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畅[1](2020)在《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文中认为高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接纳水平的关键期。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亲人的细心呵护下成长,习惯了成为“中心”。随着他们步入高中,他们面临着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此时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如人际关系不良、同伴接纳不佳、不合群、适应不良等,这些问题对高中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以上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全面考察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通过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从而有效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能性。研究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山东省枣庄市选取了三所不同的高中,采用信效度较高且适用于高中生群体的《自我接纳量表》、《容纳他人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2名高中生进行了干预辅导。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高中生自我接纳的特点: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自我评价水平及自我接纳整体水平上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氛围、生源地、年级、科目类别、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高中生接纳他人的特点: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较差。高中生的接纳他人水平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氛围、生源地、年级、文理分科、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是否是学生干部这一点上则无明显差异。(3)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特点: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对题目所描述的症状有轻微感受,但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心理健康问题分布不均。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在性别、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家庭类型、生源地、年级、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科目类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SCL-90总分呈显着的负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接纳他人在自我接纳和SCL-90之间起中介作用。(5)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表明:经过以“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为主题的接纳性的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显着提高了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及接纳他人水平;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且效果良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对提升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并从三者关系出发提出了通过自我接纳、接纳他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及建议。
杨丽丽[2](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殷何莲[3](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初一新生提升人际适应性提供有效、实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因为人际适应性是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学生人际适应性的提升,不仅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会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并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也有利于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借鉴。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在对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等内容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研究和现实需要探究:(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现状特点。(2)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第一部分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639名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第二部分的研究运用了教育实验法,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人际适应性为主题设计干预方案,在实验组开展10次团体心理辅导,而在对照组不开展任何人际方面的辅导。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水平总体上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2.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在性别、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上呈现出显着差异,而在家庭氛围上没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在人际适应性总均分及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维度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在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方面以及总体人际适应性上的情况均显着好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在自知性、吸纳性、关系认知性、洞察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移情性、自主性、反思性九个方面的情况要显着好于对照组。4.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人际适应性以及人际互动性方面的情况显着好于实验干预前,但在人际认知性方面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具体而言,相比较干预前,团体心理辅导后,学生在吸纳性、洞察性、移情性、自主性、调控性、反思性六个方面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初一年级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是学校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王雪君[4](2020)在《团体心理咨询对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诸多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六年级小学生又处于小学和中学的过渡阶段,情绪发展有不稳定性、自主性、任性自私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该年龄阶段的情绪智力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现状以及情绪智力团体心理咨询对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作用。本研究采用《国小学童情绪智力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某小学330名小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整体水平为中等偏上。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得分在性别、是否担任班干部、抚养人及父亲学历上均有显着的差别。在干预部分,选择了量表得分处于低分组27%的学生,并进行配对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了两组在情绪智力上的同质性。实验组参与为期10周,每周45至60分钟的情绪智力团体心理咨询,控制组则不接受干预,正常接受在校课程。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内容设计参照了Goleman(1995)的情绪智力模型、凯伦·斯通·麦科恩(Karen Stone McCown)设计的自我科学课程和W.T.格兰特财团中关于情绪技巧的关键因素。干预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情绪智力后测,量表结果显示实验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异显着(p=0.001),后测得分显着高于前测得分;控制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异不显着(p=0.592),实验组与控制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值差异显着(p=0.000)。这表明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显着地提升了六年级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干预后对团体心理咨询成员、相关班主任教师进行访谈,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团体心理咨询成员自述参加团体之后,会主动关注自身情绪认知,并运用转移注意法、幽默法对情绪进行调节;相关班主任认为成员在参加团体后能够提升自身处理情绪的能力,更加关注自身学习状况。干预后,领导者也进行了咨询记录的整理,并结合欧文·亚隆的疗效因子进行了总体表述。综上,本研究认为团体心理咨询对六年级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彭禹银[5](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在于调查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实施针对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学生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通过降低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水平,提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方法]首先将成都市某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共计205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交往焦虑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在其中筛选出社交焦虑分数中等偏上的4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匹配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对实验组学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1)初中新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没有显着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即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新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方面不存在显着性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即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3)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即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回归分析显示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可以用来预测社交焦虑水平。(4)实验组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在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的得分上与对照组的得分均有极其显着的差异(p<0.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提升初中新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
刘翠,刘彦华,刘霞[6](2019)在《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大学生将面对来自学业、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学校关注和加强的重点。团体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将着重从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的研究入手,通过阐述团队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分析整理目前团体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相应的思考,展望今后我国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中的发展方向。
于蓝[7](2019)在《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很多大学生遭受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困扰。改善人际关系为目的的个别心理治疗往往周期长、花费大,开展的难度较大,通常仅适合于遭遇严重困扰的学生。相比之下,团体心理咨询具有成本低、互动性强、治疗与成长兼顾的特点,其中成长性团体咨询更适用于大学生,帮助参与者增长对自我和他人进行觉察和理解的心理能力,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成长团体咨询不仅致力于团体成员的认知提高和能力改善,还聚焦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增进自我成熟度的提高。团体成员可以在参与中分享自己的问题困扰,并在他人的反馈中增进自我了解、在接受他人的帮助中感受包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本研究旨在通过成长性团体咨询,探索其对大学生心智化水平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和某师范大学共招募63名志愿者,组成4个小组,每组13-16人,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成长性团体咨询。每次团体咨询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组长带领的小组活动,采用固定的团体活动方案(约30分钟);第二部分是由一位组员自愿分享自己遭遇的与交往有关的困惑和问题,所有组员参与分享和讨论(约60分钟)。干预前和12次干预后分别对全体入组对象应用反思功能问卷(RFQ-54)、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自尊量表(SES)、应付方式问卷(CSQ)、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CASLSS)等工具进行评定。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前述问卷的结果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对适宜采用等级评定的问卷结果,进一步应用卡方检验验证干预前后得分等级的分布情况。结果:共48人按计划完成了团体咨询。前后对照分析显示,RFQ-C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2.244,P=0.030),RFQ-U得分(12.04±8.37)较前(13.48±8.94)无显着变化(t=1.868,P=0.068);ERQ认知重评维度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236,P=0.002)、表达抑制维度得分较咨询前无显着变化(t=0.832,P=0.410);SES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242,P=0.002);CSQ解决问题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3.917,P<0.01),求助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4.124,P<0.01)、退避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3.475,P=0.01)、自责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3.869,P<0.01)、幻想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降低(t=4.252,P<0.01)。合理化得分较咨询前无显着差异(t=-0.008,P>0.05);CASLSS得分较咨询前有显着提高(t=-2.51,P=0.016)。结论:成长性团体咨询能够显着改善大学生志愿者的心智化水平、情绪调节能力、自尊水平,促进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生活满意度,体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提高。
李娜,徐瑞龙[8](2014)在《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内容分析法,从数量和辅导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国内近20年关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文献。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除了在高校中的应用呈逐年递增趋势之外,被研究的大学生类型还表现出广泛性,团体心理辅导主要聚焦在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上;目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整体上趋同且重复,少有创新等。
王瑞霞[9](2014)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使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干预,运用共识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团体过程逐字稿、成员成长日志、观察员观察记录、领导者的反思报告,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以加深对团体心理辅导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单组实验设计,选取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12次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困扰得到改善。本研究的结论有两点:第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着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且效果具有持续性。第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是提供了成员反馈、团体气氛、成员互相学习等治疗性因素。
邓彩艳,黄奎林[10](2014)在《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团体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当今素质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需要.团体心理咨询有助于新生入学适应、深化认识自我、学习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合理进行情绪调节、保持心理健康水平等各方面.团体心理咨询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二、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舞动治疗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
1.2.2 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研究综述 |
1.2.3 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
1.2.4 关于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
1.2.5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综述 |
1.2.6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章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工具 |
2.3.3 数据处理 |
2.4 研究结果 |
2.4.1 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的人口学变量特点研究 |
2.4.2 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研究 |
2.4.3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
2.4.4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
2.5 讨论 |
2.5.1 高中生自我接纳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
2.5.2 高中生接纳他人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
2.5.3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
2.5.4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与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研究方法 |
3.3.3 实验研究程序 |
3.3.4 数据处理 |
3.4 干预研究的量化评估 |
3.4.1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的干预结果分析 |
3.4.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接纳他人的干预结果分析 |
3.4.3 舞蹈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干预后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
3.5 干预研究的质性评估 |
3.5.1 实验组《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单次反馈问卷》评估 |
3.5.2 团体领导者观察评估 |
3.6 讨论 |
3.6.1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的有效性分析 |
3.6.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干预后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
第4章 结论及教育对策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教育对策建议 |
4.2.1 提升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
4.2.2 提升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
4.2.3 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
4.2.4 提高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从而有效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
4.2.5 学校开展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建议 |
4.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4.3.1 研究中的创新之处 |
4.3.2 研究中的不足 |
4.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心理调查问卷 |
附录B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前期调查访谈问卷 |
附录C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反馈表 |
附录D 以“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为主题的接纳性舞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研究背景 |
2.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
5.研究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1.学校适应 |
2.中职升高职 |
3.团体心理辅导 |
(五)相关理论阐释 |
1.团体动力学理论 |
2.社会学习理论 |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工具 |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测量法 |
3.统计分析法 |
4.访谈法 |
5.实验法 |
6.观察法 |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二)调查结论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
1.方案设计思路 |
2.方案设计内容 |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3)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 |
1.2.2 做好人际交往训练,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
1.2.3 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育教师提供借鉴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人际适应性的研究 |
2.1.1 人际适应性的概念 |
2.1.2 人际适应性的结构 |
2.1.3 人际适应性的测量 |
2.2 关于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研究 |
2.2.1 初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的特点 |
2.2.2 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和干预研究 |
2.3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 |
2.3.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发展 |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作用 |
2.3.3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构想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思路 |
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统计工具 |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5.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
4.5.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4.5.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家庭氛围上的差异比较 |
4.5.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 |
5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方法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实验变量 |
5.4.3 研究工具 |
5.4.4 实验程序 |
5.5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制定 |
5.5.1 建构人际适应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依据 |
5.5.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干预设置 |
5.5.3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阶段及内容 |
5.5.4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流程 |
5.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6.1 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
1.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测的差异比较 |
2.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
5.6.2 实验组、对照组各自在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
1.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
2.实验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的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
6 讨论 |
6.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
6.1.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 |
6.1.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
6.1.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家庭氛围差异 |
6.1.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 |
6.2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
6.2.1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发展的影响效果 |
6.2.2 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
6.3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2 本研究的不足 |
6.3.3 本研究的展望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际适应性量表 |
附录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后记 |
(4)团体心理咨询对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团体心理咨询 |
(二)情绪智力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团体心理咨询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群体动力学理论 |
(二)亚隆模式团体咨询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实验法 |
(四)访谈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问卷测量工具 |
(二)实验工具 |
四、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方案设计及依据 |
五、研究假设 |
第四章 调查研究 |
一、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整体状况描述 |
二、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一)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
(二)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检验 |
(三)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检验 |
(四)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兄弟姐妹个数上的差异检验 |
(五)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抚养人上的差异检验 |
(六)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父亲学历上的差异检验 |
第五章 干预研究 |
一、实验案例 |
(一)初识情绪 |
(二)情绪表达 |
(三)自我情绪管理 |
(四)自我激励 |
(五)他人情绪认知与管理 |
二、干预后质性分析结果 |
(一)团体成员咨询感受 |
(二)团体领导者观察记录 |
(三)相关班主任访谈结果 |
三、干预后定量分析结果 |
(一)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前情绪智力差异比较 |
(二)实验组实验前后情绪智力差异比较 |
(三)控制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异比较 |
(四)实验组与控制组情绪智力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
第六章 结果分析 |
一、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分析 |
(一)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整体状况分析 |
(二)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
(三)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四)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分析 |
(五)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兄弟姐妹个数上的差异分析 |
(六)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抚养人上的差异分析 |
(七)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二、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结果分析 |
(一)实验组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结果分析 |
(二)控制组情绪智力前后测结果分析 |
三、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效果显着的原因分析 |
四、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心得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假设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实验法:实验-控制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 |
1.5.4 统计方法 |
1.6 研究过程 |
1.7 研究意义 |
1.7.1 学术价值 |
1.7.2 应用价值 |
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工具 |
2.4.1 交往焦虑量表(IAS) |
2.4.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2.5 结果分析 |
2.5.1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2.5.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推断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2.6 结果讨论 |
2.6.1 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 |
2.6.2 不同性别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差异情况 |
2.6.3 初中新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差异情况 |
2.6.4 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
3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过程 |
3.6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
3.6.1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理论依据 |
3.6.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
3.7 结果分析 |
3.7.1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前测比较 |
3.7.2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后测差异比较 |
3.7.3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4 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后测差异比较 |
3.7.5 实验组、对照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
3.7.6 实验组、对照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
3.7.7 实验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8 实验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
3.7.9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与追踪性检测差异比较 |
4 研究讨论与分析 |
4.1 研究一中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讨论与分析 |
4.1.1 本次调查的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社交焦虑水平状况 |
4.1.2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
4.1.3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人际关系困扰情况 |
4.1.4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
4.2 研究二中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讨论与分析 |
4.2.1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的干预情况 |
4.2.2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干预情况 |
5 改善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对策与建议 |
5.1 针对学生个体层面 |
5.2 针对学校工作层面 |
5.3 针对教育工作者层面 |
5.4 针对教育部门层面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一 团体心理辅导详案 |
附录二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三 交往焦虑量表-IAS |
致谢 |
(6)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团体心理咨询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
1.1 为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奠定基础 |
1.2 为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给予引导 |
1.3 为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提供可能 |
1.4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
2. 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 |
2.1 团体心理咨询面向不同的对象 |
2.2 团体心理咨询与人际交往 |
2.3 团体心理咨询与自我认知 |
2.4 团体心理咨询的工具使用 |
3. 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3.1 团体心理咨询应与课程相结合 |
3.2 提升团体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 |
3.3 扩大团体心理咨询的应用范围 |
(7)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2.1 对象选择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2 反思功能问卷(RFQ-54) |
2.2.3 Gross情绪调节问卷(ERQ) |
2.2.4 自尊量表(SES) |
2.2.5 应付方式问卷(CSQ) |
2.2.6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 |
2.3 设计团体方案 |
2.3.1 设计团体方案的理论依据 |
2.3.2 团体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3.2 团体咨询前后RFQ-C和 RFQ-U得分比较 |
3.3 团体咨询前后ERQ认知重评维度、表达抑制维度得分情况 |
3.4 团体咨询前后SES得分情况 |
3.5 团体咨询前后CSQ得分情况 |
3.6 团体咨询前后CASLSS的得分情况 |
3.7 研究工具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 讨论 |
4.1 团体咨询对心智化能力的影响 |
4.2 团体咨询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
4.3 团体咨询对自尊的影响 |
4.4 团体咨询对应付方式的影响 |
4.5 团体咨询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4.6 本研究的不足 |
6 结论 |
附录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方法选取及步骤 |
2.2 研究内容 |
2.2.1 制作类目分析表 |
2.2.2 评判记录与信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文献的数量分析 |
3.2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分析 |
3.2.1 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分析 |
3.2.2 团体心理辅导对象分析 |
3.2.3 团体心理辅导的人际关系类型分析 |
4 讨论 |
4.1 精神分析理论是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导理论 |
4.2 高职生、贫困生、大一新生是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 |
4.3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适问题是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重点 |
5 结语 |
5.1 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单一 |
5.2 测量工具局限 |
5.3 研究思路重复 |
(9)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1 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
1.2 人际关系综述 |
1.3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的综述 |
1.4 问题提出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程序 |
2.6 评估 |
3 研究结果 |
3.1 成员主观感受变化趋势 |
3.2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及成员个人目标达成情况 |
3.3 案例分析 |
3.4 成员变化过程自我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人际关系困扰的机制 |
4.2 领导者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 |
5 结论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D]. 徐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D]. 殷何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4]团体心理咨询对六年级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干预研究[D]. 王雪君.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5]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 彭禹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A]. 刘翠,刘彦华,刘霞. 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 2019
- [7]成长性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D]. 于蓝.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8]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J]. 李娜,徐瑞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9]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过程的研究[D]. 王瑞霞.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10]团体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 邓彩艳,黄奎林. 衡水学院学报,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