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养殖农业双赢(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盛,余坤龙,倪雪颖,张慧[1](2021)在《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文中提出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2012年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概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成效,分析了当前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需要深入研究的技术趋势,为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汪桂宇,马晓,李学军,程军明[2](2020)在《淇河鲫稻田共生养殖技术》文中提出淇河鲫是河南省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类资源之一。淇河鲫产自豫北淇河,其体宽背厚,肉质鲜嫩,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淇河鲫稻田共生养殖技术,是一种综合养殖模式,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在淇河鲫稻田共生的实践中,稻田增产10%~12%,稻田收获淇河鲫1500 kg/hm2,合计增加净利润1.5万元/hm2左右。淇河鲫稻田养殖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李荣福,寇祥明,王守红,孙龙生,王曙光[3](2020)在《新中国稻田渔业发展的经验启示》文中提出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稻田渔业的发展成就和主要经验,根据稻田渔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体制、社会需求和经济政策条件,将新中国成立70年稻田渔业发展过程为三个发展时期,其中第一、第二发展时期,又分别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党和政府政策推动、稻田渔业理论与技术创新、经营方式转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稻田渔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原因,并对十八大之后,稻田渔业顺应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和新发展理念,进行生态化探索,在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安全、引导绿色健康生活和带动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沈玺钦[4](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何力,喻亚丽,甘金华,董立学,彭婕,陈建武,韩刚[5](2020)在《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作为中国加工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备受消费者的关注。本研究介绍了克氏原鳌虾的质量安全总体概况,围绕苗种、渔药、养殖环境、饲料、非规范用药、重金属残留、寄生虫和水产品流通等环节,针对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的现状和隐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保证苗种质量,加强饲料和非药品管理,完善行业标准、溯源体系等建议。本研究旨在促进克氏原螯虾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安全食用提供技术保障。[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01-12]
张小丽[6](2019)在《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都平原稻田资源丰富,有数百万亩冬水田,在不破坏耕作层、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继承传统并创新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通过以水养鱼、以渔促稻、稻鱼互利、生态经济效益同增,为成都市破解渔业发展瓶颈提供有效途径,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成都平原非常适合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生产上呈现出多样性,已经有一定养殖面积及一定技术研究的有“稻-鱼”、“稻-虾”、“稻-鸭-鱼”、“稻-鳅”、“稻-蛙”、“稻-鳖”、“稻-蟹”七种生产模式。同时,政府支持力度也较大,成都市出台《现代渔业发展奖励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实现种养效益增收3亿元以上。但长期以来受技术、观念等影响,我市稻田综合种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谈种养户和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作者近些年来从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示范的实践经验,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多角度探索与全方位研究,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过去推广示范的局限性,得出如下结果:成都平原稻田综合存在规划布局问题、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品牌问题等。即:(1)区域发展不平衡,新技术新模式覆盖率还不高;(2)产业基础薄弱,一二三产融合度还不够;(3)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种植养殖、农机农艺结合还不够;(4)产业化经营规模偏小,扶持政策时有时无;(5)品牌弱且杂,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发展建议:引入示范新品种、优化生产配置、研究新技术、开发新路径、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建立推广示范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培育重点品牌、加强引导宣传机制建设等建议,辐射带动全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即:(1)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2)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3)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4)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5)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唐黎标[7](2019)在《稻田养殖泥鳅的优点及其管理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地区,泥鳅作为一种杂食性淡水鱼,养殖方法简单,饲养技术容易被务农人员掌握,是一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生态养殖技术。一、稻田养殖泥鳅的优势稻田养殖泥鳅不但不会对稻田产生破坏,还可以进行土壤保护。国家大力推广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就是基于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能够促进国家耕地保护工作的进
李荣福,王守红,孙龙生,寇祥明,吴雷鸣[8](2019)在《建国70年稻田渔业的发展成就与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建国以来我国稻田渔业经历"三起三落"跌宕起伏。既有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极具研究价值。稻田渔业作为以生物为载体的自然经济过程,突破了传统单一粮食产业,成为集食物生产、保持水土、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弘扬文化、发展旅游等多功能的复合产业,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农业现代化的统一。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刘凯[9](2019)在《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经过近年提升和优化,推广实践发展起来的新的农业模式。最早是由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团队提出“稻渔共作”这个概念。与传统稻田养殖相比,新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以粮为主、生态优化、突出了产业化发展三个特征。稻渔综合种养因养殖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稻鱼养殖,稻虾养殖,稻蟹养殖等,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高效节能”的符合时代环保要求的新模式。稻渔共作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这种动物和植物共存的综合生态系统,是强于单独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和资源生产能力结合,成为水稻主产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抓手。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普遍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能够实现水稻化肥和农药减量,真正实现绿色高效生产。各地气候和地质条件不同,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不能够轻易在其它地方实现,各地需根据生产实际,通过示范和应用实践,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综合种养模式。本论文中,我们以宁夏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作为试验基地,从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为人工构建的复合稻渔生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求进一步发展。一、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本研究对光明渔场基地的两套流水池系统在2017年和2018年的草鱼生产情况和水体水质变化进行研究。其中草鱼产量,在2017年也达到了68.1kg/m3,2018年达到了76.8kg/m3;整个养殖期间,流水槽内和流水槽外塘中水质保持良好,极少使用“底改调水”类鱼药;现代渔业物联网的应用,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逐步实现了生产区域水质监控和智能管理,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更高效,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方式。二、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方面:本研究在光明渔场基地,主要选取了稻鳅系统、稻蟹系统和稻鱼系统(对照组)三块试验田作为试验田。在58月,分5次在三块试验田中采取环沟水样、环沟底泥和稻田泥样进行研究。根据宁夏2017年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报告,结合光明渔场基地以及周边种植户的情况,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亩产量大概为600kg/亩,水产品大概60kg/亩,收入2880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下,水稻亩产量700kg,收益1820元。在相同条件下,尽管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投入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在土地租金、水产苗种费、人工费等方面多投入11,250元/hm2,净利润也多3750元/hm2左右。本项目实现所有养殖水体在系统中循环利用,没有排放到外源环境,只通过补充黄河水源,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系统的大耦合,实现高产高生态的目标。三、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方面:本研究从银川市光明渔场的五种稻渔共作系统(稻鳅系统、稻虾系统、稻蟹系统和两个稻鱼系统)中共采样物种148尾(检测同位素88尾),生物种类10种。系统中生物δ13C值范围为-28.39‰-20.95‰,δ15N值范围为4.41‰14.49‰。其中δ15N值最低的是鲤鱼,最高的是黑鱼,都属于稻鱼系统,说明鲤鱼和黑鱼的生活环境以及摄食有所不同。δ13C最低的是鲢,最高的是蟹。营养级的范围在1.584.54之间,主要集中在2.53.8之间。鱼类平均营养级为3.0。营养级大于2.5的鱼类占总数的79%。其中台湾泥鳅和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的营养级最低;营养级大于3.0的占总数的53.4%,最高的为黑鱼,其营养级为4.54。其余营养级顺序分别为:梭鲈>鲢>蒙古红鲌>鳙>克氏原螯虾>中华绒鳌蟹>异域银鲫“中科三号”>台湾泥鳅。本研究旨在为系统中主要生物提供基础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宁夏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渔业资源营养结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池塘养殖和稻田综合养殖结合起来,用池塘的肥水来种植水稻,用稻田净化的清水来养鱼,从而达到“以渔肥田、以田净水、尾水零排放”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目标。研究表明,饲料中被有效利用的氮含量大约占2027%、磷含量大约占824%,大部分都在池塘中沉积、浪费;而稻田水稻对池塘尾水中的氮、磷的去除率非常高,均达到70%以上。经过在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两年的试验证明,我们创新的综合生产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新模式,值得继续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吴伟,陈家长,邴旭文[10](2018)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稻渔综合种养可使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从平面生产转变为立体生产,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综述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发展概况,阐明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及与之配套的稻田工程技术、安全植保技术、安全施肥技术、鱼病防治技术、水质管理技术的实施过程,指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展望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重点研究方向。
二、稻田养殖农业双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养殖农业双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阶段 |
1.1 1949—1977年的探索过渡期 |
1.2 1978—1994年的平稳增长期 |
1.3 1995—2011年的快速增长期 |
1.4 2012年起的绿色增长期 |
2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的重要文化遗产 |
3 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成效 |
3.1 保持了水稻产量的相对稳定 |
3.2 促进了渔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3.3 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
3.4 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 |
4 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稻渔综合种养的开沟问题 |
4.2 人放天养质量差的问题 |
4.3 农田其他生物侵害的问题 |
4.4 土壤质量次生潜育化的问题 |
4.5 稻田水产养殖规格质量的问题 |
5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技术趋势 |
5.1 适合不同稻区的优质多抗水稻品种和稻田养殖渔类品种选择 |
5.2 不开沟和严控10%以内的稻田养殖模式 |
5.3 病虫草害和为害生物的绿色生态防控 |
5.4 机械化、信息化管理技术需求 |
(2)淇河鲫稻田共生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稻田选择 |
1.2 稻田建设 |
1.3 水稻苗种选择 |
1.4 鱼苗选择 |
1.5 稻田种植和投放鱼苗 |
1.6 日常管理 |
1.6.1 饲料投喂 |
1.6.2 稻田施肥 |
1.6.3 病害防治 |
1.6.4 日常巡田 |
1.6.5 定期检测 |
2 试验结果 |
2.1 收获上市 |
2.2 每亩净收入 |
3 讨论与分析 |
3.1 淇河鲫稻田养殖共生体系的价值 |
3.2 稻田淇河鲫养殖的经济效益 |
3.3 稻田淇河鲫养殖的生态效益 |
3.4 稻田淇河鲫养殖的问题 |
3.5 稻田淇河鲫养殖的推广 |
4 结论 |
(3)新中国稻田渔业发展的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后稻田渔业历史分期 |
2 传统稻田渔业发展时期 |
2.1 传统稻田渔业快速扩展阶段 |
2.2 传统稻田渔业曲折徘徊阶段 |
3 现代稻田渔业科学发展时期 |
3.1 稻田渔业快速扩张阶段 |
3.1.1 规模与生产水平全面提升 |
3.1.2 政府与政策强力推动 |
3.1.3 理论与技术创新推动 |
3.2 稻田渔业适应市场发展阶段 |
3.2.1 政府和部门推动 |
3.2.2 技术创新推动 |
3.2.3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带动 |
3.3 稻田渔业科学发展经验 |
3.3.1 建立利益机制,经济利益与生产成果挂钩 |
3.3.2 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 |
3.3.3 建设田间工程,防范自然风险 |
3.3.4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产增效 |
3.3.5 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模经营 |
4 现代稻田生态渔业建设时期 |
4.1 稻田渔业生态化探索 |
4.2 稻田渔业的湿地生态功能 |
4.2.1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
4.2.2 治理污水,预防疾病 |
4.2.3 蓄水保土,防控洪涝 |
4.3 稻田渔业提升生态安全 |
4.4 稻田渔业引导绿色健康生活 |
4.5 稻田渔业带动生态文化旅游 |
4.6 现代稻田生态渔业的发展经验 |
(4)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条件 |
2.1.2 精养鱼塘系统 |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稻蟹共生系统 |
3.1.2 循环沟渠系统 |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
4.3 .讨论 |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
7.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
1.1 产业总体概况 |
1.1.1 养殖产量 |
1.1.2 产业产值 |
1.1.3 养殖规模 |
1.1.4 养殖模式 |
1.1.4.1 稻虾模式 |
1.1.4.2 池塘主养模式 |
1.1.4.3 虾蟹池塘混养模式 |
1.2 产品质量概况 |
1.3 近十年该种类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
2 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
2.1 苗种 |
2.2 渔药 |
2.3 养殖环境 |
2.4 饲料 |
2.5 非规范用药 |
2.6 重金属残留 |
2.7 生物危害-寄生虫 |
2.8 水产品流通 |
3 对策和建议 |
3.1 管理政策措施建议 |
3.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
3.3 应急预案储备 |
3.4 前瞻性建议 |
(6)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概念 |
2.2 循环经济的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定义 |
2.2.2 循环经济型农业 |
2.3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物学原理 |
2.4 稻田综合种养的生态学原理 |
2.4.1 稻田综合种养生态系统的构成分析 |
2.4.2 稻田综合种养系统的良性循环 |
第三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现状 |
3.1 国内外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1 国内稻田综合种养历史与现状 |
3.1.2 国外稻田综合种养历史和现状 |
3.2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由来 |
3.3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历程 |
3.4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生产模式 |
3.4.1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
3.4.2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
3.4.3 “稻-鸭-鱼”综合种养模式 |
3.4.4 “稻-鳅”综合种养模式 |
3.4.5 “稻-蛙”综合种养模式 |
3.4.6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 |
3.4.7 “稻-蟹”综合种养模式 |
3.5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发展特点 |
3.5.1 稻田综合种养已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格局 |
3.5.2 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大 |
3.5.3 成都市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日趋成熟,效益趋于稳定 |
3.5.4 科技支撑力度大,技术推广普及 |
3.5.5 综合效益高,示范引领到位 |
3.6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的推广前景 |
3.7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
3.7.1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7.2 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
3.7.3 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
4.1 稻田综合种养规划布局问题 |
4.2 劳动力技术要求高和人力资源问题 |
4.3 技术推广和引导机制问题 |
4.3.1 产业化发展的配套体系不完善 |
4.3.2 资金缺乏、引导机制不完善 |
4.3.3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
4.4 品牌建设问题 |
第五章 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建议 |
5.1 合理规划,适当集中连片发展 |
5.2 建立养殖与推广基地,提供推广渠道 |
5.2.1 建设稻田综合种养标准化示范区 |
5.2.2 完善稻田综合种养产品营销管理体系 |
5.2.3 培育和宣传农产品知名品牌 |
5.2.4 稻田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
5.2.5 培育稻田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 |
5.2.6 健全和完善科技推广平台 |
5.3 提高认识,健全政策扶持引导机制 |
5.3.1 完善扶持政策 |
5.3.2 探索金融服务政策 |
5.3.3 建立规范诚信市场 |
5.4 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稻田养殖泥鳅的优点及其管理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一、稻田养殖泥鳅的优势 |
二、日常管理工作与注意事项 |
1. 稻田的选择与种植。 |
2. 泥鳅的放养准备。 |
3. 肥料的管理。 |
4. 泥鳅的投喂。 |
5. 水位的控制。 |
6. 药物的使用。 |
7. 疾病的防控。 |
8. 日常的巡塘。 |
9. 其它注意事项。 |
(8)建国70年稻田渔业的发展成就与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田渔业适应市场发展阶段 |
1.1 政府和部门推动 |
1.2 技术创新推动 |
1.2.1 稻田渔业田间工程提升 |
1.2.2 稻田渔业养殖品种扩展 |
1.2.3 稻田渔业立体开发探索 |
2. 现代稻田生态渔业建设时期 |
2.1 稻田渔业生态化探索 |
2.2 提升稻田渔业湿地生态功能 |
2.2.1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气温 |
2.2.2 净化水质,治理生活污水 |
2.2.3 蓄水保土,防控洪涝灾害 |
2.3 稻田渔业提高生态安全 |
2.4 稻田渔业引导绿色健康生活 |
2.5 稻田渔业带动生态文化旅游 |
(9)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鱼共生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2 稻蟹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3 稻虾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
1.2.4 稻渔共生系统的整合和展望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宁夏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光明渔场基地介绍 |
2.1.2 系统组成 |
2.1.3 池塘工程化建设内容 |
2.1.4 设备安装 |
2.1.5 鱼种放养 |
2.1.6 饲养投喂及水质管理(养殖旺季) |
2.1.7 水质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流水槽养殖草鱼产量 |
2.2.2 水质变化 |
2.3 讨论 |
2.3.1 流水槽产量情况 |
2.3.2 流水槽水质变化情况 |
2.3.3 流水槽污染处理问题 |
第三章 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稻鱼共生单元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塘口布局和生产情况 |
3.1.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稻鱼系统pH值变化 |
3.2.2 三种稻鱼系统盐度变化 |
3.2.3 三种稻鱼系统三态氮的变化 |
3.2.4 三种稻鱼系统全磷和钾的变化 |
3.2.5 稻鱼共生系统的水体其它水质变化 |
3.2.6 不同稻渔工作模式下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 |
3.3 小结 |
第四章 银川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处理 |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养殖系统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
4.2.2 各塘口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
4.2.3 各养殖系统中生物营养级情况 |
4.2.4 同一系统不同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
4.2.5 不同系统中同一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
4.3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流水池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 |
5.2 稻渔共作系统下环沟水化学指标和土壤指标的分析方面 |
5.3 稻渔共作系统中同位素特征方面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 |
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现状 |
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 |
2.1.1 增产增效研究 |
2.1.2 稻田工程技术 |
2.1.3 安全植保技术 |
2.1.4 安全施肥技术 |
2.1.5 鱼病防治技术 |
2.1.6水质管理技术 |
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 |
3 稻渔综合种养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
4 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研究方向 |
4.1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种养要素优化 |
4.2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物质平衡特征研究 |
4.3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研究 |
4.4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研究 |
4.5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 |
4.6 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研究 |
5 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前景 |
四、稻田养殖农业双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J]. 王强盛,余坤龙,倪雪颖,张慧. 中国稻米, 2021(04)
- [2]淇河鲫稻田共生养殖技术[J]. 汪桂宇,马晓,李学军,程军明. 河南水产, 2020(04)
- [3]新中国稻田渔业发展的经验启示[J]. 李荣福,寇祥明,王守红,孙龙生,王曙光.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02)
- [4]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克氏原螯虾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与分析[J]. 何力,喻亚丽,甘金华,董立学,彭婕,陈建武,韩刚.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1)
- [6]成都平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D]. 张小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稻田养殖泥鳅的优点及其管理注意事项[J]. 唐黎标. 渔业致富指南, 2019(20)
- [8]建国70年稻田渔业的发展成就与历史经验[J]. 李荣福,王守红,孙龙生,寇祥明,吴雷鸣.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4)
- [9]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D]. 刘凯.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10]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J]. 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吴伟,陈家长,邴旭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