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心”论解读

王阳明“良心”论解读

一、王阳明“良知”说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梅[1](2020)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宝藏。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的某些精神困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转化和创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是当前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之一,以其深厚的儒学积淀、海纳百川的胸襟、开拓进取的精神、直面现实的品格以及躬行践履的工夫进入我们的视野,教育人如何通过主观践履冲破内外障蔽,化德性为德行,实现从理念伦理到实践伦理的转换。其思想体系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等精华,有助于强化道德观念,提高主体意识,通过事上磨炼提高实践能力,塑造道德品格,坚守良知初心,对我国当下开展道德教育,推进道德建设有较高的借鉴意义。要想充分发挥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须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目前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本论文所论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王阳明道德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原则和方法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掘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中含有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具体分为“以何转”、“何以解”、“何以转”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何转”,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以何价值内涵转化成为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第一章,通过详细阐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认真梳理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展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脉络。第二章,呈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全面深入地阐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清晰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框架构成和完整面貌。第二部分,“何以解”,即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建设的启发。第三章,通过考察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综合评析,分析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反思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深入探究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教育现状,提炼和彰显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道德教育思想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第三部分,“何以转”,针对当前道德领域和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利用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精髓给予启发和价值借鉴,进而开展创造性转化探索研究。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从现实论域探索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含当代道德教育境遇和转化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第五章,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研究和创新性实践探索,包含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和实践。以期经创造性转化后的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陈光[2](2020)在《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儒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关于“何以成圣”问题的讨论,在宋明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宋张载主张“穷理”以“尽性”,达到“变化气质”的“大心”境地;周敦颐则提出通过“主静”的修养方式,达到“中正仁义”的圣人境界;程颢继承周茂叔推崇“孔颜之乐”的观点,主张通过诚敬存养的方式,达到自我精神的超越;自小程子至朱熹的程朱理学,则主张通过格物穷理的方式达到豁然贯通“天理”的目标;明代陈白沙提出以自然为宗,追求内心的自由。而这一问题同样贯穿了王阳明为学的一生。王阳明中年经历“龙场悟道”后,真正确立了心学的立场,由此提出了“心外无理”的理论学说,即人之心体包含天理的全部,寻求天理的向度不在外界,应该反身内求,才是正途。王阳明心学立场的确立,是对当时程朱理学在明代出现困境所做出的反动。他与程朱理学对战的主战场,在双方对《大学》的不同解读上。《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唐宋时期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提到了同等的地位,合编成《四书》,此后成为科举考试官方用书。王阳明反对程朱对《大学》的增改,他提倡学者恢复使用古本《大学》,并且在古本《大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解和发挥。有关《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理论,程朱理学认为,就实践主体而言,通过对客体的观察和接触,认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进而进行归纳和总结,以这种方式积累知识,做到触类旁通,争取一朝“豁然贯通”体认天理。王阳明批评程朱理论中出现的心物二分现象,他认为这会导致功夫的支离和繁琐,并且背离了先秦儒家强调的反求诸己的观念,且人的本心既然完整的包含了天理,那么格物的功夫也应该落实在人心上,去除私欲,从而恢复人心的本来样貌。除了对“格物致知”这一功夫理论提出新的理解外,他以《大学》首章提到的“明德”发挥心体理论,用“至善”解读圣人境界。王阳明晚年时又通过“致知”发明出他的“致良知”学说。王阳明思想的完成与《大学》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和“四句教”教论。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从晚明流传至今,影响海内外。本文通过解读王阳明对《大学》不同阶段的理论见解,结合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本体论,工夫论以及认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王阳明的《大学》思想,力图完整的展现王阳明对《大学》的思考和解读。

高伟玮[3](2019)在《康有为“中和”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和”思想一直是中国儒家很重要的一个哲学概念。从先秦至宋明时期,中国的哲学家们都对其进行了深刻地研究。因此,到了清朝康有为所处的时代,已有诸多的“中和”思想存在。康有为在对前人思想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康有为对朱熹极为推崇,所以他的“中和”思想主要是围绕着朱熹的“中和四说”展开的。康有为认为朱熹的思想中,“已发”和“未发”没有先后之别,都是道体的不同存在。朱熹所论述的重点在于性体,而不在于心体。朱熹重视主敬的修养方法,同时主张在未发之时多加涵养和体会。康有为立足于朱熹的观点,对于前代理学家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批判,最终建立了自己的中和说。康有为以“中”为“和”,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处于一个“中”的状态时,也就达到了“和”的要求。他认为应当通过“智”来平衡过与不及,把“智”看作“中和”状态的标准。对于“中和说”的修养工夫,他认为首先要“养火”,不应该时刻去拨弄此心,不应该通过“已发”去寻找“未发”,应该时时审察己心。其次,他认为要通过“智”的工夫来实现“中”,从而达到“中和”的境界。最后,他认为应该通过学而达到对于喜怒哀乐食色的节制。

张再林[4](2019)在《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即使从"同情"出发难以解决我与他人如何互为一体的问题,对"恻隐之心"的同情说的解读却依然是"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统治性观点。然而,由于儒家一种更深入的"识痛痒"的仁学的兴起,由于疼痛体验属于触觉而触觉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特有的感觉"双重性"的特点,这使触觉的"双重性"揭示不啻成为解决"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真正答案。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恻隐之心"何以通向无间尔我的"一体之仁",同时也使"恻隐之心"所具有的诸如直觉性、知行合一、以生训仁以及存在论等等特性也相继无一不得以合理阐明。

张新[5](2019)在《“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恻隐之心"作为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历来为人重视。就"恻隐之心"的哲学谱系学考察而言,朱熹将"恻隐之心"释读为形而下的经验性的道德情感,而否认其形而上的先验地位,这就致使朱熹在诠释孟子思想的过程中将孟子思想中的心(情)性的一贯剥离为三。而韩国儒学史上的"四七之辩"可以看作由于朱熹与孟子之间的"思想间距"而产生的论辩。李退溪将四端看作"理发"而将七情看作"气发",由于其严格区分理气即从理气不杂的角度来看待"理发"与"气发",故其"四七异质论"准确地讲则是"异层异质论",即"四端"作为理之发属于形而上的层面,而七情作为气之发只能是形而下的层面;而奇高峰由于坚持理气不离,即从理气合而生情的角度认为四端与七情都属于形而下的层面。王阳明关于"恻隐之心"的思想可以从明觉之感应与一体之仁两个角度来理解,在其思想中"恻隐之心"是形上与形下一贯、经验与先验相互融通的。文章意在从"生存—存在论"的角度对"恻隐之心"做出释读,认为"恻隐之心"乃是本源情境中的本真情感,其所言说的乃是前主体性、主客未分的共同存在。"恻隐之心"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因为经验性的道德情感乃是隶属于主体的;亦不能理解为性情合一式的先验情感,因为就当代的思想视域而言,其是有待于奠基的。

朱俊[6](2018)在《“良知”与“金丹”的互释——明清时期儒道交涉之片段》文中研究表明王阳明在建立自己的学说之前,曾对道教的内丹修炼有过深入实践。返归儒家后,又曾以良知说对丹道做出解读和解构,然而这种批评却意外地解决了道教理论中的某些问题,给道教内丹说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刘一明为代表的道教人士吸纳良知说,推动了清代道教思想的发展。

陆畅[7](2018)在《王阳明“良知自知”说中“同时性”问题辨析》文中研究表明"良知自知"说是王阳明"良知"思想的重要内涵。良知自知具有同时性,与现象学的"本原意识"和佛教的"自证分"在意识的直接性上类似,但因其与道德实践内涵结合,而又有自己的理论特殊性。良知同时自知与感性直观中感性自我同时自知(如知痛痒饥寒)及良知异时自知(通过回忆、反思而自知)有所不同,其特质在于双重自我的同一性。

谭鸿顺[8](2017)在《觉民行道—王阳明“致良知”的行道路线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归结之词,也是晚年之定论。在明代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儒家学者们基本上都避行于得君行道而偏向于从个人受用之角度寻求内圣之学。余英时认为,王阳明在谪居龙场并顿悟致良知基本思想之后,便在儒家传统的“得君”行道方式之外,开辟了一条通过明觉社会大众之本然良知进而“平治天下”的道路,即“觉民行道”。从政治向度看,王阳明的觉民行道路线是以致良知说为形上理论支撑,致下地以“三代之治”为理想政治形态、以“万物一体”为理想社会内在秩序、以“满街都是圣人”为主体期望、以良知为是非准则并以良知学与民间思想的贯通为关注重点的完整行道理论体系。而在具体的行道践履中,基于身处仕途的特点,王阳明的觉民行道实践亦别具特色。他的觉民行道实践不仅包括讲学、书院等在学术层面的以良知学之传播为关注点的觉民方式,还扩展至了军事、政治等上层领域,其中当以总督两广平乱之事例为典型。以致良知觉民行道路线的影响之是深远的,不仅王阳明之后学受其影响,乃至在近代的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中,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有志之士亦试图从中寻找救国图存的途径及其传统形上哲学依据。

肖萧[9](2015)在《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哲学意涵》文中认为阳明认为良知是学问的大头脑处,准确理解良知的意涵是把握阳明哲学精神实质的根本所在。本文认为,良知具有理性的面向,表现在良知是孝、弟等天理。同时,阳明以良知综括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之心,而四端之心实为道德情感,故从这个角度来说,良知包含了情感的面向,事实上,“孝父之心”、“忠君之心”等情感也体现了良知的情感面向。总之,良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而道德情感是天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笔者将良知的本质看作是情感的。仁义礼智等天理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情感在具体情境下的呈现,此即阳明“心即理”命题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心即理”不过是描述了良知能为道德行为提供准则的本质意涵而已。以情感为本质的良知不仅是道德法则的根据,还能为道德行为提供动力。良知若不为私欲所蔽,由主体所发真实切己的情感具有原初性、自发性和内在性,自然能冲破欲望的阻隔,将道德准则付之于行而为善去恶,换言之,良知本身即蕴含良能,此即知行合一的理论根据。总之,本文认为,阳明之良知不仅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更是以非感性的情感为本质。良知的情感本质为心即理和知行合一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统摄到良知的理论内涵中,故笔者尝试由上述视角出发,深入阐发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哲学意涵。

高丽[10](2015)在《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其文治武功常被人所称道,而在学术领域他所开创的“阳明学”对儒家学说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明清乃到现在都有广泛的影响。作为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学者,王阳明思想研究一直是学界的重点,阳明学侧重于发明本心、致良知、心即理,学界常以此为主研究其思想,而王阳明对儒家经典的态度、儒家经典在王阳明思想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则不太被人所重视,明代又是一个常被认为“经学积衰”的时代,所以王阳明的经典诠释方法没有被学界重点关注。王阳明虽然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学家,但其对儒家经典的诠释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六经注我”的表达方式,正好激活了被“词章训诂”拘囿的经典文本的价值与活力,其心学思想也直接影响了其对于经典的理解与解释方法,所以值得去发掘与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王阳明关于经典的诠释资料的整理与发掘,并借鉴现代诠释学、心理学、语言分析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与方法,阐释王阳明经典诠释的方法、其所蕴涵的经典诠释学思想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等。本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介绍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所用的方法。第一章先叙述王阳明之前经典诠释发展的情况,首先厘清经典、经学与经典诠释各自的概念与特点及其相互区别与联系,并初步了解中国经学发展的一些特点。第二章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与发掘,找出王阳明诠释经典所运用的主要方法。主要通过对重要文献的深入分析,从中得到王阳明经典诠释的具体方法。第三章对上一章中所出现的经典诠释方法进行观照与厘析,较为深入地阐释其中所蕴涵的规律与思想,并结合现代诠释学、心理学、语言分析学等理论,大致归纳出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的特征,从而将其经典诠释方法较为系统、完整地进行呈现。第四章对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产生的影响与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总之,本文通过整理和发掘王阳明对于经典诠释时所使用方法,初步对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论进行梳理,希望对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二、王阳明“良知”说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阳明“良知”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思考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朝廷内乱外患“沉疴积痿”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功利沦浃”
        三、文化背景:世风衰颓败陋“学术虚夸”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良知”:对孟子思想的继承
        二、“发明本心”:对陆九渊思想的发展
        三、“知行合一”: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思想的补充
        四、“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对程颢思想的发展
第二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良知”本体论
        二、“复其心体之同然”人性论
        三、“致良知”功夫论
        四、“满街都是圣人”目的论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境界论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道德教育目标:“学为圣人”思想
        二、道德教育理念:“致良知”思想
        三、道德教育内容:“厚德厚俗”思想
        四、道德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思想
        五、道德教育方法:“知行合一”思想
        六、道德教育评价标准:“学贵得之心”思想
        七、道德教育境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道德教育境遇
        一、道德理想缺失
        二、道德“旁观者”现象
        三、德性德行短缺
        四、生活实践缺乏
        五、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第二节 创造性转化何以可能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道德的传承性与新时代的道德需求
        三、文化的连续性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
第五章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第一节 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时代性
        二、开放性
        三、大众化
        四、化人育人性
    第二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一、“学为圣人”思想的推陈出新:争做时代新人
        二、“致良知”思想的古为今用:致良知理性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取精用弘:知行辩证统一
        四、“学贵得之心”思想的去粗取精:学贵得于心、践于行
        五、“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思想的礼敬传承:生态共同体
    第三节 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实践
        一、“争做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立鸿鹄志,做奋斗人
        二、“致良知理性”的实践探索:致志愿者
        三、“知行辩证统一”的实践探索:学以致用、担当作为
        四、“学贵得于心、践于行”的实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生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理由及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代前《大学》的研究与发展
    1.1 《礼记·大学》的发展
    1.2 《大学》地位的提升与改本《大学》的发展
    1.3 朱熹《大学章句》与其改动
第二章 王阳明于古本《大学》的回归
    2.1 《大学古本旁释》:导引圣学,古本为宗
    2.2 《大学古本序》:从诚意到致知的转向
第三章 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论思考
    3.1 明德本体,即是良知
        3.1.1 心外无理
        3.1.2 心外无事
        3.1.3 良知即明德
    3.2 格致之功,内省与存养的统一
        3.2.1 亲新之辩
        3.2.2 格物之功
        3.2.3 主一持志
    3.3 万物一体,止于至善
        3.3.1 应变不穷
        3.3.2 生生不息
        3.3.3 万物一体
第四章 《大学》视域下的知行合一和四句教
    4.1 知行合一
        4.1.1 知行本体
        4.1.2 一念发动辩知行
        4.1.3 逻辑和时间的统一
    4.2 四句教
结语:一念求圣,心向光明
参考文献
致谢

(3)康有为“中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中和”思想的研究综述
        2.康有为及其“中和”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第1章 康有为“中和”思想的渊源
    1.1 “中和说”的源流
    1.2 康有为对朱熹“中和”思想产生过程的分析
        1.2.1 对朱熹“中和”思想产生渊源的介绍
        1.2.2 对朱熹“中和”思想产生原因的分析
第2章 康有为对朱熹“中和”思想的梳理
    2.1 未发与已发
    2.2 性体
    2.3 心体
    2.4 涵养察识
第3章 康有为对明清理学家“中和”思想的辨析
    3.1 康有为对王阳明“中和”思想的辨析
        3.1.1 王阳明的“中和”思想
        3.1.2 康有为对于王阳明“中和”思想的评价
    3.2 康有为对何文定“中和”思想的辨析
        3.2.1 何文定的“中和”思想
        3.2.2 对何文定“中和”思想的评价
    3.3 康有为对刘宗周“中和”思想的辨析
        3.3.1 刘宗周的“中和”思想
        3.3.2 康有为对刘宗周“中和”思想的评价
    3.4 康有为对于其他“中和”思想的回应
        3.4.1 汪容甫观点的解析
        3.4.2 陈潜室观点的解析
第4章 康有为对“中和”思想的发展
    4.1 “中和”的标准
    4.2 “寂然不动”是道体
    4.3 修养的工夫
        4.3.1 “养火”的方法
        4.3.2 “智”的运用
        4.3.3 “学”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情说”的解读及其误区
二、触觉双重性的发现
三、“识痛痒”的仁学与触觉的“双重性”

(6)“良知”与“金丹”的互释——明清时期儒道交涉之片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丹道待解之疑题
二阳明的良知金丹说
三道教对良知说的吸纳
四两家旨趣之差异

(8)觉民行道—王阳明“致良知”的行道路线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来源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新颖之处
第一章 王阳明得君行道理想的失败与转向
    1.1 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
        1.1.1 万物一体与三代之治
        1.1.2 得君与觉民
    1.2 明代政治生态与王阳明行道路线的转变
        1.2.1 明代的政治生态
        1.2.2 谪居龙场与行道路线的转变
第二章 王阳明致良知说中的觉民行道之转向
    2.1 阳明学中的致良知
        2.1.1 致良知的提出
        2.1.2 良知为准则
        2.1.3 致良知说
    2.2 良知与民间信仰的贯通
    2.3 “满街都是圣人”的主体期望
    2.4 觉民行道以致良知
第三章 王阳明的觉民行道实践——以总督两广期间为例
    3.1 王阳明觉民行道的主要途径
    3.2 平乱安民于广西
    3.3 兴学和告谕于广西
    3.4 王阳明之觉民行道实践对广西的影响
第四章 觉民行道以致良知的流变与继承
    4.1 王艮“百姓日用即道”与李贽“童心说”
    4.2 以致良知觉民行道的近代余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

(9)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哲学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良知的内涵
    1.1 良知即本来天则
    1.2 良知是至情
2 良知与心即理
    2.1 心即理之即
    2.2 此心在物为理
3 良知与知行合一
    3.1 知、行之解
    3.2 知行本来合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明代之前儒家经典诠释方法发展
    一、经学、儒学的发展
    二、经典发展与四书升格运动
    三、经典与诠释
第二章 王阳明经典诠释的个案研究
    一、王阳明对四书的诠释
        (一)王阳明对《大学》以心解经的诠释
        (二)王阳明对《中庸》以经解经的跨文本诠释
        (三)王阳明对《论语》反之于心的诠释
        (四)王阳明对《孟子》致良知本体的诠释
    二、王阳明对五经的诠释
        (一)《五经臆说》融入生命体验的诠释方法
        (二)《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经学即道学即心学诠释思想
第三章 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的特征
    一、以经解经的跨文本诠释方法
    二、以意逆志的视域融合诠释方法
    三、以喻解经的隐喻诠释方法
    四、以心解经的致良知本体诠释方法
    五、以求淳朴、明道正心的诠释方法
第四章 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的影响
    一、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对阳明后学的影响
    二、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王阳明“良知”说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D]. 赵盛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2]王阳明《大学》思想研究[D]. 陈光. 河北大学, 2020(08)
  • [3]康有为“中和”思想研究[D]. 高伟玮. 湘潭大学, 2019(12)
  • [4]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J]. 张再林. 浙江社会科学, 2019(11)
  • [5]“恻隐之心”的存在论阐释[J]. 张新. 当代儒学, 2019(01)
  • [6]“良知”与“金丹”的互释——明清时期儒道交涉之片段[J]. 朱俊. 王学研究, 2018(01)
  • [7]王阳明“良知自知”说中“同时性”问题辨析[J]. 陆畅. 道德与文明, 2018(03)
  • [8]觉民行道—王阳明“致良知”的行道路线转向[D]. 谭鸿顺. 广西大学, 2017(02)
  • [9]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哲学意涵[D]. 肖萧.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10]王阳明经典诠释方法研究[D]. 高丽. 河南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王阳明“良心”论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