5.1 诊疗材料研究现状 |
1.5.2 MoS_2 纳米材料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和课题提出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1.7.1 创新点 |
1.7.2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L-肽功能化的用于治疗乳腺癌的双响应药物释放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细胞培养 |
2.2.4 实验动物 |
2.2.5 L-肽修饰的CS-g-PNIPAM纳米颗粒的合成 |
2.2.6 药物载药率和包封率 |
2.2.7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8 体外药物释放 |
2.2.9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2.2.10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2.2.11 体外细胞摄取 |
2.2.12 细胞凋亡的分子水平检测 |
2.2.13 溶血实验 |
2.2.14 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的体内抗癌效率研究 |
2.2.15 TUNEL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1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颗粒合成路线 |
2.3.2 各种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2.3.3 MTT细胞毒性分析 |
2.3.4 L-CS-g-PNIPAM-PTX纳米颗粒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2.3.5 Western blot检测 |
2.3.6 各种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能力 |
2.3.7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3.8 PTX的缓控释放 |
2.3.9 血液相容性 |
2.3.10 体内抗癌效果 |
2.3.11 肿瘤凋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PP介导的壳聚糖级联响应药物靶向递送系统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细胞培养 |
3.2.4 实验动物 |
3.2.5 CPP-CS-co-PNVCL@DOX的合成 |
3.2.6 LCST的测定 |
3.2.7 载药方法和载药率计算 |
3.2.8 纳米颗粒表征 |
3.2.9 体外DOX释药 |
3.2.10 体外细胞摄取 |
3.2.11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3.2.12 细胞生存率检测 |
3.2.13 血液相容性和血液循环时间 |
3.2.14 活体和离体器官药物分布成像 |
3.2.15 体内抗癌效率 |
3.2.1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2.17 实时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3.2.18 生化指标检测 |
3.2.19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P-CS-co-PNVCL共聚物的相变行为 |
3.3.2 CPP-CS-co-PNVCL1@DOX纳米颗粒的结构表征 |
3.3.3 响应性药物释放 |
3.3.4 细胞摄取 |
3.3.5 细胞毒性 |
3.3.6 血液相容性 |
3.3.7 药物代谢动力学 |
3.3.8 生物体内分布 |
3.3.9 体内抗癌疗效 |
3.3.10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
3.3.11 促凋亡的分子水平效果 |
3.3.12 生物安全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乳腺癌的壳聚糖纳米药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细胞培养 |
4.2.4 实验动物和MDA-MB-231 荷瘤小鼠模型构建 |
4.2.5 FA-CS-g-OA@DOX纳米颗粒的合成 |
4.2.6 纳米颗粒的表征 |
4.2.7 体外药物释放 |
4.2.8 体外细胞毒性和抗肿瘤活性 |
4.2.9 细胞凋亡的分子水平评价 |
4.2.10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和流式细胞术 |
4.2.11 体外溶血实验 |
4.2.12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4.2.13 体内生物分布 |
4.2.14 体内抗癌效率 |
4.2.15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 |
4.2.16 细胞因子检测 |
4.2.1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
4.2.18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A-CS-g-OA@DOX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4.3.2 体外药物释放 |
4.3.3 体外细胞毒性和抗癌效果 |
4.3.4 体外细胞摄取 |
4.3.5 药物代谢动力学 |
4.3.6 血液相容性 |
4.3.7 体内和离体生物荧光成像 |
4.3.8 体内抗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
4.3.9 离体器官抗癌效率和系统安全性评价 |
4.3.10 纳米颗粒对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影响 |
4.3.11 毒副作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多模式成像介导乳腺癌化疗/光热联合治疗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细胞培养 |
5.2.4 实验动物和MDA-MB-231 荷瘤小鼠模型构建 |
5.2.5 K237-CS-PTX@MoS_2 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6 聚合物纳米颗粒的表征 |
5.2.7 体外药物释放 |
5.2.8 体外细胞毒性 |
5.2.9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 |
5.2.10 体外溶血实验 |
5.2.11 PA、CT、红外热成像 |
5.2.12 体内抗癌效率 |
5.2.13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 |
5.2.1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K237-CS-PTX@MoS_2 纳米颗粒的制备和表征 |
5.3.2 体外药物释放 |
5.3.3 体外细胞毒性和抗癌效果 |
5.3.4 体外细胞摄取实验 |
5.3.5 血液相容性 |
5.3.6 多模态成像 |
5.3.7 体内抗癌疗效评价 |
5.3.8 离体器官抗癌效率和系统安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基于量子点的荧光辅助肺癌诊疗及甲氨蝶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用于荧光检测的纳米粒子 |
1.2.1 半导体量子点 (QDs) |
1.2.2 聚合物点(PDs) |
1.2.3 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 |
1.2.4 纳米金(AuNPs) |
1.2.5 碳量子点(CDs) |
1.3 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 |
1.4 纳米粒子靶向模式 |
1.4.1 多肽和蛋白 |
1.4.2 抗体 |
1.4.3 核酸适配体和寡核苷酸 |
1.4.4 小分子及透明质酸 |
1.5 癌细胞检测 |
1.5.1 单一荧光模式识别癌细胞 |
1.5.2 双模式成像癌细胞 |
1.5.3 荧光阵列检测肿瘤细胞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2 叶酸功能化N-掺杂碳量子点在癌细胞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CDs性能表征 |
2.3.2“turn-on”型FA-NCDs复合荧光探针制备 |
2.3.3 FA-NCDs靶向成像叶酸受体高表达肺癌细胞 |
2.4 小结 |
3 荧光量子点阵列对肺癌细胞的识别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荧光纳米探针的合成 |
3.2.3 量子点细胞毒性研究 |
3.2.4 细胞识别荧光传感阵列的构建 |
3.2.5 未知细胞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量子点的合成 |
3.3.2 荧光传感阵列识别肺癌细胞的原理 |
3.3.3 荧光传感阵列对不同肺癌细胞的识别 |
3.4 结论 |
4 碳量子点在荧光诊疗试剂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纳米微球的合成 |
4.2.3 纳米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4.2.4 纳米微球的细胞摄取试验 |
4.2.5 5-氟尿嘧啶的负载与释放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SCDs的表征 |
4.3.2 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4.3.3 纳米微球细胞毒性研究 |
4.3.4 纳米微球对细胞荧光成像及细胞摄取研究 |
4.3.5 纳米微球的药物负载与释放研究 |
4.4 小结 |
5 N,S-共掺杂碳量子点基于荧光内滤效应检测甲氨蝶呤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表征技术 |
5.2.3 NSCDs的合成 |
5.2.4 荧光检测甲氨蝶呤 |
5.2.5 荧光检测肺癌细胞代谢液中甲氨蝶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SCDs检测甲氨蝶呤实验条件优化 |
5.3.2 传感机理的证明 |
5.3.3 NSCDs探针检测甲氨蝶呤的选择性考察 |
5.3.4 样品中甲氨蝶呤的检测 |
5.3.5 基于荧光内滤效应建立的甲氨蝶呤检测方法与HPLC方法比较 |
5.4 小结 |
6 N,S-共掺杂碳量子点测定氟啶胺的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6.2.2 NSCDs的制备 |
6.2.3 氟啶胺荧光传感 |
6.2.4 选择性研究 |
6.2.5 土壤和苹果样品中氟啶胺的检测 |
6.2.6 氟啶胺测试条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SCDs探针性质表征 |
6.3.2 NSCDs探针用于氟啶胺检测的分析性能 |
6.3.3 NSCDs探针用于氟啶胺检测的选择性 |
6.3.4 氟啶胺的荧光测定原理 |
6.3.5 真实样品中氟啶胺的检测 |
6.3.6 氟啶胺的可视化检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目录 |
(3)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氨基葡萄糖 |
1.3 D-氨基葡萄糖的N-位化学修饰 |
1.4 D-氨基葡萄糖的羟基修饰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 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
2.1 导言 |
2.2 研究设想 |
2.3 实验方案 |
2.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5 实验内容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 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
3.1 导言 |
3.2 研究设想 |
3.3 实验方案 |
3.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5 实验内容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三唑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
4.1 导言 |
4.2 研究设想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5 实验内容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目的 |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4 实验内容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化合物的表征 |
7.1 化合物(6,9a-9j)表征 |
7.2 化合物(13a-13m)表征 |
7.3 化合物(16a-16h)表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双配体修饰壳聚糖靶向药物纳米载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靶向性配体 |
1.1.1 叶酸与叶酸受体 |
1.1.2 叶酸的活化偶联 |
1.1.3 叶酸作为靶向配体的应用 |
1.1.4 配体之二——生物素 |
1.2 高分子基体——壳聚糖 |
1.3 壳聚糖微/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1.3.1 乳液交联法 |
1.3.2 凝聚/沉淀法 |
1.3.3 喷雾干燥法 |
1.3.4 乳化液滴聚结法 |
1.3.5 反(相)胶束法 |
1.3.6 离子凝胶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叶酸化壳聚糖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壳聚糖的纯化与脱乙酰度的检测 |
2.2.2 叶酸化壳聚糖的合成 |
2.2.3 材料合成的表征 |
2.2.4 叶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5 正交试验设计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脱乙酰度 |
2.3.2 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 |
2.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4 正交试验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配体修饰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生物素酯的合成 |
3.2.2 生物素化壳聚糖的合成 |
3.2.3 双靶修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靶材料的合成路线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载药(5-FU)纳米颗粒的初步制备与探讨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离子交联法制备纳米悬液 |
4.2.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4.2.3 正交试验设计 |
4.2.4 5-Fu紫外吸收标准曲线绘制 |
4.2.5 不同 5-Fu/CS质量比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6 载药包封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悬液粒径分布和纳米颗粒形貌观察 |
4.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验证 |
4.3.3 5-Fu紫外吸收标准曲线 |
4.3.4 5-Fu/CS质量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壳聚糖微球制备优化及其乙酰化微球作为潜在栓塞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壳聚糖概述 |
1.1. 壳聚糖的活性作用 |
1.2 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类型 |
1.3 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 |
2. 介入治疗与动脉栓塞术 |
2.1 介入治疗 |
2.2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
2.3 栓塞治疗应用范围 |
2.4 栓塞材料 |
2.5 动脉栓塞微球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2.6 目前动脉栓塞微球不足和展望 |
3 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3.1 背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单因素分析法制备壳聚糖微球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2 壳聚糖浓度的影响 |
2.3 醋酸浓度的影响 |
2.4 不同油相的影响 |
2.5 不同 O/W 比例的影响 |
2.6 乳化剂的影响 |
2.7 交联剂及用量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壳聚糖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3.2 醋酸浓度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3.3 不同油相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3.4 不同 O/W 比例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3.5 乳化剂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3.6 交联剂的选择及用量对微球制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壳聚糖微球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2.2 响应面分析法的建立 |
2.3 CMs 的形态学观察 |
2.4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通过 PBD 设计筛选影响 CMs 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
3.3 Box‐Behnken 实验结果 |
3.4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条件 |
3.5 CMs 表面形态观察 |
4 结论 |
第三章 壳聚糖微球及其乙酰化微球理化特性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0 壳聚糖微球及其乙酰化微球的制备 |
2.1 微球的表面形态及粒径分析 |
2.2 壳聚糖及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 壳聚糖及微球脱乙酰度的测定 |
2.4 微球的溶胀率的测定 |
2.5 微球的热稳定性测定 |
2.6 微球的体外降解测定 |
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微球的表面形态及粒径 |
3.2 微球的红外光谱 |
3.3 壳聚糖及微球的脱乙酰度 |
3.4 微球的溶胀性 |
3.5 微球的稳定性 |
3.6 微球的体外降解 |
4 结论 |
第四章 壳聚糖微球及其乙酰化微球体外生物学特性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微球对 BSA 蛋白的吸附性测定 |
2.2 微球血液相容测定 |
2.3 微球细胞毒性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微球对 BSA 的吸附性 |
3.2 微球的溶血率 |
3.3 微球的致血栓性 |
3.4 微球细胞毒性实验 |
3.5 MEFs 细胞形态学观察 |
4 结论 |
第五章 微球的生物安全性及兔耳栓塞研究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材料浸提液的制备 |
2.2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zation)实验 |
2.3 皮肤刺激性实验 |
2.4 眼刺激实验 |
2.5 小鼠全身急毒实验 |
2.6 体内埋植实验 |
2.7 动脉栓塞实验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结果 |
3.2 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 |
3.3 眼刺激实验结果 |
3.4 小鼠全身急毒实验结果 |
3.5 体内埋植实验结果 |
3.6 兔耳栓塞实验结果 |
4 结论 |
第六章 阿霉素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 |
前言 |
1. 材料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盐酸阿霉素微球的制备 |
2.2 盐酸阿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盐酸阿霉素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 |
2.4 盐酸阿霉素微球体外释放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盐酸阿霉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 盐酸阿霉素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
3.3 盐酸阿霉素微球体外释放的测定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膜制剂性能研究与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0 前言 |
1 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甘油磷酸钠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壳聚糖季铵盐(HTCC)的合成 |
1.2.2 壳聚糖及壳聚糖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 |
1.2.3 壳聚糖季铵盐(HTCC)的溶解度测定 |
1.2.4 壳聚糖季铵盐取代度的检测 |
1.2.5 壳聚糖季铵盐样品的 pH 依赖性 |
1.2.6 壳聚糖基温敏水凝胶的制备 |
1.2.7 CS-HTCC/GP 成胶性测定 |
1.2.8 CS-HTCC/GP 温敏水凝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壳聚糖季铵盐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1.3.2 壳聚糖季铵盐样品的水溶性 |
1.3.3 壳聚糖季铵盐的PH依赖性 |
1.3.4 HTCC 溶液的稳定性 |
1.3.5 温敏水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 |
1.3.6 壳聚糖与壳聚糖季铵盐的配比对成胶时间的影响 |
1.3.7 温度对成胶时间的影响 |
1.3.8 GP 浓度对成胶时间的影响 |
1.3.9 温敏凝胶的扫描电镜观察 |
1.4 小结 |
2 有机酸和无机酸对CS/GP 温敏水凝胶的影响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壳聚糖在不同酸溶液中的溶解性 |
2.2.2 壳聚糖基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2.2.3 试管倒置法测定水凝胶的成胶时间 |
2.2.4 水凝胶的注射性能测试 |
2.2.5 粘度测定与扫描电镜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溶解度及成胶性 |
2.3.2 水凝胶的成胶后的性状 |
2.3.3 不同溶剂溶解壳聚糖所制备水凝胶的特性指标 ...38 |
2.3.4 不同溶剂制备CS/GP 水凝胶的扫描电镜图 |
2.3.5 CS/GP 水凝胶的粘度测定 |
2.4 小结 |
3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检测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MEF 的原代培养 |
3.2.2 温敏凝胶浸提液的制备 |
3.2.3 浸提液处理MEF 细胞 |
3.2.4 MTT 法测定细胞的相对增殖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EF 的生长特征 |
3.3.2 壳聚糖温敏性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3.4 小结 |
4 壳聚糖水凝胶膜的制备与性能检测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材料处理 |
4.2.2 水凝胶膜的制备 |
4.2.3 水凝胶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
4.2.4 水凝胶膜在不同pH 条件下的溶胀性能 |
4.2.5 膜接触角的测定 |
4.2.6 蛋白吸附分析 |
4.2.7 壳聚糖水凝胶膜的细胞相容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的性能比较 |
4.3.2 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的结构分析 |
4.3.3 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的亲水性能 |
4.3.4 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的机械强度 |
4.3.5 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的蛋白吸附分析 |
4.3.6 细胞在CS 膜与CS/GP 水凝胶膜上生长状况及MTT 分析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7)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及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糖链与肿瘤 |
2 有机硼酸化合物与糖分子的识别和结合 |
2.1 有机硼酸化合物简介 |
2.2 有机硼酸化合物在分子水平上与糖的特异性结合 |
2.3 有机硼酸化合物在细胞水平上与糖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
3 双光子光动力治疗 |
3.1 双光子吸收简介 |
3.2 双光子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
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二章 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的设计、合成和光学及生物活性 |
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4 目标化合物的光学活性 |
4.1 单光子光学性质 |
4.2 双光子光学性质 |
5 实验部分 |
5.1 试剂与仪器 |
5.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6 小结 |
第三章 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 |
1 前言 |
1.1 蛋白酶体概述 |
1.2 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1 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2.2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3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4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预测 |
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5 实验部分 |
5.1 试剂与仪器 |
5.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6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壳聚糖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
1.3 壳聚糖的改性与应用 |
1.4 聚羟基乙酸的合成与性质 |
1.5 聚羟基乙酸的应用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章 (壳聚糖-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Ⅰ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和讨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Ⅱ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和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英文缩写词表 |
(9)生物相容高分子结合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
1.前言 |
2.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3.高分子修饰小分子药物的抗肿瘤活性 |
4.课题设计与意义 |
第二节 氧自由基及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
1.自由基概述 |
2.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3.氧自由基清除剂 |
4.课题设计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COS-5-FU的制备 |
1.试剂与仪器 |
2.COS-5-FU的制备 |
3.结构表征 |
第二节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与BSA相互作用研究 |
1.实验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
1.抗肿瘤细胞活性实验原理 |
2.实验部分 |
3.结果与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甘草次酸/聚乙二醇-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制备与生物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甘草次酸-聚乙二醇/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1.试剂与仪器 |
2.甘草次酸-聚乙二醇/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制备 |
3.甘草次酸-聚乙二醇/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表征 |
第二节 甘草次酸-聚乙二醇/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
1.实验部分 |
2.结果与讨论 |
3.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白蛋白结合氨基酸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氨基酸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1.试剂与仪器 |
2.水杨醛氨基酸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制备 |
3.水杨醛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4.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水杨醛氨基酸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 |
5.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水杨醛氨基酸希夫碱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第二节 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氨基酸水杨醛希夫碱金属配合物抗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引言 |
1.试剂及仪器 |
2.体外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及其清除 |
3.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氧自由基及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
一、自由基概述 |
二、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三、氧自由基清除剂 |
第二节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
前言 |
一、壳聚糖物理化学性质 |
1. 物理性质 |
2. 壳聚糖化学改性方法 |
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
课题设计与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壳聚糖希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氧自由基的筛选体系及羟基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
一、氧自由基的筛选体系 |
二、羟基自由基的来源 |
第二节 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作用的检测新方法 |
一、实验部分 |
二、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第三节 壳聚糖希夫碱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羟基自由基活性 |
一、实验部分 |
二、抗·OH自由基活性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络合物的制备及其抗癌细胞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低聚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络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构表征 |
第二节 低聚壳聚糖担载金属卟啉络合物抗癌细胞活性研究 |
一、实验部分 |
二、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复合物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复合物的制备 |
1. 实验部分 |
2. 合成方法及分析 |
第二节 低聚壳聚糖/5-氟尿嘧啶复合物抗癌细胞活性研究 |
1. 实验部分 |
2.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五氟脲嘧啶氨基葡萄糖轭合物的制备及抗癌活性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壳聚糖的乳腺癌靶向治疗纳米载药系统[D]. 牛世伟. 东华大学, 2019(06)
- [2]基于量子点的荧光辅助肺癌诊疗及甲氨蝶呤分析[D]. 邹时英. 重庆大学, 2017(06)
- [3]基于氨基葡萄糖N-位修饰的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测试[D]. 程峰昌.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4]双配体修饰壳聚糖靶向药物纳米载体的研制[D]. 何法.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壳聚糖微球制备优化及其乙酰化微球作为潜在栓塞材料的研究[D]. 周旋.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6]壳聚糖温敏水凝胶及其膜制剂性能研究与生物学评价[D]. 赵庆生.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有机硼酸双光子吸收剂及硼酸肽类蛋白酶体抑制剂的设计合成[D]. 张艳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8]壳聚糖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D]. 徐燕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生物相容高分子结合小分子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 宋精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7)
- [10]低聚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D]. 谢云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