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原因分析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原因分析

一、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理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沈偲[1](2020)在《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建立并验证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筛选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宫腔镜检查。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检查且同时进行过TVS检查的5114例病例资料作为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评分体系的建立数据和验证数据。观察我院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疾病发病趋势及分布,了解宫腔镜检查和TVS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患者临床信息进行评估,确定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子。根据Logisticβ回归系数分别对这些预测因子进行赋分,以建立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对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其校准能力。结果:我院从2007年开展宫腔镜检查和手术以来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2014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占比最高的病种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的诊断效能显着高于TVS(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ET增厚、有绝经后出血、分娩次数少、BMI高是EC和AEH患者共同危险因素,ET值异常(即绝经前病例ET≥8mm或绝经后出血病例ET≥4mm或绝经后无出血病例ET≥11mm,1分)、年龄≥45岁(1分)、分娩次数≤1人(1分)、BMI≥24kg/m2(2分)、TVS提示有血流信号(2分)和血流信号丰富(7分)、宫腔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占位(5分)、有绝经后出血或有异常子宫出血(17分)是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预测因素。按照评分计算小于10分的患者为低危患者,在建模组中的AUC为0.918(P<0.001,95%CI:0.908-0.928),预测灵敏度为0.928,特异度为0.908;在验证组中的AUC为0.931(P<0.001,95%CI:0.914-0.948),预测灵敏度为0.952,特异度为0.910;所有患者的AUC为0.921(P<0.001,95%CI:0.912-0.930),预测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909。结论:本研究基于患者临床特征所建立的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具有很高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当方法二评分<10分可进行随访,评分≥10需进行宫腔镜检查,可筛查低危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

钮玉琴[2](2020)在《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从1994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废弃"更年期"而推荐采用"围绝经期"一词。围绝经期是逐渐成为近几年妇科研讨热门话题,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患者333例的临床特点及所有的病史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33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情况,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改变、分泌期改变子宫内膜)有87例占26.1%;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共211例,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息肉(52例占15.6%)、子宫平滑肌瘤(19例占5.7%)、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78例占23.4%)、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28例占8.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4例占10.2%);子宫内膜癌变有35例占10.5%,单因素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各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年龄、BMI、产次、高血压病史、宫内节育器、家族肿瘤病史、子宫出血病程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情况、肿瘤标记物与子宫内膜的不同病变情况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得到不同年龄组(40~45岁、45~50岁、50~55岁)和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内膜病变程度的良恶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围绝经期女性比例的上升,异常子宫出血在围绝经期女性中越来越常见,提早发现疾病的相关因素,根据这些相关因素,建立良好的诊疗模式、疾病筛查手段有助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廉思谊[3](2020)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4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围绝经期392例,绝经后60例。比较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形态特点及临床表现的异同,以及息肉数目、大小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在两个生理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大小在两个生理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以多发常见(68.9%)、绝经后以单发常见(71.7%);(3)两个生理阶段,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与息肉形态比较,仅围绝经期息肉大小与异常子宫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与超声下提示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后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者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多发,直径≥10mm者更容易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症状,在临床上一经出血,推荐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症状隐匿,息肉较小,易恶变,不易在妇科超声检查时发现,建议绝经后女性定期体检,若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反复超声检查,必要时宫腔镜检查,及早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代伟娜[4](2020)在《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及临床特征,探讨子宫内膜恶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做好子宫内膜癌的预防、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科的296例绝经过渡期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排除癌前病变病例(不典型增生28例),将剩余268例患者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其中良性病变有221例,恶性病变有47例。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潮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出血时间、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是否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生殖道炎性疾病)、家族史以及超声检查结果(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和血流信号情况)。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多单因素分析,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类型以良型病变为主,占82.5%;恶性病变人数较少,占17.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肥胖(BMI≥25Kg/m2)、初潮年龄(≤12岁)、孕次(≤1次)、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史、子宫内膜厚度(≥10mm)、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子宫内膜血流信号(PI和RI降低)均是子宫内膜恶变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肥胖(BMI≥25kg/m2)、子宫内膜厚度(≥10mm)是子宫内膜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在产次、流产次数、出血时间(≥6个月)、甲状腺疾病、是否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生殖道炎性疾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类型主要以良型病变为主。年龄(≥50岁)、肥胖(BMI≥25Kg/m2)、子宫内膜厚度(≥10mm)是子宫内膜恶变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有子宫内膜恶变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早给予干预措施,同时应重视筛查工作,加强早期诊断方法。

田欢[5](2019)在《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学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患者阴道超声、出血模式、宫腔镜结果及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探讨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预测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AUB)或体检发现子宫内膜回声异常而就诊于我院并行宫腔镜检查且取得病理结果的绝经前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孕次、产次),月经情况(初潮年龄、痛经、出血模式),既往病史(DM病史、HBP病史、甲状腺疾病、PCOS病史)及阴道超声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最终诊断以宫腔镜检查结果联合病理学诊断为准。纳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正常周期子宫内膜的患者。按照患者出血模式及最终诊断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437例患者,最终诊断正常周期子宫内膜120例,子宫内膜息肉178例,出血模式以经间期出血最为常见。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139例,出血模式以不规则出血最为常见。2.本研究纳入437例患者,包括:不规则出血112例,经间期出血67例,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66例,月经稀发61例,月经频发12例,经量减少10例,因查体发现宫腔异常或助孕前检查患者109例。3.112例不规则出血患者,其中最终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占比75.9%,子宫内膜息肉占比16.1%,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占比8.04%。67例经间期出血患者,其中最终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占比68.7%,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占比19.4%,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占比11.9%。66例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患者,其中最终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占比50.0%,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占比25.8%,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占比24.2%。61例月经稀发患者,其中最终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占比39.3%,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占比31.1%,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占比29.5%。超声结果异常或助孕前检查而无异常出血患者109例,其中最终诊断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占比46.8%,子宫内膜息肉占比45.9%,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占比7.3%。4.对于正常周期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55mm,回声均匀,存在三线征排除子宫内膜相关病变,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2.35%、95.83%、77.78%、96.84%、0.78。对于EP患者。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面:出血模式为经间期出血预测EP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31.91%、92.59%、75.00%、66.14%、0.25。单独阴道超声结果为局部回声不均且存在三线征预测EP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3.85%,67.39%,80.26%,88.57%、0.61。经间期出血结合超声预测EP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6.96%,87.88%,83.33%,90.63%、0.75。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方面:出血模式为不规则出血预测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64.89%,89.63%,81.33%,78.57%、0.55。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4.5mm,宫腔回声增高且不存在三线征预测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5.56%,91.67%,87.76%,97.06%、0.87。出血模式结合阴道超声预测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6.67%,98.39%,96.67%,98.39%、0.95。结论:1.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的出血模式为经间期出血,常见的超声结果为子宫内膜局部回声不均,宫腔内清晰的高回声团,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可以较准确的预测子宫内膜息肉。2.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最常见的出血模式为不规则出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阴道超声提示高回声及无明显三线征,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对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3.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可以较准确地分流高危及低危患者,对高危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时诊治,避免病情进展;对低危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减少患者痛苦及医疗浪费。

陈琴[6](2018)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刮宫术治疗,病理切片送检,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2例子宫出血患者中,良性病变59.62%,恶性肿瘤5.77%,存在子宫内膜变化36.42%,其中良性病变占比高于其他器质病变类型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肌瘤在良性病变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6.54%,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均发生于50~55岁;7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出血时间≥3个月,其中恶性肿瘤3例。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多为良性病变,子宫肌瘤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病理较为常见,50~55岁年龄段是子宫内膜恶性肿瘤高发阶段,出血时间≥3个月的子宫出血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更高。

章慧玲[7](2018)在《绝经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183例绝经后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3例绝经后不规则出血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 183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8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7例,简单性子宫内膜增生30例,宫颈病变(CINII6例,CINIII3例),其余120例为炎症导致,其中43例为慢性宫颈炎、48例为老年性阴道炎、29例为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出血时间与癌前病变、炎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癌变、子宫内膜增生均会导致绝经后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绝经年限越长、出血距离绝经的时间越长患者恶性肿瘤的患病几率越大。因此针对年龄较大、绝经年限越长、不规则出血时间越长的患者应嘱其尽早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任江虹,王丽[8](2018)在《TVCDS联合HS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的诊断效能》文中认为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宫腔镜检查(HS)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疑似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24例,均行TVCDS、HS,并于HS后取子宫内膜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将其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对比TVCDS、HS单独及联合检查特异度、敏感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TVCDS、HS联合诊断敏感度96.15%(50/52)高于TVCDS诊断82.69%(43/52)、HS诊断84.62%(44/52),阴性预测值97.18%(69/71)高于TVCDS诊断87.67%(6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DS、HS单独及联合诊断特异度、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疑似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联合采用TVCDS、HS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诊断效能较高,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娇燕,陈玉梅,童芳,甘春燕,邓世昌,黄新苑[9](2016)在《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原因与病理分析。方法:通过对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阴道出血病理分型,同时对引发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分析引发患者出血的临床原因。结果:统计1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病理分型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93例患者为炎性病变,其中有27例细菌性阴道炎占22.50%,39例老年性阴道炎占32.50%,子宫内膜炎12例占10.00%,9例盆腔炎占7.50%,6例卵巢囊肿占5.00%;恶性病变患者有27例,包括13例子宫内膜癌占10.83%,宫颈癌7例占5.83%,平滑肌肉瘤4例占3.33%,间质瘤2例占1.67%,卵巢癌1例占0.83%;对影响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大、绝经时间较长及子宫内膜过厚均为单独影响患者阴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多以炎性病变为出血原因,患者年龄较大、绝经时间较长、子宫内膜较厚均会引发患者阴道出血。

刘朝霞[10](2015)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应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测,以病理诊断作对照探讨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诊断的诊断效果。结果①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性为75%(3/4),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准确性为100%(4/4);内膜增生诊断准确性为80%(4/5);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性为80%(4/5),共诊断准确29例,误诊5例。②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患者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87.5%、16.7%、12.5%、88.2%、82.4%。③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大小均明显高于内膜良性病变及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高,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大小、患者子宫病变程度有关。

二、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理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理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常见子宫内膜病变
        1.2.1 子宫内膜癌
        1.2.2 子宫内膜增生
        1.2.3 子宫内膜息肉
    1.3 检查方法
        1.3.1 经阴道超声
        1.3.2 宫腔镜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子宫内膜病变分布趋势及两种检查比较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2.3 病史资料整理
        2.2.4 统计学分析及图表绘制
    2.3 结果
        2.3.1 基本情况
        2.3.2 病种分布
        2.3.3 时间分布及趋势
        2.3.4 TVS检查与宫腔镜检查比较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子宫内膜病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一: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分析
        3.3.1 年龄
        3.3.2 身体质量指数(BMI)
        3.3.3 血红蛋白(Hb)
        3.3.4 月经婚育史
        3.3.5 临床表现
        3.3.6 TVS表现
        3.3.7 合并症
        3.3.8 子宫内膜癌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3.4 结果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危险因素分析
        3.4.1 年龄
        3.4.2 身体质量指数(BMI)
        3.4.3 血红蛋白(Hb)
        3.4.4 月经婚育史
        3.4.5 临床表现
        3.4.6 TVS表现
        3.4.7 合并症
        3.4.8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临床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一:各计量资料临界值
        4.3.1 年龄
        4.3.2 BMI
        4.3.3 绝经后出血持续时间
        4.3.4 ET
        4.3.5 宫腔分离宽度
    4.4 结果二:风险模型建立及验证
        4.4.1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一)
        4.4.2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的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方法二)
        4.4.3 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验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4+4)学位论文要求

(2)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资料统计
    2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1 一般情况
    1.2 单因素分析
    1.3 多因素分析
    1.4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一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3.1 相关诊断标准
        3.2 指控原则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
    1.2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
    1.3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
    1.4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2.3 资料采集
        2.3.1 病理资料
        2.3.2 一般临床资料
        2.3.3 超声检查资料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比较
    3.2 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3.2.1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比较
        3.2.2 两组患者月经史、生育史比较
        3.2.3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家族史比较
    3.3 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3.4 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恶变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类型分析
    4.2 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恶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年龄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2 肥胖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3 高血压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4 糖尿病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5 高脂血症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6 初潮年龄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7 孕次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8 家族史与子宫内膜恶变的关系
        4.2.9 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及血流信号与内膜恶变的关系
    4.3 子宫内膜恶变相关危险因素的预防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学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AUB的诊断标准
        1.2.2 正常宫腔形态的诊断标准
        1.2.3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
        1.2.4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标准
        1.2.5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1.2.6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1.2.7 其他合并症诊断标准
    1.3 资料采集
    1.4 分组
        1.4.1 按照异常子宫出血模式分组
        1.4.2 按照最终诊断分组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异常子宫出血模式
    2.2 最终诊断
    2.3 患者临床资料与最终诊断结果分析
        2.3.1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资料分析
        2.3.2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4 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预测效能
        2.4.1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
        2.4.2 子宫内膜息肉
        2.4.3 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
3 讨论
    3.1 异常子宫出血模式
    3.2 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学研究
    3.3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临床特点及TVS下表现
        3.3.1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临床特点
        3.3.2 正常周期子宫内膜TVS下表现
    3.4 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及TVS下改变
        3.4.1 EP临床特点
        3.4.2 EP TVS 下改变
    3.5 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临床特点及TVS下改变
        3.5.1 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临床特点
        3.5.2 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TVS下表现
    3.6 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预测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2.2 恶性肿瘤年龄分布分析
    2.3 患者出血持续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7)绝经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2.2 绝经年限、年龄及出血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3 讨论

(8)TVCDS联合HS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的诊断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TVCDS
        1.3.2 HS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TVCDS、HS单独、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
    2.2 TVCDS、HS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对比
3 讨论

(9)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及检出率
    2.2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四、绝经后子宫出血病理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内膜病变宫腔镜检查必要性评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D]. 沈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围绝经期女性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D]. 钮玉琴.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对比分析[D]. 廉思谊.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绝经过渡期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D]. 代伟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5]阴道超声结合出血模式对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学诊断价值研究[D]. 田欢.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理分析[J]. 陈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33)
  • [7]绝经妇女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因分析[J]. 章慧玲. 中外医疗, 2018(30)
  • [8]TVCDS联合HS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的诊断效能[J]. 任江虹,王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03)
  • [9]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变类型和相关因素研究[J]. 张娇燕,陈玉梅,童芳,甘春燕,邓世昌,黄新苑. 中国性科学, 2016(10)
  • [10]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 刘朝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7)

标签:;  ;  ;  ;  ;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