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理科综合命题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国[1](2020)在《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推进国际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回顾我国的外语教育规划过程,尽管以自上而下的规划路径为主导,但社会调查和征求民意也是其中重要的规划活动;同时,外语教育规划也激发国人对外语教育的复杂的情感。然而,当前的研究很少探讨外语教育政策应如何回应公众意见和感受,提高公众的满意度。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公民的话语空间发生改变,公众意见表达异常活跃,社会舆情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以舆情为研究视角,探索外语教育政策的回应性。高考英语是我国重大的外语教育政策,外语教育规划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息息相关。本研究以高考英语的政策变迁为主线,并选取其中四个关键节点为经验案例,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本研究分析认为,政策回应性受制于制度语境、外部环境和由公众意见与媒介话语构成的社会舆情。为探究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一般关系,本研究提出三个具体研究问题:(1)高考英语舆情特征如何?(2)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如何?(3)舆情与政策回应性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本研究在理论视角上,借鉴政治学、公共政策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的舆情-政策关系分析理论,以话语制度主义作为一种综合的理论视角审视高考外语政策变迁过程,构建出政策回应性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融合量化分析方法对三种来源数据进行分析:(1)政策文本、历史研究文献和智库研究报告;(2)慧科新闻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3)新浪微博,其中数据采用第三方爬虫软件采集获得。在研究路径上从总体和特定节点两个方面探究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论文共分七章。前三章阐述了研究现状和基础概念与理论,论文第四章从总体上考察了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制度文化语境。高考英语政策主要体现在科目地位、命题方式、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稳定上升期、调整变化期和巩固发展期,政策的变化可视为对外部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社会舆情的积极回应。论文第五章分析了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本章从报纸媒体、社交媒体和学术期刊三种媒体描述高考英语舆情的时空分布特征、舆情主题和热点事件。舆情分析表明,在高考英语政策调整变化时期,公众舆论对待英语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认可英语作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要求弱化高考英语的科目地位、减少高考英语考试的社会功能比较强烈。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舆论聚焦在一年两考和中外文化冲突方面,容易引发成社会热点事件。高考英语听力是最为频繁的高考突发性事件,地方政策回应方式不一,但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回应的重点是加强考试管理,稳妥推进高考英语听说考试。接下来的论文第六章通过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的探究高考英语舆情与政策回应性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1999年以来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突出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但是公众舆论的焦点在科目分值、计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1984年第一次高考改革后高考英语确立了和语文、数学同等的统考科目地位和分值权重,并在实际中得到强化。新世纪以来公众对英语热开始反思,弱化英语的呼声比较强烈,2006年江苏省通过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和协商,首次降低了高考英语分值。2013年北京高考改革迎合社会舆论,提出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方案,但是公众意见中专业话语发挥了重要影响,维持了高考英语地位。2017年以来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虽然降低了高考英语听力事故的风险,但是测试技术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成为“一年两考”的制约因素。论文第七章为启示和结论部分,将舆情的政策回应总结为四种模式,即主动咨询型、积极协商型、消极协商型和压力回应型,从三个方面提出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可能路径,即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合理运用舆情调查、做好舆论环境建设。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应用三个方面:首先在理论基础上,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理论内涵,为外语教育规划探索符合现代治理理念的科学路径;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将质性探究与媒介框架分析和政策叙事相结合,拓展了质性研究的内涵;最后是本研究的应用创新,政策回应性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和外语教育规划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刘亮[2](2018)在《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我国高考命题变革为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历史进行了重点考察,还对命题方式变革下的命题内容变迁进行了阐述,也对高考命题的部分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若将绪论和结论包括在内,本研究共分为8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考察了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余年间的科举考试命题制度的变革历程,重点分析了犹如现代高考的科举考试在命题方式、考试科目、试题难度上的发展脉络。第二章梳理了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和命题内容的变革,以国、公立大学招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为主线,审视了不同命题方式下的考试科目及试卷设置形式的演变,以及命题技术、题型、命题立意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沿革情形,主要内容包括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本世纪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第四章探究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境外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方式的变革情况,并重点考察了美国的SAT和ACT、日本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台湾的大学联考等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和内容的变革。第五章展示了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现状,不仅包括分省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两种方式的实施情况,还包括与命题内容相关的科目、考纲、试卷、试题等的设置情况。第六章阐发了高考命题涉及的部分理论问题,运用有关的学科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高考命题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等基本原则。通过以上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得到几项关于我国高考命题变革的主要结论:一、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受到考试文化传统、国家结构形式、考试发展规律、高校办学要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二、高考命题从不分类的统一命题方式发展到分类命题方式符合世界范围内高校招考命题变革的一般趋势;三、统一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机制符合当代世界范围内通行的“统一命题考试+高校自主命题考核”的招生模式;四、不同的高校招考命题方式所对应的考试内容各有侧重点;五、实行不同命题方式的高校招生考试都能引发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
李晓岩[3](2017)在《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入学考试是高校人才选拔的“守门员”,考试科目与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核心构成,是人才选拔的主要承载。其中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而考试内容则决定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中英两国分别作为东西方考试的发源地,高校入学考试在其高校录取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两国在考试科目与内容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研究从考试科目设置、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科目内容、命题内容四个维度,以中英两国政府、相关机构颁布的文件、法令、报告以及考试大纲、考试试卷等为载体,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由表及里、系统地探析了两国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及其特征,进而比较中英两国在考试科目与内容上的异同,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研究一:中英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比较研究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折射了国家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应然定位。在考试科目设置形式上,我国始终为“统考科目+”的形式,而英国始终为自由选考形式。我国以试点改革推进的形式,从文理分科调整为科目选考,其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英国则以整体改革推进的形式,从模块化调整为线性,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保障考试的学术性与严格性。在考试科目设置数量上,我国相对较为稳定,有渐增趋势,而英国2000年后基本呈渐增趋势,但在新考试改革中考试科目大量删减与合并。在考试科目设置类型上,两国的综合型科目都趋于消亡;我国考试科目类型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为基础型科目,并设有三门统考科目,着重于促进考生全面性知识结构的形成,新高考改革中设置了选考科目,为考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英国考试科目类型丰富,以拓展型科目为主,在新考试改革后,基础型科目比重逐步提高,均为选考科目,着重于促进考生个性化知识结构的形成。研究二:中英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的比较研究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体现了其对所选拔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应然要求,而考生的考试科目选择则体现了人才知识结构的实然样态。在高校考试科目要求上,以历史、物理和经济学专业为例,两国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以基础型科目和“不限”为主。我国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较为模糊,以“三选一”或“不限”为主,专业排名前十与后十的高校科目要求差异不大;而英国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则差异较大,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一般具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而且其要求除考试科目外,还涉及科目等级、考试次数、科目组合等,后十名则以“不限”为主。在考生的考试科目选择上,基础型科目是两国考生的主要选择,在两国共同的考试科目中,生物在两国考生选择人数排序中较为靠前,而物理均排名最后。我国考生选择的科目组合以文理交叉组合为主,而英国则以理科组合为主。研究三:中英入学考试科目内容的比较研究考试科目内容体现了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考核要求。以物理科目为例,以考试大纲为分析载体,我国考试的考核目标表述概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侧重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与分析,而英国则表述具体,变化较大,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类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等维度上的考查较为均衡,英国更突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两国的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广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考核内容的平均深度上呈现相反趋势,我国考核内容的平均深度呈下降趋势,而英国呈上升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物理科目的考核内容呈现“浅而窄”的趋势,英国则呈现“深而窄”的趋势。研究四:中英入学考试命题内容的比较研究考试科目设置和科目内容考查最终都通过命题内容得以落实。以物理科目为例,以试卷为分析载体,我国试卷知识点覆盖率明显低于英国,英国试卷和考试大纲中各模块知识点占比分布,较之我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由此说明英国试卷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反映考试大纲对考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我国物理试卷题量较少,但分值较高、时限相对较长,由此说明我国的物理科目考试具有“点深”的特点,而英国物理试卷则为题量较多,但相对而言分值较少、时限较短,由此说明英国的物理科目考试具有“面广”的特点。我国客观性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占比均高于主观性题型,由此可看出其略侧重于对考生思维结果的考查;英国则主观性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占比均高于客观性题型,其略侧重于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全面”“模糊”“趋易”“结果”,即我国考试科目设置更注重于引导考生全面性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意图满足考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较为模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考生选择的科目组合以文理交叉为主;对考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降低,更关注于对考生结果性的知识与能力考查。英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个性”“清晰”“趋难”“过程”,即英国考试科目设置更注重于引导人才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并致力于提高基础型科目的地位,以使人才掌握更坚实的学术基础;高校的考试科目要求尤其是理科专业较为清晰,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考生选择的科目组合以理科组合为主;对考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提高,更关注于对考生过程性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基于以上研究,我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基于分类选拔的考试科目设置方案,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通过多维设置选考科目要求以便达到对所要选拔人才的精准定位;并逐步加强对过程性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进而引导中学专注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适度增加试卷题量,降低试题难度,以提高考试命题的代表性。但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讨论,如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立意、内容的公平性、改革的方式等等,可以说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单旭峰[4](2017)在《恢复高考后化学科考试命题改革述评》文中认为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化学科考试经历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用测量理论指导命题、系统研究考试命题、尝试综合能力考查、探索多元能力考查五个时期。40年来,高考化学不断深化内容改革和探索能力考查思路,实现了对高校新生的选拔,同时对中学化学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顾伟华[5](2016)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高考恢复以来,语文教育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讨论,语文高考更是饱受诟病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了,这是新课改实施以来颁发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它改变了新课改最初推行的高考改革方案,对语文高考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回顾并研究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十分必要。论文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选取2004年至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这十二年间的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与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提出的要求;第三部分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第四部分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第五部分为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思考。论文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和形式的内涵及新课改对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新要求进行了阐释梳理;在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中主要从基础知识类、阅读类、作文类这三大板块,在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中主要从试卷结构、试卷题型这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内容与形式改革的得与失;最后对这十二年来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进行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到具体的思考。希望论文能够为中学师生的语文教学与高考复习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孙鹏[6](2012)在《北京市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试卷的变化与试题特色的初探》文中指出北京市高考生物学科试卷自2004年起开始进行自主命题,8年来,生物学科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的同时,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逐步渗透和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本文将对北京市高考生物学科试卷的命题依据、试卷结构以及题目特点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探索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理清北京生物试卷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归纳出试题的特色,希望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王莹虹[7](2009)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高考命题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考是我国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纸笔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简称”高考”)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而举行的选拔性考试,是全国影响最大的考试。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倍受重视。同时高考的导向作用也无庸质疑。选拔功能,要求高考题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将那些具有进一步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选拔到高校;导向功能,亦即所谓的“指挥棒”,要求高考命题要对中学物生物教学及生物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所以高考试题必然要体现国家对高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改方针,促进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的转变。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启动,从2007年开始高考试卷有了新课标地区考卷与人教大纲版的区分。2009年云南省将加入新课改,2012年将实施新课标高考。笔者通过双向细目表方法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体会高考改革的进程,从中把握出高考命题的脉络和趋势。以期指导今后的高考复习教学工作,并为顺利过渡到新课标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不论是新课程高考还是大纲版地区高考,能力立意是主题,教材是基石.回归教材,注重能力培养是高考的命题导向和教学的主旨.
周红英[8](2009)在《贵州省近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04年至2008年贵州省高考生物试卷进行系统的分析,主要用以检测试卷中的试题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检查试卷命题与课程要求是否相符,同时对试卷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运用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第一,对2008年贵州省高考生物试题进行系统分析;第二,对2004-2008年贵州省高考生物试题进行比较分析;第三,对试卷中图表试题进行剖析研究,进而提出图表题型的解题思路;第四,对高中新课标五套新教材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近年高考生物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生物试题有如下特点:命题的视角在发生改变,创新型题目(如知识重组型、信息转化型)试题越来越多,实验开放型题目占据突出的位置;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旧题新考,开放式试题占一定比分,非选择题中实验分析类试题增多,较往年答题文字量有所下降,正误判断型的选择题和能力型(尤其实验分析类)题目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三复习备考策略。最后,对一线教师和一些生物教研员以及有关专家进行了访问,针对贵州省2010年新教材的试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教学中新旧教材之间的过渡提出了思考。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命题基本符合考纲的要求,也逐渐呼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核心知识和学科能力考查的基础上,更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及对人文的关怀;题目也更加灵活、更加新颖。
王后雄[9](2008)在《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尺度,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考不公平是社会的最大不公平,它危及到了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公平底线。高考不公平问题既有历史发展和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而造成的不公平,又有因政策设计而导致的不公平,而高考政策则是影响高考公平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试图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历史上的选才制度和域外高考公平实践,运用公平理论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高考政策是政府、高校与社会招考机构等组织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行权威性分配与调节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政府是高考政策制订和执行的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对高考政策取向至关重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政策分析为研究视角,运用规范分析和经验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围绕着“政策视角下,什么是高考公平,高考公平的原则及标准,高考公平的现状、问题与原因,高考公平怎样实现”四个问题依次展开论述,力求实现近期操作性对策与长期制度性建设的有机结合。本文的结构可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指出研究的目的及其重要意义。接着,概述国内外有关高考政策与公平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和写作方法。最后,提出全文的框架。正文第一章,探讨高考公平的内涵与属性。这是本文的基本理论部分,主要阐述两个问题:首先,公平的内涵与属性是什么,这为本文研究高考公平做了基础性的理论铺垫;其次,高考公平的内涵与属性是什么,主要从高考公平问题的讨论中寻找对高考公平概念的理解,强调高考公平包括权利平等、机会公平、资源共享等内容,指出高考公平的本质属性在于消除社会不公,缩小阶层差距,保障公众受教育权的实现。正文第二章,阐释高考公平的基本理论问题。综述国内外主流学派有关公平、正义的论述和观点,在综合各家理论合理之处的基础上,力图从高考公平的原则、标准和规则等维度提出相关理论命题。本部分综合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公平观,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正义论的高考公平观,并对高考政策公平的原则、本质和基础进行了分析。个体意义的公平原则有能力原则、平等原则、补偿原则、广泛原则和正义原则;地域意义的公平原则有平等原则、贡献原则、效用原则和平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考政策的公平规则体系,为制度公平的高考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评价政策的公平性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或准则。本章比较系统地分析了高考公平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属性,阐述了高考公平是高考政策基本出发点的价值理念。正文第三章,以公平规则体系和阶层再生产理论为理论工具,对高考分省定额录取政策、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高考自主招生政策、保送生政策、高考加分政策、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和高考命题政策进行历史和比较研究,在参考国家公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基础上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地调查,展现了大量的第一、二手资料,依据公平规则理论对这些政策分别从地域、城乡、性别、民族、阶层等维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并对我国现实高考政策改进提出建议。同时通过研究论证了在渐进式社会转型中不同阶层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具有明显再生产特征的假设的成立。正文第四章,转型期我国高考公平的现状、问题及成因。高考不公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还原为政策原因,从高考政策制定的历史过程来考察高考公平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又要回归到现实,对目前我国高考公平的现状有一个总体性的估价,为此,本文首先对转型期我国高考公平问题的现状做一整体描述。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高考不公平的主要表现,指出了现行有关高考政策公平性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中分析高考不公的实质及其负面效应,这是实现高考公平目标紧迫性需求的理由。此外,还详细分析了制约实现我国高考公平的深层次原因。正文第五章,高考政策的改革与高考公平的实现。这是从政策层面分析我国高考改革应该围绕实现高考公平目标的路径选择。主要是研究如何分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即研究高考政策的制定标准及模式。力图通过理念变革、法治建设、机制创新、政策改进等四个方面来改革我国高考政策,实现近期操作性对策与长期制度性建设的有机结合,以缩小高等教育差距,促进高考公平,为我国高考政策改进与制定、高考制度完善及高考改革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转型期我国高考公平实施与运作提供制度和实践上的保障。结论部分,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简略回顾本文关于高考公平和政策研究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回应,总结研究中所得到的启示。并为政策决策部门、高校和招考组织提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高考公平的强烈诉求,恰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公平和正义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要求。在我国,高考政策的失灵与失效,可能会加剧、损害高考公平的程度,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如何使高考不公平问题尽可能得到控制和缓解而不致于损害到“社会秩序”,就成为高考政策的最终使命。
张劲辉[10](2007)在《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测试要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1年起,福建省高考使用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至今已进行了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思想、能力要求、测试方向对高考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化学是实验性学科,高考中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重视。本文以福建省2001年至200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为切入点,结合高三学生解答相应实验试题的情况,分析了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内容的分布和能力素质的要求。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测试要求就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考化学实验题是良好的综合能力测试载体之一,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多种能力,而且进行测试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实测分析了2005——200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考查要求,发现高考化学实验题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试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二、2004年理科综合命题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理科综合命题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政策和规划学科的兴起 |
1.1.2 外语教育规划中的认同与冲突 |
1.1.3 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与高考英语 |
1.1.4 政务舆情回应的建设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舆情研究概况 |
2.2.1 舆情的概念内涵 |
2.2.2 基于引文空间分析的教育舆情研究概况 |
2.2.3 高考舆情研究 |
2.2.4 语言舆情研究 |
2.2.5 英文文献中关于公众意见的研究 |
2.3 舆情和政策的关系研究 |
2.3.1 舆情与政策结果的关系 |
2.3.2 舆情与政策过程的关系 |
2.4 政策回应性研究 |
2.4.1 政策回应性的理论研究 |
2.4.2 教育政策回应性的相关研究 |
2.5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研究 |
2.5.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5.2 话语制度主义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
3.2.1 关键概念定义 |
3.2.2 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阐述 |
3.3.1 质性研究路径 |
3.3.2 研究方法 |
3.4 数据采集和处理 |
3.4.1 数据资源库 |
3.4.2 媒体数据采集 |
3.4.3 数据下载 |
3.4.4 数据处理 |
3.5 类目建构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考英语政策变迁及制度语境 |
4.1 引言 |
4.2 英语科目地位变化 |
4.2.1 稳定上升时期(1978-2001 年) |
4.2.2 调整变化期(2002-2013) |
4.2.3 巩固发展期(2014-) |
4.3 高考英语命题内容和方式的变化 |
4.3.1 命题依据的变化 |
4.3.2 高考英语统一和分省命题变化 |
4.3.3 高考英语听说测试政策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总体特征 |
5.1 引言 |
5.2 舆情的报纸媒体特征 |
5.2.1 时空特征 |
5.2.2 媒体分布特征 |
5.2.3 新闻主题框架分析 |
5.2.4 报纸媒体舆情热点事件 |
5.3 舆情的社交媒体特征 |
5.3.1 北京高考改革热门微博 |
5.3.2 浙江加权赋分事件热门微博 |
5.4 舆情的学术期刊话语 |
5.4.1 《人民教育》关于第一次高考改革大讨论 |
5.4.2 《外国语》高考外语改革论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 |
6.1 引言 |
6.2 第一次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2.1 改革前舆情 |
6.2.2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2.3 政策回应性分析 |
6.2.4 回应结果分析 |
6.3 江苏新课程高考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3.1 改革背景 |
6.3.2 舆情特征分析 |
6.3.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3.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
6.3.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
6.4 北京高考综合改革舆情和政策回应 |
6.4.1 改革背景 |
6.4.2 舆情特征分析 |
6.4.3 回应前舆情话语分析 |
6.4.4 回应过程舆情话语特征 |
6.4.5 政策回应性结果分析 |
6.5 高考突发事件性舆情和政策回应 |
6.5.1 高考外语听力的政策回应性 |
6.5.2 浙江高考英语加权赋分事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启示与结论 |
7.1 引言 |
7.2 高考英语舆情的政策回应模式 |
7.3 回应性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
7.3.1 正确认识观念性冲突 |
7.3.2 合理运用舆情调查 |
7.3.3 发挥舆论环境建设的作用 |
7.4 研究总结 |
7.5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北京高考改革方案(2013)的热门微博 |
附录2 关于北京高考英语改革方案(2013 年)的话语提炼 |
(2)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问题、概况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科举考试命题的演进 |
第一节 隋唐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宋代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明清科举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命题的演变 |
第一节 大学自主招考命题阶段 |
第二节 国家统一招考命题阶段 |
第三节 多种招考命题方式并存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沿革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方式的统分变革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调整与演变 |
第三节 高校自主招生命题的实施与进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境外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一节 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二节 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命题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考命题改革的现实考察 |
第一节 高考分省命题方式的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方式的实施现状 |
第三节 高考命题内容的设置情况——以科目、考纲、试卷、试题为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考命题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命题效率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高考命题科学性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考试科目与内容:人才选拔的主要承载 |
1.1.2 实践困境:考试科目与内容改革的“失策” |
1.1.3 他山之石:英国的考试科目与内容可资借鉴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校 |
1.2.2 入学考试 |
1.2.3 考试科目与内容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中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研究现状 |
1.3.2 英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与思路 |
1.4.1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边界与可比性分析 |
1.4.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5 研究思路 |
2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的比较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2.1.2 研究资料与说明 |
2.1.3 研究分析框架 |
2.2 中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分析 |
2.2.1 中国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形式分析 |
2.2.2 中国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数量与类型分析 |
2.3 英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分析 |
2.3.1 英国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形式分析 |
2.3.2 英国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数量与类型分析 |
2.4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比较 |
2.4.1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形式比较 |
2.4.2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数量与类型比较 |
本章小结 |
3 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的比较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3.1.2 研究资料与说明 |
3.1.3 研究分析框架 |
3.2 中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分析 |
3.2.1 中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分析 |
3.2.2 中国考生入学考试科目选择分析 |
3.3 英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分析 |
3.3.1 英国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分析 |
3.3.2 英国考生入学考试科目选择分析 |
3.4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比较 |
3.4.1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要求比较 |
3.4.2 中英考生入学考试科目选择比较 |
本章小结 |
4 入学考试科目内容的比较——以物理科目为例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4.1.2 研究资料与说明 |
4.1.3 研究分析框架 |
4.2 中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分析 |
4.2.1 中国物理科目考核目标分析 |
4.2.2 中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广度分析 |
4.2.3 中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深度分析 |
4.3 英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分析 |
4.3.1 英国物理科目考核目标分析 |
4.3.2 英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广度分析 |
4.3.3 英国物理科目考核内容深度分析 |
4.4 中英物理科目考核内容比较 |
4.4.1 中英物理科目考核目标比较 |
4.4.2 中英物理科目考核内容广度比较 |
4.4.3 中英物理科目考核内容深度比较 |
本章小结 |
5 入学考试命题内容的比较——以物理科目为例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5.1.2 研究资料与说明 |
5.1.3 研究分析框架 |
5.2 中国高校入学考试命题内容分析 |
5.2.1 中国物理试卷知识点覆盖率分析 |
5.2.2 中国物理试卷题量与分值、时限的关系分析 |
5.2.3 中国物理试卷题型与分值、题量的关系分析 |
5.3 英国高校入学考试命题内容分析 |
5.3.1 英国物理试卷知识点覆盖率分析 |
5.3.2 英国物理试卷题量与分值、时限的关系分析 |
5.3.3 英国物理试卷题型与分值、题量的关系分析 |
5.4 中英高校入学考试命题内容比较 |
5.4.1 中英物理试卷知识点覆盖率比较 |
5.4.2 中英物理试卷题量与分值、时限关系比较 |
5.4.3 中英物理试卷题型与分值、题量关系比较 |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启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比较研究的结论 |
6.1.2 入学考试科目要求与选择比较研究的结论 |
6.1.3 入学考试科目内容比较研究的结论 |
6.1.4 入学考试命题内容比较研究的结论 |
6.1.5 总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构建基于分类选拔的考试科目设置形式 |
6.2.2 多维设置定位精准的选考科目要求 |
6.2.3 逐步加强过程性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
6.2.4 继续提高考试命题的代表性 |
6.3 研究讨论 |
6.3.1 综合能力的考查何以可能 |
6.3.2 知识立意、能力立意与人的立意 |
6.3.3 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公平性尚待探讨 |
6.3.4 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方式或需改进 |
6.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5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恢复高考后化学科考试命题改革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恢复与发展期 (1977—1983年) :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2 标准化改革探索期 (1984—1990年) :用测量理论指导命题 |
3 改革深入期 (1991—1999年) :系统研究考试命题 |
3.1 制定高考化学命题的规范性文件 |
3.2 系统研究能力目标的含义 |
3.3 研究能力考查与题型的关系, 加强试测并应用于高考实践 |
3.4 不断探索评价机制和调整试卷结构, 提高试题质量 |
4 综合测试的探索期 (2000—2006年) :尝试综合能力考查 |
4.1 基于新的试卷结构调整考查思路 |
4.2 研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并探索实施[9] |
4.3 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
5 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期 (2007年至今) :探索多元能力考查 |
5.1 依据《课程标准》调整试卷结构 |
5.2 新增内容的考查思路与方法 |
5.2.1 从定性到定量:深入考查化学反应原理 |
5.2.2 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 |
5.2.3 从传统到现代:适度考查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5.3 高考化学能力目标的调整与考查 |
5.3.1 提供多种形式的新颖信息, 深入考查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
5.3.2 融合多元知识设计试题, 继续探索综合能力的考查 |
5.3.3 呈现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 考查应用与实践能力 |
5.3.4 创新试题的呈现形式和设问方式, 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
5.3.5 探索新的设问形式, 考查创新思维能力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与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
一、高考的内涵 |
二、语文高考的内涵 |
三、语文高考试题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历史沿革 |
一、古代语文考试时期 |
二、近代语文考试时期 |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语文考试时期 |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提出的要求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课程性质、目标等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总体要求 |
二、评价建议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具体要求 |
第二节 语文考试大纲对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要求 |
一、考试性质与考试能力 |
二、考试内容 |
三、考试形式 |
第三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的改革 |
第一节 基础知识内容的改革 |
一、现代汉语知识 |
二、古代汉语知识 |
三、古代诗词识记 |
四、语言表达 |
第二节 阅读内容的改革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二、古代诗文阅读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
第三节 作文内容的改革 |
一、作文考查能力 |
二、作文考查内容 |
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改革的得与失 |
一、取得的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的改革 |
第一节 语文高考试卷结构的改革 |
一、试卷的结构 |
二、语文试题的主客观题及内容赋分比 |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的改革 |
一、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含义 |
二、语文高考试卷题型 |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形式改革的得与失 |
一、取得的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思考 |
第一节 理念坚守 |
一、坚持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选拔理念 |
二、坚持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语文高考试卷内容改革的思考 |
一、基础知识内容的改革反思 |
二、阅读内容的改革反思 |
三、作文内容的改革反思 |
第三节 语文高考试卷形式改革的思考 |
一、坚持科学性与语文性相结合 |
二、活用现有题型、开发新题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着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政策规章类 |
五、主要参考期刊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北京市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试卷的变化与试题特色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命题依据 |
2.1 由《考试大纲》变为《考试说明》 |
2.2 由旧版《考试说明》变为课标版《考试说明》 |
3 试卷结构的调整 |
4 试题特色在不断探索中形成 |
4.1 立足基础 |
4.2 突出能力 |
4.3 设问灵活 |
4.4 综合考查 |
4.5 寓教于考 |
5 继承与发展 |
(7)新课程背景下生物高考命题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高中生物考试的基础 |
2.1 生物考试的特点 |
2.1.1 与生物考试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2 与生物考试有关的特点 |
2.1.2.1 生物考试有关的特点 |
2.1.2.2 纸笔考试的优势 |
2.1.2.3 纸笔考试的缺陷 |
2.2 生物考试的基础 |
2.2.1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附后) |
2.2.2 高中生物考试大纲(附后) |
2.2.3 智力理论 |
2.2.4 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 |
2.2.5 标准化考试理论 |
2.2.6 教育测量学理论 |
第3章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3.1 课题研究的对象 |
3.1.1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 |
3.1.1.1 2006年全国各地各类高考生物试题11套: |
3.1.1.2 2007年全国各地各类高考生物试题16套: |
3.1.1.3 2008年全国各地各类高考生物试题15套: |
3.2 课题研究方法 |
3.2.1 比较研究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文献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初步分析 |
第4章 课题研究的结果和分析 |
4.1 2006-2008全国主要省市高考试题双向细目表 |
4.2 2006-2008全国主要省市高考试题分析 |
4.2.1 2007-2008生物高考新课程试卷分析 |
4.2.1.1 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4.2.1.2 强调主干知识,突出重点,保持平稳 |
4.2.1.3 能力立意,特点鲜明 |
4.2.1.4 新题型层出不穷,情境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
4.2.1.5 注重与生产、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联系,适当体现开放性 |
4.2.2 2006-2008生物高考全国卷比较浅析 |
4.2.2.1 近三年考查内容(见上表) |
4.2.2.2 全国卷试卷特点 |
4.2.3 云南省2008年生物高考考情分析第Ⅱ卷考试情况 |
第5章 课题研究讨论 |
5.1 2009年全国卷高考命题趋势预测与对策 |
5.1.1 2009年全国卷高考命题趋势预测 |
5.1.2 对策 |
5.1.2.1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备考方向 |
5.1.2.2 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做好知识体系的构建 |
5.1.2.3 重视实验能力培养,提高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
5.1.2.4 注重生物学表达能力的训练 |
5.1.2.5 强化专题训练注重能力培养 |
5.1.2.6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
5.1.2.7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5.1.2.8 重视热点问题,增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
5.1.2.9 重视生物解题方法的训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009 年生物新课标考试大纲 |
高中生物教学大纲 |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致谢 |
(8)贵州省近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2 理论基础 |
2.1 课程改革 |
2.2 高考改革的历史进展 |
2.3 生物高考历史回顾 |
2.4 试卷编制与试卷分析 |
2.4.1 试卷编制理论 |
2.4.2 试卷分析理论 |
3 2008年贵州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
3.1 总体分析 |
3.1.1 试卷考查内容分布以及赋值分析 |
3.1.2 试题难度、区分度分析 |
3.2 选择题分析 |
3.2.1 整体分析 |
3.2.2 选项分析 |
3.3 非选择题分析 |
3.3.1 整体分析 |
3.3.2 试题分析 |
3.4 2008年贵州生物高考试卷的特点 |
3.4.1 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与核心知识 |
3.4.2 试题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 |
3.4.3 重视基础,突出能力 |
3.4.4 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
3.4.5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取材新颖,增强了学科内知识综合性 |
3.4.6 正误判断型的选择题增多 |
3.4.7 试题的公平性与考查结果的导向性 |
4 2004—2008年贵州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
4.1 总体分析 |
4.2 选择题分类分析与比较 |
4.3 非选择题分类分析与比较 |
5 图表试题分析 |
5.1 图表试题的分类 |
5.1.1 结构模式图 |
5.1.2 概念图 |
5.1.3 装置图 |
5.1.4 遗传系谱图 |
5.1.5 坐标图 |
5.1.6 示意图 |
5.1.7 表格图 |
5.1.8 实物图像 |
5.1.9 多图综合型 |
5.2 图表试题的解题方法 |
6 结果与讨论 |
6.1 结果 |
6.1.1 命题的视角在发生改变 |
6.1.2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 |
6.2 讨论 |
7 思考与建议 |
7.1 高考复习的备考策略 |
7.1.1 高考复习的几个误区 |
7.1.2 高三备考对策 |
7.2 对新旧教材教学过渡的思考 |
7.2.1 生物新教材的特点 |
7.2.2 新旧教材的平稳过渡 |
8 不足之处与未来工作的展望 |
8.1 不足之处 |
8.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9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研究对象及其文献收集 |
(三) 研究文献及其述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全文框架 |
第一章 高考公平的内涵与属性 |
一、公平的内涵与属性 |
(一) 公平的界定 |
(二) 公平的层次 |
(三) 公平的属性 |
二、高考公平的内涵和属性 |
(一) 高考公平问题的讨论 |
(二) 高考公平的涵义 |
(三) 高考公平的属性 |
第二章 高考政策公平性的理论分析 |
一、高考政策与高考公平的逻辑关联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考政策公平的现实必要性 |
(二) 高考公平:高考政策的价值基础与目标指向 |
(三) 高考政策对高考公平性的影响 |
二、社会转型中阶层结构变迁理论 |
(一) 阶层—精英循环理论 |
(二) 阶层—精英再生产理论 |
三、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阶层间分配的因素 |
(一) 社会制度 |
(二) 国家政策 |
(三) 社会舆论 |
(四) 选择机制 |
(五) 阶层地位 |
(六) 个人能力 |
四、高考政策公平观及其本质 |
(一) 平均主义公平观 |
(二) 功利主义公平观 |
(三) 自由主义公平观 |
(四) 社群主义公平观 |
(五) 国内学者的公平观 |
五、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判断原则 |
(一) 个体意义的公平原则 |
(二) 社群意义的公平原则 |
六、高考政策的公平规则体系 |
(一) 公平规则 |
(二) 规则的公平执行 |
(三) 公平规则的结果调整 |
第三章 我国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分析 |
一、高考分省定额录取政策 |
(一) 影响分省定额分配的因素 |
(二) 政策公平性问题表征 |
(三) 分省定额录取政策公平性审视 |
二、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 |
(一) 高考分省命题的历史考察 |
(二) 域外高考命题的现实考察 |
(三) 高考分省命题考试政策公平性分析 |
三、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
(一)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 |
(二)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公平性问题 |
(三)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改进与建议 |
四、高考保送生政策 |
(一) 高考保送生政策的演变过程 |
(二) 高考保送生政策公平性分析 |
(三) 保送生政策研究结论与建议 |
五、高考加分政策 |
(一)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 |
(二) 高考加分政策目标分析 |
(三) 美国及台湾地区补偿平等的实践考察 |
(四) 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分析 |
(五) 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与建议 |
六、高考科目设置政策 |
(一) 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历程 |
(二) 新课程实验区高考科目改革方案 |
(三) 高考科目设置政策公平性研究 |
(四) 高考科目设置的理论依据 |
七、高考命题政策 |
(一) 高考命题的公平性问题 |
(二) 高考命题公平性的两难选择 |
(三) 实现高考命题公平的基本途径 |
第四章 我国高考公平性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我国高考公平性的问题表征 |
(一) 地域维度 |
(二) 城乡维度 |
(三) 阶层维度 |
(四) 性别维度 |
(五) 民族维度 |
二、影响我国高考公平的深层次原因 |
(一) 公平优先尚未真正成为政府行政的价值理念 |
(二) 贫富差距是制约我国高考公平的现实阻滞 |
(三)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制约高考公平的实现 |
(四) 考试法治的不健全影响到高考公平的实现 |
(五) 教育政策的城市化偏向形成隐性不公平 |
(六) 高考政策失真引发了诸多高考公平新问题 |
(七) 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加剧了高考不公平的程度 |
第五章 高考政策及其配套改革与高考公平的实现 |
一、理念变革:高考政策公平性的观念重塑 |
(一) 高考政策公平性的政策定位 |
(二) 高考政策公平性的理念变革 |
二、法治建设:高考政策公平性的根本保障 |
(一)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考法律体系 |
(二) 建立严格的考试执法制度 |
(三) 努力加强考试司法建设 |
三、机制创新:高考政策公平性的根本途径 |
(一) 建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 |
(二) 建立弱势群体的政策补偿机制 |
(三) 建立高考政策公平的评价机制 |
四、政策改进: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发展策略 |
(一)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 |
(二) 改革和调整不公平的高考政策 |
(三) 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实现高考公平 |
(四) 建立高考公平立法及其公平标准 |
(五)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享受高考公平权利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附录1 高校招生考试政策公平性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1997-2006年全国分省人口数统计表 |
附录3 1978-2006年分省高中毕业生数统计表 |
附录4 1978-2006年分省本专科招生数统计表 |
附录5 1978-2006年以各省总人口为基准的入学机会指数 |
附录6 1978-2006年以各省高中毕业生数为基准的入学机会指数 |
附录7 1950-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录取率统计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情况 |
后记 |
(10)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测试要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文摘 |
1 绪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2 高考化学的命题与测量 |
2.1 高考化学考试的测量原理 |
2.2 高考化学命题的指导思想 |
2.3 高考化学命题的综合能力要求 |
2.3.1 观察能力 |
2.3.2 实验能力 |
2.3.3 思维能力 |
2.3.4 自学能力 |
3 高考与化学实验 |
3.1 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 |
3.2 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
4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 |
4.1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考查内容分析 |
4.2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赋分情况分析 |
4.3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分析 |
4.3.1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形式向综合化发展,力求创新 |
4.3.2 高考化学实验题侧重综合能力测试 |
4.3.2.1 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 |
4.3.2.2 重视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 |
4.3.2.3 重视实验描述和评价能力考查 |
5 2005—200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学生实测分析 |
5.1 实测工具与实测过程 |
5.2 实测结果的统计 |
5.3 实测分析的初步结论 |
6 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
6.1 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习过程 |
6.2 整合实验,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和综合性 |
6.3 重视实验方案设计教学 |
7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2004年理科综合命题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舆情视角下外语教育政策回应性探究 ——基于高考英语政策变迁的经验研究[D]. 刘新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2]高考命题的历史与理论研究[D]. 刘亮. 厦门大学, 2018(07)
- [3]中英高校入学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D]. 李晓岩. 西南大学, 2017(04)
- [4]恢复高考后化学科考试命题改革述评[J]. 单旭峰. 中国考试, 2017(06)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高考试卷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研究 ——以2004至2015年全国卷为例[D]. 顾伟华.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4)
- [6]北京市新课程高考生物学试卷的变化与试题特色的初探[J]. 孙鹏. 生物学通报, 2012(08)
- [7]新课程背景下生物高考命题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研究[D]. 王莹虹. 云南师范大学, 2009(S1)
- [8]贵州省近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与思考[D]. 周红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09(12)
- [9]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 王后雄.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6)
- [10]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测试要求分析[D]. 张劲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