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经济

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经济

一、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与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唐家凯[1](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潘威,王哲,满志敏[2](2020)在《近20年来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发展成就》文中认为历史地理信息化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历史地理学新兴方向。基于论文、专着、会议报告、访谈等多种材料,回顾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基本发展历程。从平台、组织、数据、应用、新技术实验和研究视角等角度介绍了历史地理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历史地理学不可能回避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将有力推动历史地理学取得更大发展。

刘琳婕[3](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张生[4](2019)在《清代南阳县聚落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阳县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促进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并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等级、地理分布格局和结构形态,使得其聚落呈现出独特的区域特征。清代南阳县城市、集镇和保村三级聚落,在明代的基础上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至清末最终稳定,并奠定了今天的乡村聚落体系的基础。南阳城是南阳县聚落体系的中心。从清初规模狭小,至清末扩大为内城外郭,拥有四隅五关的“梅花城”。其内部结构不断完善,政治区、经济区、文化区以及军事防御区分区更加复合化,各类城市景观齐备,逐渐展现出府城应有的姿态。清代南阳县集镇经济发达,46处大小集镇沿“米”字形交通路线分布,辐射全县范围,形成全覆盖。另外,庙会兴盛,庙会上百货汇聚和多彩的文艺活动,既补充了集镇的不足,又丰富着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集镇和庙会发达彰显着清代南阳县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高度。通过保村复原研究,将清末南阳县101保,3590村展现在地图之上。清末南阳县101保村复原,通过划分两个区域、四个步骤来完成,详细勾勒清末南阳县101保的保界,以及各保所辖村落、村落数量统计。最后,将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南阳县县界描绘出来,为清代南阳县县界的确定提供参考。清代南阳县三级聚落体系,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至清末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为今天的县乡村聚落奠定了基础,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和复原研究仍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冯艳[5](2015)在《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因此,如何反贫困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难题。然而,直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虽然经过长期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已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还在逐渐拉大且日益严重,致使彻底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加速人们摆脱贫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使人们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市、县级的区域贫困度的测度、识别,并对区域致贫因素及反贫困战略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区域贫困问题是贫困研究领域中的一全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它可以丰富贫困研究理论,扩大人们对消除贫困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对分析致贫因素,寻找化解贫困直至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四个全面”和对世界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和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关于区域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区域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发展理论流派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贫困和区域贫困的内涵,区域贫困测度方法及区域贫困识别标准等。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贫困度识别、测算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分布。主要内容有:根据贫困发生率测算方法,测算区域的贫困程度,并根据测算的结果建立区域贫困识别的标准,从贫困深度(收入缺口)和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两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地区年人均收入水平对380个地市级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和47个县级市和自治州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省、地市级区域的类型(极度贫困、相对贫困、一般区域、相对富裕、富裕)进行了识别,描绘这些区域在中国版图上的空间地理分布。第三部分是贫困区域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贫困发生率与区域致贫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贫困与区域自然禀赋(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外向度)、区域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劳动适龄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区域财政与金融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扶贫专项的投资和经融机构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里程数、电话普及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低保率、医院人均床位数)等的关系对区域贫困广度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这5个分组要素综合成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其和区域贫困广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政策及其成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于我国所实施过的和正在实施的反贫困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政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区域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提供政策依据。第五部分是中国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根据第三和第四部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分析,重点讨论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制定反贫困战略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贫困区域反贫困的路径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看,尽管如何界定贫困及区域贫困还存在各不同认识,但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即贫困发生率仍然是绝大多数界定区域贫困内涵的根本,因此,以此为根据对区域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其科学合理性;按照我国所确定的贫困标准,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区域贫困度测度算法,结合区域贫困发生率和收入缺口,对我国2013年31个省域(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和380个地市级(333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市及自治州)城乡一体的区域贫困度测算识别分析发现,我国仍然有很多省域处于相对贫困或贫困区域水平之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标准,情况还要严重。(习近平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中曾指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尚有2亿人口处于贫困水平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在逐渐拉大,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导致区域贫困的因素十分复杂,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区域致贫因素与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或体制和政策缺失等众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其全部或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部分贫困区域的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通过内部驱动使其彻底摆脱贫困状态,必须通过外部作用加以解决;虽然,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2001年又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建立了农村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攻破了贫困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但通过对这些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制订和落实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问题;因此,制定基于贫困程度与贫困类型的差别化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政策,摆脱完全靠政府投入,着力发挥贫困区域内部优势,协调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帮扶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化参与程度是区域反贫困路径的根本选择。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区域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区域为研究单位,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给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贫困测度、识别的标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省、地市级和部分县乡镇的区域贫困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描绘出了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区域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区域反贫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所实施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贫困程度和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政策和路径选择。

刘晶晶[6](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毛曦[7](2013)在《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与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贡献》文中指出着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一生着述成果极其丰硕,据《史念海先生着述目录初编》统计,其历史地理学着述达344部篇。依据对于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的理解,可将史先生的着述按照历史地理学分支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可见其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全面性贡献及其治史之特色。先生着述的丰硕源于不懈的勤奋与努力,其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为不断深化研究提供了可能。学习先生的思想,缅怀先生的功绩,以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更高目标不断攀登。

张崇旺[8](2012)在《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因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垦殖、战争、政府治黄淮运政策、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多次重大变迁。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人类活动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时期。南宋以后,黄河全面夺淮,淮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变迁,河道、湖泊淤塞,河口东迁,洪泽湖区扩大,淮河受迫南注长江,中游两岸则形成了"河成湖泊群",流域洪涝灾害加剧。1855年黄河北徙,黄河虽不复故道但还不时决口南泛入淮,而黄河故道则阻断了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联系,沂、沭、泗不能入淮,乃各自入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淮河得到全面综合治理,但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而来的人水争地、水土流失、水体污染问题越发突出,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洪涝频发,旱魃肆虐,污水困扰,构成了淮域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解的难题。

张键[9](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刘炳涛[10](2011)在《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力图复原了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第一,对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献资料中的气候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其特点、分辨率、运用等进行详细分析,为整个文章的论述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气温研究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广泛搜集资料,尤其是从明人文集和日记中搜集和提取春季物候证据,建立逐年的春季物候序列,通过春季物候序列来反映明代的气候变化。此外,又从冬麦收获期、柑橘种植北界等方面来佐证和补充春季物候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的可靠性。第三,降水研究是历史气候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明代的雨泽奏报制度和形式进行探讨,其次对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两个时段的梅雨活动和特征进行了重建。第四,对明代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重建。最后,以典型个案的形式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的适应。

二、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与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与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近20年来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发展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历史地理信息化概念的演化
    1. 历史地理信息化起步
    2. 历史地理信息化理念的发展
二历史地理信息化进展
    1. 系统搭建
        (1)CHGIS及其相关产品
        (2)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
        (3)其他独立性的历史地理信息化平台
    2. 数据生产
        (1)矢量数据
        (2)格网化历史地理数据
        (3)点—轴历史地理数据
    3. 历史信息挖掘与处理
    4. 历史地理信息化专题会议
三历史地理信息化与其他分支的关系
    1. 历史自然地理
        (1)气候变化
        (2)河流地貌
        (3)动物分布
    2. 历史人文地理
        (1)历史政治地理
        (2)历史经济地理
        (3)历史城市地理
        (4)历史人口地理
四手段与视野创新
    1. 三维技术的应用
        (1)地形数据的应用
        (2)“三维建模”
    2. 历史数据可视化
    3. 研究视野国际化
五结语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清代南阳县聚落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聚落地理学研究起源及现状
        (二)南阳区域历史聚落地理研究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南阳县的地理环境与建置沿革
    一 清代南阳县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地势与气候水文
        (二)清代南阳县的自然灾害
    二 清代南阳县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清代南阳的水陆交通
        (二)清代南阳县的战乱
        (三)清代南阳县的人口变化与地理分布
    三 南阳县的建置沿革
    四 清代南阳县基层保甲设置与调整
第二章 清代南阳城城市地理研究
    一 南阳城变迁及与同府州县城市规模比较
        (一)明清时期南阳城的变迁
        (二)南阳城与同府州县城池规模的比较
    二 清代南阳城的空间结构与地理形态
        (一)南阳内城结构与城市景观
        (二)南阳外城结构与地理形态
第三章 清代南阳县集镇地理研究
    一 清代南阳县集镇数量变化与地理分布
        (一)清代南阳县集镇数量变化
        (二)清代南阳县集镇的地理分布
    二 清代南阳县的集市与庙会
        (一)清代南阳县的集市
        (二)清代南阳县的庙会及其运作
    三 集镇的形成与构造——以赊旗镇为例
第四章 清末南阳县保村复原研究
    一 复原依据资料和举例说明
        (一)复原依据资料与思路
        (二)复原说明举例——潥河店保
    二 保村复原研究——白河以东区域
    三 保村复原研究——白河以西区域
    四 清代南阳县保村的地理分布与命名
        (一)清代南阳县保村的地理分布
        (二)清代南阳县保村聚落的命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历史聚落地理研究部分成果表
    附录B 清代南阳县自然灾害统计表
    附录C 清代南阳县战乱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贫困标准与贫困测度
        2.1.3 致贫原因与反贫困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贫困与贫困标准
        2.2.2 反贫困模式与政策绩效研究
第3章 区域贫困相关理论
    3.1 贫困与区域贫困的概念与内涵
        3.1.1 个体(家庭)贫困定义与贫困标准
        3.1.2 区域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3.2 区域发展理论
        3.2.1 区域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3.2.2 区域发展进程
    3.3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与反贫困理论
        3.3.1 区域贫困形成机理
        3.3.2 区域反贫困理论
    3.4 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理论
        3.4.1 区域贫困的测度方法
        3.4.2 区域贫困识别标准与等级划分
第4章 区域贫困的测度、识别与空间分布
    4.1 区域贫困的变化趋势分析
        4.1.1 全国城乡贫困动态
        4.1.2 省域贫困动态
    4.2 省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2.1 省域城乡一体的贫困广度和深度
        4.2.2 省级贫困区域的贫困等级与空间分布
    4.3 地级市区域贫困测度与识别
        4.3.1 地市级区域贫困测度方法
        4.3.2 地市级区域贫困识别标准
第5章 贫困区域致贫因素实证分析
    5.1 贫困区域与区域自然禀赋
        5.1.1 自然禀赋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1.2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1.3 区域贫困度与自然禀赋因素的关系分析
    5.2 贫困区域与区域经济基础
        5.2.1 经济基础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2.2 区域贫困度与经济基础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2.3 区域贫困与经济基础因素的关系分析
    5.3 贫困区域与区域人力资本
        5.3.1 人力资本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3.2 区域贫困度与人力资本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5.3.3 区域贫困与人力资本因素的关系分析
    5.4 贫困区域与区域财政金融
        5.4.1 财政与金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设定
        5.4.2 区域贫困度与财政金融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4.3 区域贫困与区域财政金融的关系
    5.5 贫困区域与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
        5.5.1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选择与模型设定
        5.5.2 区域贫困度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面板模型估计与检验
        5.5.3 区域贫困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关系分析
    5.6 区域贫困致贫因素的综合分析
        5.6.1 自然禀赋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2 经济基础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3 人力资本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4 财政金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5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6.6 区域贫困度致贫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反贫困政策与成效
    6.1 农村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1.1 农村反贫困政策
        6.1.2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
    6.2 城市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2.1 城市反贫困政策
        6.2.2 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效果
    6.3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与效果
        6.3.1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
        6.3.2 城乡一体反贫困政策效果
    6.4 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6.4.1 反贫困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体系不健全
        6.4.2 扶贫政策衔接性差,投入和目标相脱节
        6.4.3 以政府扶贫为主,缺乏专业化和社会化参与
        6.4.4 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6.4.5 反贫困可持续性弱,返贫现象控制不力
第7章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1 区域反贫困总体战略与路径
    7.2 贫困区域反贫困政策措施
        7.2.1 中国扶贫开发现状
        7.2.2 中国反贫困战略的思考
    7.3 扶贫攻坚时期的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1 西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2 中部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3.3 东北地区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 贫困区域差别化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
        7.4.1 贫困区域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2 相对贫困区域的反贫困战略与途径
        7.4.3 一般区域的反贫困战略和途径
第8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1 民居建筑研究
        1.3.2 山地建筑研究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特色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2.3.2 商贸发达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2.4.1 劲勇开拓
        2.4.2 世俗包容
        2.4.3 朴实协作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2.5.1 起源(史前时期)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2.5.3 高潮(近代)
        2.5.4 式微(现代)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3.1 干栏与吊脚楼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4.1.1 自由式
        4.1.2 一字式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4.3.3 建造过程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5.1 群组空间形态
        5.1.1 城区多维簇群
        5.1.2 场镇沿河线型
        5.1.3 群组空间构成
    5.2 环境组织体系
        5.2.1 与山水的关系
        5.2.2 与街道的关系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5.3 景观艺术形象
        5.3.1 绵延连续
        5.3.2 重屋累居
        5.3.3 俯仰和谐
    5.4 本章小结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6.1.1 生态环保性
        6.1.2 经济实用性
        6.1.3 山地适应性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6.4 本章小结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7.1 建构经验借鉴
        7.1.1 相关案例分析
        7.1.2 优秀案例解读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7.2.1 建构意义
        7.2.2 建构原则
        7.2.3 建构措施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7.3.1 重庆建构实践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与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地理学学科问题
    2. 综合性通论性历史地理
    3. 历史自然地理
    4. 历史人文地理
    5. 区域历史地理
    6. 断代历史地理
    7. 历史地理学边缘学科
    8. 应用历史地理学
    9. 历史地理学

(8)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时期流域水生态环境
二、南宋至晚清黄河夺淮入海时期流域水生态环境
三、晚清民国时期流域水生态环境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流域水生态环境
五、余 论

(9)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四 地区战略判断
    五 地区战略决策
    六 地区战略评估
    七 地区战略实施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一 地区权力结构
    二 地区国际机制
    三 国家利益
    四 地缘因素
    五 意识形态
    六 历史记忆
    七 战略文化传统
    八 国内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一 地缘政治因素
    二 地缘经济因素
    三 地缘文化因素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二 开放地区主义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二 领土争端
    三 美国因素
    四 中国国家实力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一 战略优势
    二 战略劣势
    三 战略机遇
    四 战略威胁
    五 SWOT 组合分析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10)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的分析和运用
    第一节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献资料及其所蕴含的气候信息
    第二节 诗歌中的气候信息及其运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的复原
    第一节 春季物候证据的提取、考证和修正
    第二节 春季物候序列的建立和分析
    第三节 从冬麦播种期和收获期看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
    第四节 从柑橘种植北界看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的雨泽奏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的重建
    第一节 明代的雨泽奏报制度和形式
    第二节 1609-1615年长江下游地区梅雨特征的重建——以《味水轩日记》为中心
    第三节 1636-1642年长江下游地区梅雨特征的重建——以《祁忠敏公日记》为中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考证和重建
    第一节 极端严寒事件和考证
    第二节 景泰四年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严寒
    第三节 万历三十六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水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和社会适应
    第一节 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和社会适应
    第二节 梅雨变化的影响及社会适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与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2]近20年来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发展成就[J]. 潘威,王哲,满志敏.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01)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清代南阳县聚落地理研究[D]. 张生. 河南大学, 2019(01)
  • [5]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 冯艳. 辽宁大学, 2015(06)
  •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 [7]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与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贡献[J]. 毛曦. 史学史研究, 2013(02)
  • [8]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 张崇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9]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10]明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研究[D]. 刘炳涛. 复旦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面向新世纪的河南人口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