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级预应力锚索在挡土墙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麻坚,马宇辉,杨运国,蔡勇,肖志鹏,李欣,徐刚,吕庆[1](2021)在《输电铁塔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受力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山区输电铁塔新型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级压力型及多级压力分散型锚索注浆界面应力、应变和注浆体所受压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的受力变形特性,获得了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认识及该新型基础型式受力变形特征;探讨了预应力大小对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和锚索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侯喜楠[2](2021)在《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从锚固技术应用至今,因预应力损失过大引起的边坡失稳的案例也举不胜举,虽然现在使用预应力的标准化建设日趋完善,但由于预应力损失因素众多且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和施工工艺等问题而难以全面掌控,因此必须要了解预应力损失对边坡安全的影响程度,重视在边坡长期运行中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兰州市城关区白道坪石沟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支护的形式是桩板墙外加框架预应力锚索和锚托板,通过现场监测、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来分析框架预应力锚索在边坡上的预应力损失对其安全性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1)总结适用于黄土的土体蠕变模型,其中M-2K模型更适用于黄土,故本文建立了以M-2K模型为基础,适用于黄土的锚索与边坡蠕变耦合的M-B-B模型,并推导其相应的本构方程、松弛方程和蠕变方程,在理论上解决了锚固力变化与坡体蠕变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兰州市城关区白道坪石沟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为背景,采用MATLAB编制算法反算出新模型土体蠕变参数,使M-B-B模型与监测数据拟合并和已有M-K-B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M-B-B模型更适用于黄土地区的高边坡,可以用来预测预应力变化。(2)利用对数螺旋线滑面的边坡破坏形式来构建单级和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含有桩板墙)支护边坡模型,采用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象征边坡极限状态的功能平衡方程,依靠MATLAB编写的遗传算法程序求解其安全系数,并且通过不断降低公式中预应力的数值大小来观察单级和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以此确定预应力在边坡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3)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分析影响单级和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问题,通过改变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法所得功能方程中的参数值来获取不同的试验结果(安全系数)。结果发现影响单级和多级边坡安全系数的因素按照影响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会有所不同。而预应力作为影响因素的排序也变化较大,并且可以发现预应力因素不论是在单级框架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还是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中,其重要性都显而易见。(4)通过FLAC3D软件对兰州市城关区白道坪石沟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进行数值模拟,求其安全系数并和用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法求得的结果作对比验证;通过不断折减预应力值来观察其边坡水平和纵向位移、最大速度矢量和塑性区的变化情况。
徐希伟[3](2021)在《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基坑支护结构已经或将要施工完成时,由于规划变更,基坑需在基底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增深开挖,此时原支护体系往往不能满足支护强度的要求。在保障基坑安全顺利施工的同时,为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既有基坑支护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强,采取一系列改造措施,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但是在既有围护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危险系数较大,且难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验证。因此,增深开挖基坑的支护结构加固设计问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依据兰州市某桩锚支护体系深基坑项目,该项目在原支护桩已施工完成的情况下,由于地下室的设计变更,基坑需增深开挖约2.3m。通过承载力复核计算得出在原支护体系下基坑增深开挖后稳定性不满足要求。依托此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前期共设计两种加固方案:方案一是借鉴以往此类基坑的加固成功经验,在原三层预应力锚索的基础上“增设一层锚索”;方案二为创新性使用“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的加固措施,来弥补基坑增深开挖后既有支护桩嵌固深度不足的问题,此种“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支护领域是一种新的尝试。(2)借助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两种支护结构加固设计方案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探究基坑土体、围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变化规律等。由“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加固方案模拟结果可知,基坑土体位移、围护结构位移均保持在警戒值范围内,加固效果良好,满足安全性要求,后期使用此方案进行现场施工验证。(3)通过对基坑开挖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原支护桩桩间新增设长支护桩此种“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机理,探究了其变形与受力规律。并与其他学者所研究原支护桩后排新增设长支护桩的“既有-新增排桩双排组合支护结构”进行类比,为今后类似工程支护加固方式的选取和应用提供借鉴。(4)现场施工验证: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锚索轴力、支护桩顶部位移等进行监测点布置与实测,并绘制相关曲线,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加固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后期借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软件,对基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基坑开挖完成后的安全系数为1.8,稳定性较好。
冯文刚[4](2021)在《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地貌主要以黄土山地为主,又是强震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框架预应力锚杆由于能有效限制边坡侧移、可改善边坡稳定性等优点,现已经在西北黄土地区边坡工程中应用广泛,并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锚杆的锚固机理,而从锚杆-框架-土体协同作用入手对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目前研究现状,通过理论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有支护结构上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中部分系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支护结构上动土压力随坡高呈三次曲线分布模式,再对支护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的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支护结构动力简化模型,进而对边坡水平水平动位移进行了求解,建立了边坡水平动位移与坡高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拟进行对比验证,保证了本文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再将有支护边坡与无支护边坡水平动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框架预应力锚杆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运用水平-竖向联合条分法建立了边坡地震动稳定性计算模型,求解了锚杆锚固区范围,将水平土条取为锚杆锚固区范围内的水平土层,竖向土条取为水平土条滑移面所对应的竖向土层,再将上述两种土条的力与力矩平衡通过滑移面侧压力与下滑力进行联立,求解出了土条上所有未知条间力的解析解,并推导了有支护边坡动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将上述条间力计算方法与稳定性计算方法运用于无支护边坡,再对其动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分别运用本文算法与有限元法对实际工程算例进行计算,在保证本文算法合理性与可行性基础上对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地震动稳定性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土条表面的法向力而减小切向力,从而提高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整体性,进而提高了地震作用下边坡动稳定性系数。(3)以兰州某边坡工程为依托,借助有限元软件Geo Studio建立了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动力有限元模型与地震动稳定性有限元模型,将横梁间距、立柱间距、锚杆倾角、地下水位、锚杆预应力以及竖向地震等因素对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樊小婵[6](2021)在《田西高速公路那劳段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公路建设步伐也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而明显加快,但随之产生的公路边坡失稳事件也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发展和人身安全,加重了地质环境的恶化,而边坡稳定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制约了道路正常的运行,同时,随着大型重点工程的不断增多,边坡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当前公路施工中,路堑高边坡治理已成为一项尤为重要的工程环节,解决此技术复杂且施工困难的重大工程,对交通行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在2019年4月到田西高速公路时,正值广西汛期,降雨极为频繁,在多次雨后都出现了边坡失稳的情况,严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在此背景下,萌发了对工程边坡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的研究。本文选取该高速公路那劳段右侧路堑高边坡为研究对象,2020年10月30日,此段边坡在初次支护过程中由于强降雨发生了失稳现象,对此进行了以下研究:(1)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并结合其基础资料,对研究的路堑高边坡水文、地质等条件进行阐述,并确定其岩体物理力学参数。(2)在施工前对该边坡进行风险评估,由此来确定其风险等级。采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来进行评估,在总体风险评估中,综合考虑了边坡规模、岩土性质、施工难度等因素,风险等级评为Ⅲ级(高度风险)。为此,对其进行了专项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特点,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定出重大风险源,并对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得出其施工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Ⅲ级),为重大风险,提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3)介绍了Flac3D软件计算的基本原理以及强度折减法的基本概念。使用Flac3D软件对那劳段路堑高边坡边坡失稳段进行开挖放坡、建立挡土墙、初次支护、暴雨工况、以及两种防治措施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两种防治措施进行对比,最终选定方案一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并且将模拟后的数值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应力、位移、剪应变增量的变化规律且分析了边坡的滑动面位置和支护结构的位移情况。最后归纳总结全文,作出展望。
宋佳[7](2021)在《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优化研究 ——以曼延坡1号隧道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山体隧道的修建在极大的优化交通线路、提高人民出行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安全忧患,隧道洞口段边坡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安全与后期使用,隧道边坡的稳定性是保证隧道洞口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隧道洞口段的边坡稳定性及其支护对于隧道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元蔓高速公路中曼延坡1号隧道进口为例,采用FLAC 3D软件分析其隧道洞口段边坡的稳定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工况下锚索框架梁的受力规律,在理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计算提出最优支护方案,本研究可为此类隧道工程中锚索框架梁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查阅了隧道工程与隧道边坡的相关文献,阐释了山岭隧道洞口边坡在整个隧道施工、运营期间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隧道洞口稳定性的因素,总结归纳了隧道口段边坡的破坏模式与支护措施。(2)以曼延坡1号隧道洞口边坡为例,采用FLAC 3D软件研究隧道开挖对隧道口上方边坡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得出隧道口上方边坡失稳主要原因是剪切破坏,边坡失稳后,边坡会随着剪应力形成的滑移面以刚体的形式滑出。针对此类边坡失稳问题,最有效的支护措施为削坡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3)基于曼延坡1号隧道的实际工程情况,在原始、边坡加固未开挖与边坡加固且开挖的3种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在支护之后能够保证隧道的正常运营与山体稳定;在边坡分级开挖时,越靠山体下部,位移增量越大、框架梁的弯矩增量越大,在实际加固工程中,可采取对临近隧道口上方支护增加预应力或增加框架梁横截面积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4)结合曼延坡1号隧道口边坡的实际加固情况,对预应力锚索的支护结构参数(锚索间距、锚索倾角、锚固力)进行优化,结合正交试验,最终得出在锚索间距为4 m、锚固角为20°、预应力为600k N时,可保证边坡的有效支护且工程投入最为经济,此为最优结构参数。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参数能够更好的起到支护作用,该研究成果对此类(山体为Ⅴ级围岩且地下水发育的边坡)山体隧道的开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5)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支护设计中可通过适当的减小锚固角、减小锚索间距并增大锚固力来增加坡面压缩量;靠近隧道口处的框架梁可增大横截面积来提高山体边坡的稳定性;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中,侧向弯矩约为主弯矩的1~5倍,因此侧向力的影响不能忽视。
何江飞[8](2020)在《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随着城镇开发不断深入,黄土区产生大量的人工开挖高陡边坡,由于这些高陡边坡紧邻居民区、厂矿及道路,施工作业面狭窄、支护空间受限,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实现灾害的快速修复。本文以某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模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基于协同作用理念,为解决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结构变形位移大的问题,提出了加固高陡黄土边坡的“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基于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并引入稳定系数和荷载分担比概念,探讨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稳定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组合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出锚索预应力设计参数对结构稳定系数和结构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大,为后续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提供参考。(2)开展了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结构的作用机理,验证了组合支护结构的协同作用效应。从应力角度分析了组合结构工作机理,根据附加应力法理论,建立了锚索预应力作用下土体的等效应力计算公式;引入条分法理论,建立了考虑预应力锚索附加应力的组合结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分析,探讨了预应力与安全系数关系,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较好体现了锚索预应力作用,同时表明锚索对支护体系整体稳定极为重要。(3)以铭帝1#边坡为工程背景,构建了有限填土加筋土与框锚组合结构的FLAC3D数值分析模型,考虑自然工况、降雨工况条件下及考虑坡顶交通荷载作用下,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作用效应,并评价交通荷载对组合结构的稳定性影响。根据现场监测和数值计算结果获得了组合结构实际应用的变形特性及工作规律,验证了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结构的有效性,成功解决了黄土高陡边坡快速修复、支护空间受限、常规加固方案变形量大及变形不协调关键技术难题。
杨栋[9](2020)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承载特性与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力型锚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机理复杂,影响其锚固效果的因素较多,仍需对压力型锚杆的受力特性进行更深入研究。本文在验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压力型锚杆的微观与宏观受力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软件与室内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探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的受力特征,并优化设计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压力型锚杆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的细观分析通过离散元分析,得出水平荷载下压力型锚杆的受力特性,利用孔隙率、配位数和旋转量的变化揭示其承载作用特性的细观变化。通过颗粒的法向和轴向接触改变,以玫瑰图的形式呈现不同形态下的土颗粒受锚杆作用的影响变化,进一步揭示锚杆承载特性及其影响水平。通过对锚定板的受力分析,探究不同工况下锚定板的承载作用。(2)压力型锚杆与薄壁式挡土墙联合加固结构设计优化研究将压力型锚杆与挡土墙联合起来,进行多因素多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挡墙高度、挡墙位置、挡墙尺寸、锚杆高度、锚杆间距、锚定板相关设计参数变化等因素对挡土墙受力特性的影响。(3)不同组合方式下的锚杆与挡土墙联合加固效果研究在设置挡土墙的基础上,布设了3根锚杆,并将3根锚杆分别在同一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排列,探究两种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多根锚杆与挡土墙联合加固的效果,从而实现压力型锚杆与薄壁式挡土墙联合加固结构设计参数的优化。(4)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压力型锚杆承载特性研究进行压力型锚杆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合理确定试验模型尺寸、试验材料、水平加载方案和监测方法等主要内容。试验中利用先进的显微数码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采用半模锚杆,分析压力型锚杆在受水平荷载作用时对土颗粒运动演化规律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多根锚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群锚效应。
王彦峰[10](2020)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拉力型锚索受力监测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具有施工便捷、高效、成本相对合理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的边坡加固工程。而对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系的受力传递规律研究,对其在工程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是对锚索锚固理论的补充。针对预应力锚索的受力特点及目前锚索的受力监测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锚索的类型,并对拉力型锚索进行了受力特征分析,然后研究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原理。为对拉力型锚索在实际受力状态下的受力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室内试验的形式,制作四组大比例钢管锚孔模型,每组模型内灌浆浇筑一根耦合有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预应力锚索,第一组3米长模型为全长粘结型锚索并布置三个光栅监测点,其余三组9米长模型的锚索采取套置不同长度的pvc管进行浇筑,形成非全长粘结型锚索,分别布置5个光栅监测点,待其达到标准强度之后进行拉拔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预应力锚索的受力传递进行理论分析及传递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光纤光栅的结构作出介绍,进一步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监测原理进行分析。(2)结合预应力锚索的受力特点及光纤光栅的监测原理,对预应力锚索的受力监测作出可行性方案,并制作光纤光栅锚索传感器进行标定。通过对锚索传感器标定的荷载-波长、应变-波长数据拟合,拟合直线的斜率分别为0.045和0.0012,结果证明锚索传感器灵敏度高、线性度好,能实现对锚索受力状态的监测。又进行现场锚索锚固试验,结果也显示该传感器可用于锚索受力监测。(3)针对预应力锚索拉拔试验研究方案,制作四组锚索模型,通过对不同组锚索模型拉拔试验监测的数据分析可知:锚固长度为1.5米时,所能承载的最大张拉荷载为91k N,锚固长度为2.5米时,所能承载的最大张拉荷载为195k N,锚固段的前半部分承担了较大的张拉荷载。(4)锚索在pvc管内形成的自由段受力传递基本均匀稳定,但有一定量的预应力损失,第三、四组锚索自由段长分别为6米和3米,在加载量为26k N时,损失率分别为24%和17%,在加载量为195k N时,损失率分别为15%和13%。预应力损失随着张拉荷载的增大其损失逐渐增加,而且自由段的长度越大其造成的预应力损失也相对增加。
二、多级预应力锚索在挡土墙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级预应力锚索在挡土墙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输电铁塔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受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压力型锚索受力性能分析 |
1.1 计算模型和参数 |
1.2 单级压力型锚索计算结果 |
1.3 多级压力分散型锚索计算结果 |
2 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模拟分析 |
3 结论 |
(2)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损失研究现状 |
1.2.2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黄土地区高边坡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土体蠕变模型耦合研究 |
2.1 引言 |
2.2 土的流变特性 |
2.3 锚索耦合模型研究 |
2.3.1 常用的岩石流变基本元件 |
2.3.2 常用的岩石流变组合模型分析 |
2.3.3 M-2K本构模型介绍 |
2.3.4 M-B-B耦合模型建立 |
2.4 锚索耦合模型方程 |
2.4.1 M-B-B耦合模型本构方程推导 |
2.4.2 M-B-B耦合模型蠕变方程推导 |
2.4.3 M-B-B耦合模型松弛方程推导 |
2.5 工程实例分析 |
2.5.1 工程概况 |
2.5.2 边坡支护设计 |
2.5.3 边坡监测概况 |
2.5.4 锚索长期预应力监测情况 |
2.5.5 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
2.5.6 边坡M-B-B模型参数反演 |
2.5.7 拟合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预应力变化的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 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法 |
3.2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1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上限法分析模型 |
3.3.2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功能方程 |
3.3.3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安全系数 |
3.3.4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算例分析 |
3.4 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
3.4.1 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上限法模型 |
3.4.2 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功能方程 |
3.4.3 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安全系数 |
3.4.4 预应力损失对安全系数的影响 |
3.5 边坡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正交试验设计 |
3.5.2 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
3.5.3 多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
3.5.4 不同级处预应力对边坡安全系数重要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锚索预应力损失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
4.1 FLAC~(3D)简介 |
4.1.1 软件简介 |
4.1.2 计算原理 |
4.1.3 计算流程 |
4.2 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4.3 模型计算 |
4.4 模型中预应力的改变对边坡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塑性力学上限法分析中函数f_i的推导 |
A.1 破坏机构 |
A.2 函数f_i推导 |
附录B 遗传算法求解单级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安全系数程序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3)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增深开挖基坑支护加固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位移土压力理论与桩锚支护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土压力机理 |
2.3 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考虑变形时的土压力计算公式 |
2.4 支护桩设计方法 |
2.4.1 支护桩设计计算理论 |
2.4.2 支护桩抗隆起、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2.5 锚杆设计方法 |
2.5.1 锚杆设计计算理论 |
2.5.2 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验算 |
2.6 腰梁、冠梁设计方法 |
2.7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
2.7.1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
2.7.2 桩锚联合支护结构稳定性验算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深基坑与支护结构加固设计 |
3.1 引言 |
3.2 工程概况 |
3.3 工程地质条件 |
3.4 原支护体系下基坑增深后的稳定性验算 |
3.5 设计依据及原则 |
3.6 基于原支护体系的加固设计 |
3.6.1 增设锚索加固方案 |
3.6.2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固方案的建模分析与比选 |
4.1 引言 |
4.2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3 模型建立 |
4.3.1 增设锚索方案模型建立 |
4.3.2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方案模型建立 |
4.4 增设锚索加固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4.4.1 支护桩水平位移分析 |
4.4.2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
4.5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模拟结果 |
4.5.1 土体变形分析与空间效应 |
4.5.2 支护桩位移分析 |
4.5.3 既有-新增排桩单排组合支护结构协同工作机理 |
4.5.4 对比“既有-新增排桩双排组合支护”加固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固方案验证与稳定性分析 |
5.1 现场监测项目与依据 |
5.2 数据分析 |
5.2.1 桩顶位移对比分析 |
5.2.2 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5.2.3 锚索轴力监测结果分析 |
5.2.4 周边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
5.3 稳定性分析 |
5.3.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专利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4)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2.1 支护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支护结构加固边坡动力研究现状 |
1.2.3 支护结构加固边坡机理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组成 |
2.3 图乘法 |
2.3.1 图乘法公式 |
2.3.2 图乘法的适用条件 |
2.4 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动力简化模型的建立 |
2.4.1 基本假设 |
2.4.2 支护结构上动土压力分析 |
2.4.3 模型的建立 |
2.5 锚杆轴力求解 |
2.6 立柱动弯矩求解 |
2.7 边坡水平动位移求解 |
2.7.1 锚杆轴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基本体系水平动位移求解 |
2.7.2 支护结构惯性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基本体系水平动位移求解 |
2.7.3 动土压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基本体系水平动位移求解 |
2.8 工程算例及有限元验证 |
2.8.1 工程概况 |
2.8.2 设计参数 |
2.8.3 理论计算结果 |
2.8.4 有限元对比验证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地震动稳定性控制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边坡地震动稳定性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模型的建立 |
3.3 锚杆锚固区范围求解 |
3.3.1 锚定点以上锚固区范围求解 |
3.3.2 锚定点以下锚固区范围求解 |
3.4 土条受力分析 |
3.5 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动稳定性系数求解 |
3.6 无支护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 |
3.6.1 无支护边坡土条受力分析 |
3.6.2 无支护边坡动稳定性系数求解 |
3.7 工程算例及有限元验证 |
3.7.1 工程概况 |
3.7.2 理论计算结果 |
3.7.3 有限元对比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边坡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框架预应力加固黄土边坡动力响应分析 |
4.4.2 框架预应力加固黄土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 |
4.5 有限元参数分析 |
4.5.1 边坡水平动位移参数分析 |
4.5.2 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参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6)田西高速公路那劳段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锚杆支护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边坡工程概况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2.3 水文、气象 |
2.4 区域地质特点 |
2.4.1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4.2 地表水 |
2.4.3 地下水 |
2.4.4 地震 |
2.4.5 岩土体物理性质 |
第三章 施工前边坡风险评估 |
3.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3.2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
3.3 总体风险评估 |
3.3.1 评估方法介绍 |
3.3.2 总体风险评估 |
3.3.3 总体风险评估结果讨论 |
3.4 专项风险评估 |
3.4.1 风险辨识 |
3.4.2 风险估测 |
3.4.3 重大风险源评估 |
3.5 风险管控措施 |
3.5.1 前期准备 |
3.5.2 机械作业 |
3.5.3 开挖施工 |
3.5.4 坡面支护 |
3.5.5 安全监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工过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 |
4.1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4.1.1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
4.1.2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4.1.3 Flac3D本构模型的选择 |
4.1.4 边界条件 |
4.1.5 岩土体力学参数 |
4.1.6 支护结构力学参数 |
4.1.7 安全系数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 边坡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天然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2 边坡开挖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3 加设挡土墙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4 初次支护天然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4.3.5 初次支护暴雨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失稳边坡防治措施研究 |
5.1 防治措施方案研究 |
5.1.1 方案一 |
5.1.2 方案二 |
5.2 防治措施方案对比 |
5.3 不同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5.4 边坡监测 |
5.4.1 边坡监测系统 |
5.4.2 监测方案的原则和布置 |
5.4.3 监测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优化研究 ——以曼延坡1号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研究现状 |
1.4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隧道洞口边坡失稳分析与支护措施 |
2.1 影响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
2.1.1 岩体结构类型 |
2.1.2 地层岩性组合的影响 |
2.1.3 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
2.1.4 水 |
2.1.5 工程施工 |
2.1.6 边坡坡角 |
2.1.7 地震 |
2.2 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
2.3 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支护工程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洞口段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
3.1 FLAC3D模拟软件介绍 |
3.2 开挖对隧道洞口段边坡影响规律研究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力学参数、本构模型的选取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3.2.3 数值模拟计算理论方法 |
3.2.4 模拟结果分析 |
3.3 曼延坡1 号隧道工程实例计算分析 |
3.3.1 工程背景 |
3.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3.3.3 边坡分级开挖计算方案 |
3.3.4 原始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3.3.5 边坡支护且隧道未开挖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3.3.6 边坡支护且隧道开挖状态下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曼延坡1 号隧道口段边坡支护计算与优化 |
4.1 预应力锚索的参数设定及优化~([77]) |
4.1.1 锚固力与锚固角的设计及优化 |
4.1.2 锚固间距的设计及优化 |
4.2 基于正交试验的参数优化方案选取 |
4.2.1 正交试验的试验设计 |
4.2.2 正交试验的试验结果 |
4.3 不同结构参数对支护体系的影响 |
4.3.1 不同锚固力下锚索框架梁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4.3.2 不同锚固角下锚索框架梁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4.3.3 不同锚固间距下锚索框架梁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4.4 优化后结构参数与原参数的计算与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得奖项) |
附录 B(数值计算部分位移、弯矩图) |
(8)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加筋土挡墙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锚杆(索)框架梁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土组合结构研究现状 |
1.2.4 协同作用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1 位置与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研究区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失稳特征 |
2.2.1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壁特征 |
2.2.2 开挖型高陡边坡失稳后缘裂缝特征 |
2.2.3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破坏过程 |
2.3 工程开挖型黄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2.3.1 试验取样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开挖型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
2.4.1 边坡通用治理修复技术 |
2.4.2 高陡黄土边坡治理存在的问题 |
2.5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5.1 协同作用的理念 |
2.5.2 有限填土加筋土概念 |
2.5.3 有限填土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的提出 |
2.5.4 技术原理 |
2.5.5 基本特点 |
2.6 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问题 |
2.7 小结 |
3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及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边坡治理工程概况 |
3.2 组合支护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
3.2.1 强度折减法的计算原理 |
3.2.2 FLAC3D的分析方法 |
3.2.3 模型建立 |
3.2.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组合结构协同作用机理 |
3.4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 |
3.4.2 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4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模型试验 |
4.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内容 |
4.2 模型相似比 |
4.3 试验模型设计 |
4.3.1 试验模型 |
4.3.2 试验材料的选取 |
4.3.3 试验方案 |
4.3.4 试验数据采集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水平位移 |
4.4.2 土工格栅应变 |
4.4.3 墙背土压力 |
4.4.4 锚杆应变 |
4.4.5 框架梁应变 |
4.5 组合结构作用机理分析 |
4.6 小结 |
5 基于协同作用的组合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 |
5.1 锚索预应力作用下的协同机理理论分析 |
5.2 考虑协同作用的锚索预应力值确定 |
5.3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
5.3.1 附加应力法基本理论 |
5.3.2 锚索预应力等效计算 |
5.4 基于协同作用的整体稳定性分析 |
5.4.1 稳定性计算模型 |
5.4.2 工程算例分析 |
5.5 小结 |
6 加筋土-框锚组合结构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6.1 自然工况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6.1.2 变形特征 |
6.2 暴雨条件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3 交通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的作用效果 |
6.4 边坡现场监测与效果评价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承载特性与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细观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1 颗粒流软件PFC~(2D)简介 |
2.2 压力型锚杆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运行 |
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力型锚杆与薄壁式挡土墙联合加固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2 联合加固结构中挡土墙形式设计参数优化 |
3.3 联合加固结构中锚杆高度设计参数优化 |
3.4 联合加固结构中土体黏聚力设计参数优化 |
3.5 联合加固结构中预应力设计参数优化 |
3.6 联合加固结构中底板宽度设计参数优化 |
3.7 联合加固结构中锚定板尺寸设计参数优化 |
3.8 联合加固结构中锚定板间距设计参数优化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组合方式下的锚杆与挡墙联合加固效果研究 |
4.1 水平排列的非等长锚杆加固效果研究 |
4.2 竖直排列的非等长锚杆加固效果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的室内试验研究 |
5.1 数字照相变形量测技术简介 |
5.2 室内细观模型试验技术方案 |
5.3 锚杆在拉拔作用下的位移分析 |
5.4 锚定板的受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拉力型锚索受力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锚索的应用发展 |
1.2.2 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技术应用发展 |
1.2.3 光纤光栅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锚索的作用机理及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 |
2.1 预应力锚索分类及受力分析 |
2.1.1 预应力锚索分类及特点 |
2.1.2 拉力型锚索受力分布特征分析 |
2.1.3 预应力锚索锚固段长度确定 |
2.2 光纤光栅传感器基本原理 |
2.2.1 光纤光栅基本结构特性 |
2.2.2 光纤光栅类型 |
2.2.3 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纤光栅锚索的制作与监测性能试验分析 |
3.1 光纤光栅预应力锚索监测技术方案 |
3.2 预应力锚索监测传感器制作及试验 |
3.2.1 锚索监测传感器制作 |
3.2.2 锚索监测传感器试验 |
3.2.3 锚索监测传感器试验分析 |
3.3 锚索传感器监测可行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的锚索拉拔试验研究 |
4.1 预应力锚索拉拔监测试验的基本方案 |
4.2 预应力锚索试验模型制作及锚索浇筑 |
4.2.1 预应力锚索模型组成材料及制作 |
4.2.2 预应力锚索安装及灌浆 |
4.2.3 预应力锚索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布置 |
4.3 预应力锚索拉拔试验 |
4.3.1 锚索拉拔试验设备及安装 |
4.3.2 锚索拉拔试验方案 |
4.4 试验现象及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4.4.1 第一组全长锚固锚索拉拔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4.4.2 第二组非全长锚固锚索拉拔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4.4.3 第三组非全长锚固锚索拉拔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4.4.4 第四组非全长锚固锚索拉拔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多级预应力锚索在挡土墙施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输电铁塔压力型锚索承台基础受力特性分析[J]. 麻坚,马宇辉,杨运国,蔡勇,肖志鹏,李欣,徐刚,吕庆. 科技通报, 2021(06)
- [2]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框架预应力锚索支护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D]. 侯喜楠.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某增深基坑桩锚支护加固设计与模拟分析[D]. 徐希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黄土边坡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机理研究[D]. 冯文刚.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6]田西高速公路那劳段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D]. 樊小婵.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公路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及支护优化研究 ——以曼延坡1号隧道为例[D]. 宋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高陡黄土边坡加固工程加筋土-框锚结构作用机理研究[D]. 何江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水平荷载作用下压力型锚杆承载特性与设计优化研究[D]. 杨栋.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5)
- [10]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拉力型锚索受力监测研究[D]. 王彦峰.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