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e~(3+), Tb~(3+) Co-Doped Zn_4B_6O_(13)(论文文献综述)
高存津,任杰,王纪刚,刘全校,李东立,许文才[1](2022)在《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印刷包装防伪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稀土材料发光原理及制备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和分类总结,结合实际应用,阐述其在印刷包装防伪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产业化应用前景。方法介绍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燃烧法、溶胶凝胶法等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分类阐述基于不同方法合成的发光材料在印刷包装防伪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结论稀土发光材料在现代功能及智能印刷包装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纸币、邮票、条形码等防伪技术手段进行结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龚果[2](2021)在《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文中认为近年来,荧光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商品的外包装,用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荧光材料特殊性质的荧光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众多荧光材料中,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声子能量小、透光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荧光防伪领域展现了其显着优势。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具有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也逐渐成为荧光图案输出的重要方式。本论文旨在开发先进荧光防伪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且独特荧光性质的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并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具体地讲,本论文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以镧系稀土离子油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单分散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Y3+、Yb3+、Er3+以及Tm3+)及比例,可实现三原色(红、绿、蓝)荧光UCNPs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UCNPs均为纯六方相Na YF4纳米晶,且粒径均匀,平均直径约在20 nm左右。利用聚丙烯酸(PAA)对合成的UCNPs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UCNPs。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法成功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荧光薄膜。同时,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配制荧光油墨,采用印章及喷墨打印方式,在纸基底上构建出了各种荧光防伪图案。该技术预期在防伪包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荧光增强Na YF4:Ln3+@Na YF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应用于荧光防伪领域其荧光强度弱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设计合成出了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活性Na YF4:Yb3+壳包裹Na YF4:Ln3+核壳纳米颗粒(CASNs),包括(Na YF4:Er3+/Tm3+@Na YF4:Yb3+、Na YF4:Yb3+/Er3+@Na YF4:Yb3+以及Na YF4:Yb3+/Tm3+@Na YF4:Yb3+,分别命名为CASNs-R、CASNs-G以及CASNs-B)。通过XRD、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CASNs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形貌规整、荧光强度高的核壳纳米颗粒。以CASNs-G为例,CASNs-G的荧光强度提高至Na YF4:Yb3+/Er3+核纳米颗粒的21倍。研究表明,CASNs荧光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一方面,Na YF4:Yb3+活性壳的包裹降低了Na YF4:Ln3+核纳米颗粒的表面荧光淬灭的几率;另一方面,活性壳中敏化剂Yb3+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吸收外界的能量并传递至Na YF4:Ln3+核纳米颗粒中,提高发光效率。将合成的荧光增强三原色CASNs通过表面亲水改性,并配制成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荧光强度、多色彩复合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本研究工作有望推进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3)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通过纳米尺度下的“手术”实现荧光性能独特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并探讨其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为此,通过两步油酸调介下的热分解法,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外延生长Na Gd F4:Ln3+下转换荧光壳层,合成出了具有上/下双模式荧光哑铃结构的单分散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CSNPs)。研究表明,Na Gd F4:Ln3+壳层在Na YF4:Ln3+纳米颗粒表面的增长符合奥式熟化机制。由于β-Na Gd F4和β-Na YF4纳米晶的晶格不完全匹配,导致Na Gd F4:Ln3+壳层优先在Na YF4:Ln3+纳米颗粒的两端生长,并最终形成哑铃状结构。通过调节核以及壳层中所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可实现CSNPs上/下转换荧光颜色的调控,从而调制出多种双模式荧光CSNPs。利用酸洗涤去除CSNPs表面油酸,得到亲水性CSNPs,并将其分散在水/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中,配制水性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在纸基底上,如A4纸、信封以及贺卡,构建荧光图案。该图案在自然光照下肉眼不可见,而在980 nm激光和254 nm紫外光的分别照射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精美且清晰的荧光防伪图案。该双模式荧光防伪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为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4)Na YF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异构化而产生的对外界的刺激的响应,在光信息存储,生物探针,分子开关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研究通过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接枝在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出同时具有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荧光材料,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探讨其在先进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为此,通过多步壳层修饰,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外层包裹或接枝多个功能性壳层,得到可逆光致变色的CSNPs@p(GMA-co-SPMA)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以及TEM对合成的CSNPs@p(GMA-co-SPMA)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的多壳层纳米颗粒。将合成的CSNPs@p(GMA-co-SPMA)颗粒分散于DMF溶剂中,制备荧光油墨,并通过喷墨打印在纸张上构筑先进荧光防伪图案。该图案具有双模式荧光,即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绿色荧光,而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显示出红色的荧光,并且在移除紫外灯后,该图案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自然光下显示出紫色的图案。这种CSNPs@p(GMA-co-SPMA)形成变色防伪图案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多重响应性,复制难度较大,因而其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铭烜[3](2021)在《Bi3+离子掺杂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Bi3+离子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Xe]4f145d106s2,其中Bi3+离子裸露的6s电子对晶体环境极为敏感。由于3P1轨道与1P1轨道之间存在重叠,使得跃迁选择定则放宽,因此Bi3+离子在室温下的发光通常归因于3P1→1S0跃迁,而不是被强烈禁止的3P0→1S0和3P2→1S0跃迁。当温度足够低时,由于激发能级3P1和3P0之间存在弛豫过程,则可以发生3P0→1S0的跃迁。而1P1→1S0跃迁需要吸收很强的紫外光,本文则对其不进行考虑。通常同一基质的不同掺杂格位会使得Bi3+离子的发光格位存在很大差异。与稀土离子相比,Bi3+离子在紫外光区域具有很广的吸收范围,并且在可见光区域不存在吸收。这样就避免了稀土离子在可见光区域的发射再吸收问题。因此,近几年,依靠其发光可调的特点,Bi3+离子掺杂的材料被普遍应用于防伪,信息加密以及多彩照明等方面。本论文主要探究了基质结构对Bi3+离子发光特性的影响,并将Bi3+离子与稀土离子/主族离子的共掺杂化合物应用到温度传感,防伪,及植物生长灯领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Gd2ZnTiO6(GZTO):Bi3+,Mn4+光学温度计。由于Bi3+和Mn4+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过程,在375 nm激发下,GZTO:Bi3+,Mn4+会同时出现Mn4+离子的高强度红光发射和Bi3+离子的高强度蓝光发射。此外根据Mn4+离子和Bi3+离子热敏性的不同,光学温度计能显示出良好的光热灵敏度(Sr=2.4%K-1,Sa=16.8%K-1),且具有较宽的温度测量范围(313–473 K)。另外,两种离子的发光波段与光合色素的吸收波段匹配良好,说明GZTO:Bi3+,Mn4+荧光粉也有很好的植物生长灯应用前景。(2)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变掺杂浓度的K3Lu1-xSi2O7:x Tb3+/y Bi3+荧光粉。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将其应用于防伪。由于在K3Lu Si2O7(KLSO)中存在多种配位环境,Bi3+离子具有不同的发光中心。通过对掺杂浓度和激发波长的调节,我们实现了KLSO:Bi3+的多彩发光。在280 nm至375 nm的激发下,KLSO:Bi3+荧光粉具有白色、蓝色以及绿色的可调发光颜色范围。此外,我们首次在KLSO基质中实现了Tb3+离子的高浓度掺杂。并且由于KLSO:Tb3+中存在两个合适的陷阱能级,当KLSO:Tb3+荧光粉离开275 nm的激发时,Tb3+离子可以显示出绿色余辉发光。通过进一步探究发现,随着温度的提高,深陷阱内的载流子不断得到释放,最后使得样品在275 nm激发下的绿色发光呈出现反热猝灭特性。基于这些特性,我们用上述样品与聚丙烯酸混合而成的凝胶在屏幕上画出了不同的编码图案用以对信息进行加密来实现防伪应用。图像在不同的光刺激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模式。结果表明,KLSO:Tb3+/Bi3+材料在防伪、信息加密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付琪[4](2021)在《磷酸盐Sr9Y(PO4)7体系LED发光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稀土离子4f电子构型的特点,其化合物具有多种荧光特性,使得稀土成为荧光粉领域热门材料。针对当前适用于紫外LED芯片的荧光粉发射谱中缺少足量的红光成分问题,如何实现光谱调控,提高与LED芯片的匹配性成为热点。因此,本论文以Sr9Y(PO4)7为研究对象,通过单掺杂和多掺杂激活剂两种方式在基质组分中引入发光中心,研究其发光特性,期望为生产红色荧光粉及光谱可调荧光粉提供思路,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两种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单离子激发体系。运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Sr9Y(PO4)7:Eu3+和Sr9Y(PO4)7:Tb3+系列单掺杂红色和绿色荧光粉。在394 nm和267 nm激发下,Sr9Y(PO4)7:Eu3+和Sr9Y(PO4)7:Tb3+分别表现出Eu3+(5D0→7F2,红色,612 nm)和Tb3+(5D4→7F5,绿色,542 nm)的特征发射峰。变温PL光谱表明,单离子激发体系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理论计算出Eu3+和Tb3+的发光热猝灭激活能分别为0.198 eV和0.291 eV。第二部分围绕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多离子激发体系的能量传递和温度特性进行研究。随着掺杂离子Mn2+,Tb3+含量的增加,Sr9Y(PO4)7:Ce3+,Mn2+和Sr9Y(PO4)7:Ce3+,Tb3+样品的发光颜色由紫光区逐渐过渡到红/绿光区,实现发光颜色的可控调节。荧光粉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Ce3+的引入使Mn2+和Tb3+的热稳定性得到提升。
张铮铮[5](2020)在《两种典型磷酸盐红色荧光粉的荧光热稳定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粉转换法发光二极管(LED)实现白光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蓝光芯片复合可被蓝光激发的黄绿色荧光粉与红色荧光粉,二是用紫外芯片复合可被紫外光激发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两种方案中,第二种方案具有显色性好,器件色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紫外芯片复合三基色荧光粉方案中,Eu3+的5D0→7F2超灵敏电偶极跃迁对格位环境敏感,因此,通过选取可以提供恰当格位环境的基质可实现色纯度优异的红光。在发光二极管的应用中,LED芯片的温度将升高(尤其是高功率LED应用过程中将达到200℃左右),荧光粉发射强度将降低,对光的输出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热稳定性是衡量荧光粉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用于荧光粉转换法LED的红色荧光粉主要有Y2O3:Eu3+,CaS:Eu2+,Y2O2S:Eu3+,SrY2S4:Eu2+,CaAlSiN3:Eu2+和SrSi2N2:Eu2+。然而,其中硫化物含有有毒元素,合成条件苛刻,氮化物制备工艺复杂,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无毒且制备工艺简单的红色荧光粉相对于蓝色和绿色荧光粉的热猝灭性能还有待改善。因此,如何改善低成本红色荧光粉的热稳定性仍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Ca9Y(PO4)7和KSrBP2O8具有优异的结构特性,可为激活剂离子Eu3+提供合适的格位环境。可以预期在这两类具有刚性结构的典型化合物中,可获得具有高亮度和高荧光热稳定性的红光。目前,固溶体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荧光粉发光性能的调节以及荧光性能的改善中。Ca9Y(PO4)7中阴离子基团PO43-与VO43-从一定程度上可形成固溶,KSrBP2O8中阳离子Sr2+可与Ba2+固溶,可为研究Eu3+荧光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供系列对比样品,进而为高荧光热稳定性荧光粉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在Eu3+掺杂的Ca9Y(PO4)7体系中对PO43-进行阴离子基团的替代,在Eu3+掺杂KSrBP2O8的体系中对Sr2+格位进行阳离子取代。研究Eu3+在两种典型发光材料中阴离子替代和阳离子替代对荧光粉热稳定性,发光强度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Ca9Y(PO4)7:Eu3+体系中,通过部分VO43-对PO43-的阴离子取代,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荧光热稳定性均有所改善,原因是VO43-的取代将挤压Eu-O多面体进而提高其荧光热稳定性,通过对K(Sr,Ba)BP2O8:Eu3+进行阳离子取代和光谱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Ba2+取代Sr2+将改善其红橙比(5D0→7F2与5D0→7F1跃迁强度比,即R/O值),发光强度,荧光热稳定性等。通过晶体结构解析,光谱性能分析和DFT的计算结果等,阐明了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较大阳离子Ba2+取代较小的Sr2+离子将导致原本占据Sr2+格位的Eu3+受到排挤。通过两组实验对比表明,在Eu3+掺杂的发光材料中,局部环境是影响Eu3+荧光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对Ca9Y(PO4)7(1-x)(VO4)7x:Eu3+(x=0-1)系列样品进行制备,研究了在近紫外光激发下的Ca9Y(PO4)7(1-x)(VO4)7x:Eu3+(x=0-1)系列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阴离子基团VO43-的增加,R/O值提高,并且一定程度的VO43-取代可以改善其荧光热稳定性。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钒的掺杂使Ca9Y(PO4)7:Eu3+的晶格发生畸变,可能对Eu3+的局部环境造成影响,该结论进一步通过对系列样品R/O值的分析得到了证实。2.采用高温固相法对KSr0.96(1-y)Ba0.96yBP2O8:0.04Eu3+(y=0-1)系列样品进行制备,并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a2+的掺杂不会改变材料的晶相。但随着Ba2+的增加,样品的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对KSrBP2O8和KBaBP2O8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基质化合物均为间接带隙材料。通过对Ba2+取代系列样品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可知:随着Ba2+掺杂含量的增加(直到y≤0.5),抗热猝灭性能增强,系列样品的色纯度及R/O值也出现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通过对比表明,荧光热稳定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Ba2+取代后Eu3+在较小Sr2+格位上的排斥作用,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缺陷形成能与该结果的规律一致。
米瑞宇[6](2020)在《磷酸盐体系单一组分光谱可调荧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单一组分白光荧光材料与LED芯片复合封装成白光LED的组装方式由于其诸多的优势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基于磷酸盐体系的矿物模型进行新型基质的探索与设计,进而通过敏化剂与激活剂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单掺杂激活剂离子两种技术路线来对光谱进行调控,以期开发得到新型单一组分直接白光荧光材料,并探究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前景。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系列多色可调ScPO4:Tb3+,Eu3+荧光粉。结构的解析确定Tb3+,Eu3+占据ScO8配位环境。通过调节Tb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最终实现在单一组分中由绿色→黄色→橙红色系列可调荧光材料。其中ScPO4:0.03Tb3+,0.025Eu3+黄色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商业蓝粉复合封装得到白光LED,表明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基于白磷钙矿β-Ca3(PO4)2的结构模型,构建了新型物相Ca8ZnLa(PO4)7,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单一组分系列光谱可调荧光粉Ca8ZnLa(PO4)7:Eu2+,Mn2+。Eu2+,Mn2+离子掺杂进入Ca的三种不同的配位环境中。由于Eu2+-Mn2+之间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能量传递效率高达82.8%),将光谱从绿色调控到品红色发射,并经过白光区域。最终将所得到单一组分直接白光荧光材料封装于紫外芯片上得到白光LED。基于白磷钙矿β-Ca3(PO4)2的结构模型,同时构建了另外一种新型物相Ca9Mg1.5(PO4)7,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2+掺杂Ca9Mg1.5(PO4)7系列荧光材料。通过结构解析以及对应的光谱分析,确定Eu2+占据了基质晶格中Ca2+以及Mg2+离子的格位,并产生多个发光中心:分别是位于420 nm的蓝光发射和590 nm的黄光发射。逐渐增大Eu2+的掺杂浓度,调控蓝光/黄光发射强度的比例,实现单一组分由深蓝色到蓝白色系列可调荧光材料的开发。基于独居石LaPO4矿物模型,构建了新型基质KCaBi(PO4)2。利用固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Dy3+掺杂的紫外激发白光发射荧光材料KCaBi(PO4)2:xDy3+。通过Dy3+在基质晶格中两个主要的能级跃迁过程4F9/2-6H15/2,4F9/2-6H13/2,从而产生包括480 nm(蓝光)和580 nm(黄光)两个主要的发射带,最终得到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单一组分直接白光发射荧光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宋亚湃[7](2019)在《Yb3+/Tm3+掺杂铋基层状半导体近红外上转换发光及调控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稀土离子掺杂的近红外上转换发光,因其对生物组织具有高的穿透性,在生物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常用来实现近红外上转换发光的Tm3+,会产生较强的可见光,这会大大降低信噪比,因此,实现Tm3+的纯近红外发光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之前的报道中,实现单带近红外发光主要是通过改变基质的声子能量或者改变Tm3+的交叉驰豫,但是第一种策略会限制纳米材料的选择,第二种策略理论上会降低上转换的发射效率,且构建异质结等手段往往需要复杂的工艺。值得注意的是,Tm3+的近红外跃迁(3H4→3H6)属于超灵敏电偶级跃迁,有报道称3H4→3H6跃迁对极化环境极其敏感。而铋基二维层状材料由于Bi原子具有化学活性电子,这也使许多铋基材料具有自发极化的特点,因此在这里,我们阐述了一个新的方案,利用层状材料的各向异性极化,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使Tm3+离子产生一个高效的单波段近红外上转换发射。为了验证这一概念,制备了BiOCl:Yb3+、Tm3+微米片,并对其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980nm的激发下,Tm3+/Yb3+掺杂的BiOCl能产生较高的Tm3+离子的近红外/可见上转换发射率(I808nm/I481nm),经验证得知这种单带近红外发射的确依赖于材料自发内电场。随后围绕BiOCl层状半导体内电场调控Tm3+离子发光这一基本科学问题,从基质半导体晶体组分与形貌、激光功率等对材料内电场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探索BiOCl基质内电场对Tm3+离子近红外发光性能的影响。首先,为了验证基于掺杂组分对材料内电场的影响,从而调控Tm3+离子近红外发光这一概念,制备了一系列不同Yb3+掺杂浓度的BiOCl:Yb3+,Tm3+微米片。在980 nm的激发下,所有的样品均呈现一种单带近红外发射,通过Yb3+掺杂浓度的改变对其近红外发光纯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较强的可调谐单波段近红外上转换发射特性,主要是由于Tm3+离子3H4→3H6电偶极子跃迁(808nm)高的环境灵敏度及其对BiOCl层状基质定向自发内电场(IEF)的响应。此外,我们对比了Tm3+/Yb3+掺杂BiOCl微米晶与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射光谱,纳米晶体系也观察到了单带近红外发射,但我们发现两者上转换光谱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推测这是片层厚度的变化引起材料极化内电场的改变所导致的,为了探究基于片层厚度调控Tm3+离子近红外发光的推断,我们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实现了对晶体形貌的控制,进一步达到调控内电场的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光致极化以及Yb3+多光子带隙跃迁效应,这为了解层状材料与发光性能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最终,我们用具有极强自发极化的铁电材料Bi4Ti3O12作为基质材料,制备了Yb3+/Tm3+掺杂铋基层状材料,对极化电场调控Tm3+发光进行了普适性的探究,且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晶面取向的样品,初步探究了晶面取向对内电场的影响。这项工作将层状材料与稀土发光相结合,揭示稀土发光与极化电场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效应,将有助于推动二维层状材料和稀土发光材料在内多学科的共同发展,为调控稀土掺杂上转换系统能级的发射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实现近纯近红外到近红外上转换在生物领域的发光标记探针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赵姬[8](2019)在《无机稀土含氧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以无机硼酸盐和磷酸盐为基底,研制出多种发光性能优异的无机稀土含氧酸盐发光材料和钨酸盐自激活发光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高温熔盐法制备无机硼酸盐K3Gd3B4O12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晶体结构,K3Gd3B4O1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c。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无机硼酸盐基橙色荧光粉K3Gd3-xSmxB4O12(x=00.2)、绿色荧光粉K3Gd3-xB4O12:xTb3+(x=00.8)、红色荧光粉K3Gd3-yB4O12:yEu3+(y=00.4)、黄色荧光粉PbGd1-x-x B7O13:xDy3+(x=00.14)、光色可调荧光粉K3Gd2.2-yB4O12:0.8Tb3+,yEu3+(y=00.4)和K3Tb1-xEuxB6O12(x=01)。分别研究其发光性质,发现荧光粉K3Gd3-xSmxB4O12在波长为405 nm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橙色光,Sm3+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15;荧光粉K3Gd3-xB4O12:xTb3+在波长为275nm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绿色光,Gd3+和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Tb3+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8;荧光粉K3Gd3-y-y B4O12:yEu3+在波长为394 nm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红光,Gd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荧光粉K3Gd2.2-yB4O12:0.8Tb3+,yEu3+在波长为377 nm光的激发下,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加,可由绿色依次变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存在Gd3+→Tb3+、Gd3+→Eu3+和Tb3+→Eu3+能量传递;荧光粉K3Tb1-xEux B6O12在波长为377 nm光的激发下,随着Eu3+的掺杂浓度增加,可由绿色依次变为黄色、橙色和红色,Tb3+和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荧光粉PbGd1-x-x B7O13:xDy3+荧光粉在波长为274nm和348 nm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黄色光,Gd3+和Dy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Dy3+的最优掺杂浓度为0.08,荧光寿命为0.495 ms。(2)采用高温熔盐法制备出无机磷酸盐Na13Sr2Ta2(PO4)9和Li2Na2P2O7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晶体结构。Na13Sr2Ta2(PO4)9为六方晶系,空间群P63/m。Li2Na2P2O7为六方晶系,空间群P6522。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无机磷酸盐基橙色荧光粉KBa2(PO3)5:xSm3+(x=00.06)和KPb4-x(PO4)3:xSm3+(x=00.5)、蓝色荧光粉KBa2-xTmx(PO3)5(x=00.1)、绿色荧光粉KPb4-x(PO4)3:xTb3+(x=00.22)、白色荧光粉Na13Sr2-xDyxTa2(PO4)9(x=00.14)和红色荧光粉Li2Na2P2O7:0.01Eu3+。分别研究其发光性质,发现荧光粉KBa2(PO3)5:xSm3+在400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橙色光,Sm3+最优掺杂浓度为0.01;KBa2-xTmx(PO3)5荧光粉在351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蓝色光,Tm3+的最优掺杂浓度是0.04;荧光粉KPb4-x(PO4)3:xSm3+在404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橙色光,Sm3+的最优掺杂浓度是0.1;KPb4-x(PO4)3:xTb3+荧光粉在377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绿色光,Tb3+的最优掺杂浓度是0.04;Na13Sr2-xDyxTa2(PO4)9荧光粉在350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白色光,Dy3+的最优掺杂浓度是0.1;Li2Na2P2O7:0.01Eu3+荧光粉在394 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红色光。(3)采用高温熔盐法制备出CsGa0.333W1.667O6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出CsGa0.333W1.667O6的晶体结构,CsGa0.333W1.667O6为立方晶体,空间群Fd3m,典型的烧绿石结构。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CsGa0.333W1.667O6自激活发光材料。对自激活发光材料CsGa0.333W1.667O6进行光谱学性能研究,发现在波长为323 nm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强烈的蓝色光。
邓晟[9](2018)在《离子掺杂钨酸盐和氟磷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发光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的高新技术。光催化技术因其有消耗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等好处,所以是很有潜力的技术。钨酸锌是一种自激发荧光粉,以它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此外,钨酸锌还拥有较强的光催化性能。所以,钨酸锌是一种同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材料。众所周知,引入陷阱能级是提升材料物理性能和开发新功能的有效途径。引入陷阱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材料中进行离子掺杂。我们设计了在ZnWO4基质中掺杂Dy3+,Bi3+,Ca2+,Li+多种金属离子,从而达到引入陷阱能级的目的,并研究了离子掺杂对ZnWO4的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WO4:Li+荧光粉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ZnWO4:Li+的XRD图谱发生了向小角度移动,说明Li+进入了ZnWO4晶格间隙。发射光谱表明,由于Li+的掺杂,ZnWO4:Li+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出现了降低,原因是Li+的掺杂引入了更多的电子陷阱,降低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从而使得发光降低。漫反射光谱的分析表明ZnWO4:Li+有着更小的禁带宽度,禁带宽度越小说明电子俘获能力越强,产生更多的电子与空穴对,因此光催化能力强。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结果说明Li+的掺杂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原因在于ZnWO4:Li+中产生了更多的电子陷阱,这些电子陷阱能够俘获光生电子,增强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提高光催化能力。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ZnWO4:Dy3+荧光粉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说明Ca2+进入晶格中并取代部分Zn2+离子的位置。发射光谱表明荧光粉具有Dy3+的特征发射峰,Ca2+的掺杂使得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降低,是因为引入了更多的电子陷阱。对漫反射光谱的分析说明Ca2+的掺杂会使禁带宽度变窄,增强电子俘获能力。光催化结果表明,Ca2+和Dy3+共掺杂ZnWO4荧光粉比ZnWO4:Dy3+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共掺杂荧光粉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电子和空穴的结合减少,导致光催化活性的增加。通过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ZnWO4:Dy3+,Bi3+荧光粉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光电子能谱对其元素成分价态进行了分析。ZnWO4:Dy3+,Bi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光谱具有宽带发射和Dy3+的特征发射峰,并且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拥有很高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掺杂Bi3+可以提高光捕获能力,从而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减少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作用,从而形成了陷阱中心。ZnWO4:Dy3+,Bi3+荧光粉是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很有前景的材料。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Sr3Gd1-xLi(PO4)3F(x=0.02,0.04,0.06,0.08)荧光粉。Sm3+激活的Sr3Gd1-xLi(PO4)3F荧光粉可以被350nm到450nm的波长有效激发,这与商用n-UV LED芯片完全匹配。Sr3Gd1-xLi(PO4)3F:xSm3+荧光粉的最佳掺杂浓度被确定为x=0.04,这对应于2.23%的量子效率和CIE色度坐标(x=0.5172,y=0.4641)。Sr3GdLi(PO4)3F基质中Sm3+的浓度猝灭机制主要归因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这一点由荧光寿命证实。研究了温度对Sr3GdLi(PO4)3F:Sm3+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加热到150℃时还保留90%的强度。此外,WLED灯是由Sr3Gd0.96Li(PO4)3F:0.04Sm3+荧光粉和市售黄色荧光粉(YAG:Ce3+)以一定质量比涂在405nm n-UV LED芯片而封装的。目前的工作表明Sr3GdLi(PO4)3F:Sm3+橙红色荧光粉倾向于在n-UV白光LED中的潜在应用。同时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显示光催化的性能不好。ZnWO4:Li+,ZnWO4:Dy3+,Bi3+和CaZnWO4:Dy3+三种荧光粉都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三者的衍射峰强度很高,结晶性能优异。ZnWO4:Dy3+,Bi3+和CaZnWO4:Dy3+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Dy3+的特征发射峰,由于离子的掺杂,增加了阳离子陷阱,抑制了复合中心,导致发光强度降低。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表明这三种荧光粉都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Li+,Bi3+和Ca2+掺杂之后引入了新的陷阱中心,增加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率,所以光催化性能提高。ZnWO4:Dy3+,Bi3+展现出来最好的光催化效果,40分钟内对紫外光照射下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9.9%。
李震[10](2018)在《固相法合成近紫外激发硼酸盐荧光粉的低温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商业化的白光LED主要是采用GaN基蓝光LED芯片与YAG:Ce3+黄色荧光粉组合,往往存在白光不够均匀、色温较高、显色指数较低的缺点,并且其蓝光成分太多不利于人体健康,不适合于室内照明。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开发高效率的近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来实现室内照明,成为近几年室内照明的研究热点。稀土硼酸盐荧光粉有合成方法多样化,合成温度低,性能稳定,成本较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三基色荧光粉。高温固相法具有制作方法简单,周期短,发光亮度高,颜色纯等优势,是工业化硼酸盐荧光粉实现量产的最好的选择。但由于其制备温度高,具有能耗大、成本高等不足,严重制约其量产及商业化的道路。因此,研究低温固相法合成近紫外激发硼酸盐荧光粉,就显得颇有意义。本文研究了固相法合成近紫外激发硼酸盐荧光粉低温工艺制备及光谱特性。主要总结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于960℃合成绿色荧光粉Sr2MgB2O6:Tb3+,Li+,其中Tb3+作为绿色荧光粉的激活剂,Li+作为电荷补偿器。Sr2-2xMgB2O6:xTb3+,xLi+(x=0.09)发生浓度猝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佳激发波长为368nm(7F6-5G5),发射波长最大值为 545nm(5D4-7F5),色坐标为(0.262,0.583)。2、采用高温固相法于820℃合成橙红色荧光粉Li2AlBO4:Eu3+,其中Eu3+被作为红色荧光粉的激活剂。Li2-x(BAlO4):xEu3+(x=0.11)发生浓度猝灭,最佳激发波长为394 nm(7F0-5L6),发射波长最大值为593 nm(5D1-7F3),色坐标为(0.508,0.38)。3、采用高温固相法于730℃合成橙红色荧光粉SrBi2B207:Eu3+,其中Eu3+被作为红色荧光粉的激活剂。SrBi2-xB2O7:xEu3+(x=0.29)发生浓度猝灭,最佳激发波长为394 nm(7F0-5L6),发射波长最大值为614 nm(5D0-7F2),色坐标为(0.527,0.343)。4、采用高温固相法于730℃合成橙红色荧光粉Li3AlB206:Eu3+,其中Eu3+被作为红色荧光粉的激活剂,Li3-xAlB2O6:Eu3+(x=0.09)发生浓度猝灭,最佳激发波长为393 nm(7F0-5L6),发射波长最大值为614 nm(5D0-7F2),色坐标为(0.536,0.373)。5、采用高温固相法于730℃合成绿色荧光粉Li3AlB2O6:Tb3+,其中Tb3+被作为绿色荧光粉的激活剂,Li3-xAlB2O6:Tb3+(x=0.11)发生浓度猝灭,最佳激发波长为377nm(7F6-5G6),发射波长最大值为543nm(5D4-7F5),色坐标为(0.263,0.609)。6、采用高温固相法于730℃合成红色荧光粉Li3AlB2O6:Tb3+,Eu3+,其中Tb3+和Eu3+作为荧光粉的激活剂。由于Tb3+和Eu3+在Li3AlB2O6晶体内部形成能带重叠,因此,在近紫外光照射下,在488 nm(5D4-7F6)和543 nm(5D4-7F5)并未产生Tb3+固有的跃迁辐射,而是直接将能量传递给了 Eu3+,从而在594nm和614nm产生红光,且使发光强度大大增加。Li3AlB2O6:Tb3+,Eu3+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红色荧光粉。
二、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e~(3+), Tb~(3+) Co-Doped Zn_4B_6O_(1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e~(3+), Tb~(3+) Co-Doped Zn_4B_6O_(13)(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印刷包装防伪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材料的发光原理 |
2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2.1 高温固相法 |
2.2 共沉淀法 |
2.3 燃烧法 |
2.4 溶胶-凝胶法 |
3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4 结语 |
(2)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荧光防伪 |
1.2.1 荧光防伪机制 |
1.2.2 荧光防伪标志构建 |
1.2.3 荧光材料 |
1.3 镧系掺杂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
1.3.2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调控 |
1.4 核壳型镧系掺杂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4.1 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 |
1.4.2 核壳结构增强激发光吸收 |
1.4.3 核壳结构调制激发波长 |
1.4.4 核壳结构增强荧光发射 |
1.4.5 核壳结构多模式荧光 |
1.5 镧系掺杂氟化钠纳米材料喷墨打印防伪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热分解法合成三原色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 |
2.2.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PAA改性 |
2.2.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NaYF_4:Ln~(3+)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2.3.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
2.3.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3.4 NaYF_4:Ln~(3+)荧光油墨的制备及防伪图案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增强NaYF_4:Ln~(3+)@NaYF_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aYF_4:Ln~(3+)@NaYF_4:Yb~(3+)核/活性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2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2 不同Yb含量活性壳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3.3 三原色CASN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4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Na GdF_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2.2 NaYF_4:Ln~(3+)UCNPs核的合成 |
4.2.3 NaYF_4:Ln~(3+)@Na GdF_4:Ln’~(3+)CSNPs的合成 |
4.2.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配制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哑铃状CSN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3.2 哑铃状CSNPs的生长机制 |
4.3.3 哑铃状CSNPs的荧光性质研究及荧光色彩调控 |
4.3.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4.3.5 喷墨打印构建双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YF_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螺吡喃(SPMA)单体的合成 |
5.2.2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5.2.3 UCNPs-G核的合成 |
5.2.4 CSNPs-G的合成 |
5.2.5 CSNPs@Si O_2-NH_2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6 CSNPs@Si O_2-CDTPA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7 CSNPs@p(GMA-co-SPM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8 CSNPs@p(GMA-co-SPMA)荧光油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MA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3.2 CSNPs@p(GMA-co-SPMA)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3 喷墨打印构建多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附录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Bi3+离子掺杂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的定义及分类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稀土元素 |
1.2.2 稀土材料前景 |
1.3 Bi~(3+)离子发光性能简介 |
1.4 光致发光特性 |
1.5 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6 光学温度传感 |
1.6.1 热耦合能级荧光强度比测温 |
1.6.2 非热偶合能级荧光强度比测温 |
1.7 长余辉发光材料 |
1.8 防伪的发展以及防伪材料的选择 |
1.9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 |
2.1 试剂 |
2.2 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技术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荧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 |
2.2.4 温度传感性能测试 |
2.2.5 热释放光谱测试 |
第三章 Gd_2ZnTiO_6:Bi~(3+),Mn~(4+)光热性质及植物生长灯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GZTO:x Bi~(3+),y%Mn~(4+)的结构性质 |
3.3.2 GZTO:Bi~(3+),Mn~(4+)的下转换发光特性 |
3.3.3 GZTO:Bi~(3+),Mn~(4+)的温度传感特性 |
3.3.4 GZTO:Mn~(4+),Bi~(3+)的植物生长灯应用 |
3.4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K_3Lu_(1-x)Si_2O_7:yTb~(3+),xBi~(3+)多模发光及防伪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成 |
4.2.1 K_3Lu_(1-x)Si_2O_7:xTb~(3+),xBi~(3+)的制备 |
4.2.2 发光防伪图像的绘制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KLSO:xBi~(3+)荧光粉的结构表征 |
4.3.2 KLSO:xBi~(3+)(x=0.02,0.03,0.04,0.05)的多模发光特性.. |
4.3.3 KLSO:yTb~(3+)荧光粉的结构表征 |
4.3.4 KLSO:0.15Tb~(3+)的余辉发光及热释放发光特性 |
4.3.5 防伪应用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磷酸盐Sr9Y(PO4)7体系LED发光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离子的发光及光谱理论 |
1.1.1 稀土元素 |
1.1.2 稀土离子跃迁理论 |
1.1.3 几种离子的能级结构 |
1.2 光谱测量方法 |
1.2.1 PL谱及PLE谱 |
1.2.2 发光衰减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2.1 磷酸盐粉末材料常用制备方法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SYP、SYP:nEu~(3+)和SYP:m Tb~(3+)的制备 |
2.3.2 SYP:x Ce~(3+)、SYP: 0.15Ce~(3+),y Mn~(2+)和SYP: 0.15Ce~(3+),z Tb~(3+)的制备 |
2.4 样品的表征 |
2.4.1 晶体结构的表征 |
2.4.2 光谱的表征 |
第三章 SYP:nEu~(3+)/mTb~(3+)的XRD分析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
3.1 SYP基质组分的晶体结构 |
3.2 SYP:nEu~(3+)/mTb~(3+)的XRD分析 |
3.3 SYP:nEu~(3+)/mTb~(3+)的PLE光谱和PL光谱 |
3.4 SYP:nEu~(3+)/mTb~(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 |
3.5 CIE色度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YP:0.15Ce~(3+),y Mn~(2+)/z Tb~(3+)的XRD分析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
4.1 SYP:x Ce~(3+)、SYP: 0.15Ce~(3+),y Mn~(2+)和SYP: 0.15Ce~(3+),z Tb~(3+)的XRD分析 |
4.2 SYP:x Ce~(3+)、SYP: 0.15Ce~(3+),y Mn~(2+)和SYP: 0.15Ce~(3+),z Tb~(3+)的光谱特性 |
4.3 SYP中 Ce~(3+)→Mn~(2+)、Ce~(3+)→Tb~(3+)的能量传递 |
4.4 SYP:x Ce~(3+)、SYP: 0.15Ce~(3+),y Mn~(2+)和SYP: 0.15Ce~(3+),z Tb~(3+)的温度特性 |
4.5 CIE色度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5)两种典型磷酸盐红色荧光粉的荧光热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光LED |
1.1.1 白光LED的应用 |
1.1.2 白光LED荧光粉的组合方式及现状 |
1.2 稀土离子的光学特性 |
1.2.1 稀土离子概述及其发光机理 |
1.2.2 常见稀土离子的发光和光谱 |
1.2.3 稀土离子与配位氧原子的电荷迁移 |
1.2.4 稀土发光材料常见分类 |
1.3 稀土离子的热猝灭 |
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1 高温固相法 |
1.4.2 水热合成法 |
1.4.3 共沉淀法 |
1.5 课题选择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 |
2.2.2 样品制备步骤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RD |
2.3.2 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2.3.3 色坐标和色纯度 |
2.3.4 荧光寿命 |
2.3.5 量子效率 |
2.3.6 拉曼光谱 |
2.3.7 第一性原理计算 |
参考文献 |
第3章 Ca_9Y(PO_4)_7_((1-x))(VO_4)_(7x):Eu~(3+)(x=0-1)发光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品的制备 |
3.3 晶体结构和物相分析 |
3.3.1 晶体结构 |
3.3.2 XRD |
3.3.3 拉曼光谱 |
3.4 钒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
3.4.1 激发光谱 |
3.4.2 发射光谱 |
3.4.3 色坐标和R/O |
3.4.4 荧光寿命 |
3.5 钒对样品荧光热稳定性的影响 |
3.6 钒对样品性能改善的原因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K(Sr,Ba)BP_2O_8:Eu~(3+)中成分修饰对发光强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4.1 引言 |
4.2 样品的制备 |
4.3 晶体结构和物相分析 |
4.3.1 XRD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缺陷形成能 |
4.3.4 拉曼光谱 |
4.4 KMBP_2O_8(M=Sr,Ba)的电子结构 |
4.5 钡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 |
4.5.1 Eu~(3+)单掺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4.5.2 Ba~(2+),Eu~(3+)共掺杂样品发射光谱 |
4.5.3 色纯度与R/O |
4.6 钡对样品荧光热稳定的影响 |
4.6.1 未掺杂钡样品的发射光谱及荧光热稳定性 |
4.6.2 钡浓度依赖的荧光热稳定性 |
4.7 钡掺杂对样品荧光热稳定的影响机理 |
4.8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磷酸盐体系单一组分光谱可调荧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LED固态照明技术 |
1.1.2 LED照明的工作原理与优势 |
1.1.3 白光LED的实现方式 |
1.1.4 白光LED对光转换荧光粉的要求 |
1.1.5 白光LED的应用领域 |
1.2 荧光材料的概要 |
1.2.1 荧光材料的发光原理 |
1.2.2 设计和开发新型荧光材料的方法 |
1.2.3 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4 荧光材料的测试表征手段 |
1.2.5 磷酸盐体系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稀土掺杂光致发光材料的相关理论 |
1.3.1 稀土离子的f-f跃迁 |
1.3.2 稀土离子的f-d跃迁 |
1.3.3 能量传递机理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b~(3+)/Eu~(3+)共掺ScPO_4中Tb~(3+)-Eu~(3+)能量传递与光谱可调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ScPO_4:x Tb~(3+),y Eu~(3+)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2.2.1 样品制备的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2 样品制备的工艺与表征方法 |
2.3 ScPO_4:x Tb~(3+),y Eu~(3+)的物相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晶体结构解析 |
2.4 Tb~(3+)-Eu~(3+)能量传递过程与光学性能调控 |
2.4.1 ScPO_4:x Tb~(3+),y Eu~(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2.4.2 Tb~(3+)-Eu~(3+)的能量传递过程 |
2.4.3 ScPO_4:x Tb~(3+),y Eu~(3+)的热稳定性与应用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u~(2+)/Mn~(2+)共掺Ca_8ZnLa(PO_4)_7中Eu~(2+)-Mn~(2+)能量传递与光谱可调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Ca_8ZnLa(PO_4)_7:x Eu~(2+),y Mn~(2+)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3.2.1 样品制备的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2 样品制备的工艺与表征方法 |
3.3 Ca_8ZnLa(PO_4)_7:x Eu~(2+),y Mn~(2+)的物相分析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晶体结构解析 |
3.3.3 透射电镜分析 |
3.4 Eu~(2+)-Mn~(2+)能量传递过程与光学性能调控 |
3.4.1 Ca_8ZnLa(PO_4)_7:x Eu~(2+)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3.4.2 Eu~(2+)-Mn~(2+)的能量传递过程 |
3.4.3 Ca_8ZnLa(PO_4)_7:x Eu~(2+),y Mn~(2+)的应用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u~(2+)单掺Ca_9Mg_(1.5)(PO_4)_7中Eu~(2+)晶格占位与光谱可调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Ca_9Mg_(1.5)(PO_4)_7:x Eu~(2+)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4.2.1 样品制备的原料与仪器设备 |
4.2.2 样品制备的工艺与表征方法 |
4.3 Ca_9Mg_(1.5)(PO_4)_7:x Eu~(2+)的物相分析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
4.3.2 晶体结构解析 |
4.3.3 微观形貌与透射电镜分析 |
4.4 Eu~(2+)的晶格占位与光学性能调控 |
4.4.1 Ca_9Mg_(1.5)(PO_4)_7:x Eu~(2+)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4.4.2 Ca_9Mg_(1.5)(PO_4)_7:x Eu~(2+)的荧光寿命 |
4.4.3 Ca_9Mg_(1.5)(PO_4)_7:x Eu~(2+)的应用性能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y~(3+)单掺KCaBi(PO_4)_2中Dy~(3+)多能级跃迁与光谱可调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KCaBi(PO_4)_2:x Dy~(3+)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5.2.1 样品制备的原料与仪器设备 |
5.2.2 样品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5.3 KCaBi(PO_4)_2:x Dy~(3+)的物相分析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5.3.2 晶体结构解析 |
5.4 Dy~(3+)的多能级跃迁与光学性能调控 |
5.4.1 KCa Bi(PO_4)_2:x Dy~(3+)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5.4.2 KCa Bi(PO_4)_2:x Dy~(3+)的荧光寿命 |
5.4.3 KCa Bi(PO_4)_2:x Dy~(3+)的应用性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Yb3+/Tm3+掺杂铋基层状半导体近红外上转换发光及调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掺杂上转换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
1.1.1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优点 |
1.1.2 Tm~(3+)近红外上转换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1.2 Tm~(3+)近红外上转换荧光的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Tm~(3+)电偶极跃迁对极化环境的敏感效应 |
1.3 层状半导体材料 |
1.3.1 铋基层状半导体材料 |
1.4 铋系层状材料调控稀土离子发光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2.2 样品的合成方法及过程 |
2.2.1 合成方法简介 |
2.2.2 样品制备流程 |
2.3 主要表征手段及测试仪器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形貌与尺寸的表征 |
2.3.3 吸收光谱和漫反射光谱 |
2.3.4 可见荧光光谱 |
2.3.5 衰减曲线 |
2.3.6 光电流响应测试 |
2.3.7 计算软件简介 |
第三章 基于Yb~(3+)浓度调控BiOCl:Tm~(3+)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Yb~(3+)浓度对BiOCl:Tm~(3+)微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2.1 BiOCl:Yb~(3+),Tm~(3+)微米晶结构与形貌分析 |
3.2.2 BiOCl:Yb~(3+),Tm~(3+)微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 |
3.3 单带近红外发射原因的探究 |
3.4 Yb~(3+)浓度调控BiOCl:Tm~(3+)近红外单带发射机理探究 |
3.4.1 通过Eu~(3+)探针分析Yb~(3+)浓度对BiOCl内电场的影响 |
3.4.2 通过瞬态光电流响应分析Yb~(3+)浓度对BiOCl内电场的影响 |
3.4.3 通过介电函数计算分析Yb~(3+)对BiOCl内电场的影响 |
3.4.4 Yb~(3+)浓度调控BiOCl:Tm~(3+)上转换荧光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片层厚度调控BiOCl:Yb~(3+),Tm~(3+)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探究 |
4.1 前言 |
4.2 Yb~(3+)/Tm~(3+)共掺BiOCl纳米晶光谱分析 |
4.3 不同片层厚度BiOCl:Yb~(3+),Tm~(3+)纳米晶上转发光性能研究 |
4.3.1 不同片层厚度样品结构和形貌分析 |
4.3.2 不同片层厚度样品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
4.4 BiOCl层状材料晶片厚度调控Tm~(3+)近红外单带发射机理探究 |
4.4.1 通过Eu~(3+)探针分析片层厚度对BiOCl内电场的影响 |
4.4.2 不同片层厚度样品衰减寿命图谱分析 |
4.4.3 通过光电流响应分析片层厚度对BiOCl内电场的影响 |
4.4.4 Tm~(3+)/Yb~(3+)掺杂BiOCl纳米片功率对数分析 |
4.4.5 纳米晶近红外调控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b~(3+)/Tm~(3+)掺杂Bi_4Ti_3O_(12)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Tm~(3+)/Yb~(3+)掺杂Bi_4Ti_3O_(12)的合成及物相表征 |
5.2.1 Tm~(3+)/Yb~(3+)掺杂Bi_4Ti_3O_(12)微米晶的合成及物相分析 |
5.2.2 Tm~(3+)/Yb~(3+)掺杂Bi_4Ti_3O_(12)微米晶的合成及物相分析 |
5.3 基于掺杂组分调控Bi_4Ti_3O_(12):Yb~(3+),Tm~(3+)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探究 |
5.3.1 Yb~(3+)掺杂调控Bi_4Ti_3O_(12):Tm~(3+)微米晶晶发光特性的研究 |
5.3.2 Yb~(3+)掺杂调控Bi_4Ti_3O_(12):Tm~(3+)微米晶发光特性的研究 |
5.3.3 Bi_4Ti_3O_(12):Yb~(3+),Tm~(3+)微米体系中功率对数图谱分析 |
5.4 基于片层厚度调控Bi_4Ti_3O_(12):Yb~(3+),Tm~(3+)近红外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探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计划 |
6.2.1 存在的不足 |
6.2.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 |
(8)无机稀土含氧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发光材料简介 |
1.1.1 稀土发光材料的定义 |
1.1.2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1.3 稀土掺杂离子种类 |
1.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1.1.5 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 |
1.1.6 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 稀土离子掺杂硼酸盐发光材料 |
1.2.1 硼酸盐的结构特点 |
1.2.2 稀土离子掺杂硼酸盐发光材料 |
1.3 稀土离子掺杂磷酸盐发光材料 |
1.3.1 磷酸盐的结构特点 |
1.3.2 稀土离子掺杂磷酸盐发光材料 |
1.4 稀土发光材料的表征方法 |
1.4.1 X射线单晶衍射 |
1.4.2 X射线粉末衍射 |
1.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4.4 热重分析 |
1.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1.4.6 荧光光谱分析 |
1.4.7 荧光寿命分析 |
1.4.8 荧光量子产率分析 |
1.4.9 色度坐标分析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稀土掺杂硼酸盐基荧光粉发光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K_3Gd_3B_4O_(12):RE(Sm~(3+), Eu~(3+), 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2.2.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2 K_3Gd_3B_4O_(12)晶体制备 |
2.2.3 K_3Gd_3B_4O_(12)晶体结构测定 |
2.2.4 K_3Gd_3B_4O_(12)晶体结构描述 |
2.2.5 K_3Gd_3B_4O_(12)的紫外可见光谱 |
2.2.6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制备 |
2.2.7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XRD分析 |
2.2.8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SEM分析 |
2.2.9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激发发射光谱 |
2.2.10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能量传递 |
2.2.11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浓度猝灭 |
2.2.12 橙色荧光粉K_3Gd_3B_4O_(12):Sm~(3+)的色度坐标 |
2.2.13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制备 |
2.2.14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XRD分析 |
2.2.15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SEM分析 |
2.2.16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激发发射光谱 |
2.2.17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能量传递 |
2.2.18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浓度猝灭 |
2.2.19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荧光寿命 |
2.2.20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Gd_3B_4O_(12):Tb~(3+), Eu~(3+)的色度坐标 |
2.3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2.3.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3.2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制备 |
2.3.3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XRD分析 |
2.3.4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SEM分析 |
2.3.5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激发发射光谱 |
2.3.6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能量传递 |
2.3.7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荧光寿命 |
2.3.8 光色可调荧光粉K_3TbB_6O_(12):Eu~(3+)的色度坐标 |
2.4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2.4.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4.2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制备 |
2.4.3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XRD分析 |
2.4.4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激发发射光谱 |
2.4.5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浓度猝灭 |
2.4.6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荧光寿命 |
2.4.7 黄色荧光粉PbGdB_7O_(13):Dy~(3+)的色度坐标 |
2.5 本章小结 |
3 稀土掺杂磷酸盐基荧光粉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KBa_2(PO_3)_5:RE(Sm~(3+), Tm~(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3.2.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2.2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制备 |
3.2.3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XRD分析 |
3.2.4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SEM分析 |
3.2.5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2.6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浓度猝灭 |
3.2.7 橙色荧光粉KBa_2(PO_3)_5:Sm~(3+)的色度坐标 |
3.2.8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制备 |
3.2.9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XRD分析 |
3.2.10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SEM分析 |
3.2.11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2.12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浓度猝灭 |
3.2.13 蓝色荧光粉KBa_2(PO_3)_5:Tm~(3+)的色度坐标 |
3.3 KPb_4(PO_4)_3:RE(Sm~(3+), 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3.3.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3.2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的制备 |
3.3.3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的XRD分析 |
3.3.4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的SEM分析 |
3.3.5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3.6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的浓度猝灭 |
3.3.7 橙色荧光粉KPb_4(PO_4)_3:Sm~(3+)色度坐标 |
3.3.8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制备 |
3.3.9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XRD分析 |
3.3.10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SEM分析 |
3.3.11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3.12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浓度猝灭 |
3.3.13 绿色荧光粉KPb_4(PO_4)_3:Tb~(3+)的色度坐标 |
3.4 Na_(13)Sr_2Ta_2(PO_4)_9:Dy~(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3.4.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4.2 Na_(13)Sr_2Ta_2(PO_4)_9 晶体制备 |
3.4.3 Na_(13)Sr_2Ta_2(PO_4)_9 晶体结构测定 |
3.4.4 Na_(13)Sr_2Ta_2(PO_4)_9 晶体结构描述 |
3.4.5 Na_(13)Sr_2Ta_2(PO_4)_9 的紫外可见光谱 |
3.4.6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制备 |
3.4.7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XRD分析 |
3.4.8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SEM分析 |
3.4.9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4.10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浓度猝灭 |
3.4.11 白色荧光粉Na_(13)Sr_2Ta_2(PO_4)_9:Dy~(3+)的色度坐标 |
3.5 Li_2Na_2P_2O_7: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3.5.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5.2 Li_2Na_2P_2O_7晶体制备 |
3.5.3 Li_2Na_2P_2O_7晶体结构测定 |
3.5.4 Li_2Na_2P_2O_7晶体结构描述 |
3.5.5 Li_2Na_2P_2O_7的紫外可见光谱 |
3.5.6 Li_2Na_2P_2O_7的热重分析 |
3.5.7 红色荧光粉Li_2Na_2P_2O_7:Eu~(3+)的制备 |
3.5.8 红色荧光粉Li_2Na_2P_2O_7:Eu~(3+)的XRD分析 |
3.5.9 红色荧光粉Li_2Na_2P_2O_7:Eu~(3+)的激发发射光谱 |
3.5.10 红色荧光粉Li_2Na_2P_2O_7:Eu~(3+)的色度坐标 |
3.6 本章小结 |
4 钨酸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
4.2.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4.2.2 CsGa_(0.333)W_(1.667)O_6晶体制备 |
4.2.3 CsGa_(0.333)W_(1.667)O_6晶体结构测定 |
4.2.4 CsGa_(0.333)W_(1.667)O_6晶体结构描述 |
4.2.5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制备 |
4.2.6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XRD分析 |
4.2.7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激发发射光谱 |
4.2.8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荧光寿命 |
4.2.9 蓝色荧光粉CsGa_(0.333)W_(1.667)O_6的色度坐标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离子掺杂钨酸盐和氟磷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发光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发光材料 |
1.2.1 发光材料的分类和简介 |
1.2.2 无机发光材料 |
1.2.3 量子点发光材料 |
1.3 发光材料在LED中的应用 |
1.4 光催化材料 |
1.4.1 光催化技术简介 |
1.4.2 光催化机理 |
1.4.3 光催化材料的应用 |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Li~+的掺杂对ZnWO_2的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3 结果和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Ca~(2+)和Dy~(3+)共掺杂ZnWO_4体系的光致发光和光催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结果和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Bi~(3+),Dy~(3+)共掺杂ZnWO_4的光致发光和光催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3 结果和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Sr_3GdLi(PO_4)_3F:Sm~(3+)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3 结果和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固相法合成近紫外激发硼酸盐荧光粉的低温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LED的研究背景 |
1.1.1 LED的技术运用 |
1.1.2 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 |
1.2 稀土发光材料 |
1.2.1 稀土发光材料的定义 |
1.2.2 稀土发光材料的组成 |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特点 |
1.2.4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 |
1.2.5 稀土离子的发光与猝灭 |
1.3 稀土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
1.3.1 蓝光LED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
1.3.2 紫外LED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
1.3.3 稀土荧光粉的种类 |
1.4 稀土硼酸盐发光材料 |
1.4.1 硼酸盐基质的结构特点 |
1.4.2 稀土硼酸盐发光材料的优点 |
1.4.3 稀土硼酸盐发光材料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 |
1.5 LED照明相关术语 |
1.6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低温工艺荧光粉的制备及表征手段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2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扫描电镜分析 |
2.2.3 荧光光谱分析 |
2.2.4 热稳定性测试 |
2.2.5 荧光粉量子效率测试 |
2.2.6 热重分析仪 |
第三章 基于硼酸盐体系低温荧光粉的制备及表征 |
3.1 Sr_2MgB_2O_6:Tb~(3+),Li~+绿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1 固相法制备Sr_2MgB_2O_6: Tb~(3+),Li~+荧光粉 |
3.1.2 Sr_2MgB_2O_6: Tb~(3+),Li~+荧光粉的结构与形貌 |
3.1.3 Sr_2MgB_2O_6: Tb~(3+),Li~+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3.2 Li_2AlBO_4: Eu~(3+)橙红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2.1 固相法制备Li_2AlBO_4: Eu~(3+)荧光粉 |
3.2.2 Li_2AlBO_4: Eu~(3+)荧光粉的结构与形貌 |
3.2.3 Li_2AlBO_4: Eu~(3+)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3.3 SrBi_2B_2O_7:Eu~(3+)橙红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3.3.1 固相法制备SrBi_2B2O_7:Eu~(3+)荧光粉 |
3.3.2 Bi_2B_2O_7: Eu~(3+)荧光粉的结构与形貌 |
3.3.3 Bi_2B_2O_7: Eu~(3+)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低温固相法合成双掺杂近紫外激发荧光粉工艺研究 |
4.1 Li_3AlB_2O_6: Eu~(3+)单掺杂橙红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1.1 固相法制备Li_3AlB_2O_6: Eu~(3+)荧光粉 |
4.1.2 Li_3AlB_2O_6: Eu~(3+)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 |
4.1.3 Li_3AlB_2O_6: Eu~(3+)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4.2 Li_3AlB_2O_6: Tb~(3+)单掺杂绿色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2.1 固相法制备Li_3AlB_2O_6: Tb~(3+)荧光粉 |
4.2.2 Li_3Al_B2O_6: Tb~(3+)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 |
4.2.3 Li_3AlB_2O_6: Tb~(3+)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4.3 Li_3AlB_2O_6: Eu~(3+), Tb~(3+)双掺杂荧光粉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
4.3.1 固相法制备Li_3AlB_2O_6:Eu~(3+), Tb~(3+)荧光粉 |
4.3.2 Li_3AlB_2O_6: Eu~(3+), Tb~(3+)荧光粉样品的晶体结构 |
4.3.3 Li_3AlB_2O_6: Eu~(3+), Tb~(3+)荧光粉的光学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Synthesi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Ce~(3+), Tb~(3+) Co-Doped Zn_4B_6O_(13)(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印刷包装防伪中的应用[J]. 高存津,任杰,王纪刚,刘全校,李东立,许文才. 包装工程, 2022
- [2]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D]. 龚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3]Bi3+离子掺杂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 张铭烜. 吉林大学, 2021(01)
- [4]磷酸盐Sr9Y(PO4)7体系LED发光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 付琪.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两种典型磷酸盐红色荧光粉的荧光热稳定机理研究[D]. 张铮铮. 河南大学, 2020
- [6]磷酸盐体系单一组分光谱可调荧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D]. 米瑞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Yb3+/Tm3+掺杂铋基层状半导体近红外上转换发光及调控行为研究[D]. 宋亚湃.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8)
- [8]无机稀土含氧酸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赵姬.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离子掺杂钨酸盐和氟磷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发光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D]. 邓晟.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10]固相法合成近紫外激发硼酸盐荧光粉的低温工艺研究[D]. 李震. 厦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