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强,刘会云,王轲,张双喜,叶兴国[1](2020)在《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与创新》文中提出单倍体育种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主要育种技术之一,提高单倍体诱导频率和简化诱导程序是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关键。随着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与改进,单倍体育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植物的育种研究中,展现出基因纯合快速、育种年限缩短、育种效率提高等优势。单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反向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更加显着。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在遗传群体构建、基因功能鉴定、转基因研究、细胞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单倍体诱导技术、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主要作物单倍体诱导系的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单倍体诱导技术尤其是利用基因编辑创造诱导系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倪飞[2](2017)在《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雄性不育是一种重要的性状,广泛用于杂交育种。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属于显性核雄性不育基因,已用于上百个小麦品种或品系的培育,加快了我国小麦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Ms2基因,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并采用遗传转化技术证明Ms2基因可以引起小麦、大麦和短柄草的雄性不育。MS2基因只在部分小麦亚族物种出现,显性Ms2基因在太谷反转录转座子(Taigu)的驱动下表达,其表达呈现花药特异性。Ms2基因的克隆对小麦轮回选择或杂交制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不育表型:我们统称携带显性Ms2基因的小麦为太谷核不育小麦。与可育小麦相比,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花药瘦小,小孢子发育异常,造成无花粉型雄性不育。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组织发育的异常表现在中层细胞的提前降解、花粉母细胞的原生质化、二分体分离受阻和单核花粉粒的急剧退化等。2.太谷核不育Ms2基因的精细定位:本研究利用4个BC1F1群体(PopA、PopD、PopE和PopF)进行Ms2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3,487个Pop D单株,将Ms2基因定位在Xsdauw20和Xsdauw32之间,约0.6cM的区间。同时利用3,954个PopA单株,将Ms2基因进一步定位在Xsdauw27和Xsdauw29之间,约0.05cM的距离,标志着Ms2区域精细遗传图谱的成功绘制。3.太谷核不育Ms2基因的物理图谱和候选基因:本研究构建了‘矮败鲁麦15’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利用Ms2基因的5个连锁标记对该文库进行筛选并获得了Ms2区域的12个BAC克隆。对部分BAC克隆进行测序和拼接,成功绘制了Ms2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在Xsdauw24和Xsdauw32区间,共预测到8个候选基因,其中PG5P1593S的表达和太谷核不育性状相关联,可能代表Ms2基因。4.PG5P1593S代表太谷核不育Ms2基因:利用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检测,发现PG5P1593S基因的突变引起太谷核不育性状的丧失、雄性可育,基因突变和育性恢复呈现稳定遗传。利用遗传转化互补实验,进一步确认PG5P1593S基因的表达可以引起普通小麦、大麦和短柄草的雄性不育。现有证据显示PG5P1593S就是太谷核不育Ms2基因。5.Ms2基因呈现特异的时空表达模式:自然群体中,Ms2基因只在太谷核不育小麦中表达,并且只在减数分裂前后(S2时期)的花药组织表达。组织原位杂交证明,Ms2基因在花药中层、绒毡层和小孢子母细胞中特异表达。该基因的特异表达可能与MS2启动子区域的Taigu反转录转座子有直接关系。亚细胞定位技术显示,GFP:Ms2融合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和内质网。6.MS2是麦族植株特异进化的产物:MS2或其同源基因只在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以及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麦族物种中存在。通过比较575份小麦族材料,鉴定到MS2基因的18种单倍型(Haplotype),显性Ms2基因对应单倍型A2,是在单倍型A1的基础上由Taigu转座子插入形成的。Ms2基因的单倍型A1在普通小麦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在普通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独立遗传。7.MS2蛋白可能作用于植物蛋白翻译系统:转录组分析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说明MS2蛋白很可能作用于植物蛋白翻译系统从而导致雄性不育。
王坤杨,张伟,张双喜,刘宏伟,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叶兴国[3](2016)在《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化学杀雄剂SQ-1对小麦品种间、小麦与近缘植物间、小麦与远缘植物间杂交成胚率的影响,以及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与玉米杂交成胚率和得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合理选用小麦杂交方式,提高小麦杂交结实率和利用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化学杀雄剂SQ-1,开花期分别授以小麦花粉和远缘植物(黑麦、玉米)花粉,并在小麦授玉米花粉后的处理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拉伯葡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AGP),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后产生的幼胚进行离体拯救培养,统计授粉小花数、接种幼胚数、膨大颖果数、结实粒数、萌发单倍体幼胚数和单倍体植株数,计算结实率、颖果膨大率、成胚率、萌发率和成苗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结合细胞学观察结果,研究SQ-1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结实性的影响,以及AGP对小麦单倍体胚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小麦品种间杂交中SQ-1处理结实率19.8%—83.3%,人工去雄的结实率为69.4%—93.0%,SQ-1对不同品种的影响不同,Fielder对SQ-1的反应比较敏感;在中国春与兰州黑麦杂交中,SQ-1处理的结实率为65.5%,人工去雄处理的结实率为78.8%,两种处理方式产生的F1杂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8条;在不同小麦品种与玉米品种郑单58杂交中,SQ-1处理小麦单倍体胚的成胚率为1.11%—1.41%,人工去雄小麦单倍体胚的成胚率为2.38%—14.29%;在小麦与玉米杂交后的处理液中添加0.5—2.0 g·L-1 AGP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小麦单倍体胚获得率和成苗率。另外,在玉米花粉诱导的单倍体胚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现13.07%的胚发育出了2—6株苗;显微镜观察发现,玉米花粉诱导后18 d左右小麦单倍体胚上出现了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一步发育为形态健全的小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1条。【结论】化学杀雄剂SQ-1减低了小麦品种间杂交及小麦与黑麦、玉米间杂交的成胚率,AGP提高了小麦与玉米间杂交单倍体成胚率和成苗率。
于运凯[4](2014)在《化学药剂诱导玉米群体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化学药剂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简单、易行,备受亲睐,众多学者对孤雌生殖的诱导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二倍体纯系的可行性,并对孤雌生殖系后代进行稳定性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孤雌生殖深入研究和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利用奠定基础。1、不同诱导时间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研究表明,不同诱导时间的诱导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最佳诱导时间为雌穗吐丝3d,诱导率为0.098%;2、化学药剂0.5%-2%DMSO和0.1mg/kg-0.2mg/kgCol诱导黄早群,结果表明,1%DMSO和0.2mg/kgCol诱导率最高,诱导率分别为0.164%和0.192%,比对照(0.023%)高7.1-8.3倍;3、化学药剂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兰卡群诱导率是瑞德群诱导率的5倍,诱导率高达0.257%;4、通过田间表型鉴定及自交,共获得玉米孤雌株系139份;5、选取15份孤雌生殖纯系分别与3份常规自交系进行AB式不完全双列杂交,结果表明,A、B组亲本配合力均达到极显着、显着差异。从各个组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相对平均值来看,P1亲本中H239、L12、 R15等特殊配合力表现最好。
张伟[5](2014)在《小麦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单倍体植株诱导技术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小麦离体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是开展细胞工程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培养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基因型的作用尤为显着。因此,选择具有高再生力的基因型,尤其是以农艺性状优良的基因型作为小麦组织培养的起始材料,将推动小麦转基因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有效开展。本研究以近年来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4个优良品种和优良新品系CB037为材料,从幼胚、成熟胚、花药三个方面评价了组织培养再生性能,并对幼胚、成熟胚的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同时探讨了小麦-玉米杂交和小孢子培养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旨在进一步提高小麦组织培养和单倍体植株诱导效率。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25个小麦优良品种(系)幼胚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率1.12%-74.60%,植株再生率2.25%-531.92%,基因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CB037、轮选987、扬麦16、内麦836、科农199、新春6号、郑麦366、郑麦9023、新冬20、烟农19和川麦42幼胚培养植株再生能力较强,植株再生率分别为531.92%、370.16%、363.03%、328.32%、296.82%、210.94%、131.93%、109.35%、104.19%、89.37%和81.44%。成熟胚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率5.03%-58.48%,植株再生率3.24%-84.34%,基因型间差异显着;其中,CB037、新春6号、京冬8号、石麦4185、科农199和轮选987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率较高,分别为84.34%、68.78%、61.95%、59.00%、52.34%和52.19%。花药培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0.38%-64.19%,愈伤组织分化率0%-11.9%,绿芽诱导率0-41.75%,基因型间差异显着;其中,CB037绿芽诱导率最高(41.75%),其次是石麦4185(39.6%)和邯6172(15.76%),其它基因型花药培养植株再生率均小于5.2%。2.以幼胚再生率较低的京冬8号、济麦22和邯6172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 AGPs)和H2O2对其幼胚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0mg/LAGP显着提高了京冬8号和济麦22幼胚植株再生率,分别达到374.51%和84.29%;添加10mg/LAGP时,邯6172植株再生率达到131.41%。添加0.005‰H2O2时,邯6172和济麦22幼胚培养植株再生率比对照有显着增加,分别为343.89%和47.72%;H2O2为0.02‰时京冬8号反应最为显着,绿芽诱导率达到了218.88%。说明AGP和H2O2促进植株再生的作用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3.为了延长田间小麦幼胚可利用的时间,以石麦366、矮抗58、科农199、新春9号和CB037较大幼胚(2.0-3.0mm)为材料,研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大龄幼胚培养再生植株的影响。结果发现,2mg/L1-MCP显着提高了石麦366、矮抗58和科农199绿芽诱导率,分别为40.21%、120.17%和138.79%。100mg/L纤维素酶+20mg/L果胶酶处理显着提高了矮抗58绿芽诱导率(75.12%),但对石麦366、科农199和新春9号大龄幼胚再生无显着作用,反应了纤维素酶、果胶酶对不同基因型的作用效果不同。1-MCP处理对CB037较大幼胚再生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而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却降低了植株再生率。4.以科农199和轮选987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AGP和H2O2对其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100mg/L AGP轮选987和科农199绿芽再生率分别为72.46%和64.27%。但添加不同浓度H2O2,成熟胚再生率都低于对照,表明培养基中添加H2O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熟胚的再生。5.以矮败小麦为材料,比较了玉米诱导系和普通自交系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玉米基因型得胚率没有显着差异。对获得的矮败小麦单倍体进行了细胞学、植物学和分子标记鉴定,证实获得了Ms2/Rht10矮败小麦单倍体植株,且矮败小麦的二种雌配子ms2/rht10和Ms2/Rht10经玉米花粉诱导后都具有发育为单倍体植株的潜力。进一步以扬麦1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GP处理对小麦-玉米杂交后小麦单倍体得胚率、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发现,2g/L AG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玉米杂交后小麦单倍体胚的发育。6.对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发现在4℃条件下低温饥饿处理麦穗25天,并增加液体培养基中小孢子密度,对小麦小孢子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效果,并从小孢子培养中诱导形成了胚状体,获得了再生植株,为进一步建立小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赵翠荣[6](2013)在《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和双单倍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小麦与玉米或鸭茅状摩擦禾远缘杂交后,伴随着父本染色体消失形成小麦单倍体的技术应用于小麦育种,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并能创造新种质和遗传群体。本研究设计了五个方面的对比试验:花期调节试验、基因型试验、激素处理试验、培养基试验、染色体加倍处理试验,以研究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及加倍形成双单倍体的主要技术,旨在为华中地区小麦规模化单倍体育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1、花期调节试验于2012年元月中旬开始,间隔8-15d分期播种小麦和玉米,摩擦禾与玉米同期进行加温处理,经分期播种与设施栽培相结合进行。参加试验的120余个小麦杂交组合与8种玉米、2种鸭茅状摩擦禾在小麦正常开花的季节花期相遇;以玉米花期集中在4月18-30日前后,更利于小麦成胚和成苗。2、基因型对得胚率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小麦品种与4个玉米品种。研究表明小麦与玉米基因型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单倍体产生有显着作用。试验中的所有小麦基因型均能通过染色体消失法产生单倍体胚,但得胚率有显着差异。不同基因型玉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单倍体诱导率存在显着差异,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小麦的遗传背景分类别筛选适合的玉米,对遗传背景特别复杂的小麦可选用诱导率普遍较高的几个玉米的混合花粉授粉。试验中的2种鸭茅状摩擦禾和多数玉米都能高效诱导普通小麦产生单倍体胚,少数玉米不能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胚。3、激素处理试验选用5个小麦品种进行6种激素处理。研究发现小麦基因型和激素处理水平以及二者之间互作均显着影响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同一小麦基因型在不同激素处理水平下的得胚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同一激素水平下不同小麦基因型间得胚率无显着差异或有显着至极显着差异。试验比较了6种激素处理的得胚率,以单独使用2,4-D100mg/L的得胚率最高(26.2%),极显着高于单独使用Dicamba100mg/L的得胚率(19.9%)。4种混合激素处理(2,4-D100mg/L+Dicamba100mg/L、2,4-D75mg/L+Dicamba25mg/L、2,4-D50mg/L+Dicamba50mg/L、2,4-D25mg/L+Dicamba75mg/L)间得胚率没有显着差异。2,4-D与Dicamba混合使用时二者间可能存在互作:一定浓度下2,4-D能增强Dicamba的作用,Dicamba则会削弱2,4-D的作用。4、培养基试验选用4种培养基(1/2MS、1/2MS+0.1mg/L BAP+0.1mg/L NAA、B5、B5+0.1mg/L BAP+0.1mg/L NAA)培养3个小麦杂交组合的单倍体胚738个,以比较不同培养基对单倍体胚的萌发和成苗的影响。不同培养基上单倍体胚的平均萌发率和平均成苗率呈现出极显着差异水平,胚萌发率表现为:1/2MS>1/2MS+0.1mg/L BAP+0.1mg/L NAA>B5+0.1mg/LBAP+0.1mg/L NAA>B5;胚成苗率表现为:1/2MS>B5>1/2MS+0.1mg/L BAP+0.1mg/LNAA>B5+0.1mg/L BAP+0.1mg/L NAA,无激素的1/2MS上单倍体胚的平均萌发率(18.2%)和平均成苗率(16.4%)都最高,能稳定地一次成苗。不同杂交组合得到的单倍体胚的平均萌发率和平均成苗率也存在极显着差异。因此认为单倍体胚的萌发和成苗与遗传因素有关,无激素的1/2MS最适合于小麦单倍体胚的萌发和一次成苗。5、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单倍体苗时设计了0.1%、0.2%、0.3%3个浓度梯度,浸根3h、4h、5h三个处理时间,比较了加光与不加光、全程通气与不通气、分蘖节打孔与不打孔等技术措施下的移栽成活率、加倍结实率。结果表明:室温下0.2%秋水仙素+30mL/L DMSO溶液浸根处理3h-5h,期间持续通入空气并避光处理对小麦玉米杂交的单倍体苗的加倍处理是非常有效的,能达到86.7%-90%的成活率和加倍率,而且加倍处理后的植株只要成活了绝大多数都能结实。以0.2%的秋水仙素浸根处理3h-4h,期间持续通入空气并进行遮光处理为最佳的处理方法,可获得90%的加倍率,既节约了时间,又安全高效。其次为0.1%秋水仙素+30mL/L DMSO溶液浸根处理5h并持续通入空气和避光,能达到100%的成活率和86.7%的加倍率。不推荐使用0.3%的秋水仙素进行小麦单倍体苗的染色体加倍处理。避光和持续通气处理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加倍率,在高浓度加倍处理和长时间加倍处理时显得尤其重要。分蘖节打孔处理伤害了植株,影响了加倍后植株的成活率,能提高低浓度短时间处理的加倍率,对低浓度长时间处理和高浓度处理则不适用。
王亮,邢虎成,揭雨成[7](2012)在《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系统介绍了孤雌生殖的概念及分类,总结了孤雌生殖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重要意义,阐述了孤雌生殖后代的相关鉴定方法,并将孤雌生殖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作了对比,提出了孤雌生殖发生机理、诱导概率问题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8](2011)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方法]对矮败小麦的创制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将单倍体育种技术引入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想。[结果]矮败小麦既保留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放授粉异交结实率高的特性,又发挥了矮变1号降秆作用强的特点,是较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目前对矮败小麦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矮败小麦进行群体改良的种质资源平台、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的技术平台及利用矮败小麦作为新品种选育的生产平台。通过在已建立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中引入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从理论上建立了一套矮败小麦高效育种生物技术新体系。[结论]该研究为矮败小麦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9](2011)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英文)》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方法]对矮败小麦的创制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将单倍体育种技术引入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想。[结果]矮败小麦既保留了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放授粉异交结实率高的特性,又发挥了矮变1号降秆作用强的特点,是较理想的群体改良工具。目前对矮败小麦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矮败小麦进行群体改良的种质资源平台、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的技术平台及利用矮败小麦作为新品种选育的生产平台。通过在已建立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中引入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从理论上建立了一套矮败小麦高效育种生物技术新体系。[结论]该研究为矮败小麦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马强,余国东,李伯群,任正隆,周凤云,李泽碧,廖敦秀[10](2010)在《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利用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产生单倍体后加倍获得纯系,是快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和构建特殊遗传群体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小麦单倍体人工诱导和遗传诱导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旨在为小麦及其它作物单倍体遗传研究与育种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二、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
1.1 雄配子体诱导 |
1.2 雌配子体诱导 |
1.3 通过配子体诱导单倍体的影响因素 |
1.3.1 供体植物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
1.3.2 配子体的发育阶段 |
1.3.3 胁迫预处理 |
1.3.4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 体内诱导作物单倍体技术 |
2.1 远缘杂交诱导 |
2.2 花粉诱导 |
2.3 诱导系直接诱导和遗传修饰间接诱导 |
2.3.1 诱导系诱导 |
2.3.2 CRISPR/Cas9编辑MTL蛋白编码关键基因诱导 |
2.3.3 沉默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CENH3编码基因诱导 |
2.3.4 诱导系诱导单倍体的机理 |
3 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 |
3.1 新品种培育 |
3.2 DH群体构建和遗传分析 |
3.3 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组研究 |
3.4 基因工程改良 |
4 植物单倍体诱导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4.1 提高植物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策略 |
4.2 通过编辑或诱变MTL基因获得单倍体诱导系 |
4.3 单倍体诱导技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创造突变体 |
4.4 通过诱导系或MTL基因编辑技术诱导单倍体的鉴定 |
4.5 安全高效单倍体加倍技术建立和完善 |
(2)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及来源 |
1.1.2 农作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
1.1.2.1 农作物CMS研究进展 |
1.1.2.2 农作物GMS研究进展 |
1.1.3 作物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
1.2 太谷核不育小麦与Ms2基因 |
1.2.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及特点 |
1.2.2 太谷核不育基因Ms2的研究进展 |
1.2.2.1 Ms2基因相关的细胞学研究 |
1.2.2.2 Ms2基因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
1.2.2.3 Ms2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
1.2.3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 |
1.2.3.1 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
1.2.3.2 Ms2基因与kr、ph1b基因的配合应用 |
1.2.3.3 Ms2基因在小麦近缘属种中的应用 |
1.3 小麦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
1.3.1 图位克隆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 |
1.3.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3.3 DNA分子标记类型 |
1.3.4 目标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公共菌株和载体 |
2.2 材料种植及表型调查 |
2.2.1 植物材料的种植 |
2.2.2 小麦雄性器官的育性鉴定 |
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1 亲本多态性检测及作图群体的构建 |
2.3.2 分子标记的开发 |
2.3.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4 物理图谱的构建 |
2.4.1 BAC文库的构建和质量检测 |
2.4.2 BAC文库的筛选 |
2.4.3 BAC质粒的提取 |
2.4.4 阳性BAC质粒的de novo测序和物理图谱的构建 |
2.5 候选基因的鉴定及表达模式检测 |
2.6 TILLING技术及功能缺失突变体筛选 |
2.6.1 突变群体的创制 |
2.6.2 突变体的筛选 |
2.7 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2.7.1 载体构建 |
2.7.2 小麦的遗传转化 |
2.7.3 大麦的遗传转化 |
2.7.4 短柄草的遗传转化 |
2.8 M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2.8.1 瞬时表达 |
2.8.2 稳定转化 |
2.9 RNA-Seq分析 |
2.9.1 植物样本的采集及RNA提取 |
2.9.2 cDNA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
2.9.3 转录组数据的过滤 |
2.9.4 转录组数据的差异表达分析 |
2.9.5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2.9.6 基因表达热图 |
2.10 酵母双杂交实验 |
2.11 RNA组织原位杂交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观察 |
3.2 Ms2基因遗传图谱的构建 |
3.2.1 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3.2.2 Ms2基因的初步定位 |
3.2.3 Ms2基因的精细定位 |
3.3 Ms2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 |
3.3.1 LM15_(RMs2)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
3.3.2 Ms2区域BAC文库的筛选及物理图谱的构建 |
3.3.3 候选基因的预测和鉴定 |
3.3.4 PG5对应两个等位基因 |
3.4 PG5_(P1593S)基因突变体的创制及该基因的转化互补研究 |
3.4.1 PG5_(P1593S)基因的突变体分析 |
3.4.2 小麦转化互补实验 |
3.4.3 大麦转化互补试验 |
3.4.4 短柄草转化互补实验 |
3.5 Ms2表达模式分析 |
3.5.1 Ms2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
3.5.2 Ms2基因的组织原位杂交 |
3.5.3 M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6 MS2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3.6.1 MS2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3.6.2 MS2基因的进化及其所在区段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
3.6.3 MS2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7 Ms2引起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 |
3.7.1 RNA-Seq分析 |
3.7.2 酵母双杂交分析 |
4 讨论 |
4.1 Ms2基因的图位克隆策略 |
4.2 Taigu转座子激活了Ms2基因的表达 |
4.3 Ms2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3)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化学杀雄和人工去雄及授粉 |
1.3玉米花粉诱导后的处理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浓度设置 |
1.4 小麦远缘杂交幼胚离体拯救培养 |
1.5 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
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 |
2.1 化学杀雄剂SQ-1对小麦品种间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2.2 化学杀雄剂SQ-1对小麦与黑麦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2.3 化学杀雄剂SQ-1对小麦与玉米杂交成胚率的影响 |
2.4 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与玉米杂交成胚率和得苗率的影响 |
2.5 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胚的多苗现象 |
3 讨论 |
4 结论 |
(4)化学药剂诱导玉米群体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单倍体及研究概括 |
1.2 单倍体应用 |
1.2.1 单倍体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2.2 单倍体在突变体选择中的应用 |
1.2.3 单倍体在基因转导中的应用 |
1.3 玉米单倍体产生途径 |
1.3.1 自然发生单倍体 |
1.3.2 远缘杂交 |
1.3.3 孤雄生殖 |
1.3.4 孤雌生殖 |
1.3.5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杂交诱导 |
1.4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 |
1.4.1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机理 |
1.4.2 影响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因素 |
1.5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应用前景 |
1.6 玉米单倍体的鉴定 |
l.6.1 形态学鉴定 |
1.6.2 细胞学和解剖学鉴定 |
l.6.3 生理生化特性的区别 |
1.7 玉米单倍体加倍方法 |
1.7.1 自然加倍 |
1.7.2 人工加倍 |
1.8 玉米孤雌生殖纯系产量配合力分析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玉米群体组建 |
2.2.2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方法 |
2.2.3 纯系田间鉴定方法 |
2.3 试验设计及管理 |
2.3.1 处理时间对诱导率的影响 |
2.3.2 单一化学药剂诱导 |
2.3.3 孤雌生殖纯系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4 孤雌生殖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 |
3.1.1 不同处理时间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单一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基因型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 |
3.2 孤雌生殖系 |
3.2.1 孤雌生殖系 Pa1 田间表型观察 |
3.2.2 孤雌生殖系 Pa2 田间表型观察 |
3.3 玉米孤雌生殖纯系产量配合力分析 |
3.3.1 孤雌生殖纯系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
3.3.2 孤雌生殖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明确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最佳诱导时间及化学药剂浓度 |
4.2 明确不同基因型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 |
4.3 获得孤雌生殖纯系 |
4.4 孤雌生殖纯系配合力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关于不同诱导时间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研究 |
5.2 关于不同单一药剂处理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研究 |
5.3 关于不同基因型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影响研究 |
5.4 孤雌生殖系 |
5.5 孤雌生殖纯系产量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小麦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单倍体植株诱导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
1.2 小麦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
1.2.1 基因型筛选 |
1.2.2 外植体类型的选择 |
1.2.3 培养基成分改进 |
1.2.4 温度对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 |
1.2.5 小麦幼胚大小对组织培养再生效果的影响 |
1.3 小麦组织培养在单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
1.3.1 花药培养在小麦单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
1.3.2 小麦-玉米杂交在小麦单倍体育种中的应用 |
1.3.3 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幼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和试剂 |
2.1.3 小麦适宜大小幼胚培养 |
2.1.4 小麦较大幼胚培养 |
2.1.5 AGP 和 H_2O_2处理水平设置 |
2.1.6 纤维素酶、果胶酶、1-MCP 处理水平设置 |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幼胚培养植株再生率较高小麦新基因型的筛选 |
2.2.2 AGP 对京冬 8 号、邯 6172 和济麦 22 幼胚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 |
2.2.3 H_2O_2对京冬 8 号、邯 6172 和济麦 22 幼胚组织培养再生的影响 |
2.2.4 纤维素酶、果胶酶和 1-MCP 对小麦较大幼胚再生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和试剂 |
3.1.3 小麦成熟胚培养方法 |
3.1.4 AGP 和 H_2O_2处理水平设置: |
3.1.5 小麦成熟胚低温冷冻试验设置 |
3.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麦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率较高新基因型的筛选 |
3.2.2 AGP 对小麦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 |
3.2.3 H_2O_2对小麦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 |
3.2.4 冷冻处理对小麦成熟胚再生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单倍体植株诱导技术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小麦花药培养方法 |
4.1.4 小麦与玉米杂交方法 |
4.1.5 小麦与玉米杂交后处理液中 AGP 水平设置 |
4.1.6 小麦与玉米杂交后小麦单倍体胚拯救 |
4.1.7 根尖制片和染色体观察 |
4.1.8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
4.1.9 叶片保卫细胞长度测定 |
4.1.10 小麦小孢子培养方法 |
4.1.11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药培养再生率较高小麦新基因型的筛选 |
4.2.2 玉米诱导系和自交系诱导矮败小麦产生单倍体植株的差异 |
4.2.3 矮败小麦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学和植物学性状鉴定 |
4.2.4 矮败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分子标记鉴定 |
4.2.5 AGP 浓度对小麦-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影响 |
4.2.6 小麦小孢子培养胚状体获得和植株再生 |
4.3 讨论 |
4.3.1 小麦花药培养中基因型的筛选 |
4.3.2 影响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因素 |
4.3.3 改进小麦小孢子培养的技术措施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筛选到了组织培养再生力较高的小麦新基因型 |
5.2 培养基中添加适量 AGP 和 H_2O_2可提高低再生力小麦基因型幼胚培养效率 |
5.3 适宜浓度 1-MCP、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促进了部分小麦基因型较大幼胚的再生效果 |
5.4 培养基中添加 100 mg/L AGP 可以提高小麦成熟胚培养植株再生率 |
5.5 利用小麦与玉米诱导系杂交获得了 Ms2 雄性不育单倍体植株 |
5.6 发现 AGP 可以一定程度促进小麦与玉米杂交后小麦单倍体胚的发育 |
5.7 从小麦小孢子培养中获得了胚状体和再生植株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和双单倍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起源 |
1.3 染色体消失法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生物学研究 |
1.4 染色体消失法的开发利用 |
1.5 玉米与鸭茅状摩擦禾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差异 |
1.6 影响得胚率的因素 |
1.6.1 小麦基因型对得胚率的影响 |
1.6.2 玉米基因型对得胚率的影响 |
1.6.3 去雄和授粉方法的影响 |
1.6.4 激素处理方法的影响 |
1.6.5 环境条件 |
1.6.6 离体培养 |
1.7 影响单倍体胚萌发成苗的因素 |
1.7.1 胚的分化状况与大小 |
1.7.2 培养基成分 |
1.7.3 环境条件 |
1.8 植株的移栽方法 |
1.9 染色体加倍技术 |
1.10 倍性检测研究 |
1.11 DH 植株的应用研究 |
1.12 存在的问题 |
1.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二章 提高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胚频率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花期调节试验 |
2.1.2 基因型影响试验 |
2.1.3 激素处理试验 |
2.1.4 试验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期调节试验结果 |
2.2.2 基因型影响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3 激素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单倍体胚萌发成苗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方法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准备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对加倍的影响 |
4.2.2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加倍的影响 |
4.2.3 避光处理的影响 |
4.2.4 分蘖节打孔处理的影响 |
4.2.5 通气处理的影响 |
4.2.6 最佳组合处理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小结 |
5.1 花期调节 |
5.2 基因型对得胚的影响 |
5.3 激素处理对得胚的影响 |
5.4 培养基成分对胚萌发和成苗的影响 |
5.5 染色体加倍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孤雌生殖概述及其分类 |
1.1 概述 |
1.2 分类 |
1.2.1 均等分裂型孤雌生殖。 |
1.2.2 分裂核融合型孤雌生殖。 |
1.2.3 卵核与极体融合型孤雌生殖。 |
1.2.4 极体融合型孤雌生殖。 |
2 植物孤雌生殖的诱导 |
2.1 化学药剂诱导 |
2.2 花粉诱导 |
2.2.1 异种属延迟授粉诱导法。 |
2.2.2 辐照花粉授粉。 |
2.3 远缘杂交诱导法 |
2.4 离体诱导法 |
2.5 温度诱导法 |
2.6 导入外源基因诱导法 |
3 孤雌生殖植株后代的鉴别 |
3.1 形态特异性观察 |
3.2 分子标记法 |
3.3 生化分析法 |
3.4 细胞学鉴定法及胚胎学分析法 |
4 孤雌生殖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4.1 加快育种进程并简化制种程序, 提高育种效率 |
4.2 固定杂种优势 |
4.3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 |
4.4 是营养繁殖作物繁殖的新途径, 作物逆境生存的保障 |
5 展望 |
(8)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矮败小麦的创制 |
2 以矮败小麦为核心的育种平台的研究进展 |
2.1 利用矮败小麦进行群体改良的种质资源平台 |
2.2 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的技术平台 |
2.3 利用矮败小麦作为新品种选育的生产平台 |
3 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建立矮败小麦高效育种生物技术平台的构想 |
(9)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References |
(10)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单倍体人工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
1.1 花药、花粉和子房培养 |
1.1.1 花药培养 |
1.1.2 花粉 (小孢子) 培养 |
1.1.3 子房培养 |
1.2 人工孤雌生殖诱导 |
1.2.1 异源种属花粉诱导 |
1.2.2 辐射或化学诱导 |
2 小麦单倍体遗传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
2.1 山羊草细胞质与Ptg诱导 |
2.2 K、V型细胞质与Ptg诱导 |
3 展望 |
四、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与创新[J]. 陈海强,刘会云,王轲,张双喜,叶兴国. 遗传, 2020(05)
- [2]太谷核不育小麦Ms2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解析[D]. 倪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3]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J]. 王坤杨,张伟,张双喜,刘宏伟,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学, 2016(24)
- [4]化学药剂诱导玉米群体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D]. 于运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3)
- [5]小麦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单倍体植株诱导技术优化研究[D]. 张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6]利用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和双单倍体技术研究[D]. 赵翠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7]作物孤雌生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王亮,邢虎成,揭雨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 [8]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J].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9]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平台的研究(英文)[J]. 刘莹,赵翠荣,王立峰,陈科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04)
- [10]小麦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J]. 马强,余国东,李伯群,任正隆,周凤云,李泽碧,廖敦秀. 南方农业,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