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江苏税收收入大丰收(论文文献综述)
冯学峰[1](2011)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我国的弱质产业,也是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最重的产业。中国是遭受农业巨灾风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农业巨灾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中国农业不断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农业巨灾风险也更为集中且损失更大。然而,中国的保险与再保险市场在农业保险方面却一直处于效益低下的状态,从而使保险与再保险公司缺乏经营农险的积极性,大部分的农业巨灾损失最终也只能靠农户自己承担以及政府的灾后救济。目前,我国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机制不健全,分散机制单一,抗击巨灾风险的能力脆弱。近几年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农业再保险体系建设的支持,使得农业保险覆盖面显着扩大,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弊端也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美国、墨西哥及日本等三个典型国家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外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模式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回顾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中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局限性。最后针对中国当前农业巨灾风险保险制度的缺陷,并结合中国保险体制机制方面的实际情况,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险分散机制的模式及其基本框架,并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论证了农业巨灾债券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现实选择。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政策性农险试验对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探索来看,我国发展农业巨灾必须坚持走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结合的道路,因地制宜,开展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对我国农业巨灾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巨灾再保险与巨灾证券化产品均发展不完善,不能满足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要求,也说明了我国潜在的农业巨灾保险需求量巨大。2、通过对国外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研究分析,认为在强有力的立法保障下我国发展农业巨灾保险需走强制与自愿结合的道路,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财政补贴,通过成立专门的再保险机构和再保险基金保障机制的可操作性。3、基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面广量大的现实,分设国家和省级农业巨灾基金,能较好地解决完全由中央政府承担巨灾风险的不足,促使各个地区更好地履行分担巨灾风险的职责,不断完善区域性农业巨灾风险保险的体制机制。建立以政府引导、商业运行、财政支持、再保险与资本市场配套的多元化巨灾风险保险模式,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有机结合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可有效提高中国农业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2](2008)在《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苏政办发[2008]122号2008年12月5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赵文先[3](2008)在《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是攻坚克难的基础产业,也是名副其实的母亲产业。然而,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因为突出的“钱、粮、地、人、权”矛盾,也成为世界上最难解决的“三农”问题,这其中农民的收入问题又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民收入特别是种粮农民收入问题又与粮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相生相克,矛盾重重,进而牵动着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和社会稳定,成为当前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运用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手段(以下简称双重支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大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和粮农增收目标(以下简称两种目标)的公共品供给力度,并促进双重支持手段的协调运作,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人试图在多学科、宽领域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总结、甄别、筛选和提炼有助于更好实现双重目标的共性规律,提出运用双重支持手段(提供公共品)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这对矛盾的制度框架,以期为农业的和谐治理和发展提供指导。本文在充分占有、消化和吸收国际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学科门类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寻找影响双重目标的主要变量出发,去发现双重支持最有效的作用领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多个分析模型,籍此考察各种支持方式的强度和有效性;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经历了从实践——理论——构建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过程;采取系统分析、结构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层面研究双重支持可能采用的单项政策和组合政策。为此,本文将实体研究框架安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研究,即本文主旨研究的基础和背景,包括研究的理论导向和两种目标的内涵及其冲突与协调;第二层次为主旨研究,全面回答实现两个目标的双重支持及其具体方式,是基础研究推导出的必然结果。第三层次为归纳总结,主要从更为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对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性进行论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如下:1、完整提出国家粮食安全分为战略粮食安全与常规粮食安全的系统论述并贯穿研究全过程。基于粮食生产的自然和技术属性,将粮食生产安全称为战略粮食安全(基础安全);基于粮食的社会经济属性,将粮食流通和消费安全统称为常规粮食安全(次级安全)。这组粮食安全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回答如何认识我国粮食生产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如何正确处理安全的粮食供给潜力和安全的粮食保障能力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在近中期需要切实坚守的基本粮食安全禁区,并以耕地为例对战略粮食安全进行了评估,基本结论是,未来10年我国18亿亩耕地的底线是不可能守住的,粮食供给偏紧将成为常态,为此,需要主动调整常规粮食安全政策,实行可调控的供给偏紧的总量平衡策略。这些观点和研究结论对调整和校准双重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对农民收入增长构成的均衡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由农业工资率、非农就业工资率和非农就业比例决定。农民增收在理论上存在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完全取决于非农工资增长,农民收入问题就演变成非农就业问题;二是非农就业机会为零的情形,即粮农增收完全依赖粮食种植业工资率的增长,短缺条件下增加粮食供给可使粮农增收;过剩条件下增加供给会使粮农收入绝对下降。而现实中的常态情形却是粮农兼业化,其生产函数就表现为稳定的自用粮生产和基于增收目的的商业化生产的集合体。对影响粮农收入相关因素的定量分析(因子分析模型)表明,各因素对粮农收入的影响排序依次为农民自身的物质投入>政府对农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和市场活跃程度>政府重视程度和直接补贴水平>农民的医疗、卫生、文教支出和税负程度>农业气象状况。这些结论为研究双重支持政策的优先顺序提供了实证基础。3、揭示了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之间的尖锐冲突。一般情况下,只有战略粮食安全才与粮农收入高度相关,常规粮食安全则与农民收入没有直接的制度关联。粮食安全目标会抑制粮农增收目标的实现,在这种刚性限制下,粮农收入最大化的极限产量就是维持国内粮食紧张平衡的基本供给量,因此,实现粮农增收目标,必须在粮食安全目标及其政策以外,单独研究其收入支持措施,这就需要研究双重支持各自的独立支持领域及其协调问题。4、将两种目标导向的公共财政支持首次细分为单独瞄准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单一目标和同时兼顾两种目标的不同支持领域,并按各自功能设计不同职能的公共品,为今后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措施厘清了理论边界,有助于提高制度安排的效率,也有助于政府决策层充分了解各个政策单元的正负效应和优先顺序,优化政策组合,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例如提出改革现行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和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实施瞄准战略粮食安全目标的粮农综合直接补贴,并配套实行国家粮食目标价格保护制度;瞄准常规粮食安全目标,建立适应偏紧平衡需要的粮食安全储备制度,这项储备制度应包括国家战略储备、地方应急储备和市场缓冲储备三个层级;瞄准粮农增收目标实施粮农土地收益增厚工程,实行扩大农村内需导向的粮农收入脱钩补贴制度,加快建立以公平为核心价值的农村社会保障;兼顾双重目标需要支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粮食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5、两种目标导向的农村金融制度要以国家公共财政为诱导,农业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支撑,农业、社保、医疗等政策性保险和民间性、地方性金融为补充,建立大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全方位增强支农、助农和扶农功能,在公共财政的配合下,区别两种目标的不同功能,分门别类进行直接支持和诱导支持,大量提供急需、有效、实用的公共性金融产品,发挥市场增进(market enhancing)和经济孵化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提供或引致提供“新的收入流”1。近期,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优先领域应为农民粮食等农产品变现、粮食安全储备体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和粮食产业化经营等;中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应为农村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创业企业等。6、加强两种目标导向下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与配合,科学设定双重支持提供各类公共品的优先序,近期,应以建立为实现两个目标的输血机制为主,相应地,支持手段上以公共财政支持优先,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公共财政的诱导和配合下发挥支持职能,着力解决关键公共品供给,培育混合资本或私人资本参与提供准公共品的必要条件;中长期,应以建立造血机制为主,相应地,支持手段上应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先主导、公共财政隐性支撑,强力诱导混合资本或私人资本多元化地提供准公共品或俱乐部物品。7、支持两个目标的公共品供给需要公共政策提供有效制度保障,为此,公共政策要以公平分配社会价值、合理把握干预范围、科学选择政策工具(policy instruments)和强力推动制度变迁为主要诉求,并从纵向、横向和过程三个方面加强协调性建构。
巴志鹏[4](2005)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我国农民负担渐趋沉重。农民负担过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改革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农民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规律,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新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 8 章。第一章是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回顾。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负担之苦。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章写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从整体上介绍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诸多负担的全貌和演变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也使得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农民的税内税外负担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农民负担遂演变成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第三章剖析农民负担过重带来的不良后果。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广大农村市场就启动不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乏力。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四章分析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经济、政治原因。农业税制的缺陷和弊端、分税制的不完善、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等等都对农民负担造成很大影响,但农民负担过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五章写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种种努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张小兰[5](2003)在《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新历史转型时期:一是中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加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加速向现代集约型转变;三是中国经济社会由“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四是中国农业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被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整个国家小康社会建设的短边限制,没有农村的小康社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社会。不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三农”问题,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从“三农”问题的关系来看,农民问题是核心;而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收入问题。事实上,从目前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针对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专家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县乡村镇,许多地区也“穷则思变”进行了各类实验。但至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走低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改观。所以,如何有效地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已成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引起了理论界与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笔者选择经济转型中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农民收入问题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以研究,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理论及其重要意义,对197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进行了历史考察,从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两个层面分别解析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并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了系统思考与对策设计。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相关理论犷其中对农民收入的相关概念、重视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国内农民收入有关理论、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等方面概述。第二部分主要对经济转型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农民收入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农民收入现状的比较研究;对农民收入现状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要求的差距及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证。第三部分主要对经济转型进程中农民收入现状的区域实证分析,其中包括对我国非农产业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成因作了简单归纳。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因素分析其中包括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农产品价格制度、户籍制度与流动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支持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与论证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非制度性因素分析,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运行与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加入wTO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等方面。第六部分主要对我国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其中包括我国应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新型农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税费制度;调整农村土地制度;调整农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性农业;重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具体对策。 本文较有新意的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有: 1.将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为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并提出制度性因素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决定着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走势,而非制度性因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期影响很大,也是不可忽视的。 2.将“农业绿色全程产业链条”概念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之中,并指出在农产品市场普遍饱和情况下延长,健全“农业绿色全程产业链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出路所在。 3.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概念。新型农村工业化除了具有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之外,还包括了从生物工程技术带动农村工业化、以绿色产品的国际化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界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包括传统城镇化的内涵,而且还包括了集镇化、村镇化以及以市场化和人口与企业化集群化来带动城镇化的内涵。 5.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新时代,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实现农业知识化为目标.并将农业知识化的内涵界定为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扩大知识资本投入量,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从而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过程。 6.在传统农业集约化经营范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内涵,并就促进新型农业集约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举措。
二、2003年江苏税收收入大丰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江苏税收收入大丰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主要特色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巨灾风险属性的理论分析 |
2.1 农业巨灾风险 |
2.1.1 农业巨灾风险及其分散机制 |
2.1.2 农业巨灾的界定标准 |
2.2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发生现状及其损失 |
2.3 农业巨灾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
2.3.1 农业巨灾的识别 |
2.3.2 农业巨灾风险灾害链分析 |
2.4 农业巨灾风险综合效应分析 |
2.4.1 农业巨灾造成的直接损失与外延损失 |
2.4.2 农业巨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
2.5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2.5.1 农业巨灾与自我救助 |
2.5.2 农业巨灾与社会救助和政府救济 |
2.5.3 农业巨灾与保险补偿 |
第三章 国外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管理经验 |
3.1 国际不同农险制度下的巨灾风险分散模式 |
3.2 美国的私营、部分补贴的"单轨制"模式 |
3.3 墨西哥的公共合作、部分补贴、自愿模式 |
3.4 日本的公共、部分补贴、强制共济组合模式 |
3.5 各国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 |
第四章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现状分析 |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探索 |
4.2 传统的再保险分散管理机制 |
4.3 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
4.4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存在的问题 |
4.4.1 政府承担风险过度集中 |
4.4.2 资本市场作用较小,承保能力有限 |
4.4.3 逆向选择问题比较明显 |
第五章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构建 |
5.1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选择的基本原则 |
5.1.1 政策扶持原则 |
5.1.2 服务"三农"原则 |
5.1.3 非营利原则 |
5.1.4 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
5.2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的思路 |
5.3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模式选择及设计 |
5.4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途径 |
5.4.1 农业巨灾风险再保险 |
5.4.2 国家级和省级农业巨灾基金 |
5.4.3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 |
5.5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相关保障 |
5.5.1 落实完善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 |
5.5.2 完善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 |
5.5.3 法律、法规的支持 |
5.5.4 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
第六章 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现实选择——农业巨灾债券 |
6.1 农业巨灾债券 |
6.2 农业巨灾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
6.3 农业巨灾债券发行方案设计 |
6.3.1 运作模式 |
6.3.2 触发机制 |
6.3.3 发行的基本程序 |
6.3.4 债券利率定价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撰写的论文 |
(3)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三农”的首要问题 |
1.1.2 解决的关键路径 |
1.2 研究综述 |
1.2.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2.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研究的理论导向 |
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导向 |
2.1.1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 |
2.1.2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导向 |
2.2.1 基本理论概要 |
2.2.2 两种目标与两种支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3 公共财政政策理论导向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公共财政政策理论 |
2.3.3 公共品、农村公共品与粮食的准公共品属性 |
2.4 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和协调配置的金融理论导向 |
2.4.1 以金融资源协调配置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对协调配置农村金融资源的理论描述 |
3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
3.1 对粮食安全目标的讨论 |
3.1.1 战略粮食安全与常规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
3.1.2 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指标 |
3.1.3 战略粮食安全能力评估:以耕地为例 |
3.1.4 常规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供给偏紧的总量平衡 |
3.2 对粮农增收目标的讨论 |
3.2.1 农民收入状况的经验分析 |
3.2.2 农民收入构成与增长的均衡分析 |
3.2.3 粮农收入增长模型 |
3.2.4 粮农增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3.2.5 制约粮农民增收的综合因素分析 |
3.3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
3.3.1 理论必然与现实相悖: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的尖锐冲突 |
3.3.2 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协调统一 |
4 实现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支持 |
4.1 流通和消费视角:我国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证研究 |
4.1.1 对我国粮食补贴机制和效果的实证分析 |
4.1.2 对接WTO《农业协定》的国内粮食补贴政策调整方向 |
4.2 生产视角:公共财政支持粮农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
4.2.1 粮食保护价格制度 |
4.2.2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
4.2.3 粮食生产资料补贴 |
4.3 公共财政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国际经验比较 |
4.3.1 主要国家(地区)公共财政支持的做法 |
4.3.2 启示与借鉴 |
4.4 保障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的公共品及其供给方式 |
4.4.1 瞄准粮食安全保障单一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4.4.2 瞄准粮农增收单一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4.4.3 兼顾粮食安全目标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品供给 |
5 实现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目标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 |
5.1 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讨论 |
5.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范畴 |
5.1.2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制度变迁过程与功能缺陷 |
5.1.3 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增收导向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构建 |
5.2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
5.2.1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比较 |
5.2.2 主要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分析透视 |
5.3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影响(传导)机制 |
5.3.1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特殊意义 |
5.3.2 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传导)机制 |
5.3.3 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 |
5.4 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支持方式 |
5.4.1 保障战略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持方式 |
5.4.2 保障常规粮食安全的主要支持方式 |
5.5 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民长期增收的支持方式 |
5.5.1 直接支持方式 |
5.5.2 诱导支持方式 |
6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协调(代本文总结) |
6.1 两种目标导向下双重支持方式的协调与配合 |
6.2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优先序 |
6.3 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公共政策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4)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土地家庭承包制下中国农民负担研究状况述评 |
三、本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 |
一、秦汉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二、隋唐时期的农民负担 |
三、宋元时期的农民负担 |
四、明清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五、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农民负担 |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负担 |
第二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负担的状况 |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农民负担 |
二、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农业各税负担 |
三、土地家庭承包制推行以后我国农民承担的税外负担 |
四、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五、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的区域差别 |
第三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危害 |
一、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
二、农民负担过重对扩大内需政策绩效的影响 |
三、农民负担过重对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形象以及对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四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症结 |
一、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我国农民负担 |
二、我国的农业税制与农民负担 |
三、分税制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影响 |
四、乡镇行政、财政体制缺陷对农民负担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 |
一、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期:制止“三乱”、规范农民负担 |
二、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遏制恶性案件发生,强化领导干部责任 |
三、世纪之交:费改税、理顺税费关系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实践的绩效分析 |
一、“三令五申”减农负绩效不佳现象分析 |
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 |
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及国外涉农税制借鉴 |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制考察 |
二、我国历史上农业税制沿革的启示 |
三、国外涉农税制概述 |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八章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路径探讨 |
一、统筹城乡发展,早日完成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到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
二、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儿 |
三、增收是减负的关键一环: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农民收入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农民收入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 |
2.1.2 农民收入 |
2.1.3 农民收入分类 |
2.2 重视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有关论述 |
2.2.2 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保障农民收入问题的有关理论 |
2.2.3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对农民收入问题的相关论述 |
2.3 国内农民收入有关理论评述 |
2.3.1 制度非均衡论 |
2.3.2 不完全信息论 |
2.3.3 不完全信息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
2.3.4 帕累托无效率理论 |
2.3.5 资源禀赋学说 |
2.4 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提高农民收入 |
2.4.1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内涵解析 |
2.4.2 农村小康: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 |
2.4.3 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切入点 |
3 经济转型进程中农民收入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经济转型时期农民收入的历史回顾 |
3.1.1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 |
3.1.2 第二阶段(1985-1990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 |
3.1.3 第三阶段(1991-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 |
3.1.4 第四阶段(1997-今):农民收入缓慢下滑 |
3.1.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总体特征 |
3.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的总体特征 |
3.2 中国农民收入现状的比较分析 |
3.2.1 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内部比较分析 |
3.2.2 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比较分析 |
3.2.3 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地区比较分析 |
3.3 农民收入现状与农村全面小康要求的差距及因素分析 |
3.3.1 农民收入现状与农村全面小康要求的差距 |
3.3.2 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分析 |
4 经济转型进程中农民收入现状的区域实证分析 |
4.1 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
4.1.1 江苏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1.2 浙江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2 农业大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
4.2.1 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2.2 四川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3 民族地区农民收入现状的实证分析 |
4.3.1 对贵州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3.2 对内蒙古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
4.4 对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成因的简单归纳 |
4.4.1 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薄弱 |
4.4.2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4.4.3 农业经营方式发展落后 |
4.4.4 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下降 |
4.4.5 农业长期投入偏低 |
5 经济转型期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
5.1 农村土地制度 |
5.1.1 土地承包制对农民收入的激励作用减小 |
5.1.2 适度规模经济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5.1.3 土地发展权尚未进入法律体系 |
5.2 农村税费制度 |
5.2.1 减轻负担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
5.2.2 农民负担的演化过程 |
5.2.3 减负问题的核心:农村税费负担 |
5.2.4 农村税费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 农产品价格制度 |
5.3.1 农产品价格变动 |
5.3.2 农产品供求格局变化 |
5.3.3 农产品价格补贴 |
5.3.4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
5.4 户籍制度与流动制度 |
5.4.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
5.4.2 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减弱 |
5.4.3 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
5.4.4 城乡间的劳动力转移进展不畅 |
5.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5.5.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现状 |
5.5.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5.6 农村金融支持制度 |
5.6.1 金融支持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意义 |
5.6.2 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6 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非制度性因素分析 |
6.1 宏观经济运行与农民收入增长 |
6.1.1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分析 |
6.1.2 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2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
6.2.1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评述 |
6.2.2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及其加快农业技创新的道路选择 |
6.2.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3 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 |
6.3.1 我国农民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
6.3.2 农民文化素质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6.4 加入WTO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
6.4.1 加入WTO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积极影响 |
6.4.2 加入WTO与农民收入增长的消极影响 |
7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措施 |
7.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7.1.1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
7.1.2 加强农村集体组织的力量 |
7.1.3 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结合发展 |
7.1.4 促进支柱产业的形成 |
7.1.5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 |
7.1.6 加强产业组织建设 |
7.2 新型农村工业化进程 |
7.2.1 农村工业化和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
7.2.2 新型农村工业化及其对策 |
7.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7.3.1 政策保障 |
7.3.2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7.3.3 新型农村城镇化 |
7.4 深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
7.4.1 改革的原则 |
7.4.2 改革的方向 |
7.4.3 改革对策 |
7.5 调整农村土地制度 |
7.5.1 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7.5.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 |
7.6 调整农业结构 |
7.6.1 市场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依据 |
7.6.2 把握调整的关键环节 |
7.6.3 转换政府职能 |
7.6.4 提高农民素质 |
7.7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7.7.1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
7.7.2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策略思考 |
7.8 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 |
7.8.1 新型农业集约化的特点 |
7.8.2 新型农业集约化经营与农民增收 |
7.8.3 促进新型农业集约化的对策思考 |
7.9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
7.9.1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7.9.2 我国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类型 |
7.9.3 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则与途径 |
7.10 重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7.10.1 在网络经济平台上重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7.10.2 建立社会化服务型专业协会和专业化服务网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论文 |
声明 |
致谢 |
四、2003年江苏税收收入大丰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D]. 冯学峰. 江苏大学, 2011(05)
- [2]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J].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24)
- [3]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赵文先.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4]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巴志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5]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张小兰. 四川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