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孔零件的尺寸标注(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辉[1](2021)在《基于3D视觉传感器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视觉技术的发展,工业零件表面质量的无接触自动检测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3D视觉传感器可以提供的更加丰富的物体表面结构数据和纹理数据,工业领域基于传统视觉的技术开始逐渐采用基于3D视觉传感器提供的检测数据,以满足更高准确率和更高精度的检测要求。本文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基于高性能的3D视觉传感器,设计并实现了可针对简单和复杂形状结构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并将它们应用于高铁摩擦片和石油管螺纹的质量检测。本文主要贡献如下:第一,针对具有简单形状结构的工业零件,本文提出了一套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和缺陷检测。本方法可根据工业零件的几何特征有针对性的完成指定检测和测量指标。几何特性包括工业零件表面的简单轮廓、简单几何形状以及较为平整的表面。除此之外,本方法设计并实现了较为通用的算法,包括点云数据预处理、平面提取、有效点集提取算法等,便于有针对性的实现具备简单几何结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任务,缩短了质量检测流程的开发周期。第二,针对形状结构较为复杂的工业零件,本文在其标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表面质量检测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次人工标注、点云配准、搜索标注点集和特定的尺寸计算策略,通过在标准模型中对表面质量检测中的计算对象进行一次性的人工标注,然后利用点云配准与搜索标注点集完成扫描点云中待检测和测量部位的定位,最后根据特定的计算规则与待检测点云中已定位的计算对象完成质量检测。本方法简化了表面质量检测中计算对象的设计逻辑,所以对不同的检测需求具有一定的扩展性。第三,为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率,本文将所提方法应用于高铁摩擦片和石油管螺纹的表面质量检测任务。其中,高铁摩擦片因表面结构简单,故应用简单形状结构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的检测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高铁摩擦片表面各参数检测;石油管螺纹因表面具有较为复杂的曲面螺旋结构,故应用复杂形状结构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检测方法并成功实现了石油管螺纹表面各参数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的检测结果符合实际生产要求,而且缺陷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显着高于人工检测结果。
王必豪[2](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传统机械切削加工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加工要求,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火花成型机床为代表的适合加工高硬度材料、复杂工件的电加工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得出2018年电加工机床销售量比上年增加7.48%。但电加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线操作人才(电切削工)短缺的问题。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是解决电切削工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课程是关键。但经过学校调研和文献研究发现,现在中职学校的电加工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碎片化、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课程与企业相脱离的情况。同时电加工课程开发的研究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先进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对《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进行课程开发。第一步,中职学校和企业调研。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师生进行调研,以明确电加工课程现状以及课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顶岗实习,明确企业中电切削工的具体工作任务。第二步,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根据企业调研记录的具体工作任务,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帮助下归纳出电切削工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行动领域归纳。在行动领域归纳前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深入剖析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工作过程,然后根据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维度一致的原则归纳出行动领域。第四步,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是行动领域的教学归纳。首先明确每个行动领域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然后对归纳出来的职业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形成该能力需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资源及评价标准。最后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认知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第五步,学习情境的设计。对《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对设计的每个学习情境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进行分析。第六步,课程实施设计。以普适性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测、评价为依据,先对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过程和评价进行宏观设计,然后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微观设计。第七步,采用实验法对课程效果进行验证,并分析课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本文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开发形成了《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明确了该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标准,并以一个子学习情境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和了现有电加工课程普遍存在的课程内容碎片化、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课程与企业相脱离的问题。同时丰富了中职学校电加工课程的研究,也为其他课程开发者提供了参考。
宋昊政[3](2020)在《基于SLM多孔结构腰椎融合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在医学领域、工程技术等科研领域的广阔前景已经初步显露。该技术拥有可个性化定制、可制造复杂结构的特点,尤其在医学临床领域中的人体骨骼植入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从个性化植入人体腰椎融合器需求上切入,采用SLM技术制造出与人体腰椎相匹配的多孔结构植入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人体腰椎融合器在医学领域的设计需求,采用CT扫描获取相关人体部位数据,再利用MIMICS软件建模,经过不断实验选择最符合人体腰椎结构要求的多孔结构的胞体,最终选择的是正八面体单元。利用正八面体作为一个晶胞单元来构建多孔结构的融合器模型,并使用正向设计分析正八面体结构的力学性能。随后通过对多孔结构进行有限理论计算,介绍有限元法的实现,分析实验模型正八面体结构,其构建的多孔结构在固定约束下所受载荷是否符合人体力学要求,并分析腰椎融合器在人体内受到载荷下的力学方面性能及变形,为接下来SLM成型制造腰椎融合器做好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影响SLM成型样件的重要因素并解释成型原理。研究SLM技术下不锈钢316L材料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使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单层、单道成型及块体实验成型等方法比较论证,得出最佳实验数据及参数,并利用块体成型实验方法成功打印出腰椎融合器模型,接下将对成型件进行各项物理及化学性能的测试。最后对不锈钢316L材料试验样件进行各性能的测试分析,试验测试了成型件的尺寸精度、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并进行多孔结构胞体的微观观察。通过实验结果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性能参数,设计出了不同胞元、臂径的正八面体结构,选取得到最佳长度胞元和臂径的正八面体可与人体腰椎力学性能吻合,并最终成功得到出符合要求的多孔结构融合器,为临床试验人体腰椎融合器制造奠定基础。
李光保[4](2019)在《基于三相流技术的零件内表面毛刺处理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械加工也在快速的发展,尤其在一些航空类领域,液压元件类领域,对多内孔零件的加工制造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通过不同加工方式得到的多内孔零件,产生的毛刺的机理也各不相同,在一些精密设备中,毛刺对设备的影响危害较大,关于如何去除多内孔零件的毛刺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是制造领域长期探讨的课题。本文针对多内孔零件进行内表面毛刺处理,在固液两相流的基础上增加气相对零件内孔表面进行处理,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得到三相流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着重研究“气液固三相流”理论对内孔毛刺的处理效果。首先针对特定的多内孔零件,首先采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特定的多内孔零件的流体三维模型,根据对气液固三相流技术的研究分析和采用Ansys流体仿真软件,选取标准k-?流体模型,在流体仿真软件中设置参数、求解方式、进出口,最后通过后处理器观察在内孔中流体的速度、压强、湍流强度及磨粒的体积分数,得到合理的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的供气压力参数,水速参数以及磨料浓度参数。其次根据仿真分析得到的参数,设计并制作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系统,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机械装置部分:如搅拌系统、输送系统、动力系统等,针对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系统的控制器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路的设计、电路的集成化制作,控制器外壳的结构设计和制作。针对零件毛刺处理系统的控制器软件部分,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和触摸屏进行通信,采用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最小系统进行压力数据的采集。最后,对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系统的机械部分和控制器部分进行实际操作,对特定多内孔零件毛刺进行实验。经验证,通过利用气液固三相流技术可以达到对零件内孔毛刺去除的效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了三相流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Ansys选择了合理零件内孔去毛刺参数,揭示影响该技术处理内孔表面毛刺的三大因素即水速、供气压力和磨粒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入零件内孔的供气压力越大,对于零件内孔毛刺的处理效果越好,而在供气压力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速越大,对零件内孔毛刺的处理效果也越好,磨粒浓度主要影响在内孔各部分的体积分数和湍流强度。随着各个参数的不断变化,零件内孔毛刺的处理效果也不同,同时验证气液固三相流技术对零件内孔毛刺去除的可行性。
朱伟[5](2019)在《克隆挑取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涉及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为了满足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和愈发庞大的市场需求,不得不综合多个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替换掉传统低产能的手工生产工序,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克隆挑取机器人主要由图像采集机构、导轨驱动机构、转盘驱动机构、针头夹取点样机构和针头传送机构五个执行机构,以及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培养皿轨迹分析控制系统、夹手驱动装置控制系统和转盘控制系统四个控制系统组成。全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创造性提出了基于针头传动机构、针头夹取机构和机器人两轴联动的一次性克隆挑取运行机制。(2)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五个执行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运用ANSYS软件对其关键零部件分别进行了线性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3)基于Arduino开发平台整合出一套集相机定时拍照、LED光圈定时照明、步进电机驱动、高精度霍尔传感和Matlab结果图像后处理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为自动化克隆挑取工作匹配设计了必要的克隆自动化培养系统。(4)运用固高科技公司可编程GTS-800-PV(G)PCI多轴运动控制卡作为控制部件,以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来控制机械臂联动,最后运用该控制卡的MCT2008监视器模块和调试软件检测了克隆挑取机器人各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并通过了样机试验。
张卫国[6](2019)在《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文中认为在机械自动化装配、对接领域,存在很多轴孔装配的场景,通过检测零件上的圆孔可以获得圆心坐标、圆孔法向量等一些参数信息,即得到圆孔的空间位姿,为轴孔的自动化装配过程提供准确的导航。近年来,视觉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效率高、非接触、精度高等特点,因此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轴孔装配过程中圆孔位姿的检测。而在零件圆孔位姿的视觉检测过程中,由于存在一些光照不稳定、待检测圆孔在相机视野中占比较小等非理想检测场景,导致无法检测出有效的圆孔信息,因此需要提高圆孔检测过程的图像质量。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提升硬件性能提高图像的分辨率,而考虑到一些机械自动化装配场景下视觉检测设备需要大规模部署,提升硬件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很高,并且对于图像质量的提高有限,本文提出将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应用于工业轴孔装配过程中圆孔位姿视觉检测任务,解决检测图像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提高圆孔位姿检测的准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面向工业零件边缘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模型。首先建立工业零件样本库并进行预处理,再采用面向边缘增强的特征分布损失函数以及残差块简化方法改进深度递归残差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使模型训练结果更加适用于工业圆孔类零件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2)提出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进行零件圆孔位姿视觉检测的方法。首先基于圆孔的超分辨率重建图像进行相位一致性边缘提取,降低了光照不稳定、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然后通过特征数、平行弦定理以及最小平方中值法拟合圆孔参数,降低了离群点的影响,提高了参数拟合的精度。最后构建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相机观测模型适应图像尺度的变换,并基于立体匹配实现了圆孔的位姿估计。(3)提出基于多孔组合视觉检测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对于具有多个圆孔特征的零件,采用基于多孔组合视觉检测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根据零件自身属性实现有效目标圆孔的筛选以及相对位置确定,基于多孔组合关系实现了零件的位姿估计。(4)搭建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系统。根据本文提出方法开发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系统,搭建了系统硬件环境,并开发了系统软件,实现了系统各功能的集成,并应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转换接头的位姿估计,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高龙标[7](2019)在《基于医用不锈钢316L合金SLM的胫骨植入体设计与制造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增材制造技术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领域等得到了重要的应用。SLM技术凭借着成型个性化复杂结构方面的特点,尤其在生物制造中骨植入体植入和关节置换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从个性化人工植入体和关节置换需求上切入,通过逆向工程和正向工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型设计,采用SLM制造出与人体胫骨弹性模量相匹配的多孔结构的植入体。打印材料选用医用不锈钢316L,对成型的工艺、力学性能及支撑结构进行了基础的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胫骨植入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设计需求,采用CT扫描获取三维数据,并用逆向工程的方式重构了胫骨的CAD模型,最后在该胫骨模型的基础上,用设计的正八面体多孔结构与之求交,最后得到多孔结构的胫骨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该八面体多孔胫骨结构的力学性能,为SLM成型制造胫骨植入体作好铺垫。(2)分析了影响SLM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并解释了成型机理。为研究不锈钢316L材料最佳成型工艺参数,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逐步的通过单道、单层和块体实验多组参数的优化,得出在激光功率130W、扫描速度650mm/s、扫描间距0.06mm、铺粉层厚0.03mm时,可以成型较好的打印效果,并通过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出其致密度达到98.9%。(3)对不锈钢316L材料SLM加工样本进行各项性能测试与分析:测试了不锈钢316L成型件尺寸精度、孔隙率及力学性能。实验表明成型件尺寸精度小于0.02mm,孔隙率制造误差小于0.04mm。SLM成型不锈钢316L平均硬度在305HV左右。标准拉伸件抗拉强度为608.21MPa,屈服强度为478.10MPa,弹性模量为193.6GPa,断后伸长率为37.67%,多孔拉伸件的弹性模量为3.63GPa,抗拉强度为18MPa,无明显屈服阶段。设计了不同参数八面体多孔结构,并通过压缩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胞元边长1.2mm,臂径0.35mm的八面体多孔结构与天然胫骨力学性能相吻合,为人工胫骨植入体制造奠定基础。(4)通过对悬垂结构理论模型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支撑类型和摆放方式对人体膝关节成型质量的影响,得出块状镂空支撑并且摆放方式为30°的优化支撑结构参数,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和支撑结构参数,对胫骨植入体和多孔胫骨植入体进行成型制造,验证了 SLM成型的可行性,对个性化植入体在医学上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施建平[8](2018)在《面向骨植入体3D打印的多孔结构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应用传统设计制造方法制备的植入体零件普遍存在刚度较大和自重较重的问题,零件植入后与宿主骨之间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这会引起植入体松动,直接导致零件植入寿命减短或手术失败。本文基于3D打印技术能够突破传统制造工艺限制的特点,以面向零件功能型设计为指导思想,对多孔结构植入体零件的建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动物骨组织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组织结构形态特点,以获取相关骨组织特性参数,为多孔植入体模型的三维模型构建提供必要的依据;随后利用实体建模的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并利用相关建模软件构建出具有梯度结构的多孔植入体模型,实现植入体零件模型力学特性的分级梯度调控;再利用参数化模型构建的思想,基于隐式曲面函数的模型构建方法进行多孔结构模型的构建,设计出具有线性变化特征的仿生骨结构多孔植入体单元模型,通过参数调控,实现多孔植入体零件模型的力学特性线性调控。最后通过动物植入实验,考察多孔植入体零件的骨整合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动物骨组织医学影像数据的处理分析,利用三维反求模型构建技术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股骨头内部区域的骨小梁形态参数与力学参数,从测量和分析结果中发现骨小梁三维形态参数和力学参数均表现出显着的区域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骨组织内沿主要承重方向的松质骨主要由板状骨小梁构成,而沿非主要承重方向的松质骨主要由杆状骨小梁构成,这些特征决定了骨块沿不同的载荷方向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这种力学性能的区域差异性、各向异性特性以及骨小梁显微形态结构的区域差异性都是影响骨性能的重要因素,对这几类参数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参与仿生多孔结构骨植入体设计的重要参考数据。(2)通过实体建模模型构建方法,将分层级梯度变化多孔结构引入植入零件构建中,通过参数调控,使得与宿主骨组织相接触的多孔植入体表层表观弹性模量与骨组织相接近,植入体的主体结构仍然为实体结构以确保必要的机械力学支撑,在实体与表层多孔间添加过渡的多孔层,形成梯度结构以减少应力突变。利用这种梯度多孔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植入体与骨组织之间的应力遮挡效应,另一方面植入体中的多孔结构可以为骨组织的长入提供特定的微环境,促进骨组织长入,实现生物固定的目的。(3)基于隐式曲面函数的模型构建方法,设计一种孔隙结构线性变化的多孔结构植入体模型,通过调控孔隙结构,促使多孔植入体孔隙结构由表及里呈线性渐变,使得与骨组织相接触的多孔植入体表层弹性模量与骨组织相接近,远离表层的植入体结构综合弹性模量逐渐增大,以确保多孔植入体在良好力学特性的同时,其结构形态及力学性能不会发生突变,这种线性结构优化了多孔植入体的力学性能,避免了应力遮挡,该类多孔结构的植入体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植入置换。(4)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对设计多孔结构植入体模型进行制备,通过对打印成型的多孔结构支架进行相关表面改性处理,再进行动物植入实验,并通过植入支架推出实验分析多孔植入体的骨整合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孔结构支架中存在新生骨组织,并沿多孔植入体表面向髓腔延伸,多孔结构植入体与宿主骨之间的结合界面形成了有效的骨整合结构,达到理想的植入效果。
方卫,李风杰[9](2015)在《AutoCAD外挂插件在二维制图中的运用》文中认为AutoCAD是在机械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的二维制图软件,以功能强大、运用面广着称。拟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图方式,即在AutoCAD的基础上增加外挂插件——燕秀工具箱。通过将该方法运用于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中,对比分析了此外挂插件对AutoCAD功能的提升效果。
欧阳世嘉,牛强,柳伟,周雄辉[10](2014)在《基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工程图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文中指出二维工程图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工程图的生成、尺寸的标注与布局都是耗时费力的工作。为解决工程图自动生成的问题,对基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工程图自动生成系统进行了研发,着重介绍了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的算法,并在NX UG上实现了这些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辅助制图效果,在生产实际中获得了推广应用。
二、多孔零件的尺寸标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孔零件的尺寸标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D视觉传感器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2D视觉传感器的工业零件质量检测现状 |
1.2.2 基于3D视觉传感器的工业零件质量检测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工业零件表面的三维数据采集方法 |
2.1 3D视觉传感器 |
2.2 简单形状的工业零件数据 |
2.3 复杂形状的工业零件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形状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 |
3.1 表面质量检测任务 |
3.1.1 表面质量检测项 |
3.1.2 表面质量检测项的定义 |
3.2 简单形状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 |
3.2.1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3.2.2 平面提取算法 |
3.2.3 表面质量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的平台与环境 |
3.3.2 实验结果 |
3.3.3 缺陷检测 |
3.3.4 讨论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形状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 |
4.1 表面质量检测任务 |
4.2 复杂形状的工业零件的表面质量检测方法 |
4.2.1 点云标注 |
4.2.2 点云配准 |
4.2.3 标注点集的搜索 |
4.2.4 表面质量检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的平台与环境 |
4.3.2 实验结果 |
4.3.3 讨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工作过程 |
2.典型工作任务 |
3.课程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 |
2.情境学习理论 |
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
三、中职学校和企业调研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四)调研数据分析 |
1.教师访谈 |
2.学生问卷 |
3.企业问卷 |
(五)存在的问题 |
1.课程内容碎片化 |
2.学生实操时间不充分 |
3.课程与企业实际相脱离 |
(六)研究的必要性 |
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 |
(一)具体工作任务记录 |
(二)典型工作任务归纳 |
(三)行动领域归纳 |
1.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2.行动领域确定 |
(四)学习领域转换 |
1.职业能力归纳 |
2.职业能力分析 |
3.确定学习领域 |
4.课程目标 |
(五)学习情境设计 |
1.学习情境的设计 |
2.学习情境的分析 |
3.课程内容与结构 |
(六)课程实施设计 |
1.教学过程设计 |
2.教学评价设计 |
3.课程实施案例 |
4.课程标准 |
五、《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地点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目的 |
(四)实验方法 |
(五)考核方案 |
(六)考核数据 |
(七)教师访谈 |
(八)课程效果分析 |
1.课程优点 |
2.存在问题 |
3.优化路径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1.研究工作总结 |
2.研究过程中引发的思考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件二 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一览表 |
附件三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
附件四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
附件五 职业能力分析表 |
附件六 对照班课程实施案例 |
附件七 课程实施现场照片 |
附件八 考核试卷 |
附件九 《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后访谈提纲(教师)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SLM多孔结构腰椎融合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区激光熔化的原理及优点 |
1.3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选区激光熔化设备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对激光烧结实验中工艺参数的探究 |
1.3.3 SLM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
1.3.4 激光选区熔化材料的探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腰椎融合器研究现状及模型重建设计 |
2.1 融合器的设计需求 |
2.1.1 腰椎结构的介绍 |
2.1.2 腰椎融合器植入的设计 |
2.1.3 多孔结构的优化设计 |
2.2 腰椎融合器的模型重建 |
2.3 逆向工程设计 |
2.3.1 扫描技术的三维数据重建方法 |
2.3.2 多孔结构的参数定义 |
2.3.3 多孔结构的优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融合器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的基本原理 |
3.1.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3.1.2 有限元模型的重建 |
3.1.3 有限元形变处理 |
3.1.4 有限元分析流程 |
3.2 多孔结构有限元分析 |
3.2.1 ANSYS软件的参数设置 |
3.2.2 多孔结构的网格划分 |
3.2.3 施加载荷与结果分析 |
3.3 融合器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锈钢316L粉末SLM成型工艺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介绍 |
4.1.1 实验材料的组成及性能 |
4.1.2 基板的材料性能 |
4.1.3 激光选区熔化设备 |
4.1.4 实验设备的SLM测试 |
4.2 影响SLM成型零件的性能探究 |
4.2.1 影响成型的质量因素 |
4.2.2 SLM的成形机理 |
4.3 不锈钢316L金属粉末的工艺研究及成型制造 |
4.3.1 单道扫描实验结果 |
4.3.2 单层扫描实验结果 |
4.3.3 块体成型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4 选区激光熔化缺陷分析及防止措施 |
4.4 多孔结构体的成型制造 |
4.4.1 结构体的打印成型 |
4.4.2 不同材料结构体的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316L不锈钢SLM腰椎融合器多孔结构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材料的成型精度 |
5.1.1 成型件的尺寸精度分析与测量 |
5.1.2 设计的多孔结构孔隙率测量与分析 |
5.2 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1 材料硬度分析 |
5.2.2 拉伸性能分析 |
5.2.3 压缩性能分析 |
5.3 微观情况下多孔结构的观测 |
5.4 耐腐蚀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三相流技术的零件内表面毛刺处理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零件毛刺现象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2 去毛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零件内孔三相流技术的分析 |
2.1 气液固三相流技术工作原理 |
2.2 气液两相流型 |
2.3 固液两相流分析 |
2.4 气液固三相流流型 |
2.5 流型转变分析 |
2.6 流体数学模型分析 |
2.6.1 湍流边界层数学模型 |
2.6.2 气液固三相流的数学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体仿真分析 |
3.1 流体仿真整体方案 |
3.2 基于 ICEM 软件的前处理 |
3.3 基于ANSYS软件的求解器设置 |
3.4 确定适用参数 |
3.5 选取磨粒浓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设计 |
4.1 零件内孔毛刺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
4.2 机械装置的设计 |
4.2.1 供压系统 |
4.2.2 搅拌系统 |
4.2.3 输送系统 |
4.2.4 整体系统集成 |
4.3 夹具的设计 |
4.4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4.1 电路设计 |
4.4.2 电路板设计 |
4.4.3 控制器结构设计 |
4.5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5.1 控制器的单片机功能程序设计 |
4.5.2 控制器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验证 |
5.1 测试及实验流程 |
5.2 控制器测试 |
5.3 机械装置的测试 |
5.4 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克隆挑取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克隆挑取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克隆挑取机器人工作原理 |
1.2.2 传统克隆挑取机器人整体结构方案 |
1.2.3 培养皿、微孔板取放方式 |
1.2.4 挑克隆机器人工作一般步骤 |
1.3 传统克隆挑取机器人子模块方案 |
1.3.1 操作平台 |
1.3.2 三自由度移动轴 |
1.3.3 多挑针挑取头 |
1.3.4 图像采集系统 |
1.3.5 清洗消毒装置 |
1.3.6 自动去盖装置 |
1.4 传统克隆挑选机器人的缺点 |
1.5 克隆挑取机器人研究技术参数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技术参数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克隆挑取机器人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2.1 机器人工作原理与整体结构 |
2.1.1 机器人工作原理 |
2.1.2 机器人整体结构 |
2.1.3 机器人的优点及创新点 |
2.2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2.1 挑针传送机构的设计 |
2.2.2 挑针夹手的设计 |
2.2.3 中空旋转平台的设计 |
2.2.4 滚珠丝杠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关键零部件模型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和校验 |
3.1 挑针夹手底座的的受力分析 |
3.2 气缸底座的模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克隆自动化培养系统设计 |
4.1 结构和原理 |
4.2 遮光板的设计 |
4.3 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克隆挑取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5.1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 系统运动学分析和软件设计 |
5.2.1 单轴运动学分析及软件控制 |
5.2.2 双轴联动控制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圆孔视觉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面向边缘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面向超分辨率学习任务的样本库预处理 |
2.2.1 基于三次卷积插值的高分辨率图像退化 |
2.2.2 面向超分辨率任务的样本色彩空间转换 |
2.2.3 面向超分辨率任务的样本数据增强 |
2.3 面向边缘增强的图像特征分布度量 |
2.3.1 基于余弦距离的特征相似性度量 |
2.3.2 基于近似KL散度的特征分布损失函数 |
2.4 改进的深度递归残差超分辨率重建模型 |
2.4.1 改进的深度递归残差超分辨率重建模型构建 |
2.4.2 超分辨率学习模型训练与求解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零件圆孔位姿视觉检测 |
3.1 引言 |
3.2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零件圆孔边缘精准提取 |
3.2.1 圆孔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生成 |
3.2.2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圆孔边缘提取 |
3.3 基于弧段组合的圆孔参数拟合 |
3.3.1 基于特征数的弧段筛选与组合 |
3.3.2 改进的基于弧段组合的圆孔参数拟合 |
3.4 基于立体匹配的圆孔位姿估计 |
3.4.1 基于超分辨率重建图像的相机观测模型构建 |
3.4.2 基于立体匹配的圆孔位姿估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孔组合视觉检测的零件位姿估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多孔零件视觉检测图像的目标圆孔定位 |
4.2.1 基于多孔图像的目标圆孔筛选 |
4.2.2 基于位置特征的目标圆孔定位 |
4.3 基于多孔定位的零件位姿估计 |
4.3.1 基于多孔定位的目标圆孔立体匹配 |
4.3.2 基于多孔组合的零件位姿估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系统实现 |
5.1 引言 |
5.2 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流程 |
5.3 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系统开发 |
5.3.1 系统硬件环境搭建 |
5.3.2 系统软件开发 |
5.4 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实验 |
5.4.1 实验方案设计 |
5.4.2 评价标准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基于医用不锈钢316L合金SLM的胫骨植入体设计与制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1.3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工艺参数的研究 |
1.3.3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胫骨植入体的三维模型重建 |
2.1 植入体的设计需求 |
2.1.1 个性化植入体的设计需求 |
2.1.2 多孔植入体的设计需求 |
2.2 胫骨植入体的模型重建流程 |
2.3 逆向工程设计 |
2.3.1 3D扫描技术的三维数据与重建 |
2.3.2 CT三维数据技术的提取与重建 |
2.4 正向工程设计 |
2.4.1 多孔结构设计 |
2.4.2 多孔胫骨植入体设计 |
2.4.3 正八面体多孔结构有限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SLM成型不锈钢316L合金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 |
3.1.1 实验粉末材料 |
3.1.2 实验基板材料 |
3.1.3 SLM成型设备 |
3.1.4 测试设备 |
3.2 影响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的质量因素及成型机理分析 |
3.2.1 影响激光选区熔化成型的质量因素分析 |
3.2.2 激光选区熔化的成型机理 |
3.3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不锈钢316L的基础工艺研究 |
3.3.1 单道扫描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2 单层扫描实验与结果分析 |
3.3.3 块体成型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SLM成型不锈钢316L合金成型精度与性能分析 |
4.1 成型精度 |
4.1.1 零件模型尺寸精度测量与分析 |
4.1.2 设计的多孔结构孔隙率测量与分析 |
4.2 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 |
4.2.1 显微硬度分析 |
4.2.2 拉伸性能分析 |
4.2.3 压缩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SLM成型零件支撑结构分析与胫骨植入体制造 |
5.1 支撑结构的分析 |
5.1.1 支撑设计的目的 |
5.1.2 悬垂结构的理论模型分析 |
5.1.3 不同支撑类型结构成型分析 |
5.1.4 不同的摆放角度成型分析 |
5.2 SLM成型胫骨植入体的制造 |
5.2.1 胫骨植入体的制造 |
5.2.2 多孔胫骨植入体的制造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面向骨植入体3D打印的多孔结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骨缺损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多孔结构模型设计方法现状 |
1.2.3 多孔植入体制造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依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思路 |
1.4 全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骨组织生物形态特征分析 |
2.1 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
2.1.1 骨骼的功能 |
2.1.2 骨骼的构造 |
2.1.3 骨组织的构成 |
2.1.4 皮质骨与松质骨结构特点 |
2.1.5 关节软骨 |
2.2 骨组织几何结构形态特征 |
2.2.1 骨组织CT图像处理 |
2.2.2 骨组织形态特征表征及分析 |
2.3 骨组织生物力学特征 |
2.3.1 皮质骨力学特征 |
2.3.2 松质骨力学特征 |
2.4 骨组织生物力学仿真建模与分析 |
2.4.1 区域模型单元提取 |
2.4.2 骨组织特性仿真参数 |
2.4.3 骨组织单元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实体建模的梯度多孔结构骨植入体构建研究 |
3.1 实体建模理论 |
3.1.1 三维实体建模的表示方式 |
3.1.2 三维实体建模基础 |
3.2 单元结构建模 |
3.2.1 单元结构设计 |
3.2.2 单元结构参数表征 |
3.3 梯度多孔微结构建模 |
3.3.1 多孔结构构建 |
3.3.2 梯度多孔微结构构建 |
3.4 梯度多孔微结构的打印成型 |
3.4.1 打印材料及设备 |
3.4.2 多孔模型打印 |
3.5 梯度多孔微结构的形态分析 |
3.6 梯度多孔微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 |
3.6.1 FEA仿真测试 |
3.6.2 机械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TPMS的参数化线性多孔结构构建研究 |
4.1 隐式曲面 |
4.1.1 隐式曲面的表达 |
4.1.2 曲面的数学变换 |
4.2 TPMS曲面单元构建 |
4.2.1 曲面构建 |
4.2.2 典型TPMS曲面 |
4.2.3 TPMS单元可视化 |
4.3 仿生线性多孔结构构建 |
4.3.1 仿生多孔结构构建 |
4.3.2 线性渐变结构 |
4.4 仿生多孔微结构的打印成型 |
4.4.1 打印材料及设备 |
4.4.2 多孔结构模型打印成型 |
4.5 仿生多孔微结构性能评价 |
4.5.1 仿生多孔微结构形态特征 |
4.5.2 力学FEA仿真测试 |
4.5.3 机械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结构骨植入体实验研究 |
5.1 多孔结构支架的植入实验 |
5.1.1 多孔微结构零件植入试件的设计制造 |
5.1.2 多孔微结构零件植入前处理 |
5.1.3 多孔微结构零件动物植入实验 |
5.1.4 多孔微结构零件植入后效果观察分析 |
5.1.5 多孔结构植入体骨整合的效果分析 |
5.2 多孔结构人工髋关节植入体的设计与制造研究 |
5.2.1 多孔髋关节的设计准则 |
5.2.2 多孔髋关节的设计方法 |
5.2.3 多孔髋关节的打印成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AutoCAD外挂插件在二维制图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燕秀工具箱 |
3 改进效果对比 |
3.1 效率的提高 |
3.2 功能的增加 |
4 插件可行性分析 |
4.1 易用性 |
4.2 维护便利性 |
(10)基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工程图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 |
2.1 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系统框架 |
2.2 标注准备 |
2.3 工程图尺寸的自动标注 |
2.3.1 二维图元的识别与标注 |
2.3.2 直接在三维模型中插入点(3D-Point) |
2.4 工程图尺寸的自动布局 |
3 算法实现与标注实例 |
4 结束语 |
四、多孔零件的尺寸标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D视觉传感器的工业零件表面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李雷辉.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加工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D]. 王必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SLM多孔结构腰椎融合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 宋昊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4]基于三相流技术的零件内表面毛刺处理的系统研究[D]. 李光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克隆挑取机器人的设计与研究[D]. 朱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6]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圆孔位姿视觉检测[D]. 张卫国. 浙江大学, 2019(05)
- [7]基于医用不锈钢316L合金SLM的胫骨植入体设计与制造性能研究[D]. 高龙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面向骨植入体3D打印的多孔结构构建研究[D]. 施建平. 东南大学, 2018(05)
- [9]AutoCAD外挂插件在二维制图中的运用[J]. 方卫,李风杰. 科技与创新, 2015(16)
- [10]基于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工程图尺寸自动标注与布局[J]. 欧阳世嘉,牛强,柳伟,周雄辉. 模具工业,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