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1](2021)在《极端干旱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化加剧的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惠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极端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系统生产力、多样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而极端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影响未见报道。因此,研究极端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时空变化的影响就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内蒙古温带草原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遥感影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估算,以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定量分析生态系统价值,研究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覆盖内蒙古主要草原类型的六个极端干旱联网实验确定极端干旱后各指标的响应比,研究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影响。本论文可以量化极端干旱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影响,认清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危害,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2015-2018年内蒙古温带草原的草产品产量、固碳释氧量、水土保持量和涵养水源量进行评估。草产品产量四年的均值为1171 kg/ha;固碳和释氧量分别为172 g/m2、466 g/m2;水土保持量为30 t/ha;涵养水源量为103 t/ha;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分布上为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根据草原类型进行划分,草甸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要明显高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2)2015-2018年,生长季(5-8月)减少降雨量66%(CHR)及生长季两个月(6、7月)减少降雨量100%(INT)对草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CHR处理下草产品产量、固碳和释氧量、水土保持量和涵养水源量的响应比分别为0.53、0.29、0.54、0.40,INT处理下的响应比分别为0.57、0.37、0.61、0.10。CHR处理下草甸草原上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响应比为0.29、0.16、0.59、0.52,典型草原为0.53、0.28、0.53、0.42,荒漠草原为0.55、0.23、0.53、0.42。INT处理下草甸草原上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响应比为0.39、0.26、0.45、0.24,典型草原为0.60、0.36、0.54、0.09,荒漠草原为0.70、0.32、0.57、0.12。(3)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365亿元,在空间分布上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2015-2018年,草产品价值四年平均值为810亿元,固碳和释氧价值分别为1571亿元、1211亿元,水土保持价值为180亿元,涵养水源价值为593亿元。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四年平均值为2222亿元,典型草原为1840亿元,荒漠草原为303亿元。(4)CHR处理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1312亿元(29%),INT处理下减少了1586亿元(36%)。CHR和INT处理下草甸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减少了545亿元(24%)和680亿元(30%),典型草原分别减少了654亿元(34%)和780亿元(42%),荒漠草原分别减少了113亿元(36%)和126亿元(41%)。总体来看,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在空间上均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草甸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对极端干旱的响应比明显低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草甸和典型草原对不同类型极端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荒漠草原差异不显着。进行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极端干旱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对加强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刘朋涛[2](2021)在《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电力和热的生产有关,发展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内蒙古风力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随着草原风电场的迅速发展,风电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遥感与野外植被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风电场三十年间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以典型草原风电场为例,分析了风电场对周边草原群落、群落微环境及其减排效应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时空格局变化。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以前风电场规模较小,在2008年之前风电场规模增加缓慢,之后内蒙古风电场建设迎来迅猛发展。风电场面积和斑块数快速增加,截止到2020年增至10755 km2及226个斑块。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六个盟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和通辽市),六个盟市风电场面积均超过1000 km2。其中,锡林郭勒盟地区风电场面积最大,达到2147km2,约占全区风电场总面积的20%。内蒙古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最多的是草地,面积为8639km2,占风电场总面积的80%,其次为农田1138 km2,约占总面积的10%,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均较低。草地中典型草原面积最大,其次为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面积分别为5305km2,1677km2和1014km2。2、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以风电场占用面积最大的典型草原为例,通过对36个样地内微气候因素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发现对微气候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近地面的风速会呈现减小的趋势,但空气温湿度没有显着变化。对土壤特征而言,随着离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土壤0-30 cm含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铵态氮含量分别呈现出增加、降低及变化不显着的趋势;土壤0-30 cm硝态氮、全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土壤全磷含量在0-20cm、20-30cm分别表现出不显着和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距风电场距离的增加,在0-10 cm、10-30 cm土层中分别呈现出变化不显着及降低的趋势。3、风电场对草原群落的影响。通过对36个野外样地植物群落的调查,基于功能性状的视角发现风电场会显着降低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功能丰富度、功能多样性,并且改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风电场还会显着影响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会提高植株高度、叶面积、叶干重、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叶片碳氮比、叶片干物质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降低叶片磷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风电场对区域生产力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风电场周边2 km半径处为最大影响范围,并会对该范围内植物生产力造成3%-4%的降低。4、风电场对碳排放影响。同样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某49.5 MW风电场为例,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估了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和处置阶段五个阶段的碳足迹,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碳排放强度。结果发现草原区该风电场碳足迹为18701.29 t,其中建设阶段比例最大,占碳足迹的56.74%,其他依次为生产阶段、处置阶段、运输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占碳足迹的28.18%、12.08%、2.76%和0.24%。材料回收碳足迹为18726.53 t,所减少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50.03%。风电场碳效率为6.57g/kwh,不仅低于煤炭、天然气、石油、核电四种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也比水力、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三种再生能源碳排放强度低。同样是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和陆上非草原区风电相比较,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助力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发展迅速,风电场装机容量占全国之首。鉴于内蒙古草原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探讨风电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碳排放效率,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丽娜[3](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代心灵[4](2020)在《极端干旱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内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降水格局的改变,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增加,对草原生态系统植物与微生物群落均产生显着影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作为一类能与宿主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的微生物,在促进植物获取水分、养分以及提高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其群落易受气候变化和宿主植物的影响。因而解析AMF群落特征与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干旱的响应有助于理解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形下草原生态系统植物-AMF相互作用关系,以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我们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植物群落AMF的类群特征尤其是其对生长季不同时期极端干旱的响应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极端干旱模拟试验平台,选择2种人工构建的不同生活型的3类植物群落,即禾草Ⅰ型(羊草+大针茅+冰草)、禾草II型(羊草+大针茅)和灌木型(小叶锦鸡儿+冷蒿),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研究其根系和土壤中的AMF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初步探究生长季前期、中期和后期极端干旱下不同植物群落内AMF的响应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上,极端干旱对AMF菌丝侵染率无显着影响,但在生长季不同时期干旱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后期处理下的菌丝侵染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植物群落的AMF菌丝侵染率差异显着。禾草II型的显着高于禾草Ⅰ型和灌木型的。研究结果显示极端干旱和植物群落组成对菌丝密度均有显着影响。对照处理下禾草II型的AMF菌丝密度显着高于禾草Ⅰ型和灌木型,但极端干旱处理后,三类植物物种组成下的菌丝密度均并无显着差异,一定程度上说明极端干旱削弱了植物群落类型不同对其AMF菌丝密度的影响。(2)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极端干旱和植物群落不同对根系和土壤中AMF的OTU丰富度均无显着影响,但对其Shannon-wiener指数有显着影响,并在根系和土壤内响应不同。生长季后期极端干旱显着增加土壤AMF的Shannon-wiener指数,灌木型的根系AMF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着低于其他两类,禾草Ⅰ型的土壤AMF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着高于其他两类。(3)从根系和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144个OTU,分属于5科8属。所有处理的优势属均为球囊霉属,但其相对丰度在极端干旱和植物群落间均无显着变化。结合NMDS排序图和多元统计方法对AMF群落进行两两间差异分析发现,极端干旱和植物群落不同对根系AMF群落结构均无显着影响,但生长季前期干旱处理与后期处理的根系AMF群落差异显着。土壤AMF群落结构变化受不同极端干旱处理和植物群落的影响显着,其中生长季后期极端干旱处理下的土壤AMF群落结构与其它处理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禾草I型的土壤AMF群落结构与禾草II型和灌木型的差异显着。(4)土壤因子与AMF菌丝密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MF的菌丝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C/N呈显着负相关。此外,我们发现SOC、p H和C/N对不同干旱处理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AMF群落结构均有显着影响,但Mantel分析显示根系和土壤AMF群落组成与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无显着相关性。
高露[5](2020)在《增减降雨对内蒙古退化草原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降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水分来源,降雨量、降雨时长、降雨强度和地表植被状况共同影响降雨入渗过程,进而影响其对土壤水的补充,最终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稳定及其荒漠化机理是近年来草原生态水文研究的热和难点。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土壤水分数据(5、15、30、60和100cm 土层)、土壤理化性质数据(体积含水量、容重、饱和含水率、电导率、pH和有机质含量)和植被数据(种类、高度、盖度和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通过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方法以及BIOME-BGC模型模拟,探讨了内蒙古退化草原在自然降雨、增加降雨(加50%)和减少降雨(减50%)等不同降雨处理条件下土壤和植物特征变化规律。对于揭示内蒙古典型退化草原水土关键要素、草地荒漠化防止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018年土壤本底值的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动态与降雨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一致,相同降雨过程各土层土壤水分增量呈降低趋势,高降雨强度、降雨前较高的土壤含水率有利于雨水下渗,5和15cm 土层土壤水分增量与降雨强度、土壤初始含水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均有显着和极显着线性关系;30和60cm 土层只与降雨强度及二者交互作用有极显着线性关系,100cm 土层与三者均无显着线性关系。土壤呈弱碱性,随土层加深,pH、电导率及容重增大,有机质含量、饱和含水率减少。容重和pH呈弱变异,其余土壤特性指标均呈中等变异,5~60cm 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降低。(2)自然降雨(CK)和增加降雨(PA)和减少降雨(PR)分区5~60cm 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均值均在PA分区达到最大值,浅层土土壤体积含水率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变化幅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60和100cm 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无明显波动。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土壤温度存在显着相关性,各土层生长季土壤温度先增加后减少。土层土壤电导率和土壤体积含水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5cm 土层6~10月份电导率均有显着差异;15cm 土层6月份PA分区和CK、PR分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余月份3个分区的电导率均有显着差异;30、60和100cm 土层生长季3个分区的电导率均存在显着差异。各分区土壤水分由大到小依次为:PA>CK>PR;土壤温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R>CK>PA;电导率随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变化幅度PR>PA>CK。(3)减少降雨会使物种丰富度下降,可提高冷蒿的重要值,达到3个分区的最大值;增加降雨提高物种丰富度且冷蒿、羊草和木地肤生长季的重要值普遍大于CK分区。CK和PA分区与PR分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显着差异,丰富度指数PA>CK>PR。经1年的增加降雨试验处理,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种多样性,但对综合植被指数的贡献却不大。适当增雨可提高植被地上生物量,整个生长季各个分区的地上生物量总体而言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适当增雨有助于5和15cm 土层根系生长。(4)优化后的BIOME-BGC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壤水分及NPP模拟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可用于模拟。NPP最大值均在8月中旬,增加80%降雨NPP无明显变化,增加120%和160%降雨的NPP最大值分别增大1.93%和3.03%;减少20%、60%和90%降雨的NPP最大值分别减少0.28%、6.34%和11.29%。5、15cm 土层的土壤水分最小值随降雨量增大而增大,增加幅度15cm<5cm 土层;最大值随降雨量减少而减少,减少幅度15cm>5cm 土层;土壤水分波动频率15cm<5cm 土层。对于30cm土层而言,增加120%和160%降雨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变化,但均大于增加80%降雨的土壤水分,减少的降雨量越大,其土壤水分最大值越小且最小值也越小。对于60和100cm深层土而言,土壤水分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明显小于5、15和30cm 土层且变化不显着。(5)两个排放场景RCP4.5和RCP8.5未来30年的NPP均呈增长的趋势,RCP4.5情景下的NPP总体趋势高于RCP8.5情景下的NPP,RCP4.5情景下NPP波动较小,在RCP4.5情景下,NPP最大值出现在2033年可达到198.24g/m2,最小值出现在2021年,为169.25g/m2;在RCP8.5情景下,NPP最大值出现在2027年,达到196.35g/m2,最小值出现在2030年,为165.43g/m2。RCP8.5情景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小于RCP4.5情景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玉山[6](2020)在《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是我国草地资源大省,也是草原火易多发地区,年均草原火面积居全国之首。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因子,如果草原火失去控制形成灾害,就会造成严重损失。草原火的燃烧和蔓延机理直接关系到草原火预测预警、草原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管理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草原火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定量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的可燃物野外调查和室内燃烧试验,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草原可燃物时空分布、草原火时空特征及对火灾碳排放量估算,并基于草原火燃烧实验对草原火行为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地化处理,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基于CA和GIS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火行为模型,实现对草原火蔓延的模拟。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内蒙古草原火多发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的70种主要草原可燃物野外调查为基础,应用锥形量热仪进行燃烧实验,获取了可燃物的10个燃烧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草地类型可燃物燃烧难易程度进行低、中、高定级,为模型模拟提供参数支撑。结果表明歪头菜、菊等19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高,大针茅、毛连菜等25种植被类型易燃性中等,鸢尾、鳞叶龙胆等26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低。(2)结合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内蒙古草原火以及可燃物量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火的年动态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0-2016年的17年间共发生的草原火燃烧面积为5298.75 km2,年均311.69 km2。内蒙古草原火主要集中在春季,火烧面积占全年总火烧面积的57.75%。草原火发生季节差异较强,4月草原火烧面积就约占总面积的1/3;秋季的9、10月份亦为草原火多发期。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草原火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以及阿尔山西部的草原地区。(3)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采样,结合室内控制燃烧实验,测定并计算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计量参数和单位质量可燃物的碳释放量,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内蒙古草原在2000~2016年的17年间草原火总碳排放量为2.24×107 kg,年均碳排放量为1.32×106 kg。碳排放量年际变化不大,2000-2016年碳排放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斜率为-4.57,表明略有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碳排放呈现出内蒙古东中部为高碳排放区,西部为低排放区,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边境地区排放量尤为集中。(4)基于王正非原始模型,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并辅以遥感技术,主要针对可燃物配置格局系数(Ks)和风速更正(Kw)两项指标,优化和修正了王正非火速模型,使部分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Himawari-8数据获取草原火发生的同步观测信息,转换为真实草原火过程参数,进而推算草原火蔓延速度(R),获取常数c(c=0.35)值,对Kw风作用系数进行修正。根据改进的王正非火速模型模拟值与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所模拟预测的3个时段的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可以看出改进参数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具有一定可靠性。(5)基于改进后的王正非草原火蔓延模型,引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Arcpy站点包构建草原火蔓延CA-王正非模型,实现了草原火场的动态模拟。将修正后CA-王正非模型与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接连发生的两起草原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可燃物配置更正系数的增加,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均呈现升高的态势。此外,基于模型模拟的4个时段的过火面积和监测的实际燃烧过火面积的重叠部分占监测的实际燃烧面积的87.49%,认为CA与GIS结合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普日布德力格尔(Jargalsaikhan Purevdelger)[7](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群落结构与土壤呼吸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矿物燃料大量消耗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氮沉降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氮沉降集中区,其中华北、华东以及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区是高氮沉降地区。氮沉降引起了严重的氮饱和问题,深刻影响了生态系统生产力、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养分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与过程。本文通过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和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设置对照CK(0 g.N/m2/yr)、低氮(LN,2.5g N/m2/yr)、中氮(MN,5g N/m2/yr)、高氮(HN,10g N/m2/yr)等四个模拟氮沉降浓度和磷(P,10g N/m2/yr)、氮磷组合(NP,10g NP/m2/yr)添加实验,测定与分析了20122017年连续6年6个处理条件下群落地上生物量,α、β与γ多样性指数,生活型功能群生物量,水分生态类型,群落谱系多样性,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对温度敏感性(Q10)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揭示氮沉降与养分添加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该研究对系统揭示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对草原生态系统应对全球变化、草地管理的实践也有积极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连续6年实验结果表明,LN、MN和HN三个模拟氮沉降水平均没有显着改变内蒙古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群落地上总生物量;但两类草原均对NP添加的响应程度最高,除特别干旱的年份外(2017年),与对照相比,NP添加有增加群落地上总生物量的趋势,特别是氮磷耦合添加显着提高了典型草原的生产功能;而单独P添加的响应最低。表明氮沉降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主要依赖于水-氮-磷的耦合作用。2.模拟氮沉降与养分添加对草甸草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α与γ多样性指数均有显着影响,表现为NP、HN、MN和LN等养分添加处理显着降低了草甸草原的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随着N添加浓度的增加,在实验中后期,α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特别是HN和NP添加显着降低了群落的α和γ多样性指数,而对典型草原影响不显着,表明氮沉降主要降低了水分较好的草甸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P添加对两类草原的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着影响;模拟氮沉降对两类草原群落各年度β多样性影响均不显着,但不同浓度的N添加降低了草甸草原群落β多样性的多年平均值;各处理均没有改变群落谱系多样性。3.氮沉降与养分添加主要影响群落功能群组成,草甸草原LN,MN和NP处理显着提高多年生根茎禾草(PR)的比例,NP处理显着降低了群落次优势生活型功能群多年生丛生禾草(PB)比例;在典型草原,多年生杂类草(PF)在MN处理下显着增加,NP处理显着提高一二年生植物(AB)比例,降低了PB的比例,HN处理显着降低AB比例;N、P养分添加对典型草原水分生态类型影响较弱,而对草甸草原有一定的影响,HN、P和NP处理显着降低了旱中生植物的比例,NP处理显着增加了旱生植物的比例。4.在土壤呼吸响应显着的年份中,不同草原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对模拟N沉降水平的响应不同,草甸草原LN处理表现为抑制土壤呼吸,在HN处理下,促进土壤呼吸速率,典型草原未能表现出显着差异;P添加在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中均表现为抑制效应,NP添加在两种类型草原中效应并不明显;表明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只有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时候才能起作用。5.2012-2017年两类草原的Q10值在0.852.98之间波动,草甸草原的Q10值最高为2.20±0.53,典型草原为2.08±1.06。养分添加并没有显着降低两个草原类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LN、HN和P添加等三个处理有增加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趋势。Q10的变化基本不受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只有在水分相对充足的草地类型或降水较高的年/月份,才能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起作用,且更多依赖于水-氮-磷的耦合作用;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地上总生物量影响较弱,主要影响群落的功能群尺度组成,群落通过各功能群间的互补作用维持了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相对稳定。
乌力吉[8](2020)在《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文中提出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最主要和直接的利用方式,其中放牧强度是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养分输入和输出的关键因子。磷(P)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必需元素,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有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目前,国内外有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C)和氮(N),有关磷平衡的过程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特别是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磷平衡的研究亟待加强。为此,本研究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立的长期放牧实验平台,采用随机设计,分为2个地形和7个放牧强度,共14个放牧处理。对草地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磷含量、磷库以及磷的周转等进行了两年(2016、2017年)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和结论:(1)放牧对土壤表层0~20cm全磷含量和磷库均具有显着的影响,同时地形也是影响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重要因子。在平地放牧系统中,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P<0.05);在坡地放牧系统中,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表现出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均表现为平地高于坡地(P<0.001)。放牧强度虽然没有改变土壤全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但是有时空间异质性的效应大于放牧处理的效应,平地的空间异质性大于坡地。放牧强度和地形均显着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放牧显着增加了两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同时表现出平地系统高于坡地系统。(2)放牧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磷含量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但对地上生物量磷库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差异主要是由于生物量不同导致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磷含量和磷库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和不同年份间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P<0.001)。不论平地系统还是坡地系统,两年数据均表明放牧显着影响地上生物量磷库,具体你响应表现为,随放牧强度增加,2016年呈“单峰型”变化,而2017年呈现降低的趋势。平地和坡地系统中,地上生物量磷含量和磷库均表现为2016高于2017(P<0.001),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有两年含量变化引起的。(3)放牧对凋落物磷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是显着降低了其磷库的大小(P<0.01),主要是生物量的相对贡献率较大。地形条件对凋落物磷含量具有显着的影响(P<0.01),但对凋落物磷库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4)放牧对活根、死根、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均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但放牧显着降低了三者的磷库(P<0.001),三者生物量的相对贡献大于含量的相对贡献。活根磷含量在平地中显着高于坡地(P<0.01),但地形对死根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没有影响(P>0.05)。不同地形和年份对活根和死根磷库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的磷库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显着(P<0.05)。(5)地上凋落物残留率不受放牧强度的影响(P>0.05),但是放牧通过减少凋落物的数量,进而显着降低了磷的释放量(P<0.001)。不同地形下,三个分解阶段的地上凋落物残留率和磷释放量均没有显着差异。根系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受放牧强度和地形的影响(P<0.05)。在平地系统中,残留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单峰型”变化,而坡地系统中残留率与放牧强度呈正相关。放牧对根系凋落物磷释放速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形下基本一致,放牧通过减少了根系生物量进而降低了磷的释放量。放牧对绵羊粪便的分解速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但放牧通过增加粪便排泄量改变了磷的释放量,且平地的释放量显着大于坡地(P<0.001)。(6)放牧对磷的重吸收效率具有显着影响(P<0.05)。平地放牧系统中,重吸收效率均与放牧强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坡地系统中二者随放牧强度增加呈“单峰型”变化(P<0.01)。(7)家畜的采食量和排泄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或“单峰型”变化,在重度放牧下家畜的采食量最大,但在GI=9.0sheepha-1时,家畜采食量下降。绵羊个体增重和每公顷羊增重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个体增重在轻度或中度放牧条件下最大,而每公顷羊增重在重度放牧下最大(P<0.05)。本研究表明,既保持家畜体重增加又不损坏草地健康的最大放牧强度为GI=6.0sheep ha-1。放牧强度对啮齿动物的分布有也一定的影响,当放牧较轻时主要是以体型较小的黑线仓鼠为主,而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达乌尔黄鼠的数量有所增加。放牧强度对昆虫生物量的影响年际间变化较大(P<0.001),在2016年放牧显着降低了昆虫生物量,而2017年放牧对昆虫生物量没有显着影响。综上所述,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放牧不仅加速了磷循环,同时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轻度放牧不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但是畜产品输出较少、经济效益不高;重度放牧尽管增加了畜产品的输出但是也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减低了草地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因此,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是维持草地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关键。
张慧[9](2019)在《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碳交换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由工业革命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全球的大气循环和气候格局变化显着加剧。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比如极端干旱、强降水、热浪等事件。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呈现暖干化的趋势,降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极端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极端干旱的发生时间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与平均气候变化相比,极端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具有不确定性。极端干旱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比如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和生物量等的影响。同时,极端干旱还会影响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组成,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灌丛化,影响了资源的分配和生态系统功能。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极端干旱的单次事件的影响,往往忽略了不同时期的干旱,即干旱发生时间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草原是全球陆地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我国不同类型的草地面积为4亿公顷,我国草原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40%,并且占有了 16.7%的碳贮量。其生态功能和服务严重受到水分有效性的制约。极端干旱事件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交换。极端干旱导致的草原灌木化使得生态系统的功能服务受到了威胁。本研究以我国北方的内蒙古半干旱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动物生态研究站搭建的极端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控制实验(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Biodiversity:ECEB)研究平台。研究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变化(草原灌木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目前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采用了统计分布极值定义极端干旱事件,具体为根据当地可获得的最长60年气象数据,根据耿贝尔极值理论(Gumbel I distribution model)定义连续30天的无效降水为极端干旱事件。实验主要包括两个处理:极端干旱处理主要包括生长季前期干旱(D1)、生长季中期干旱(D2)、生长季后期干旱(D3),还有一个周围环境对照(CK);物种组成处理主要包括两种禾草物种组成(G2)、两种灌木物种组成(S2)、两种禾草和两种灌木组合的物种组成(C3),外加一个原始植被组成处理(W)。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研究了生长季早期、中期、后期的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交换影响,并探究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碳交换、土壤碳氮等元素分析、土壤矿化速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生产力和碳交换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等研究内容。帮助理解在未来极端干旱事件强度和频率增加、干旱发生时间不确定性、物种组成变化的条件下,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的响应情况和演变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在原始植被条件下,极端干旱显着影响了干旱处理期的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早期干旱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在原始植被条件下,极端干旱在处理期间造成了植物荧光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效率即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的降低,且低于生理最适值0.75-0.85,其中早期干旱的效应最为强烈。植物表现出极端干旱下光合生理胁迫,但在统计上差异不显着。在处理结束后,植物原初光能转化效率有较好恢复。羊草和大针茅对三个时期的极端干旱响应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在生长季的早期极端干旱中,羊草的负响应更为强烈。(3)在原有植被条件下,生长季的早期极端干旱的影响强于生长季的中期和后期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生态系统呼吸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并且使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变为碳排放。极端干旱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显着作用,但羊草和大针茅的相对生物量和相对多度有变化。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呼吸(Re)、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土壤含水量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NEE和土壤温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路径分析表明非生物因子(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可以直接影响了初级生产力,还可以通过生物因子(群落光合潜力)影响了初级生产力。(4)在组合物种组成条件下,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三年的平均土壤含水量,生长季早期干旱的土壤含水量最低。极端干旱对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有效磷有显着影响,而植物组成对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有效磷没有显着影响,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有效磷的交互作用不显着。极端干旱、植物组成对土壤总氮没有显着影响。(5)对组合物种组成条件下的统计分析发现,极端干旱显着降低了净生态系统碳吸收(P=0.05)、生态系统呼吸(P<0.01)、总初级生产力(P<0.01),并且年际效应显着(P<0.01)。其中生长季早期干旱的碳吸收最低,负效应最强。物种组成对净生态系统碳交换(P<0.01)、生态系统呼吸(P<0.01)、总初级生产力(P<0.01)影响显着,并且年际效应显着(P<0.01)。灌木物种组成的碳吸收能力最强。极端干旱(F=7.97,P<0.01)和物种组成(P=10.05,P<0.01)处理对总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有显着影响。生长季中期干旱对生物量的负影响最强,禾草物种组合的生物量最高,灌木物种组成的生物量最低。(6)在组合物种组成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和NEE(P=0.05)、Re(P<0.01)、GPP(P<0.01)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土壤温度和NEE(P<0.01)、Re(P<0.01)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干旱处理中,Re对GPP的贡献大于干旱处理以外的时期,说明了干旱处理中碳损失的趋势加大,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碳排放。综上,生长季的早期极端干旱趋势加大,对生态系统的负影响要强于生长季中期和后期干旱,草原灌木化会在短时间内较好抵御极端干旱,在降水格局变化的地位不容忽视。本研究为制定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针提供了基本理论基础,为以后加强干旱的早期预防准备工作提供了依据。
张军[10](2019)在《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半干旱草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草原和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对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的极为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放牧是该类草原主要的草地资源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放牧利用与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植物对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与自我调控机理,对保护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试验样地,通过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气象因子的长期监测,探讨在禁牧与重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进而揭示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与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5年的长期放牧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和累加效应。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有所差别。重度放牧减弱产草高峰期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对水热耦合的响应程度,但对产草高峰期地上现存量关于生长季降水的时滞累加(时滞期为1个月,累加期为2个月)响应影响很小。2.重度放牧不改变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均与累积降水量正相关、与累积温度负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累积降水和温度均呈现正相关。然而,重度放牧减弱累积降水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影响的边际效应。3.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受放牧利用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湿润年都显着大于干旱年。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禁牧区都显着大于重牧区。然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属性却不受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两两之间始终保持线性正相关关系。4.放牧差异化地影响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方差解释比例。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水分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的影响始终大于温度条件。但重度放牧显着减小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比例,而且在禁牧区水分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在重牧区温度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水分条件。5.重度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对植物功能群的年际间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产生显着影响。一方面,长期连续重度放牧不影响C3植物和优势种植物的地上现存量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减小木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由湿润年变为正常年或干旱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4植物向C3植物转移、非优势种植物向优势种植物转移、非禾本植物向禾本植物转移;然而,在干旱年或正常年变为湿润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3植物向C4植物转移、优势种植物向非优势种植物转移、禾本科植物向非禾本科植物转移。此外,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长期重度放牧的累积效应表现出对木本植物向草本植物转移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水分因子是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主要控制因子,长期重度放牧表现出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但对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的影响显着。植物功能群状态格局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因此,研究放牧利用和水热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极端干旱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极端干旱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1 遥感数据来源 |
2.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2.4.1 草产品价值估算 |
2.4.2 固定CO_2价值估算 |
2.4.3 释放O_2价值估算 |
2.4.4 水土保持价值估算 |
2.4.5 涵养水源价值估算 |
第三章 极端干旱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3.1 草产品生产功能 |
3.2 固碳功能 |
3.2.1 净初级生产力 |
3.2.2 固碳功能 |
3.3 释氧功能 |
3.4 土壤保持功能 |
3.5 涵养水源功能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端干旱对于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1 草产品生产的价值 |
4.2 固定CO_2的价值 |
4.3 释放O_2的价值 |
4.4 土壤保持的价值 |
4.5 涵养水源的价值 |
4.6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风电场研究历程 |
1.2.2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
1.2.3 风电场对植被的影响 |
1.2.4 风电场的减排效应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能源利用结构 |
第三章 内蒙古近三十年风电场演变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遥感数据处理 |
3.2.3 风电场信息提取 |
3.2.4 风电场占用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3.2.5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
3.3 研究结果 |
3.3.1 内蒙古风电场时间格局变化 |
3.3.2 内蒙古风电场空间格局变化 |
3.3.3 内蒙古风电场占地土地利用分析 |
3.3.4 内蒙古风电场占用草地类型分析 |
3.3.5 风电场景观格局分析 |
3.4 讨论 |
3.4.1 内蒙古风电场时空分布分析 |
3.4.2 风电场遥感判识 |
3.4.3 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
3.5 小结 |
第四章 风电场对群落微环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地设置 |
4.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2.4 数据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风电场对风速,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3.2 风电场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风电场对下垫面水热条件的影响 |
4.4.2 风电场对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
4.4.3 风电场对土壤碳固持能力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风电场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植物群落调查 |
5.2.2 多样性和群落权重均值的计算 |
5.2.3 数据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植物群落科属组成 |
5.3.2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5.3.3 风电场影响梯度下beta多样性组成格局 |
5.3.4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的影响 |
5.3.5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权重均值的影响 |
5.3.6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风电场对草原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 |
5.4.2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5.4.3 风电场会改变草原植物群落的功能结构 |
5.4.4 风电场会降低内蒙古草原植物的生产力 |
5.5 小结 |
第六章 风电场对碳排放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收集 |
6.2.3 模型参数方程的确定 |
6.3 研究结果 |
6.3.1 各阶段碳排放估算 |
6.3.2 碳足迹结构 |
6.3.3 碳排放强度计算 |
6.4 讨论 |
6.4.1 不同系统边界对碳足迹的影响 |
6.4.2 不同能源方式的碳排放强度 |
6.4.3 草原区风电场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自然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 |
2.3.2 气象数据 |
2.3.3 社会经济数据 |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
2.3.6 其他辅助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2.4.3 核密度分析 |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
2.4.6 随机森林模型 |
2.4.7 熵权法 |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
8.3.1 不确定性分析 |
8.3.2 政策建议 |
8.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极端干旱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内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丛枝菌根真菌概述与分类系统 |
1.2.2 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
1.2.3 丛枝菌根真菌分布、多样性与功能的影响因子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4 土壤理化性质 |
2.5 AMF菌根参数的测定 |
2.5.1 菌丝侵染率 |
2.5.2 菌丝密度 |
2.6 土壤和根系AMF分子多样性的检测 |
2.6.1 土壤和根系DNA提取 |
2.6.2 巢式PCR |
2.6.3 胶回收和纯化 |
2.7 高通量测序 |
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菌丝侵染率与菌丝密度的影响 |
3.3 AMF群落的分子鉴定 |
3.4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多样性的影响 |
3.5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群落组成的影响 |
3.5.1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丰度的影响 |
3.5.2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群落结构的影响 |
3.6 土壤因子与AMF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3.6.1 土壤因子与AMF菌丝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3.6.2 土壤因子与AMF群落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
4.2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菌丝侵染率和菌丝密度的影响 |
4.3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群落的影响 |
4.3.1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3.2 极端干旱与植物群落组成对AMF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
4.4 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增减降雨对内蒙古退化草原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电导率的研究进展 |
1.2.2 植被生物量及NPP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2.3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气候情况 |
2.1.3 土壤及植被情况 |
2.2 试验设计与仪器介绍 |
2.3 数据处理 |
2.3.1 气象与土壤数据获取与处理 |
2.3.2 植被数据获取与处理 |
2.3.3 气候模式数据来源及统计降尺度 |
2.3.4 BIOME-BGC模型参数本地化 |
3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对降雨时间格局的响应 |
3.1 降雨特征与土壤水分动态 |
3.2 土壤水分增量对降雨的响应 |
3.3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
3.3.1 土壤理化性质统计特征 |
3.3.2 土壤理化性质的地统计学分析特征 |
3.4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4 增减降雨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4.1 增减降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1.1 气象状况 |
4.1.2 增减降雨对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
4.1.3 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差异分析 |
4.1.4 增减降雨对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
4.2 增减降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2.1 土壤温度与降雨 |
4.2.2 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特征 |
4.3 增减降雨对电导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增减降雨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1 植被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 |
5.2 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5.3 增减降雨对生物量的影响 |
5.3.1 增减降雨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增减降雨对根干重的影响 |
5.4 小结 |
6 退化草原生长季土壤水分及NPP模拟 |
6.1 BIOME-BGC模型验证 |
6.2 模拟生长季不同降雨量下NPP及土壤水分的变化 |
6.2.1 增加降雨80%、120%和160%NPP及土壤水分变化 |
6.2.2 减少降雨20%、60%和90%NPP及土壤水分变化 |
6.3 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未来30年NPP变化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 |
1.2.2 基于遥感的草原可燃物载量估算 |
1.2.3 草原火碳排放研究 |
1.2.4 草原火行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1.4.2 内蒙古草原地上可燃物载量时空规律分析 |
1.4.3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及时空规律分析 |
1.4.4 草原火行为分析 |
1.4.5 基于CA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水资源 |
2.1.5 草地类型 |
2.1.6 植物资源 |
2.1.7 光能 |
2.1.8 降水 |
2.1.9 风能 |
2.2 数据来源与简介 |
2.2.1 土地覆被数据 |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
2.2.3 草原火烧迹地和火点数据 |
2.2.4 Himawari-8 卫星数据 |
2.2.5 历史统计资料 |
2.2.6 野外样点采集 |
第三章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3.1 实验 |
3.1.1 可燃物野外调查 |
3.1.2 燃烧实验 |
3.2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综合分析 |
3.2.1 主成分提取 |
3.2.2 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
3.2.3 草原可燃物燃烧性排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燃物量和草原火的时空特征 |
4.1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1 草原可燃物量估算 |
4.1.2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年际变化 |
4.1.3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空间分布 |
4.2 内蒙古草原火时空分布特征 |
4.2.1 内蒙古草原火年际变化 |
4.2.2 空间分布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 |
5.1 实验 |
5.1.1 野外实验 |
5.1.2 室内实验 |
5.2 碳排放估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单位重量碳排放量 |
5.3.2 草原火碳排放时间变化 |
5.3.3 草原火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火行为模型与分析 |
6.1 火行为影响因子 |
6.1.1 可燃物因子 |
6.1.2 气象因子 |
6.1.3 地形因子 |
6.2 王正非火蔓延模型及其改进 |
6.2.1 王正非模型 |
6.2.2 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6.2.3 模型的改进 |
6.2.4 模型精度检验 |
6.3 草原火行为参数计算 |
6.3.1 火蔓延速度计算 |
6.3.2 火强度计算 |
6.3.3 火焰长度计算 |
6.4 不同易燃性等级下草原火行为分析 |
6.4.1 火蔓延速度分析 |
6.4.2 火线强度分析 |
6.4.3 火焰长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A和GIS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7.1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构建 |
7.1.1 元胞空间 |
7.1.2 元胞邻域定义 |
7.1.3 元胞状态 |
7.1.4 状态转换规则 |
7.1.5 着火点的定位 |
7.2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程序实现 |
7.2.1 Python语言及Arcpy站点包简介 |
7.2.2 系统流程设计 |
7.2.3 程序实现 |
7.3 草原火蔓延CA模型验证 |
7.3.1 可燃物类型对草原火蔓延的影响 |
7.3.2 风对火蔓延的影响 |
7.3.3 地形对火扩散的影响 |
7.3.4 结果分析 |
7.4 模拟与验证 |
7.4.1 模拟 |
7.4.2 模拟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1.1 结论 |
8.1.2 讨论 |
8.2 论文特色与展望 |
8.2.1 论文特色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模拟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群落结构与土壤呼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全球氮沉降背景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影响 |
1.2.2 氮沉降对植物及土壤碳库的影响 |
1.2.3 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草甸草原 |
2.1.2 典型草原 |
2.2 实验设计 |
2.2.1 模拟氮沉降和养分添加设置 |
2.2.2 N、P养分添加方式 |
2.3 测定方法 |
2.3.1 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测定 |
2.3.2 土壤呼吸测定 |
2.3.3 环境因子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群落地上生物量计算 |
2.4.2 功能群及水分生态类型的确定 |
2.4.3 多样性计算 |
2.4.4 Q10值计算 |
2.4.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温带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氮、磷添加后群落多年平均地上生物量变化 |
3.1.2 氮、磷添加后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年际动态 |
3.1.3 氮、磷添加后群落地上生物量变幅的年际动态 |
3.1.4 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养分限制 |
3.2 讨论 |
3.2.1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3.2.2 磷元素对草地生态系统群落生产力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氮、磷添加后温带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4.1.2 氮、磷添加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植物α、β和 γ多样性的变化 |
4.1.3 氮、磷添加后群落谱系多样性的变化 |
4.2 讨论 |
4.2.1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2 降水调节氮添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温带草原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氮、磷添加后群落生活型功能群组成的变化 |
5.1.2 氮、磷添加后群落水分生态类群组成的变化 |
5.2 讨论 |
5.2.1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群落生活型组成的影响 |
5.2.2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群落水分生态类型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呼吸季节动态特征 |
6.1.2 相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年际特征 |
6.1.3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
6.1.4 湿度、温度变化对温带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的响应差异 |
6.2.2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间接影响温湿度因子对土壤呼吸的调控 |
6.3 小结 |
第七章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不同草原类型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
7.1.2 不同草原类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对养分添加的响应 |
7.1.3 影响温带草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
7.2 讨论 |
7.2.1 各草原类型区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
7.2.2 环境因子对各草原类型区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
7.2.3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对各草原类型区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氮磷耦合添加显着提高了典型草原的生产功能 |
8.1.2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显着影响草甸草原多样性指数 |
8.1.3 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显着影响了两类草原生态系统群落结构 |
8.1.4 模拟氮沉降及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依赖于土壤水分状况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海拉尔谢尔塔拉草甸草原实验区群落植物名录 |
附表2 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典型草原实验区群落主要植物组成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选题来源 |
(8)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土壤磷及磷循环的影响因素 |
1.2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影响 |
1.3 放牧对植物及磷的影响 |
1.3.1 放牧对地上生物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1.3.2 放牧对地下生物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1.3.3 放牧对凋落物、根系和粪便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
1.3.4 放牧对植物养分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1.4 放牧对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1.4.1 放牧对家畜的影响 |
1.4.2 放牧对啮齿动物的影响 |
1.4.3 放牧对昆虫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科学假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放牧实验设计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 |
2.3.2 磷干湿沉降的估算 |
2.3.3 地上生物量及磷含量的测定 |
2.3.4 地下生物量、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及磷含量的测定 |
2.3.5 凋落物、根系和粪便分解和磷释放的测定 |
2.3.6 植物群落磷素重吸收的测定 |
2.3.7 家畜、啮齿动物、昆虫质量和磷库的估算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1 土壤含水量 |
3.1.2 土壤pH值 |
3.1.3 土壤容重 |
3.2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及其磷库的影响 |
3.2.1 放牧对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2.2 地形对土壤全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2.3 放牧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
3.2.4 放牧对土壤全磷含量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3.2.5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
3.3 放牧对植物组分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3.3.1 活体植物群落地上磷含量和磷库 |
3.3.2 凋落物磷含量和磷库 |
3.3.3 活根磷含量和磷库 |
3.3.4 死根磷含量和磷库 |
3.3.5 地下净初级生产力磷含量和磷库 |
3.4 放牧对凋落物、根系和粪便磷分解动态及释放的影响 |
3.4.1 地上凋落物分解及磷返还 |
3.4.2 根系分解及磷返还 |
3.4.3 羊粪分解及磷返还 |
3.5 放牧对磷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3.6 放牧对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3.6.1 家畜采食和排泄的作用 |
3.6.2 家畜增重的作用 |
3.6.3 啮齿动物分布的影响 |
3.6.4 啮齿动物采食量的估测 |
3.6.5 昆虫磷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
3.7 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 |
3.7.1 磷的输入和输出 |
3.7.2 草地生态系统内的磷平衡 |
4 讨论 |
4.1 放牧对土壤磷及土壤侵蚀的影响及机制 |
4.1.1 放牧对土壤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1.2 地形对土壤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1.3 放牧对磷沉降的影响 |
4.1.4 放牧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
4.1.5 放牧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4.2 放牧对植物组分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及机制 |
4.2.1 放牧对群落植物地上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2.2 放牧对植物根系磷含量和磷库的影响 |
4.2.3 放牧对根系、凋落物和粪便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
4.2.4 放牧对磷重吸收作用的影响 |
4.3 放牧对典型草原不同类型动物的影响 |
4.3.1 放牧对家畜采食和增重的影响 |
4.3.2 放牧对啮齿动物分布的作用 |
4.3.3 放牧对昆虫的影响 |
4.4 放牧对典型草原磷平衡的影响 |
4.4.1 磷的输入和输出 |
4.4.2 草地生态系统内磷平衡 |
4.4.2.1 地上生物量及其相关磷库 |
4.4.2.2 地下生物量及其相关磷库 |
4.4.2.3 凋落物磷库和分解作用 |
4.4.2.4 磷的重吸收作用 |
4.4.2.5 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磷平衡的作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碳交换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极端气候变化 |
1.1.2 草原的概况 |
1.2 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2 干旱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
1.2.3 干旱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
1.2.4 干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物种组成在生态系统的作用 |
1.2.6 植物性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背景 |
2.1.3 自然植被 |
2.1.4 土壤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主要测定内容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极端干旱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3.2 极端干旱对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3.3.3 极端干旱对碳交换的影响 |
3.3.4 极端干旱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3.3.5 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对碳交换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测定内容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季环境温度水分的变化 |
4.3.2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
4.3.3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
4.3.4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环境影响 |
4.4.2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极端干旱和植物组成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和生物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生态系统CO_2通量测定 |
5.2.2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
5.2.3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
5.3.2 植物组成对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
5.3.3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ANPP的影响 |
5.3.4 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因素 |
5.4 讨论 |
5.4.1 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和ANPP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1.1 草地生态系统概况 |
1.1.2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
1.2 草原植被对水热条件的时滞响应研究进展 |
1.3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 |
1.3.2 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 |
1.3.3 放牧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内容、目标与思路 |
1.5.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2 问题的提出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特征 |
2.2 放牧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植被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3.2 气象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4 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2.4.2 灰色多变量模型 |
2.4.3 状态转移模型 |
2.4.4 统计分析方法 |
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 |
3.1 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1 地上现存量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2 物种丰富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3 植物群落盖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4 植物群落高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2 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1 地上现存量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2 物种丰富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3 植物群落盖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4 植物群落高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3 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1 地上现存量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2 物种丰富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3 植物群落盖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4 植物群落高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4 讨论 |
3.4.1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 |
3.4.2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累加响应 |
3.4.3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耦合的时滞累加响应 |
3.5 小结 |
4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关系的影响 |
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
4.1.1 地上现存量与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2 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3 群落盖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4 群落高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盖度之间的关系 |
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1 不同放牧处理下地上现存量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2 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丰富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3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盖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4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高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3 基于PC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模式 |
4.4 基于RD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的方差解释 |
4.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 |
4.4.3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盖度的方差解释 |
4.4.4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高度的方差解释 |
4.5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比较 |
4.5.1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分析 |
4.5.2 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的差异比较 |
4.6 讨论 |
4.6.1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
4.6.2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 |
4.6.3 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6.4 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处理与年份类型的响应 |
4.7 小结 |
5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1 C3与C4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1.1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1.2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1.3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2.1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2.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2.3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3.1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群落的年际状态变化 |
5.3.2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3.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4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4.1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4.2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4.3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5 讨论 |
5.5.1 重度放牧对C3与C4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2 重度放牧对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3 重度放牧对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4 重度放牧对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气候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极端干旱对内蒙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的影响[D]. 王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内蒙古风电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D]. 刘朋涛. 内蒙古大学, 2021
-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极端干旱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内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D]. 代心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5]增减降雨对内蒙古退化草原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 高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D]. 玉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7]模拟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群落结构与土壤呼吸的影响[D]. 普日布德力格尔(Jargalsaikhan Purevdelger). 内蒙古大学, 2019
- [8]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磷平衡的影响[D]. 乌力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极端干旱和物种组成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碳交换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 张慧. 扬州大学, 2019
- [10]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D]. 张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