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湾潮间带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诺,刘其根,陈丽平,展源,胡忠军[1](2021)在《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文中指出为了评估长江口藨草盐沼湿地有机污染现状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了解重金属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垂岸生境间的变化格局,本试验于2018年8—9月从芦潮港(LCG)、南汇东滩(NHDT)、炮台湾(PTW)、团结沙(TJS)和东旺沙(DWS)5个湿地的不同生境(光滩、藨草、互花米草或芦苇)采集沉积物,并对Cu、Cr、Zn、Mn、As、Pb、Cd 7种重金属和碳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7种重金属、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粒径(GS)在5个湿地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芦潮港和南汇东滩大多数重金属含量由海向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高程增加,炮台湾的Cu、Cr、Mn、Pb、Cd含量和团结沙的Cu、Cr和Cd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炮台湾的Zn、As含量和团结沙的Zn、Mn和As含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团结沙的Pb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仅芦潮港的Zn(P<0.05)、TN(P<0.01),南汇东滩的Cu(P<0.05)、TN(P<0.01)和TOC(P<0.01),炮台湾的Cr、Mn(P<0.01)、As(P<0.05)和Cd(P<0.05),团结沙的Zn、Cd、TN和TOC(P<0.01)在生境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7种重金属两两间呈显着正相关(P<0.01)且均与TOC呈显着正相关(P<0.01),Cu、Cr、Zn、Mn、Pb均与GS呈显着负相关(P<0.05);长江口湿地沉积物的Cd污染(1.11 mg/kg±0.04 mg/kg)最为严重,具高生态风险(Er=192.30),5个湿地均具有高到很高的生态风险(RI值为175.41~297.48),均存在较严重的有机污染(OI指数为0.17~0.43)和严重的有机氮污染(ON指数为0.16~0.26)。研究表明,水动力沉积分异作用的不同导致重金属在5个盐沼湿地间的差异及垂岸分布格局的复杂性,垂岸分布的复杂性可能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研究。
钟彩英[2](2020)在《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文中指出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海陆交界处,其生态系统的环境演变既受深圳和香港两座城市的高度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也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强烈影响,因此福田红树林沉积物能够较好地记录海陆交互作用下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痕迹。论文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海桑群落中采集一根代表性的柱状沉积物(HS),通过分析其地球化学元素(Cr、Co、Cu、Ni、Zn、Pb、Hg、As、Ti、Sr、Rb和Zr)、有机地球化学指标(δ13C、TOC、TN、TP和C/N比)和粒度指标,推演过去6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和正定矩阵分解模型方法甄别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程度和贡献量。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正定矩阵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受体模型解析出三种沉积源:强水动力极端事件沉积源(因子1)、原位沉积源(因子2)及潮汐作用影响的沉积源(因子3),三个主要因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粒度组分平均相对贡献率为43%、24%和33%。2.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C/N比和δ13C),发现深圳湾海桑群落中的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淡水藻类、海洋以及红树林凋落物,其中淡水藻类对有机质贡献较多,海洋贡献较小。3.利用奇异谱—多窗谱分析发现,无机地球化学指标(Cr、Co、Cu、Ni、Zn、Pb)、有机地球化学指标(TN、TP、TOC、C/N比)、气候指标(ENSO、太阳黑子活动)和代表着极端事件沉积源的因子1全部具有2、3、4、5、11和13年的周期。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指标和因子1在过去60年中存在4-8年和11-13年的显着周期旋回。气象资料显示,1950至2015年,ENSO事件存在2-6年和11-13的周期而太阳黑子活动存在11-13年的显着周期。因此推断深圳湾近60年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周期性变化是由ENSO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降水和季风模式)所致。4.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Co、Cu、Ni、Zn、Pb)和营养盐(TP)浓度在1959-1987年期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自1988年开始持续下降,直到2002年再次缓慢上升。这种变化模式与香港的工业发展史一致,而与1985年以后深圳改革开放的快速经济发展关联性不强。而2002年后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总磷浓度的上升则是两座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俞松立[3](2020)在《沿浦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秋茄生长和沉积物质量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2018年5月(春季)和2018年10月(秋季)沿浦湾大型底栖动物、秋茄和沉积物的调查结果,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秋茄生长情况和沉积物质量状况开展研究,并对大型底栖动物、秋茄与沉积物三者两两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研究得出,春季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1种,其中腹足纲的种类数最多;秋季共采集到20种,其中双壳类的种类数最多。春季优势种有2种,秋季优势种有3种,尖锥拟蟹守螺(Cerithidea largillierti)和长足长方蟹(Metaplax longipes)为两季的共有优势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总体上均大于秋季。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呈现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大于春季,春季的丰富度指数(D)大于秋季。物种多样性和ABC曲线结果均表明2018年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度干扰。将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种类的生态位宽度值划分为广生态位种(Bi>2.0)、中生态位种(1.1<Bi≤2.0)和窄生态位种(0<Bi≤1.1);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中均仅1个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显着(>0.6)。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间的相似性高于秋季,且尖锥拟蟹守螺、微黄镰玉螺和长足长方蟹在春、秋两季既是造成组内群落结构相似的典型特征种,又是导致组间群落结构相异的主要分歧种。春季秋茄平均株高为46.63cm,平均基径为1.56cm;总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样方C>样方B>样方D>样方E>样方A。秋季秋茄平均株高为51.20cm,平均基径为2.56cm;总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样方C>样方D>样方B>样方A>样方E。春、秋两季的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仅铜的含量超过一类标准,符合二类标准,其余环境因子的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春季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铬<镉<汞<铅<锌<砷<铜,秋季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铬<镉<铅<锌<汞<砷<铜。春、秋两季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排序均为汞>镉>砷>铅>铜>铬>锌。大型底栖动物和沉积物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有机碳、镉、铅和锌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秋季镉、铅、锌、铬和铜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大型底栖动物与秋茄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样方D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增长率最大,秋茄株高和总生物量的增长率也最大,但其生物量却出现减少;样方A的密度增长率较低,生物量减少最多,但秋茄株高和总生物量的增长率却仅次于样方D。秋茄与沉积物的关系研究表明,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较复杂,而秋茄的株高和生物量总体上出现增长。
万瑞安[4](2020)在《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运用了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多元统计和铅锶钕同位素示踪探究了重金属来源。湿地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整体较为稳定,pH范围(均值)为6.12~8.05(6.90),多呈中性或略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Eh)范围(均值)为-34 mV~67 mV(24.22mV),以还原性为主,可溶性盐含量范围(均值)为1.99‰~7.04‰(3.81‰),有机碳含量范围(均值)为10.82 g?kg-1~61.93 g?kg-1(22.11 g?kg-1),机械组成以粉砂组分为主(含量范围47.15%~70.72%),其次为黏土组分(含量范围19.65%~37.58%)和砂组分(含量范围1.09%~29.76%)。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mg·kg-1)大小顺序依次为:Fe(38928.38±1653.36)>Mn(1077.32±289.81)>Zn(146.57±10.31)>V(86.81±2.74)>Pb(73.54±6.88)>Cr(63.98±3.76)>Cu(34.25±7.29)>Ni(28.62±2.09)>Co(13.88±0.57)>As(12.99±1.44)>Cd(0.229±0.11)>Hg(0.150±0.060),除Fe和V接近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在不同程度上超过背景值。在空间分布特征上,V、Cr、Mn、Fe和Zn的含量在湿地南北边缘低、中间区域高,与区域部分理化性质(pH值、Eh值和粒度分布)存在一定联系。As、Hg和Cd的含量与理化性质无相关性,而其余重金属的含量与理化性质存在相关性,其中Mn和Pb含量与理化性质的关联相对密切。Mn、Co与p H显着正相关,与Eh显着负相关;Cu、Pb与pH显着负相关,与Eh显着正相关;Zn、Pb与可溶性盐度呈显着负相关,总有机碳含量与Pb含量呈显着正相关。黏土组分含量与V、Fe、Zn、Pb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粉砂组分含量与Mn、N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Pb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砂组分含量与V、Cr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沉积物中的V、Cr、Fe、Ni、Zn、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Mn和Cd以弱酸溶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Hg的可氧化态有一定的占比,Cu的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均占有一定比例。总体而言,Cd和Mn的生物有效态含量占比较高(65.76%~97.84%、60.70%~80.33%),Pb、Cu和Co的生物有效态含量也有相当占比(55.59%~78.56%、48.83~81.29%、44.77%~61.24%)。V、Cr、Mn、Fe、Co、Ni、Zn和As在湿地边缘区域的生物有效态占比低于中部区域,由最高的区域朝南北向逐渐降低,Co、Ni和Zn在潮沟附近区域的生物有效态占比明显高于离潮沟相对较远的区域,Hg有效态占比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综合多种污染评价方法的结果,研究区沉积物以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在12种重金属中,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除未受到V和Fe的污染外,受到了其他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Mn、As、Ni、Hg和Pb的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尤其是Cd和Mn,达到偏中度污染和中度富集程度,应引起重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Zn、V和Fe主要为自然来源,Co、Ni、Cr、Pb和Mn污染主要来自燃煤及工业活动,Cu和Hg污染主要来自于水产养殖,Cd和As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各潜在源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贡献率分别为54.20%、19.38%、24.76%和1.66%。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与配分模式均表明陆源输入是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其他源的影响。Pb同位素分析表明,湿地表层沉积物的Pb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层、福建铅锌矿和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32.73%、52.12%和15.15%。残渣态的206Pb/207Pb和208Pb/207Pb的值相对于其他三种形态与人为源相距最远,所受影响最小,而有效态Pb易受人为源的影响。Sr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源对湿地Sr的贡献率为85.53%,人为复合源对其贡献率为14.47%。联合总稀土含量(?REE)和Nd同位素示踪表明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主要来自母质和福建铅锌矿,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人为源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Pb-Sr-Nd同位素联合示踪表明自然源仍是对湿地沉积物影响较大的源。综合各源解析结果,自然源是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但人为源对其也有贡献,且不容忽视。
黄带娣[5](2020)在《低潮位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水体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低潮降雨及其径流能够扰动淤泥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并夹带极大量颗粒物输入潮间带水体,这一过程被视为潮间带物质循环的“热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为了研究降雨对滨海红树林湿地物质循环的影响,本文选取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的典型潮沟入海口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潮沟径流中理化参数(SSC、盐度、粒度)、有机质(有机碳、有机氮、有机磷)以及5种重金属(Cr、Ni、Cu、Zn、Pb)总量及其赋存形态在降雨发生后的短期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潮沟水体的颗粒态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福田红树林湿地潮沟水体的悬浮沉积物主要以黏土为主。在降雨及其径流的扰动下,径流SSC和颗粒态重金属浓度明显增加。其中,降雨驱动的SSC比无降雨时的平均值高出0.5~490.7倍,颗粒态Cr、Ni、Cu、Zn、Pb浓度的平均值比无降雨时高出11.5倍、21.0倍、21.9倍、31.7倍、27.8倍。相比于颗粒态重金属浓度(μg/L)的显着增长,颗粒态重金属含量(μg/g)仅在降雨的初始阶段有较为明显的增幅,所以降雨扰动对颗粒态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效应是阶段性的,结合降雨优先扰动细粒沉积物的特点可得出降雨及其径流的筛选作用:降雨初期特异性筛选富含重金属的细粒沉积物。2.红树林湿地潮沟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在降雨期间的污染程度可归结为轻微污染,与无降雨时期没有区别,其中Cu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Zn、Pb。潮沟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顺序为Cu>Pb>Zn>Cr=Ni,从5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来看,悬浮沉积物在降雨期间的RI值为26.16-32.84,悬浮沉积物在无降雨时的RI值为29.97,二者均属于轻微污染。潮沟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在降雨期间的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Cu=Zn>Pb>Cr=Ni,与无降雨时期相同。3.在潮沟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在降雨期间的浓度低于无降雨,降雨扰动对溶解态重金属主要起到了稀释效应,这可能是因为福田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海滨,夏季雨热同期,雨水对溶解态重金属的稀释作用大,这也表明重金属在水相中具有非常低的迁移率。4.通过对重金属赋存形态在降雨期间的短期时空分布分析,可以得出对迁移转化能力较强(生态环境威胁较大)的重金属形态如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总体上低于表层沉积物或者在降雨后期才有所升高,迁移转化能力较弱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整体上高于表层沉积物但其被降雨扰动的量非常有限,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小。5.溶解态有机氮、有机磷在降雨径流中的浓度显着大于无降雨。颗粒态有机碳、有机氮在降雨径流中的含量显着小于无降雨;而颗粒态有机磷在降雨径流中的浓度显着大于无降雨,其平均值是无降雨时的10倍。因此,降雨扰动对潮沟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碳、有机氮主要起到了稀释效应。滨海潮间带区域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一直是海洋科学界的研究热点,而降雨、台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频率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其对沉积物循环的影响。然而目前尚未有公开报道的针对降雨、台风天气事件对深圳滨海颗粒物或者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论文,本文研究了深圳滨海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营养盐和重金属及其赋存形态对降雨或台风扰动的响应过程,进一步了解滨海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张祁炅[6](2019)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南地区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人类活动下华南地区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效应,选取广东和广西红树林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表层沉积物与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时空变异性以及生态风险,并进一步通过柱状沉积物赋存形态的测定分析两广地区红树林中重金属的来源。首先,本研究分析了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相应的植物树冠新叶的重金属含量,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及进行污染负荷指数法污染评价,对植物树冠新叶重金属进行富集系数评价。同时测定了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有机质,植物树冠新叶的总氮总磷,结合相关性分析,多元方差分析,以探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变异性和迁移特性。其次,本研究分析了柱状沉积物的重金属总量,对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同时测定了柱状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有机质,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理化性质和有机质与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相关性,然后探究了重金属铬(Cr)、镍(Ni)、铜(Cu)、锌(Zn)、铅(Pb)的垂直分布变化,粒度、含水率、pH、氧化还原电位(Eh)等物理参数的垂直分布变化以及有机质总碳(TC)、总氮(TN)的垂直分布变化,结合沉积速率,总结出重金属污染程度随年代的变化趋势,进而探讨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对重金属赋存形态进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评价,进而探讨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生态危害性。本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广东福田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水平最高,其区域污染负荷指数最高,为1.37,属于中等污染。接下来是广西党江、广东高桥、广西山口东、广西山口西红树林,以及平均含量水平最低的广西滨海红树林,均属于无污染。六个地点的粒径分布都是以粉砂为主,pH都显偏酸性。广东福田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平均水平最高,广西滨海红树林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平均水平最低。2.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TC、TN、盐度都与表层重金属的分布有着显着的相关性。植被类型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也有着显着的影响,不同红树林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不同。木榄和红海榄对Zn有很高的耐受性;白骨壤对Zn、Pb、Cu、Ni和Cr有强的吸附能力,但对于重金属的积累可能会低于秋茄和无瓣海桑。结果还发现采样地点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有着极显着地影响,不同的采样地点,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不同,主要产业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3.香港米埔红树林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Pb的平均含量水平最高,接着是广东福田红树林,广西山口红树林五种重金属平均含量水平最低。三个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值分别为40.83、32.67、8.71,都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三个地点的粒径分布相似,都以粉砂为主,香港米埔红树林的pH偏弱碱性,广东福田和广西山口红树林的pH偏强酸性。广西山口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4.广东福田红树林、广西山口红树林以及香港红树林柱三个地点的重金属以及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香港米埔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重金属,除Pb之外,其他四种重金属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广东福田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重金属整体随深度的变化不明显,比较稳定;广西山口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重金属整体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Cr、Ni在沉积物底层会出现反常上升。5.对于重金属Cr来讲,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三个地点中的Ni元素都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说明Cr、Ni主要是天然来源。对于重金属Cu来讲,广东福田以及香港米埔红树林中赋存形态比值是可还原态所占比值最大,可氧化态所占比值最小,说明可能存在人为来源;而在广西山口红树林中赋存形态比值是残渣态所占比值最大,酸可提取态所占比值最小。广东福田以及香港米埔红树林中Zn赋存形态比值是酸可提取态所占比值最大,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在广西山口中赋存形态比值从表层的残渣态最大,渐变为底层的酸可提取态最大。对于重金属Pb来讲,三个地点的Pb元素都表现为以可还原态为主,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说明Pb在一定条件下可被重新释放,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风险性。6.三个地点中,广东福田与香港米埔红树林因两者地理位置较为靠近,所以两者各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垂直分布相似,各形态比值相近,Zn和Pb都属于重度污染,广东福田红树林的Cu属于中度污染,香港米埔红树林的Cu属于重度污染。广西山口红树林与其他两地各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垂直分布稍有不同,各形态比值相差较大,只有Zn属于轻度污染,Pb属于重度污染。不同重金属在不同的地点,赋存形态比值的排列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其占主体的赋存形态也可能会发生转变。除残渣态外,其他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都有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
高宇[7](2019)在《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是海洋蓝碳碳汇的重要生态系统,其碳库包括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后者主要来源是红树植物,而藻类、互花米草等也是潜在贡献者。中国红树林湿地碳循环与碳库虽然已有众多研究报道,但目前对不同红树林土壤碳库分布特征与来源还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和藻类异常增长对土壤碳库的贡献程度和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选择我国东南沿海有代表性的红树林区(福建云霄、广东高桥和福田、海南文昌和东寨港),通过对土壤的理化特性、碳含量、碳储量、碳同位素、碳溯源及红树林区藻类分布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红树林区、不同红树群落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特征,量化了不同类型红树林湿地土壤碳库的主要来源,阐明了藻类异常增长和互花米草入侵对红树林土壤碳库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不同区域、不同红树群落、不同土壤深度SOC存在显着差异。四个红树林区SOC为云霄1.19±0.06%、高桥2.52±0.11%、东寨港0.81±0.10%、文昌4.78±0.35%,除东寨港外,SOC整体呈现随纬度而降低的趋势;海莲和银叶树的SOC相对较高,土壤表层的SOC显着高于深层。(2)土壤碳储量(Mg C/ha)亦存在地理和土壤深度的差异,变化趋势与SOC相似,文昌421.8±66.0、高桥260.3±28.0、云霄95.9±11.1、东寨港84.8±2.6。SOC和碳储量与土壤p H、盐度、容重、含水率间呈显着的相关关系。(3)土壤剖面δ13C值随深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大趋势;δ13C平均值分别为云霄-25.37±0.52‰、高桥-26.68±0.38‰、东寨港-24.87±1.76‰和文昌-26.29±1.02‰,从北到南整体呈降低趋势。红树林区土壤碳来源主要是红树植物(61.56-79.92%),云霄和东寨港红树植物的碳贡献值较小(61.56±4.70%、65.88±16.82%),藻类贡献值较大(24.86±3.06%、24.38±12.17%),与互花米草入侵(云霄)和养殖业发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有关。(4)红树林区藻类以硅藻为主,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可能影响碳库的定量和溯源;云霄底栖微藻生物量、碳含量和碳贡献值比高桥高,与碳溯源结果耦合。这些结果为红树林湿地碳库的分布特征、形成过程与受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保护和蓝碳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邓俊[8](2019)在《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亚热带河口湿地由于人为活动、生物入侵等导致退化严重,在退化河口湿地恢复红树植物具有实际意义。此外,河口湿地重金属与微塑料污染因其潜在生态风险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拟以福建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红树林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总量、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微塑料分布特征影响,揭示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湿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释放风险,初步阐明恢复湿地土壤微塑料来源及其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相似河口湿地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Cr、Ni、Cu、Zn、Pb、Cd、As和Hg总量有所升高,且恢复区均高于对照区,表明红树林恢复有利于重金属的积累。不同混交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均能显着影响重金属分布。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并未降低重金属污染水平,Cd和Hg释放风险较强。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AVS含量整体上随深度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但SEM的分布较AVS更为均衡,且恢复区SEM和AVS均高于对照区,表明红树林恢复促进了AVS的产生和SEM的积累。不同混交植物类型和种植密度能显着影响AVS和SEM的分布。湿地恢复后表层和亚表层(0-20 cm)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增加,但由于AVS的固定作用,更深层的土壤无潜在毒性效应。恢复湿地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为490-1170 n/500g(干土壤),主要是小型(<1mm,81.93%)纤维类(68.58%)微塑料,红树林恢复有利于微塑料的汇集与积累。差异性分析表明仅种植密度对微塑料分布有影响。拉曼光谱分析微塑料聚合物类型主要为涤纶树脂(PET)、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扫描电镜图显示微塑料表面有明显的裂缝、褶皱、凹陷或凸起以及粘附其它物质等老化现象,表明它们在环境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机械侵蚀或化学风化;能谱分析发现其表面吸附有Cr、Zn、Pb、Cd等重金属。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塑料吸附的重金属并不一定来源于湿地土壤,且微塑料可能作为重金属载体转移至土壤中。
燕鸿宇[9](2019)在《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记录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化进程 ——基于遥感技术和沉积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红树林位于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深圳市中心地带,忠实地记录着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本研究于2014年在福田红树林湿地获得4根柱状沉积物(其中海桑HS、白骨壤BGR、秋茄QQ、滩涂TT),通过分析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有机物碳氮比(C/N)与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等代用指标,结合遥感技术获取的历史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半个世纪以来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的环境变迁及其对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HS沉积柱进行210Pb测定,利用CIC模型计算获得平均沉积速率为0.88 cm/a,其底部(50 cm)年代为1959年。通过磁化率对比分析,获得沉积柱BGR、QQ、TT各自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94 cm/a、0.92 cm/a和0.81 cm/a,以此计算出其底界年代分别为1961年、1960年和1954年。(2)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的遥感数据,从土地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两方面定量描述深圳市福田区近30年的(19872014年)城市化进程。期间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和建设用地面积都呈现增加的趋势,2014年面积比1987年分别增加1.15倍和81.19%;而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表明,植被覆盖度由1987年持续下降直到1994年,此时深圳市福田区已经从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3)分析沉积柱BGR、QQ、TT各粒度组分(砂、粉砂和粘土)含量和粒度参数特征(平均粒径Mz、中值粒径Md、分选系数i、峰态系数Kg、偏态系数Skf),发现BGR与QQ沉积柱以粘土和粉砂为主,且含量变化趋势平缓,这主要与红树林的消浪促淤作用有关,有利于细颗粒的沉降。而TT沉积柱由于靠近深圳湾无植被覆盖,受海浪作用较强,砂的含量较多且变化明显。(4)对柱状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时间尺度变化上,BGR、QQ、TT三个样点的TN变化趋势相似,均随深度逐渐减少;而TP则表现出在上层(0-20 cm)变化较小。沉积物中氮磷含量的垂直变化与前人对深圳湾海域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空间分布上,TT柱状沉积物的氮磷营养盐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个位点,主要是由于受海浪作用影响强烈,粗颗粒组分占据优势,使得氮磷富集较少。(5)通过TOC、C/N和δ13C等有机代用指标确定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对福田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有机质来源的贡献量进行估算,发现陆源输入逐渐增,海源有机质输入逐渐降低,红树林的输入占主要。特别是在80年代以后深圳市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陆源有机质输入到深圳湾,80年代以后陆源有机质增加迅速。
丁苏丽,张祁炅,董俊,陈总威,陈思[10](2018)在《深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文中提出为了探究重金属对红树林表层沉积物和根系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湾红树林公园、坝光红树林以及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与根系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Cr、Ni、Cu、Zn、Pb)的含量,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对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Illumina Hi Seq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细菌的16S r DNA V4可变区进行测序,并进行OTUs注释分类、聚类分析、α-多样性分析(Shannon指数)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红树林之间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差异显着(P<0.05),米埔自然保护区潮滩区和红树林区的沉积物重金属区域污染负荷指数最高,分别为1.51和1.38,其次是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湾红树林公园和坝光红树林,区域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0.45、0.31和0.21;表层沉积物和根系沉积物样品的主要优势菌,在门水平上为变形杆菌(Proteoback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厚壁菌(Firmicutes)等,在纲水平上为γ-变形杆菌(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杆菌(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杆菌(Deltaproteobacteria)、厌氧绳菌(Anaerolineae)、β-变形杆菌(Betaproteobacteria)等;尽管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重金属污染无显着相关性(P>0.05),但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可能对某些门或纲(如BRC1门、ε-变形杆菌纲)的群落多样性产生显着影响(P<0.05)。
二、深圳湾潮间带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湾潮间带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方法 |
1.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1.2.2 样品分析 |
1)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测定。 |
2)沉积物总氮(TN)和有机碳(TOC)含量(质量分数,下同)的测定。 |
3)沉积物粒径(GS)的测定。 |
1.2.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1) 沉积物重金属地积累指数法。 |
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1) 污染程度评价。 |
(2) 生态风险评价。 |
(3) 沉积物有机污染评价。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差异性分析 |
2.2 重金属垂岸生境间变化格局 |
2.3 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及有机污染评价 |
2.3.1 重金属污染评价 |
2.3.2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3.3 有机污染评价 |
2.4 重金属之间及与有机碳和粒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
3.2 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地点间差异的影响因素 |
3.3 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垂岸生境间变化及其原因 |
4 结论 |
(2)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候变化 |
1.2 沉积物多代用指标对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 |
1.3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研究华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工作量统计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1.5.3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基本情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含水率测定 |
2.3.2 粒度分析 |
2.3.4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2.3.5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2.4 数据来源、统计及分析方法 |
2.4.1 气候数据的来源 |
2.4.2 时间序列的分析 |
2.4.3 源解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210Pb测年结果 |
3.2 粒度分布 |
3.2.1 粒度分析常用的参数及其意义 |
3.2.2 粒度垂直分布特征 |
3.3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垂直分布特征 |
3.4 无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垂直分布 |
第四章 重金属端元组分的物源判断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4.1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
第五章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对气候变化的记录 |
5.1 控制降雨量的驱动机制 |
5.2 大气沉降 |
第六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代用指标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 |
6.1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柱与香港后海湾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和营养盐浓度对比 |
6.2 深圳湾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和总磷的垂直分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沿浦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秋茄生长和沉积物质量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沿浦湾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大型底栖动物调查 |
2.1.2 秋茄生长情况监测 |
2.1.3 沉积物采集 |
2.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方法 |
2.2.1 优势种判断 |
2.2.2 物种多样性 |
2.2.3 ABC曲线法 |
2.2.4 生态位 |
2.2.5 群落结构分析 |
2.2.6 典范对应分析 |
2.3 秋茄生长研究方法 |
2.4 沉积物研究方法 |
2.4.1 沉积物质量评价 |
2.4.2 地累积指数法 |
2.4.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第三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
3.1 结果 |
3.1.1 种类组成 |
3.1.2 物种多样性 |
3.1.3 ABC曲线 |
3.1.4 生态位 |
3.1.5 群落结构 |
3.2 讨论 |
3.2.1 种类组成情况 |
3.2.2 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受干扰情况 |
3.2.3 生态位 |
3.2.4 群落结构 |
第四章 秋茄生长与沉积物质量研究 |
4.1 结果 |
4.1.1 秋茄生长状况 |
4.1.2 沉积物质量 |
4.2 讨论 |
4.2.1 秋茄生长情况分析 |
4.2.2 沉积物质量分析 |
第五章 大型底栖动物、秋茄与沉积物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 |
5.1 结果 |
5.1.1 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物的关系 |
5.1.2 秋茄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 |
5.1.3 秋茄与沉积物的关系 |
5.2 讨论 |
5.2.1 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物的关系分析 |
5.2.2 秋茄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分析 |
5.2.3 秋茄与沉积物的关系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的研究 |
1.2.1 国内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
1.2.2 国外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研究 |
1.3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 |
1.4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研究 |
1.5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解析的研究 |
1.6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
1.7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2.3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4 理化参数的测定 |
2.4.1 pH值的测定 |
2.4.2 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 |
2.4.3 可溶盐总量的测定 |
2.4.4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
2.4.5 粒度分析 |
2.5 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提取及测定 |
2.5.1 沉积物中汞总量提取及测定 |
2.5.2 沉积物中重金属提取及测定 |
2.6 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提取及测定 |
2.6.1 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提取及测定 |
2.6.2 沉积物中汞赋存形态提取及测定 |
2.7 沉积物中铅锶钕同位素分离提取及测定 |
2.8 质量控制 |
2.9 潜在源Pb、Sr、Nd同位素组成数据来源 |
2.10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
3.1 表层沉积物主要理化参数 |
3.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3.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 |
3.4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
4.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 |
4.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有效态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评价 |
5.1 地累积指数法 |
5.2 富集系数法 |
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5.4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 |
5.5 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 |
5.6 风险评价编码法 |
5.7 小结 |
第六章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6.1 沉积物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6.2 聚类分析 |
6.3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 |
6.4 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物源示踪 |
6.4.1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6.4.2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6.4.3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铅、锶、钕、稀土元素与重金属的相关性 |
6.5 多元同位素示踪 |
6.5.1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Pb、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 |
6.5.2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Pb同位素示踪 |
6.5.3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BCR四态的Pb同位素示踪 |
6.5.4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Sr同位素示踪 |
6.5.5 结合稀土元素与Nd同位素探究沉积物来源 |
6.5.6 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Pb-Sr-Nd同位素示踪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低潮位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水体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淤泥质潮间带 |
1.1.1 淤泥质潮间带的概念及生态功能 |
1.1.2 淤泥质潮间带的沉积环境 |
1.1.3 淤泥质潮间带的物质侵蚀过程 |
1.1.4 淤泥质潮间带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 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水体的影响 |
1.2.1 降雨及其径流对潮间带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1.2.2 降雨及其径流对潮间带水体中颗粒态有机质的影响 |
1.2.3 降雨及其径流对潮间带水体中颗粒态重金属的影响 |
1.3 降雨侵蚀沉积物导致的生态效应 |
1.4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降雨对红树林湿地水体中重金属迁移特性及其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区域概况 |
2.2.2 样品的采集方法 |
2.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4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
2.2.5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水体重金属的影响 |
2.3.1 降雨与潮汐径流中颗粒物的特征 |
2.3.2 不同天气下潮沟水体中颗粒物浓度与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
2.3.3 降雨径流中颗粒物浓度与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
2.3.4 重金属总量及其赋存形态在降雨扰动下的短期时空变化 |
2.3.5 悬浮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
2.3.6 悬浮沉积物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评价 |
2.3.7 分析与讨论 |
2.3.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雨对红树林湿地水体中有机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点区域概况 |
3.2.2 样品的采集方法 |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4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
3.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 |
3.3.1 有机质在潮沟径流中的径流特征 |
3.3.2 不同天气下潮沟水体中颗粒物浓度与有机质的相关性分析 |
3.3.3 有机质在降雨扰动下的短期时空变化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降雨对溶解态有机质的影响 |
3.4.2 降雨对颗粒态有机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南地区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红树林简介 |
1.1.1 红树林的概念及其生态功能 |
1.1.2 红树林的分布概况 |
1.2 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 |
1.2.1 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 |
1.2.2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1.3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 |
1.3.1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方法 |
1.3.2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华南地区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与植物树冠新叶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采样方法 |
2.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4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
2.2.5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2.2.6 数据统计方法 |
2.3 华南地区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与植物树冠新叶重金属的分布概况及污染状况研究 |
2.3.1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它物理参数数据统计 |
2.3.2 植物树冠新叶重金属含量及其富集系数数据统计 |
2.3.3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 |
2.3.4 小结 |
2.4 重金属与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1 沉积物中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
2.4.2 小结 |
2.5 重金属与理化参数之间的多元方差分析 |
2.5.1 数据多元方差分析 |
2.5.2 小结 |
2.6 分析与讨论 |
2.6.1 世界各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对比 |
2.6.2 自然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
2.6.3 人为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华南地区红树林柱状沉积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采样方法 |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4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
3.2.5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3.2.6 数据统计方法 |
3.3 华南地区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垂直分布概况及污染状况研究 |
3.3.1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它物理参数数据统计 |
3.3.2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它物理参数的垂直分布特征 |
3.3.3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
3.3.4 柱状沉积物重金属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5 小结 |
3.4 华南地区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垂直分布概况及污染状况研究 |
3.4.1 香港米埔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垂直分布 |
3.4.2 广东福田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垂直分布 |
3.4.3 广西山口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垂直分布 |
3.4.4 红树林柱状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生态风险评价 |
3.4.5 小结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自然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
3.5.2 人为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或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
1.1.1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
1.1.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
1.2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库 |
1.3 红树林湿地碳的稳定同位素溯源和影响因素研究 |
1.3.1 红树林湿地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溯源方法 |
1.3.2 同位素分馏对红树林湿地碳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
1.4 红树林湿地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及影响碳储量的因素 |
1.5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 |
1.5.1 红树林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 |
1.5.2 红树林湿地底栖硅藻多样性 |
1.6 藻类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
1.7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机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地点简介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统计分析和作图 |
2.3 结果 |
2.3.1 四个典型红树林区土壤理化参数 |
2.3.2 土壤有机碳含量 |
2.3.3 土壤有机碳密度 |
2.4 讨论 |
2.4.1 中国不同红树林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2.4.2 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有机碳特征 |
2.4.3 土壤理化因子对碳含量的影响 |
2.4.4 人类活动对红树林土壤碳库年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同位素特征与碳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地点简介 |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四个红树林区土壤碳的稳定同位素比值 |
3.3.2 四个红树林区不同类型植物在土壤不同深度中的碳贡献值 |
3.3.3 四个红树林区之间土壤碳来源的比较 |
3.4 讨论 |
3.4.1 土壤δ13C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3.4.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的关系 |
3.4.3 不同碳来源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贡献 |
3.4.4 影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固定的其他因素 |
3.5 小结 |
第4章 红树林湿地藻类多样性及其对沉积物碳库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地点简介 |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组成及其变化 |
4.3.2 红树林区藻类优势种及其变化 |
4.3.3 红树林区藻类细胞丰度及其变化 |
4.3.4 红树林区藻类种类多样性及其变化 |
4.3.5 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6 叶绿素a含量 |
4.3.7 底栖微藻碳含量 |
4.3.8 土壤理化参数 |
4.4 讨论 |
4.4.1 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比较 |
4.4.2 红树林区藻类多样性的比较 |
4.4.3 红树林区藻类丰度与叶绿素a、碳含量和水体富营养化 |
4.4.4 红树林区藻类与土壤理化参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口退化湿地的恢复研究 |
1.2.2 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 |
1.2.3 河口湿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第2章 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
2.2.2 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
2.2.3 湿地恢复过程中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
2.2.4 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2.2.5 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释放风险 |
2.2.6 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2 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
2.3.4 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释放风险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湿地土壤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分布特征 |
3.2.2 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影响 |
3.2.3 湿地土壤中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分布特征 |
3.2.4 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同步可提取重金属的影响 |
3.2.5 相关性分析 |
3.2.6 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湿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3.3 讨论 |
3.3.1 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AVS分布的影响 |
3.3.2 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SEM分布的影响 |
3.3.3 湿地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微塑料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1.4 实验方法 |
4.1.5 数据处理 |
4.2 实验结果 |
4.2.1 红树林湿地土壤微塑料污染水平及其形态特征 |
4.2.2 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 |
4.2.3 土壤粒径与微塑料丰度相关性分析 |
4.2.4 微塑料的显微识别及其鉴定 |
4.2.5 微塑料表面微观特征及其元素组成 |
4.2.6 湿地土壤中微塑料吸附重金属含量 |
4.2.7 微塑料吸附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湿地土壤微塑料丰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4.3.2 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对微塑料丰度的影响 |
4.3.3 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湿地微塑料来源解析 |
4.3.4 湿地土壤微塑料的表面特征及其老化 |
4.3.5 湿地土壤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记录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化进程 ——基于遥感技术和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区域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3 沉积柱年代框架的构建 |
3.1~(210)Pb年代和沉积速率 |
3.2 沉积柱磁化率对比 |
4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化进程 |
4.1 土地类型演变 |
4.2 植被覆盖度变化 |
4.3 小结 |
5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5.1 粒度组分和参数意义 |
5.2 粒度参数统计 |
5.3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
5.4 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
5.5 小结 |
6 沉积物总氮、总磷分布特征 |
6.1 柱状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垂向分布特征 |
6.2 柱状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
6.3 氮磷含量时空变化及其与城市化发展关系 |
6.4 小结 |
7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示踪 |
7.1 滨海红树林湿地有机质来源判别方法 |
7.2 沉积物TOC、C/N比、δ~(13)C分布特征 |
7.3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端元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深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点概况和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 |
1.2.1 重金属总量的测定 |
1.2.2 沉积物样品的DNA提取和纯化 |
1.2.3 16s r DNA测序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1 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 (Pollution Load Index) 分析 |
1.3.2 16s r DNA数据处理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状况 |
2.2 基于16S r DNA测序的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分布及聚类分析 |
2.3 重金属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2.4 重金属与微生物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地区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
3.2 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与根系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特征 |
3.3 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 结论 |
四、深圳湾潮间带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张诺,刘其根,陈丽平,展源,胡忠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1(01)
- [2]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记录的近60年气候环境演变[D]. 钟彩英. 暨南大学, 2020(03)
- [3]沿浦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秋茄生长和沉积物质量及其关系研究[D]. 俞松立. 浙江海洋大学, 2020
- [4]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D]. 万瑞安. 华侨大学, 2020
- [5]低潮位降雨及其径流对淤泥质潮间带水体重金属和营养盐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D]. 黄带娣. 深圳大学, 2020(10)
- [6]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南地区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效应[D]. 张祁炅. 深圳大学, 2019(09)
- [7]中国典型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子研究[D]. 高宇. 清华大学, 2019
- [8]晋江河口红树林恢复工程对土壤重金属和微塑料的影响[D]. 邓俊. 华侨大学, 2019(01)
- [9]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记录的环境变迁与城市化进程 ——基于遥感技术和沉积特征[D]. 燕鸿宇. 暨南大学, 2019(02)
- [10]深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J]. 丁苏丽,张祁炅,董俊,陈总威,陈思. 生态学杂志,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