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级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俊仁[1](2020)在《多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Y县乡镇的案例》文中指出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文化振兴是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持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变了传统政府垄断供给的局面,市场、社会、公民个人这些非政府的社会力量也在逐步地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去。在这一背景下,从多元治理主体参与供给的视角,研究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的梳理,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选取Y县乡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方面内容对调查地区的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实际情况,同时通过访谈调查剖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供给运行机制,然后对存在的供给效益非均等化、供给内容同质化、供需契合度不高、多元主体合作关系薄弱等问题深度剖析,总结归纳出文化资金融投资不足、供给主体理念落后、供给运行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内在原因;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以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为目标,立足于政府的主导地位,强化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在供给中的作用,从资金保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供给主体定位、需求反馈机制、决策机制、供给监督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优化的对策、建议。
宋灵君[2](2020)在《HN有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HN有线公司是HN省境内唯一的广电网络运营商,截至2012年,公司基本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工作。三网融合的全面推行是我国网络强国的重要一步,但同时也造成了广电运营商和通信运营商的边界模糊化,使二者间的区别大大减小,在诸多业务上存在交叉,这客观造成了包括HN有线在内的广电运营商要面对“三大运营商”的正面竞争。对于HN有线来说,三网融合推行后的这几年发展情况不甚乐观,虽然融合带来了互联网等新业务,但受制于宽带出口和人才紧缺等诸多不利因素,HN有线的新业务拓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带动下,推出IPTV业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在HN省内迅速吃掉了HN有线大量的原有电视用户,再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爱优腾”等互联网视频平台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的收视习惯发生巨变,HN有线的传统电视用户面临着进一步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但工信部于2019年6月发放了四张5G牌照,除“三大运营商”外还有中国广电,这为HN有线带来了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分析HN有线的发展现状、现行战略及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提出适合HN有线的转型发展战略,以激发其内生动力,在5G时代实现破局。本文利用PEST分析工具将HN有线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而公司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则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HN有线应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最后,笔者提出了战术层面的实施措施和保障措施。实施措施包括加快4K超高清产业布局;优化智能终端服务;以智慧广电引领公司数字化转型;聚焦提供社会信息化服务;积极投入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五个方面,保障措施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专题研究重大问题;尽快实现700MHz频段清频为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吴中楠[3](2020)在《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协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长沙县作为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县单位,如何才能利用自身优势,开辟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实现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是其当下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运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对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做整体性分析。发现其在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具备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从“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五美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次构建长沙县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现有美丽乡村评价体系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指标选取,构建五大类指标共24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与评价分值;再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获取的原始数据对2014年到2018年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其存在乡村规划引领作用不充分、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全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最后从“五美”层面提出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具体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态势积极向好,正朝着“五美”目标全面均衡发展。不仅要发挥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强大合力,将“外表之美”变“内涵之美”,推动农村共建、共治和农民脱贫增收,还要注重在建成之后继续维护建设成果和再建设,才能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保障、有秩序、可持续发展,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吴圆圆[4](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鲁精兵[5](2018)在《麻城市“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工程改造和区域拓展方案》文中提出农村"村村响"智能应急广播的应用,为农村的应急预警,防灾救灾和基层政务提供了迅疾的广播通道,也为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随着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村村响"的运行迎来新的考验,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概述:麻城"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是湖北省内较早建立的应急广播系统之一,为省内其他地方开通的应急广播系统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实践经验。自本系统开通以来,为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提供
李伟,董兢武,沈力奇,吴桀[6](2015)在《基于农村广播电视双向网络的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文中研究说明在桐乡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升级改造基础上,以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技术的设计方案。着重阐述了平原地区农村建设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的特点、实现的功能以及建设思路。
章小平[7](2013)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农村公共应急广播系统》文中提出针对目前农村乡镇应急安全指挥手段落后、反应速度慢、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以区县为一个系统单元,采用智能化编码播控技术,以有线共缆传输为主,结合无线调频等传输手段,实现区县、乡镇、村三级可控播出,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乡镇应急广播系统。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8](2012)在《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改革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西方发展经验表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系统完整、规范标准的制度体系和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我国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和重城轻乡观念影响,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仍不成体系、缺乏建设标准。伴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亟待针对农村差异性特点,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补充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笔者以南京为实证,采取法理剖析、文献归纳、案例借鉴、深度访谈和实践检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现状和需求分析基础上,整合多行业和多部门标准,确立了农村公共设施配建的新思路:(1)面向实施管理,建立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体系;(2)鼓励复合利用,提升运营规模效益;(3)引导集中布局,强化中心集聚效益;(4)满足现实需求,增加、完善、提高和优化相应配建标准和要求;(5)保障公共利益,把公益性公共设施作为配建底线标准。这样,不断加快推进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汤芷萍[9](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上海F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土地制度变革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联。通过土地制度对上海F区城乡一体化影响的描述,来反观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土地制度的功能。这个功能又如何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对F区乡村社会典型变迁实践的剖析,得出农村土地承包和乡镇企业改制,使农民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却没有相应的社会组织承担“单位”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是城乡二元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文对于农民的身份认定有一个三段论的架构:“单位人(集体经济发达时期)——社会人(集体经济衰落时期)——社区人(土地换保障之后)”。这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不断跃升。相应的,笔者对于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实现方式,也有一个从集体化保障-----家庭自我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社区化,这样三阶段的把握。研究同样发现,这样的三段论的本质是土地从集体所有制的村级所有(管理)-----家庭承包----镇级所有(管理)的过程,而这个土地权属经由村级集体—家庭承包—镇级集体的转型,使农民实现了社会保障从村级统筹—个人支付---社区统筹,农民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升级转型,也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从稳定—紧张—自洽柔和的转变。因此,城乡一体化的逻辑是土地制度变革的三段论。即农村土地权属经由村级集体—家庭承包—镇级集体的转变过程,是城乡二元结构从稳定—紧张—解构的发展过程。村级土地集体所有制向镇级土地集体所有制升级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研究,认为村级集体土地权属提升到镇级集体土地后,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土地制度。以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实现农民保障城镇化和城镇公共服务行政化。本文共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提出目前研究中的问题,并结合文献综述提出了本文的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写作框架及其逻辑图。第二章为“F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本章在于展示了本研究区域的基本状况及二元结构特征。在叙述策略上,主要在历史的脉络中展现乡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第三章为“F区城乡一体化实践回顾”。本章以F区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土地制度对农村改革试点的功能,说明发达地区一度被抹平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张力为什么会重新紧张起来。市场经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即对城郊农村耕地的社会功能有解构作用,又是农民的保障资本和最后的稻草。而这正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社会基础,也是土地制度革新的前提性条件。第四章为“土地置换:F区城乡一体化新探索”。本章以土地置换为视角,一方面展现土地置换模式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展现以政府为主导土地置换的基本思路、原则、目标及具体的运作情况。以此,全方位考察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工作策略。第五章为“土地置换的效应:乡村社区重构。本章在于展现以土地置换为突破口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乡村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集中研究乡村社会组织、农用地经营、农用地权属、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乡村社会福利体制的构建,进一步解读了土地置换中的制度因素对乡村社区重构的作用。第六章在总结各章的基础上,得出了本项研究的结论,即城乡一体化的逻辑是土地权属经由村级集体—家庭承包—镇级集体变革的过程,也是农民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生活空间和生产方式的城镇化过程和城乡二元结构自洽和逐渐解构的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集体土地权属升级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改革的原则,以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研究结果联通了原来分割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为中国最基层政府能够提供良好行政公共服务找到了有效的途径。最后通过演绎推论,展望了城乡公平均衡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
黄泽祺,欧锦汉,吴景林,余松波,吴祖芳[10](2005)在《镇级HFC网络可靠性分析与实时监测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镇级有线电视HFC双向接入网,以其95%以上的用户覆盖率,不仅解决了看电视的问题,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宽带接入网络,已显示出特有的优势。利用这个网络,可以实现区域内社会信息化的大面积普及。然而,随着HFC网络向数字化、多业务方向的发展,网络接入设备会越来越多,系统的可靠性相对也会逐步降低。如何提高HFC网络的可靠性,增强主动
二、镇级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镇级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Y县乡镇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文献比较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创新 |
(二) 本文不足 |
第二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公共文化服务 |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
(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 |
二、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Y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 调查内容的确定 |
(三)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运行机制分析框架设计 |
二、调查对象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模式的要素结构分析 |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定位 |
(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运行机制 |
第四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 |
(一) 公共文化投入来源单一与供给效益非均等化 |
(二) 供给内容同质化与供需契合度不高 |
(三) 供给方式较为单一,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关系薄弱 |
(四)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力量缺乏自主权 |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一) 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缺乏多元资金融资 |
(二) 供给主体理念落后,多元主体合作乏力 |
(三) 缺乏完善的供给决策机制与需求反馈机制 |
(四) 公共文化服务监管不到位,评估机制不健全 |
第五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径 |
一、扩大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
二、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健全社会参与机制 |
三、理清供给主体定位,明确主体权责 |
四、健全需求反馈机制,完善决策机制 |
五、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监管与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2)HN有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 |
2.2 PEST分析理论 |
2.3 SWOT分析理论 |
3 HN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
3.1 HN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简介 |
3.2 HN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3.2.1 公司管理现状 |
3.2.2 网络建设情况 |
3.2.3 业务开展情况 |
3.3 HN有线现有发展战略概述 |
4 HN 有线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运营商行业环境分析 |
5 HN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品牌优势 |
5.1.2 政企关系优势 |
5.1.3 政策垄断带来的入户率优势 |
5.1.4 业务开展优势 |
5.1.5 移动通信中的频谱优势 |
5.2 劣势分析 |
5.2.1 内容单一劣势 |
5.2.2 单向网络劣势 |
5.2.3 互动性劣势 |
5.2.4 资金劣势 |
5.2.5 技术劣势 |
5.2.6 组织结构劣势 |
5.3 机遇分析 |
5.3.1 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
5.3.2 产业政策导向明确 |
5.3.3 物联网建设机遇 |
5.3.4 携号转网带来转机 |
5.4 威胁分析 |
5.4.1 电视可替代性增加 |
5.4.2 “三大运营商”技术成熟、实力雄厚 |
5.5 SWOT矩阵及战略选择 |
6 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战略愿景、使命和目标 |
6.1.1 战略愿景与使命 |
6.1.2 战略目标 |
6.2 战略实施 |
6.2.1 加快4K超高清产业布局 |
6.2.2 优化智能终端服务 |
6.2.3 以智慧广电引领数字化转型 |
6.2.4 聚焦社会信息化服务 |
6.2.5 积极投入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 |
6.3 保障措施 |
6.3.1 改革公司管理制度 |
6.3.2 专题研究重大问题 |
6.3.3 尽快实现700MHz频段清频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HN有线发展战略访谈提纲 |
致谢 |
(3)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美丽乡村的内涵 |
2.1.3 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乡村振兴战略 |
2.2.2 生态文明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 |
3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分析 |
3.1 长沙县概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3.2.1 坚实的产业基础 |
3.2.2 便捷的交通区位 |
3.2.3 丰富的自然资源 |
3.2.4 广袤的人文旅游资源 |
3.3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实践 |
3.3.1 以“布局美”为引领,编制发展规划 |
3.3.2 以“产业美”为动力,发展经济产业 |
3.3.3 以“环境美”为基础,推进环境整治 |
3.3.4 以“生活美”为条件,强化公共服务 |
3.3.5 以“风尚美”为灵魂,弘扬乡风文明 |
4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4.1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
4.1.1 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 |
4.1.2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标准 |
4.2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
4.2.1 评价指标缺乏适用性 |
4.2.2 指标权重缺乏主次性 |
4.3 美丽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体系目标 |
4.3.2 评价体系原则 |
4.3.3 指标设计与选取 |
4.3.4 评价体系构建 |
4.4 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模型 |
4.4.1 指标测度方法 |
4.4.2 指标权重确定 |
4.4.3 评价分值确定 |
5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分析 |
5.1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 |
5.1.1 数据来源与整理 |
5.1.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5.2.1 乡村规划引领作用不充分 |
5.2.2 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
5.2.3 生态环境有效治理不全面 |
5.2.4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
5.2.5 人才管理体制建设不健全 |
6 推进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化策略 |
6.1 坚持引领规划,彰显布局之美 |
6.1.1 科学规划设计 |
6.1.2 因地制宜布局 |
6.2 坚持融合发展,培育产业之美 |
6.2.1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
6.2.2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
6.2.3 提升龙头企业品牌效应 |
6.3 坚持推进治理,塑造环境之美 |
6.3.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6.3.2 培养农民生态理念 |
6.3.3 健全整治长效机制 |
6.4 壮大集体经济,构造生活之美 |
6.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4.2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
6.4.3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 |
6.5 坚持共建共享,展现风尚之美 |
6.5.1 引导农民主动参与 |
6.5.2 强化乡村人才支撑 |
6.5.3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麻城市“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工程改造和区域拓展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麻城“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的架构 |
2 信号传输技术方式 |
3 麻城“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的现状 |
4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5“村村响”工程改造方案的选择 |
6“村村响”工程改造方案的实施 |
7 结束语 |
(6)基于农村广播电视双向网络的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概述 |
2 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特点 |
2.1 智能化 |
2.2 应急化 |
2.3 安全 |
3 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方案 |
3.1市级应急广播播控中心 |
3.2镇级应急广播机房 |
3.3村级应急广播室 |
3.4接收终端 |
4 小结 |
(9)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上海F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特色城乡二元结构 |
1.1.2 土地保障功能与城乡二元结构 |
1.1.3 土地制度变革与农民集体重构 |
1.1.4 土地市场化与城乡一体化 |
1.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1.2.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目标 |
1.2.2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
1.2.3 土地置换的理论与实践 |
1.2.4 文献简评 |
1.3 研究范式 |
1.3.1 研究的基本范式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1.3.4 写作框架及逻辑图 |
第2章 基本概貌:F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
2.1 F区的基本状况 |
2.1.1 历史发展 |
2.1.2 设区后的建制发展 |
2.1.3 撤县建区后的概貌 |
2.2 F区的城乡二元结构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
2.2.3 城乡二元空间结构特征 |
2.2.4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特征 |
2.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F区 |
2.3.1 F区现状 |
2.3.2 F区机遇 |
第3章 F区城乡一体化实践回顾 |
3.1 土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 |
3.1.1 农地的基本功能 |
3.1.2 农地经济功能的衰退 |
3.1.3 土地成为农民最后一根稻草 |
3.2 城乡一体化试点与城乡关系调整 |
3.2.1 农工一体化 |
3.2.2 乡村工业化 |
3.2.3 小城镇建设 |
3.3 体制改革与城乡关系再调整 |
3.3.1 乡镇企业改制 |
3.3.2 保障制度社会化改革 |
3.3.3 城市房产商品化改革 |
3.4 小结 |
3.4.1 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
3.4.2 F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思考 |
第4章 土地置换:F区城乡一体化的新探索 |
4.1 土地置换的F区试点 |
4.1.1 试点区域基本状况 |
4.1.2 行政区域建制 |
4.1.3 城乡发展 |
4.1.4 试点概貌 |
4.2 土地置换的社会基础与动力 |
4.2.1 宅基地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弱化 |
4.2.2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 |
4.2.3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动力 |
4.3 土地置换试点的具体运作 |
4.3.1 土地置换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动员 |
4.3.2 试点运作的具体方案 |
4.3.3 运作的基本保障 |
4.3.4 土地置换的实施 |
第5章 土地置换的效应:乡村社区重构 |
5.1 管理机构职能的变化 |
5.1.1 置换前村级组织职能 |
5.1.2 置换后村级组织的职能 |
5.2 农用地权属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
5.2.1 置换前的权属与经营方式 |
5.2.2 置换后的权属与经营方式 |
5.2.3 置换前后的经营效益 |
5.2.4 土地置换制度滞后的效应 |
5.3 社会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
5.3.1 置换前的社会空间与生活方式 |
5.3.2 置换后的社会空间与生活方式 |
5.3.3 土地置换后的社会效应 |
5.4 城镇化社会福利的建构 |
5.4.1 就业保障 |
5.4.2 养老保障 |
5.4.3 医疗保障 |
5.4.4 公共服务 |
5.5 置换试点浏览 |
第6章 总结 |
6.1 城乡一体化的的逻辑 |
6.1.1 农民保障和生活村域化:土地村属集体经济 |
6.1.2 农民保障和生活碎片化:土地承包"私有"经济 |
6.1.3 农民保障和生活城镇化:土地镇属集体经济 |
6.1.4 公共服务社区化:土地使用权市场化 |
6.1.5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自洽柔和化:城乡共享发展成果 |
6.2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瓶颈 |
6.2.1 宏观层面的分析 |
6.2.2 中观层面的分析 |
6.2.3 微观层面的分析 |
6.3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土地制度改革 |
6.3.1 农村土地制度现状 |
6.3.2 试点实践现实矛盾 |
6.3.3 土地制度设计 |
6.3.4 制度安排的效用分析 |
6.3.5 讨论: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 |
6.3.6 讨论:土地置换的普适性 |
6.4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6.4.1 土地管理以效益为原则,实现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调适 |
6.4.2 行政管理以公平为原则,实现社会保障福利体制整合 |
6.4.3 公共服务以公益为原则,实现资源布局均等整合共享 |
6.4.4 社区管理以互助为原则,加强共同生活圈价值观维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镇级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实践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 ——基于Y县乡镇的案例[D]. 许俊仁. 苏州大学, 2020(03)
- [2]HN有线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宋灵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长沙县美丽乡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D]. 吴中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5]麻城市“村村响”智能广播系统工程改造和区域拓展方案[J]. 鲁精兵. 电子世界, 2018(24)
- [6]基于农村广播电视双向网络的数字IP应急广播系统[J]. 李伟,董兢武,沈力奇,吴桀. 卫星与网络, 2015(03)
- [7]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农村公共应急广播系统[J]. 章小平. 中国有线电视, 2013(S1)
- [8]试谈我国农村新型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及配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A]. 官卫华,刘正平,叶菁华.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 2012
- [9]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上海F区为例[D]. 汤芷萍.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4)
- [10]镇级HFC网络可靠性分析与实时监测的实现[J]. 黄泽祺,欧锦汉,吴景林,余松波,吴祖芳. 有线电视技术,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