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安大力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唐新月[1](2021)在《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世通讯工具电话被发明以后,因其传递消息的迅速性与使用的方便性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我国沿海地带的电话事业发展比较早,而四川直到1911年才拥有了自己的首部电话,此后开始缓慢地发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我国东部、北部旧有的电话设备遭到破坏,国民政府为了继续支持抗战,亟需建设大后方的通讯网。而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旧有的电话通讯因管理不善导致故障迭出,不能满足战时信息的传递,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统筹规划电话事业的发展,所以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5月设立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专门负责全川电话的建设与管理事项。四川省电话管理处成立以后,积极架设与整修防空情报专线、乡村电话线路以及部分长途电话线路,旨在建设形成四川的电话通讯网。乡村电话及长途电话建设好之后,也拟让其开放营业,用以便利商民并增加收入来弥补器材耗损。除了开展以上各项工作之外,四川省电话管理处还特别注重人事的管理,将当时的电务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考绩,以此作为职员升降的依据,同时为了提高电话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开办培训班对其进行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此外,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为了弥补战时物价高涨给电话事务工作人员带来的困境,也给予了部分补助。但是由于补助的不平等,也引发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和县电话管理所员工之间的纠纷。通过1939-1949年的建设,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对于战时信息的传递和四川电话通讯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四川地方电话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在开展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经费不敷、器材短缺等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开展。虽然四川省政府及省电话管理处也曾设法解决,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采取的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难。要建设良好的通讯网,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国家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方能将各项事业建设得更好。
王运超[2](2020)在《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升,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随之出现:公共物品配套水平不一,输入型犯罪增加,各种生产、生活事故频发,社区、村行政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社会治理效果,也导致了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事故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我国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等地区先试先行,逐渐探索出了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该模式得到我国很多地区的认可和推广并取得了初步治理成效。在新一轮的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中,仪征市在结合自身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正在全面落实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诞生时间不长,发展时间尚短,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与机制并不健全,各地在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做法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运行规范,仪征市作为后来者、学习者,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解决仪征当前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社会治理实效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理论、多元治理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改革的现状及进展,特别以问卷调查的方法,仔细归纳、分析、研究问卷数据,调查了解仪征网格员队伍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人员力量、考核情况、员工心态、工作质态以及网格内居民对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态度、对网格员服务的满意程度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建设亟需加强;网格化社会治理配套资金和制度亟需落实;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亟需进一步宣传普及;网格化运行机制和资源整合水平亟需提升。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网格工作理念贯彻不够到位;网格队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网格工作改革方向不够准确;网格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及时。针对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仪征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问题的相关对策:稳步构建高水平网格员队伍,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网格工作配套机制,打通治理经络;着力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整合治理资源;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强化治理效能,通过这些对策,让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真正提质提效,最终提升该地区社会治理水平。
何胤强[3](2019)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下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的转型策略研究 ——基于对苍溪、江油、青川、剑阁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新兴媒介技术与形态的演变,正在重构甚至颠覆整个信息社会的产业逻辑、认知渠道、消费场景和价值维度。媒介生态正从移动化向着智能化演进,在传媒行业的大变局中,传统媒体进行融合转型已经成为在信息市场中求生的主要路径。县级广电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系统的基层环节,长期积贫积弱,在媒体融合转型中动力不足。2018年,中央作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大部署,县级广电媒体终于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进程中,由于广电行业长期处于“东强西弱”的区域失衡状态,西部地区的融合改革进程稍显落后。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代表省,经济总量大,人口多,多民族聚居,舆论形势复杂,如何通过本轮改革把握机遇,传递四川声音,讲好四川故事,探索四川模式,顺利完成转型,是本研究关注的重心。本文梳理了县级广电4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广电媒体的发展现状,探索四川县级广电媒体的融合转型策略。通过对四个县区的实地调研与个案研究,结合媒介管理学、媒介营销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四川县级广电媒体有必要在体制上放权与赋权,激发内生性源动力;重构生产流程,建设移动化的平台型媒体;做好基层行政体系的配套改革,让市政工程与媒体协同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加强渠道合作;革除线性传播思维,构建互联网产品意识;在技术上要促进云端互联与资源共享。本文还从竞争、市场、组织、内容、传播和技术七个层面展望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未来进路。
徐雷[4](2018)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因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必须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而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也是学界政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干部成长有关理论来研究县委书记成长问题。论文主要由绪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第一,在绪言部分,首先,论述了选题的价值。本文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由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注为切入点和逻辑起点,从着眼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需要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引出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现有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对县委书记成长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第二章至第四章沿着“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干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应该怎么办”的思路展开分析。具体来说,在第一章“县委书记成长理论”中,运用干部成长理论等知识,从县委书记成长概念的界定、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等方面来进行县委书记成长的理论分析。其中,在“基本概念”上,主要对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进行了界定;在“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上,主要从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上,主要从党的事业要求、人民群众期望、岗位职责要求、个人发展需求等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上,主要从成长为县委书记、当好县委书记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在第二章“成长为县委书记”中,总结了干部如何成长为县委书记,得出了三点规律性认识,包括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三个方面。其中,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上,主要从顺应时代的要求、契合地域的需求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上,主要从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上,主要从长时间的任前积累、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第三章“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中,提炼了干部在成长为县委书记后当好县委书记过程中面临哪些风险,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两个方面。其中,在“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上,主要从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干部制度存在漏洞、亲情的“绑架”、“问题上级”的误导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上,主要从理想信念的动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群众观念的淡薄、组织观念的弱化、工作职权的错位、政绩观出现偏差、廉洁意识的丧失、生活追求的低俗等八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第四章“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中,主要从组织和县委书记个人两个角度提出了如何推动县委书记履职,分别为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其中,在“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上,主要从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净化地方政治生态、加强组织培养、完善干部制度等四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上,主要从基础性履职条件和拓展性履职条件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在基础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烈的群众观念、严格的组织观念、明确工作职权、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廉洁意识、良好的生活作风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拓展性履职条件上,主要从敢于担当的魄力、突出的领导才能、扎实的基层调查、丰富的知识积累、顽强的意志决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在结束语部分,主要阐述了县委书记的成长条件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使得研究县委书记成长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研究县委书记成长规律永远在路上。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彭士洁[6](2018)在《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城乡教育的不平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的政策法规和城乡教师建设的政策文件。201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计划》指出: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遗憾的是,由于城乡的不均衡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受经济、地理及历史等因素影响大,工作强度大、缺少职业幸福感、缺少职业培训、缺少社会保障、收入水平低、队伍流动性大,导致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不够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均,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影响乡村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计划》实施后的乡村教师队伍现状,同时,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态度及意见是《计划》是否完善与能否更好的施行所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针对“乡村教师是否了解并认同《计划》?”“《计划》的实施为乡村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或存在哪些不足?”等,从2016年起,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课题组分别到湖北、河南、安徽、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就《计划》实施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和调查的方法,以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计划》实施情况为例,在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作全面分析。文章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该章主要介绍的是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执行背景,介绍当前国家和四川省乡村教师支持政策执行的发展历程以及四川省南充市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具体内容。第三章,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以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现状调查为基础,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作全面分析。第四、五章,通过分析导致《计划》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为《计划》更好的执行提出优化对策。
万旭红[7](2017)在《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国家兴旺、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教育质量差距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第一教育资源,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不均衡的现状。为此,国家启动了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本研究运用政策科学的理论,系统分析我国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通过对教师交流政策的回顾与梳理,剖析这一政策的演变历程及探索实践。以兰州市为个案,通过对教师、校长及学生的调查问卷及个案访谈,力争如实反映当前教师交流的现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总结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存在的问题: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遭遇梗阻,政策监控缺失、政策环境不理想等等。最后,立足兰州教育实际,总结并借鉴各地在探索城乡教师交流轮岗方面的宝贵经验,提出优化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对策建议:第一,科学制定交流政策。要加强教师交流政策的顶层设计,厘清教师交流政策的能与不能,提高教师交流政策的民主性可行性,推进教师交流政策合法化。第二,改进政策的执行。要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认同;构建利益冲突化解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刚柔并举,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第三,规范政策评价,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政策督查与纠偏机制。第四,完善保障政策,设立教师交流专项基金,推进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胡良才[8](2017)在《四川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扩权强县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重大创新,是新时期理顺省以下政府间关系、推动从财政管理扁平化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重大改革。扩权强县改革的直接动因是消除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浙江省1992年率先试水此项改革,并带动了全国扩权强县改革的进程,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陆续推进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扩权强县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阻力和制度障碍。本文对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及四川省改革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阐释了扩权强县改革必要性,在分析改革的共性以及不同路径的基础上,把各省份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归纳为四种不同模式,旨在为四川扩权强县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通过回顾分析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的三个阶段,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并找出阻碍改革的深层问题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五章,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问题,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扩权强县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关理论作了阐述,并把全国各省份扩权强县改革归纳总结,提供四川省启示和借鉴。第三章回顾分析了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的几个阶段,总结了改革的特点和成效。第四章梳理了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的现实问题,对问题成因作了探析。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对改革出现的问题和深化改革的路径认真加以思考并找出应对之策。通过扩大扩权试点县范围,下放更多的管理权限,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完善制度机制,破除机制障碍,健全配套制度,保障改革不倒退、有进展、能见效。本文以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对在全国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文中提出的深化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路径,触及到改革从财政关系、经济关系向行政关系过渡、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破解市县矛盾等深层问题,有助于为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探出一条新路。
郭晓冉[9](2017)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发展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不足、人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但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观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的择业观存在问题。当前不少文科大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地去报考公务员就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对择业观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限制了大学生择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之本,为促进大学生充分而顺利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符合自身发展、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择业观。虽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理论性上均有待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的标准或规范,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各行其是,由此难以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比较。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结合择业观教育的特殊性,建构起了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分析模式,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建国以后的择业观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转轨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本文依据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要素对上述三个时期的择业观教育进行了概括。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探索教育方法以及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见成效,教育目标更加合理,教育主体逐渐多元,教育客体积极变化,教育方法渐趋丰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当前我国在择业观教育当中取得成绩固然值得肯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看出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上的应然要求,与上述应然要求相比,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上都存在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本文认为,导致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择业观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第二,择业观教育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及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三,择业观教育客体在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与择业实现上存在问题;第四,择业观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第五,择业观教育环境存在负面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为改进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需要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个要素入手。第一,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本文根据层次高低、时间跨度和内容维度等三重标准来对目标进行解构。根据层次高低,可以将目标划分为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内容维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第二,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对择业观教育的应然主体进行了阐释,主要是从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家庭主体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作用。第三,明确择业观教育的客体要求。根据本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维度分解即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客体要求划分为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以及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第四,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交往式”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等七种方法。第五,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择业观教育不仅处在一定环境中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者能够主动选择并优化环境。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标准,本文依次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熊丽云[10](2016)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研究 ——以南充市9家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从1993年开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贴现与转贴现利率和外币存贷款利率,并逐步扩大了银行的存贷款定价权。目前,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传统的以利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盈利模式将很难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我国商业银行总体面临全新的挑战。中小银行由于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经营风险相对更大。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受农村社会金融信用、涉农行业信贷风险和农信社自身法人治理等问题影响,改革与发展进程缓慢,经营利润严重依赖利息收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把双刃剑,如何扬长避短,转变经营发展模式,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目前在理论界,虽然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相关研究并不鲜见,但多数是从宏观视角出发,注重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整个银行业的冲击,或局限于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本文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创新性地选取了农村信用社这一切入点,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转型之路。首先,分层次剖析了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现状与成果,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作了比较分析,得出对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启示,并基于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得出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一些基本启示;然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了简单回顾,结合制约因素和加速因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势,并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接着从相关概念着手,先介绍了南充市农村信用社而临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再利用近年来的业务数据,从资产负债收入结构、业务类型、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就利率市场化对南充市9家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得到了南充市农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并总结提炼出农村信用社具有的特殊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必须转变传统经营理念,由单纯的“做大做强”过渡到“做精做优”。资产方面,要努力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运用能力;立足农村小微市场,突出农信社信贷特色;夯实贷款管理,提高贷款质量。负债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客户营销机制,维持自身储蓄存款优势;加强品牌营销,树立自身特色;灵活运用差别化定价模式,提升优质客户忠诚度;创新存款产品设计,提高存款综合收益。同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提升利润率;建立产品定价体系,提高产品定价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业务和网上支付业务;注重人才培养和风险防控。
二、蓬安大力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安大力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4 文章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 行政区划与计量单位说明 |
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创立 |
2.1 四川早期电话事业发展状况 |
2.1.1 新式通讯工具入川 |
2.1.2 初期的电话管理机构 |
2.2 成立背景 |
2.2.1 外在压力迫使发展 |
2.2.2 内在阻碍促进改革 |
2.2.3 电话自身的优势性 |
2.3 组织体系 |
2.3.1 机构的设立 |
2.3.2 组织规程及通则 |
2.3.3 组织结构的演变 |
2.3.4 成立后的经费和利益 |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建设 |
3.1 成立工程区与各类交换所 |
3.2 分年接收四川各县乡村电话 |
3.3 电话线路的敷设与电话网的筹建 |
3.3.1 防空情报专线的架设 |
3.3.2 长途电话与乡村电话线路的架设 |
3.3.3 筹建全川电话网 |
3.4 电话线路的维修工作 |
3.4.1 电话线路维修的缘由 |
3.4.2 电话线路维修流程与概况 |
3.5 电话线路的保护 |
3.5.1 制定保护和巡修机线规章 |
3.5.2 依靠军警与地方保甲长巡逻防护 |
3.5.3 嘉奖有功者和严惩破坏者 |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业务开展 |
4.1 长途电话开放营业 |
4.2 乡村电话开放营业 |
4.3 兼办话传电报 |
4.4 传达天气状况 |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人事管理 |
5.1 人员的任免与薪俸 |
5.2 职员的考绩与奖惩 |
5.3 从业员的业务培训 |
5.3.1 电话员工训练所的设立 |
5.3.2 电话员工的具体培训内容 |
5.3.4 第一期员工培训班的开办 |
5.4 电话员工的待遇 |
5.4.1 提高电话员工的薪资 |
5.4.2 员工生活及子女上学补助 |
5.4.3 核发伤病补助金 |
5.5 维护自身利益,请求省县员工一体待遇 |
本章小结 |
6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与困境 |
6.1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 |
6.1.1 确保战时信息传递的畅通 |
6.1.2 初步奠定四川电话通讯基础 |
6.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
6.2.1 经费常年不敷及解决办法 |
6.2.2 电话器材缺乏及补救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社会治理 |
2.1.2 网格 |
2.1.3 网格化社会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2 多元治理理论 |
第3章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现状及进展 |
3.1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现状 |
3.2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进展 |
3.2.1 完成全市范围内网格划分 |
3.2.2 完成所有网格的网格员配备 |
3.2.3 完成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升级 |
3.2.4 厘清网格员薪资待遇结构 |
第4章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 |
4.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样本说明 |
4.2 问卷设计过程 |
4.2.1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调查问卷A设计过程 |
4.2.2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调查问卷B设计过程 |
4.3 问卷调研实施与质量把控 |
4.4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4.4.1 问卷A(网格工作人员)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4.4.2 问卷B(网格内居民)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4.5 实地访谈基本情况 |
4.6 访谈提纲设计过程 |
4.7 访谈实施与质量把控 |
4.8 访谈结果运用 |
第5章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5.1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5.1.1 网格员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建设亟需加强 |
5.1.2 网格化社会治理配套资金和制度亟需落实 |
5.1.3 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亟需进一步宣传普及 |
5.1.4 网格化运行机制和资源整合水平亟需提升 |
5.2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网格工作理念贯彻不够到位 |
5.2.2 网格队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5.2.3 网格工作推进重点不够精准 |
5.2.4 网格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及时 |
第6章 优化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
6.1 稳步构建高水平网格员队伍,提升治理能力 |
6.1.1 建立专职巡办员队伍 |
6.1.2 完善兼职网格员队伍 |
6.1.3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
6.2 不断完善网格工作配套机制,打通治理经络 |
6.2.1 构建网格工作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
6.2.2 建立网格内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制度 |
6.2.3 完善政府与相关主体的沟通协调机制 |
6.2.4 制定多元主体参与网格治理的机制 |
6.3 着力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整合治理资源 |
6.3.1 调整政府定位加大对多元主体的服务 |
6.3.2 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了解基层民众诉求 |
6.3.3 进一步整合部门治理资源 |
6.3.4 进一步明确治理职责 |
6.4 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强化治理效能 |
6.4.1 建立好三级中心(站) |
6.4.2 加强智能平台运用 |
6.4.3 推动综合执法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调查问卷A(网格工作人员) |
附录二: 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调查问卷B(网格内居民)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下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的转型策略研究 ——基于对苍溪、江油、青川、剑阁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县级融媒体中心 |
1.2.2 县级广电媒体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县级广电媒体 |
1.3.2 关于县级融媒体 |
1.3.3 综述小结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县级广电媒体的历史沿革与生存现状 |
2.1 县级广电媒体的历史沿革 |
2.1.1 前期铺垫时期(1978——1982 年) |
2.1.2 诞生发展时期(1983 年——1996 年) |
2.1.3 转型调整时期(1997 年——2013 年) |
2.1.4 融合创新时期(2014 至今) |
2.2 县级广电媒体的生存现状 |
2.2.1 基本特征 |
2.2.2 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县级广电媒体的历史发展新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 |
3.1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概念 |
3.1.1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定义 |
3.1.2 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县级广电媒体的关系 |
3.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 |
3.2.1 党和国家:文化供给侧改革渗透到基层环节 |
3.2.2 地方政府:加强基层舆论引导力,提升县域治理能力 |
3.2.3 基层媒体:革除积弊的历史机遇,融合改革有了政策引擎 |
3.3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全国总体进展 |
3.4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模式 |
3.4.1 合作共建模式 |
3.4.2 独立扩散模式 |
3.4.3 平台共享模式 |
第四章 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
4.1 四川省县域发展情况 |
4.1.1 四川省简述 |
4.1.2 四川省县域发展的重要性 |
4.1.3 四川省县域地区的划分 |
4.1.4 四川省县域发展的问题 |
4.1.5 四川省县域发展与县级广电媒体的关系 |
4.2 四川省媒体融合发展概况 |
4.2.1 全省总体情况 |
4.2.2 四川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总体进展 |
4.3 四川省县级融媒体改革现状——以苍溪、江油、青川、剑阁为例 |
4.3.1 苍溪广播电视台的调研情况 |
4.3.2 江油广播电视台的调研情况 |
4.3.3 青川广播电视台的调研情况 |
4.3.4 剑阁广播电视台的调研情况 |
第五章 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的主要问题 |
5.1 行政力量主导:市场操作能力薄弱 |
5.2 体制机制固化:沉疴难破,经营效益决定制度效力 |
5.3 区域发展失衡:川西北民族县边缘化生存 |
5.4 媒体人才稀缺:新媒体人力资源配比不足 |
5.5 产品逻辑落后:重视技术架构,忽略用户体验 |
5.6 行政配套改革欠缺:融媒体平台功能难以实现 |
5.7 网络行业壁垒:封闭化竞争导致基层媒体利益损伤 |
5.8 建设格局分化:传媒集团抢滩圈地,多元云端体系初步形成 |
第六章 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的融合转型策略 |
6.1 转型概述 |
6.2 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融合转型策略 |
6.2.1 体制策略:放权与赋权,激发内生性源动力 |
6.2.2 生产策略:重构生产流程,建设移动化的平台型媒体 |
6.2.3 行政策略:基层行政体系配套改革,市政工程与媒体协同发展.. |
6.2.4 行业策略:打破行业壁垒,加强渠道合作 |
6.2.5 产品策略:革除线性传播思维,构建互联网产品意识 |
6.2.6 技术策略:促进云端互联与资源共享 |
第七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未来进路 |
7.1 竞争层面:伞型竞争与长尾化生存 |
7.2 市场层面:选择性专业化布局,差异化营销 |
7.3 组织层面:打破科层制,建立泛合伙人生态 |
7.4 内容层面:挖掘在地化IP资源,从PGC到 UGC |
7.5 传播层面:打通节点与关系链 |
7.6 技术层面:应用5G网络,嵌套智慧城市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的价值 |
(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
(二)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 |
(三)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要求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 |
(四)开展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是推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的视角与观点 |
(二)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县委书记成长理论 |
一、基本概念 |
(一)新时期 |
(二)县委书记的成长与成长规律 |
二、制约县委书记成长的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个人因素 |
三、县委书记成长的动力 |
(一)党的事业要求 |
(二)人民群众期望 |
(三)岗位职责要求 |
(四)个人发展需求 |
四、县委书记成长的周期 |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 |
(二)当好县委书记 |
第二章 成长为县委书记 |
一、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因时因地” |
(一)顺应时代的要求 |
(二)契合地域的需求 |
二、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内外用力” |
(一)强劲有力的外部推动 |
(二)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 |
三、成长为县委书记需要“深耕细作” |
(一)长时间的任前积累 |
(二)多层级、多序列的历炼 |
(三)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打磨 |
第三章 县委书记履职过程中的风险点 |
一、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 |
(一)地方政治生态的“异化” |
(二)干部制度存在漏洞 |
(三)亲情的“绑架” |
(四)“问题上级”的误导 |
二、来自县委书记个人的风险 |
(一)理想信念的动摇 |
(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的缺失 |
(三)群众观念的淡薄 |
(四)组织观念的弱化 |
(五)工作职权的错位 |
(六)政绩观出现偏差 |
(七)廉洁意识的丧失 |
(八)生活追求的低俗 |
第四章 推动县委书记履职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县委书记履职的外部环境 |
(一)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
(二)净化地方政治生态 |
(三)加强组织培养 |
(四)完善干部制度 |
二、创造县委书记履职的个人条件 |
(一)基础性履职条件——守住履职底线 |
1.坚定的理想信念 |
2.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3.强烈的群众观念 |
4.严格的组织观念 |
5.明确工作职权 |
6.正确的政绩观 |
7.牢固的廉洁意识 |
8.良好的生活作风 |
(二)拓展性履职条件——实现履职更好效果 |
1.敢于担当的魄力 |
2.突出的领导才能 |
3.扎实的基层调查 |
4.丰富的知识积累 |
5.顽强的意志决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 |
二、义务教育 |
三、乡村义务教育教师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典型经验 |
二、国内相关典型经验 |
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研究现状 |
四、研究简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计划》实施背景 |
第一节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阐释 |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实施《计划》的关系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实施《计划》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
二、实施《计划》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三节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计划》实施背景 |
一、乡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
二、乡村师资问题突出 |
第四节 国家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演变 |
第五节 地方政府推动和贯彻的《计划》 |
第六节 南充市农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主要内容 |
一、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二、保障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 |
三、拓宽农村教师补充渠道 |
四、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 |
五、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
第三章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计划》实施现状 |
第一节 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计划》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效 |
一、完善了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政策 |
二、乡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年轻化 |
三、音体美教师特殊化管理 |
四、“小学区制”管理促进乡村教师“置换轮岗” |
五、乡村教师激励机制更加健全 |
第二节 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计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教师对《计划》的了解程度不足 |
二、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仍然单一 |
三、乡村教师生活福利制度满意度不高 |
四、乡村教师流动难 |
五、乡村教师超编与缺编问题依然存在 |
六、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问题突出 |
七、乡村教师培训机制流于形式化 |
第四章 《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教育财政供给不足 |
二、政府调节力度不够,政策执行力度不强 |
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监督体制不完善 |
四、学校管理方式不科学,教师职业内驱力不足 |
五、公民和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第五章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计划》执行的优化对策 |
一、完善宣传方法,完善政策文本,规范文本表达 |
二、加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优化教师队伍,均衡教师综合素质 |
三、关注乡村教师多元化需求,确保教师安心从教 |
四、灵活教师配置方式,增加教师配置指标,减轻乡村教师工作负担 |
五、优化乡村教师评价制度,发挥评价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激励作用 |
六、健全乡村教师培训制度,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
七、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校长卷) |
附录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4:《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访谈提纲(校长) |
附录5:《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访谈提纲(教育局) |
(7)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演变 |
一、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产生背景 |
二、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演变 |
(一)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发展 |
(二)城乡教师交流的地方实践 |
三、实施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取得的成效 |
(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
(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
(三)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
第二章 兰州市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现状 |
一、兰州市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 |
(一)交流的对象 |
(二)交流的形式和时间 |
(三)管理保障 |
二、兰州市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的主要做法 |
三、兰州市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状况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二)教师对交流政策的态度 |
(三)教师参与交流的动因 |
(四)交流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
第三章 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策制定缺陷 |
(一)政策制定缺乏顶层设计 |
(二)政策目标超出政策能力限度 |
(三)政策制定民主化程度不够 |
(四)政策合法化滞后 |
二、政策执行梗阻 |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 |
(二)政策执行遭遇各利益主体的博弈 |
(三)教师交流缺乏动力支撑 |
(四)教师交流流于形式 |
三、政策监控缺失 |
(一)城乡教师交流政策评价不健全 |
(二)教育行政部门督查、纠偏不足 |
四、政策环境不理想 |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二)教师人事管理体制障碍 |
第四章 优化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 |
(一)加强教师交流政策的顶层设计 |
(二)合理界定政策目标 |
(三)提高政策制定的民主性 |
(四)推进教师交流政策合法化 |
二、改进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执行 |
(一)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认同 |
(二)构建利益冲突化解机制 |
(三)刚柔并举,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 |
(四)组建“区域教育共同体” |
三、规范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评价 |
(一)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
(二)建立健全政策督查与纠偏机制 |
四、完善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的保障政策 |
(一)设立教师交流专项基金 |
(二)推进教师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四川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扩权强县改革一般性研究 |
1.2.3 对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研究 |
1.2.4 总结和评述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与篇章结构 |
第2章 扩权强县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 |
2.1 扩权强县改革的理论分析 |
2.1.1 扩权强县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
2.1.2 扩权强县改革的相关理论 |
2.2 扩权强县改革的必要性 |
2.2.1 扩权强县改革是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的需要 |
2.2.2 扩权强县改革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效率的需要 |
2.2.3 扩权强县改革是理顺省以下财政关系的需要 |
2.3 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的实践 |
2.3.1 扩权强县改革的历程 |
2.3.2 各省份扩权强县改革的不同模式 |
2.3.3 兄弟省份扩权强县改革对四川的启示和借鉴 |
第3章 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
3.1 四川扩权强县改革历程及主要做法 |
3.1.1 初步推进阶段(2007.3-2009.3) |
3.1.2 扩大试点阶段(2009.4-2014.6) |
3.1.3 全面推进阶段(2014.7-2017.4) |
3.2 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特点 |
3.2.1 从分批试点到全面推开 |
3.2.2 注重协调市县政府间利益 |
3.2.3 坚持分类扶持、分类考核 |
3.3 四川扩权试点县发展的成效 |
3.3.1 扩权试点县经济发展迅速 |
3.3.2 扩权试点县财政质量明显提升 |
3.3.3 财政扁平化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
第4章 四川扩权强县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四川扩权强县改革存在的现实问题 |
4.1.1 省与市给扩权县下达目标之间存在矛盾 |
4.1.2 “市刮县”现象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 |
4.1.3 扩权县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
4.1.4 管理权限下放不彻底、不到位 |
4.1.5 扩权县承接、协调、监管难度大 |
4.2 改革困境与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4.2.1 行政管理“市管县”体制与经济管理“省直管县”体制不配套_ |
4.2.2 市县关系未根本理顺导致相互经济博弈 |
4.2.3 财力与事权不匹配的根源在于政府间财政关系不明确 |
4.2.4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不彻底、不到位与缺乏监督考核有关 |
4.2.5 扩权县承接、协调、监管方面问题成因在于改革配套未跟上 |
第5章 深化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
5.1 对深化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思考 |
5.1.1 关于扩权强县的范围 |
5.1.2 关于扩权放权的程度 |
5.1.3 关于市县矛盾的化解 |
5.1.4 关于制度障碍的破除 |
5.2 深化四川扩权强县改革的对策建议 |
5.2.1 扩大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范围 |
5.2.2 能放全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
5.2.3 启动行政管理扁平化改革 |
5.2.4 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 |
5.2.5 完善扩权强县改革配套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3.1 概念厘定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 新中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3 其它学科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1 马斯洛价值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2 认知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3 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分析模式设计 |
3.1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1.2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
3.1.3 遵循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
3.2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要素构成 |
3.2.2 要素之间关系 |
3.3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具体验证 |
3.3.1 科学性验证:该模式相比现有分析模式更为合理 |
3.3.2 合理性验证:该分析模式符合大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需要 |
3.3.3 可行性验证:在现有条件下该分析模式切实可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
4.1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2 转轨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做法 |
4.2.1 制定择业观教育目标 |
4.2.2 确立择业观教育主体 |
4.2.3 引导择业观教育客体 |
4.2.4 探索择业观教育方法 |
4.2.5 改善择业观教育环境 |
4.3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成效 |
4.3.1 择业观教育目标更加合理 |
4.3.2 择业观教育主体逐渐多元 |
4.3.3 择业观教育客体积极变化 |
4.3.4 择业观教育方法渐趋丰富 |
4.3.5 择业观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择业观教育目标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1 应然要求:促进目标全面实现 |
5.1.2 实然状况:目标实现具有片面性 |
5.1.3 问题原因: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 |
5.2 择业观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应然要求: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5.2.2 实然状况: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 |
5.2.3 问题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3 择业观教育客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3.1 应然要求:大学生树立合乎国家要求的择业观 |
5.3.2 实然状况:大学生择业观达不到国家要求 |
5.3.3 问题原因:大学生择业观五个维度存在问题 |
5.4 择业观教育方法方面的原因分析 |
5.4.1 应然要求:积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
5.4.2 实然状况: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效果较差 |
5.4.3 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 |
5.5 择业观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5.5.1 应然要求:营造良好的择业观教育环境 |
5.5.2 实然状况:择业观教育环境中存在负面因素 |
5.5.3 问题原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改进策略 |
6.1 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 |
6.1.1 按照层次高低:个体目标、社会目标 |
6.1.2 按照时间跨度: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
6.1.3 按照内容维度: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
6.2 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 |
6.2.1 促进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 |
6.2.2 促进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6.2.3 促进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 |
6.3 加强择业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 |
6.3.1 大学生应建构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 |
6.3.2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 |
6.3.3 大学生应坚持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 |
6.3.4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 |
6.3.5 大学生应促成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 |
6.4 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4.2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6.4.3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4.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6.4.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
6.4.6“交往式”教育 |
6.4.7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 |
6.5 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 |
6.5.1 优化社会环境 |
6.5.2 优化高校环境 |
6.5.3 优化家庭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研究 ——以南充市9家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2.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利率市场化的研究 |
1.3.2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 |
1.3.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 |
2 国外利率市场化情况及对中国的启示 |
2.1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 |
2.1.1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进程 |
2.1.2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点 |
2.2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 |
2.2.1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主要进程 |
2.2.2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点 |
2.3 拉美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 |
2.3.1 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的主要进程 |
2.3.2 拉美国家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特点 |
2.4 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改革的启示 |
2.4.1 构建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
2.4.2 “渐进式”进程更符合国情 |
2.4.3 重视微观金融主体的培育 |
2.4.4 以“中间产品”为依托展开改革 |
2.4.5 积极鼓励金融创新 |
2.4.6 建立存款基础利率报价和发布机制 |
2.4.7 抓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 |
2.4.8 加强金融监管 |
2.5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以美国为例 |
2.5.1 美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2.5.2 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
3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情况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3.1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简单回顾及现状 |
3.2 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2.1 利率全面放开面临的问题 |
3.2.2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因素 |
3.3 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
3.3.1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
3.3.2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
4 南充市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研究 |
4.1 相关概念定义 |
4.1.1 农村信用社的含义 |
4.1.2 盈利模式的含义 |
4.2 南充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环境分析 |
4.2.1 南充市基本经济状况 |
4.2.2 南充市金融市场基本情况 |
4.3 南充市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
4.3.1 资产负债规模分析 |
4.3.2 收入结构分析 |
4.3.3 贷款结构分析 |
4.4 利率市场化对南充市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的影响 |
4.4.1 对负债业务的影响 |
4.4.2 对资产业务的影响 |
4.4.3 对中间业务的影响 |
4.4.4 对自主定价能力的影响 |
4.5 南充市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机遇 |
4.5.1 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 |
4.5.2 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
4.5.3 跨业合作前景广阔 |
4.5.4 入围利率自律机制成员 |
5 结论及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1.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2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具有的特殊优势 |
5.2 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转型建议 |
5.2.1 资产业务方面 |
5.2.2 负债业务方面 |
5.2.3 中间业务方面 |
5.2.4 其他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蓬安大力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D]. 唐新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仪征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运超. 扬州大学, 2020(05)
- [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背景下四川省县级广电媒体的转型策略研究 ——基于对苍溪、江油、青川、剑阁的调研[D]. 何胤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成长问题研究[D]. 徐雷.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执行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X县与Y县为例[D]. 彭士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7]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研究 ——以兰州市为例[D]. 万旭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8]四川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研究[D]. 胡良才.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9]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10]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研究 ——以南充市9家农村信用社为例[D]. 熊丽云.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