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学校文化构成及关系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文化学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修新路[1](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关博[2](2017)在《论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是炎黄子孙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华夏文化光耀世界的个性表征。武术最早肇端于狩猎、扩张领地等人类的生产生活斗争实践。伴朝代更迭,通过汲取儒家、道家、医学、兵法等思想,进而产生了武术文化性的雏形。尤其各朝各代盛世的出现,使人类对于武力和肉体的征服渐渐演化为精神征服,在战乱时期的保身搏杀功能,也逐渐演化为一种修养身心人格的手段。武术的文化性亦由此发生发展出来。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武术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民精神、国民性格的建构中,更具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武术教育是“武”与“育”的并行体,是一种以“武”育“人”的文化实践形式。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主要指向武术文化的传承:一是体现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武术的器物包括礼仪、拳种、器械、理论;另一类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主要表现为武术的思维方式、武者的价值观以及精神追求等等。在落实到“育人”的实践目的论上,其主要的文化内容就是“仪礼”、“武德”和“侠义”等,以此涵养人的价值观念、精神性格和道德修为。由此,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实则就是通过武术文化传承而使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文化活动。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武术在与西方现代体育的博弈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文化性格,尤其在武术“西化”的进程中,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武术向国际社会的推广,却也暴露出了“重武轻礼”、“重技轻德”、“重利轻义”、“重物轻人”、“重他者轻本土”的弊病,原本“术道合一”传承要旨,也逐渐滋生了“重术轻道”的功利倾向,使得中国武术走向了被人戏称为“薄小俗浅”的尴尬境地。在当代,重塑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格,重新使武术文化得到弘扬,就需要坚持“钩沉拾遗”与“时代观照”相结合、“个性保持”与“个性让度”相融贯、内隐之“道”与外显之“术”相统整的原则,既要突出建构理路的他者之鉴,也要彰显本土情怀,并在专业武术课程的文化性、通识武术课程的文化性、社会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民间武术家教育实践的文化性等维度开展。
郭玉莲[3](2016)在《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生产和再生产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是培育和拓展体育文化力的重要平台。建构有效的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我国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同时借鉴了文化分层理论和文化力理论,研究高校教育场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及发挥效益的路径。本研究选取了北方的七所重点高校作为研究的样本。研究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因素,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构建的内容、运行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一、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力具有身体性、教育性、实践性、扩散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呈现为体育物质文化力、体育规范文化力、体育行为文化力、体育精神文化力四种类别,并且拥有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力、高校体育文化历史力、高校体育文化市场力三种表现形式。高校体育文化力作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来源是体育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产业三个方面。二、调查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力现存的问题。如下:缺乏充足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力不足;缺乏恰当的体育认知,精神文化力不足;缺乏足够的体育参与,行为文化力不足;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规范文化力不足。三、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是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社团、教师、学生等群体为施力主体,以体育参与者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身体资本为动力,以单位逻辑的惯习、非营利组织的惯习、教学惯习和学习惯习等四种主要惯习为实践策略,以体育教学、体育竞赛、体育休闲娱乐等为力的传递路径,作用于高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四、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效益的路径构建。根据高校体育文化力存在问题和运行机制,从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评估、定位、培育、完善和创新等四个环节,分别论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作用的构建途径的基础、目标与标准、实施过程以及机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为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的发挥提供明确的构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育场域中的体育文化力是现实存在的;高校体育文化力对于高校教育场域中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主体的体育意识的培养与体育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高校教育场域中其他形态的文化力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是可以构建的,并且是必须构建的,实践证明运行机制的实施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运行机制,是指在高校特有的教育场域空间下,高校体育场域的次级场域之间通过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以高校体育文化资本为动力,以高校体育惯习为方法与策略,以‘文化力’的运行方式为主要传导路径,由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施力者发起,作用于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并收到一定效果的特定的作用过程。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运用,应该以高校体育资本和体育惯习的生成与再生产为核心,以施力主体的作用效果为目标,遵循高校教育场域中权利关系发生作用的原理,参照高校体育文化力评估——定位——培育——完善和创新的标准,积极构建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发挥的基本路径。本研究结果为实施与后续开发高校体育文化力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托和实践操作的指导,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的发挥。
张振凤[4](2014)在《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改革的持续深化,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多样化,不仅需要高、新、尖的专家型人才,更需要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来培养多样化人才,这也是我国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29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是712所,占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63.1%,由此可知,地方本科高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虽然当前多数的地方本科高校已经确立了应用性本科教育理念,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已形成一定共识,但现实中仍有众多的地方本科高校普遍还实施着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如“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犹在,尤其反映在深层次的教学文化上,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创新地方本科高校现有的教学文化,已成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论文从地方本科高校定位出发,通过探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理论,揭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特殊性。再以宁波市高校为例,通过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从而在实践中找到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以市场文化、行业文化等理念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建构地方本科高校新型教学文化的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对“教学文化”、“地方本科高校”等概念进行界定,解析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第三章: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结合宁波市三所高校师生的调查问卷及访谈,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其次,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制约因素。第四章:重构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策略与建议。针对现有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重构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策略。
王璐[5](2012)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无论是对教育改革实践还是对学校建设实践来说,都是一个“根”的问题,纵观现有的学校文化研究,往往是假定学校文化已经存在,研究是在默认这种文化存在的前提之下展开的。本研究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采用个案研究、田野考察研究和叙事研究的方法,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考察对象,以其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考察内容,对其文化生成机制进行探究。并试图通过其文化生成的个案,揭示学校文化生成的普遍的一般规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思路,为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实践路径。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概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学校的历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进行透视与分析。第三章,从校长、教师、学生和课程这四个方面对学校文化生成进行因素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学校文化的透视,探寻其文化生成机制。结论与讨论部分总结本研究的研究过程、研究思路和研究结论,反思不足,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一所学校文化的生成机制是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从时间维度上看,学校历史是学校文化生成的根基;从空间维度上看,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是学校文化生成的根本体现。同时,一所学校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办学者将其所持的办学理念转化,设计为显性制度和隐性规范,学校全体成员将办学者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规范、制度作为行为准则,最终形成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学校文化。
吉灿忠[6](2011)在《武术“文化空间”论绎》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解放,当引进西方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的同时,文化民族主义开始复苏。上世纪末东西文化论争深深地触动了中国武术领域,各方学者繁讼纷纭,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注脚和求解。但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没有挡住西方文化的东进,反而让中国人更加目不暇接。实际上,在民族间文化交往活动中存在着各种符号暴力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以一种被默认的方式实施的,当人们以宽容的态度融入他者文化时,一种亚文化则可能以无限扩大的文化态势渗透到了本土文化系统当中,会在一段或更长时期内表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文化态度。回顾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就长时间处于这种非友即敌、非香花即毒草式的论争,也确实吃够了苦头。实践证明,只有中西体育间的交流与对话,包容与共存才是明智地抉择。“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正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对文化的产生与变迁所发挥着重要决定或可能决定作用,才使本研究选取以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理和社会文化分层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各种武术“生境”(人类学词语,即“文化空间”)进行了较系统全面地研究,其结果发现:1.武术“文化空间”是指某个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或武术文化元素的地点,或确定在某一周期举办与武术文化有关的一段时间。武术“文化空间”可以依据其地理和历史属性进行逐级划分,有的武术“文化空间”具有一定兼容性和交叉性。2.武术“文化空间”表现出地域性、活态性、传承性、整体性和场域性特征。地域文化特质和文化底蕴是武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原因;活态性是指武术依赖于“活态”传承主体来保护、延续和筑建的;传承性是人类学中历时性的表现,是对先民武术文化的有机整合和积累,认同和续延;整体性表现在它是由人、器物、技能、观念、活动和环境共同组成的,即由非物质和物质的有机结合;场域性是指武术生存生产、加工和传颂的“文化场”。3.清末新政是上世纪东西方文化论争的原点,为中国武术转型提供了思想准备,并诱发了对“贱武右文”传统的检讨和“尚武精神”的倡扬。受上世纪末东西文化论战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主动地经历了现代性扩张,竞技武术趋于成熟。4.民间武术“文化空间”存在着保护主体的职能模糊;整体性传承和保护工作存在“盲区”;传统文化走空;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空间”断层;信息“复位”失真以及武术场“移植”变味等问题。为此要培养公民本土文化安危意识;建立“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机制;加强“遗产性保护”;“文化空间”的初始性复活和再生性建造相结合;学校传承和传播并行不悖;重视传统资源经济价值;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管理协调的双驱动力;建立“武术之村”评选机制,加强村落文化荣誉感等。5.北京奥运会为竞技武术朝向奥运目标发展吹起了“集结号”,技术快速出新和重组;受众者趋于小群体化;传统技术遗缺;文化内涵陨落等问题。为此,要回归文化传统;推进赛场的“城市化”与“农村化”相结合;鼓励技术到基层“采风”;增加竞技武术赛场“文化软实力”;举办展示性“全国武术大会”等。6.武术教育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科势能与学科资源浪费之矛盾突出;教学中呈现出“西强东弱”的现象;语言优势不大;学校缺乏“尚武”者;传承性“文化空间”悼亡。因此,要突破“单一学科发展专业”的传统观念;跨越民间与学校武术人才“身份有别”的观念壑沟;坚持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在境内外文化教育机构中强力推介武术教育;将学校武术段位制工作推向深入。7.演绎性武术“文化空间”是寄存武术文化场所之一。但当下演绎性武术文化产品容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文化萎颓,缺乏武术叙事和宏观的文化发展战略。因此,宜防范演绎性武术表达时高端技术的误导;还原武术技术的本真;注重武术叙事型剧情;杜绝演绎性武术中文化的“去传统”。8.面对虚拟化网络性武术“文化空间”,要强化法制管理,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网络市场;建立“过滤技术”,防范低俗文化进驻网络;重视语言在网络国际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
张志刚[7](2011)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生活的必须”,是一种文化教育,它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和一切优秀文化的重任,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任。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一个人文化成的动态过程,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古代语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语文教育目标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口语与书面语相脱离、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文学教育等等。我国近代的文化传播是在被迫和志愿两股力量的驱使下进行的,在这一动感过程中,以现代科技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碰撞、交锋、激荡,近代语文教育一改古代语文教育单纯注重道德教化的人文化成观,确立了其学科基础和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我国现代一百多年的语文教育之路,是一条在各种思想交汇下不断确立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导思想的艰难求索之路,是一条服务社会和民生的工具性不断加强之路,也是一条不自觉地忽视、弱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语体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得以确立。建国前五十年语文课程表现在对人文化成的继承和现代人文精神的开拓上,建国后六十年语文课程对文化的选择则充满了艰辛和困惑。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的意义逐步被发觉,文化意识逐步被唤醒,民族优秀文化逐步彰显其新的价值和意义,语文教育体现了开放的文化心态,文化传播成为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积淀与精神的凝结、现实世界的映像、人与社会的建构,还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积极意义,也有某些消极意义。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结晶,也是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断升华。传播是以符号和媒介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关系行为,通过传播,传播双方都发生期望的变化,实现预定的目的。传播与教育有着先天的联系,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就是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传播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兼以传播其他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对语文课程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的初识、理解、互动、共享和创造的过程,是师生围绕着文化积极对话的过程。我国近现代以来语文教育价值的偏颇体现在科学性的强化、人文性的弱化、传统文化的失语、政治文化的片面发展等方面,语文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化、工具和人文三方面。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体现出以下特点:传播功能的基础性,传播内容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化约性,传播价值的主导性,传播形态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传播环境的特定性。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选择是由于语文的本体需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需要、“语文味”的需要、“立人”的需要,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以文化为基座的实践活动。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字、文学、文章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的抽象化,语文表现为以语言为本体、以各种表现形式为物化成果的一“体”多“形”,文化是一“体”多“形”的抽象物,语文课程的本体可以表述为一体多形凝结为文化。人类生活在一个符号化的世界里,人类通过符号及其系统维系着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通过符号表征世界、传承文化。符号既是文化传播的基因和代码,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从本体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来承载文化;从内容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来表达静态的历史和动态的现实;从形式上看,语文以语言和文字作为文化这一动态方式来表达生活,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语文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存在。语文课程文化内容表现为由点到面再到体的立体建构。语文课程文化传播的作用方式包括“外推式”和“内生式”,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应用区位表现为交际、思维和人文化成。文本的文化内容表现为层进递升的螺旋结构。语文教材作为特殊的文化传播文本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价值、文化内容,其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它是文化传播的中介,保护、遴选、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优选、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融会贯通、确立社会所需要的的主流价值观。在文本选择的探讨中,以文本的选文调整“革命文本”和鲁迅先生具有斗争精神的文本为例来探讨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变化。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一个由传播客体、传播主体以及传播媒介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它包括传播客体(语境、文化内容)、传播主体(师生)、传播媒体(传统与现代的教学媒体)等因素,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反应和导引系统。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客体是指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文化传播语境和内容,语境是文化传播的基本条件,内容是文化传播活动的基本载体,二者构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主要客体。传播主体包括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师生是明确的传播主体,他们围绕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的生活文化内容以教育这种独特的文化方式活动着,属于文化传播活动中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者;除此之外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者还包括时刻关注着学生成长的家长、社会人,师、生作为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主体和父母、社会人这些文化传播者构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者的体系。组织层面的传播主体包括社会和学校,社会是教育的宏观组织者,它按照自己发展的计划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提出宏观的要求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学校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具体的课程目标实施教育的中观的组织者,作为一种组织的学校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在学校教育框架内,班级是教育活动的微观组织者,它通过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来开展教育活动,具体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中,要充分把握各种媒介的特点,有效促进文化传播过程。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过程不仅是一个文化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还是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重视学生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应和作用的发挥、重视文化传播引起的学生的积极变化的过程。语文教育文化传播过程分为选择和确定教材内容(文化信息)、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介、传播(施教)、接收和理解教学内容(学习)、围绕文化信息的师生互动、评价和反馈、反思再教学(再传播)七个阶段。语文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文化内容和文化方式的综合过程,它不仅体现了设计者的文化素质也体现了设计者的文化方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文化内容的学习要求也体现了和对学生文化方式的影响要求,是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育模式和范式的区分来探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模式,在语文教育文化传播中,以语文教师为主体的传播者、学生围绕着文化信息借助于可以利用的各种媒体展开协作互动,形成了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基本模式。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是语文教育的新形态,一般来说,对文本而言包括阅读、解读与悦读三种形态的文化传播;对学生发展的文化传播过程来看,文化传播形态包括濡化、涵化、以对话为主的文化传播形态、以授受为主的文化注入形态、以感悟体验为主的文化传播形态。蔡芸芝和沙利文两位老师用爱心传播文化她们用爱演绎语文、孕育学生的成长,两位来自于不同国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教师,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文化传播形态,给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黄瓴[8](2010)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速度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及相应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与结构、形态与规模上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这些历史性的变化包含着正反两面的效果:前者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财富的巨大增长;后者则显现为城市空间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诸多的问题。在多元文化的倡导和人本主义思潮推动下,当代出现了空间学科的“文化转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空间转向”。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各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方法论基础。针对城市空间的文化问题,研究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分析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而建立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化理论系列,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论文以指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系统架构中文化学的缺位为立论起点,聚焦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这一命题,以西南地域典型城市为对象,建立论文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框架;以“问题梳理→理论探索→量化研究→实证解析→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献整理、田野调查、共时与历时比较、跨学科交叉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基本内容。①论文从分析城市空间的多维度(多学科)本质入手,揭示了城市空间的文化学本质及其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本体的文化二重性(第2章);继而从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多维度性,引导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列举古今中外包括我国西南地域的典型城市,分析其空间文化结构的存在及其特征。城市空间文化结构指由城市空间文化要素结合成各类和各个城市空间文化单元,进而构成的城市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的集合体。三者从材料、单件到整体的文化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空间的文化品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这一概念的建立,对于深度认知城市空间,进而从文化高度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3章)。②作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的基础,论文总结了五条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思想,包括城市空间文化发展阶梯观、城市空间文化积淀观、城市空间文化生态观、城市空间文化兼容观和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观。在推进文化研究量化分析方法的目标下,探索了城市空间文化价值适度计量方法。同时,尝试建立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解析和评价体系。提出从三级尺度(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物质空间、习俗观念、文化结晶)和三种形态(点、线、面)解析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途径。作为空间文化适度量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空间文化当量、空间文化浓度和文化密度等计量单位以及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的文化特征曲线,从文化学的视角开启了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的新视角(第4章)。③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实证应用,论文以5个典型的西南地域城市——成都、都江堰、阆中、丽江和重庆为例,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空间文化单元——空间文化结构三个系列层面作了解析和评价。在凸显五座优秀文化名城空间文化价值和结构的同时,也揭示出所存在的和亟待改进的空间文化结构问题(第5章)。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城市规划领域解决城市空间文化问题的策略思考——城市空间文化规划,并探讨其内容、程序与方法以及如何融入当前空间规划体系,为更大意义上的城市空间文化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同时,论文评介了5个以建立空间文化结构为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第6章)。论文在下述方面具有创新的见解:①揭示了城市空间作为文化载体和文化本体的文化二重性,提出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并建立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与评价的系统方法;②提出作为理论支撑及其内涵的空间文化项、空间文化单元、空间文化存量与增量、空间文化当量、空间文化浓度与密度、空间文化结构特征曲线等一系列新概念,探索性地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价值的适度计量方法;③在建立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概念与规划操作体系,从而深化和丰富了当前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为建设文化的城市提供了系统的、可操作的理论和方法。论文对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理论建构以及城市空间文化规划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所形成的一些学术观点,有助于推动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中遇到的文化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高新柱[9](2010)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学科视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从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质量一直是高等教育所不能回避的重要话题。在高等教育逐渐游离于“象牙塔”之外的今天,各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术语纷纷出现,并被应用到实践中,如质量评估、评价、检查、认证、审核、保证、控制、改进、监控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在技术层面的具体体现。一种观点或技术的提出代表了一方利益主体的呈现,不同质量管理技术的提出与应用也是不同学科视野下的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流露。从多学科的视野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变化与发展,对其进行探讨与分析,能够打破固有的单一学科进行“死”研究的坚冰,走出“身在此山中”的境地。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充分阅读与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分散、无序的观点与理论进行有序整理和合理归类,进而借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局部应用类比与例证的研究方法有助于问题研究的深化。经济学的视角能够通过效率与顾客关系的角度来谈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顾客满意问题;组织文化学的视角能够从公平与制度变迁关系的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政治学的视角能够从利益关系人角度来分析多元主体在相互博弈中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权力的配置问题。具体来说,经济学视野下的顾客满意主要从产品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民满意质量管理和学生满意质量管理角度来进行阐述;组织文化学视野下的制度变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传统制度文化与现代制度文化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变迁路径,运用后现代质量管理文化来进行批判与反思;政治学视野下的利益关系人权力博弈着眼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博弈关系和社会中介的参与的思路来进行分析。可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研究顾客、制度和权力等内容的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自身学科的“问题”,它是与经济、社会(包括制度)和政治等领域密切相连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是一种管理文化,而非机械的问题管理。
蔡建芳[10](2010)在《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参加文化生活权利是由国际人权宪章和我国宪法确认的一项人权,同时也是受教育权等文化权利的基础和核心。但长期以来,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在国际社会和国内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法律保障上,一直处于“被忽视”和“不发达”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利概念不清晰、权利内容不明确和权利保障不完善所致。为此,本文从探讨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含义入手,对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概念、性质、内容和保障四方面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实践分析,以期以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为范例,反思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权的相互依赖和不可分割性以及人权的分类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为我国更好地履行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国际人权义务和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文化活动权利,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二、高等学校文化构成及关系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文化学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文化构成及关系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文化学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论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之需 |
(二)新时期国民性塑造之思 |
(三)武术教育价值平衡之求 |
(四)研究者的教育责任之期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主题、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基于武术史学视角对武术发展轨迹的研究 |
(二)基于武德及武术教育视角对学校武术与教育关系的讨论 |
(三) 基于文化学视野对武术的文化学阐释 |
(四)基于国家推动层面对当今武术教育必要性的阐释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一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理论诠释 |
一、武术教育文化性的概念与内涵 |
(一)武术教育文化性的概念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武术文化的多元特征及层次结构 |
二、武术教育文化性的主要表征 |
(一)礼仪——武术教育文化之表 |
(二)武德——武术教育文化之魂 |
(三)侠义——武术教育文化之气 |
三、武术教育文化性的思想根基 |
(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
(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念 |
(三)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
第二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价值意蕴 |
一、传统武术教育文化性理论研究的时代回应 |
(一)人的社会属性发展需要的现实性 |
(二)当代武术教育属性满足的可能性 |
(三)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 |
二、以“武”育“人”:武术教育的本体价值 |
(一)武术育“人”的功能 |
(二)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三、至“武”即“文”:武术教育的发展价值 |
(一)丰富学校体育的内涵 |
(二)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 |
(三)拓展道德教育的理路 |
四、借“武”塑“魂”:武术教育的文化担当 |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二)承继与创新传统文化 |
(三)保护武术文化的生态 |
第三章 武术教育文化性的历史溯源 |
一、“术”与“道”:武术教育文化的萌发 |
(一)“术”与生产劳动的统整 |
(二)“道”与精神生活的并包 |
二、发展与异化:武术教育文化的历时考察 |
(一)古代:从“和谐共生”到“重术轻道” |
(二)近代:工具性的彰显与文化性的内隐 |
(三)当代:政治权力支配与西方文化入侵 |
三、武术教育文化要素的流变:横向的剖析 |
(一)武术名称的流变 |
(二)武术教育内容的流变 |
(三)武术器械的流变 |
(四)武德表现形式的流变 |
四、小结:武术教育文化性发展的历史启示 |
(一)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社会制约 |
(二)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社会功能 |
(三)武术教育文化性的育人实效 |
第四章 文化性缺失:武术教育异化的表征与原因 |
一、武术教育文化性异化的表现 |
(一)重“武”轻“礼” |
(二)重“技”轻“德” |
(三)重“利”轻“义” |
(四)重“物”轻“人” |
(五)重“他者”轻“本土” |
(六)重“技艺”轻“内涵” |
(七)重“现代”轻“传统” |
(八)重视“精英教育”轻“大众教育” |
二、武术教育文化性异化的归因 |
(一)社会维度的原因 |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 |
(三)武术自身的原因 |
第五章 本土之承与他山之石:武术教育文化性的理性建构 |
一、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核心原则 |
(一)坚持“钩沉拾遗”与“时代观照”相结合 |
(二)坚持“个性保持”与“个性让度”相融贯 |
(三)坚持内隐之“道”与外显之“术”相统整 |
二、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本土之承 |
(一)本土信念:弘扬武术文化性的精神追求 |
(二)本土文化:弘扬武术文化性的价值理性 |
(三)本土学者:弘扬武术文化性的主体承担 |
三、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他者之鉴——基于仪礼的视角 |
(一)柔道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借鉴 |
(二)空手道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借鉴 |
(三)跆拳道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借鉴 |
(四)日韩剑道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借鉴 |
(五)泰拳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借鉴 |
(六)对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
四、武术教育文化性建构的具体理路 |
(一)彰显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内涵 |
(二)突出专业武术课程的文化性 |
(三)发展通识武术课程的文化性 |
(四)注重社会武术教育的文化性 |
(五)提升武术文化的创新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3)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时代背景——文化强国战略 |
1.1.2 体育时代背景——体育强国战略 |
1.1.3 体育现实需求——大学对体育文化发展的作用体现 |
1.1.4 问题的提出——如何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力作用 |
1.2 研究目标 |
1.2.1 研究总体目标 |
1.2.2 研究具体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述评 |
1.4.1 文化力研究述评 |
1.4.2 场域理论研究述评 |
1.4.3 高校体育文化研究述评 |
1.4.4 高校体育文化运行机制研究述评 |
1.4.5 小结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育场域 |
2.1.2 体育场域 |
2.1.3 文化力 |
2.1.4 体育文化力 |
2.1.5 运行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场域理论 |
2.2.2 教育场域理论 |
2.2.3 体育场域理论 |
2.2.4 文化分层理论 |
2.2.5 文化力理论 |
2.3 资料来源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内容设计 |
4 高校教育场域性质分析 |
4.1 高校教育场域的内涵 |
4.2 高校教育场域的特征 |
4.2.1 高校教育场域的核心资本是文化资本 |
4.2.2 高校教育场域的权力中轴是文化权力 |
4.2.3 高校教育场域的动力是有序竞争 |
4.3 小结 |
5 高校体育文化力内涵分析 |
5.1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概念 |
5.2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特征 |
5.2.1 身体性 |
5.2.2 教育性 |
5.2.3 实践性 |
5.2.4 扩散性 |
5.2.5 时代性 |
5.2.6 民族性 |
5.3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分类 |
5.3.1 体育物质文化力 |
5.3.2 体育规范文化力 |
5.3.3 体育行为文化力 |
5.3.4 体育精神文化力 |
5.4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表现 |
5.4.1 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力 |
5.4.2 高校体育文化历史力 |
5.4.3 高校体育文化市场力 |
5.5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来源 |
5.5.1 体育核心价值观 |
5.5.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5.5.3 体育文化产业 |
5.6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价值 |
5.6.1 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
5.6.2 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
5.6.3 有助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5.6.4 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
5.7 小结 |
6 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的发展现状 |
6.1 高校体育文化力现状 |
6.1.1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力现状 |
6.1.2 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力现状 |
6.1.3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力现状 |
6.1.4 高校体育规范文化力现状 |
6.2 高校体育文化力存在问题 |
6.2.1 缺乏充足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力不足 |
6.2.2 缺乏恰当的体育认知,精神文化力不足 |
6.2.3 缺乏足够的体育参与,行为文化力不足 |
6.2.4 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规范文化力不足 |
6.3 高校体育文化力影响因素 |
6.3.1 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
6.3.2 总体影响因素分析 |
6.4 小结 |
7 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 |
7.1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原则 |
7.1.1 整体性 |
7.1.2 动态性 |
7.2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内容构建 |
7.2.1 高校体育场域构建 |
7.2.2 高校体育资本建构 |
7.2.3 高校体育惯习建构 |
7.3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生产过程解析 |
7.3.1 施力主体 |
7.3.2 动力和策略 |
7.3.3 传递路径 |
7.3.4 作用对象 |
7.3.5 作用效果 |
7.3.6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方式分析 |
7.3.7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分析 |
7.4 实施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案例分析 |
7.4.1 案例内容简介及目的分析 |
7.4.2 运动会中场域构成 |
7.4.3 运动会中施力主体和作用对象构成 |
7.4.4 运动会中资本构成 |
7.4.5 运动会中惯习的生成 |
7.4.6 运动会中文化力作用的发挥 |
7.5 小结 |
8 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途径构建 |
8.1 高校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途径构建依据 |
8.1.1 依据一:高校体育文化力存在问题 |
8.1.2 依据二:高校体育文化力机制的运行方式 |
8.2 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途径构建 |
8.2.1 高校体育文化力评估——途径构建的基础 |
8.2.2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定位——途径构建的目标与标准 |
8.2.3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培育——途径构建的实施过程 |
8.2.4 高校体育文化力的完善与创新——机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 |
8.3 小结 |
9 结论 |
9.1 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文化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 |
2.1 教学文化 |
2.1.1 大学文化 |
2.1.2 教学文化 |
2.2 地方本科高校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 |
2.2.1 地方本科高校定位 |
2.2.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
2.3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 |
2.3.1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内涵 |
2.3.2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特征 |
2.4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1 政府 |
2.4.2 市场经济 |
2.4.3 社会环境 |
2.4.4 教师资源 |
3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存在问题及相关原因分析 |
3.1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存在问题 |
3.1.1 教学观念陈旧 |
3.1.2 教学目标模糊 |
3.1.3 教学内容滞后 |
3.1.4 教学模式实践性不够 |
3.1.5 教学途径狭窄 |
3.1.6 教学管理缺乏特色 |
3.2 造成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问题的相关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因素 |
3.2.2 学校因素 |
3.2.3 教师因素 |
4 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建构策略 |
4.1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教学理念的市场文化 |
4.1.1 市场现实性改变教学价值观 |
4.1.2 市场自主性改变人才观 |
4.1.3 市场平等性改变师生观 |
4.2 强调专业与产业对接,把握教学设计的行业文化 |
4.2.1 建构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
4.2.2 建构以实践特性为导向的教学过程 |
4.2.3 建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
4.3 融入地域环境,凸显教学内容的地方文化 |
4.3.1 地域文化融入教材内容 |
4.3.2 产业文化融入育人环节 |
4.3.3 社会文化融入培养理念 |
4.4 注重教学应用性,体现教学模式的实践文化 |
4.4.1 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性知识理论 |
4.4.2 完善教学过程,突出实践能力运用 |
4.4.3 改变教学方法,强调综合素质培养 |
4.5 突破单一环境,拓展教学途径的多样文化 |
4.5.1 课内外结合,转变第一课堂 |
4.5.2 校内外结合,强化第二课堂 |
4.5.3 创新第三课堂,实现通专相结合 |
4.6 加强协同,倡导教学管理的合作文化 |
4.6.1 加强“政府—校—企”管理协同 |
4.6.2 加强教学群体协同 |
4.6.3 加强工学制度协同 |
5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B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查问卷(教师)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文化概述 |
(二) 学校文化的定义 |
(三) 学校文化的结构分析 |
(四) 文化生成研究 |
(五) 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四、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学校文化 |
(二) 生成机制 |
五、研究方法 |
(一) 个案研究法 |
(二) 田野考察法 |
(三) 叙事研究法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外”文化透视 |
一、“小外”历史概况 |
(一) 学校初创阶段 |
(二) 改革发展阶段 |
(三) 发展成熟阶段 |
(四) 提高发展阶段 |
二、“小外”精神文化透视 |
(一) 办学思想:从“为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打好基础”到“融中西文化,育国际英才” |
(二) 校训:从“艰苦奋斗”到“开放、多元、自强、志远” |
(三) 以庆典活动为标注 |
三、“小外”制度文化透视 |
(一) “小外”管理制度的演变概况 |
(二) 学校管理改革 |
四、“小外”物质文化透视 |
(一) “小外”地理文化环境 |
(二) “小外”校园文化环境的演变 |
第三章 “小外”文化生成的因素分析 |
一、校长 |
(一) 范桐行校氏 |
(二) 张奎文校长 |
(三) 刁雅俊校长 |
二、教师 |
(一) 师资选聘 |
(二)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
三、学生 |
(一) 招生 |
(二) “心”的感言 |
四、课程 |
(一) 突出“外语”特色 |
(二) 课程设置——文理并重 |
(三) 德育 |
第四章 “小外”学校文化寻根溯源 |
一、“小外”精神文化生成机制 |
(一) 民族精神对学校精神文化生成的作用 |
(二)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及现代化对学校精神文化生成的作用 |
(三) 学校内部精神文化的主动创生 |
二、“小外”制度文化生成机制 |
(一) 外部制度是“小外”制度文化生成的外源性机制 |
(二) 学校办学者的教育理念是“小外”制度文化生成的内源性机制 |
三、“小外”物质文化生成机制 |
(一) 地理文化环境机制 |
(二) 学校物质文化是孕育学校文化的土壤 |
结论与讨论 |
一、文化生成的基本逻辑 |
(一) 从文化发展史的宏观角度看,学校文化的生成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二) 学校文化的生成是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的 |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寻 |
(一) 凝练价值,构建愿景 |
(二) 变革管理,优化提升 |
(三) 奠定基础,根系历史 |
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武术“文化空间”论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对象、方法论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论 |
三、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重点 |
第七节 主要观点 |
第八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武术“文化空间”解读 |
第一节 武术“文化空间”的阐释 |
第二节 武术“文化空间”的分类 |
一、按照场所分类 |
二、按照历时性分类 |
第三节 武术“文化空间”的表现特征 |
一、武术“文化空间”的地域性 |
二、武术“文化空间”的活态性 |
三、武术“文化空间”的传承性 |
四、武术“文化空间”的整体性 |
五、武术“文化空间”的场域性 |
第三章 趋向复线进化的百年武术“文化空间” |
第一节 上世纪初东西文化之争对武术“文化空间”的影响 |
一、“清末新政”是扬起东西文化论争的原点 |
二、“土洋体育”之争对武术文化阵地的影响 |
第二节 本世纪之交东西文化论争对武术“文化空间”的影响 |
一、世纪之交文化全球化棱镜下的文化论争 |
二、世纪之交东西文化论争下的武术“文化空间”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武术“文化空间”遭遇的抵牾及其新秩序 |
第一节 民间武术“文化空间”萎顿与雄起 |
一、民间武术“文化空间”的萎顿 |
二、民间武术“文化空间”的雄起 |
第二节 竞技赛场的冷落与高涨 |
一、竞技武术“文化空间”扮演的文化角色 |
三、竞技武术赛场的朝阳之路 |
第三节 武术教育环境的突围与跨越 |
一、中国武术教育之旅 |
二、学校武术“文化空间”的遗缺 |
三、武术教育环境的突围与跨越 |
第四节 演绎性武术的强势与偏锋 |
一、“演绎性武术”的提出 |
二、演绎性武术是文化的时代性体现 |
三、演绎性武术的文化角色 |
四、当代演绎性武术的出路 |
第五节 网络性武术“文化空间”及其“远距作用” |
一、网络文化及其“远距作用” |
二、网络性武术“文化空间”及其路径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案例之一:文化合力作用下明清时期的太极拳 |
案例之二:“追美揖欧”式“中华新武术”的是与非 |
案例之三:新会黄冲小学的考查报告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语文教育研究的新领域——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 |
一、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与当代选择 |
第一节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 |
一、古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 |
二、近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 |
三、现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 |
第二节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当代选择 |
一、白话语体作为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物质载体的确立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选择 |
三、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当代选择 |
第二章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阐释 |
第一节 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与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 |
一、文化 |
二、传播 |
三、文化传播 |
四、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
第二节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价值 |
一、我国近现代以来语文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缺憾 |
二、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价值 |
第三节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特点 |
一、传播功能的基础性 |
二、传播内容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化约性 |
三、传播价值的主导性 |
四、传播形态的生活化和实践化 |
五、传播媒体的多元化 |
六、传播环境的特定性 |
第三章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内容透视 |
第一节 语文:穿越时空的文化存在 |
一、语言符号、汉语言符号与文化传播 |
二、语文教育文化内容的呈现:由点到面再到体的立体建构 |
三、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方式和应用区位 |
四、语文是以文化为基座的实践活动 |
第二节 语文本体:一“体”多“形”的文化构成 |
一、“语”和“文”的纠结 |
二、一“体”(语言)多“形”(文)的文化构成 |
第三节 语文教材:文化传播文本分析 |
一、语文教材的内涵分析 |
二、语文教材作为文化传播文本的价值 |
三、文本的文化内容分析:层进递升的螺旋结构 |
四、文本分析:以教材调整“革命文本”和鲁迅具有斗争精神的文本为例 |
第四章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系统构成 |
第一节 文化传播客体 |
一、文化传播的主要客体:语境和内容 |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特殊客体:师生 |
三、传播语境的选择与优化:以大众文化语境为例 |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主体 |
一、个人层面的文化传播者 |
二、组织层面的文化传播者 |
三、传播者: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守门人 |
四、沉默的螺旋:文化传播中学生作为受众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
第三节 文化传播媒体 |
一、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 |
二、语文教育文化传播媒体 |
第五章 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模式和形态 |
第一节 传播模式 |
一、语文教育模式与教学范式 |
二、教育传播模式 |
三、语文教育文化传播模式 |
第二节 传播形态 |
一、文化传播:语文教育形态 |
二、阅读、解读与悦读:教学文本三种形式的文化传播 |
三、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过程形态 |
第三节 传播案例分析 |
一、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
二、对生活的挚爱 |
三、对自然的热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
1.1.1 城市空间的文化危机 |
1.1.2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问题 |
1.1.3 城市空间文化研究的愿景 |
1.2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 |
1.3.2 究方法与研究框图 |
1.3.3 实证研究范围与对象 |
2 认识基础: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 |
2.1 城市空间的文化学认知 |
2.1.1 城市空间认识的方法论 |
2.1.2 城市空间的多维本质 |
2.1.3 文化学的城市空间 |
2.1.4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 |
2.2 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及其分类 |
2.2.1 城市空间的文化要素 |
2.2.2 城市空间文化的分类 |
2.2.3 城市空间文化的类型 |
2.3 城市空间的文化二重性 |
2.3.1 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空间 |
2.3.2 作为文化本体的城市空间 |
2.3.3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的文化二重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论 |
3.1 城市空间多维结构中的文化结构 |
3.1.1 城市空间系统及其结构 |
3.1.2 城市空间结构的多维本质 |
3.1.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
3.2 城市文化结构的组成与特征 |
3.2.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历史透视 |
3.2.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分类 |
3.2.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组织机理 |
3.3 西南地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特征 |
3.3.1 自然/地形条件的影响 |
3.3.2 人文/民族条件的影响 |
3.3.3 近现代历史发展条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分析方法: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与评价 |
4.1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思想 |
4.1.1 城市空间文化发展阶梯观 |
4.1.2 城市空间文化积淀观 |
4.1.3 城市空间文化生态观 |
4.1.4 城市空间文化兼容观 |
4.1.5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观 |
4.2 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量化研究 |
4.2.1 文化存量与文化增量 |
4.2.2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计量 |
4.2.3 城市空间文化价值量的损益计算 |
4.2.4 文化价值量化研究方法的前景 |
4.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4.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级尺度解析 |
4.3.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个层面解析 |
4.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三种形态解析 |
4.4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 |
4.4.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健全度标准 |
4.4.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健全性模式 |
4.4.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分析案例:西南地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1 成都-都江堰-阆中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1.1 成都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1.2 都江堰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1.3 阆中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2 丽江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2.1 丽江宏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2.2 丽江中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2.3 大研古城微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3 重庆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3.1 重庆宏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3.2 重庆中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3.3 重庆微观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发展前景: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到城市空间文化规划 |
6.1 建构城市空间文化目标体系 |
6.1.1 设立空间文化规划目标的原则 |
6.1.2 城市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成 |
6.1.3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目标体系的动态应用 |
6.2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主要内容 |
6.2.1 城市空间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梳理 |
6.2.2 城市空间文化单元的盘点、保护与创造 |
6.2.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模式选择 |
6.2.4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成果与意义 |
6.3 融入现有城市空间规划体系 |
6.3.1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必要性 |
6.3.2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层次性 |
6.3.3 与空间规划对接的操作性 |
6.4 城市空间文化规划的五个探索案例 |
6.4.1 案例一:重庆解放碑延伸城市空间文化轴的构想和建议 |
6.4.2 案例二:文化导向的空间规划——“天使之城”映秀镇规划 |
6.4.3 案例三:重庆南岸区城市品质提档升级规划设计 |
6.4.4 案例四:重庆解放碑金融街区城市设计中的空间文化结构体现 |
6.4.5 案例五:文化复兴策略下的重庆渝中区嘉陵桥西村整治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7.4 下一步研究构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西南地域11 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表_文化(2009) |
B 丽江名人录 |
C 重庆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 |
D 丽江文化印象——丽江市文化产业考察报告 |
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9)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学科视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概述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经济学视野下的顾客满意 |
第一节 企业中的产品质量管理 |
第二节 顾客主导的服务质量管理 |
一、全面质量管理 |
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 |
三、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
第三节 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民满意质量管理 |
一、新公共管理顾客满意:经济人假设 |
二、新公共服务顾客满意:社会人假设 |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学生满意质量管理 |
一、学生满意度评价基础:学生权力 |
二、学生满意度评价 |
第三章 组织文化学视野下的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传统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宏观性与微观性 |
一、传统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宏观模式 |
二、传统高校质量管理模式 |
第二节 现代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公正性 |
一、教育公正与利益相关人 |
二、教育制度公正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 |
第三节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变迁路径 |
一、制度变迁理论及路径选择 |
二、制度变迁理论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启示 |
第四节 后现代质量管理文化的批判与启示 |
一、后现代管理文化思潮的释义 |
二、对传统质量管理理念的批判与反思 |
三、共同治理对现代大学质量管理的启示 |
第四章 政治学视野下的权力博弈 |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 |
一、隐性权力博弈 |
二、灰色权力博弈 |
三、主动型权力博弈 |
第二节 政府与高等学校权力博弈 |
一、高校自治型 |
二、政府相对主导型 |
三、多元共治型 |
第三节 社会中介参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篇章 |
第四节 权力场域中的博弈文化分析 |
一、强势文化认同与弱势文化依附 |
二、环境适应与权变思想 |
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要素论 |
一、文化或文化生活 |
(一) 人权学者文化观评析 |
(二) 文化的多学科透视与思考 |
(三) 文化的多样性透视与思考 |
(四) 创造性文化观及其意义 |
二、参加 |
(一) 参加的涵义 |
(二) 参加的要素 |
三、权利 |
(一)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人性基础 |
(二)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利益指向 |
(三)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存在形态 |
(四)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行使界限 |
第二章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属性论 |
一、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关联性 |
(一)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对其他人权的影响 |
(二) 其他人权对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影响 |
二、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二元性 |
(一) 积极权利与消极权利 |
(二) 个体权利与集体权利 |
(三) 立即实现的权利与逐步实现的权利 |
(四) 普遍权利与特殊权利 |
三、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基本性 |
(一)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属于基本权利 |
(二)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属于基本的文化权利 |
第三章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本体论 |
一、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权利主体 |
(一) 关于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主体的理论思考 |
(二) 需要特殊保护的个体权利主体 |
(三) 少数人 |
(四) 土着人民 |
二、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权利内容 |
(一) 有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内容的不同认识 |
(二)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基本内容 |
三、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义务主体 |
(一) 国家 |
(二) 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 |
四、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国家义务 |
(一) 尊重的义务 |
(二) 保护的义务 |
(三) 落实的义务 |
第四章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论 |
一、联合国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一)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保障机制 |
(二) 联合国人权条约机构的保障机制 |
(三) 对联合国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的思考 |
二、区域性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一) 欧洲的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二) 美洲的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三) 非洲的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四) 区域性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评析 |
三、国家的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机制 |
(一)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立法保障 |
(二)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行政保障 |
(三)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司法救济 |
第五章 中国的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 |
一、中国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的现状 |
(一)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立法保障 |
(二)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行政保障 |
(三) 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司法救济 |
二、中国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立法保障不完善 |
(二) 行政保障力度不够 |
(三) 司法救济极为薄弱 |
三、对中国进一步加强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的建议 |
(一) 健全参加文化生活权利保障立法 |
(二) 强化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行政执法 |
(三) 逐步建立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的司法救济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A.普通图书 |
B.论文集 |
C.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
D.学位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高等学校文化构成及关系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文化学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论武术教育的文化性[D]. 关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7)
- [3]高校教育场域中体育文化力运行机制的构建研究[D]. 郭玉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4]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文化的建构[D]. 张振凤. 宁波大学, 2014(03)
- [5]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个案研究[D]. 王璐. 天津师范大学, 2012(10)
- [6]武术“文化空间”论绎[D]. 吉灿忠. 上海体育学院, 2011(12)
- [7]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 张志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 ——以西南地域城市为例[D]. 黄瓴. 重庆大学, 2010(07)
- [9]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多学科视野分析[D]. 高新柱.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 蔡建芳. 吉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