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认识与应用偏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阎亚红[1](2021)在《图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质量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该文针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类18种期刊,应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相关数据,对其在统计年内的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这4个指标进行分析,以此了解各期刊在图情领域内各个指标的排名、研究进展和竞争能力。通过对期刊质量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优化期刊内容,促进业界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
何桂洪[2](2020)在《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省级政府为推进电子政务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每篇政策文件都深刻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与发展动向。以1999年“政府上网年”为起点,省级电子政务迄今已有20年演进史,而政策文件贯穿始终,是攸关省级电子政务推展进程的方向指南。那么在这20年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是如何演化的?可以从何种途径进行探索?国家高度重视省级电子政务,“中网办秘字[2017]907号”文件确定了将京沪苏浙秦闽粤宁等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①。尽管它们在2017年才确立为试点,但它们早已具备扎实的电子政务建设基础,且在省级电子政务领域具备典型性,这为探索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提供了窗口。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的中心论题是:如何通过对省级电子政务政策进行回溯以把握其演化路径?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对电子政务、公共政策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的基础上,以政策过程理论和有限理性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1999-2018年八个试点省市的297篇103万余字政策文件,运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NVivo软件分析法分别探究这些政策文件的表层特征和内容特征,具体分析内容包括政策文件的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政策题材、发文主体、发文数量等方面的特征;政策演化的类属关系;政策演化的动力等等,由此对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进行探索性研究。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省级电子政务政策大体呈现为“政策空缺——政策健全——政策多元”演化路径,演化阶段为起步阶段(1999-2003年)、健全阶段(2004-2012年)和深化阶段(2013-2018年);演化动力由顶层设计为主的外动力和政务服务诉求为主的内动力构成;演化重心涵括建设、政务、服务与数据、信息等五个重心维度;重要的演化节点是2003年、2007年、2009年、2012年和2016年。它们共同构成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路径的基底,最终形成了“纵横交叠式”演化路径图。
杨国立[3](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朱剑文[4](2019)在《园区开发型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的研究 ——特征、形成因素及拓展》文中研究说明园区,一般是指依据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划,主要发展某一优势产业,集中布局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开发区。园区开发工程使得大量土地原住民进入城市,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催生了安置居民这一群体,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扩大安置社区政治参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措施。园区开发工程嵌入社区的过程中,加速社区结构转型,实现社区发展,而社区发展也引发了社区政治参与的阶梯演变,因而园区开发工程必然会对社区政治参与产生理论影响。从我国城乡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城镇社区处于政治参与阶梯上游而乡村社区处于下游,正从乡村逐步过渡到城镇的安置社区自然也会表现出独特的政治参与特征。因此,本文选取南京市开发区10个安置社区,7个城镇社区和3个乡村社区,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安置社区的政治参与特征,可以发现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确实与城乡社区不同:首先是安置社区政治参与表现出行为和意识的偏差,即虽然安置社区整体具有更高的政治参与意愿,但社区整体参与政治事务的程度却偏低,行为意识不匹配;其次安置社区政治参与只与拆迁安置有关,与开发区类型及主导产业无关,居民所属行业和岗位并不会影响社区政治参与结果;三是社区内部组织发育不足,存在规模小,影响范围小的问题;最后是安置社区居民更为认可非制度形式的参与。相较于城镇对照组和乡村对照组,安置社区居民选择参与方式的人数最少,更多居民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另一方面,安置社区选择非制度参与的人数较多,选择寻求新闻媒体帮助和网上发帖两种方式的人数较少,安置社区政治参与表现出更多极端性。为了解释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特征,本文采取基于文本分析的扎根理论,构建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的解释框架。通过对51名安置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本文建立了环境、制度、文化、认知和利益为主线的理论框架。其逻辑是工程对社区产生了环境、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的变化,乡村动员式的参与文化、制度、环境解体。安置社区内部精英人口大量流失,使得社区的共同利益以及自我管理参与渠道尚未形成,安置社区居民在现阶段更加强调城镇化的适应过程,因而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间接影响到政治参与特征。而园区开发工程在认知和利益两方面则直接影响安置社区政治参与,过往失败的政治参与经验使得安置社区政治参与效能感较低,对基层政府不信任感较强,参与行为较少。但是接触政府所获得现实利益又吸引着居民,造成安置社区政治参与工具化的现状。最后,本文针对当前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围绕政府应注重基层治理资源的培养,社区居委会则应吸收居民精英,社区组织应注意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三点思路,提出消除权力贫困、居委会去行政化以及自治组织建设等拓展安置社区政治参与路径的具体措施。
杨晓曦[5](2019)在《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面对顾客需求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转变,传统的制造模式已无法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化创新寻求新的市场机会,争取更多盈利空间,提升竞争能力。然而,在服务化实施过程中,如果新的业务无法满足顾客期望,反而会造成顾客流失,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积极的质量管理实践可以帮助制造企业更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更好地控制业务交付过程,提高顾客感知质量。因此,本文聚焦制造企业服务化,探讨当前服务化背景下,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如何影响其绩效表现。具体研究内容与创新如下:首先,基于代表服务化活动的关键词,对上市制造企业的信息发布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和纵向研究,探索得到制造企业随时间演变的服务化模式实践特点。研究发现,服务化进程正在由产品导向型向使用和结果导向型不断深化,在这三种类型中各有其侧重发展的模式,并在服务化过程中存在多种运营挑战。从行业实践角度理解服务化推进过程,借助大数据驱动的方法为现有理论发展提供实践数据的支撑。其次,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市场趋势下,面对服务化实施挑战,从运营视角思考质量管理对企业转型效果的保障作用。根据服务化由产品导向型向使用导向发展的主流特点,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服务化和质量管理实践的相关理论基础,建立了质量管理实践各要素与服务化绩效影响关系的模型,基于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的服务导向氛围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提升顾客反应方面的绩效;同时,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基础实践类要素在服务导向与服务创新能力之间具有直接影响和中介作用,而质量管理实践中的核心实践类要素在创新服务获得绩效提升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从企业行为角度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实现过程中,质量管理各实践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最后,在制造服务化背景下,进一步探讨了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实践重要结果的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测量,并检验了服务质量与绩效的直接关系。首先从顾客感知角度出发,经过量表开发、提纯及检验等研究步骤,以汽车企业的信息技术类服务为例,形成了多维度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而后构建制造企业服务质量与绩效的关系模型,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顾客的服务满意度和品牌满意度,进而影响其对企业的忠诚度表现。从服务化结果角度,构建了与传统服务不同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形成兼具服务特性与产品属性的服务质量概念,并确认了制造服务化过程中的质量与绩效的关系。
刘锐剑[6](2018)在《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及其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如何把这支队伍建设好、稳定住,并帮助他们实现职业成功,不仅是高校建设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中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保障。自1980年代以来,“师徒关系”已经成为师资培养和入职培训项目中新教师支持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指导教师(师傅)被认为在青年教师的学习和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师徒关系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功”这一基本命题,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扎根理论与实证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综合运用SPSS20.0、AMOS21.0、Mplus7.0等数据分析软件,在学习理论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逐层深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中国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结构维度如何表征?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是否有影响?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通过对以上具体问题的探析,本文明晰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结构、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形成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国内26所不同类型高校60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大量一手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模型,包括职业发展指导、社会心理指导以及为人处世指导三个维度。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编制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测量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初步验证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测量量表的结构维度,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三维度结构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由职业发展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和为人处世指导三个维度构成。第二,利用自主开发的高校教师师徒关系测量量表,对国内110所普通本科高校,共计8000名青年教师的邮箱发送了问卷链接和二维码,回收了 994份问卷,其中具有师徒关系的有效问卷共598份,通过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客观职业成功与主观职业成功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技术,检验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三个维度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发展指导”维度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均没有显着影响、“社会心理指导”维度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均存在显着影响、“为人处世指导”维度仅对青年教师主观职业成功具有显着影响。第三,通过对598份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层次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检验,深入探讨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师徒关系通过促进青年教师与高校的匹配进而间接影响青年教师的主观职业成功,但是对青年教师客观职业成功的间接影响没有得到支持;(2)主动性人格在高校教师师徒关系与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之间发挥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3)主动性人格在高校教师师徒关系与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调节效应通过人-组织匹配的中介作用实现。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包括:(1)通过扎根理论建构的三维度高校教师师徒关系,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中国文化背景及高校管理情境下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行为,不仅拓展了师徒关系研究的“理论版图”,也深化了我们对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2)通过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技术,验证了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及其各维度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影响,得出相比于单一维度的职业发展指导、社会心理指导以及为人处世指导,高校教师师徒关系整体上对青年教师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影响更为显着;(3)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得出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并不能通过促进青年教师与高校之间的匹配,进而影响青年教师的客观职业成功,揭示了人-组织匹配在师徒关系与徒弟客观职业成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非一定成立,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情境具体分析。
胡顺顺[7](2018)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偏差成因分析及重估 ——以2020年预测结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规模与人才规模息息相关。对高等教育规模预测,有利于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高等教育规划,从而平衡高等教育与产业经济的人才供需关系,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我国历来重视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把控,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在2020年达到40%。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我国2015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规划目标的实现提前了 5年,出现了罕见的预测偏差。追溯2010年前后的学者研究结果可知,在当时发表的16篇预测论文中,有近2/3的学者发文认为2020年的预测结果是40%左右,与《规划纲要》的规划目标一致,学者的研究结果无疑对《规划纲要》目标的设定有重大影响。为什么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会产生如此大的偏差?结合信息更新约束理论和理论偏差理论,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信息更新约束、理性偏差、模型差异以及不可预测的政策因素。国家新出台的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2020年的预期性目标设定为50%,本研究在改进Logistic模型、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滚动回归模型三个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方差-协方差组合预测法对高等教育规模进行了重估,结果表明,该目标甚至可能会提前一年实现。本研究的主要建议有: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信息公开的途径与信息质量;学习使用新兴的预测方法,逐渐改进传统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要致力于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必须重视教育智库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其预测能力;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以保证科研人员的学术独立性,使预测者以更中立的态度进行学术预测;要适时跟进高教规模增长步伐,做好高等教育普及化准备。
王青平[8](2017)在《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文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倡导“共建共享”话语体系下,贯彻党的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是基层政府基本的职责。但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基于“理性经济人”逻辑,利用权力优势,奉行疲软、工具主义为表征的“为执行而执行”,甚至以民生改善的正当性为借口,滋生自利行为,从中牟取物质利益,换言之,部分基层政府执行者在执政素养和执政理念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论题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场域,围绕基层民生为本理念养成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1)在研究思路上,依照“问题提出——现状梳理——理论分析——实践考察——路径探讨——深化主题”的逻辑谋篇布局,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多学科知识,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置于民生改善与建设的执行过程进行考察,突出执行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力图避免空洞、抽象、狭义化的理解。(2)在研究内容上,对基层、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等核心概念进行厘定,从结构、学科层面分析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学理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政府学说及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以党对基层干部一以贯之的民生观教育为着力点,按照历史的脉络,概括出不同阶段“求生存”、“盼温饱”、“共建共享”的民生内涵,提出强化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实践依据。从角色定位、责任履行等角度揭示影响因素,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等解释性变量,从分层与分化的利益博弈等方面剖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剖析解决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何以必要的现实性问题。从创设民生为重的政治生态、夯实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树立民生为先的责任意识层面,构建解决民生为本理念在基层政府养成何以可为的优化路径。(3)在研究结论上,推动民生为本理念在基层由他律走向自律,打造融行政人格、制度内涵、伦理关怀为一体的基层责任政府,矫正执行中的偏差,提升基层干部自觉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意识、水平与能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与目的。(4)在创新点及深化研究方向上,不仅分析现行体制框架下基层政府整体的行为逻辑,更注重基层干部自身内在素养的考察——解决“现有”与“应有”的差距。这一缘于又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的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具体应用与拓展,论证并丰富了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这一命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理价值,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丰富性及发展过程的与时俱进性,决定了论题的研究必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朱婷婷[9](2017)在《作者机构指数在期刊排名及作者合作模式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学术期刊作为记载和传播科学知识、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信息载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大批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涌现出来,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据《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已达到7382种,面对数量如此众多且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术期刊,想要快速地挑选出合适的期刊,有效地查找到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并非易事,这时就需要我们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和排名。作者机构指数(Author Affiliation Index,简称AAI)是一种用于期刊排名的新指标,它克服了目前常用的期刊排名方法的一些不足,具有客观、灵活、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优点,因而被许多国外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首先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然后对目前期刊评价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方法、作者机构指数的实施原理、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作者合作模式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文献综述;接着使用内容分析法对AAI的应用现状和具体的计算方式等做了一个方法上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将AAI应用到具体的学科领域去探索其学科适用性。本文选择的学科领域是图书情报学和高等教育学,选择这两个领域的原因是:在之前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图书情报期刊的AAI排名效果不理想,而高等教育期刊则被认为使用AAI进行排名可以得到相对可靠的结果,但一直未得到实践证实,除此之外,两个学科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期刊论文作者来源、AAI的计算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本文选择这样两个学科领域,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AAI应用于不同领域中文期刊的排名效果,为AAI在期刊评价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AAI应用于这两个领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AAI应用于期刊排名的可行性、AAI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AAI的发展建议,反思本文做的不够到位的地方,展望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本篇论文一共可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的研究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期刊评价的一些研究成果、期刊评价常用的三种方法、作者机构指数的实施原理、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作者合作模式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目前国外现有的AAI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论文的发表年份、应用学科领域、抽样方法、计算公式、Top机构集合的确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下文的应用研究做了基础铺垫。第四部分将AAI应用于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评价,采用统计各机构在优秀期刊上的论文刊载情况的方法来确立Top机构集合,通过扩大Top机构集合的范围、给不同的机构赋予不同权重的方法计算了几个不同的AAI数值,对几个不同的AAI排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其它排名方法做了比较,最后探索了图书情报期刊AAI排名与期刊作者合作模式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将AAI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期刊评价,根据2016《中国大学评价》中的相关排名确立Top机构集合,同样计算了几个不同的AAI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探索了高等教育期刊AAI排名与期刊作者合作模式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从期刊排名情况和作者合作模式两个角度对AAI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第七部分是对AAI应用于期刊排名的可行性、AAI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AAI的发展建议的总结以及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刘维树[10](2016)在《基于国际论文发表的中国科学研究演进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确立,为了实现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科技投入以及改革科技体制。科学研究是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支撑和保证。实时而又全面地对我国科学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对全面把握我国科学研究现状和不足,辅助我国科技政策制定以及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计量、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利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的三个期刊索引数据库SCIE/SSCI/A&HCI以及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面评价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卓越研究成果的现状、动态以及相关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学术界对中国话题的研究;(2)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相关特征;(3)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相关特征;(4)全球以及中国的卓越研究成果的现状、动态以及相关特征;(5)国际合作、基金资助对于我国卓越研究成果质量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中国话题开始吸引全球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海外华人便利了国外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尽管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以及国家越来越多元化,但大多数研究者聚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一些近邻。学术界对中国的相关研究并不局限于区域研究这单一领域,而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术界开始关注与中国相关的环境问题、公共健康以及经济问题。近年来,中国自然科学研究论文量保持快速增长。从2006年起,中国已经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SCIE论文产出国。但中国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分布不均,如在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学科,中国学者的活跃度就相对较低;中国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也普遍偏低。然而,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资助汇报率显着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表明中国自然科学研究得到了良好的资助。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论文发表量在最近几十年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十年增长迅速。然而中国SSCI论文的全球份额仍然较低,同时也远低于中国SCIE论文所占的全球份额。中国SSCI论文不但在区域、机构层面上严重聚集,并且在研究领域分布上也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管理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缺少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且活跃的领军人物;中国被SSCI检索的高质量社会科学类期刊也严重匮乏。尽管中国在卓越研究上落后于美国和欧盟,但是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卓越研究合作网络中。国际合作在全球卓越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与美国以及欧盟15国的研究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国卓越研究成果的质量,但是这一提升作用在逐渐缩减。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全面系统地对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卓越研究成果进行更新和综合评价,丰富了国际科技合作对科研成果质量提升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将文献计量学、文本挖掘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中国话题相关的研究领域,回答了“谁在关注中国?”以及“关注中国什么问题?”等一系列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优化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资助检索算法,发现并严格验证了该数据库在收集资助信息过程中存在的但被学术界长期忽略的三个严重偏差:数据库偏差、语言偏差以及致谢类型偏差。本文的发现将为使用这一数据源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开发了识别文章是否是中国话题相关研究的方法以及作者中是否有华人学者参与的判别方法。这两种方法将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认识与应用偏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认识与应用偏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图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质量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的核心期刊遴选体系 |
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 分析与评价 |
3.1 复合总被引频次 |
3.2 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
3.3 复合即年指标 |
3.4 Web即年下载率 |
4 讨论 |
5 结语 |
(2)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描述为主,因果嵌入 |
(二)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 NVivo 软件分析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电子政务 |
二、公共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策过程理论 |
二、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第二章 八个试点省市电子政务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政策文本的预处理 |
第三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文本构成 |
一、政策数量阶段性特征分析 |
二、政策文本词频分析 |
三、政策题材分析 |
四、政策文本发文单位分析 |
第三章 八个试点省市电子政务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编码准备 |
第二节 初始编码 |
第三节 聚焦编码 |
第四节 轴心编码 |
第五节 理论编码 |
一、核心类属 |
二、核心类属的互动关系 |
三、信度与相关性抽样 |
第四章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分析 |
第一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阶段 |
一、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起步阶段 |
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健全阶段 |
三、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深化阶段 |
四、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动力 |
一、外动力:顶层设计的推动 |
二、内驱动:政务服务诉求 |
三、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演化的路径生成 |
第三节 进一步推动省级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选择 |
结论 |
一、基本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园区开发型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的研究 ——特征、形成因素及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园区开发与城镇化 |
1.1.2 园区开发引发的社会问题 |
1.1.3 园区开发型安置社区政治参与困境 |
1.2 政治参与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
1.2.1 英文文献宏观回顾 |
1.2.2 中文文献宏观回顾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 概念的操作化定义 |
2.1.1 安置社区 |
2.1.2 政治参与 |
2.2 工程与社区的嵌入关系 |
2.2.1 工程冲击下社区的剧变 |
2.2.2 社区居民的身份角色的变化 |
2.2.3 嵌入视角下工程对社区的影响 |
2.3 社区政治参与的阶梯进程 |
2.3.1 社区政治参与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
2.3.2 政治参与的演变阶梯 |
2.3.3 我国城乡社区政治参与的变化 |
第三章 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特征调查 |
3.1 调研对象选取 |
3.1.1 园区开发工程选取原则 |
3.1.2 调查对象——南京园区概况 |
3.1.3 实验社区、对照社区、调查样本的选择 |
3.2 问卷设计和调查方法 |
3.2.1 问卷设计 |
3.2.2 受访对象的选择 |
3.2.3 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 |
3.3 不同开发区政治参与比较分析 |
3.3.1 数据处理——卡方检验 |
3.3.2 不同开发区的政治参与比较分析 |
3.3.3 不同开发区的实验社区政治参与比较分析 |
3.4 不同类型社区政治参与比较分析 |
3.4.1 数据处理——方差分析(ANOVA) |
3.4.2 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意愿度的影响 |
3.4.3 受访者对社区整体参与政治事务参与程度评价 |
3.4.4 不同类型社区政治参与方式比对分析 |
3.4.5 不同类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政治事务频率比对分析 |
3.4.6 不同类型社区干部群众关系比对分析 |
3.4.7 不同类型社区政治参与效果评价 |
3.4.8 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政治认知比对 |
3.4.9 不同类型社区内部组织比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特征形成过程解释 |
4.1 扎根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4.1.1 理论创新 |
4.1.2 目的性抽样 |
4.1.3 饱和度检验 |
4.2 访谈数据收集 |
4.2.1 前期调查工作 |
4.2.2 数据准备 |
4.2.3 受访者基本信息 |
4.3 编码生成和理论饱和 |
4.3.1 开发性编码 |
4.3.2 轴心编码 |
4.3.3 选择性编码 |
4.3.4 理论饱和 |
第五章 基于访谈数据影响特征形成因素的解析 |
5.1 环境: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
5.1.1 社区物质环境 |
5.1.2 园区就业环境 |
5.1.3 社会环境 |
5.2 制度:形式化的基层选举 |
5.2.1 居委会:政府代理人 |
5.2.2 村委会管理的回忆 |
5.2.3 形式化的基层选举 |
5.3 文化:动员式参与文化的延续 |
5.3.1 “老农民”的自我认知 |
5.3.2 动员式参与影响下的乡土文化 |
5.3.3 低水平的生活满足 |
5.3.4 私文化:“我”的利益最大化 |
5.3.5 身份的影响 |
5.4 认知:低效参与经验的影响 |
5.4.1 冷漠的政治态度 |
5.4.2 参与方式 |
5.4.3 参与成本 |
5.5 利益:政治参与工具化 |
5.5.1 拆迁问题:遗留矛盾 |
5.5.2 经济利益:参与动机 |
第六章 园区开发项目干预社区政治参与路径拓展探讨 |
6.1 拓展路径分析 |
6.1.1 拓展主体分析 |
6.1.2 拓展内容分析 |
6.2 政府:培养基层治理资源 |
6.2.1 解决拆迁问题 |
6.2.2 完善社会保障 |
6.2.3 消除权力贫困 |
6.2.4 党员行动 |
6.2.5 转变维稳思路 |
6.3 社区居委会:吸收居民精英 |
6.3.1 去行政化 |
6.3.2 完善制度参与机制 |
6.3.3 提升工作能力 |
6.3.4 构建安置社区文化 |
6.4 社区组织: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和水平 |
6.4.1 社团建设 |
6.4.2 自治组织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5)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制造企业服务化内涵与商业模式 |
2.1.1 服务化的起源与内涵 |
2.1.2 服务化模式分类及演化 |
2.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实践影响 |
2.2.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要素 |
2.2.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绩效影响 |
2.3 质量管理实践及其绩效影响 |
2.3.1 质量管理实践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2.3.2 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 |
2.4 服务质量内涵与质量评价 |
2.4.1 服务质量的内涵与发展 |
2.4.2 服务质量的测量 |
2.5 现有文献评述 |
第3章 制造企业服务化模式选择与发展特点分析 |
3.1 服务化实践关键词提取 |
3.1.1 文献检索 |
3.1.2 文献计量分析与范围锁定 |
3.1.3 商业模式及关键词确定 |
3.2 基于大数据的自动文本分析 |
3.2.1 数据范围确定 |
3.2.2 数据收集与清洗 |
3.2.3 词频统计与检验 |
3.3 文本分析结果 |
3.3.1 数据分析结果概览 |
3.3.2 分类别服务化模式实践特点 |
3.4 研究结果讨论 |
3.4.1 服务化商业模式的实践选择与发展特点 |
3.4.2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质量管理实践要素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关系研究 |
4.1 理论基础与变量解释 |
4.1.1 服务化绩效实现的理论基础与变量选取 |
4.1.2 质量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与变量选取 |
4.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1 服务导向、服务创新能力、顾客反应之间的关系 |
4.2.2 质量管理实践各要素的作用 |
4.3 问卷调查与测量项修正 |
4.3.1 初始测量项开发与问卷形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测量项修正 |
4.4 研究模型实证分析 |
4.4.1 测量模型分析 |
4.4.2 共同方法偏差 |
4.4.3 结构模型分析 |
4.5 研究结果讨论 |
4.5.1 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绩效实现 |
4.5.2 质量管理实践对服务化绩效实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及其绩效影响研究 |
5.1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5.2 服务质量测量量表开发与检验 |
5.2.1 量表潜在测量项开发 |
5.2.2 数据收集与测量项精炼 |
5.2.3 测量量表确定 |
5.2.4 服务质量量表可靠性评估 |
5.3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绩效影响 |
5.3.1 假设提出与概念模型 |
5.3.2 服务质量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 研究结果讨论 |
5.4.1 制造企业的服务质量测量 |
5.4.2 制造企业服务质量的绩效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实践研究样本企业列表 |
附录B:文本分析Python代码(以“建议与咨询服务”关键词列表词频统计为例) |
附录C: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质量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D:关于车联网服务质量的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及其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2 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 |
2.1 师徒关系的相关研究 |
2.1.1 师徒关系的内涵及分类 |
2.1.2 师徒关系的维度及测量 |
2.1.3 师徒关系的影响因素 |
2.1.4 师徒关系对徒弟职业成功的影响 |
2.1.5 师徒关系研究小结 |
2.2 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 |
2.2.1 主动性人格的内涵 |
2.2.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
2.2.3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
2.2.4 主动性人格研究小结 |
2.3 人-组织匹配的相关研究 |
2.3.1 人-组织匹配的内涵 |
2.3.2 人-组织匹配的维度及测量 |
2.3.3 人-组织匹配的影响因素 |
2.3.4 人-组织匹配对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 |
2.3.5 人-组织匹配研究小结 |
2.4 职业成功的相关研究 |
2.4.1 职业成功的内涵 |
2.4.2 职业成功的维度及测量 |
2.4.3 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 |
2.4.4 职业成功研究小结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 |
3.1.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功 |
3.2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特殊性分析 |
3.3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及其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理论基础 |
3.3.2 理论推演及模型构建 |
3.3.3 假设提出 |
3.4 研究假设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及测量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研究 |
4.2.1 扎根理论的提出及应用 |
4.2.2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4.2.3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资料的分析 |
4.2.4 扎根理论的结果与讨论 |
4.3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结构的量化检验与量表开发 |
4.3.1 研究方法 |
4.3.2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3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4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直接影响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样本 |
5.1.3 测量工具 |
5.1.4 控制变量 |
5.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2.2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直接影响检验 |
5.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 |
6.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测量工具 |
6.1.3 控制变量 |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2.2 人-组织匹配的中介效应检验 |
6.2.3 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4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人-组织匹配的中介效应 |
6.3.2 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 |
6.3.3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与建议 |
7.3.1 高校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
7.3.2 指导教师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
7.3.3 青年教师层面的管理启示与建议 |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偏差成因分析及重估 ——以2020年预测结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 |
2.1.2 高等教育规模 |
2.1.3 高等教育规模预测 |
2.1.4 预测偏差 |
2.1.5 预测重估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更新约束理论 |
2.2.2 理性偏差理论 |
2.2.3 其他相关理论 |
第3章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偏差及成因分析 |
3.1 预测偏差分析 |
3.1.1 定性分析 |
3.1.2 定量分析 |
3.2 偏差成因之理论分析 |
3.2.1 信息更新约束 |
3.2.2 理性偏差 |
3.3 偏差成因之预测方法分析 |
3.3.1 传统预测方法的原理与缺陷 |
3.3.2 新兴预测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
3.4 偏差成因之政策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重估 |
4.1 基础模型的改进 |
4.1.1 logistic模型的改进与说明 |
4.1.2 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改进与说明 |
4.1.3 滚动回归模型的改进与说明 |
4.2 基础模型的计量结果与检验 |
4.2.1 模型表达式 |
4.2.2 计量结果与检验 |
4.3 方差-斜方差组合预测 |
4.3.1 方差-斜方差组合预测法的原理 |
4.3.2 方差-斜方差组合预测法的应用与检测 |
4.4 综合结果比较及检验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基本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5.2.1 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 |
5.2.2 引进使用新兴预测方法 |
5.2.3 重视教育智库队伍建设 |
5.2.4 保障科研人员学术独立性 |
5.2.5 做好高等教育普及化准备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8)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的学术进展 |
1.2.2 国外研究的知识图谱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解决主要问题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厘定 |
2.1.1 基层的政治表征 |
2.1.2 基层政府的题域界定 |
2.1.3 民生为本的概念分析 |
2.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结构化解读 |
2.2.1 内在基本要素:核心理念与基本理念 |
2.2.2 外部主体层次:政府与民众 |
2.2.3 结构化分析的功能与价值 |
2.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理论分析 |
2.3.1 学科视角: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多维分析 |
2.3.2 理论借鉴:“政在养民”与人民主权论思想 |
2.3.3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政府学说及公共服务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实践考察与教育机理 |
3.1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历史考察 |
3.1.1 革命阶段:民生解放“求生存” |
3.1.2 建政时期:民生发展“盼温饱” |
3.1.3 改革开放:民生幸福“共建共享” |
3.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教育机理 |
3.2.1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内容 |
3.2.2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途径 |
3.2.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教育的机制 |
3.3 本章小节 |
4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剖析 |
4.1 角色与身份认同的困境 |
4.1.1 角色认知模糊 |
4.1.2 政策执行偏差 |
4.1.3 服务意识不强 |
4.2 责任履行的困境 |
4.2.1 责任履行能力有待提升 |
4.2.2 责任履行机制亟需完善 |
4.2.3 责任履行制度环境尚未完善 |
4.3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之困的原因剖析 |
4.3.1 城市偏好的生成与固化 |
4.3.2 传统行政文化惯性桎梏 |
4.3.3 分层与分化的利益博弈 |
4.4 本章小节 |
5 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的路径探讨 |
5.1 营造民生为先的制度氛围 |
5.1.1 凸显政治语境的民生内涵 |
5.1.2 优化惠民政策的执行空间 |
5.1.3 转换民生改善的行政范式 |
5.2 夯实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 |
5.2.1 建立民生生态系统的共生机制 |
5.2.2 完善基层政府责任能力评估机制 |
5.2.3 健全基层政府民生绩效的评价机制 |
5.3 重塑民生为重的行政人格 |
5.3.1 强化权为民所用的内在约束 |
5.3.2 树立情为民所系的责任意识 |
5.3.3 深化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认同 |
5.4 本章小节 |
6 余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情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9)作者机构指数在期刊排名及作者合作模式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调研法 |
1.4.2 内容分析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1.4.4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期刊评价现状 |
2.1.1 国外期刊评价现状 |
2.1.2 国内期刊评价现状 |
2.2 期刊评价常用方法 |
2.2.1. 专家评价法 |
2.2.2 引文分析法 |
2.2.3 综合评价法 |
2.3 作者合作模式研究现状 |
2.4 作者机构指数(AAI) |
2.4.1 AAI的实施原理 |
2.4.2 AAI的发展 |
2.4.3 AAI面临的挑战 |
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AAI应用进展研究 |
3.1 数据采集与内容编码 |
3.2 AAI总体应用现状 |
3.3 论文样本的选择 |
3.4 AAI计算方法 |
3.5 Top机构集合的确立方法 |
4. AAI在图书情报期刊领域的应用研究 |
4.1 论文样本的选择 |
4.2 Top机构集合的确立 |
4.3 图书情报领域核心期刊AAI分析 |
4.3.1 AAI计算结果 |
4.3.2 不同Top机构集对AAI计算结果的影响 |
4.3.3 加权AAI结果分析 |
4.4 AAI排名结果与其它排名方法的比较 |
4.5 图书情报期刊作者合作模式研究 |
5. AAI在高等教育期刊领域的应用研究 |
5.1 论文样本的选择 |
5.2 Top机构集合的确立 |
5.3 高等教育领域核心期刊AAI分析 |
5.3.1 AAI计算结果 |
5.3.2 不同Top机构集对AAI计算结果的影响 |
5.3.3 加权AAI结果分析 |
5.4 AAI排名结果与其它排名方法的比较 |
5.5 高等教育期刊作者合作模式分析 |
6. AAI对不同学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
6.1 期刊排名的情况 |
6.2 作者合作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AAI应用于期刊排名的可行性 |
7.1.2 AAI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7.1.3 AAI的发展建议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图书情报和高等教育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 |
(10)基于国际论文发表的中国科学研究演进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科研产出评价与科学计量指标 |
1.2.2 国际合作对科研产出质量的影响 |
1.2.3 中国科研产出评价的文献综述 |
1.2.4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学术界的中国话题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与方法 |
2.3 学术界对中国话题兴趣的演变 |
2.4 海外华人扮演角色的演化 |
2.5 研究中国话题的主体演变 |
2.5.1 国家/地区层面-现状 |
2.5.2 国家/地区层面-动态 |
2.5.3 机构层面 |
2.6 中国话题研究的学科演变 |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发投入 |
3.3 自然科学产出现状与动态 |
3.4 自然科学学科结构与演化 |
3.4.1 学科分类模式 |
3.4.2 中国SCIE论文学科分布 |
3.4.3 科学覆盖图 |
3.4.4 学科结构演化 |
3.5 国际合作与自然科学发展 |
3.5.1 国际合作动态趋势 |
3.5.2 主要合作伙伴:现状与动态 |
3.6 自然科学研究的质量与影响力 |
3.6.1 质量和影响力的度量指标 |
3.6.2 质量和影响力的国际对比 |
3.6.3 质量和影响力的动态演进 |
3.6.4 学科的质量和影响力 |
3.7 项目资助与自然科学发展 |
3.7.1 自然科学研究资助体系 |
3.7.2 研究资助跟踪方法 |
3.7.3 资助动态与国际对比 |
3.7.4 资助率的学科差异 |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特征 |
4.1 引言 |
4.2 社会科学产出现状与动态 |
4.2.1 社会科学产出的动态趋势 |
4.2.2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产出对比分析 |
4.3 社会科学产出的聚集 |
4.3.1 区域产出聚集 |
4.3.2 机构产出聚集 |
4.4 社会科学研究合作分析 |
4.4.1 社会科学研究合作现状与动态 |
4.4.2 国际合作对象的动态演变 |
4.5 社会科学研究内容聚焦 |
4.5.1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分布和动态 |
4.5.2 中国情境下的社会科学研究 |
4.6 经费资助与社会科学发展 |
4.6.1 SSCI论文的基金资助 |
4.6.2 国际合作与基金来源 |
4.7 资助分析的偏差分析 |
4.7.1 资助分析的相关研究 |
4.7.2 资助信息收集的检索式 |
4.7.3 Web of Science资助信息收集的偏差 |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以及中国卓越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与方法 |
5.3 卓越研究的现状与动态 |
5.3.1 全球卓越研究的主要参与者 |
5.3.2 卓越研究相对比例演变 |
5.4 国际合作与卓越研究 |
5.4.1 卓越研究的国际合作趋势 |
5.4.2 国际合作与卓越研究 |
5.5 中国的卓越研究 |
5.5.1 中国卓越研究演变趋势 |
5.5.2 中国卓越研究主要参与者 |
5.5.3 国际合作与中国卓越研究 |
5.5.4 中国卓越研究领域分布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合作、财务资助与卓越研究质量 |
6.1 引言 |
6.2 假设 |
6.3 数据与变量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选择 |
6.3.3 变量描述 |
6.4 模型与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期刊影响因子 |
6.4.3 论文被引次数 |
6.4.4 国际合作作用时变性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论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贡献和创新 |
7.3 政策建议 |
7.4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情况 |
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认识与应用偏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质量分析及评价[J]. 阎亚红. 科技资讯, 2021(17)
- [2]省级电子政务政策的演化路径研究 ——基于八个试点省市政策文件分析[D]. 何桂洪.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4]园区开发型安置社区政治参与的研究 ——特征、形成因素及拓展[D]. 朱剑文. 东南大学, 2019(05)
- [5]质量管理实践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晓曦. 天津大学, 2019(06)
- [6]高校教师师徒关系及其对青年教师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D]. 刘锐剑.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0)
- [7]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偏差成因分析及重估 ——以2020年预测结果为例[D]. 胡顺顺.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8]基层政府民生为本理念养成研究[D]. 王青平.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9]作者机构指数在期刊排名及作者合作模式研究中的应用[D]. 朱婷婷. 南京大学, 2017(01)
- [10]基于国际论文发表的中国科学研究演进实证研究[D]. 刘维树.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 情报学论文; 政治参与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