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一点法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粘度(论文文献综述)
安超[1](2021)在《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传统塑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生物基或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为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友好且可再生。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可生物降解塑料已逐渐成为人们研究使用的对象,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其中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它兼具脂肪族聚酯和芳香族聚酯的优点,既具有良好的热性能、机械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延展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文围绕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进行合成与改性研究,分两部分展开,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癸二酸、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缩聚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SeT)。探讨了对苯二甲酸和癸二酸摩尔比(60/40、70/30、80/20)对产物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和1H NMR证明实验成功制备了PBSeT共聚酯,并且PBSeT(60/40)生物可降解;拉伸测试结果表明,PBSeT拉伸强度均高于20MPa,断裂伸长率达700%以上,其中PBSeT(80/20)拉伸强度最大,为29MPa;PBSeT(60/40)断裂伸长率最大,达830%。通过热性能研究发现,随芳香族单体对苯二甲酸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均有所提高,结晶度也由9.13%提高到16.34%,试样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综上选出了具有最优性能的可生物降解共聚酯PBSeT(60/40),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其进行合成改性。(2)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PBSeT共聚酯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引入了端羟基聚乳酸,制备了PBSeT和PLA的嵌段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作为二者链接剂。具体是固定PBSeT和PLA的质量比(PBSeT/PLA质量比为8/2),只改变链接剂HDI的含量(异氰酸酯基与端羟基的摩尔比n(NCO):n(OH)为0,1.2,1.5,1.8,2)来可控的调节样品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加入不同含量链接剂HDI对嵌段物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所需嵌段物,其加工性和热稳定性良好,且这种嵌段物结构能够显着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其中n(NCO):n(OH)=1.5的加入使样品的拉伸强度提高了约7MPa,拉伸性能大大提高。此外热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耐热性也得到极大提高,与纯料PBSeT(60/40)相比维卡软化点最高提高了约14℃,且嵌段物中两链段单元的玻璃化温度相互靠近。通过本实验的验证,说明釜内聚合后再改性的新工艺可以制得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优异的聚合物材料。
李东城[2](2020)在《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成品油消耗量,在不增加输送泵功耗或不铺加新的输送管线的前提下,通过向成品油中添加减阻剂可以起到减阻增输的效果,同时可以较大程度上降低成品油输送成本。因此,开发溶解性能好且减阻性能优越的成品油减阻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碳α烯烃为聚合单体,探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减阻率的影响,以及聚合物侧链长度对聚合物的结晶性和减阻率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商业化工业减阻剂的分子结构及减阻性能。本文第二章以Ziegler-Natta催化剂TiCl4/Al(i-Bu)3为催化体系,以1-辛烯为聚合单体,制备得到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1-辛烯,并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以及聚合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和减阻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反应温度为0℃,主催化剂TiCl4浓度为5.2×10-4 mol/L,聚合单体与环己烷体积比为1:1,反应时间至少为1440 min(24 h),此时,聚合产物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50×106。采用旋转圆盘测试方法表征了聚合物减阻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聚1-辛烯的减阻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并稳定在14%左右。本文第三章在第二章探究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聚合了己烯、辛烯、癸烯和十二烯4种长链α-烯烃,探究了聚合物侧链长度对其结晶性和减阻性能的影响。通过13C-NMR对聚合物进行分子结构表征,证明聚合完全且为目标产物;DSC曲线和XRD谱图表明,在侧链长度为4个碳原子及以上时,随着聚烯烃侧链长度的增加,聚合物结晶性增强,影响聚合物减阻剂溶解性。其中,在室温下,溶解性最好的为聚己烯、聚辛烯以及聚癸烯。采用旋转圆盘测试方法测定了聚合物减阻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条件下,随着聚合物的侧链长度增加,减阻率明显提高。对商品减阻剂进行了减阻性能比较与分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减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进口BH减阻剂、进口IS减阻剂以及国产HG减阻剂;国产HG减阻剂可能为癸烯与其他高碳烯烃共聚物,进口BH减阻剂可能为己烯-辛烯共聚物,进口IS减阻剂可能为癸烯均聚物。
宋晓姣[3](2018)在《一种新型铁钴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吹塑、包装、纺织等产业中。后过渡金属铁钴络合物催化剂以其对乙烯、丙烯等单体的催化聚合活性高,寿命较长,对于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有很好的催化活性等原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尤其以吡啶二亚胺配位的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效果效果最佳。针对吡啶二亚胺的进一步修饰主要集中在亚胺部分,对于中间的吡啶环的修饰研究较少,主要是保留其芳香性,本文则从破坏芳香性以及增加空间位阻的角度改进吡啶二亚胺配体,期望获得高效催化剂。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叔丁基化的吡啶二亚胺配体L3,并成功合成了相应的CoCl2(3a)、FeCl2(3b)络合物,并运用核磁、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3a、3b的烯烃聚合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乙烯压力为10 atm时,3a具有高的乙烯高聚活性(8.78×106 gPE/(mol[Co]×h))和齐聚活性(6.77×106 g/(mol[Co]×h),对C6有选择性);在1 atm下,只有高聚活性,未观察到齐聚活性。针对乙烯为0.1 MPa时,详细研究了助催化剂烷基铝的种类和铝与金属的摩尔比、催化剂(3a,3b)担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3a最佳反应条件:3a担载量2μmol,Et3Al,[Al]/[Co]=100,0.1 MPa,25℃,60 min,最佳活性2.47×106gPE/(mol[Co]×h),活性物种寿命在60分钟;3b最佳反应条件:3b担载量2μmol,Et3Al,[Al]/[Fe]=100,0.1 MPa,25℃,45 min,最佳活性6.8×106gPE/(mol[Fe]×h),活性物种寿命在45分钟。对于3a和3b,同条件下3b的催化活性高于3a。反应温度考察显示3a和3b的热稳定性较差,反应寿命较短。另外,同等条件下3a比原始配体L1的钴络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说明双叔丁基对催化活性中心起到一定稳定作用。对于聚乙烯产物,3a和3b的聚乙烯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外观不同,其中3a在低温下可获得平均分子质量在200万以上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针对3a,还考察了其催化1,3-丁二烯的聚合活性,结果显示3a具有中等的丁二烯聚合活性和顺式-1,2聚合选择性(96%),产物的平均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与所采用的铝活化剂种类有关。
洪琴,刘法英,李祖贵,杨普曾,殷悦,鲍晶莹,卢文清,钟爱国[4](2017)在《黏度法测定聚乙二醇分子量实验方法改进》文中提出针对"多点法"两曲线外推繁琐耗时,对传统的乌氏黏度计测定聚乙二醇(PEG)黏均分子量实验方法进行了方法和加料顺序的改进。基于"一点法"近似公式,在温度25℃下恒温,改变稀释溶液顺序,使常规6 h的物理化学学生实验缩短为2 h,其所得的特性黏度值相对误差在±5%范围内,测得PEG黏均分子量为5.9500×104与标签吻合。改进后的实验步骤方便快捷,结果满意。
郭宁,盛亮,陈成鑫,史清军,唐颂超,郑安呐[5](2017)在《凝胶色谱法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配有专用IR5-MCT检测器和GPC快速柱的新型凝胶色谱仪GPC-IR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三个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试样进行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凝胶色谱仪可进行极稀试样溶液的定量测定,测试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良好,操作简便,完全满足定量分析要求,克服了传统高温GPC无法分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难题。
俞欣[6](2016)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晶行为及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半结晶聚合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来说,晶体的微观结构和形态决定了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而晶体微观结构和形态是可以通过结晶过程进行调控的,同时分子量也是影响UHMWPE结晶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揭示分子量对UHMWPE结晶行为的影响,同时建立起材料性能与聚集态结构、链结构等多层次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对于UHMWPE的高性能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采用Avrami方程和Caze法分别对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UHMWPE分子量的不断增加,结晶峰值温度(Tc)和t1/2随着UHMWPE分子量的增大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利用Caze法对不同结晶度范围内的UHMWPE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分段拟合,结果表明,随着结晶度(Xc)的不断增加,n值从3左右(Xc=0~30%)逐步降低至0.5(Xc=60~80%),表明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晶体生长逐步受限。考察了分子量对UHMWPE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冲击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屈服强度变化不大。其次研究了两种分子量相近的UHMWPE(分别是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SLL-5和德国Ticona公司的GUR 4150)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两者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屈服模量以及耐磨性能上差异不大,但GUR 4150的简支梁冲击强度是SLL-5的3.3倍之多。为了揭示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关系,我们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流变仪和拉曼光谱(Raman)对UHMWPE的分子量分布、片晶厚度和中间相含量进行了分析。DSC结果表明,GUR 4150分子量分布较宽,导致片晶尺寸分布加宽,进而提高了冲击性能。流变研究表明,GUR 4150的平衡储能模量(G0’)要比SLL-5小近一个数量级,表明GUR 4150缠结度较小,进而促进了粒子间的相互融合,减小界面缺陷,并且导致在结晶过程形成的片晶厚度和晶粒尺寸较小,形成更多的晶界,从而阻碍了材料的形变,提高了冲击性能。Raman结果表明,GUR 4150中间相含量和中间相中的缚结分子含量明显大于SLL-5,极大提高了冲击性能。最后,研究了模压条件和添加成核剂对改善SLL-5冲击性能的影响。不同模压条件的研究表明,随着模压温度的不断增大,SLL-5冲击强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加,SLL-5冲击强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较大的冷却速率有利于SLL-5冲击强度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优化模压条件可以达到改善UHMWPE冲击性能的效果。添加0.2%wt的聚乙烯成核剂HPN-20E后,SLL-5的结晶温度仅提高了1℃,并且SLL-5的冲击性能并未提高,反而下降了近20%,这说明添加成核剂无助于UHMWPE冲击性能的改善。
蔡海堤[7](2016)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首先是在系列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主要包括丙烯酰胺的均聚实验,丙烯酰胺均聚的的中试实验,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的二元和三元共聚以及合成得到的阳离子聚合物的的絮凝实验。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采用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为原料,均聚合成聚丙烯酰胺,探讨了丙烯酰胺单体质量分数,偶氮引发剂用量,氧化还原剂质量分数,尿素、甲酸钠用量以及反应温度、时间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合成了一种特性粘度较好,溶解性优的聚丙烯酰胺。根据我们探索的工艺参数,我们进行了放大中试实验,对得到的产品进行了溶解性能、转化率的对比,得出了聚合规模的放大,会使反应的聚合热不容易逸散,从而导致特性粘度的下降,因此,在大型工业化生产中,我们需要改进生产工艺与条件,从而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2)同时,我们在均聚最佳参数条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阳离子单体,与丙烯酰胺(AM)通过水溶液聚合,分别得到了特性粘度为10.59dL/g的P(DMC-AM)和特性粘度最高为7.2dL/g的P(DMDAAC-AM)。两者特性粘度的差异主要反映在聚合活性的高低上。聚合过程中分别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他们特性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并对他们进行了红外与核磁表征,最终确定了产物。(3)之后,在获得的二元阳离子聚合试验良好数据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了三元阳离子共聚的实验。在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两种单体的基础上,分别引入其他基团,比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苯乙烯(St)进行聚合实验,得到了一种溶解性能好,特性粘度达到10.26dL/g的三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DMDAAC-DMC-AM),而加入苯乙烯的聚合实验,因为三者之间聚合活性相差大,使得未得到比较好粘度的产物。在实验中,我们分析了各个参数对三元共聚的影响,以期为后来者的实验提供一点借鉴。(4)我们取江西制药有限公司的废水,采用实验室自制的4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以絮凝过程透光率的变化及絮凝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絮凝实验,从而研究CPAM在废水中的絮凝性能。结果证明: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絮凝性能越好,考虑到经济的因素,可以采用6g/L的投加量;对聚合的4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发现尤以P(DMC-AM)的絮凝效果更好;絮凝性能随着特性粘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特性粘度为10.59dL/g的絮凝率最佳。无机絮凝剂单独使用也能改善污水的絮凝性能,从实验中可知,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更好,用量为4g/L。有机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在使用效果上,比单一使用絮凝性能有一定的提高,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无机絮凝剂量的增加有助于絮凝率的提高。
马跃[8](2016)在《PE/石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改性的石墨和碳纤维与氯化镁复合,然后负载四氯化钛活性组分,制备出复合载体型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最后经过乙烯原位聚合,制备出含有多维碳材料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文中着重考察了不同配比的载体对所得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深度考察了碳材料的含量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结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石墨等碳材料与氯化镁复合制备出的复合载体,经负载四氯化钛活性组分后可以成功得到高活性的复合载体型催化剂,动力学分析中看出碳材料的加入并没有影响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的聚合机制。在复合载体型催化剂中,随着碳材料比重的不断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不断下降,当氯化镁的含量为零时,所得催化剂没有任何活性,说明石墨和碳纤维本身并不具备负载活性组分的条件。相同配方下,含有石墨的复合载体型催化剂其活性要高于含有碳纤维的复合载体型催化剂,可以认为石墨相较于碳纤维更有利于活性组分的负载。从SEM中看出,石墨和碳纤维已成功添加到聚乙烯基质中去,聚乙烯分子链在生长过程中开始复制石墨和碳纤维的形貌,并包裹着石墨和聚乙烯。XRD分析中,再次证明石墨和碳纤维已成功添加到聚乙烯基质中去。2.石墨和碳纤维的添加对聚乙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含石墨的催化剂其活性很高,但聚乙烯的力学性能却不如含碳纤维的聚乙烯。添加石墨的聚乙烯其拉伸强度达到34.58MPa,比纯聚乙烯提高了30%;弯曲强度达到24.6MPa,提高了9.3%;冲击强度达到111KJ/m2,提高了20.6%。添加碳纤维的聚乙烯其拉伸强度达到36.1MPa,比纯聚乙烯提高了36.2%,弯曲强度达到26.2MPa,提高了16.4%;冲击强度达到130KJ/m2,提高了41.3%。而石墨与碳纤维的共同作用能使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8.5MPa,比纯聚乙烯提升了45.2%,比石墨和碳纤维的单独作用效果更好。总体来看,力学性能的表现均随着碳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先升后降。3.热稳定性方面,石墨和碳纤维的添加都能一定程度地增强材料的热性能。其中,添加石墨的聚乙烯其最大热失重时的温度Tmax达到449.3℃,比纯聚乙烯提高了19.3℃,添加碳纤维的聚乙烯其最大热失重时的温度Tmax达到436.6℃,比纯聚乙烯提高了6.6℃,两者同时添加使Tmax达到448.5℃,比纯聚乙烯提高了18.5℃。总体来看,Tmax随着碳材料含量的增加而先升后降。结晶性方面,石墨和碳纤维的添加使聚乙烯的熔融温度有了略微的升高,但含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熔点会持续下降,此外,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也会随着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地降低。
鲁家荣,王平全,王波,白杨[9](2015)在《钻井液用高效降粘剂HRT的研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等单体为原料,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钻井液用降粘剂HRT,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HRT和XY-27进行对比结构表征,并对降粘剂HRT的性能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降粘剂HRT的特性粘度分子量为5982;膨胀降低率G≥50%,抑制性优于XY-27;10%的膨润土浆中加入0.3%HRT在200250℃高温下老化仍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浊点盐度为110g/L,具有较优的抗盐能力。
李爱科[10](2014)在《新型双齿[NO]、三齿[NNO]配体锆络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共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钛族金属络合物,其中包括以双齿[NO]苯氧基亚胺类配体合成了8个双(苯氧基亚胺)钛、锆络合物、1个单(苯氧基亚胺)钛络合物和1个酚氧基单齿配位的锆络合物,以及以三齿[NNO]酚氧亚胺(或酚胺)类配体合成了6个八配位锆络合物和2个钛异丙氧基络合物。所得络合物均通过了1H NMR和EA的分析鉴定,其中部分通过了13C NMR的分析鉴定,并对其中4个具有典型结构的锆络合物(Zrl, Zr6, Zr12和Zr16)进行了X-ray单晶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分子结构。在助催化剂MMAO活化下,详细研究了所得钛、锆络合物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性能。此外,还详细研究了系列单噻吩基取代二茂钛络合物(C1-C4)和锆络合物(C5-C8)催化烯烃聚合反应,并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测定了此类钛络合物(C2和C4)的分子结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在芳胺邻位引入二芳基甲基(CHAr2),合成了10个芳胺邻位大位阻取代的苯氧基亚胺配体,进而合成了8个新型锆络合物,其中,对于芳胺邻位单边大位阻(CHAr2)取代的苯氧基亚胺配体而言,均得到了具有典型结构的双(苯氧基亚胺)锆络合物Zr4-Zr10,当芳胺邻位双边均含有大位阻取代基(CHAr2)时,制得了酚氧基单齿配位的锆络合物Zr1。在MMAO活化下,此类锆络合物均能高活性的催化乙烯聚合,其中,芳胺邻位只有单边取代的锆络合物Zr4不仅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84.90×106gPE (mol of Zr)-1h-1,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即使在聚合温度为90℃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很高的催化活性34.32×106g PE (mol of Zr)-1h-1。所有锆络合物Zr1和Zr4-Zr10均得到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Mv1.4-38.9×103g/mol),1H NMR分析表明所得聚乙烯的链端不存在饱和双键,这说明在芳胺邻位引入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过大时,能显着提高聚合增长链向助催化剂转移的速率,因此,在聚合过程中生成了低分子量以铝为端基的聚乙烯(Al-PE)。2.通过此类苯氧基亚胺配体合成了2个新型钛络合物,当芳胺邻位单边大位阻(CHPh2)取代时,得到了双(苯氧基亚胺)钛络合物Ti5,当芳胺邻位双边大位阻(CHPh2)取代时,得到了单(苯氧基亚胺)钛络合物Ti3。在MMAO活化下,钛络合物Ti3和Ti5在催化乙烯聚合时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钛络合物Ti5的催化活性略高,最高为3.8×105g PE(mol of Ti)-1h-1。与锆络合物Zr1和Zr4-Zr10相比,钛络合物Ti3得到了高分子量聚乙烯(Mv42.2-160.5×104g/mol),而钛络合物Ti5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更高,在测定粘均分子量的条件下均不能完全溶解,选择部分聚乙烯样品进行高温GPC测定其分子量(Mw)为298.8×104g/mol,表明得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通过合成的取代邻氨基酚与取代吡啶醛经缩合反应得到了5个三齿酚氧亚胺配体(L11H-L14H和L17H),三齿酚氧亚胺配体L12H和L13H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了2个三齿酚胺配体(L15H, L16H),在此类三齿配体的基础上,成功的合成了6个三齿配体配位的八配位锆络合物,其中锆络合物Zrll-Zr14含有三齿酚氧亚胺配体,而络合物Zr15和Zr16含有三齿酚胺配体。锆络合物Zr12和Zr16的单晶结构表明,中心金属锆原子同时与两个三齿配体和两个氯原子配位,所形成的八配位锆络合物为扭曲四方反棱柱构型。在MMAO活化下,此类锆络合物Zr11-Zrl6可以高活性的催化乙烯聚合获得高分子量聚乙烯(Mv7.2-52.7×104g/mol),在研究聚合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时发现,在70-140℃的温度范围,此类锆络合物的催化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加,均在140℃时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其中锆络合物Zr15的催化活性最高为1.04×106g PE (mol of Zr)-1h-1,与此同时,即使在此高温条件下还表现出长达5h的催化寿命,这表明催化活性中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在温度高达到140℃的条件下长时间保持催化活性而不失活。4.以上述三齿配体(L12H和L17H)与等当量的Ci(OiPr)4反应合成了2个钛异丙氧基络合物Ti12和Ti17。在MMAO活化下,此类钛络合物在催化乙烯聚合时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催化活性,得到了高分子量聚乙烯(Mv19.5-35.9×104g/mol),在80℃的聚合条件下,钛络合物Ti17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活性1.17×105g PE(mol of Ti)-1h-1。5.此外,还研究了系列单噻吩基取代二茂钛络合物(C1-C4)和锆络合物(C5-C8)催化乙烯聚合反应。在MAO活化下,此类钛络合物C1-C4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催化活性,与Cp2TiCl2的催化活性相近,但是却得到了高分子量至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Mv最高为227.1×104g/mol),在室温条件下,钛络合物C3表现出长达9h的催化寿命,远高于同条件下的Cp2TiCl2。在80℃的聚合条件下,与CP2ZrCl2相比,此类锆络合物C5-C8不仅可以获得分子量更高的聚乙烯(Mv23.2-47.1×104g/mol),而且还具有较Cp2ZrCl2更长的催化寿命,其中锆络合物C8的催化寿命在2h以上。
二、用一点法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粘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一点法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粘度(论文提纲范文)
(1)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课题背景 |
1.2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
1.3 常见可生物降解聚酯的研究进展 |
1.3.1 聚丁二酸丁二酯(PBS) |
1.3.2 聚乳酸(PLA) |
1.3.3 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BSeT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PBSeT的核磁谱图分析 |
2.3.3 共聚酯的加工性能分析 |
2.3.4 共聚酯的DSC分析 |
2.3.5 共聚酯的XRD分析 |
2.3.6 共聚酯的热重分析 |
2.3.7 HDT、VST分析共聚酯耐热性 |
2.3.8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BSeT60的PBSeT/PLA共聚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PBSeT-HDI-PLA嵌段物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TIR分析 |
3.3.2 ~1H NMR分析 |
3.3.3 加工性分析 |
3.3.4 XRD分析 |
3.3.5 熔融行为分析 |
3.3.6 热失重分析 |
3.3.7 力学性能分析 |
3.3.8 耐热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减阻剂概述 |
1.1.1 减阻剂发展概述 |
1.1.2 减阻剂的分类 |
1.1.3 减阻剂的减阻机理 |
1.1.4 减阻效果的影响因素 |
1.1.5 减阻效果评价 |
1.1.6 减阻率的测量 |
1.2 超高分子量的聚α烯烃的制备 |
1.2.1 主催化剂研究进展以及对α烯烃聚合的影响 |
1.2.2 助催化剂对α烯烃聚合的影响 |
1.2.3 给电子体的影响 |
1.2.4 聚合反应条件的影响 |
1.3 减阻剂的后处理 |
1.3.1 聚合物的粉碎 |
1.3.2 悬浮液的配制 |
1.3.3 微胶囊包覆法制备减阻剂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超高分子量聚α烯烃减阻剂的合成条件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聚烯烃减阻聚合物的制备 |
2.2.3 聚合物的表征 |
2.2.4 聚合物减阻剂减阻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
2.3.2 Al/Ti比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2.3.3 主催化剂浓度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2.3.4 溶剂类型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2.3.5 溶剂用量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
2.3.6 1-辛烯的转化率-反应时间曲线 |
2.3.7 聚1-辛烯的13C-NMR表征 |
2.3.8 聚1-辛烯的热性能表征 |
2.3.9 聚1-辛烯的XRD表征 |
2.3.10 聚1-辛烯的减阻性能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侧链长度的聚α烯烃制备及成品减阻剂的分子结构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聚烯烃减阻剂的制备 |
3.2.3 聚合物的表征 |
3.2.4 聚合物减阻剂减阻率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单体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2 聚合产物的13C-NMR表征 |
3.3.3 聚合产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聚合产物的热性能分析 |
3.3.5 聚合产物结晶性分析及溶解性测试 |
3.3.6 聚合产物的减阻率测定 |
3.4 商品减阻剂的成分分析与性能比较 |
3.4.1 商品减阻剂的表观性状比较 |
3.4.2 商品减阻剂的提纯 |
3.4.3 商品减阻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比 |
3.4.4 商品减阻剂的结构分析 |
3.4.5 商品减阻剂的减阻性能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聚合物GPC测定曲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一种新型铁钴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聚乙烯简介 |
1.1.1 聚乙烯性质及分类 |
1.1.2 聚乙烯的生产方法 |
1.2 聚乙烯催化剂 |
1.2.1 从Z-N催化剂到茂金属催化剂 |
1.2.2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3 铁钴系二亚胺催化剂 |
1.2.4 催化剂的合成 |
1.3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药品与仪器 |
2.2 实验操作 |
2.2.1 配体及络合物的合成 |
2.2.2 烯烃聚合实验 |
2.2.3 产物的表征 |
第3章 配体、络合物与烯烃聚合测试 |
3.1 不对称配体 |
3.1.1 配体的合成 |
3.1.2 配体的表征 |
3.2 络合物合成与表征 |
3.3 乙烯聚合活性测试 |
3.3.1 聚乙烯方法的对比实验 |
3.3.2 乙烯齐聚实验 |
3.4 丁二烯聚合活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叔丁基化Co络合物3a的聚乙烯活性评估 |
4.1 助催化剂的选择对3a催化活性的影响 |
4.2 助催化剂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3 钴担载量对乙烯聚合的影响 |
4.4 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5 聚乙烯反应催化活性物种的寿命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叔丁基化Fe络合物3b的乙烯聚乙烯活性评估 |
5.1 助催化剂的选择对催化活性影响 |
5.2 助催化剂剂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3 铁担载量对乙烯聚合的影响 |
5.4 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5.5 聚乙烯反应催化活性物种的寿命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凝胶色谱法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 |
1.2 分析试样的制备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窄分布聚苯乙烯校正曲线 |
2.2 UHMWPE试样的红外原始信号 |
2.3 UHMWPE的相对分子质量 |
2.4 UHMWPE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3 结论 |
(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晶行为及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概述 |
1.2 UHMWPE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
1.2.1 模压成型 |
1.2.2 柱塞式挤出成型 |
1.2.3 螺杆挤出成型 |
1.2.4 双螺杆挤出 |
1.2.5 注塑成型 |
1.2.6 凝胶纺丝 |
1.3 UHMWPE流动改性研究进展 |
1.3.1 高流动性树脂改性 |
1.3.2 流动改性剂 |
1.3.3 填料改性 |
1.4 模压工艺条件对UHMWPE性能的影响 |
1.5 UHMWPE结晶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
1.5.1 分子量对UHMWPE结晶行为的影响 |
1.5.2 UHMWPE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
1.5.3 成核剂HPN-20E对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
1.5.4 分子量对UHMWPE力学性能的影响 |
1.6 课题背景、研究内容 |
1.6.1 课题背景 |
1.6.2 研究内容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分子量对UHMWPE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晶理论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的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 |
2.4.2 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 |
2.4.3 Caze法分段拟合 |
2.5 不同分子量的UHMWPE的力学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UHMWPE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 |
3.3.2 密度表征 |
3.3.3 红外表征 |
3.3.4 初生态粒子形貌 |
3.3.5 初生态粒子熔融行为 |
3.3.6 初生态粒子晶体结构研究 |
3.4 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3.4.1 冲击断面形貌 |
3.4.2 流变 |
3.4.3 冲击样条DSC熔融行为 |
3.4.4 冲击样条晶体结构及晶型研究 |
3.4.5 拉曼光谱-三相结构研究 |
3.4.6 模压过程UHMWPE结构变化示意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压条件及添加成核剂对UHMWPE冲击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模压温度对SLL-5冲击性能的影响 |
4.3.2 模压压力对SLL-5冲击性能的影响 |
4.3.3 冷却速率对SLL-5冲击性能的影响 |
4.3.4 HPN-20E对SLL-5结晶行为的影响 |
4.3.5 HPN-20E对SLL-5冲击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
1.2.1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
1.2.2 支化型聚丙烯酰胺 |
1.2.3 疏水缔合型型聚丙烯酰胺 |
1.3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合成 |
1.3.1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2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合成技术 |
1.3.3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引发方式 |
1.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性质 |
1.4.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发展现状 |
1.4.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发展趋势 |
1.5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5.1 石油开采 |
1.5.2 水处理 |
1.5.3 造纸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溶液法制备丙烯酰胺均聚物的研究 |
2.1 丙烯酰胺均聚的实验室小试研究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丙烯酰胺均聚的实验室中试研究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中试产品性能评价 |
2.2.4 聚丙烯酰胺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阳离子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
3.1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研究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表征 |
3.2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及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聚合物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元共聚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研究 |
4.1 AM/DMC/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聚合物的表征 |
4.2 AM/ST/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聚合物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工业废水中应用的初步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絮凝性能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阳离子聚合物投加量对污水絮凝性能的影响 |
5.3.2 水质pH对污水絮凝性能的影响 |
5.3.3 特性粘度对污水絮凝性能的影响 |
5.3.4 无机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性能的影响 |
5.3.5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对污水絮凝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PE/石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溶液混合法 |
1.2.2 熔融共混 |
1.2.3 原位单体聚合 |
1.3 聚烯烃催化剂的概述 |
1.3.1 Ziegler-Natter高效催化剂 |
1.3.2茂金属催化剂 |
1.3.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 聚烯烃/无机碳材料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
1.4.1 石墨的结构 |
1.4.2 聚烯烃/石墨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
1.4.3 碳纤维的结构 |
1.4.4 聚烯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原料的预处理 |
2.2.1 氮气的精制 |
2.2.2 正己烷的精制 |
2.2.3 甲苯溶剂的纯化 |
2.2.4 醇的精制 |
2.2.5 玻璃仪器和管材的无水无氧处理 |
2.3 载体的制备 |
2.3.1 氯化镁载体的制备 |
2.3.2 复合载体的制备 |
2.4 催化剂的制备 |
2.4.1 基于氯化镁的载体型催化剂的制备 |
2.4.2 基于复合载体的催化剂制备 |
2.5 催化剂的聚合评价 |
2.5.1 聚合前的准备 |
2.5.2 聚合过程 |
2.6 聚合物的模压成型 |
2.6.1 模压前的准备 |
2.6.2 模压工艺流程 |
2.7 催化剂及聚合物的表征 |
2.7.1 催化剂中Ti含量的测定 |
2.7.2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7.3 SEM分析 |
2.7.4 XRD衍射分析 |
2.7.5 TGA分析 |
2.7.6 DSC分析 |
2.7.7 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聚乙烯/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含石墨、碳纤维的复合载体的制备 |
3.2.2 含石墨、碳纤维的复合载体型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含石墨、碳纤维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动力学曲线分析 |
3.4 SEM图谱分析 |
3.4.1 碳原料的SEM分析 |
3.4.2 催化剂的SEM分析 |
3.4.3 聚乙烯的SEM分析 |
3.5 XRD分析 |
3.5.1 石墨及其复合载体、催化剂、聚合物的XRD分析 |
3.5.2 碳纤维及其复合载体、催化剂、聚合物的XRD分析 |
3.5.3 石墨和碳纤维复合及其载体、催化剂、聚合物的XRD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乙烯/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小学性能的研究 |
4.2.1 石墨含量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碳纤维含量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石墨和碳纤维的复合含量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PE/石墨、PE/碳纤维、PE/石墨/碳纤维三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 热稳定性的研究 |
4.3.1 石墨含量对聚乙烯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2 碳纤维含量对聚乙烯热性能的影响 |
4.3.3 石墨和碳纤维的复合含量对聚乙烯热性能的影响 |
4.4 结晶性的研究 |
4.4.1 石墨含量对聚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
4.4.2 碳纤维含量对聚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
4.4.3 石墨和碳纤维的复合含量对聚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
4.4.4 PE/石墨、PE/碳纤维、PE/石墨/碳纤维三种复合材料的结晶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
(9)钻井液用高效降粘剂HRT的研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降粘剂HRT的合成 |
1.3 降粘剂HRT的性能评价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降粘剂HRT的结构表征 |
2.1.1 红外谱图分析。 |
2.1.2 热重分析。 |
2.2 降粘剂HRT的性能评价 |
2.2.1 降粘剂HRT的特性粘度表征。 |
2.2.2 降粘剂HRT的抑制性能 |
2.2.3 降粘剂HRT的抗温性能 |
2.2.4 降粘剂HRT的抗盐性能 |
3 结论 |
(10)新型双齿[NO]、三齿[NNO]配体锆络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金属催化剂 |
1.3 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1 [O,O]类配体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2 [N,N]类配体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2.1 脒基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2.2 氮杂环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2.3 二胺基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2.4 β-二亚胺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3 [N,O]类配体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3.1 苯氧基亚胺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3.2 β-二酮亚胺类钛族金属络合物 |
1.3.3.3 多齿类配体钛族金属络合物 |
1.4 后过渡金属络合物 |
1.4.1 镍系金属络合物 |
1.4.2 铁系金属络合物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双齿[NO]配体错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乙稀聚合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合成结果 |
2.2.2 合成讨论 |
2.2.2.1 配体的合成 |
2.2.2.2 络合物的合成 |
2.2.3 络合物的结构鉴定 |
2.2.3.1 谱图解析 |
2.2.3.2 锆络合物Zr6和Zr1的晶体结构 |
2.2.4 锆络合物Zr1、Zr4-Zr10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2.2.4.1 锆络合物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2.2.4.2 聚合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2.2.5 钛络合物Ti3、Ti5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2.2.6 聚合产物的表征 |
2.3 实验部分 |
2.3.1 原料与试剂 |
2.3.2 分析仪器与测试条件 |
2.3.3 原料的合成 |
2.3.3.1 3-R~1-5-R~2-水杨醛的合成 |
2.3.3.2 2,6-二(二苯甲基)-4-甲基苯胺(A1)的合成 |
2.3.3.3 2-二苯甲基-4-甲基苯胺(A2)的合成 |
2.3.3.4 2-二苯甲基-4,6-二甲基苯胺(A3)的合成 |
2.3.3.5 2-二(对甲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胺(A4)的合成 |
2.3.3.6 2-二(对氟苯基)甲基-4,6-二甲基苯胺(A5)的合成 |
2.3.3.7 ZrCl_4·2THF的合成 |
2.3.4 苯氧基亚胺配体L~1H-L~(10)H的合成 |
2.3.4.1 配体L~1H的合成 |
2.3.4.2 配体L~2H的合成 |
2.3.4.3 配体L~3H的合成 |
2.3.4.4 配体L~4H的合成 |
2.3.4.5 配体L~5H的合成 |
2.3.4.6 配体L~6H的合成 |
2.3.4.7 配体L~7H的合成 |
2.3.4.8 配体L~8H的合成 |
2.3.4.9 配体L~9H的合成 |
2.3.4.10 配体L~(10)H的合成 |
2.3.5 锆络合物Zr1,Zr4-Zr10的合成 |
2.3.5.1 锆络合物(L~1H)_2ZrCl_4(Zr1)的合成 |
2.3.5.2 锆络合物L~4_2ZrCl_2(Zr4)的合成 |
2.3.5.3 锆络合物L~5_2ZrCl_2(Zr5)的合成 |
2.3.5.4 锆络合物L~6_2ZrCl_2(Zr6)的合成 |
2.3.5.5 锆络合物L~7_2ZrCl_2(Zr7)的合成 |
2.3.5.6 锆络合物L~8_2ZrCl_2(Zr8)的合成 |
2.3.5.7 锆络合物L~9_2ZrCl_2)的合成 |
2.3.5.8 锆络合物L~(10)_2ZrCl_2(Zr10)的合成 |
2.3.6 钛络合物Ti3,Ti5的合成 |
2.3.6.1 钛络合物L~3TiCl_3·THF(Ti3)的合成 |
2.3.6.2 钛络合物L~5_2TiCl_2(Ti5)的合成 |
2.3.7 乙烯聚合 |
2.3.7.1 试剂的处理 |
2.3.7.2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
2.3.7.3 烯聚合实验 |
2.3.7.4 聚合产物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三齿[NNO]配体八配位锆络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合成结果 |
3.2.2 配体的合成 |
2.2.3 络合物的合成 |
3.2.4 络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4.1 谱图解析 |
3.2.4.2 八配位锆络合物Zr12和Zr16的晶体结构 |
3.2.5 八配位锆络合物Zr11-Zr16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3.2.5.1 锆络合物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5.2 聚合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2.6 钛异丙氧基络合物Ti12、Ti17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3.2.7 聚合产物的表征 |
3.3 实验部分 |
3.3.1 原料与试剂 |
3.3.2 分析仪器与测试条件 |
3.3.3 原料的合成 |
3.3.3.1 4,6-二叔丁基-2-氨基苯酚(AO1)的合成 |
3.3.3.2 4,6-二枯基-2-氨基苯酚(AO2)的合成 |
3.3.3.3 4-叔丁基-6-三苯甲基-2-氨基苯酚(AO3)的合成 |
3.3.3.4 喹啉-2-甲醛的合成 |
3.3.3.5 8-异丙基喹啉-2-甲醛的合成 |
3.3.4 三齿[NNO]配体L~(11)H-L~(17)H的合成 |
3.3.4.1 配体L~(11)H的合成 |
3.3.4.2 配体L~(12)H的合成 |
3.3.4.3 配体L~(13)H的合成 |
3.3.4.4 配体L~(14)H的合成 |
3.3.4.5 配体L~(15)H的合成 |
3.3.4.6 配体L~(16)H的合成 |
3.3.4.7 配体L~(17)H的合成 |
3.3.5 锆络合物Zr11-Zr16的合成 |
3.3.5.1 锆络合物L~(11)_2ZrCl_2(Zr11)的合成 |
3.3.5.2 锆络合物L~(12)_2ZrCl_2(Zr12)的合成 |
3.3.5.3 锆络合物L~(13)_2ZrCl_2(Zr13)的合成 |
3.3.5.4 锆络合物L~(14)_2ZrCl_2(Zr14)的合成 |
3.3.5.5 锆络合物L~(15)_2ZrCl_2(Zr15)的合成 |
3.3.5.6 锆络合物L~(16)_2ZrCl_2(Zr16)的合成 |
3.3.6 钛络合物Ti12,Ti17的合成 |
3.3.6.1 钛络合物[O~-N~-N]_2Ti(O~iPr)_2(Ti12)的合成 |
3.3.6.2 钛络合物L~(17)Ti(O~iPr)_3(Ti17)的合成 |
3.3.7 乙烯聚合 |
3.3.7.1 试剂的处理 |
3.3.7.2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
3.3.7.3 乙烯聚合实验 |
3.3.7.4 聚合物产物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噻吩基取代二茂钛族金属络合物的晶体结构表征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合成结果 |
4.2.2 钛络合物C2和C4的晶体结构 |
4.2.3 钛络合物C1-C4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4.2.3.1 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
4.2.3.2 聚合条件的影响 |
4.2.4 锆络合物C5-C8催化乙烯聚合结果与讨论 |
4.2.5 聚合产物的表征 |
4.3 实验部分 |
4.3.1 乙烯聚合 |
4.3.1.1 试剂的处理 |
4.3.1.2 催化剂溶液的配制 |
4.3.1.3 乙烯聚合实验 |
4.3.1.4 聚合产物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新化合物总表 |
四、用一点法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特性粘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对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改性研究[D]. 安超. 中北大学, 2021(01)
- [2]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李东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一种新型铁钴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D]. 宋晓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黏度法测定聚乙二醇分子量实验方法改进[J]. 洪琴,刘法英,李祖贵,杨普曾,殷悦,鲍晶莹,卢文清,钟爱国. 当代化工, 2017(12)
- [5]凝胶色谱法测定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J]. 郭宁,盛亮,陈成鑫,史清军,唐颂超,郑安呐. 石油化工, 2017(11)
- [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晶行为及其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D]. 俞欣.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7]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D]. 蔡海堤.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4)
- [8]PE/石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马跃.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6(03)
- [9]钻井液用高效降粘剂HRT的研制与评价[J]. 鲁家荣,王平全,王波,白杨.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7)
- [10]新型双齿[NO]、三齿[NNO]配体锆络合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D]. 李爱科.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标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论文; 聚乙烯塑料论文; 石墨结构论文; mol论文; 石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