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综述

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综述

一、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彭卓[1](2021)在《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园艺种植与观光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的模式下,催生出不少“以花为媒”的花海景点。“遍地开花”景观营建的潮流模式下,花海景观设计是成为令人瞩目的景观。一方面说明花海观光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花海景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发展比较晚,所以也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以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营造研究为主要内容,对花海模式的休闲观光景观规划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理论与实践案例对花海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结合实际项目从花海规划设计理论、平立面设计、建筑小品设计、植物选择、复合化结构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人工花海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建议。(1)人工花海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要求功能布局合理,游览路线安排与景观节点布置结合,科学引导游客观赏。在垂直结构上,赋予花海多层结构,打破单一品种,单一季相景观,构建复合化层次,构建复合化层次结构花海景观需要丰富立面植物的层次和品种,分析植物开花的时间、开花的株高,在时空上形成复合的观赏结构。在植物选择上,花卉种类选择开花明显壮观的品种,同时选择分枝形式多的花卉种类,多层次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观赏草、球根花卉以及部分木本植物。在建筑小品设计上,场地内的亭、廊、台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的设计风格应与花田相融合,为游客提供休憩、游览、观赏、遮荫等服务。在活动策划上,多活动的设计可以将花海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与科普、运动、经济作物、花艺等多种活动结合,可以提高花海景观的可持续性。(2)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结合花海景观营造要点,合理安排场地内的道路系统;多处增加观景平台,增设与主题呼应的小品,改善民房风格;增加观花、观叶的乔木与大灌木,选择特色的乡土品种打造花海;结合自行车道、花艺、蝌蚪科普乐园等活动与花海融合。同时园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完全且周边配套服务也根据场地设计了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的场所,为花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3)花海景观效果鲜明,但投入成本量大,主要体现在,场地规模要求一次性投入大;景观效果维持难度大,维护费用高;活动策划组织灵活性高,费用需求大,市场风险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经济性、生态效益角度出发,三者如何结合发展花海景观值得提出更多的探讨。

王佳[2](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倪筱珈[3](2020)在《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对我国广大区域而言,农业生产所导致的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助推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之举。本文在系统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2003年~2017年为研究时限,测算了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强度,分析了时空格局;在构建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等方法对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分异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LMDI模型、OLS方法研究了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湖南省省情及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三个阶段:2003年~2013年为高速增长期,共增长104.537万吨;2013年~2014年为低速增长期,增长0.938万吨;2014年~2017年为下降期,共下降3.103万吨。农业碳排放强度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五个阶段。从2017年截面数据来看,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现为“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是常德市,最低是张家界市;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为“西低东高”,最高是岳阳市,最低是怀化市;(2)从时间进程来看,2003年~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从0.359增长到0.580,共增加0.221。一级评价指标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涨幅最大,共增长0.242;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长0.094;能源低碳化利用水平整体呈先降后升、再持平,共增长0.006;生态环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2013年共下降0.153,2014年开始上升;从空间分异来看,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为“东高西低”,发展指数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大湘西地区,中值区集中在环长株潭城市群,高值区只有长沙市;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有小幅度波动,发展状态不够稳定,湖南省的农业低碳化的发展潜力巨大。(3)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本文所选影响因素均合理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正向驱动作用,15年间效应贡献值分别是611.676万吨和29.565万吨;农业生产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规模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逆向抑制作用,15年间分别累计实现了434.109万吨和104.762万吨碳减排;(4)基于湖南省省情、省域农业发展实际以及前述研究结论,新时期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袁超[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系统仿真与优化调控》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乡村综合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湖南省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乡村多产业融合发展、公共资源配置与基础事业、人口空心化、生态环境质量、村民生活水平与发展需求、社会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问题。论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与要求,以优化湖南省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性发展问题为主要目标,基于学界研究基础和现实省情,重点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与方法模拟乡村三生空间机制关系,通过三生空间子系统划分与因子遴选、系统模型目标与边界界定、因果反馈结构与函数关系构建、系统流图设计、模型仿真检验、原始仿真、仿真情景设定和复合模拟方案构建等研究,开拓性构建乡村三生空间的动力学系统并进行仿真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2008年到2017年间湖南省乡村在生产发展、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方面大多数发展变量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且整体发展态势较好;(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仿真模型总体误差率在合理范围,空间系统仿真模型运行可靠,能够为乡村三生空间优化调控提供可靠数据和依据;(3)在现有发展趋势下的未来十年即2018年至2027年间,生产总值增速由慢变快,乡村建设用地呈现增速放缓的增长趋势,总人口延续现阶段的减量化依然明显,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虽得以控制但仍将处于增长态势等现象表明全省乡村三生空间未来发展仍会存在部分矛盾;(4)在三生空间复合模拟方案结果中,湖南乡村生产总值较原始状态将提升16.86%,乡村人居收入较原始状态高出23.53%,环境污染程度较原始状态降低1.41%;(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未来湖南省乡村发展要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分配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劳动力素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活能源清洁化、强化乡村生态红线管控、促进能源应用技术革新等方面下功夫,以提升省域乡村三生空间整体质量。

张艳玲[5](2020)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对保证国家食品安全、资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安排下,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了良好的开局。但是资源过度消耗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农产品供给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状况,一方面有助于挖掘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的路径,使得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各省市区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探索当前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采用文献梳理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从资源有效利用能力、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及农业绿色供给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2012—2017中国30个省市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处于较低水平;(2)分区域,各省市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较强;(3)分维度,各省市区在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不同维度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和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较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对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较强,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农业绿色供给能力较强,同时北京市、上海市和福建省的资源有效利用能力较强;然后,采用系统聚类法,根据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将中国30个省市区进行聚类,划分为四种类型的区域;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升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1)节能降耗,提升资源有效利用能力;(2)科学治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3)激励引导,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4)全程引领,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王诗涵[6](2020)在《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明确现代农业新阶段的发展路线和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要解决好农村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农业,而发展农业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我国农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的发展主题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效率。湖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更肩负着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使命,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是维系着整个中部地区甚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关乎我国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进程。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分析主要是以国家、北方省份等为主体的分析,本文研究湖南省的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正是希望补充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的有关内容,拓宽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的视角,为提高湖南省甚至中部地区的农业综合效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有效的借鉴。本文首先说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内容,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分析了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相关基本理论,为文章的研究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依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的现实情况、政策权威规定、现有研究成果和对效率评价的内在要求等,构建了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再次,通过分析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现状,发现问题,充分地说明研究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重要性。再次,结合相关样本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自身纵向、与中部其他五省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实证分析,评价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水平,为下文提供改进对策建议提供量化依据。最后,总结实证分析结论,针对性提出提升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曲超[7](2020)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提出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调节基于生态环境服务、保护和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践在全国开展得早,投入资金多,补偿效果好,但同时,由于部门利益分割,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开展系统回顾和绩效评价,生态补偿工作未形成工作闭环,难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概念,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基于绩效评价进行补偿的合理性,构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效益、效应和效率的综合评价,测算了实际补偿与按绩效应支付补偿的差额,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理论部分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主要回答了生态补偿“为什么补、补什么、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揭示了生态补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管理学理论主要回答了“好不好、怎么改”等问题。其次,对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补偿效果分析、补偿效应评价、投入产出效率等多位维度进行了评述。之后,采用博弈论方法,按照预补偿、后补偿、按照绩效补偿三种模式,对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在绩效补偿模式下分配补偿资金并进行博弈,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预算刚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实践评述与框架设计部分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法律、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我国的生态补偿经历了初设阶段(1978-2004年)、形成阶段(2004-2012年),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梳理了三个阶段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实践进展方面,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生态补偿取得新进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取得新突破;同时,总结了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生态补偿实践情况;归纳出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针对性不强、补偿效率不高等实践方面的问题。三是框架设计方面,针对当前研究对象集中在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绩效研究、研究方法集中在EPI指数等线性加总等不足,系统性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拓展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采用熵值法测度生态补偿的六项效益。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综合效益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熵均值由2011年的16.77增加到2018年的33.58,增加了100.20%。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熵均值位于前列,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熵值增速位于前列。二是采用DID模型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显着改善了流域水质。在各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氨氮排放强度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其与政策效应关联性较强。通过改变窗期、子样本回归、安慰剂等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效应具有稳健性。三是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流域的综合补偿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综合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四是综合以上三个逻辑层次评价结论,以效应评价作为可信度参考,以效益评价作为计算基数,以效率评价作为调整系数,测算了按绩效应补偿的金额,形成绩效评价工作闭环。2011-2015年应在实际补偿的基础上额外补偿,而2016-2018年应扣减补偿资金。分省市测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等5个省市应给予额外补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三是突出绩效化,坚持生态补偿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四是突出激励化,以生态补偿为抓手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张红伟[8](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毛丽佳[9](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孙甜[10](2019)在《基于里山理念的浅山区可持续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益阳市碧云峰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景观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而产生,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美学等价值。然而,由于科技发展与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乡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传统的乡村景观遭到破坏。大量的乡村位于城市与深山之间的浅山区,在近年来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我国目前对浅山区乡村还没有成体系的规划模式。日本的“里山”理念发展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划管理思想,具有研究与借鉴意义。本文从三个层面展开对浅山区可持续乡村景观规划的探索。首先,通过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研究,总结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主要内容,剖析浅山区乡村的价值与现状问题,辨析里山理念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梳理里山倡议的主要内容,总结里山理念的价值及应用要点,提炼浅山区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规划实例,分析其规划理念、规划策略、设计手法等,评价实施效果及影响。结合理论研究结论,总结可持续的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最后,以湖南省益阳市碧云峰村为例,探索可持续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的实际应用,梳理碧云峰村现状条件与问题,确定规划目标与策略,从村域总体规划设计、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组团详细设计三个层次完善规划设计方案。

二、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S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花海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花海相关概念
        2.1.1 花卉
        2.1.2 花海
        2.1.3 花海景观
    2.2 花海的分类
        2.2.1 根据人工化程度分类
        2.2.2 根据群落结构分类
        2.2.3 根据功能类型分类
        2.2.4 根据景观运营模式分类
    2.3 人工花海景观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
        2.3.1 园林美学原理
        2.3.2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3 园林植物学原理
    2.4 小结
3 国内外花海案例借鉴
    3.1 日本芝樱公园
    3.2 荷兰库肯霍夫郁金香花园
    3.3 台湾能量香草花园
    3.4 高邮市油菜花海
    3.5 小结
4 人工花海景观的策划与设计方法
    4.1 人工花海项目策划
        4.1.1 人工花海产品的特点
        4.1.2 人工花海策划内容
        4.1.3 人工花海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人工花海景观的设计方法
        4.2.1 花海的立面设计
        4.2.2 小品设计
        4.2.3 复合化结构
    4.3 乡村花海植物选择与配置
        4.3.1 品种的选择
        4.3.2 植物配置
    4.4 小结
5 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规划与设计
    5.1 响水村花海景观上位规划分析
        5.1.1 规划背景
        5.1.2 总体规划
        5.1.3 规划结构
        5.1.4 建设与运营模式
        5.1.5 空间布局
        5.1.6 统筹规划
        5.1.7 小结
    5.2 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依据与原则
        5.2.1 设计依据
        5.2.2 指导思想
        5.2.3 设计原则
    5.3 响水村花海景观总体设计
        5.3.1 区域概况
        5.3.2 响水村现状分析
        5.3.3 响水村花海景观定位与目标
        5.3.4 响水村花海景观总体规划
        5.3.5 响水村花海景观功能布局
    5.4 响水村花海景观分区设计
    5.5 响水村花海景观专项设计
        5.5.1 响水村花海景观植物设计
        5.5.2 响水村花海景观水景设计
        5.5.3 响水村花海景观节点与小品设计
        5.5.4 响水村花海景观道路系统设计
        5.5.5 响水村花海景观照明与亮化系统设计
        5.5.6 响水村花海景观给排水设计
        5.5.7 响水村花海景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6 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的后期跟踪
        5.6.1 响水村花海景观建设过程
        5.6.2 响水村花海运营管理
        5.6.3 响水村花海景观效果维护
        5.6.4 响水村花海景观使用评价
        5.6.5 小结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主要设计图纸
附录B 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主要植物选择表

(2)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权制度
        2.1.2 林权制度
        2.1.3 制度绩效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内生增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3.3 林权制度现状
        3.3.1 林权制度目标
        3.3.2 林权制度设计
        3.3.3 林权制度实施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1 指标选取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6.3 评价过程
    6.4 结果分析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7.2 分析方法选取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7.3 结果分析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8.1.2 分析方法选取
        8.1.3 分析过程
    8.2 结果分析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9.3.3 健全法治环境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碳排放对于气候影响的研究
        1.2.2 农业碳排放估算
        1.2.3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
        1.2.4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2.5 农业碳减排机制与政策研究
        1.2.6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碳排放
        2.1.2 碳汇
        2.1.3 农业碳排放
        2.1.4 低碳农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低碳经济理论
        2.2.3 生态农业理论
        2.2.4 循环农业理论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界定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农业发展概况
    3.2 农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3.3 农业碳排放的时间演进分析
        3.3.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时间演进
        3.3.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时间演进
    3.4 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3.4.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空间格局
        3.4.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
第四章 基于复合指标体系的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预测
    4.1 评价方法介绍
        4.1.1 评价方法选择
        4.1.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4.1.3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评价指标解释
    4.3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时序分析
        4.3.1 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计算
        4.3.2 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
    4.4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4.4.1 总体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4.4.2 空间分异的具体分析
    4.5 农业低碳化的发展预测
        4.5.1 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精度检验
        4.5.2 预测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基于LMDI模型的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介绍
        5.1.1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介绍
        5.1.2 LMDI模型介绍
        5.1.3 OLS方法介绍
    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5.3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贡献值测算
    5.4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5.5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关系分析
        5.5.1 基于OLS方法的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5.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结果分析
第六章 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
    6.1 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6.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6.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
    6.4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系统仿真与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近年来我国的乡村发展政策
        1.1.2 我国乡村存在的问题
        1.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乡村发展探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乡村空间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3.2 乡村空间转型及乡村空间规划研究
        1.3.3 乡村空间分类体系研究
        1.3.4 乡村空间优化重构策略研究
        1.3.5 乡村空间优化的人文性研究
        1.3.6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研究状况
        1.3.7 研究评述
    1.4 重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主体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数据来源与研究区概况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三生空间
        2.1.3 系统仿真
    2.2 理论基础
        2.2.1 乡村区域系统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产业组织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系统论
        2.2.6 乡村地理学其他相关理论
    2.3 数据来源
    2.4 湖南省情与乡村概况
        2.4.1 湖南省省情概况
        2.4.2 湖南三农概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三生空间系统动力模型构建
    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技术框架构建序列
    3.2 乡村三生空间系统模型构建
        3.2.1 三生空间因子遴选
        3.2.2 划分子系统及系统结构关系
        3.2.3 系统动力学作用于乡村三生空间
    3.3 乡村三生空间系统模型总体目标界定
        3.3.1 系统模型构建的试验目标
        3.3.2 系统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3.4 乡村三生空间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3.4.1 确定系统边界
        3.4.2 确定变量性质
        3.4.3 构建因果反馈结构
        3.4.4 系统动力流图设计
        3.4.5 部分模型函数关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模拟检验与现实分析
    4.1 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模型仿真检验
        4.1.1 方程与量纲检验
        4.1.2 逻辑直观检验
        4.1.3 历史现实检验
        4.1.4 敏感性检验
    4.2 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模型现实分析
        4.2.1 生产空间系统现实分析
        4.2.2 生活空间系统现实分析
        4.2.3 生态空间系统现实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仿真模拟
    5.1 原始仿真及其关键量分析
        5.1.1 生产空间原始仿真及其关键量分析
        5.1.2 生活空间原始仿真及其关键量分析
        5.1.3 生态空间原始仿真及其关键量分析
    5.2 仿真情景设置
        5.2.1 生产发展仿真情景设置
        5.2.2 生活富裕仿真情景设置
        5.2.3 生态文明仿真情景设置
    5.3 各情景模拟条件下三生变量对比分析
        5.3.1 乡村生产总值
        5.3.2 第三产业产值
        5.3.3 环境污染量
        5.3.4 能源消耗量
        5.3.5 乡村人均收入
        5.3.6 非农就业比例
        5.3.7 乡村建设面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复合模拟与优化调控
    6.1 系统复合模拟
        6.1.1 系统复合模拟方案参数设定
        6.1.2 系统复合模拟方案的生产空间效益
        6.1.3 系统复合模拟方案的生活空间效益
        6.1.4 系统复合模拟方案的生态空间效益
    6.2 生产空间优化调控
        6.2.1 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2.2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农地生产潜力与安全
        6.2.3 整合优化乡村工业化发展,增强乡村生产空间绿色效益
        6.2.4 探索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重构集约高效生产格局
        6.2.5 增强社会资本活力,提高乡村投资水平
    6.3 生活空间优化调控
        6.3.1 提高村民基本生活水平,促进分配保障体系建设
        6.3.2 提升乡村劳动力素质,积极转化村民在地就业
        6.3.3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居生态空间低碳化
        6.3.4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6.4 生态空间优化调控
        6.4.1 监督生产空间发展质量,生态反馈倒逼产业转型
        6.4.2 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生活能源清洁化
        6.4.3 强化乡村生态红线管控,落实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6.4.4 促进能源应用技术革新,主动防范环境质量恶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及内涵研究
        1.2.2 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
        1.2.3 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农业
        2.1.2 农业绿色发展
        2.1.3 农业绿色发展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农业理论
        2.2.2 可持续农业理论
        2.2.3 绿色农业理论
        2.2.4 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3.1 中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采取的措施
        3.1.1 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
        3.1.2 强化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3.1.3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3.1.4 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3.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3.2.1 农业经济实力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3.2.2 农业空间布局与经营主体持续优化
        3.2.3 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明显下降
        3.2.4 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3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3.3.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3.3.3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绿色农产品供给失衡
        3.3.4 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4.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4.1.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3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研究数据说明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4.3.1 权重确定方法
        4.3.2 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5.1.1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1.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各维度特征分析
    5.2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空间格局演变
        5.2.1 分析方法
        5.2.2 演进特征分析
    5.3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区域划分
        5.3.1 分析方法
        5.3.2 区域划分结果
        5.3.3 区域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6.1 节能降耗,提升资源有效利用能力
    6.2 科学治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6.3 激励引导,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力度
    6.4 全程引领,提升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
        1.2.2 关于现代农业投入的研究
        1.2.3 关于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投入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研究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现代农业
        2.1.2 现代农业投入
        2.1.3 投入效率
        2.1.4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现代农业相关理论
        2.2.2 农业投入相关理论
        2.2.3 投入效率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3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原则
        3.1.1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3.1.2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体系的构成
    3.3 现代农业投入效率指标的说明
        3.3.1 现代农业投入指标
        3.3.2 现代农业产出指标
4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的现状分析
    4.1 湖南省现代农业的投入现状
        4.1.1 现代农业基础装备投入的情况
        4.1.2 现代农业科技投入的情况
    4.2 湖南省现代农业的产出现状
        4.2.1 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的情况
    4.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现状的问题分析
        4.3.1 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下降,有效利用率不高
        4.3.2 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减少,未充分发挥人才价值
        4.3.3 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阻碍现代农业发展
5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方法及介绍
        5.1.1 DEA模型方法的基本原理
        5.1.2 DEA模型简介及选取
    5.2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纵向比较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2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静态DEA比较结果分析
        5.2.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动态Malmquist指数比较结果分析
    5.3 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横向比较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2 湖南省与其他中部五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横向比较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提高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的对策研究
        6.2.1 完善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6.2.2 提高现代农业的投入水平,加强力量支持
        6.2.3 优化现代农业的投入结构,改善资源配置
        6.2.4 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升级
        6.2.5 改善现代农业的生态环境,增加防御投入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一)文献分析
        (二)历史沿革
        (三)主要原则
        (四)标准核算
        二、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一)文献筛选
        (二)总体分布
        (三)实证研究情况
        (四)评价方法情况
        三、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进展
        (一)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重点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主要功能
        (三)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证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演绎分析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一、论文结构
        二、论文框架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来源与机制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生态补偿
        二、生态补偿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生态补偿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
        (三)社会参与型生态补偿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一)绩效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经济学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
        (二)公共物品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博弈论理论
        (五)生态资本理论
        (六)生态价值理论
        二、管理学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绩效管理理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比较与经济学分析
        一、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比较
        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经济学分析
        (一)预补偿型
        (二)后补偿型
        (三)按绩效评价补偿型
        (四)三种补偿模型的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述评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政策
        一、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二、生态补偿政策进展
        (一)初始阶段: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二)形成阶段: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三)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总体情况
        二、我国生态补偿重点实施领域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
        (三)流域生态补偿
    第三节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一、美国生态补偿实践
        二、欧盟生态补偿实践
        三、拉美国家生态补偿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第一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步骤与指标构建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三、绩效评价主要目标
    第二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比选
        一、方法比较
        二、方法选择
        (一)效益评价——熵值法
        (二)效应评价——双重差分法
        (三)效率评价——三阶段DEA方法
    第三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一、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
        二、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指标
        三、生态补偿效率评价指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熵值法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现状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状况
        二、森林生态补偿状况
        三、流域生态补偿状况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综合评价
        一、生态补偿效益分类
        (一)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三)环境质量效益
        (四)污染减排效益
        (五)资源节约效益
        (六)社会公平效益
        二、描述性统计
        三、效益熵值分析
        (一)11省市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熵值分析
        (二)11省市生态补偿各单项效益熵值评价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DID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模型的设定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第二节 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一、平行趋势检验
        二、DID模型设置
        三、基本回归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三节 长江支流赤水河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一、平行趋势检验
        二、基本回归
        三、分行业回归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第一节 各类生态补偿综合效率评价
        一、综合效率评价第一阶段
        二、综合效率评价第二阶段
        三、综合效率评价第三阶段
        四、综合效率与单项效率对比
        五、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三、分析与讨论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效率评价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节 按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金额测算
        一、纳入计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
        二、综合效益总量
        三、11省市绩效熵值
        四、11省市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
        二、生态补偿规模逐年提高,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三、生态补偿政策效应显着,宜在重点流域总结推广
        四、生态补偿综合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低为主要因素
        五、补偿金额与绩效评价结果背离,由补偿不足转变为补偿过度
    第二节 不足之处
    第三节 建议
        一、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二、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三、突出绩效化,完善生态补偿的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
        四、突出激励化,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图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表1 2016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2 2017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3 2018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表4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域名单(2018年).
    表5 长江经济带各类主体功能区面积(km~2)及占比(2018年)
    表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表7 黄河流域8省区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表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调查问卷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里山理念的浅山区可持续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益阳市碧云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广泛存在且问题重重的乡村
        1.1.2 逐渐得到重视的浅山区乡村
        1.1.3 针对浅山区乡村保护与提升的里山理念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总结浅山区乡村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下特殊的现状发展问题
        1.3.2 探索适用于浅山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策略
        1.3.3 为类似地区的浅山区乡村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2.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2.2 我国乡村景观的现状问题
        2.2.1 生态环境破碎
        2.2.2 整体发展滞后
        2.2.3 人口流失严重
        2.2.4 乡土风貌破坏
    2.3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经验
        2.3.1 欧洲国家
        2.3.2 亚洲国家
        2.3.3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乡村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4.1 生态可持续
        2.4.2 经济可持续
        2.4.3 社会可持续
        2.4.4 文化可持续
3 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3.1 浅山区乡村的范畴与特征
    3.2 浅山区乡村的价值与问题
        3.2.1 浅山区乡村的价值
        3.2.2 浅山区乡村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机遇
    3.3 里山理念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3.3.1 里山的概念与内涵
        3.3.2 里山概念发展历程
        3.3.3 里山倡议
        3.3.4 里山的价值与意义
        3.3.5 里山理念在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4 可持续的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实践
    4.1 乡村可持续发展管理方法
        4.1.1 生态保育类——八烟聚落
        4.1.2 特色产业类——越后妻有地区
        4.1.3 社区营造类——桃米村
        4.1.4 经验总结
    4.2 乡村景观总体设计策略
        4.2.1 西河村
        4.2.2 西井峪
        4.2.3 韶山实验(韶山华润希望小镇)
        4.2.4 经验总结
    4.3 建筑组团及公共空间改造
        4.3.1 花瑶厨房
        4.3.2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4.3.3 上坪古村复兴计划
        4.3.4 经验总结
    4.4 可持续的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4.1 本地特色识别
        4.4.2 生态环境修复
        4.4.3 产业经济发展
        4.4.4 人居环境提升
        4.4.5 社会关系重构
        4.4.6 城乡协调互动
5 碧云峰村现状条件与问题
    5.1 村落基本情况
        5.1.1 区位条件
        5.1.2 自然环境
        5.1.3 道路交通
        5.1.4 水利设施
        5.1.5 人口构成
        5.1.6 文化资源
    5.2 经济产业现状
        5.2.1 一产
        5.2.2 二产
        5.2.3 重要项目
    5.3 人居环境条件
        5.3.1 景观格局
        5.3.2 土地利用
        5.3.3 公共设施
        5.3.4 市政设施
        5.3.5 民居建筑
    5.4 现状问题梳理
        5.4.1 生态条件
        5.4.2 经济状况
        5.4.3 人居环境
        5.4.4 社会治理
        5.4.5 文化传承
6 基于里山理念的碧云峰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6.1 碧云峰村规划目标
    6.2 碧云峰村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
        6.2.1 延续·特色
        6.2.2 留白·发展
        6.2.3 调控·空间
        6.2.4 介入·事件
        6.2.5 创新·机制
    6.3 碧云峰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6.3.1 村域总体规划设计
        6.3.2 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
        6.3.3 组团详细设计
    6.4 规划设计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四、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D]. 彭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2]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D]. 倪筱珈.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乡村三生空间系统仿真与优化调控[D]. 袁超.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D]. 张艳玲.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6]湖南省现代农业投入效率研究[D]. 王诗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7]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曲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基于里山理念的浅山区可持续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以湖南省益阳市碧云峰村为例[D]. 孙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综合技术研究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