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参芪促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喆[1](2021)在《扶正解毒方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GAS/Wnt16b/β-catenin轴介导癌细胞干性化逆转耐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因此化疗是基础的治疗手段。肿瘤复发转移是胃癌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耐药是关键原因。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不可能避免的影响了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其他细胞,如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CAFs),加速了耐药的形成。当化疗药物损伤DNA后会造成CAFs衰老,产生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是CAFs引起耐药的重要机制。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cGAS)是细胞质中重要的DNA感受器,在识别胞质中内源性DNA后通过下游信号转到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促进多种因子表达,其中包括Wnt16b。Wnt16b是Wnt/β-catenin通路的配体之一,在化疗后的CAFs中高表达,通过激活癌细胞内β-catenin促进癌细胞干性化,而肿瘤干细胞(CSCs)是引起耐药的关键。因此调控cGAS/Wnt16b//β-catenin轴对于提高化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扶正解毒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复发转移的有效方。前期研究表明该方能够提高化疗对荷瘤小鼠模的治疗效果,机制与调节TME中另一主要细胞群体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亚群比例,抑制血管生成,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有关。本实验将进一步研究该方提高化疗效果的机制是否与调控CAFs功能有关。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化疗诱导后DNA损伤的CAFs模型,及CAFs/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从体内、外观察CAFs的促耐药作用及探索扶正解毒方的能够通过调控cGAS/Wnt16b//β-catenin 轴改善耐药。研究方法:基础实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建立并评价DNA损伤的CAFs模型;二、观察扶正解毒方对cGAS/Wnt16b//β-catenin轴介导胃癌耐药的影响;三、构建5-FU耐药的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扶正解毒方的干预作用,探索相关机制。1.建立并评价DNA损伤的CAFs模型①以MRC-5为CAFs,以5-FU为诱导药物,通过CCK8法筛选合适的干预条件。②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DNA损伤MRC-5(dMRC-5)中DNA损伤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情况。③通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dMRC-5细胞凋亡情况。④通过qRT-PCR法检测dMRC5中cGAS基因表达情况。2.观察扶正解毒方对cGAS/Wnt16b//β-catenin轴介导胃癌耐药的影响①制备扶正解毒方含药血清,2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扶正解毒组,分别与纯水及扶正解毒方溶液(0.33g/ml)灌胃,连续5次后取腹主动脉血。②Western-blot法检测MRC-5及不同干预后dMRC-5中cGAS表达。③免疫荧光法检测MRC-5及不同干预后dMRC-5中Wnt16b表达。④收集MRC-5及不同干预后dMRC-5的条件培养基(CM),培养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CCK8检测IC50。⑤Western-blot检测各组别CM培养后MKN45中β-catenin表达。3.构建5-FU耐药的荷瘤小鼠模型及扶正解毒方抗肿瘤作用研究。①以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为载体,分别接种MKN45及MKN45/dMRC-5,其中单独荷瘤小鼠设立对照组及5-FU组,混合荷瘤小鼠设立对照组、5-FU组、扶正解毒组及扶正解毒+5-FU组。②比较单独荷瘤小鼠和混合荷瘤小鼠对照组瘤重,单独荷瘤小鼠和混合荷瘤小鼠5-FU治疗效果及抑瘤率评价模型构建情况。③比较混合荷瘤小鼠各组平均瘤重及抑瘤率,评估扶正解毒方的抗肿瘤作用。④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4表达。⑤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β-catenin表达。研究结果:1.5-FU 0.8mM诱导72h后MRC-5中γH2AX阳性细胞比率大于90%,活细胞比率大于65%,cGAS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完成了 dMRC-5的构建。2.与MRC-5相比,dMRC-5中cGAS表达明显增加(P<0.0001),干预后dMRC-5中cGAS含量依次为对照组>BS组>FS组>G150组>空白组。3.与MRC-5相比,dMRC-5中Wnt16b表达明显增加(P<0.001)。干预后各组dMRC-5中Wnt16b含量依次为对照组>BS组>G150组>FS组>空白组。4.MKN45经MRC-5 CM及各组dMRC-5 CM培养后IC50呈不同程度的上升,依次为:对照组>BS组>正常组>G150组>FS组>空白组。5.与空白组相比,MRC-5 CM各组及dMRC-5 CM培养后MKN45细胞中β-catenin表达显着增加(P<0.0001),依次为对照组>BS组>G150组>FS组>正常组>空白组。6.混合荷瘤小鼠对照组平均瘤重大于单独荷瘤小鼠,混合荷瘤小鼠5-FU组抑瘤率低于单独荷瘤小鼠5-FU,完成5-FU耐药荷瘤小鼠模型构建。7.混合荷瘤小鼠各组平均瘤重依次为:对照组>5-FU组>扶正解毒组>扶正解毒+5-FU组。扶正解毒+5-FU组平均瘤重低于对照组(P<0.01)。8.混合荷瘤小鼠各组抑瘤率依次为:扶正解毒+5-FU组>扶正解毒组>5-FU组>对照组。9.混合荷瘤小鼠及单独荷瘤小鼠5-FU组肿瘤组织CD44表达均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1)。混合荷瘤小鼠组内CD44表达依次为:5-FU组>扶正解毒组>扶正解毒+5-FU组>对照组。10.单独荷瘤小鼠5-FU组β-catenin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混合荷瘤小鼠组内β-catenin含量依次为:5-FU组>对照组>扶正解毒+5-FU组>扶正解毒组。研究结论:1.5-FU处理后MRC-5中cGAS及Wnt16b过表达,抑制cGAS后Wnt16b表达减少。2.扶正解毒方能够抑制dMRC-5介导的癌细胞干性化从而改善耐药,机制与调控 cGAS/Wnt16b//β-catenin 轴有关。3.dMRC-5在体内可促进肿瘤生长及耐药,扶正解毒方提高化疗效果的机制可能与抑制β-catenin表达,减少癌细胞干性化有关。
张颖[2](2021)在《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临床副反应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NKI学术总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8个数据库,搜集所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首先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End Note X8软件对重复的文件进行剔除,利用Revman 5.3软件评估偏倚风险,并采用Cochrane5.1.0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2软件和GEMTC包进行网状Meta分析来评价各种干预措施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8种中药注射剂,2550例患者。对于临床有效率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与单纯CHOP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提高临床有效率排名前三的为:康莱特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于提高临床控制率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与单纯CHOP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排名前三的为,康莱特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于提高KPS评分方面的研究,康莱特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与单纯CHOP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排名前三的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对于化疗相关副反应方面的研究: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血小板减少情况,参麦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恶心呕吐方面、康艾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肝脏损伤方面、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白细胞下降方面最优。结论:1.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较单纯的化疗可以增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2.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临床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3.消癌平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血小板减少方面,参麦注射液联合CHOP方案在防治恶心呕吐方面、康艾注射液在防治肝脏损伤方面、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防治白细胞下降方面较优。
宋涵[3](2021)在《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其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部分患者一经确诊即为Ⅲ-Ⅳ期,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高居第一位,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手术联合化疗是治疗卵巢癌重要并且有效的方法,国际妇产联盟和国内妇科肿瘤中心推荐的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卵巢癌患者不仅有可能产生化疗耐药,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毒副反应也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和生活质量下降。中药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减轻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力等诸多优点,与化疗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中药注射剂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化产物,其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临床中已有大量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随机对照研究,但仍缺乏多方面的循证研究。Meta分析可以在全面收集所有关于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研究后,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综合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研究目的]对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 e等国内外数据库,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 eta分析。[研究结果]最终纳入53个RCTs,包含3778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10种中药注射剂包括康艾注射液15项,艾迪注射液18项,复方苦参注射液7项,参芪扶正注射液4项,参麦注射液3项,蟾酥注射液2项,华蟾素注射液2项,黄芪注射液1项,鸦胆子油乳注射液1项,消癌平注射液1项。[研究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在近期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免疫功能、白细胞下降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张林[4](2021)在《参芪挂面的制备及其品质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中药材大国,资源丰富,药食文化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食疗的说法,即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防病治病。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具有补益功能食品重视,防疾病作用的功能性食物受到推崇,这也促进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传统药食两用品种中很多具有保健功能。其中党参、黄芪均为补益类药食同源中药材,不仅有明显药理作用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目前,九寨党参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产品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方便食用产品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党参、黄芪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挂面成本核算、混合粉粉质、挂面配方工艺、挂面品质特性等系统研究,开发一种营养健康、产品风味好、结构稳定、药效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好滋补功效的参芪挂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九寨党参商品规格等级研究。采用HPLC-UV测定党参炔苷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党参多糖含量及测量外观性状,利用DPS软件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研究九寨党参药材外观性状特征与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性,建立九寨党参药材规格等级划分指标,对参芪挂面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九寨党参商品规格等级的提高,党参炔苷含量表现降低趋势,测定结果在0.04720.1052%之间,菊花心炔苷含量最高(0.1528%),表皮炔苷含量最低(0.0452%);不同部位含量差异不明显、不同等级间党参多糖含量差异明显,在31.0635.06%之间。由于六等党参商品价格相对较低,炔苷含量较高,本实验后续研究均选用六等党参为原料。结合外观性状指标,将九寨党参药材分为4级,一级党参上部围径≥3.87 cm,下部围径≥3.85 cm,单个重≥4.02 g,炔苷≥0.040%;二级党参上部围径3.513.86 cm,下部围径3.653.84 cm,单个重2.554.01 g,炔苷≥0.05%;三级党参上部围径2.063.50 cm,下部围径2.293.64 cm,单个重1.782.54 g,炔苷≥0.07%;四级党参上部围径≤2.05 cm,下部围径≤2.28 cm,单个重≤1.77 g,炔苷≥0.09%。(2)党参粉的制备及其混合粉面团加工性能研究。利用分样筛和粒度分析仪对党参粉、黄芪粉、小麦粉进行粒径和水合特性分析测定,对不同配比的参芪-小麦粉混合粉进行理化指标、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党参粉粒径最小,仅为11.7μm,高达98.7%的党参粉可以透过药典9号筛,党参粉、黄芪粉中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较少,随着参芪粉的添加,混合粉面团加工性能呈下降趋势,随着谷朊粉的添加,混合粉面团加工性能显着提高。(3)参芪挂面的制备及其配方优化。以参芪粉、小麦粉、谷朊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以蒸煮损失率和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确定参芪粉、谷朊粉、食盐、食用碱最佳添加范围;在响应面实验设计上增加质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9个指标进行降维,并计算综合得分,以规范化综合得分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确定参芪挂面参芪粉添加量15%,谷朊粉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0.6%,食用碱添加量0.2%,得出的规范化综合得分Z为0.8532±0.07,与响应面预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响应面模型准确可行。(4)参芪挂面品质特性研究。以最佳配方工艺制作参芪挂面、党参挂面、黄芪挂面、白挂面,对四种挂面进行感官评价、蒸煮特性、质构、总酚、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蒸煮特性方面:四种挂面断条率均为0,除白挂面外,蒸煮损失率和蒸煮时间差异不大;在色差方面,除白挂面外,其余三种挂面偏黄、偏红;在滋味方面:参芪挂面与白挂面滋味差异最明显,其中,AHS、ANS、SCS对4种挂面的响应强度较大,NMS、CTS对4种挂面的响应强度较小。在抗氧化性方面,党参挂面中多酚含量最高(0.54 mg/g),参芪挂面对ABTS+清除率最高(64.8%),党参挂面对DPPH+清除率最高(54.5%),参芪挂面总的抗氧化性最高(1.897 mmol/g)。
谢贵萍[5](2021)在《黄芪四君子汤增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我们既往研究发现,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源的IL-8介导了胃癌细胞对顺铂耐药。调控胃癌患者外周血清IL-8水平是否影响胃癌化疗敏感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四君子汤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清IL-8水平和术前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接受2周期术前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中药组(辅助化疗+中药)32例和对照组(辅助化疗)28例。(2)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IL-8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标本IL-8表达;应用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肿瘤退缩分级(TRG)判断术前辅助化疗效果,并对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3)应用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芪四君子汤中5味中药含有的化学成分。以口服吸收率≥30%、类药性≥0.18、半衰期≥4为条件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检索查找每种活性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筛选与IL-8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活性成分。用CCK-8法检测槲皮素对人胃成纤维细胞系Hs738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作用浓度;体外研究槲皮素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后Hs738细胞IL-8表达的影响,设人胃癌细胞系MKN-45条件培养基/Hs738细胞组(对照组)、MKN-45条件培养基/Hs738细胞/槲皮素组(槲皮素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s738细胞α-SMA表达。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辅助治疗前外周血清IL-8水平无显着性差异(对照组374.637±372.974 pg/mL;中药组 337.243±254.103 pg/mL;P>0.05);术前辅助治疗后中药组患者IL-8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对照组 254.721±309.264 pg/mL;中药组121.191±109.960pg/mL;P<0.05)。中药组化疗敏感者19例(59.38%),对照组化疗敏感者8例(28.57%)(P<0.05);中药组中化疗敏感患者胃癌组织IL-8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化疗耐药患者。影响胃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因素包括Lauren分型(P<0.05)、中药治疗(P<0.05)及外周血清IL-8水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清IL-8水平、Lauren分型是影响患者术前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2)自黄芪四君子汤的五味中药中共筛选出119个活性成分,黄芪和甘草共有的活性成分槲皮素对应的作用靶点之一是IL-8,应用槲皮素进行初步研究。槲皮素浓度在0~10μmol/L范围内、作用时间36h内对Hs738细胞存活率无显着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可降低胃癌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后Hs738细胞的α-SMA及IL-8表达水平(P<0.05)。结论:(1)黄芪四君子汤可能通过降低胃癌患者外周血清IL-8水平增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敏感性;(2)黄芪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之一——槲皮素可抑制胃成纤维细胞活化,减少其IL-8分泌,可能与黄芪四君子汤化疗增敏作用相关。
楚毓博[6](2021)在《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其配伍对胃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差,且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存在肿瘤复发转移、毒副作用明显等问题,因此亟需寻找更好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已取得极大的进展,通过调节免疫来抗肿瘤,为胃癌的治疗带来巨大的创新,而胃癌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是微环境中重要的免疫抑制细胞与免疫效应细胞,TAMs对NK细胞的增殖及功能有抑制作用,通过调控这两类细胞,解除免疫抑制状态,恢复免疫功能,对胃癌的治疗预后至关重要。基于此临床背景,本课题选择三物白散中的三种成分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其配伍,探讨单体及配伍对TAMs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单体及配伍是否可通过调控TAMs,解除对NK细胞的免疫抑制,改善微环境免疫状态,促进胃癌的治疗,并进一步探讨其中涉及的机制。方法:(1)采用IL-4+IL-13+PMA+含5%血清的完全培养基方法,体外诱导THP-1细胞为TAMs细胞,并进行表型鉴定;(2)利用CCK8法筛选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对AGS细胞、TAMs细胞以及NK细胞的体外安全浓度范围;(3)利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筛选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调控TAMs的效阈浓度范围以及最佳浓度与效阈下浓度;(4)设计正交试验,以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空白作为四因素,以各单体效阈下浓度,1/2效阈下浓度,0作为三水平,进行正交配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筛选调控TAMs的最佳配伍组合;(5)在Transwell体系中,将TAMs接种于上室,AGS细胞与NK细胞混合培养于下室,模拟胃癌微环境,并进行药物干预;(6)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性;(7)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MMP9、sMICA、sMICB的含量;(8)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膜分子NKG2D、MICA/B的表达。结果:(1)THP-1诱导后,TAMs表型标志物CD206及分泌因子IL-10、TGFβ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上调(P<0.05);(2)不同浓度单体作用于AGS细胞,并在TAMs与NK细胞验证后,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者的浓度范围为:巴豆苷:10-5,10-6,10-7,10-8,10-9mol/L;桔梗皂苷 D:10-5,10-6,10-7,10-8,10-9mol/L;贝母甲素:10-4,10-5,10-6,10-7,10-8mol/L;(3)在降低CD206的水平上,巴豆苷在10-5,10-6,10-7,10-8,10-9mol/L,桔梗皂苷D在10-5,10-6,10-8mol/L,贝母甲素在10-4,10-5,10-6mol/L 时,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降低IL-10、TGFβ的水平上,巴豆苷在10-5,10-6,10-7,10-8,10-9mol/L,桔梗皂苷D在10-5,10-6,10-7,10-8mol/L,贝母甲素在10-4,10-5,10-6,10-8mol/L 时,具有显着差异(P<0.05);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调控TAMs的最佳浓度分别是10-5、10-5、10-4mol/L;效阈下浓度分别是10-10、10-9、10-7mol/L;(4)在降低CD206、IL-10、TGFβ水平方面,最佳配伍为10-10mol/L巴豆苷+10-9mol/L桔梗皂苷D+10-7mol/L贝母甲素,各因素对CD206、TGFβ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对IL-10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巴豆苷>贝母甲素>桔梗皂苷D;(5)在微环境中,配伍组可显着增强NK细胞杀伤性(P<0.05),各单体组没有影响;(6)流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贝母甲素与配伍组在升高NKG2D水平上具有显着差异(P<0.05),巴豆苷组与配伍组在降低MICA/B水平上具有显着差异(P<0.05)。(7)ELISA结果表明,配伍组的sMICA/B显着下降(P<0.05),各组的MMP9指标虽没有显着性,但是均有下降趋势,而配伍组下降最明显。结论:(1)THP-1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刺激下可成功诱导成为TAMs;(2)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其配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调控TAMs的表型,降低CD206+TAMs细胞的比例,降低分泌因子IL-10、TGFβ的含量;(3)在微环境中,配伍组可以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而各单体组对此没有影响;(4)配伍组可以调控微环境中的免疫状态与调控NKG2D/NKG2DL这条途径有关。
杨亚利[7](2021)在《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维普等数据库2020年12月之前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Stata15.0软件分析数据,计算累计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在不同结局指标下分别对各干预措施进行概率排序,比较各中药注射液在不同结局指标下的优劣。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包括6种中药注射液和328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提高疗效方面,SUCRA值排序结果为:参麦注射液+CCRT(84.9%)、康艾注射液+CCRT(76.8%)、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4.8%)、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5.7%)、康莱特注射液+CCRT(41.1%)、艾迪注射液+CCRT(36.4%);(2)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SUCRA值排序为:康莱特注射液+CCRT(93.5%)、参麦注射液+CCRT(60.8%)、康艾注射液+CCRT(51.2%)、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49.1%)、艾迪注射液+CCRT(48.8%)、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5.8%);(3)在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艾迪注射液+CCRT(71.8%)、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5.6%)、参麦注射液+CCRT(60.5%)、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51.9%)、康艾注射液+CCRT(49.5%)、康莱特注射液+CCRT(46.2%);(4)在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SUCRA值排序为:艾迪注射液+CCRT(71.5%)、康艾注射液+CCRT(64.6%)、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62.0%)、参麦注射液+CCRT(59.7%)、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40.9%);(5)在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康艾注射液+CCRT(86.3%)、艾迪注射液+CCRT(59.5%)、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39.8%);(6)在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77.0%)、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72.8%)、参麦注射液+CCRT(70.9%)、康艾注射液+CCRT(57.5%)、艾迪注射液+CCRT(2.3%);(7)在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艾迪注射液+CCRT(73.9%)、参芪扶正注射液+CCRT(57.1%)、复方苦参注射液+CCRT(54.1%)、参麦注射液+CCRT(49.7%)、康艾注射液+CCRT(41.5%)。结论:中药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有增效减毒作用,在提高疗效方面参麦注射液是最佳治疗方案,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艾迪注射液是最优的治疗措施。
周娇娇[8](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虞志宝[9](2020)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成分-靶点”网络,研究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分子生物学通路本质,并用一些体外实验加以验证,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药代动力学ADME参数为筛选标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收集徐氏参芪苡术汤全方9味中药的化合物及有效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搜索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的有关胃癌的疾病靶点,与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维恩(Venny)分析,确定交集靶点的靶向关系;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可能的作用通路。通过MTT法、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来研究徐氏参芪苡术汤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迁移、诱导凋亡的影响。结果:以口服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筛选标准,共得到徐氏参芪苡术汤121个药物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87个,胃癌相关靶点2621个,交集靶点87个。构建的PPI网络涉及87个蛋白质节点,关键靶点包括TP53、MAPK8、CASP8、IL6、ESR1、APP、AR、CCND1、EGFR等。GO功能分析主要是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蛋白质同源二聚体活性、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方面相关。KEGG通路20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 信号通路、FoxO(Forkhead box 0)信号通路等。MTT法、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徐氏参芪苡术汤可以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凋亡,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徐氏参芪苡术汤对胃癌的治疗有价值。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徐氏参芪苡术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凋亡、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体外实验也证明徐氏参芪薏苡术汤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说明了徐氏参芪薏苡仁术汤从多靶点、多通路来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一些可行性,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为以后的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向前[10](2020)在《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此四类干预措施排序,并筛选出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撑。方法:检索各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VIP)),收集黄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及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筛选各结局指标下最优干预方案。结果:共纳入66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乳腺癌患者412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7.0%)、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0.6%)、艾迪注射液(SUCRA=41.1%)。(2)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排名依次为: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83.4%)、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64.9%)、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54.2%)、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46.3%)。(3)在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排名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88.7%)、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71.3%)、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57.2%)、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32.7%)。(4)在白细胞计数减少率方面排名依次为:康艾注射液+化疗(SUCRA=75.3%)、黄芪注射液+化疗(SUCRA=74.0%)、艾迪注射液+化疗(SUCRA=61.4%)、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SUCRA=39.2%)。结论: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均优于常规单纯化疗,且各干预措施在不同的结局指标下有不同的排序结果,故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不同的临床目的决定其中药注射剂的选择,以发挥其最大的临床效果。
二、黄芪、参芪促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参芪促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解毒方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GAS/Wnt16b/β-catenin轴介导癌细胞干性化逆转耐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 CAFs与化疗耐药的关系研究进展 |
1 CAFs的来源 |
2 CAFs的鉴定 |
3 CAFs与肿瘤耐药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GAS-STING通路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
1 cGAS-STING的抑瘤作用 |
2 cGAS-STING通路的促瘤作用 |
3 cGAS-STING通路与肿瘤转移 |
4 cGAS-STING通路与TME中其他细胞 |
5 cGAS-STING通路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药逆转耐药研究进展 |
1 耐药发生的病机 |
2 中医药逆转耐药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化疗诱导的DNA损伤CAFs模型构建及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部 分扶正解毒方对cGAS /Wnt-16b/β-catenin轴介导的胃癌细胞干性化逆转耐药的干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5-FU耐药荷瘤小鼠模型构建及扶正解毒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结论 |
创新之处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背景 |
1.1 中医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 |
1.2 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网状Meta分析结果方法与讨论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干预措施 |
2.2.4 结局指标 |
2.2.5 排除标准 |
2.2.6 检索策略 |
2.2.7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2.2.8 文献中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2.2.9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3 证据网络图 |
3.4 Meta分析直接比较结果 |
3.4.1 治疗有效率 |
3.4.2 疾病控制率 |
3.4.3 生活质量改善率 |
3.4.4 血小板减少情况 |
3.4.5 恶心呕吐发生率 |
3.4.6 肝损伤发生率 |
3.4.7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 |
3.5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1 各干预措施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2 各干预措施临床控制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3 各干预措施KPS改善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4 各干预措施血小板减少情况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5 各干预措施恶心呕吐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6 肝损伤发生率 |
3.5.7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 |
3.6 小样本效应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在非霍金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综述一 卵巢癌西医治疗进展 |
1 卵巢癌的流行病学数据 |
2 卵巢癌的西医治疗现状 |
2.1 卵巢上皮癌手术治疗 |
2.1.1 早期卵巢癌手术治疗 |
2.1.2 晚期卵巢癌手术治疗 |
2.2 卵巢上皮癌化学药物治疗 |
2.2.1 初治卵巢癌的化疗 |
2.2.2 复发性卵巢癌的化疗 |
2.2.3 新辅助化疗 |
2.3 靶向治疗 |
2.3.1 PARP抑制剂 |
2.3.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
2.4 免疫治疗 |
2.5 放射治疗 |
2.6 热疗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卵巢癌的中医药治疗 |
1 中医学对卵巢癌的认识 |
1.1 卵巢癌中医病因病机 |
1.2 卵巢癌中医治疗 |
1.2.1 治疗原则 |
1.2.2 辨证论治 |
1.2.3 中药配合手术 |
1.2.4 中药配合化疗 |
1.2.5 中药配合放疗 |
1.2.6 中医外治 |
2 中药注射剂在肿瘤领域的应用 |
2.1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分类 |
2.2 中药注射剂治疗卵巢癌临床应用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 |
1.4 检索词 |
1.5 检索策略 |
1.6 文献筛选 |
1.7 数据提取 |
1.8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1.9 统计分析 |
2 纳入文献 |
2.1 文献检索流程 |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 Meta分析 |
3.1 近期有效率 |
3.2 生活质量 |
3.3 免疫功能 |
3.4 白细胞下降发生率 |
3.5 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
4 讨论 |
4.1 主要结果总结 |
4.2 对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意义 |
4.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参芪挂面的制备及其品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党参、黄芪概述 |
1.1.1 党参概述 |
1.1.2 黄芪概述 |
1.2 药食同源中药材在保健食品中的开发利用 |
1.3 挂面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九寨党参商品规格等级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党参炔苷的测定 |
2.2.2 方法学考察 |
2.2.3 九寨党参多糖的测定 |
2.2.4 方法学考察 |
2.2.5 九寨党参药材外观性状测定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方法学考察 |
2.3.2 样品中化学成分含量 |
2.3.3 描述统计分析 |
2.3.4 主成分分析 |
2.3.5 方差分析 |
2.3.6 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指标筛选 |
2.3.7 聚类分析 |
2.3.8 相关性分析 |
2.3.9 九寨党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拟定 |
2.4 本章小结 |
2.4.1 九寨党参商品规格等级划分 |
2.4.2 参芪挂面成本控制 |
3 党参粉的制备及其混合粉面团加工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党参粉的制备 |
3.2.2 参芪粉粒径分布 |
3.2.3 参芪粉水合特性测定 |
3.2.4 参芪粉-小麦粉混合粉理化指标测定 |
3.2.5 不同比例参芪粉添加量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
3.2.6 不同比例参芪粉添加量对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 |
3.2.7 不同比例谷朊粉添加量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
3.2.8 不同比例谷元粉添加量对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粒径分析 |
3.3.2 水合特性测定 |
3.3.3 参芪粉-小麦粉混合粉理化指标 |
3.3.4 混合粉面团粉质特性分析 |
3.3.5 混合粉面团拉伸特性分析 |
3.3.6 本章小结 |
4 参芪挂面的制备及其配方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参芪挂面加工工艺流程 |
4.2.2 参芪挂面加工操作要点 |
4.2.3 参芪挂面感官评价 |
4.2.4 参芪蒸煮特性研究 |
4.2.5 参芪挂面质构的测定 |
4.2.6 单因素实验 |
4.2.7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
4.2.8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参芪挂面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参芪挂面的品质特性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感官评价 |
5.2.2 蒸煮特性研究 |
5.2.3 质构分析 |
5.2.4 色差测定 |
5.2.5 酸度测定 |
5.2.6 总酚测定 |
5.2.7 抗氧化性测定 |
5.2.8 滋味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感官评价 |
5.3.2 质构分析 |
5.3.3 蒸煮特性研究 |
5.3.4 色差测定 |
5.3.5 酸度测定 |
5.3.6 滋味分析 |
5.3.7 抗氧化性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黄芪四君子汤增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胃癌化疗耐药现代相关机制研究 |
1.1 细胞外囊泡 |
1.2 多药耐药蛋白(ABCB1) |
1.3 肿瘤微环境 |
1.4 课题组前期关于胃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 |
2. 中医药在胃癌化疗中的协同作用 |
2.1. 胃癌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2 中医药在胃癌化疗中的协同作用 |
2.3 小结 |
3. 黄芪四君子汤的组成、功效和运用胃癌治疗的理论基础 |
3.1 黄芪四君子汤的组成和功效 |
3.2 黄芪四君子汤运用于胃癌治疗的理论基础 |
4.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
5. 槲皮素的药理学作用 |
5.1. 槲皮素的来源与物理化学性质 |
5.2.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 |
5.3 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分组 |
1.2 给药方案 |
1.3 相关检测及化疗敏感性判断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及治疗前、后IL-8表达水平 |
2.2 黄芪四君子汤可增强进展期胃癌化疗敏感性 |
2.3 黄芪四君子汤可能通过降低胃癌患者外周血清IL-8水平增强化疗敏感性 |
2.4 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安全性指标评价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黄芪四君子汤化学成分筛选 |
1.2 槲皮素对人胃成纤维细胞活化及IL-8分泌的影响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槲皮素对人胃成纤维细胞毒性检测 |
2.2 槲皮素影响人胃成纤维细胞活化及IL-8表达水平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 发表论文 |
致谢 |
(6)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其配伍对胃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胃癌微环境及相关免疫细胞的研究概述 |
1、现代医学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 |
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3、自然杀伤细胞在胃癌治疗中潜力巨大 |
4、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在胃癌治疗中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胃癌微环境及相关免疫细胞的研究概述 |
1、中医学对肿瘤微环境的认识 |
2、中医药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
3、中医药调控自然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三物白散抗肿瘤研究进展 |
1、三物白散复方抗肿瘤研究进展 |
2、三物白散单味药抗肿瘤研究进展 |
3、三物白散主要成分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诱导与鉴定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二节 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对实验细胞的安全浓度与效阈浓度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三节 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配伍对实验细胞的安全浓度与效阈浓度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四节 胃癌微环境的体外模型构建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第五节 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配伍调控胃癌微环境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小结 |
一、论文研究结果 |
二、论文创新性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1.1 检索范围 |
2.1.2 检索词 |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1 文献纳入标准 |
2.2.2 文献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2.4 文献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2.5.1 合并效应量的估计 |
2.5.2 异质性检验 |
2.5.3 发表偏倚 |
第三部分 结果 |
3.1 文献检索过程及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4 Meta分析结果 |
3.4.1 艾迪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4.2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4.3 康艾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4.4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4.5 参麦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4.6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Meta分析 |
3.5 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 |
3.5.1 各干预措施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2 各干预措施生活质量改善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3 各干预措施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4 各干预措施恶心呕吐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5 各干预措施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6 各干预措施骨髓抑制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7 各干预措施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6 发表偏倚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宫颈癌的辨证分析 |
4.2 6种中药注射液治疗宫颈癌的药理作用 |
4.2.1 艾迪注射液 |
4.2.2 复方苦参注射液 |
4.2.3 康艾注射液 |
4.2.4 康莱特注射液 |
4.2.5 参麦注射液 |
4.2.6 参芪扶正注射液 |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4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副反应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8)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
4.1 经腹手术 |
4.2 经会阴手术 |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
4.4 注射疗法 |
5 小结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
7 小结 |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
1 明矾的概述 |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2 五倍子的概述 |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前言 |
1 研究数据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检索 |
1.2.1 CNKI检索 |
1.2.2 维普检索 |
1.2.3 万方检索 |
1.3 数据去重 |
1.3.1 数据去重方法 |
1.3.2 数据去重结果 |
1.4 数据校验 |
2 CiteSpace分析 |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
5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
附件 |
(9)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研究进展 |
1.1 发病机制 |
1.2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于胃癌的认识 |
2.1 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
2.4 徐氏参芪苡术汤的概述 |
2.5 徐氏参芪苡术汤抗肿瘤的理论基础 |
2.6 小结 |
3. 中药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
3.1 网络药理学的概述 |
3.2 小结 |
第二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徐氏参芪苡术汤分子信息的收集及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
2.2 徐氏参芪苡术汤活性成分预测靶标所对应靶标基因的获取 |
2.3 胃癌相关靶标基因的获取 |
2.4 成分-作用靶标网络构建与分析 |
2.5 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构建与分析 |
2.6 生物学过程与通路分析 |
2.7 成分-靶标-通路网络构建 |
3. 结果 |
4. 网络分析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徐氏参芪苡术汤体外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 |
1.2 药物 |
1.3 试剂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5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1 MTT比色法实验 |
2.2 细胞划痕实验 |
2.3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2.4 统计学的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乳腺癌的中医药研究 |
2 乳腺癌的现代医学研究 |
3 问题及展望 |
第二部分 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特征及质量评价 |
2.3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西医对乳腺癌的认知 |
3.2 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优势 |
3.3 网状Meta分析的优势 |
3.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3.5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黄芪、参芪促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解毒方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GAS/Wnt16b/β-catenin轴介导癌细胞干性化逆转耐药的研究[D]. 吴喆.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网状Meta分析[D]. 张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D]. 宋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参芪挂面的制备及其品质特性研究[D]. 张林. 成都大学, 2021(07)
- [5]黄芪四君子汤增强进展期胃癌术前辅助化疗敏感性及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 谢贵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巴豆苷、桔梗皂苷D、贝母甲素及其配伍对胃癌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调控作用研究[D]. 楚毓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6种中药注射液联合CC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网状Meta分析[D]. 杨亚利.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徐氏参芪苡术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D]. 虞志宝.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四种益气扶正类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D]. 向前. 暨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