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的甘草次酸(论文文献综述)
张也,孙晓祝,于淼,赵云丽,于治国[1](2021)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13种有效成分及其在配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不同组方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揭示其药效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而从化学层面探究葛根芩连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芩连汤不同组方配伍中13种有效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连碱、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3.5 m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含体积分数0.1%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3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葛根芩连汤中13种有效成分均基线分离、峰形对称,经方法学验证各项效能指标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不同组方配伍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葛根与黄芩、黄连配伍时,葛根中的葛根素与大豆苷元以及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均显着增加;黄芩、黄连与炙甘草配伍时,其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和小檗碱等有效成分均有增加,同时甘草中的甘草酸亦有显着增加;全方配伍时各有效成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葛根芩连汤及其组方的配伍规律研究。葛根芩连汤全方配伍对葛根与黄芩、黄连及炙甘草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均起到促进作用。其中,臣药黄芩、黄连能显着促进君药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起到辅佐君药的作用;而佐使药炙甘草不仅可促进臣药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臣药对君药的辅佐作用,起到协调全方、增效减毒的作用。
赵欢[2](2020)在《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活性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是甘草活性物质,且结构类似。为了研究其抗炎活性差异,本文从脏器指数、病理切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分子水平上基因表达量方面对其抗炎活性进行了比较。本文前期采用生物转化法生成产物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并用酸沉醇溶、大孔树脂吸附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后期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评价相同灌胃剂量50 mg·kg-1(bw/d)三者(甘草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抗炎效果,以地塞米松5 mg·kg-1(bw/d)为阳性对照。灌胃十天后,给小鼠左耳涂抹二甲苯建立耳肿胀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纯度为52.5%,作为动物实验样品;动物实验实验组肾脏、肝脏指数无显着性作用;甘草次酸、甘草酸极显着降低小鼠耳肿胀率(P<0.01);甘草酸显着降低耳肿胀度(P<0.05),耳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间水肿均不明显;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极显着降低血清中NO含量、致炎耳组织中5-HT、HIS和PGE2含量(P<0.01);甘草酸极显着降低血清中NO含量(P<0.01)、显着降低耳组织中5-HT、HIS含量(P<0.05);甘草次酸极显着降低血清中NO含量(P<0.01),显着降低致炎耳组织中HIS含量(P<0.05);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极显着降低血清、肝脏中MDA含量和提高T-SOD活力(P<0.01);甘草酸极显着降低血清、肝脏中MDA含量和提高血清中T-SOD活力(P<0.01),显着降低耳组织中MDA含量(P<0.05);甘草次酸可极显着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和提高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显着降低肝脏、耳组织中MDA含量和提高耳组织中T-SOD活力(P<0.05);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极显着下调NF-κB基因表达水平(P<0.01),显着下调IL-1β和iNOS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甘草酸极显着下调NF-κB基因表达水平(P<0.01),显着下调IL-1β基因表达水平(P<0.05);甘草次酸极显着下调iNOS基因表达水平(P<0.01)。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1β、iNOS、NO、PGE2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三者均可降低MDA含量和提高T-SOD活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最后根据动物实验结果,选用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制作具有抗炎效果的压片糖果。
牛志超[3](2019)在《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草酸是甘草中含有的一种三萜皂甙类化合物,同时也是甘草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确定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路线,本文以新疆野生甘草为原料,分别对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提取方法以及分离精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论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甘草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精密度实验以及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其次通过实验对甘草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比较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后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利用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进行甘草酸提取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因素对甘草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甘草酸热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0℃,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75 min,固液比为1:20(g/m L)。最后使用膜分离技术对甘草酸提取液进行纯化精制,通过研究影响甘草酸纯化结果的因素,确定了甘草酸最佳精制条件为:膜孔径0.10μm,操作压力0.10MPa,药液温度为30℃,过膜精制后甘草酸产品纯度达到85.32%,工艺简单易行,成本较低,而且产品纯度高,适合工业化运行。
杨培,谭建华,李慧勇,郭长虹,熊小婷,夏泽敏,李少飞,莫庭源,廖惠媚[4](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文中提出建立了同时测定牙膏中丹皮酚(Pae)、麝香草酚(Thy)、和厚朴酚(Hon)、厚朴酚(Mag)、甘草次酸(Gly)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牙膏样品以90%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HSS C18(2. 1 mm×100 mm,1. 8μm)为分离柱,乙腈-0. 1%甲酸(pH 2. 8)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3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的检测波长为275、250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在2~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 999;检出限为0. 2~1. 0 mg/kg,定量下限为0. 8~3. 5 mg/kg;在4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 5%~99. 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7%~5. 1%。该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已应用于实际牙膏样品的测定。
梁霞[5](2019)在《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草是一种豆科植物,含有许多有效活性成分。其中,甘草酸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为寻求一条得到高纯度甘草酸的工艺路线,本文以乌拉尔甘草为原料,研究了甘草酸的提取及纯化精制工艺,该工艺为高纯度甘草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以甘草酸提取率为指标,优化了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甘草原料为1g时,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比例(果胶酶:纤维素酶)1:3(U/U),复合酶用量175U/g·底物,pH5.5,时间1 h,温度50℃,原料粒度40目,料液比1:25(g/mL);超声辅助提取阶段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20%乙醇,料液比1:35(g/mL),超声功率350 W,时间15 min,温度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甘草酸一次提取率可达(90.44±0.14)%。以吸附率及解吸率为指标,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初步纯化甘草酸的最佳树脂HPD722,并研究了该树脂的动态吸附及解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D722最佳动态吸附条件为:上样量7 BV,上样液浓度6.5 mg/mL,上样液pH 7.0,上样液流速3 BV/h;HPD722最佳动态解吸条件为:洗脱液乙醇最佳浓度为70%,洗脱液体积3 BV,洗脱液流速2 BV/h。在最佳动态吸附及解吸工艺条件下,采用HPD722对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得到的纯度为30.07%的甘草酸粗品进行纯化,纯化后甘草酸纯度可达(70.65±0.62)%,收率可达(80.50±0.51)%。对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的甘草酸精制品进行活性炭脱色及醇沉处理,得到纯度为76.96%的甘草酸精制品。再采用乙醇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并研究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重结晶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重结晶剂乙醇最佳浓度为100%,料液比1:15(g/mL),结晶温度24℃,结晶时间24 h,重结晶次数5次。在最佳重结晶工艺条件下,甘草酸的纯度可提高到(95.22±0.32)%,收率可达(54.30±0.43)%。
韩小月[6](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几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高效液相色谱适用面广、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流动相可选择范围广的特点,本文以还未见用液相色谱进行同时分离分析的几类药物活性成分为对象,建立了五种用于相关成分检测的液相色谱新方法。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详细优化了流动相及梯度洗脱程序后,选用甲醇-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新建了一个简单、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3种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目标组分在1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和有效检测,其质量浓度在1.280、1.8862.7和1.76176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将该方法用于红花如意丸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9%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2、在详细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丙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6种组分在17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与有效检测,其质量浓度在1.36174.3、2.46314.3、1.29165.7、1.54197.1、1.15147.1和1.32168.6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将该方法用于北五味子样品中这6种成分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8%10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3、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针对甘草中不同活性成分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的问题,采用切换波长法,在目标组分各自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检测,建立了同时测定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光甘草定、甘草次酸7种成分的快速、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这七种成分在23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与有效检测,其质量浓度在0.967145、0.51127.5、0.55137.5、0.933140、1.074137.5、0.52130和0.977125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将该方法用于甘草样品分析时,各目标成分的加标回收率在96.0%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4、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能同时分离测定文多灵、长春新碱、长春质碱、长春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方法流动相简单、分析时间短、线性特征好。在以乙腈-0.2%二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的色谱条件下,这4种目标组分在15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与有效检测,其质量浓度在1.72220.0、1.29248.0、1.25240.0和1.08208.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将该方法用于长春花样品中这4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时,加标回收率在95.6%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建立了一个分析小桐子果仁、果壳、油饼和枝叶中新发现的毒性成分二羟基十烯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在此条件下研究了样品的提取技术。将样品以甲醇为溶剂加热回流2 h后,以体积比为80:20的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析,目标组分的质量浓度在13.65~327.6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将方法用于小桐子的果仁、果壳、油饼、枝叶中目标成分的含量分析后发现,其在果壳中的含量最高。
张佳瑶[7](2018)在《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毛细管电泳法具有快速、灵敏、分离模式多、样品消耗少、分离分析成本低等优点,本论文采用毛细管电泳为研究手段,在详细优化了电泳介质及仪器条件后,建立了4种中药材及其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含有30%(v/v)乙腈的Na2B4O7(20 mmol/L)-NaOH(12 mmol/L)缓冲体系(pH=9.42)以及22 kV的分离电压、25℃的毛细管柱温、280 nm的检测波长和0.5 psi(3447.38 Pa)压力进样5 s的仪器条件,建立了一个同时分离测定连翘苷、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这3种活性成分的区带毛细管电泳方法。该方法可在17 min内实现目标组分的基线分离与有效测定。各待测组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依次在2.580.0、2.5100.0和2.51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方法用于连翘果仁、果壳以及连翘败毒片中这3种目标成分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9%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2.采用浓度为20 mmol/L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11.34)为运行电解质溶液,25 kV的分离电压、25℃的毛细管柱温、254 nm的检测波长和0.5 psi(3447.38 Pa)压力进样7 s为仪器条件,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的同时分离分析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共8种有效成分的区带毛细管电泳法。该方法可在13 min内实现这8种成分的基线分离与有效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依次在30.0150.0、2.5100.0、5.0100.0、5.0100.0、1.25100.0、2.5100.0、5.0100.0和5.010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甘草及复方甘草片中这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4.3%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1%。3.建立了一个同时分离测定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酸和积雪草酸4种有效成分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电泳条件为:以含有40%(v/v)甲醇、16 mmol/L SDS和20 mmol/L硼砂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9.72)为电解质溶液,25 kV的分离电压,214 nm的检测波长,25℃的毛细管柱温和0.5 psi(3447.38Pa)压力进样7 s为仪器条件。在上述条件下,4种目标成分能在41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与有效检测。各组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均在25.040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方法用于积雪草药材和三金片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7%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4.建立了一个同时分离检测补骨脂素、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定和补骨脂宁共5种有效成分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结果表明,在含有25%(v/v)乙腈、25 mmol/LSDS和20 mmol/L硼砂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9.31)中,采用20 kV的分离电压、25℃的毛细管柱温、300 nm的检测波长和0.5 psi(3447.38 Pa)压力进样5 s的仪器条件,5种目标组分在23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与有效检测。各待测组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均在2.5125.0μ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方法用于补骨脂、鱼鳔补肾丸和复方补骨脂颗粒中各目标组分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4%104.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
刘晓梅[8](2014)在《甘珀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文中提出甘草次酸作为一种甘草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由甘草中的甘草酸经过水解后获得。它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溃疡等多种病理药理作用,大剂量长期服用会产生假醛固酮增多症的副作用,可能引发药源性高血压和水肿。通过结构修饰与改造,可在降低或消除甘草次酸的假醛固酮副作用,同时可能增强甘草次酸的药理活性。甘草次酸在碱催化剂存在下与琥珀酸酐酯化,进一步与氢氧化钠反应可获得甘珀酸钠,甘珀酸钠不仅能增加胃粘膜的粘液分泌并减少胃上皮细胞的脱落,而且还可在胃内与胃蛋白酶结合,抑制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从而使胃溃疡表面得到保护,胃组织得以再生和伤口得以愈合。因此甘珀酸钠是较理想的治疗胃部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口腔溃疡的药物,对那些不宜进行手术的患者尤其适用。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甘珀酸钠制备工艺及相关技术进行讨论:1、作为制备甘珀酸钠的必备原料,甘草次酸的纯度直接影响到甘珀酸钠的制备与纯化。论文首先考察了甘草次酸制备及纯化技术,主要从实验技术方面探讨了甘草次酸的制备、纯化方法,经试验研究获得最佳实验条件。2、在常规的甘珀酸钠合成中,使用吡啶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催化剂,该制备方法有良好的产率和产物转化率,但是吡啶对设备腐蚀严重,溶剂回收处理困难。针对这些对破坏环境的因素,本论文主要研究甘珀酸钠制备工艺中溶剂、制备方法、催化体系对甘珀酸钠制备工艺的影响。3、改用毒性小催化活性高的4-(N,N-二甲氨基)吡啶作为酯化反应中的关键催化剂,采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低毒的非极性溶剂二氯甲烷作为反应溶剂,通过酯化反应甘草次酸与琥珀酸酐可以高效转化为甘珀酸,再用水为溶剂,通过水中调pH值将甘珀酸转化为甘珀酸钠,最后喷雾干燥得甘珀酸钠产品。建立了后处理更环保、产品转化率更高的新甘珀酸钠生产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甘珀酸钠的分析检测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甘珀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
石敏健[9](2014)在《甘草酸制剂主成分异构体含量差异分析及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甘草酸制剂主成分异构体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对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章:(1)介绍了甘草酸异构体的研究进展,以及甘草酸及其异构体的分离检测方法,阐明了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介绍了中药牛黄的研究进展,并对牛黄中胆红素的国内外检测方法做了综述,阐明了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甘草酸单铵盐制剂中主成分异构体及有关物质的新方法,与中国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柱温及流速对各组分分离度及灵敏对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对主成分异构体的有效分离,并能真实、准确的检测各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及其不同剂型制剂的检测分析及质量控制。第三章: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市四代甘草酸制剂中主成分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及有关物质进行了含量测定;对同一代制剂不同剂型、不同代制剂同一剂型中各成分含量差异与变化趋势、组成比例、以及进口与国产等各制剂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考察了甲醇浓度、超声时间对甘草酸制剂中主成分溶出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样品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甘草酸制剂不同,各成分含量以及主成分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本实验建立的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可为临床用药选择、控制药品质量、开发新的甘草酸制剂,为现有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中对其原料药和不同制剂质量标准的增补与修订提供参考。第四章:建立了测定牛黄中胆红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HPLC色谱条件和样品预处理条件,以及2010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HPLC法和UV法对中药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进行测定,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及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采用不同粉碎方法处理的天然牛黄及培育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不同种类、不同来源、以及采用不同粉碎方法处理牛黄样品时,使得其中胆红素含量不同;本实验研究方法为质量标准的建立,临床用药选择,制药业对牛黄种类的选择、以及在生产环节进行原料和制剂工艺的选择,资源开发以及新的牛黄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覃苑[10](2013)在《HPLC研究甘草次酸对三种黄酮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总结分析近年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发现,中药活性成分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已有不少的报道,说明一种中药(或其中的某种成分)对其它中药(或其中的某种成分)的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有十方九草之说,然而从甘草和其配伍中药的成分的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进行甘草配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课题选择最常用的中药甘草的配伍为切入点,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对中药活性成分山奈酚、橙皮素及槲皮素血浆浓度及其组织分布的影响来阐明甘草的配伍组方机理。这也是中药组方规律研究的一种有意义的新探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部分。一、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山奈酚含量的方法,并应用于研究山奈酚与甘草次酸合用前后大鼠血浆及组织中山奈酚含量的变化。以SD大鼠为对象,灌胃给药后摘眼球取血,解剖摘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血浆样品在水浴中加盐酸水解,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辅助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山奈酚的浓度。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v/v),检测波长为370nnm,柱温为32℃。往组织中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沉淀组织匀浆中的蛋白质,并在氮气流保护下吹干乙腈溶液,加流动相复溶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奈酚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v/v),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为32℃。研究发现在高浓度服药时,甘草次酸的存在能快速在吸收阶段显着提高血浆的山奈酚浓度,表现了协同增强的作用。山奈酚单独用药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是C肝>C肾>C肺>C心,加入甘草次酸并未改变山奈酚在大鼠体的组织分布特征。二、建立HPLC测定大鼠橙皮素与甘草次酸配伍前后血浆及组织中橙皮素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甘草次酸对其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以SD大鼠为对象灌胃给药后摘眼球取血,解剖摘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血浆样品在水浴中加盐酸水解,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辅助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橙皮素的浓度。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2:48(v/v),检测波长为288nm,柱温为25℃。往组织中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沉淀组织匀浆中的蛋白质,并在氮气流保护下吹干乙腈溶液,加流动相复溶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素的含量。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v/v),检测波长为288nm,柱温为32℃。研究发现橙皮素与甘草次酸同时服用时,橙皮素高浓度组在消除阶段的血药浓度有显着性增大。橙皮素单独用药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特征是C肝>C肾>C肺,加入甘草次酸并未改变橙皮素在大鼠体的组织分布特征。三、建立HPLC测定大鼠槲皮素与甘草次酸合用前后血浆及组织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并用于甘草次酸对其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影响的研究。以SD大鼠为对象灌胃给药后摘眼球取血,解剖摘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血浆在水浴中加盐酸水解,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为辅助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槲皮素的浓度,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v/v),检测波长为37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箱控制在30℃,流动相经过0.45μmm薄膜过滤,进样量为20μL。往组织中加入生理盐水,制成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沉淀组织匀浆中的蛋白质,并在氮气流保护下吹干乙腈溶液,加流动相复解后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组织样品分析的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2:48(v/v),柱温箱控制在32℃,流动相均经过0.45μm薄膜过滤,进样量为20μL。研究发现服药初期槲皮素在体内血浆浓度积累处于平衡,在消除相时期显出明显的浓度差。甘草次酸的存在能延迟槲皮素在肝脏中的分布吸收。
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的甘草次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的甘草次酸(论文提纲范文)
(1)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13种有效成分及其在配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 GQD组方提取物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特异性试验 |
2.3.2 线性关系考察 |
2.3.3 精密度试验 |
2.3.4 重复性试验 |
2.3.5 稳定性试验 |
2.3.6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4 GQD各组方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
3 讨论 |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3.2 GQD制备方法选择 |
3.3 配伍对于方中君药、臣药及佐使药的影响 |
(2)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活性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甘草、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介绍 |
1.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提取、分离、纯化 |
1.2.1 甘草酸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2.2 甘草次酸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2.3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1.3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3.1 抗肝损伤作用 |
1.3.2 抗肿瘤作用 |
1.3.3 抗氧化作用 |
1.3.4 抗病毒作用 |
1.3.5 抗过敏作用 |
1.3.6 抗炎作用 |
1.4 炎症 |
1.4.1 炎症简介 |
1.4.2 炎症介质 |
1.4.3 具有提高机体抵抗炎症能力的功能性物质研发 |
1.5 功能型糖果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饲料 |
2.3 实验受试物 |
2.4 主要实验试剂 |
2.5 主要试验仪器 |
2.6 实验方法 |
2.6.1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含量的测定 |
2.6.2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制备 |
2.6.3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6.4 实验动物外观形态观察 |
2.6.5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6.6 脏器系数的计算 |
2.6.7 检测耳组织中5羟色胺(5-HT)、组胺(HIS)、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
2.6.8 检测肝脏、耳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 |
2.6.9 测定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 |
2.6.10 测定血清、耳组织匀浆、肝组织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 |
2.6.11 测定血清、耳组织匀浆、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 |
2.6.12 制作与观察组织病理切片 |
2.6.13 甘草酸、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对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2.6.14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应用于压片糖果的制作方法 |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纯化结果 |
3.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3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3.4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1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3.4.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肾脏指数的影响 |
3.5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3.5.1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 |
3.5.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 |
3.5.3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组胺(HIS)水平的影响 |
3.5.4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的影响 |
3.6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6.1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血清、肝脏和致炎耳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6.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血清、肝脏、致炎耳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含量的影响 |
3.7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器官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 |
3.8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1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2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白介素(IL)-1β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3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环氧化酶(COX)-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4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8.5 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致炎耳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9 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在压片糖果中的应用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 |
8 致谢 |
(3)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草概述 |
1.2 甘草的研究现状 |
1.2.1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2 甘草资源现状 |
1.3 甘草酸概述 |
1.3.1 甘草酸及其性质 |
1.3.2 甘草酸的应用 |
1.4 甘草酸的研究现状 |
1.4.1 甘草酸的分析检测方法 |
1.4.2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
1.4.3 甘草酸的精制方法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甘草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精密度实验 |
2.2.3 重复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甘草酸标准曲线 |
2.3.2 精密度实验 |
2.3.3 重复性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甘草酸热回流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甘草酸提取工艺流程 |
3.2.2 甘草中甘草酸的测定 |
3.2.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2.4 单因素实验 |
3.2.5 热回流正交实验 |
3.2.6 不同甘草部位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热回流正交实验 |
3.3.4 不同甘草部位的甘草酸含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甘草酸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
4.2.2 单因素实验 |
4.2.3 超声辅助提取正交实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2 超声提取正交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甘草酸纯化工艺的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甘草酸纯化工艺流程 |
5.2.2 甘草酸保留率与除杂率的计算 |
5.2.3 膜分离技术纯化甘草酸的研究 |
5.2.4 酸化剂对甘草酸精制的影响 |
5.2.5 酸沉pH对甘草酸精制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膜分离技术纯化结果 |
5.3.2 酸化剂对甘草酸纯化的影响 |
5.3.3 酸沉pH值对甘草酸纯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1.3 样品的提取 |
1.4 色谱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提取溶剂的优化 |
2.3 流动相的选择 |
2.4 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下限 |
2.5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
2.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3 结论 |
(5)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甘草简介 |
1.1.1 甘草的基本特征 |
1.1.2 甘草的应用研究 |
1.2 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功能研究 |
1.3 甘草酸简介 |
1.3.1 甘草酸的结构及性质 |
1.3.2 甘草酸的应用研究 |
1.4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研究 |
1.4.1 传统提取分离方法 |
1.4.2 现代提取分离方法 |
1.5 甘草酸的纯化研究 |
1.5.1 树脂法 |
1.5.2 重结晶法 |
1.5.3 超滤膜法 |
1.5.4 双水相萃取法 |
1.5.5 泡沫法 |
1.5.6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6 甘草酸的测定分析方法 |
1.6.1 传统测定分析方法 |
1.6.2 现代测定分析方法 |
1.7 本论文立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立题依据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甘草酸的测定方法 |
2.2.1 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甘草酸含量、提取率、纯度及回收率的计算 |
2.4 甘草原料中甘草酸总含量的测定 |
2.5 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2.5.1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5.2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5.3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优化 |
2.5.4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5.5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2.6 甘草酸的精制工艺研究 |
2.6.1 甘草酸的精制工艺流程 |
2.6.2 甘草酸粗品的制备 |
2.6.3 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2.6.4 活性炭脱色、醇沉制备一定纯度甘草酸 |
2.6.5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甘草原料中总甘草酸的含量 |
3.2 复合酶和超声辅助两步法提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2.1 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单因素试验 |
3.2.2 RSM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阶段的工艺条件 |
3.2.3 超声辅助提取阶段的工艺研究 |
3.2.4 小结 |
3.3 大孔吸附树脂初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3.1 大孔吸附树脂的初步筛选 |
3.3.2 初筛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曲线 |
3.3.3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的动态吸附曲线 |
3.3.4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动态吸附的单因素试验 |
3.3.5 HPD722动态解吸液的选择及动态解吸曲线的绘制 |
3.3.6 大孔吸附树脂HPD722动态解吸的单因素试验 |
3.3.7 小结 |
3.4 活性炭脱色及醇沉对甘草酸纯度的影响 |
3.5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工艺研究 |
3.5.1 重结晶进一步纯化甘草酸的单因素试验 |
3.5.2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6)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几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在中药分离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
1 高效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及仪器结构 |
1.1 HPLC速率方程 |
1.2 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
2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2.1 黄酮类化合物 |
2.2 生物碱类化合物 |
2.3 蒽醌类化合物 |
2.4 萜类化合物 |
2.5 内酯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 |
2.6 有机酸、酚类化合物 |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红花如意丸中3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工作曲线和方法的精密度 |
3.3 样品提取方法与条件的优化 |
3.4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北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工作曲线和方法的精密度 |
3.3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四章 甘草及其制剂中7种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2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3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五章 长春花中4种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条件优化 |
3.2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3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六章 小桐子中1种毒性二羟基十烯酸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方法研究 |
3.2 样品提取方法研究 |
3.3 小桐子不同部位中目标物含量的分布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中准固定相类添加剂的研究及应用 |
1 碳纳米管 |
1.1 碳纳米管概述 |
1.2 碳纳米管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
2 纳米粒子 |
2.1 纳米粒子概述 |
2.2 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
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连翘及其制剂中3种活性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电解质溶液的优化 |
3.2 仪器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
3.3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4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甘草及其制剂中8种活性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3.2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及优化 |
3.3 其它仪器条件的影响 |
3.4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5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四章 积雪草及其制剂中4种活性成分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样品溶剂对待测组分分离的影响 |
3.2 电解质溶液的优化 |
3.3 样品溶剂中SDS浓度对组分分离与吸收的影响 |
3.4 仪器条件对待测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 |
3.5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6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第五章 补骨脂及其制剂中5种活性成分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溶液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电解质溶液的优化 |
3.2 仪器条件对待测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 工作曲线和方法精密度 |
3.4 样品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甘珀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甘草及其药理作用 |
1.2 甘草酸及其提取制备 |
1.3 甘草次酸的药理及制备工艺 |
1.3.1 甘草次酸 |
1.3.2 甘草次酸的药理作用 |
1.3.3 甘草次酸的制备 |
1.3.4 甘草次酸的结构修饰 |
1.4 甘珀酸钠及其制备方法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 |
第二章 甘珀酸钠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甘草次酸的制备及纯化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构表征 |
2.2.4 实验讨论 |
2.3 甘珀酸钠的制备及纯化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甘珀酸表征 |
2.3.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三章 甘珀酸钠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甘草次酸的分析检测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色谱条件 |
3.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3.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2.5 标准曲线测量 |
3.2.6 样品测量 |
3.3 甘珀酸钠的分析检测方法 |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2 色谱条件 |
3.3.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3.3.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5 结果 |
3.3.5.1 方法学考察 |
3.3.5.2 样品测定 |
3.3.5.3 加样回收率 |
第四章 甘珀酸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溶剂 |
4.2.2 色谱条件 |
4.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4.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生产流程 |
4.3.2 甘珀酸钠质量检测点的确定 |
4.3.3 甘珀酸钠HPLC分析检测方法 |
4.3.4 方法学考察 |
4.3.5 样品测定 |
4.3.6 加样回收率 |
4.3.7 甘珀酸钠控制样本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甘草酸制剂主成分异构体含量差异分析及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草酸异构体研究进展 |
1.1.1 甘草酸的异构体结构与性质 |
1.1.2 甘草酸及其异构体分离检测方法的研究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中药牛黄中胆红素研究进展 |
1.2.1 中药牛黄概述 |
1.2.2 中药牛黄及其制剂中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1.2.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HPLC法同时分离检测甘草酸异构体及有关物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色谱条件 |
2.2.3 溶液的配制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系统适应性试验 |
2.3.2 方法专属性试验 |
2.3.3 方法学考察试验 |
2.3.4 改进方法对甘草酸单铵盐原料药及不同剂型制剂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结果与现行中国国家药品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2.4 讨论 |
2.4.1 流动相的选择 |
2.4.2 柱温和流速的选择 |
2.4.3 改进方法与中国国家药品标准检测方法含量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3章 甘草酸制剂主成分异构体及有关物质含量差异分析与变化趋势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色谱条件 |
3.2.3 溶液的配制 |
3.2.4 样品处理 |
3.3 方法与结果 |
3.3.1 系统适应性试验 |
3.3.2 方法学考察 |
3.3.3 样品含量测定 |
3.3.4 甘草酸制剂中各成分含量分析 |
3.4 讨论 |
3.4.1 样品处理条件的选择 |
3.4.2 小结 |
3.5 附图 |
第4章 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HPLC法 |
4.2.3 UV检测法 |
4.3 方法与结果 |
4.3.1 系统适应性试验 |
4.3.2 方法学考察 |
4.3.3 HPLC法与《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UV检测法对中药牛黄中胆红素含量测定结果的比较 |
4.3.4 中药牛黄中胆红素含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UV检测法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检测条件优化 |
4.4.2 HPLC法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色谱条件优化 |
4.4.3 小结 |
4.5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HPLC研究甘草次酸对三种黄酮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草的论述 |
1.2.1 甘草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 |
1.2.2 甘草的化学成分 |
1.3 黄酮类化合物 |
1.3.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 |
1.3.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4 中药配伍研究进展 |
1.4.1 中药配伍研究方法 |
1.4.2 生物学研究技术 |
1.5 甘草配伍研究进展 |
1.5.1 从物质基础方面进行 |
1.5.2 从药效方面进行 |
1.5.3 从药动力学方面进行研究 |
1.6 生物样品中中药有效成分检测方法 |
1.6.1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1.6.2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综述 |
1.6.3 中药有效成分检测方法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草次酸对山奈酚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动物试验 |
2.2.2 血浆样品处理 |
2.2.3 组织样品处理 |
2.2.4 色谱条件 |
2.3 结果 |
2.3.1 色谱测定专属性 |
2.3.2 标准曲线 |
2.3.3 精密度 |
2.3.4 准确度(方法回收率) |
2.3.5 萃取回收率实验 |
2.3.6 稳定性实验 |
2.3.7 样品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2.4.1 方法专属性结果 |
2.4.2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甘草次酸对橙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 方法 |
3.2.1 动物试验 |
3.2.2 血浆样品处理 |
3.2.3 组织样品处理 |
3.2.4 色谱条件 |
3.3 结果 |
3.3.1 色谱测定专属性 |
3.3.2 标准曲线 |
3.3.3 精密度 |
3.3.4 准确度(方法回收率) |
3.3.5 萃取回收率实验 |
3.3.6 稳定性实验 |
3.3.7 样品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方法专属性结果 |
3.4.2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甘草次酸对槲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 方法 |
4.2.1 动物试验 |
4.2.2 血浆样品处理 |
4.2.3 组织样品处理 |
4.2.4 色谱条件 |
4.3 结果 |
4.3.1 色谱测定专属性 |
4.3.2 标准曲线 |
4.3.3 精密度 |
4.3.4 准确度(方法回收率) |
4.3.5 萃取回收率实验 |
4.3.6 稳定性试验 |
4.3.7 样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4.4.1 方法专属性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实验组织选择的探讨 |
5.2 三种黄酮类药物在大鼠体内检测方法的研究 |
5.2.1 样品采集方法的探讨 |
5.2.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5.2.3 检测方法的探讨 |
5.3 甘草次酸对三种黄酮类药物在大鼠血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的甘草次酸(论文参考文献)
- [1]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13种有效成分及其在配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 张也,孙晓祝,于淼,赵云丽,于治国. 中草药, 2021(16)
- [2]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活性研究及应用[D]. 赵欢.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3]新疆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牛志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牙膏中5种植物源活性成分[J]. 杨培,谭建华,李慧勇,郭长虹,熊小婷,夏泽敏,李少飞,莫庭源,廖惠媚. 分析测试学报, 2019(01)
- [5]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梁霞.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6]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几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D]. 韩小月. 云南大学, 2018(01)
- [7]几种中药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研究[D]. 张佳瑶. 云南大学, 2018(01)
- [8]甘珀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D]. 刘晓梅. 兰州大学, 2014(03)
- [9]甘草酸制剂主成分异构体含量差异分析及牛黄样品中胆红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 石敏健. 河北大学, 2014(10)
- [10]HPLC研究甘草次酸对三种黄酮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D]. 覃苑. 广西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