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椎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镜宇[1](2021)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整理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相关文献,总结、归纳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和腧穴配伍规律,并总结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为当今六阳经五输穴“经穴”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分为1949年前和1949年后两个部分,1949年前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为主要检索源,1949年后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 Med等为主要检索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Gephi复杂网络、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系统聚类算法,确定六阳经经穴主治优势病证及配伍腧穴的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同时收集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典型病案。结果:1949年前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2、14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二间、阳谷、关冲、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4、15种,配伍腧穴143个,高频配穴26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大陵、间使、章门、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1、13种,配伍腧穴136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腕骨、合谷、阳溪、液门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19、14种,配伍腧穴137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丘墟、合谷、商丘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均为8种,配伍腧穴127个,高频配穴1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环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12、13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9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委中、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1949年后部分,阳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08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合谷、曲池、外关、阳池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5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支沟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2、10种,配伍腧穴189个,高频配穴21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天枢、合谷、阳陵泉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7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谷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4、6种,配伍腧穴111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阳溪、阳池、合谷、外关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解溪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分别为3、10种,配伍腧穴170个,高频配穴20个,关联规则分析与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合谷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阳辅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3、5种,配伍腧穴105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太冲、阳陵泉、风市、足三里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昆仑穴单穴、配伍优势病证为6、9种,配伍腧穴156个,高频配穴22个,关联规则分析与环跳、阳陵泉、委中、肾俞等穴关联紧密,聚类分析筛选出6类高频配伍腧穴组合。结论: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既具有一致性,能用于治疗脑系、肺系、五官科和肢体经络病证,但因各个腧穴的特异性,在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特殊性;配伍腧穴多为特定穴,以配伍五输穴、原穴为主。其临床疗效突出,规范有效,为当今临床和科研提供新思路。
张洁[2](2021)在《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整理六阴经荥穴文献资料,探析六阴经荥穴主治优势病证及配伍规律,同时总结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临床经验。方法:以1949年为时间节点检索文献,1949年以前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1949年后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筛选文献并建立SQL Server数据库,利用Gephi构建复杂网络模型,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同时收集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典型病案。结果:经检索,1949年以前涉及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及配伍的相关文献共2353条,1949年以后期刊共742篇。(1)1949年以前结果:鱼际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5种和16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8组,聚类分析聚成5类;行间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2种和25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8组,聚类分析聚成7类;然谷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6种和2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7类;劳宫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4种和11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5类;大都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4种和10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少府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15种和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2类。(2)1949年以后结果:鱼际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为9种和13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3类;行间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5种和18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然谷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2种和12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6组,聚类分析聚成3类;劳宫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分别有5种和24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9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大都配伍主治优势病证有6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2类;少府单穴及配伍主治优势病证有2种和12种,关联规则优势配穴有5组,聚类分析聚成4类。结论:在主治病证方面,六阴经荥穴均以治疗本经及相关脏腑病证、表里经病证和外经病证为主,涉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在优势配伍腧穴方面,体现了本经及表里经配穴、荥输配穴、荥原配穴、上下配穴、辨证配穴等方法,多配伍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背俞穴。导师运用六阴经荥穴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失眠、不孕等内科、妇科疾病方面形成了独到的治病体系,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肖宁安[3](2021)在《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后溪穴、人中穴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常用选穴,本研究以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后溪穴、人中穴干预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的镇痛效果差异,从而为针灸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后溪穴组和人中穴组,每组各30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伤科)》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中医诊断标准和证型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制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有关“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后溪穴组患者采取站立位,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直刺后溪穴,深度为0.5寸,得气感为手掌甚至手臂酸胀麻木疼痛,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同时嘱患者左右旋转、侧屈,上下俯仰活动腰部,并根据自身承受程度逐渐扩大活动幅度,腰部自主活动5min后嘱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上髎、次髎、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min后出针。人中穴组患者先采取端坐位或站立位,头部轻微向后仰,穴区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选用规格为0.3mm×25mm毫针以45°角度朝鼻尖方向斜刺人中穴,深度为0.3-0.5寸,得气感为患者感鼻部酸胀麻木或眼睛湿润流泪,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1min,随后患者腰部活动及腰部针刺操作方法同后溪穴组。以上两组均治疗1次。本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评分(PPI)和腰椎活动度评分(ROM)为观察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治疗5分钟后VAS、PPI评分量表信息和治疗30分钟后VAS、PPI、ROM评分量表信息,记录并收集治疗前后的治疗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6.0,从而分析后溪穴与人中穴干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差异。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ROM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5分钟)VAS、PPI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后溪穴与人中穴对急性腰扭伤均有镇痛效果,且二者都能改善腰椎活动度。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的比较,后溪穴组治疗前后(30分钟)VAS、PPI、ROM评分差值与人中穴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针刺后溪穴在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疼痛和改善腰椎活动度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人中穴。6.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后溪穴组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3%;人中穴组的愈显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后溪穴组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人中穴组,说明后溪穴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人中穴组。结论:本研究表明,针刺后溪穴对急性腰扭伤的镇痛作用、改善腰椎活动度的效果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针刺人中穴,本研究为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选穴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余星星[4](2020)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Plus on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同时结合手工检索方法收集有关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准确地提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及基本信息等,最终运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质量分级。结果:1.共检索得到1503篇文献;2.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包括1206名急性腰扭伤患者;3.meta分析结果:(1)有13项研究报告临床总有效率:OR=2.86,95%CI(1.85,4.43),p<0.00001;(2)有12项研究报告痊愈率:OR=2.11,95%CI(1.49,2.99),p<0.0001;(3)有3项研究报告VAS疼痛评分:MD=-2.08,95%CI(-2.33,-1.82),p<0.00001;(4)有2项报告Schoder征(前屈位)两标记间距:MD=1.43,95%CI(1.12,1.74),p<0.00001。结论: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肯定,且具有安全性。
周娜[5](2020)在《委中穴放血干预不同证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近年来腰痛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仅次于上呼吸道疾病,但有很多患者的腰痛症状无明显的病理学及影像学依据,在中医学中多可归于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等证型。《四总穴歌》中说“腰背委中求”,指的是对于腰背部疾病,可以使用委中穴进行治疗,且古今医家对于腰痛的治疗选穴中多包含了委中穴,但对于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的治疗,选择委中穴放血疗法是否均适用,又更加适用于哪种证型的腰痛,我国古代文献及现代报道中均无详细的论述。本研究以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观察委中穴放血干预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腰背委中求”的适应范围及最佳适应证。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受试对象的标准,选取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患者90例,每组各30例,90例患者均采用委中穴放血进行治疗。研究对象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瘀血腰痛、寒湿腰痛、肾虚腰痛证型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内科医师和疼痛协会的关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具体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选取双侧委中穴进行放血治疗,一侧委中穴放血完毕后再进行另一侧委中穴放血治疗。选用一次性医用6.5号注射器针头,患者取站立位,医师用橡皮管结扎在委中穴上端(近心端),轻轻拍打腘窝部,让青紫脉络显露;戴好无菌手套后,在委中穴区皮肤用碘伏消毒三遍,75%乙醇脱碘后,医师用左手拇指压在患者委中穴下端,右手持一次性医用6.5号注射器针头,对准委中穴区的青紫脉络,刺入2-3mm后立即将针退出,松开结扎于上端的橡皮管,使血自然流出,待血流自行停止后,用医用输液贴覆盖针孔避免感染。嘱患者保持刺络放血部位的清洁,48h内尽量不要洗浴,以免针孔感染而带来不良后果。以上90例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现时疼痛强度量表(PPI)评分为观察指标。疗效评价标准参照辽宁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疼痛学》制定。统计软件采用SPSS 25.0。研究内容为:(1)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VAS和PP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及PPI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委中穴放血的适应证型;(3)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及PPI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分析委中穴放血的最佳适应证型。根据各项数据对三种证型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客观的临床评价,优选出委中穴放血的适应范围及最佳适应证型。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三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瘀血腰痛与寒湿腰痛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而肾虚腰痛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委中穴放血适用于瘀血腰痛与寒湿腰痛,不适用于肾虚腰痛。3.三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瘀血腰痛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寒湿腰痛组、肾虚腰痛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1),提示瘀血腰痛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寒湿腰痛组、肾虚腰痛组,寒湿腰痛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肾虚腰痛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寒湿腰痛组的镇痛效果优于肾虚腰痛组。4.瘀血腰痛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寒湿腰痛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肾虚腰痛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瘀血腰痛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寒湿腰痛组,寒湿腰痛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肾虚腰痛组,说明瘀血腰痛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寒湿腰痛组,寒湿腰痛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肾虚腰痛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委中穴放血适用于瘀血腰痛和寒湿腰痛,而不适用于肾虚腰痛,其中瘀血腰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寒湿腰痛,为“腰背委中求”的适应范围及最佳适应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赖金文[6](2020)在《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和膏摩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差别,为临床增加一种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情况经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初诊时均行腰椎斜扳法,仅治疗1次,后治疗组采用膏摩(外伤一号膏)、对照组膏摩(扶他林),两组均是1次/日,1次/25min,7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7次后VAS,ROM量表评分及治疗前、治疗7次后RDQ量表评分,一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判。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次后均能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但二者间没有差异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均能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对于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的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总有率(93.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结论: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董辉[7](2020)在《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丰富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推拿科门诊收治的急性腰扭伤病例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2岁,病程均不超过3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病例分为治疗组1(循经推拿+针刺组)、治疗组2(循推组)以及对照组(常规推拿组)3组,每组20例;治疗组1采用循膀胱经推拿与腰痛点针刺治疗同时进行的办法,针刺腰痛点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寸,行针得气后留针,依据膀胱经循行施以手法治疗,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手法治疗结束后取出;治疗组2单纯予以循膀胱经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治疗;三组治疗时间一致,均连续治疗3天,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第3次后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以及相关疗效评价指标,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过程中脱落患者2例,最终统计人数治疗组1(循经推拿+针刺组)20例、治疗组2(循推组)19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推拿组)3组19例。治疗前:三组基本资料、各观察指标不具备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表示三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症状;组间比较,VAS评分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止痛效果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ROM评分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改善活动度方面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ODl[指数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治疗3次后:组内比较,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将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比较,均提示: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3次后患者疼痛、活动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疗效评价:治疗组1:首次治愈3例,最终治愈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治疗组2:首次治愈1例,最终治愈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首次治愈0例,最终治愈2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4%;总有效率: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结论:循膀胱经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推拿,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能更好地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更加显着。
焦勇,田岳凤,李玮,翟春涛,李娟[8](2019)在《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发表的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对针刺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应进行总结并对其治疗机理进行分析。急性腰扭伤是一种突发性疾病,发病后患者非常痛苦,因此临床急需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针刺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治疗急性疼痛效果显着。临床上医者取单穴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可以达到针出痛止,从而使患者腰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林珍妮[9](2019)在《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腓肠肌痉挛是指腓肠肌突发性肌肉强烈收缩,肢体筋脉牵掣、痛如扭转,疼痛剧烈,常在受寒刺激、运动后、睡眠时,尤其是寒冷的夜间发生,患者常因痉挛所致的巨大疼痛而从睡梦中惊醒,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成正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能会导致患者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遇到更多问题,而且剧烈肌肉疼痛不仅会影响睡眠,而且往往会导致患者在数天内因小腿疼痛而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主要观察针刺支沟穴与针刺承山穴对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对比,初步探讨下病上取与局部选穴对痛症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治疗思路,为本病提供较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腓肠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支沟组和承山组,支沟组30例,承山组30例。支沟组针刺支沟穴,承山组针刺承山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5次为1疗程,共5日,并在疗程结束的的第1周及第1个月随诊,共2次。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疼痛评分、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健康调查评分等变化,并跟据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对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tata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腓肠肌的症状分级积分、体征分级积分、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治疗前失眠严重指数相比,P=0.431,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症状分级积分比较:支沟组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症状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3.体征分级积分比较: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治疗第1次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5次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1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支沟缓解腓肠肌痉挛体征较承山好。两组症状分级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支沟、承山对缓解徘肠肌痉挛的症状均具有明显疗效。两组的第1次治疗与第5次治疗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疗效与疗程的长短相关。两组的治疗后及随访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均稳定。4.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支沟组临床治愈13例(43.4%),显效14例(46.7%),有效2例(7%),无效1例(3%),总有效率96.7%;承山组临床治愈8例(26.7%),显效12例(40%),有效8例(26.7%),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3%。根据秩和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治疗腓肠肌痉挛均有明显疗效,但支沟组的临床治愈率比承山组高,说明支沟对缓解腓肠肌痉挛的效果比承山好。5.疼痛评分比较:(1)两组患者第1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734,P=0.058>0.05,说明支沟组和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相近。(2)两组患者第2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未随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7.642,P=0.008<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3)两组患者第3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22.39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4)两组患者第4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时间*组别交互P均<0.05,说明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组间效应检验F=30.353,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5)两组患者第5次治疗时的疼痛指数比较:治疗前支沟组与承山组相比,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次治疗开始支沟组患者疼痛程度已经开始小于承山组;针刺2分钟、针刺5分钟、针刺10分钟、取针后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支沟组在不同时间段其止痛效果均好于承山组。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P<0.05,不符合球形检验,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结果提示时间P<0.05,时间*组别交互P>0.05,说明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而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即VAS评分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而不同,但是时间因素的作用并没有随着组别的不同而不同,提示在第5次治疗支沟组和承山组对于疼痛的改善随着时间的变化,两者趋势接近。组间效应检验F=48.465,P=0.000<0.05,说明支沟组比承山组治疗后的疗效好。(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次与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次、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次与治疗第2次、治疗第3次、治疗第4次、治疗第5次、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两两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减轻疼痛均好于承山组。6.失眠严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情况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7.功能障碍指数比较:支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第1个月两两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承山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分别组间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组内相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沟组随访第1周、随访第1个月两两相比均无差异,p>0.05,而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第1个月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功能障碍在后期随访中较治疗后均有改善,相对来说支沟组的疗效较为稳定。说明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均好于承山组。8.健康调查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比,支沟组和承山组在PF及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余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支沟组和承山组相比,BP中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承山组随访第1周与随访第1个月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腓肠肌痉挛的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较低,其主要影响健康和日常活动和躯体疼痛,在各组之间,其余SF-36项目中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支沟组对躯体疼痛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结论:针刺支沟穴与承山穴都是治疗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支沟组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治疗后还是后期随访的疗效中,在症状分级、体征分级,以及患者自评疼痛指数、失眠严重指数、功能障碍指数及健康调查评分方面的疗效均好于承山组。综上所述,说明针刺支沟穴治疗腓肠肌痉挛有效且安全,值得广泛推广。
莫曦雅[10](2019)在《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古代文献,整理不同时期毫针浅刺的理论基础、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毫针浅刺的刺法、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学方法对研究范围内“毫针浅刺”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筛选、收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运用医学史学方法从学术史的研究角度探寻毫针浅刺的发展历程;运用理论分析评述法对文献资料从针灸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文献数量、分布特点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对建立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结果:1.战国秦汉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内经》《难经》中皮部理论、经脉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阐明毫针浅刺是在针刺皮部、络脉、经筋、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该时期针对腧穴的浅刺以四肢爪甲末端的“部位穴”为主,针对经脉的针刺体现出上肢经脉、下肢阴经应浅刺的特点。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以及“引皮而刺”的直针刺、卧针而刺,后两种是确立于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的萌芽。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毫针浅刺治疗内科、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病位浅、病势轻、病性偏阳热的疾病为主、涵盖以寒客经脉引起拘挛疼痛的肢体经络病证、气血亏虚的虚证;外科疾病多为浅表的痈脓。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理论基础。2.晋唐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以《内经》《难经》为本,对前期基础理论或直接辑录经典按类编排,或对其进行注解,增加了腧穴主治的理论,确立“腧穴-经络-主治”的理论体系。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占全部记录腧穴的比例接近9%,分布以上肢部、下肢部、头颈部较多,特定穴占比超过85%,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交会穴,以五输穴为主;浅刺经脉阳经居多,以太阳经脉、少阳经脉为主,阴经的浅刺以手太阴脉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与前期基本保持一致,为常规浅刺,包括单针浅刺、多针浅刺、引皮而刺。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涵盖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科、眼科共计20余类50种病症,其中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肺系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胸痹、咳嗽、喘证、痉证。该时期毫针浅刺侧重于腧穴理论和腧穴主治的发展。3.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继续丰富腧穴主治的相关内容,腧穴与经络、相应脏腑的关联进一步加强,“腧穴-经络-脏腑-主治”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常规浅刺的腧穴在全部腧穴中的占比稳定(位于1 0%-15%的区间)、分布部位及特点与前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四肢部和头颈部,特定穴的比例超过60%,特定穴的种类增加了郄穴,仍以五输穴数量最多;浅刺经脉仍以阳经浅刺(太阳经、少阳经)为主,手太阴经仍是浅刺最多的阴经。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常规浅刺基础上,增加了沿皮透刺,丰富了毫针浅刺的针刺方式,不同刺法特点有所异同。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20余类80余种病症,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外感病证为主,多治疗痹证、疟疾、外感伤寒、头痛、癫疾。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沿皮透刺的确立和临床运用方面。4.明清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理论基础:在前期理论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的腧穴主治,以“腧穴-经络-脏腑-病症-刺灸法”为主的毫针浅刺体系得以完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不同的浅刺刺法有不同特点,常规浅刺的腧穴、经脉特点与前期大致相同,在沿皮透刺中,腧穴在数量上多于常规浅刺的腧穴数量,占全部腧穴的比重超过20%、分布于头颈部、背部、胸胁部、四肢部、腹部并以头颈部、背部和胸胁部为主,52.9%的沿皮透刺腧穴属于特定穴,特定穴种类增加了背俞穴、募穴,并以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为主;仍以阳经(特别是足太阳经)的浅刺为主。毫针浅刺的刺法:在前期的浅刺刺法基础上,发展沿皮透刺,增加沿皮透刺的作用方式、作用部位、作用腧穴,根据不同病症选择沿皮透刺的方向及距离。毫针浅刺的病症规律:可治疗内、外、妇、儿、耳鼻咽喉、眼科共计超过30类共计160种疾病,以肢体经络病证、肝胆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咽喉疾病为主,多治疗痹证、头痛、疟疾、胸痹心痛、喉痹。该时期毫针浅刺的侧重点在常规浅刺腧穴主治的补充完善以及沿皮透刺的发展两个方面。结论:1.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起源于《内经》《难经》时期,与皮部理论、经络络脉理论、经筋理论、腧穴理论以及营卫理论有密切关联,毫针浅刺在针刺皮部、刺络脉、刺经筋、针刺浅层经气的基础上,以刺卫为主调和营卫、刺络为主调整经络气血状态;晋唐时期腧穴主治及刺灸法的发展使毫针浅刺逐渐从理论走向临床;宋金元时期腧穴主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沿皮透刺的确立丰富了浅刺理论的内涵,扩展了适用范围;明清时期在对前期文献整理以及临床实践汇总的基础上完善毫针浅刺的理论体系。2.毫针浅刺的取穴及经脉分布规律:浅刺腧穴在全身各部位均有分布,以四肢部和头颈部为主,沿皮透刺使毫针浅刺在躯干部广泛运用;浅刺腧穴包含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募穴、背俞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多种特定穴;浅刺经脉整体以阳经居多,其中以太阳经为主,阴经的浅刺则以手太阴经为主。3.毫针浅刺的刺法:包括常规浅刺(直刺、沿皮刺)和沿皮透刺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的针刺深度和针刺层次清晰,垂直深度均不超过二分,针刺层次均位于皮肤或皮下,不刺入肌层;相较于常规浅刺,沿皮透刺具有进针角度小、一次针刺刺激面积广、范围大的特点。4.毫针浅刺证治规律:毫针浅刺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证治规律,主要体现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分部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内经》中相应经脉的“是动病”“所生病”“经筋病”,此外,还包含了特定穴治疗疾病的特点。总体而言,毫针浅刺治疗病症多有痛、痹、寒、热的特点,以肢体经络病证、外感病证、头面五官类病症为主,体现出以治疗表证、热证、阳病为主,兼具治疗阴病、脏腑病、情志病、全身性疾病的特点。
二、大椎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椎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文献的采集 |
2.1 1949年前文献来源 |
2.2 1949年后文献来源 |
3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4 数据的规范化 |
4.1 病证名称规范 |
4.2 腧穴名称规范 |
4.3 医籍名称规范 |
5 数据库的建立 |
6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 |
6.1 频次统计 |
6.2 规律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1 1949年前研究结果与分析 |
1.1 阳溪穴 |
1.2 支沟穴 |
1.3 阳谷穴 |
1.4 解溪穴 |
1.5 阳辅穴 |
1.6 昆仑穴 |
2 1949年后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阳溪穴 |
2.2 支沟穴 |
2.3 阳谷穴 |
2.4 解溪穴 |
2.5 阳辅穴 |
2.6 昆仑穴 |
第二部分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经验 |
1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治疗病证 |
1.1 内科病证 |
1.2 五官科病证 |
1.3 男科病证 |
1.4 神经科病证 |
1.5 骨科病证 |
2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腧穴配伍规律 |
2.1 重视原穴应用 |
2.2 常配伍脾胃经腧穴 |
2.3 善用缪刺法 |
2.4 辅以人迎 |
3 导师运用六阳经五输穴“经穴”针刺操作 |
3.1 针前揣穴 |
3.2 导气法 |
3.3 刺血疗法 |
4 典型病案 |
4.1 神经根型颈椎病 |
4.2 便秘案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研究概述 |
1.1 五输穴概述 |
1.2 六阳经经穴概述 |
2 主治病证规律 |
2.1 阳溪穴 |
2.2 支沟穴 |
2.3 阳谷穴 |
2.4 解溪穴 |
2.5 阳辅穴 |
2.6 昆仑穴 |
3 腧穴配伍规律 |
3.1 优势配穴 |
3.2 配穴归经 |
3.3 特定穴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来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医典》引用书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与配伍腧穴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源文献的选择 |
2.2 文献的纳入标准 |
2.3 文献的排除标准 |
2.4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
2.5 数据统计 |
2.6 结果分析 |
研究结果 |
1.1949年前六阴经荥穴研究结果 |
1.1 鱼际 |
1.2 行间 |
1.3 然谷 |
1.4 劳宫 |
1.5 大都 |
1.6 少府 |
2.1949年后六阴经荥穴研究结果 |
2.1 鱼际 |
2.2 行间 |
2.3 然谷 |
2.4 劳宫 |
2.5 大都 |
2.6 少府 |
第二部分 导师应用六阴经荥穴临床经验 |
1.对六阴经荥穴的认识 |
1.1 六阴经荥穴位置的特殊性 |
1.2 六阴经荥穴主治的特殊性 |
2.导师应用六阴经荥穴诊疗特点 |
2.1 整体辨治,审证求因 |
2.2 杂合以治,以简驭繁 |
2.3 方随法立,讲究配伍 |
2.4 双手配合,顾护营卫 |
2.5 重视经典,融汇新知 |
3.典型病案 |
3.1 支气管哮喘 |
3.2 失眠 |
3.3 不孕症 |
4.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荥穴源流 |
2.六阴经荥穴概述 |
3.六阴经荥穴主治病证分析 |
3.1 主治特点总结 |
3.2 主治病证分析 |
4.六阴经荥穴配伍腧穴分析 |
4.1 1949年前、后对比分析 |
4.2 配伍规律分析 |
5.导师临床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六阴经荥穴临床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引用《中华医典》书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观察方法 |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4 结论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4.4 后溪穴选穴依据 |
4.5 人中穴选穴依据 |
4.6 腰部腧穴选穴依据 |
4.7 针刺镇痛的机理探讨和分析 |
4.8 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4.9 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机理探讨 |
5.0 运动针法的镇痛机理 |
5.1 后溪穴优于人中穴的差异分析 |
5.2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对病名的记载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治疗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 |
2.3 诊断标准 |
2.4 西医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Meta分析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筛选 |
1.3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
1.4 数据提取 |
1.5 统计分析 |
1.6 GRADE质量分级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2.3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GRADE评价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主要穴位的相关探讨 |
3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 |
4 Meta分析结果探讨 |
5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5)委中穴放血干预不同证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观察方法 |
2.1 委中穴的定位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4.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腰痛的认识 |
4.4 委中穴的选穴依据 |
4.5 委中放血治疗腰痛的机理探讨 |
4.6 证型与疗效的关系 |
4.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6)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的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病例标准 |
1.4 排除病例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1.6 脱落病例标准 |
1.7 终止研究标准 |
2.分组方法 |
3.基础治疗 |
4.治疗方法 |
5.观察方法 |
6.疗效评价指标 |
7.临床疗效评定 |
8.安全性观测 |
9.统计方法 |
10.研究结果及分析 |
10.1 一般情况 |
10.2 病情资料及可比性分析 |
10.3 疗效评价 |
10.3.1 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比较 |
10.3.2 腰椎活动度评分(ROM) |
10.3.3 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表(RDQ) |
10.3.4 治疗完成后疗效评价 |
10.4 安全性评价 |
11.讨论 |
11.1 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11.1.1 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11.1.2 西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11.1.2.1 病因上的认识 |
11.1.2.2 病理上的认识 |
11.1.2.3 治疗上的认识 |
11.2 膏摩疗法 |
11.2.1 对膏摩疗法的认识 |
11.2.2 膏摩疗法的中医历史沿革 |
11.2.3 膏摩疗法的作用机理 |
11.3 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的机理探讨 |
11.3.1 斜扳法的作用机理 |
11.3.2 膏摩中理伤手法的作用机理 |
11.3.3 膏摩中经络腧穴的作用机理 |
11.3.4 膏摩中外伤一号膏方药分析 |
12.总结 |
13.结果 |
14.结论、问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患者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关节活动度评分表 |
附录三: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表 |
附录四:WHO 疼痛分级标准 VAS 表 |
致谢 |
(7)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1.1.1 病名 |
1.1.2 病因病机 |
1.1.3 治疗 |
1.2 西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
1.2.1 有关急性腰扭伤的定义 |
1.2.2 解剖基础 |
1.2.3 病理机制 |
1.2.4 临床表现 |
1.2.5 现代医学有关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脱落病例和中止试验标准 |
2.2.5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治疗方法 |
2.4 观察周期及随访时间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研究结果 |
2.7.1 基本资料对比 |
2.7.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2.7.3 治疗后VAS比较 |
2.7.4 治疗后ROM评分比较 |
2.7.5 治疗后ODI指数比较 |
2.7.6 治疗后疗效评价 |
2.8 存在优缺点及该实验的试用性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3.1 立题依据 |
3.2 归经的选择与讨论 |
3.2.1 经络循行 |
3.2.2 局部解剖 |
3.2.3 病理机制 |
3.3 有关循膀胱经推拿的探讨 |
3.3.1 循经推拿的作用机制 |
3.3.2 循经推拿手法的选择 |
3.3.3 循经推拿的主治范围 |
3.4 腰痛点针刺的相关研究 |
3.4.1 定位归属 |
3.4.2 证治机理 |
3.4.3 临床治疗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机制 |
1.1 经络理论 |
1.2 生物全息理论 |
1.3 针刺镇痛的现代研究 |
2 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应用 |
2.1 手三里常规取穴法治疗效应 |
2.2 手三里压痛取穴法治疗效应 |
3 典型案例 |
(9)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1.1 中医病名溯源 |
1.1.2 病因病机分析 |
1.2 现代西医对腓肠肌痉挛的研究 |
1.2.1 发病机理 |
1.2.2 常用治疗手段 |
1.3 近代中医治疗腓肠肌痉挛的进展 |
1.3.1 针灸治疗 |
1.3.2 以支沟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3 以承山为主的治疗研究 |
1.3.4 以中药为主的治疗研究 |
1.4 近代中医以“下病上取”法为主的治疗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实验方案 |
2.1.4 观察指标 |
2.1.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2.1.6 中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结果 |
2.2.1 基线情况 |
2.2.2 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
2.2.3 疼痛评分(目测类比定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 |
2.2.4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
2.2.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2.2.6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2.3 不良反应观察 |
2.4 脱落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临床疗效分析 |
3.1.1 基线性况 |
3.1.2 症状评分 |
3.1.3 体征评分 |
3.1.4 疗效评定 |
3.1.5 疼痛评分(VAS) |
3.1.6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
3.1.7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 |
3.1.8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3.2 治疗方法分析 |
3.2.1 选穴原理 |
3.2.2 下病上取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4.1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 |
4.2 问题与展望 |
4.3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1 毫针浅刺的现代研究概况 |
1.1.1 文献研究 |
1.1.2 实验研究 |
1.1.3 临床研究 |
1.1.4 研究现状分析 |
1.2 研究选题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3 研究范围 |
1.2.4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古代毫针浅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检索方法 |
2.1.3 查阅及筛选文献 |
2.1.4 提取资料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统计结果 |
2.2.1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220年) |
2.2.2 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60年) |
2.2.3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
2.2.4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3.1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源 |
3.1.1 皮部理论 |
3.1.2 经络络脉理论 |
3.1.3 经筋理论 |
3.1.4 腧穴理论 |
3.1.5 营卫理论 |
3.1.6 发源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
3.1.7 小结 |
3.2 毫针浅刺疗法的发展 |
3.2.1 晋唐时期浅刺腧穴的发展 |
3.2.2 宋金元时期毫针浅刺的发展 |
3.2.3 该时期毫针浅刺的特点 |
3.2.4 该时期毫针浅刺证治规律 |
3.2.5 小结 |
3.3 毫针浅刺疗法的丰富 |
3.3.1 宋金元时期的沿皮透刺 |
3.3.2 明清时期的沿皮透刺 |
3.3.3 沿皮透刺的特点 |
3.3.4 沿皮透刺的证治规律 |
3.3.5 小结 |
3.4 毫针浅刺疗法的完善 |
3.4.1 毫针浅刺疗法的适用腧穴 |
3.4.2 毫针浅刺的部位分布 |
3.4.3 毫针浅刺的经脉分布 |
3.4.4 毫针浅刺的特定穴分布 |
3.4.5 毫针浅刺疗法适宜病症 |
3.4.6 毫针浅刺的证治规律 |
3.4.7 小结 |
第四部分 从针刺深度及治疗阴病探讨毫针浅刺特点 |
4.1 不同针刺深度下腧穴主治的分析 |
4.1.1 胸膺部腧穴 |
4.1.2 胁肋部腧穴 |
4.1.3 背部腧穴 |
4.1.4 腹部腧穴 |
4.1.5 四肢部腧穴 |
4.1.6 小结 |
4.2 毫针浅刺治疗阴病 |
4.2.1 毫针浅刺治疗癫疾 |
4.2.2 毫针浅刺治疗厥证 |
4.3 小结 |
结语 |
1.1 结论 |
1.2 创新点 |
1.3 不足和展望 |
1.3.1 不足 |
1.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大椎手三里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六阳经五输穴“经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D]. 王镜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六阴经五输穴“荥穴”主治优势病证与配伍规律探析[D]. 张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针刺后溪穴、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D]. 肖宁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余星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0)
- [5]委中穴放血干预不同证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娜.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膏摩(外伤一号膏)配合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D]. 赖金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D]. 董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分析[J]. 焦勇,田岳凤,李玮,翟春涛,李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03)
- [9]基於“下病上取”法针刺支沟穴对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珍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毫针浅刺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莫曦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