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缘海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泽[1](2021)在《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沉积物的“源-汇”过程是全球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其循环路径和模式的深入研究是理解地球表生过程的重要途径。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其“源-汇”效应对于周围海域地形地貌有着强烈的控制和刻画作用。近30年来,长江入海泥沙量持续减少,直接导致了长江入海泥沙对浙闽沿岸沉积物物质贡献的降低。在此背景下,浙闽沿岸沉积物的潜在物源包括浙闽沿岸当地陆源物质(河流陆源物质和海岸基岩)和长江。但是,浙闽沿岸海洋环流十分复杂,这导致很难直接解译沉积物中携带的物源信号。因此,对浙闽沿岸沉积物主要物质来源的研究是沉积学领域的重要内容。潮滩作为浙闽沿岸受海陆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区域,其表层沉积物中携带的物源信号也是最清晰的,是研究浙闽沿岸沉积物主要物质来源的绝佳材料。事实上,潮滩沉积作为后备土地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和总量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潮滩沉积物源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采集了杭州湾至福州湾沿岸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以及长江和浙闽主要河流(钱塘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和闽江)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并开展了详细的粒度、磁学和常量元素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砂的含量相当有限。受原岩及其赋存的矿物的性质控制,沉积物中K元素和Mg元素多富集,但是Al元素和Na元素多亏损;沉积物的磁性主要受到磁铁矿控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磁性矿物的含量、磁畴和矫顽力方面。(2)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特征和平均粒度关系不大,χ、HIRM、SIRM、MDF20-100m T、(IRM0.1-1T)AF100m T、S-ratio可以用于判源指标的构造;常量元素特征受粒度影响较大,但是因子分析结果指示Mg、Si、Ti和Fe元素可以作为构造判源指标的备选参数。(3)物源判别结果指示,浙闽泥质潮滩沉积的物源包括长江、海岸基岩和浙闽河流。杭州湾至福宁湾,沉积物普遍受到长江和浙江诸河混合物质的影响,且浙江诸河的物质贡献较大;隘顽湾和象山港沉积物还受到其附近海岸基岩的影响;福建沿岸沉积物主要受到福建当地物质的影响,罗源湾沉积物和福州湾沉积物受长江和浙江诸河的影响有限,闽江和海岸基岩是其主要物源;福宁湾是研究区沉积物主要物源发生转换的区域,因此其沉积物的物源包括浙闽诸河、长江以及福建当地海岸基岩。
王雪松,陈忠,许安涛,田雨杭,曹立,张斌[2](2022)在《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以来陆源碎屑粒度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演变受多种因素控制,但目前对末次冰盛期以来底流的敏感指标、演变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选取南海东北部深水区16ZBS11岩心开展陆源碎屑粒度测试和年龄测定,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环境敏感因子,并计算底流强度及搬运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陆源碎屑主要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砂组分仅在部分层位出现。南海东北部深海沉积环境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第Ⅰ阶段为22.39~16.02ka BP,第Ⅱ阶段为16.02~9.58ka BP,第Ⅲ阶段为9.58ka BP至今,各阶段粘土和粉砂组分均呈反相演变过程。海平面变化是深海沉积和海洋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末次冰盛期以来南海东北部深海盆底流强度和搬运能力逐渐减弱并呈同步变化, 16ka BP、11.5ka BP后南海分别与印度洋、台湾海峡连通,影响了南海北部的海洋过程。特别是9.58ka BP以来南海北部海洋混合方式和强度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深海陆源碎屑的输运及沉积演化。本文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南海北部底流活动演变和南海深海过程提供了新证据。
张钰莹[3](2021)在《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黑潮流区九州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柱样KPR12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孔虫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记录建立了岩芯的年代框架,恢复岩芯底部年龄约40万年;重点研究了有机碳埋藏和海洋古生产力的轨道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陆源输入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探讨了该区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冰期-间冰期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其环境响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KPR12岩芯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百分含量整体偏低(0.062%~0.443%,平均0.216%),碳埋藏通量介于0.82~11.74 mg/cm2/ka,与开放大洋的埋藏量相当;相对边缘海区低1~2个数量级,推测这与研究区缺乏大河直接输入巨量的陆源物质以及海区生产力相对较低有关。岩芯TOC含量与埋藏通量整体呈冰期高-间冰期低的显着旋回特征。此外,有机碳的C/N比、δ13C指示了该区有机质主要受海洋生源和陆源输入的混合贡献,以海洋生源(平均~66%)为主。研究区的陆源物质主要通过风尘和日本九州岛河流输入,同时受到黑潮强度、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共同影响,冰期陆源有机质埋藏通量更高。研究区硅质生产力较低(生物硅Opal含量~1%),无明显的冰期旋回变化特征;碳酸钙(Ca CO3)和生源钡(Bio-Ba)含量指示古生产力变化明显呈间冰期高-冰期低的旋回特征,与有机碳埋藏通量以及亚洲风尘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TOC作为海洋古生产力替代指标具有局限性,同时风尘可能对该区海洋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限。根据Bio-Ba含量重建,显示研究区40万年来的初级生产力整体较低(冰期105mg/m2/ka,间冰期128 mg/m2/ka),这可能是由于表层营养盐浓度较低所致。同时,冰期时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形成加强致使水体层化显着,阻碍了底部营养物质向表层输送,进而抑制了初级生产力。沉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的富集特征指示研究区底层沉积物-水界面处于相对氧化状态;但其含氧条件及陆源细颗粒物质含量具有冰期-间冰期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冰期时RSEs(V、Th、Tl、Ga等)富集程度较高,指示水界面相对偏还原,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同时岩芯细粒组分与TOC呈一定的负相关,且冰期时细粒物质输入增加,可吸附更多有机质并加速其向海底沉降。反之,间冰期时水界面的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细颗粒物输入减少,有机碳的埋藏通量降低。综上,研究区的TOC埋藏对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尺度敏感响应,其演化规律与古生产力记录并不耦合,说明古生产力可能不是影响该岩芯TOC埋藏特征的主控因素;另外,在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以及细粒物质吸附和沉降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研究区的有机碳埋藏整体呈现“冰期碳埋藏量更高、间冰期降解作用更显着”的演化模式。
张志顺[4](2020)在《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文中认为西菲律宾海是全球海-气和海-陆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之一,是全球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因而在研究区域的源-汇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菲律宾岛弧是西菲律宾深海碎屑沉积物的主要源区,然而对于其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因而缺少可供物源对比研究的基础数据;对于岛弧物质向深海输入的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也缺乏清晰的认识。2006年“国际海洋全球过去气候变化(IMAGES)”MD155航次在吕宋岛东侧比科尔岛架MD06-3052站采集到了高质量的沉积岩心,为开展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对该岩心碎屑沉积物的矿物组成、粒度、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碎屑沉积物的来源、输运方式,探讨了碎屑物质向海输入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综合矿物分析仪(Tescan Integrated Mineral Analyser,TIMA)分析方法,在比科尔岛架正常海相沉积物中识别出的主要矿物包括方解石、文石、电气石、斜长石、石英、绿帘石。浊流层矿物组成与正常海相沉积层类似,火山灰层以含有火山玻璃为特征,但不同火山灰层的火山玻璃含量和形态存在差异。研究区中的文石和方解石主要是生物成因的,而石英、斜长石、电气石等代表了陆源碎屑组分。150 ka以来碳酸盐的含量在间冰期增加而冰期时减少,石英、斜长石以及电气石的含量变化与其相反,表现为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石英/碳酸盐比值具有冰期高而间冰期低的变化趋势,指示了研究区冰期时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增加,间冰期时输入减少。在MD06-3052孔中,正常海相沉积层位的碎屑物质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砂含量较低,而火山灰层和浊流层中砂含量明显增加。利用粒度参数化端元分析方法,在正常海相沉积层位的碎屑组分中分离出EM1(众数2μm)、EM2(众数10μm)和EM3(众数45μm)三个端元。根据各端元粒径分布,对不同粒级(<4μm和>20μm)碎屑进行了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MD06-3052孔不同碎屑端元主要来源于菲律宾岛弧。此外,通过火山灰层中火山玻璃主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D06-3052岩心中约18 ka(A1)和76 ka(A3)堆积的火山灰来源于皮纳图博(Pinatubo)火山的喷发,而103 ka的火山灰(A4)来自于比科尔弧火山活动区的安山-英安质岩浆喷发。结合碎屑沉积物的来源和粒级进一步分析了各端元输运方式,其中EM1和EM2碎屑端元分别通过表层流和底层流搬运到比科尔岛架,EM3粗粒碎屑端元则是低海平面时期裸露的岛架碎屑沉积物在重力流作用下再沉积形成的。风化碎屑总含量和各端元含量变化,以及粗碎屑(EM2和EM3)质量堆积速率(MAR)的变化相同,并与全球海平面协同变化,150 ka以来表现为冰期低海平面时(40~14 ka和150~130 ka)高而间冰期高海平面时低,而细粒EM1碎屑端元的MAR在40~14 ka低海面时并未明显增加。我们认为,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吕宋岛粗碎屑物质向比科尔岛架输入的主要因素。冰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使大部分岛架裸露并成为新的物源区,这导致菲律宾岛弧碎屑物质在从源到汇系统中的搬运距离大大缩短,从而使粗碎屑向研究站位的输入明显增加。细粒碎屑端元的输入除了受到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洋流和区域降水的影响。
豆汝席[5](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文中提出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封闭程度最高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横跨温带和寒带两个气候带并以高“海槛”、发育季节性海冰、深层水和纹层沉积为显着特征,是研究东亚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的关键海区之一。目前日本海接受来自河流、风尘、海冰输运的陆源碎屑和火山物质。本文通过对日本海西部沉积岩心LV53-18-2的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阐述了末次冰期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和搬运动力,分析了控制碎屑物质来源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物源演化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本文建立了LV53-18-2岩心3万年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分析了393个沉积物粒度(全样)、132个主微量元素样品(<63μm)和31个Sr-Nd同位素样品(<63μm),采用主成分分析、端元分析等统计方法,重建了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海冰、底流活动和陆源碎屑的演化历史。LV53-18-2沉积岩心的变化总体上可分为30~15 ka、15~8 ka和8~0 ka三个变化阶段。在30~15 ka,与海冰活动相关的粒度端元(40~160μm)含量及其沉积通量逐渐降低,这也与元素因子F3(Zr和Hf)含量变化相似,指示研究区海冰活动不活跃。与底流活动相关的粒径端元指标EM1(2~20μm)含量和因子F4(S和Mo)显示研究区底流活动明显受海冰活动的控制,季节性海冰高强度活动时段底流活动增强,而常年冰出现时期(HS1)水体通风明显减弱。稀土元素δEu异常介于1.0~1.2之间,表现出弱正异常,表明沉积物中可能存在年轻火山物质的贡献。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55~64之间,表明此时沉积物源区为弱风化。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5.09~-4.05之间,87Sr/86Sr介于0.708164~0.711713之间)显示,沉积物组分由火山-东北沙地(科尔沁)二端元混合而成,此时段沉积物组分主要来自东北沙地(科尔沁)。在15~8 ka,研究区存在强烈海冰活动,大量IRD的沉积影响了底流指标的有效性,而因子F4(S和Mo)含量指示15 ka之后水体通风状况明显改善。δEu整体介于1.05~1.2之间,属于弱正异常,CIA介于54~58之间,指示风化程度较上一阶段明显减弱。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4.48~-3.80之间,87Sr/86Sr介于0.707683~0.708634之间)显示此时段沉积物组分明显区别于末次冰期,沉积物中火山成分有所增加。8 ka之后,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显示此时段海冰活动明显减弱,底流指标EM1和因子F4(S和Mo)含量指示5 ka之后水体通风增强至现代水平。δEu存在显着正异常(1.2~1.4),CIA介于52~57,指示沉积物风化程度很弱。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3.16~-2.45,87Sr/86Sr介于0.706347~0.707147)显示此时段沉积物中火山物质的比重明显增加。在末次冰期晚期-冰消期早期(30~15 ka),低日射量和强盛东亚冬季风(EAWM)盛行,日本海西部海冰活动较弱,与盐析相关的底流活动也相应减弱,此时陆源碎屑主要来自强盛EAWM控制下的东北沙地(科尔沁),IRD输入量和火山物质均有限。在末次冰消期晚期-早全新世(15~8 ka),受强盛EAWM和强化东亚夏季风(EASM)的影响,大量IRD的输入显着影响了沉积物组成,此时来自东北沙地(科尔沁)的物质含量减少,海冰搬运的弱风化物质明显增多。中全新世(8 ka)以来,EAWM明显减弱,同时伴随高温对马暖流的输入,沉积物IRD含量降低。此时沉积物中东北沙地(科尔沁)物质供给显着降低,同时火山物质比重明显提高,指示日本海西部利曼寒流发育,将上游火山物质输运到研究区。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物源主要由东北沙地粉尘、海冰搬运的近岸物质和火山物质组成,东北沙地(科尔沁)物质比重逐渐降低而火山物质贡献增加,IRD在15~8 ka具有突出贡献,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对马暖流是影响日本海西部海冰、底流和物源演化的主要因素。
李琼玉[6](2020)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文中认为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记录着研究区海陆变迁、季风波动、洋流入侵以及物质来源变化等丰富的地质信息,是研究该地区沉积过程和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场所,论文针对重力柱状样,通过沉积粒度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有孔虫特征分析,系统研究了6420 a B.P.以来东海内陆架的全新世沉积、古气候环境记录与响应特征。本次研究对选自研究区的S04—3孔样品建立年代模式,研究区内沉积速率高,呈现出深层快浅层慢的不稳定趋势;沉积物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解研究区内水动力环境变化,以及粗粒组分与东亚冬季风有良好的响应关系;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物质来源于台湾暖流输送台湾河流中沉积物和东亚冬季风控制下的长江物质和沿岸流沉积物,两个主要物源区输运量根据年际差异以及陆源物质入海通量而变化。利用底栖有孔虫冷、暖水指示种及台湾暖流代表种分析,得到冷水组合种(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Cribrononion vitreum、Bulimina marginata、Florilus spp.、Eggerella advena)对气候变化敏感,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并采用以上代替指标同敦德冰芯δ18O、格陵兰冰芯GISP2δ18O和红原泥炭δ18O相关参数指标纵向对比,划分了三个阶段季风的波动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认为研究区出现了8次降温事件:C1(5613±100 a B.P.)、C2(4472 a—4385 a B.P.)、C3(4122a—4034 a B.P.)、C4(2806±40 a B.P.)、C5(2100±30 a B.P.)、C6(1400 a—1050 a B.P.)、C7(700±30 a B.P.)、C8(300±30 a B.P.)。
梁娟[7](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张潇[8](2019)在《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第32次南极科考航次期间于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采集的D6-03、D6-06岩芯和2014年春季南海北部航次在陆架采集的1 1、16号站岩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岩芯中放射性核素210Pb和2266Ra的测定构建了近代150年左右的年代学基础,结合沉积物沉积速率的变化、黑碳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有机质δ13CTOC信号、黑碳14C丰度(B14C)以及其它辅助参数,以近代沉积年代学为背景研究了近百年来黑碳年代际变化规律、对周边环境的指示以及两个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对全球黑碳的贡献。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两个岩芯中的黑碳在工业革命前后来源存在较大差异,1860s之前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质燃烧,工业革命之后多了化石燃料的贡献。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记载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南奥克尼群岛侵蚀加剧和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历史,两个岩芯间的差异揭示了局地海流在调控黑碳年代际变化方面起关键作用。根据D6-03和D6-06岩芯中黑碳含量和通量,估算得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埋藏通量为2316 Gg,占全球陆架黑碳年埋藏通量的13.5-79.9%,揭示了南极陆架是全球黑碳的高效埋藏区。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及δ13CTOC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伴随黑碳输入的Fe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可能是黑碳和有机碳关联的机制,为该海域黑碳间接指示初级生产力变化提供了支持。南海位于全球最大的黑碳排放源区-东南亚,此海域陆架沉积物中黑碳年代际变化不仅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化石燃料使用加剧这一现象,同时也记录了香港英治初期初加工业的兴起。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受海岸侵蚀和燃烧排放两个来源共同调控,不同岩芯间黑碳变化差异明显和局地沉积环境有关。黑碳沉积通量的年代际变化整体反映了周边化石燃料使用的历史,近年来的黑碳埋藏通量的降低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估算得黑碳年埋藏量为353 Gg,南海陆架面积占据全球海洋总陆架的4.8%,黑碳年埋藏量占全球陆架的2.1-12.2%。两个典型海域的研究表明,B14C数据可以在定性和定量黑碳来源方面提供关键信息,陆源石墨型黑碳在沉积物中的占比不可忽略。黑碳含量和沉积通量蕴含了燃烧成因黑碳来源的变化和地质成因的石墨型黑碳变化等信息。相同海域不同站位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差异揭示了局地沉积环境(海流)在沉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源排放强弱和沉积物黑碳的埋藏通量大小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魏传义[9](2019)在《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国际贯通大河的流域发育历史和沉积演化越来越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兴趣和关注,尤其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东亚地区和南亚地区最终注入大陆边缘海的几条国际性大河。作为青藏高原与大陆边缘海之间的连接通道,这些大河流域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对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地形格局演化以及研究青藏高原与边缘海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交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在这些大型河流中,长江以其庞大的支流系统,复杂的地质背景,强烈的人类活动等,成为研究此区域河流演化最具代表性的河流。对长江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发展到今天,物源示踪成为研究长江形成与演化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如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同位素地球化学物源示踪,碎屑单矿物物源示踪等。但是纵观前人研究成果,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得出的结论之间存在着差异。目前普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所采用物源示踪手段存在的局限性有关,所以,采用更多的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进行多方法的综合研究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基于“源-汇”系统思想对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方法探索和实例应用分析研究。考虑到沉积物颗粒粒径对沉积物源示踪结果的影响作用,首先对所采集的长江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长江流域现代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研究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的沉积物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25500μm之间,约占样品总体含量的80%;其次是<125μm的悬浮颗粒粒径,含量超过10%;>500μm的粒径组分含量最少,不到10%。长江干流沉积物有“沿程细化”的趋势,越往下游,颗粒粒径越细,分选越好,颗粒粒径越趋于均一化、集中化。第二部分,长江流域不同石英ESR信号心衰退特征研究1.石英ESR信号心光晒退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Al心信号在300h以后达到稳定的残留值;各Ti心ESR信号可在较短时间内(最长需要250 h)完全晒退;E’心信号强度在开始前的16 h内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32-230 h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并在400 h达到稳定的增长,大约是初始信号的2.5倍,这一现象是在国际范围内首次发现。2.河流石英E’心热活化ESR信号特征研究显示:在200℃以下,石英E’心信号强度的增长幅度很小,几乎没有变化;在200-50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信号强度表现出急速增加和快速消减;高于500℃后,信号消失。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300℃左右;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不同的石英样品其E’心信号的最大值会出现在不同的(如330℃)加热温度。第三部分,石英ESR法物源示踪方法探索性研究1.通过对不同形成年代基岩及其沉积物石英E’心ESR信号进行热活化,结果表明:(1)不同形成时代的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不同,具有很好地可识别性;(2)河流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与源岩的形成年龄具有很好的相关性;(3)在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年龄的线性关系拟合中,300℃是最佳的热活化温度。在误差范围内,300℃和330℃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4)河流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可以很好地对应于源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具有很好的“源-汇”系统对应性。因此,石英热活化E’心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河流系统物源示踪剂。2.通过对长江流域不同岩性的小河流域内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的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基岩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差异明显,即变质岩﹥沉积岩﹥花岗岩及其石英脉;(2)不同源岩的沉积物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差异明显,可以很好地指示石英的源(基)岩类型;(3)从源到汇的过程中,河流系统的石英自然E’心信号会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而增强;(4)不同岩性岩石的混合比率会影响混合后石英的自然E’心信号强度;(4)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是一种潜在的定量分析小河流域沉积物源的指标。第四部分,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应用探索1.通过对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各ESR信号强度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1)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以及石英低温信号心信号强度比值在长江的不同干流河段及其主要支流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异特性,特别是上游地区总是处于石英ESR信号强度的低端元值区域,而中下游地区永远处于石英ESR信号强度的高端元值区域;(2)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自然E’心ESR信号强度和低温信号心(Al心VS Ti心)比值可以很好的反映其流域内不同的源(基)岩类型及其组合特征。(3)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及其主要支流现代表层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对其流域内源(基)岩的形成年代具有很好的响应。以形成年龄老的岩石为主的流域其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较大;而出露地层年代较新的流域其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强度较小。(4)石英热活化E’心和石英结晶度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大河流域沉积物源示踪方法;石英热活化E’心和自然E’心相结合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大河流域沉积物源示踪方法。2.石英ESR法示踪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结果显示:(1)总的来说,长江上游地区是长江干流的主要物质供给源区,而下游的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对长江干流物质的贡献不大,这与前人的物源示踪结果相一致。(2)在上游地区中,干流攀枝花至南溪段,支流雅砻江和支流嘉陵江对干流物质的贡献较为明显;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支流岷江对长江干流的物质贡献减小,这可能是与大渡河流域广建发电大坝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岷江泥沙的供给有关。(3)在下游地区中,汉江流域比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对长江干流的物质贡献明显,这与野外观察和前人研究也非常相似。3.位于江汉平原西部丘岗区的宜昌砾石层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三峡以西的长江上游地区,是三峡贯通的直接沉积。石英Ti-Li心ESR测年结果显示宜昌砾石层堆积于0.73-1.12 Ma之间,由此可得出三峡贯通的年代应不晚于1.12 Ma。综上所述,石英ESR信号强度既可以指示源岩岩性特征又可以指代源岩形成年代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方法。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多信号心间的综合对比研究既提高了物源示踪的准确性,又使其成为一种简单、高效的物源示踪方法。此外,随着陆相沉积物石英ESR法测年理论和实例研究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当中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但是,要想将该方法应用到大河流域的物源示踪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如:方法上,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石英低温信号心(Al心VS Ti心)ESR信号强度与其所对应的元素丰度之间的关系;应用上,我们应该先将该方法在小河流域的物源示踪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建立起可靠成熟的理论基础之上再将其应用到大河流域系统的沉积物源示踪研究。
张杰[10](2019)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S05-2孔沉积物4.9ka以来沉积特征、物源指示及气候响应》文中提出论文利用重力柱样品进行沉积物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实验、元素分析测试、以及AMS14C测年,得到沉积物样品各项数据结果,从而分析判断沉积物的相应物质来源以及其沉积特征,并参照相关的地质和环境气候记录数据和结果,分析4870a BP以来研究区域沉积物对东亚季风及相应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响应和记录。S05-2孔沉积物的组分以粉砂为主,其次是粘土,砂的含量最少。针对粒度参数分析,粒径颗粒相对偏粗,水动力环境较强,分选较差;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为主要的粘土矿物组分,结合定年结果显示,4.9ka-4.3ka阶段,台湾河流物质和长江河流物质为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在4.3ka-3.7ka期间,台湾河流入海物质持续影响,长江和黄河的入海物质的运输量开始增加;2.4ka至今,物质来源为持续作用的台湾河流入海物质,开始混合长江及黄河河流入海物质。选择Rb/Sr的Sr/Rb比值、粒度敏感组分分析、蒙脱石/高岭石比值为替代性指标,结合引用相关格陵兰冰芯GISP2δ18O、董哥洞石笋δ18O和湖光岩玛珥湖磁化率等气候数据,划分了4个季风波动层段,4.9ka-3.6ka BP:中国大陆东部冬季风的强弱波动频繁;3.6ka-2.5ka BP:季风强弱处波动情况较为稳定;2.5ka-2.0ka BP:季风的波动明显且持续时间有所增加;2.0ka BP-至今:有存在相对明显的季风增强期,但是总体趋于平稳。其中包括10个明显的降温事件。
二、边缘海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缘海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浙闽海域沉积物研究进展 |
1.2.2 环境磁学在河流-海洋沉积物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
1.2.3 元素地球化学在河流-海洋沉积物物源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
2.2 洋流 |
2.2.1 黑潮 |
2.2.2 台湾暖流 |
2.2.3 浙闽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 |
2.3 河流 |
2.3.1 长江 |
2.3.2 浙闽沿岸河流 |
2.4 海湾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粒度参数实验 |
3.3 磁学参数实验 |
3.3.1 磁化率 |
3.3.2 非磁滞剩磁 |
3.3.3 等温剩磁 |
3.3.4 S-ratio |
3.3.5 三轴交变退磁 |
3.3.6 κ-T曲线 |
3.4 元素地球化学实验 |
第四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4.1 沉积物类型和组成 |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积物常量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5.1 常量元素氧化物丰度特征 |
5.2 化学风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6.1 磁性矿物 |
6.2 磁化率和等温剩磁特征 |
6.2.1 磁化率特征 |
6.2.2 等温剩磁特征 |
6.3 研究区沉积物磁畴特征 |
6.4 矫顽力特征 |
6.4.1 S-ratio |
6.4.2 三轴等温剩磁逐步交变退磁 |
6.5 小结 |
第七章 沉积物物源判别 |
7.1 建立判源指标 |
7.1.1 常量元素指标 |
7.1.2 磁学指标 |
7.2 物源判别 |
7.2.1 浙江沿岸沉积物物源判别 |
7.2.2 福建沿岸沉积物物源判别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以来陆源碎屑粒度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样品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与粒度测试 |
2.2 AMS14C测年 |
2.3 粒度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年龄框架及沉积速率 |
3.2 陆源碎屑粒度组成与沉积环境判别 |
3.3 沉积演化阶段的划分及特征 |
3.4 敏感性粒度组分及底流搬运强度指标 |
4 讨论 |
4.1 海平面变化对深海沉积的强烈控制作用 |
4.2 南海与印度洋的连通对底流强度与搬运能力的影响 |
4.3 台湾海峡的贯通及其对深海沉积的影响 |
5 结论 |
(3)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记录 |
0.2.2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来源 |
0.2.3 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物质 |
0.2.4 海洋古生产力演化 |
0.2.5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0.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工作量 |
1.研究区域概况 |
1.1 地质背景 |
1.2 水文特征 |
1.2.1 温盐特征 |
1.2.2 河流输入特征 |
1.2.3 洋流分布特征 |
1.2.3.1 表层洋流 |
1.2.3.2 深层洋流 |
1.3 气候背景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分析方法 |
2.2.1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值测定 |
2.2.2 AMS~(14)C测年 |
2.2.3 沉积物粒度分析 |
2.2.4 总碳、总有机碳分析 |
2.2.5 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析 |
2.2.6 常、微量元素测试 |
2.2.7 生物硅分析测试 |
2.2.8 数据处理方法 |
3.沉积年代地层学框架 |
3.1 沉积物岩性特征 |
3.2 岩芯年代框架 |
3.2.1 AMS~(14)C年龄 |
3.2.2 氧同位素地层 |
3.3 沉积速率与质量累积速率 |
4.有机碳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有机碳含量及其埋藏通量的旋回特征 |
4.1.1 沉积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
4.1.2 沉积有机碳埋藏通量变化特征 |
4.2 岩芯沉积有机碳来源分析 |
4.2.1 沉积有机碳来源 |
4.2.2 岩芯海源、陆源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4.2.3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来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5.冰期旋回中古生产力记录及其影响因素 |
5.1 古生产力指标的轨道尺度记录 |
5.2 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产力演化的影响因素 |
5.2.1 风尘输入 |
5.2.2 营养盐供应 |
5.2.3 水文环境 |
5.3 小结 |
6.西北太平洋40 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环境指示意义 |
6.1 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
6.1.1 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碳保存的制约 |
6.1.1.1 水柱溶解氧 |
6.1.1.2 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
6.1.2 粘土颗粒对有机碳的吸附与沉降 |
6.2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变化模式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6.3 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沉积特征 |
1.2.2 沉积物源区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物输运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特征 |
2.2 构造地质背景 |
2.3 火山活动 |
2.4 沉积特征 |
2.5 气候特征 |
2.6 水文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地层年龄框架 |
3.3 研究技术路线和分析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比科尔岛架沉积特征 |
4.1 沉积物矿物组成 |
4.1.1 正常海相沉积层矿物组成和变化 |
4.1.2 浊流层矿物组成特征 |
4.2 碎屑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1 粒度组成和分布 |
4.2.2 粒度参数化端元分析 |
4.3 碎屑沉积物的Sr、Nd同位素特征 |
4.4 火山灰层沉积特征 |
4.4.1 火山灰层矿物特征 |
4.4.2 火山玻璃主量元素 |
4.4.3 火山玻璃微量元素 |
第五章 碎屑沉积物的来源和输运方式 |
5.1 风化碎屑沉积物的来源:Sr、Nd同位素证据 |
5.2 火山灰层的源区 |
5.3 碎屑沉积物的输运方式 |
第六章 碎屑沉积物输入比科尔岛架的控制因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海洋学和气候特征 |
2.2.1 水文和表层环流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日本海特征水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和年龄模型 |
3.2 实验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3 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4 Sr-Nd同位素分析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 |
3.3.2 粒径端元分析 |
3.3.3 可分选粉砂百分比和平均粒径计算方法 |
3.3.4 质量累积速率的计算 |
第四章 岩心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性特征和线性沉积速率 |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1 沉积物粒径-频率分布 |
4.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2.3 端元分析结果 |
4.2.4 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
4.3 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常微量元素 |
4.3.2 稀土元素 |
4.3.3 Sr-Nd同位素 |
第五章 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海冰和底流演化 |
5.1 海冰和底流活动指标 |
5.1.1 粒度指标 |
5.1.2 元素指标 |
5.2 日本海西部海冰活动变化 |
5.3 日本海西部底流演化 |
第六章 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陆源碎屑来源与古环境演化 |
6.1 主微量元素证据 |
6.2 Sr-Nd同位素的证据 |
6.3 陆源碎屑来源与古环境演化历史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科研情况 |
(6)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主要径流 |
2.3 环流系统 |
2.4 沉积物分布 |
2.5 气候与环境 |
3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样品采集 |
3.1.2 岩性特征 |
3.2 分析方法 |
3.2.1 年代测试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黏土矿物分析 |
3.2.4 底栖有孔虫分析 |
4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特征 |
4.1 年代测试与沉积速率 |
4.2 粒度特征 |
4.2.1 粒度参数分析 |
4.2.2 敏感粒级 |
5 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分析 |
5.1 黏土矿物指示意义 |
5.2 黏土矿物组成 |
5.3 物源分析 |
6 底栖有孔虫群落 |
6.1 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 |
6.2 底栖有孔虫主要种属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
6.3 底栖有孔虫环境指示意义 |
7 古气候重建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及说明 |
(7)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水文气象特征 |
2.2.1 东海沿岸流 |
2.2.2 黑潮 |
2.2.3 台湾暖流 |
2.2.4 陆架上升流 |
2.2.5 潮汐与波浪 |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3.1 沉积物来源 |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2.3 年代测试分析 |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2.1 测年结果 |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
6.3.1 测年结果 |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成果与认识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碳简介 |
1.1.1 定义 |
1.1.2 黑碳的产生过程及结构 |
1.1.3 黑碳的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
1.2 黑碳的测定方法 |
1.3 黑碳在不同储库中的环境效应 |
1.3.1 大气 |
1.3.2 冰雪 |
1.3.3 土壤和沉积物 |
1.4 沉积物中的黑碳 |
1.4.1 研究意义及现状 |
1.4.2 影响黑碳埋藏的因素 |
1.5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沉积物黑碳的测定 |
2.2 海洋沉积物~(210)Pb年代学 |
2.2.1 海洋沉积物中的~(210)Pb |
2.2.2 ~(210)Pb定年模型简介 |
2.2.3 放射性核素~(210)Pb、~(226)Ra的γ能谱仪测定 |
2.2.4 比活度的相关计算 |
2.3 沉积物粒度测定和参数求算方法 |
2.3.1 沉积物粒度测定 |
2.3.2 粒度参数求算方式 |
2.4 黑碳、有机碳、有机氮及δ~(13)C_(TOC)测量 |
2.4.1 样品前处理 |
2.4.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样品预处理 |
3.2.3 ~(210)Pb、~(226)Ra、TOC、BC、δ~(13)C_(TOC)的测定 |
3.3 结果 |
3.3.1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
3.3.2 岩芯近代沉积年代学 |
3.3.3 沉积物中TOC、TN含量及C/N比值 |
3.3.4 岩芯中δ~(13)C_(TOC) |
3.3.5 岩芯中BC含量、埋藏通量及BC/TOC比值 |
3.3.6 D6-03岩芯中黑碳的~(14)C |
3.4 讨论 |
3.4.1 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调控因素 |
3.4.2 南极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埋藏 |
3.4.3 黑碳对南极生产力变化的潜在指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 |
4.1 引言 |
4.2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预处理 |
4.2.3 ~(210)Pb、~(226)Ra、TOC、BC、δ~(13)C_(TOC)的测定 |
4.3 结果 |
4.3.1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
4.3.2 岩芯近代沉积年代学 |
4.3.3 岩芯中BC含量、TOC含量、BC埋藏通量与BC/TOC 比值 |
4.3.4 岩芯中δ~(13)C_(TOC) |
4.3.5 16岩芯中黑碳的~(14)C |
4.4 讨论 |
4.4.1 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调控因素 |
4.4.2 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埋藏 |
4.5 结论 |
第五章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指示的对比 |
5.1 本研究中区域间的对比 |
5.1.1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B~(14)C数据对比 |
5.1.2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中黑碳年代际变化对比 |
5.1.3 南极半岛东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架岩芯中黑碳埋藏对比 |
5.2 本研究与已有报道值的海域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区域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河流域“源-汇”系统演化已成为国际地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
1.1.2 长江流域“源-汇”系统研究意义重大 |
1.2 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优势 |
1.3.1 石英ESR法测年可以提供良好的年代框架约束 |
1.3.2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手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及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 研究计划 |
1.5.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
2.1 石英结晶度指数(CI) |
2.2 电子自旋共振(ESR)简介 |
2.2.1 ESR波谱学理论基础 |
2.2.2 超精细相互作用 |
2.2.3 地质样品ESR信号形成的理论基础 |
2.3 ESR法测年研究进展 |
2.3.1 ESR法测年原理 |
2.3.2 ESR法测年对象 |
2.3.3 ESR法测年范围 |
2.3.4 ESR法测年在第四纪测年中的应用 |
2.4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
2.4.1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原理 |
2.4.2 石英ESR物源示踪方法 |
2.4.3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应用实例分析 |
2.4.4 节小结 |
2.5 石英ESR法在长江沉积物源示踪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长江流域概况 |
3.1 流域地貌特征 |
3.2 流域地质及其构造特征 |
3.2.1 流域构造特征 |
3.2.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3.3 长江流域支流水系及其组合特征 |
3.3.1 水系特征 |
3.3.2 水文特征 |
第四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1.1 方法探索性实验样品 |
4.1.2 长江流域现代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 |
4.1.3 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及其下伏地层样品采集 |
4.2 实验方法与测试、分析 |
4.2.1 ESR实验样品前处理 |
4.2.2 辐照实验 |
4.2.3 加热实验 |
4.2.4 光晒退实验 |
4.2.5 石英ESR信号测量 |
4.2.6 石英含量(QC)和石英结晶度(CI值)测试 |
4.2.7 粒度测试 |
4.2.8 环境剂量率测试 |
第五章 长江流域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
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5.2 粒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粒度组成特征 |
5.2.2 粒度分布频率曲线特征 |
5.2.3 粒度参数特征 |
5.3 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流域石英ESR信号心衰退特征研究 |
6.1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的光晒退特征研究 |
6.1.1 样品采集与晒退实验 |
6.1.2 光晒退实验结果与分析 |
6.2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热活化特征研究 |
6.3 章小结 |
6.3.1 河流石英ESR信号心光晒退特征研究 |
6.3.2 河流石英E'心热活化ESR信号特征研究 |
第七章 石英ESR法在河流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方法探索研究 |
7.1 石英热活化E'心物源示踪 |
7.1.1 样品采集 |
7.1.2 石英热活化E'心信号强度与源岩形成年龄的关系 |
7.1.3 石英热活化E'心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河流沉积物源示踪剂 |
7.2 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7.2.1 样品采集 |
7.2.2 沉积物石英自然E'心信号强度可以良好的指示源岩岩性特征 |
7.3 章小结 |
7.3.1 河流石英热活化E'心ESR信号物源示踪 |
7.3.2 河流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第八章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在长江流域现代“源-汇”系统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
8.1 石英自然E'心物源示踪 |
8.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8.1.2 石英自然E'心测试结果与分析 |
8.1.3 石英自然E'心半定量物源示踪 |
8.1.4 节小结 |
8.2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 |
8.2.1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结果与分析 |
8.2.2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指示意义 |
8.3 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空间分布特征 |
8.3.1 长江流域沉积物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空间分布特征.. |
8.3.2 石英热活化E'心VS自然E'心物源示踪应用分析 |
8.3.3 节小结 |
8.4 辐照2500Gy石英低温信号心(Al心 VS Ti心)物源示踪 |
8.4.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8.4.2 结果与分析 |
8.4.3 石英中微量元素与其ESR信号心的对应关系 |
8.4.4 源岩类型与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分析 |
8.4.5 长江流域基岩类型与ESR低温信号心比值关系 |
8.4.6 与其它物源示踪结果的对比分析 |
8.4.7 节小结 |
8.5 石英ESR信号强度特征及其物源示踪指示意义 |
8.5.1 石英ESR信号强度的控制因素 |
8.5.2 石英ESR信号心的物源示踪意义 |
第九章 江汉盆地沉积物石英ESR法测年和物源示踪研究 |
9.1 宜昌砾石层 |
9.2 宜昌砾石层石英ESR年代学研究 |
9.2.1 长江宜昌段现代沉积物石英Ti-Li心ESR信号强度 |
9.2.2 等效剂量及年龄测定 |
9.3 石英热活化E'心与石英结晶度(CI值)物源示踪 |
9.3.1 宜昌砾石层及其下伏基岩石英ESR法物源示踪 |
9.3.2 宜昌砾石层与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石英ESR法物源示踪 |
9.4 长江三峡演化过程 |
9.4.1 对三峡贯通时限的约束 |
9.4.2 与江汉平原沉降中心沉积物源示踪结果的对比 |
9.4.3 对长江三峡演化的启示 |
9.5 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东海内陆架泥质区S05-2孔沉积物4.9ka以来沉积特征、物源指示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完成相应工作量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东海地质概况 |
2.2 东海气候背景概况 |
2.3 东海水动力背景概况 |
3 研究材料及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分析方法 |
3.2.1 年代测试分析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粘土矿物物质分析 |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4 沉积物年代模式及粒度特征 |
4.1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S05-2 孔沉积物年代框架 |
4.2 沉积学特征 |
4.3 提取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
5 粘土矿物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5.1 沉积物粘土矿物分析 |
5.1.1 粘土矿物特征分析 |
5.1.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
5.2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5.2.1 X-射线荧光扫描元素选择及相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5.2.2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Rb/Sr与 Zr/Rb关于气候或环境指示 |
6 相关参数指标对于古环境指示分析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边缘海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闽沿岸泥质潮滩沉积物源研究[D]. 张兴泽.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末次冰盛期以来陆源碎屑粒度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雪松,陈忠,许安涛,田雨杭,曹立,张斌. 热带海洋学报, 2022(01)
- [3]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D]. 张钰莹.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4]150ka以来比科尔岛架碎屑沉积物输入变化及其控制因素[D]. 张志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D]. 豆汝席.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
- [6]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全新世沉积环境及有孔虫多样性研究研究[D]. 李琼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南极及南海陆架沉积物中黑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指示[D]. 张潇. 厦门大学, 2019(09)
- [9]石英ESR法在长江流域沉积物源示踪中的探讨及应用[D]. 魏传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10]东海内陆架泥质区S05-2孔沉积物4.9ka以来沉积特征、物源指示及气候响应[D]. 张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