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防御发展中的资金管理和使用

委托防御发展中的资金管理和使用

一、寄防事业发展中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嘉宜[1](2021)在《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及区域公共卫生治理问题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现象出发,试图回答认知共同体在区域公共卫生治理中的作用问题。论文对现有的公共卫生学与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指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视角、卫生外交视角、安全化理论视角和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各自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忽略了非国家行为体在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进而提出认知共同体推动区域各国实现协作治理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假定认知共同体是一些特定的专家基于公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汇聚到一起,通过对相关议题的参与和互动,塑造了该群体特有的身份和利益,遵循着共同的规范,并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一致行动。认知共同体能够通过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或政策参考的因果框架、作为政策选择的“过滤”机制、为决策提供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提出替代性方案和路径等四种机制影响决策。此外,认知共同体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还可能是知识的实践者,他们分别在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来落实相关政策,从而能够快速感知相关政策是否有效,进而提出新的知识或政策建议。这就使得知识的生产与政策的制定始终处于动态的互动之中,实现了协作治理机制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以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为案例验证以上假设,发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认知共同体的推动下,该联防联控机制得以建立并不断发展,从中缅两国的跨境疟疾防控项目发展为覆盖多病种、由多国参与的协作治理机制,并且为本地区其他国际合作框架所接受。本研究反驳了西方学术成果中有关认知共同体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作用甚微的观点,指出东亚背景下的认知共同体具备知识生产者和实践者的双重属性,对于我们理解东亚地区其他领域合作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的大量访谈与实地考察,也为国际关系与公共卫生的跨学科研究积累的宝贵素材。

相宁[2](2020)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S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例》文中认为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性事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是要在日常及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有效队伍管理的全过程,以保障救援队伍的高效安全作业,同时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队伍的建立和优化是深化政府治理改革,解决防灾救灾难题的必要手段,需要通过全面的数据统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提升灾难治理能力。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体制问题,本文在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威廉·佛司特·洛伊(William Forster Lloyd)在1833年讨论人口的着作中使用的“公共地悲剧”来比喻“那由最大人数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对于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在灾难发生时得到救援是所有公民享有的权益,但是灾害应急救援却只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能看到作用,灾害过后它的重要性就被很快遗忘,所以出现了对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上认识的不足。本人通过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济南市561名森林消防专业队员进行了调查,从中可以看出,被调查森林消防专业队的人员除了专业森林消防工作外,其他联动性质的工作较少,并且薪资水平较低,对自身薪资的满意度较低,同时,装备上也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管理问题形成的几个原因,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多功能化水平不足,应急专家队伍结构配置存在不足,应急救援队伍系统的组织构架建设问题,对应急救援队伍的经费和装备保障问题,志愿者队伍整体不够规范化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S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问题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灾害应急救援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更重要的是在法律层面进行规划,以实现多种形式、多方面、多层次的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奖励和处罚的结合,对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体系;二是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调度的有效机制,灾难的复杂性使得单个部门或政府机构没有能力独自应对。因此要尽快进行多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三是加强应急救援预案与现场处置演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应急人员的实际应急救援效果;四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对政府的应急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规划,有效整合,相似类型的部门可以组成联合救援队,比如夏季防洪、冬季防火的多功能队伍。这样也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优化政府救援力量的整体结构,完善救援队伍的能力配置;五是加大火灾应急救援经费装备投入;六是加强非政府组织志愿者队伍建设。最后是结论和展望。国家重视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但是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灾难或者有很多人牺牲,没有人能注意到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逆行者。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架构,从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制入手,加强顶层设计到多管齐下的多层次的设计,全面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李家成[3](2020)在《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奉天很快发展成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商业贸易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火灾也频繁发生,并且对城市和商民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增加。商民为了自保,便积极的参与到消防事业的发展之中,这种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力量,是近代奉天城市消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消防力量以商会成立的消防队为主要代表,其经历了水会和商会消防队两个发展阶段。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火灾,商会消防力量在组织管理、人员架构、技能训练、器械更新、经费收缴等方面不断发展,因此在奉天消防事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商会消防组织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同时也积极的参与城市消防事业建设,尤其是在火灾施救、防火宣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在奉天消防事业发展过程中,民间消防力量有着很大的自主性,然而,这种自主性也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才存在的,民办消防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官方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并且需要与官方进行合作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因而其独立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削弱。正是在奉天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近代奉天民办消防组织具有“依附式自主”的特征。1907年6月,奉天巡警总局将原设之消防科改为直属消防队,奉天历史上第一支官办消防组织成立,此后官民两种消防力量共同负责奉天城的消防工作。但是官方消防队力量发展缓慢,不能达到奉天城市火灾消防的要求,并且奉天的商民为了自保和受清末地方自治潮的影响,他们都积极地以税收、注册费、捐款、看义务戏等各种方式支持官、民消防队的发展,这即强化了奉天民间消防队“依附式自主”的特征,同时也是其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官民消防力量的合作日益密切,对维护奉天城市消防安全,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依靠官民力量相互合作的消防事业,对奉天城市发展大有裨益。从奉天民间消防事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近代奉天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在消防事业上得到反映,消防事业不仅为城市的进步保驾护航,而且还促进城市公共事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对奉天社会产生着影响。奉天特定的环境决定着民间消防事业发展有着“依附式自主”的特征,同时也决定奉天消防事业需要官民合作的发展模式。这成为其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正是在官民合作的模式下,以及商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奉天消防事业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苏鹤[4](2019)在《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铁路客运站具有建筑规模大、人员集中度高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容易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减少铁路消防安全隐患,保护乘客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甚至消除铁路消防安全隐患、维护铁路消防安全秩序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铁路客运站内开展的消防工作实际来看,还存在诸如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僵化、消防人员意识较差以及消防人员配备较少等许多值得改善的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地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地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地增强乘客的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和意识,使得大家共同努力去预防和抵御铁路消防安全问题是当前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国内外铁路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大量文献进行集中整理,从中汲取了本文的研究要点和研究思路,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对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Q站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利用PDCA循环模型提出完善Q站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相关规定、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及应急救援等层面。最后,在提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的基础上,提出制度、组织、人力及资金等实施保障,目的是想为Q站及国内其他铁路客运站提供一个改良契机和改良方式,以保证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其他铁路客运站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米善军[5](2019)在《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文中提出云县自古多瘴岚,清代云县疟疾流行只能勾勒大致面貌。民国时期该地疟疾肆虐,尤以1933~1940年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时期。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出现过两次反复,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于1986年基本扑灭,并最终融入全球性消除疟疾战略计划。清代云县防治疟疾主要采取看医、寻药及诉诸鬼神来解决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民国时期,政府的卫生防疫机制虽已建立,虽然亦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总归是收效甚微。只有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人民政权,真正地实现了中央—地方之间的强力互动。这种强力关系的建立是通过波浪状的卫生运动、精密化的制度设计逐步达到的。清代云县有无卫生机构,已经无从考证。当时遇到疫情发生,根本无法实现疫情的及时控制与扑灭,更谈不上疾疫预防。民国政府治下的云县,已经出现较为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无奈由于机制体制不甚健全,只在县城为中心地方设立了相关机构,根本无法辐射全县各地,尤其是偏远山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在民国政府留下的卫生遗产的基础上,在从中央到地方的部署中,云县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形成点面结合,层级分明,高度密集医疗卫生网络。云县的疟疾流行是地缘区位、国家政权、民风习俗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疟疾的快速蔓延之势,倒逼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基层卫生行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但这些机构难以为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直到1949年以后,中国通过国家地计划与控制,走出一条以国家为主导,群防群治相结合的特色防治道路,逐步确立起大众心中新政权焕然一新的形象与面貌。

蒉嫣[6](2017)在《我国省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现况分析及事业发展需求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我国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现状和职工工作状态,分析其人力资源配置与标准的差距以及影响职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寄生虫病防控事业发展需求,提出改进和加强寄生虫病防控人才队伍发展的思路,以推进优化我国寄生虫病防治队伍结构,从而促进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方法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将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机构管理、人员数量等因素,从中抽取相应的省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各调查机构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编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构成比情况及人员工作状态情况;比较东部、中部、西部各省(自治区)级机构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构成比差别;分析人员学历、职称结构与建议标准的差距以及影响人员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了解目前各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岗位能力情况和发展需求的差距;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各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和经验,分析能满足未来寄生虫病防控事业需求的人才建设的建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AS 9.3软件建立信息数据库,数据比较运用一般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P<0.05为影响显着标准。结果本次研究下发机构人事负责人问卷11份,回收11份,有效问卷11份,回收率和有效率皆为100%;下发职工调查问卷536份,回收问卷492份,有效问卷429份,回收率为91.79%,有效率 87.20%。截至2015年12月31日,11个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578人,平均年龄42.25±0.81岁,男女性别比为1:0.76,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77.51%,获得高级职称人员占比32.70%。除性别外,各省(自治区)间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东部地区在学历和职称方面,整体发展好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在年龄构成方面优于东、中部地区。职工工作状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各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归属感较高;工作人员对岗位职责基本了解;个人发展目标较为明确;自我能力发挥程度较低;事业进取心不高;对收入和职称晋升机制合理性的满意度较低,得分分别为2.38/5和2.83/5;职工工作压力较大;38.46%的工作人员存在或有过离职的想法。人才队伍的发展需求方面,受调查对象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匹配度的自评分平均得分为3.88/5,56.18%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存在人员分工不合理;80%的初级和中级人员认为胜任自己岗位的最低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11个调查省中学历、职称达到建议标准的占81.82%;有77.86%的受调查对象每年参加培训次数达到2次及以上,达到建议标准。结论当前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已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的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学历和职称结构优于全国疾控系统平均水平。但仍应兼顾人员总量配置、平衡区域发展、传承关键技术、储备新发病种防治和科研人才、提高职工对自身岗位职责认识程度和职业发展信心、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等问题。建议决策部门应重视寄生虫病防治人才梯队建设,提高重点地区人员投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可持续保障政策,同时,各省(自治区)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注重人才发展,特别是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创新管理制度,探索新型人才评估方法,从而稳定人才队伍,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王彤[7](2017)在《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德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民族风俗等原因,加之医疗卫生水平低,技术落后,意识薄弱,瘴疠、疟疾等热带疾疫频繁爆发。又受频繁水灾、兵灾的破坏,对当地社会医疗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故一直都是中外闻名的“瘴疠之区”。传统社会中,滇西德宏地区疟疾长期肆虐,但主要只依靠宗教医疗和巫医抵御疾病。乾隆滇缅战争后,中医开始进入德宏,才打破了巫医治病的局面。晚清时期,随着传教士的进入、西医西药的传入,近代医疗萌芽、发展,但成效有限。20世纪30年代末,战乱频仍,疟疾流行加剧,医疗卫生事业也因战争医疗的进入得到了显着发展,但因受政治、经济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影响,疟疾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1950年代后,疟疾的防治与国家对边疆的开发及经营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爱国医疗卫生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效遏制了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80年代后,改革开放政策及边境口岸的开放,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随之增多,输入型疟疾成为德宏疟疾流行的主要动因,但因疟疾防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德宏疟疾得到了及时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行和传播,基本处于可控状态。2000年后全球疟疾基金的推广,云南疟疾防控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疟疾控制成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德宏疟疾控制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滇西德宏地区地处边疆国境线地带,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易受国内外政治环境和当地少数民族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疟疾的流行和防治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全球化、政治、技术、战争等因素是使滇西德宏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逐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国家化”和“现代化”成为主流,这些在疟疾的防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滇西德宏地区在政治、社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努力与实践。

彭勃[8](2017)在《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逐渐进入实质阶段。面对事业单位逐步参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事业单位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但与此同时,站在全局的角度看,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诸如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运行效率低下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阐述了本文所涉及到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再次以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为例,介绍了其预算管理的过程及财务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前述问题的改善方法。

方海清[9](2016)在《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了解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及监测的成本效益现状,发现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存在的问题,测算监测的成本与效益结构及比值,提出优化基层疟疾监测工作及资源配置的建议,为基层进一步开展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现状及其研究热点与前沿;通过现场问卷法收集基层疟疾监测的基本数据,运用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基于文献及专家咨询法确定成本与效益分析框架,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疟疾监测的投入产出情况。【结果】(1)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研究显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仍然较为集中在疟疾病例检测与识别、疟疾传播途径的诊断、疟疾发病的治疗以及疟疾病原学发现等方面,对基层监测能力的评估与经济学评价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2)样本地区基本建立了消除疟疾的政府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防治参与机构主要包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以及出入境监测管理机构。(3)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06%,其中疟疾基础知识、疟疾防治知识、疟疾病症知识、疟疾病原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1.82%、71.92%、71.47%、65.62%;县级医院及县疾控的工作人员的总体知晓率均超过80%,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知晓率分别为67.02%和56.20%;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的平均得分为76.52±15.9分,有52%的人员处于高水平组(>80分),33%的人员处于中等水平组(60-80分),仅有15%的疟疾工作人员处于低水平组(60分以下);监测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包含职称(χ2=55.676,P<0.001)、学历(χ2=0.040,P<0.001)、机构类别(χ2=100.255,P<0.001)、月均收入水平(χ2=68.091,P<0.001)、上年培训次数(χ2=7.130,P<0.028)。(4)基层疟疾监测成本效益分析框架中,成本框架包含5项21个指标,效益框架包含3项9个指标。(5)T县2013年疟疾监测的总成本约为937963元,其中病例检测与治疗、疫情监测、培训与会议总成本、健康教育、督导考核等成本分别占比84.80%、8.79%、3.01%、1.61%和1.79%;T县2013年疟疾监测的总效益为1415618元,其中避免疟疾患病产生的效益、避免疟疾患者住院产生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31.67%、12.35%和55.98%。(6)T县全县人均疟疾监测成本和人均疟疾监测效益分别为0.83元和1.25元,成本效益比1:1.51,单位血片监测成本为70.16元,单位阳性血片监测成本为40781元。【结论】(1)在消除疟疾阶段,我国基层疟疾监测能力有了显着提升,但与消除疟疾的目标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疟疾监测的经费投入和物力投入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升受疟疾威胁人群的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及工作人员主动监测的积极性。(2)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尤其是乡村两级的监测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同时,需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疟疾防治人员的疟疾相关知识的培训。(3)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结构不太合理,可在确保疟疾病例发现能力提升的前提下适时推广使用耗时更短、成本更低的快速诊断试剂进行疟疾初筛,节约监测成本。血检阳性率较低,成本效益比值相对偏低。

孟繁昊[10](2016)在《无锡市预防医学会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锡市预防医学会是无锡市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团体。作为一个第三部门,学会团结了全市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在促进预防医学科学技术繁荣发展、预防医学知识推广普及、预防医学人才培育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学会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学会的外部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学会发展缺乏有效支撑;无锡市卫生计生委和无锡市疾控中心等行政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存在越位行为,阻碍了学会的健康发展;监督体系不健全,无锡市科协、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等行业监管存在缺失,学会应尽职责与作用容易被忽视等。二是学会内部环境:学会办事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的工作人员多为非专业出身、专职人员偏少,使得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借助外来力量,削弱了学会的影响力;学会经费来源有限,多为卫生行政部门和挂靠单位补助,妨碍了学会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部门开展工作;学会的工作人员存在认识误区,错误定位自身与卫生行政部门、挂靠单位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无锡市预防医学会的运行现状出发,运用双失灵理论、第三部门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并使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上述种种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同时借鉴国内外运行较为成功的第三部门案例,进行相关对策研究,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政社分开,政府转变职能、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监督机制、确保学会职能的履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寻求长远发展。

二、寄防事业发展中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寄防事业发展中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第一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合作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公共卫生、国际卫生与全球健康
    第二节 关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理论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认知共同体析论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理论
    第二节 跨国倡议网络与第二轨道外交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知共同体如何影响决策
    第一节 认知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认知共同体影响决策的方式
    第三节 认知共同体作为公共卫生治理的实践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形成
    第一节 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第二节 中国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防控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一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
    第二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发展(2006-2010 年)
    第三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升级(2011-2014 年)
    第四节 联防联控机制的成熟(2015-2019 年)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认知共同体的实践
    第三节 疫情后时代跨境传染病防控的挑战与建议
致谢
附录一:专家访谈列表
附录二:参会调研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S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原因与研究结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1.3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1.1.4 研究的创新点
    1.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基本概念
        1.3.1 危机管理
        1.3.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1.3.3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
第2章 S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现状
    2.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2.1.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架构
        2.1.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体系
    2.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
        2.2.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法律保障
        2.2.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
    2.3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第3章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的境外实践
    3.1 国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分类
    3.2 境外典型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分析
        3.2.1 境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构架分析
        3.2.2 国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运行机制分析
第4章 S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问题
        4.1.1 应急救援队伍组织管理不足
        4.1.2 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指挥机制不完善
    4.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问题
        4.2.1 应急救援队伍的相关法律建设不完善
        4.2.2 对应急救援队伍的经费和装备保障不足
    4.3 志愿者队伍整体不够规范化
第5章 改善S省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的对策分析
    5.1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5.1.1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职业化管理架构建设
        5.1.2 建立综合指挥、多功能作战的有效机制
    5.2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问题对策分析
        5.2.1 完善灾害应急救援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5.2.2 加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投入
    5.3 加强社会非专业力量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近代奉天城市的兴起及其火灾治理模式的转变
    1.1 清末以来奉天城的兴起
    1.2 清代奉天的火政
2.近代奉天城市火灾与消防力量
    2.1 近代奉天城市火灾概况
    2.2 近代奉天火灾的分布
    2.3 近代奉天火灾的成因
    2.4 近代奉天的消防力量
3.传统到现代:民办消防组织的近代化
    3.1 火政新气象:清末初创水会
    3.2 消防近代化:商会消防队的成立及组织形式
    3.3 民办消防组织经费的筹措与运用
    3.4 民办消防组织的人员训练与管理
    小结
4.民办消防力量对奉天消防事业的贡献及其特征
    4.1 民办消防力量对奉天消防事业的贡献
    4.2 依附式自主:近代奉天民办消防组织的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Q站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哈尔滨铁路局及Q站简介
        2.1.1 哈尔滨铁路局简介
        2.1.2 Q站简介
    2.2 Q站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2.1 现行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2.2 基础设施现状
        2.2.3 教育培训现状
        2.2.4 监督检查现状
        2.2.5 应急救援现状
    2.3 Q站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 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不健全
        2.3.2 消防基础设施情况较差
        2.3.3 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较弱
        2.3.4 消防监督检查难以全方位覆盖
        2.3.5 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2.4 Q站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滞后
        2.4.2 消防安全思想观念落后
        2.4.3 消防服务职能不到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设计
    3.1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及原则和目标
        3.1.1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
        3.1.2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的原则
        3.1.3 PDCA循环模型的消防安全管理框架构建的目标
    3.2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3.2.1 增加现有消防相关规定种类
        3.2.2 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
        3.2.3 创新消防考核及奖惩机制
        3.2.4 推动消防安全管理职能化
    3.3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3.3.1 消防设备更新与购置
        3.3.2 消防人员引入
        3.3.3 消防技术试点
        3.3.4 消防安全宣传管理
    3.4 扩大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力度
        3.4.1 改革现有消防教育模式
        3.4.2 创新现有消防培训种类
    3.5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
        3.5.1 准确定位消防部门职责
        3.5.2 落实消防监督主体责任制
        3.5.3 提升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技能
        3.5.4 消防设施状态实时监控与查询
    3.6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应急救援措施
        3.6.1 强化Q站应急管理的职责和权力
        3.6.2 消防应急救援资源的科学评估与整合
        3.6.3 构建扁平化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实施保障
    4.1 制度保障
        4.1.1 消防管理部门定期修订消防相关规定
        4.1.2 借鉴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
    4.2 组织保障
        4.2.1 加强Q站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
        4.2.2 建立多层管理机构
    4.3 人力保障
        4.3.1 扩大消防志愿者队伍
        4.3.2 加强社会公民的消防责任感
    4.4 资金保障
        4.4.1 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
        4.4.2 积极拓宽消防经费渠道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5)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二、疟疾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总结
        (一) 中国疟疾学术研究六十年回顾
        (二) 云南省疟疾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难点
        (二) 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中西医学认知中的疟疾
    第一节 传统中医体系下的疟疾认知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疟疾认知
        二、魏晋隋唐五代时期的疟疾认知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疟疾认知
    第二节 现代西医认知中的疟疾
第二章 自然环境、区位、习俗与云县疟疾的关联
    第一节 自然环境、区位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云县疟疾
        二、海拔、地形与云县疟疾
        三、地理区位与云县疟疾
    第二节 传统习俗与疟疾
第三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
    第一节 清代疟疾的流行情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三节 1949年以后疟疾的流行状况
    第四节 天降鞠凶:时代变革中的云县疟疾流行态势
第四章 清以降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清代云县的疟疾防治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县疟疾的防治
    第三节 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
        一、1949年以后云县疟疾的防治阶段
        二、1949年后云县疟疾的防治措施
    第四节 艰难棘途:中央与地方的统合
第五章 云县抗疟机构的演变与转型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二节 建国后云县的抗疟机构
    第三节 公共卫生:国家卫生体系转型中的抗疟机构
结语
附1
附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活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6)我国省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现况分析及事业发展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背景
    1.1 国内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1.1 我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政策及发展情况
        1.1.2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1.2 国外卫生人力资源政策及发展情况
    1.3 目的与意义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调查机构的选取
        2.1.2 调查对象的界定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
        2.2.2 专家访谈
        2.2.3 数据分析
    2.3 研究内容
    2.4 质量控制
        2.4.1 设计阶段
        2.4.2 资料收集
        2.4.3 资料整理和录入
3 结果
    3.1 调查机构的选取结果
    3.2 人力资源构成情况
        3.2.1 总体情况
        3.2.2 专业人员素质情况
    3.3 职工工作状态
        3.3.1 基本情况
        3.3.2 对单位的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
        3.3.3 对岗位职责的明确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3.3.4 个人发展目标明确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3.3.5 自我能力发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3.3.6 事业进取心及其影响因素
        3.3.7 职工对职称晋升机制合理性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3.3.8 对收入水平和分配机制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3.3.9 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3.3.10 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
    3.4 人才队伍的发展需求调查结果
        3.4.1 机构岗位设置现状和差距
        3.4.2 知识更新能力现状和差距
4 讨论与分析
    4.1 人才队伍现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人才队伍较为稳定,总量和结构仍有优化空间
        4.1.2 关键技术人才储备需加强,职业发展信心需提高
        4.1.3 职工收入和晋升满意度较低,部分人员离职倾向需关注
    4.2 人才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
        4.2.1 环境层面
        4.2.2 制度层面
    4.3 人才队伍发展趋势及策略建议
        4.3.1 建立人才规划,健全发展机制
        4.3.2 提高人员配给,注重能力培养
        4.3.3 重视人才发展,稳定人才队伍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7)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的社会生态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疟疾
        一、纬度、气候与疟疾
        二、地形、海拔与疟疾
        三、山河与疟疾
        四、区位与疟疾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疟疾
        一、环境卫生与疟疾
        二、生活习惯与疟疾
        三、傣族人居环境与疟疾
        四、宗教信仰与疟疾
    第三节 医疗卫生状况与疟疾
        一、医疗卫生组织与疟疾
        二、医疗卫生条件与疟疾
        三、少数民族医药与疟疾
第二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的疟疾流行
    第一节 疟疾流行概况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状况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状况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情况
    第二节 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一、清代及其以前瘴气分布特点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特点
        三、新中国时期拒疾流行特点
    第三节 疟疾流行原因分析
        一、清代瘴气分布原因
        二、民国时期疟疾流行原因
        三、1950年代以后疟疾流行原因
第三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第一节 晚清以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元明时期的巫医治疗法
        二、清中前期的中医诊疗法
    第二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防治
        一、国际社会的抗疟行为
        二、国民政府的抗疟措施
    第三节 1950年代以后的疟疾防治
        一、调查研究和防治结合阶段(1950-1958年)
        二、大面积防治阶段(1959—1966年)
        三、制止疟疾暴发流行阶段(1967-1975年)
        四、现代化防治阶段(1976—2002年)
    第四节 全球化防治阶段(2003-2014年)
        一、全球疟疾基金项目初始阶段(2003-2006年)
        二、中缅边境疟疾联防项目阶段(2007-2009年)
        三、全球基金暨消除疟疾项目阶段(2010-2014年)
第四章 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的地方性认知
    第一节 病原的认识
        一、恶鬼致病
        二、疫气致病
    第二节 病因的认识
        一、道德因素
        二、现实因素
    第三节 西医传入后的认知
        一、病原的认识
        二、病因的认识
        三、治疗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从边徼之地到天下一体: 医疗卫生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一节 民众行为与疟疾流行病学
        一、少数民族风俗、观念与疾病
        二、人口流动与疟疾流行
    第二节 疾病、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
        一、滇西德宏地区医疗格局的现代化转换历程
        二、从医疗史角度对“现代化”问题的反思
    第三节 疾病、政治与国家
        一、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中国医疗政治的转向
        二、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三、国家的凸显和地方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背景
        1.1.2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简介
    2.1 事业单位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2.1.1 事业单位的概念阐述
        2.1.2 事业单位的基本分类
    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概念
        2.2.1 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2.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特点
        2.2.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
    2.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方面
        2.3.1 事业单位的预算方面
        2.3.2 事业单位的收入方面
        2.3.3 事业单位的支出方面
        2.3.4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2.3.5 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方面
        2.3.6 事业单位的监督控制方面
        2.3.7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简介
第3章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概况
    3.1 A市事业单位概况
    3.2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概况
    3.3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组织概况
第4章 预算管理专题研究
    4.1 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
    4.2 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4.3 预算编制的程序
    4.4 预算编制的内容
        4.4.1 部门概况文本
        4.4.2 收入预算的编制
        4.4.3 支出预算的编制
    4.5 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4.5.1 基本支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4.5.2 项目支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4.5.3 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第5章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与财务管理应用
    5.1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5.2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收入管理
    5.3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支出管理
    5.4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固定资产管理
    5.5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项目管理
    5.6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监督控制
    5.7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与财务报表概况
第6章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1 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2 预算执行与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预算执行与支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4 预算执行与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5 预算执行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6 预算执行与监督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6.7 预算执行与财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7章 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执行的改进策略
    7.1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制度
    7.2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收入的管理水平
    7.3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按照要求严格规范经费支出的审批制度
    7.4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着力提高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规范项目经费的使用
    7.5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着力将固定资产制度落到实处
    7.6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控制制度
    7.7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优化财务运行过程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8.3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分析
        1.2.2 国内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文献计量分析
        1.2.3 国内关于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现状
        1.2.4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层疟疾监测的相关内涵界定
    2.1 监测相关内涵界定
    2.2 监测成本效益相关内涵界定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分析
    3.1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防控现状
        3.1.1 样本地区的选取
        3.1.2 样本地区疟疾流行状况
    3.2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组织体系运行情况
    3.3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3.3.1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结构分析
        3.3.2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工作人员的疟疾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分析
        3.3.3 疟疾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现状
        3.3.4 疟疾工作人员监测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财力投入情况
    3.5 基层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物力投入情况
    3.6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分析
    4.1 疟疾监测的成本与效益框架确定
        4.1.1 文献研究法初步确定成本效益分析框架
        4.1.2 专家咨询法确定成本效益框架
    4.2 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成本与效益的核算
        4.2.1 样本地区与周期的选取
        4.2.2 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核算的假定条件
        4.2.3 样本地区的疟疾监测的成本核算
        4.2.4 样本地区的疟疾监测的效益核算
    4.3 样本地区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我国基层疟疾监测能力及成本效益的讨论分析
    5.1 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讨论分析
    5.2 基层疟疾监测的成本效益讨论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性及展望
        6.2.1 研究的创新性
        6.2.2 研究的局限性
        6.2.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调查问卷及专家咨询表

(10)无锡市预防医学会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归纳总结法
    五、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涵的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一、相关概念
        (一)学会
        (二)预防医学会
        (三)第三部门
    二、相关理论工具
        (一)双失灵理论
        (二)第三部门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无锡市预防医学会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无锡市预防医学会发展历程
    二、无锡市预防医学会运行现状
        (一)学会业务范围覆盖广、任务重
        (二)学会积极发挥第三部门作用,成绩显着
第三章 无锡市预防医学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学会发展缺少有力支撑
        (一)国家层面立法层次较低
        (二)现有条例规定较片面
    二、政府越位、缺位,阻碍学会健康发展
        (一)挂靠单位存在管理误区,阻碍学会独立运行
        (二)卫生行政部门存在越位行为,阻碍学会健康发展
    三、行业监管不到位,学会应尽职责容易被忽略
        (一)双重管理有局限性,监管效果易打折扣
        (二)省级学会自身发展不成熟,无法对下级学会进行监督
    四、学会建设不足,第三部门地位及影响较弱
        (一)学会办事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二)经费来源过度依赖政府,削弱学会独立性
        (三)学会工作人员错误理解自身地位,会员单位存在认识误区
第四章 国内外第三部门运行经验与启示
    一、国内第三部门运行经验研究
        (一)中华预防医学会
        (二)上海市医学会
        (三)无锡市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四)香港家庭福利会
    二、国外第三部门运行经验研究
        (一)世界卫生组织
        (二)美国公共卫生学会
    三、启示
        (一)第三部门应与政府密切合作
        (二)第三部门应积极扩展服务范围
        (三)第三部门应积极参与政策法规制定工作
        (四)第三部门应主动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五章 无锡市预防医学会发展对策研究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社分开
        (一)中央推动第三部门改革,提升治理能力
        (二)规范领导任职,减少行政干预
        (三)降低第三部门准入门槛,破除双重管理制度
    二、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扶持第三部门力度
        (一)政府转变观念,理清与第三部门的关系
        (二)加大财政扶持,完善税收优惠制度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解决第三部门用人困境
    三、强化全方位监督机制,确保学会职能的履行
        (一)建立独立监管机构,确保公正客观
        (二)运用媒体影响,形成有力约束
        (三)发动社会公众,接受全面监督
    四、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一)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二)拓宽经费筹集渠道,健全资金使用规范
        (三)提升业务能力,推动全市预防医学事业发展
        (四)协调与外部环境关系,使学会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寄防事业发展中经费的管理与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共同体与区域公共卫生治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染病跨境协作治理研究[D]. 杨嘉宜. 外交学院, 2021(11)
  • [2]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S省森林消防专业队为例[D]. 相宁. 山东大学, 2020(11)
  • [3]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D]. 李家成. 辽宁大学, 2020(05)
  • [4]哈尔滨铁路局Q站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 苏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清以降云县疟疾的流行与防治研究[D]. 米善军. 云南大学, 2019(03)
  • [6]我国省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控人力资源配置现况分析及事业发展需求研究[D]. 蒉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1)
  • [7]从边缘到一体:清以降滇西德宏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变迁研究[D]. 王彤. 云南大学, 2017(06)
  • [8]A市某农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D]. 彭勃.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5)
  • [9]我国基层疟疾监测的能力现状和成本效益分析[D]. 方海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10]无锡市预防医学会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孟繁昊. 苏州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委托防御发展中的资金管理和使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