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崔彪[1](2020)在《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关键信息人访谈、政府统计收集等方式,剖析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为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桦南县秸秆的年产量、秸秆综合利用的程度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桦南县所有秸秆的年产量为194.43万吨左右,综合利用主要围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统称“五化”开展利用。(2)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等因素对农户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影响显着。影响程度是:是否有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文化程度。(3)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存在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秸秆手工储运成本高、“五化”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和秸秆储运难度大等问题。(4)根据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本文认为桦南县应该尽快完善秸秆资源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项目建和突破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力度和秸秆焚烧查处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与宣传等工作。
高梦瑶[2](2020)在《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壤环境质量,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问题,土壤微生物环境也受到影响。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开展本文研究,研究秸秆覆土还田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处理:无秸秆还田+无施肥(CK)、优化施肥(O)、常规施肥(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量20%(SFR)、秸秆全量覆土还田+优化施肥减量20%(SOR),研究巢湖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pH值,同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SF较F处理相比,pH值降低4.37%~11.94%,可分别显着提高有机质和碱解氮、速效磷两种速效养分含量达6.57%~11.81%,6.05%~11.34%,5.39%~20.40%;较F相比,SFR可降低土壤pH、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着提高碱解氮含量达7.73%~11.75%。对比两种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可得出,SFR较SOR处理分别显着提高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达7.64%~9.02%,8.83%~23.49%。(2)较CK处理相比,F和O处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得到提升,但未达到显着差异水平。SF较F处理可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达7.17%~9.61%,SFR较F处理分别显着提高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达23.40%~51.61%,9.41%~16.35%。SFR较SOR处理显着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达10.38%-26.69%。(3)土壤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土壤脲酶与土壤速效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74;土壤磷酸酶与土壤全氮、速效磷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和0.877,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9和0.631,与土壤pH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30;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土壤碱解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7,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5、0.561和0.582。综上,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息息相关,秸秆还田后土壤酶活性增强,加快土壤养分中营养物质的释放速率,从而为土壤酶活性的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樊琼[3](2020)在《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副产品和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用途。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大量秸秆积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日益严重。因此,探索合适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当前针对安徽省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农业模式的研究依旧较为缺乏。本文结合文献搜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安徽省秸秆资源量和空间分布,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现状,以及秸秆循环利用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希望为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供数据支撑,为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供模型支持。从而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双重保护,推进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发现,安徽省作物秸秆理论储量和可收集量分别高达6000万t和4800万t每年,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占总量85%以上。但秸秆资源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皖北秸秆资源总量最高,该区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量明显高于皖中和皖南,水稻秸秆资源则在皖中最高。秸秆类型和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对安徽各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安徽省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合适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皖北可根据自身地域、产业特色,发展秸秆沼气循环利用模式、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利用模式等将种植、养殖与能源生产相结合的多级循环利用模式。皖中地区可依托高校和企业的技术、经济支撑,开展技术研发,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农工业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皖南地区秸秆量相对较少,适合开展小规模、操作简单的秸秆利用模式。近年来,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增加,已超过80%,但存在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肥料化是最主要利用方式,占综合利用量的60-80%,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率相对不足。秸秆机械还田系统不完善,企业带动力不强,关键技术相对薄弱等问题,是制约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主因素。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等针对性意见。
张刚[4](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许山晶[5](2020)在《我国农村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评价》文中指出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农副产品,也是重要的有机生物质资源。集约、高效、综合利用秸秆资源,不仅有助于缓解传统能源压力,保护农村人居环境,还有助于解决人畜争粮问题,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方式以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为辅,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但很多地区依然存在着秸秆资源的相对过剩以及露天焚烧问题。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农村秸秆资源,扩大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正面效应,已成为政府、社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全国和省(市、自治区)级层面的秸秆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建立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评价体系,对全国30个省区(西藏地区因数据缺失未列入)的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各省区利用秸秆的模式进行分类,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关键指标提出一定建议。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全国秸秆资源丰富。201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3450.33万吨,可利用量为67185.92万吨;全国平均秸秆资源密度为4.05万吨/公顷,秸秆资源人均占有量为481.09千克。中部地区的秸秆可利用资源较丰富,资源密度和人均占有量较大。二是财政投入、基层管理与工程建设等响应举措最能反映并影响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的水平;对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贡献较大的指标包括处理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数量、农村沼气池产气量、秸秆资源可利用量、草食家畜数量、农村人均能源消费量、农村能源管理推广机构数目等。三是全国总体秸秆资源利用效应水平不高,不同地区的利用效应存在空间差异,可分为五个等级。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效应水平高的省区有4个,较高的省区有3个,中等的省区有7个,较低的省区有14个,低的省区有2个。三大地带的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水平排序为:中部>西部>东部;四是各省区根据秸秆资源的利用可划分为七种模式,不同省区利用秸秆资源的模式具有差异性和一定的趋同性。秸秆资源利用效应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地区采用的都是RPS(响应-压力-状态)模式或PR(压力-响应)模式,秸秆资源利用效应水平中等以下的地区利用模式较多样且发展不成熟。根据对关键指标的识别,可以通过推进秸秆能源化和饲料化利用,对秸秆资源量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加强基层管理和推广机构建设等举措提升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水平。
杨雪涛[6](2020)在《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利用的影响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秸秆资源利用是粮食主产区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然而,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增加,大量秸秆资源被焚烧或堆弃。这不仅会污染生态环境,也未能充分发挥秸秆资源的经济价值。近些年来,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改变这一状况的重要措施,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解决粮食生产后的副产物利用问题,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成熟的秸秆还田技术还可以增强土地承载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因此研究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不仅有助于粮食生产,而且对于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生态宜居条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利用行为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目标。首先,本文基于农户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就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说。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各种玉米秸秆处置方式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然后,以两次前往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调研数据为依据,结合吉林省传统产粮大县公主岭市152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最后,从土地经营规模视角,提出了提高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虽然吉林省的土地庞大,但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受土地细碎化的制约,总耕地面积并不与块均耕地面积产生的效应相一致,耕地面积的增加并没能促进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块均面积的增加却可以促进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2)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受种植规模的限制,较小的种植面积不利于秸秆还田的实施;(3)户主若为全职农户对采取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倾向性较为显着;秸秆专业收购点,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企业以及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补贴,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均有显着的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今后吉林省在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的土地连片经营,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降低土地细碎化程度,促进土地的连片经营,引导农户采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形成适度规模经济;二是根据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有针对性地实行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补贴;三是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相关机械的发展,促使土地规模较小的农户资源化利用秸秆;四是完善秸秆收储运输体系,增加秸秆专业收购点和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的企业。
李一[7](2019)在《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而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每年大量施用化肥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严重。秸秆作为优质的可再生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养分。将这些养分还田利用,不但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秸秆养分资源数量、空间分布、利用情况等现状不清楚,对秸秆养分在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造成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秸秆养分在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数量巨大,秸秆养分资源丰富。经估算,3个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约为5.68亿t,养分量约为509.06万t(N)、161.62万t(P2O5)、869.82万t(K2O)、18994.96万t(有机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通过秸秆还田,归还养分资源潜力巨大。如将秸秆养分还田,可以满足农作物需K量的50%以上,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可以满足农作物需N量的30%以上。但现实的情况是,研究区秸秆实际还田养分较少。根据估算,3个地区秸秆还田养分占秸秆所含养分的比重,分别为55.29%(N)、75.21%(P2O5)、76.58%(K2O)。其中,东北地区由于其综合利用水平较差,秸秆养分还田量占秸秆所含养分比重最低,约为37.7%(N)、60.28%(P2O5)、61.08%(K2O)。丰富的秸秆养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资源养分在还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对于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在过腹还田利用中,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秸秆还田利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够,有待加强;由于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3)针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在秸秆养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直接还田过程中,要从影响作物腐解及养分释放因素的角度确定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补贴、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在过腹还田利用过程中,应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并合理规划农业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还田利用;对于新型秸秆还田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
张奕[8](2019)在《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时空差异及支持政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环境问题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视。自1999年国家出台禁止秸秆露天焚烧政策以来,我国农村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秸秆还田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为农业绿色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那么,秸秆还田的贡献体现在哪里?我国秸秆还田的生态价值有多少?这些价值在时间与空间上又是怎么分布的?显然,回答这些问题既有助于公众正确认识秸秆还田的价值,也有助于提高秸秆还田政策的科学性,顺利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本文在查阅并梳理秸秆还田、生态价值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体系,利用1999—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和豆类四种粮食作物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秸秆还田的生态价值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时空和收敛性分析,最后探讨了农户的生态价值认知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2000—2017年我国秸秆还田生态价值在时序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作物类型上看,玉米与小麦的时序变化趋势与总体生态价值相似,水稻与豆类作物的变化波动不明显;从区域上看,除了东南地区与西南地区,其余四大区域在时间分布上基本呈上升趋势;从气候调节贡献率上看,各区域中秸秆还田生态价值的气候调节比重在不断降低。第二,我国秸秆还田生态价值的区域差异明显。对于总体差异的来源,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的差异。其中,华北地区的区域差异最大,东北地区的区域差异最小。2010年后整体差异呈现逐步扩大的变化趋势。我国秸秆还田生态价值存在空间误差相关,但收敛速度较慢。第三,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宣传政策重要性、补贴政策重要性与政策法规执行力均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户进行秸秆还田;有村规民约的约束的村庄,农户越有可能进行秸秆还田。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用秸秆还田。年龄越小、家庭耕地面积越大的农户越有可能进行秸秆还田。农户生态价值认知越高,则其进行秸秆还田的可能性更大。
侯雪迪[9](2019)在《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文中提出秸秆还田作为目前最主要的秸秆利用方式,可改善因施肥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但短期内单一的秸秆还田处理存在着腐解速率慢,释放养分水平较低,易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平产等问题。大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可有效的缓解此类问题。为探明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的应用效果,在巢湖地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通过设计空白处理(CK);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处理(S);常规施肥对照处理(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处理(S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15%处理(SDF)5个处理,分析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对作物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方面,同一耕作季,与处理F相比,处理SF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各项指标最高,作物产量最高,总产值与纯收益最高,处理SDF作物产量、总产值、纯收益低于处理F,但三组处理间无显着影响;油菜季,处理S较CK出现作物减产减收的情况。由此可知,从农户角度分析,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可以改善作物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总产值和纯收益,可大力推广。在环境效益方面,从农田径流养分流失分析,在同一耕作季中,与处理F相比,处理SF、SDF、S可降低农田总氮、总磷径流流失量,对降低农田总氮径流流失量效果显着,秸秆还田处理的氮磷流失系数均小于常规施肥处理;从农田土壤环境分析,与处理F相比,处理SF对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及全量养分含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从植株养分累积量分析,秸秆还田处理氮肥利用率的各项定量指标较高,与处理F相比,处理SF可提高作物籽粒部分的氮磷养分含量。由此可知,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可促进土壤养分增加,降低农田氮磷流失,有助于作物养分积累,对试验各处理综合分析考虑,处理SF的环境效益最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得出,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及化肥配施处理既能保证粮食高产稳产,又能降低农田氮磷流失,提高土壤养分,增加作物氮磷养分积累,减少环境污染。
宋知远[10](2019)在《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还田方式的净减排潜力及推广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作物秸秆非常丰富,秸秆还田是秸秆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不仅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能够缓解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但是现有研究中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实现秸秆大量、生态、安全的秸秆还田方式十分重要。本研究以我国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以稻麦轮作方式为耕作条件,基于2018年以前的公开发表的关于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固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了我国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翻耕秸秆还田,CTS;免耕秸秆还田,NTS;旋耕秸秆还田,RTS)下土壤有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CH4和N2O)的变化及影响,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的净减排潜力;并以我国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宏观区域研究和微观农户研究相结合,探索我国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最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种秸秆不同还田方式(CTS、NTS、RTS)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均为12.3g·kg-1、11.18g·kg-1和17.31g·kg-1,土壤固碳量均值为449.89kg.hm-2,333.71kg.hm-2、594.03kg·hm-2,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年变化量分别为0.31k·kg-1.a-1、0.26k·kg-1·a-1和0.34k·kg-1·a-1,三种还田方式下农田土壤的固碳时间分别为23年、42年和28年,其固碳周期内所增加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8.39%、20.90%和27.22%。三种秸秆还田方式对比下,RTS处理更能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因此,我国长三角地区可通过旋耕秸秆还田增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2.我国长三角地区三种秸秆不同还田方式(CTS、NTS、RTS)下农田土壤的CH4季节累计排放量分别为 341.03kg·hrm-2、253.07kg·mm-2和315.14kg·hm-2,周年累计排放量分别为495.5kg·hm-2、370.86kg·hm-2和652.61kg·hm-2,N2O季节累计排放量分别为 1.43kg·hm-2、1.42kg·hm-2和1.76kg·hm-2,周年累计排放量分别为 1.98kg·hm-2、1.63kg.hm-2和3.53kg·hm-2。在20年的尺度上,CTS、NTS和RTS处理下的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分别为 36247.25、27174.51 和 48007.72kg CO2-equivalent hm-2,净增温潜势分别为 34597.66、25950.90 和 45829.60 kg CO2-equivalent·hm-2。在 100 年的时间尺度上,各处理下的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分别为12976.48、9758.74和17366.60kg CO2-equivalent·hm-2,净增温潜势分别为 11326.89、8535.13 和 15188.47 kg CO2-equivalent·hm-2。因此,免耕秸秆还田相较于其他两种秸秆还田方式净减排潜力更大,是长三角适宜推广的秸秆还田方式。3.我国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的相关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并不完全是同质的,年龄、家庭年总收入以及对秸秆还田行为补贴情况等三个因素具有显着异质性。在允许异质性存在的条件下,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影响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为农户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营规模、秸秆还田行为补贴情况、秸秆焚烧行为处罚情况以及农户参加秸秆还田技术培训情况。由此可见,外部条件因素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作用明显,特别是对秸秆不同处理行为政府实施的补助政策与惩罚措施表现出显着的作用,在政府的下一步工作中,应对现有的秸秆还田相关奖惩机制进一步细化完善,特别是在禁止秸秆焚烧方面以及推广秸秆还田利用方面。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得出结论:免耕秸秆还田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适宜大力推广的秸秆还田方式,政策建议如下:(1)完善政府政策制度,加大行政奖惩力度;(2)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3)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效益的认知水平。
二、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秸秆的定义及用途 |
2.1.2 秸秆综合利用定义及发展历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科学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理性经济人假说 |
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3.1 桦南县概况 |
3.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1.2 农业资源情况 |
3.1.3 农业发展状况 |
3.2 桦南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
3.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3.3.1 秸秆肥料化利用 |
3.3.2 秸秆饲料化利用 |
3.3.3 秸秆原料化利用 |
3.3.4 秸秆能源化利用 |
3.3.5 秸秆基料化利用 |
4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1 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模型选择 |
4.1.3 变量说明 |
4.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4.2.1 农户个体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影响 |
4.2.2 农户认知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
4.2.3 外部环境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
5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5.1.1 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 |
5.1.2 秸秆收购储运成本高 |
5.1.3 “五化”利用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
5.1.4 秸秆储运难度大 |
5.2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建议 |
5.2.1 调整桦南县秸秆五化利用财政支持政策 |
5.2.2 加快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体系和项目建设 |
5.2.3 加大县域农户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及科普力度 |
5.2.4 加大秸秆焚烧查处力度 |
5.2.5 内引外联,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集成应用 |
5.2.6 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领导与宣传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秸秆资源和利用状况 |
1.1.1 秸秆资源状况 |
1.1.2 秸秆利用状况 |
1.2 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秸秆还田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秸秆还田现状分析 |
1.3 秸秆的还田效应 |
1.3.1 秸秆的腐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特点 |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分析指标及测定方法 |
3.3.1 土壤基本化学性质测定方法 |
3.3.2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秸秆还田对基本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1 秸秆还田对土壤pH的影响 |
4.1.2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1.3 秸秆还田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1.4 秸秆还田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4.1.5 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的影响 |
4.1.6 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4.2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1 秸秆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3 秸秆还田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4.3 土壤酶与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循环农业与农作物秸秆资源 |
1.1.1 农业现代化与环境保护 |
1.1.2 循环农业与秸秆 |
1.1.3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安徽省循环农业与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2.3 研究内容 |
3 数据与统计 |
3.1 数据及材料来源 |
3.2 统计分析 |
3.2.1 秸秆资源量计算方法 |
3.2.2 草谷比系数、可收集系数选择依据 |
3.2.3 安徽省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基础 |
4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区域分布情况 |
4.1 安徽省秸秆资源量估算 |
4.1.1 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估算 |
4.1.2 主要农作物可收集资源量估算 |
4.2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
4.2.1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空间分布 |
4.2.2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单位面积可收集资源量空间分布 |
5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典型模式分析 |
5.1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
5.1.1 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情况 |
5.1.2 制约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问题 |
5.2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5.2.1 秸秆沼气循环利用模式 |
5.2.2 秸秆基料化循环利用模式 |
5.2.3 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 |
5.2.4 农作物秸秆三素分离分级利用联产技术模式 |
5.2.5 农作物秸秆离田进园覆盖还田模式 |
5.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模式分析 |
6 总结 |
6.1 总结 |
6.2 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措施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产量测定 |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
8.3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5)我国农村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秸秆资源潜力评估 |
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现状 |
三、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 |
四、秸秆资源利用的效应评价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生物质资源 |
二、秸秆资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熵理论 |
二、系统科学理论 |
三、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秸秆资源的构成与分布 |
第一节 我国秸秆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
一、数据来源 |
二、估算方法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估算结果及分析 |
一、全国秸秆资源作物种类基本构成 |
二、全国秸秆资源可利用量分布 |
三、估算结果的可靠性论证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利用综合效应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DPSIR模型概况 |
一、DPSIR模型 |
二、DPSIR模型对秸秆利用综合效应评价问题的适用性 |
第二节 秸秆利用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三、评价因素分析 |
四、评价指标选取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评价步骤 |
一、研究方法及适用性 |
二、评价步骤 |
第五章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评价 |
第一节 评价过程及结果 |
一、主观权重计算 |
二、客观权重及综合权重计算 |
三、评价值计算 |
第二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二、评价值空间差异分析 |
三、省际秸秆资源利用模式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利用的影响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影响秸秆资源利用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3.1 土地经营规模如何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 |
3.2 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还田与否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区域秸秆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4.1 研究区域秸秆资源状况 |
4.2 样本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现状 |
4.3 样本农户采用各种方式处置玉米秸秆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五章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计量分析 |
5.1 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计量分析 |
5.2 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秸秆资源是否还田的影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促进吉林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公主岭市农户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资源量与养分量估算 |
1.2.2 秸秆利用现状 |
1.2.3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秸秆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 |
2.1.1 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
2.1.2 秸秆养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
2.2 研究区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及秸秆养分还田量 |
2.2.1 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 |
2.2.2 秸秆养分还田量 |
2.3 秸秆养分占化肥投入养分的比重 |
2.4 秸秆还田技术 |
2.4.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 |
2.4.2 秸秆过腹还田 |
2.4.3 腐熟(堆沤)还田 |
2.4.4 秸秆炭化还田 |
2.5 小结 |
第三章 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 |
3.1.1 秸秆还田技术手段 |
3.1.2 秸秆还田的操作方式 |
3.1.3 农民还田积极性不高 |
3.2 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 |
3.2.1 秸秆饲料化水平不足 |
3.2.2 种植业与养殖业空间区划不合理 |
3.3 秸秆还田新技术有待提升和推广 |
3.3.1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
3.3.2 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
3.4 农民燃烧秸秆依然存在,造成养分资源损失和大气污染 |
第四章 秸秆养分还田利用对策 |
4.1 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对策 |
4.1.1 从影响秸秆腐解因素的角度,确定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 |
4.1.2 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 |
4.1.3 加强秸秆还田的补贴力度 |
4.1.4 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 |
4.2 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对策 |
4.2.1 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 |
4.2.2 合理规划农业布局 |
4.3 新型秸秆还田技术利用对策 |
4.3.1 加强秸秆腐熟剂的研发和应用 |
4.3.2 加强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及炭化还田技术的推广 |
4.3.3 加快秸秆炭化产业的进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时空差异及支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生态价值的概念与测算 |
1.2.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
1.2.3 秸秆还田的生态价值 |
1.2.4 秸秆还田的微观农户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秸秆还田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价值的内涵 |
2.1.1 生态价值的含义 |
2.1.2 生态价值的特征 |
2.2 秸秆还田生态价值评估的方法及确定 |
2.2.1 生态价值评估的方法 |
2.2.2 秸秆还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确定 |
3 秸秆还田生态价值的测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作物秸秆还田总量测算 |
3.3 基于气候调节视角的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 |
3.3.1 测算方法 |
3.3.2 生态价值测算结果 |
3.4 基于养分循环视角的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 |
3.4.1 测算方法 |
3.4.2 生态价值测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秸秆还田生态价值的时空差异及其收敛性 |
4.1 研究方法 |
4.1.1 区域差异分析 |
4.1.2 空间收敛性分析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总体时序变化分析 |
4.2.2 区域差异分析 |
4.2.3 空间收敛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支持政策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 |
5.1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及变量设置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模型选择 |
5.1.3 变量设置 |
5.1.4 变量描述 |
5.2 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积极构建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机制 |
6.2.2 调动农户积极性,提高秸秆还田普及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轮作模式的现状 |
1.2 肥料利用现状 |
1.3 秸秆利用现状 |
1.3.1 我国秸秆资源含量 |
1.3.2 国内外秸秆利用现状 |
1.4 秸秆还田现状 |
1.5 秸秆还田效应 |
1.5.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1.5.2 秸秆还田对农田径流环境的影响 |
1.5.3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1.6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特色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供试有机物料及化肥 |
2.3 试验设计 |
2.4 样品采集与测定项目 |
2.4.1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2 径流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4.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5 样品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 |
2.5.1 样品的测定方法 |
2.5.2 计算公式 |
2.6 数据统计分析与计算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秸秆还田对油稻轮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
3.1.1 不同处理对油菜和水稻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油菜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秸秆还田对油稻轮作模式环境效益的分析 |
3.2.1 不同处理氮磷径流流失情况 |
3.2.2 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的植物生长状况 |
3.3 油稻轮作模式下不同处理氮磷流失量的经济折算 |
第四章 讨论 |
4.1 秸秆还田对油稻轮作条件下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
4.1.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1.2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4.1.3 秸秆还田对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 |
4.2 秸秆还田对油稻轮作模式环境效益的影响 |
4.2.1 秸秆还田对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
4.2.2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
4.2.3 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还田方式的净减排潜力及推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秸秆还田 |
(二) 秸秆还田方式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秸秆还田促进农田固碳潜力的测算研究 |
(二) 秸秆还田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
(三) 农户秸秆还田行为意愿及其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
(四) Meta分析法在农业上的应用 |
(五) 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来源 |
(二) 研究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 |
(二) 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年固碳量 |
(三) 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年变化量 |
(四)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固碳持续时间的影响 |
四、讨论与小结 |
(一) 讨论 |
(二)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还田对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来源 |
(二) 研究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农田温室气体的累计排放量 |
(二)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净减排潜力的影响 |
四、讨论与小结 |
(一) 讨论 |
(二)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秸秆还田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数据来源 |
(二) 研究方法 |
二、变量选取 |
(一) 农户个体特征 |
(二) 农户家庭特征 |
(三) 农户认知特征 |
(四) 外部条件因素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性建议 |
(一) 完善政府政策制度,加大行政奖惩力度 |
(二) 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三) 提高农户对秸秆还田效益的认知水平 |
三、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 |
(二)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D]. 崔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高梦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3]安徽省基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D]. 樊琼.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5]我国农村秸秆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评价[D]. 许山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6]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秸秆资源利用的影响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例[D]. 杨雪涛.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7]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D]. 李一.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8]秸秆还田生态价值:测算、时空差异及支持政策[D]. 张奕.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油稻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D]. 侯雪迪.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长三角稻麦轮作农田秸秆还田方式的净减排潜力及推广策略[D]. 宋知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