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与人生——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本琼[1](2021)在《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消费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消费主义在我国产生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消费至上、物欲享受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并受到大学生追捧,给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渴望并喜欢追求新奇事物。面对消费主义的侵袭,部分大学生往往难以把控自身的消费欲望,消费中符号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浪费性消费等不良消费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给大学生人生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目标的树立,致使大学生缺乏长远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的不明晰、人生目的存在拜金现象和物欲化倾向;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致使大学生产生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和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致使大学生人生价值存在功利化倾向、人生价值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大学生的人生观深受消费主义的冲击。究其原因,与大众传媒的商业化、网络消费的兴起、信贷平台的推出等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与高校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校园内的消费氛围紧密相连,与家庭消费教育的缺位、家庭不良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密不可分,更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素养紧紧相连。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如果任凭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肆虐,当代大学生将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承担起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重任。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带来的影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共同发力,为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进而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刘梅敬[2](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价值观念”作为人们衡量事物价值的“天平”和“尺子”,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但是,每门学科均有其研究的侧重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的“价值观念”则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立足于实践,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人们所形成的集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以及价值理想于一体的价值意识。它尤为突出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定位所决定的。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和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的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灌输与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使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想要完成使命和任务,不仅要向人们传授真理性知识,更要让人们明确自己“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引导人们正确衡量事物价值、权衡利弊得失、辨别善恶美丑,亦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本质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要对人们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而言,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是维系中国精神的内核。对社会而言,一个社会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所求和精神引领,是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大公约数,是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保证。对个人而言,价值观念是个人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一种确信,是人们作为评价价值关系的标准,进而成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如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忽视或抛弃“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则将导致学科“无根”;亦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并遭受错误思想的侵蚀,陷入人生的迷茫状态;还可能导致意识形态防线的崩塌,国家政权的瓦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始终坚持“价值观念”这一核心内容。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以何构成”、“有何特性”、“存在形态”、“评价标准”及其“时代价值”,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体系。这有利于找寻社会成员价值观培育的“症结”,提升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揭示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谜底”,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揭穿错误思潮的“外衣”,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因此,本文以“理论概述——要素厘定——特性归纳——形态呈现——评价标准——时代价值”为逻辑脉络和推演线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进行审视和忖量。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作为论文写作的开端,对价值观念的元理论研究进行总体性把握和概述。聚焦研究背景与意义,厘定价值观念研究的环境动因、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聚焦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价值观念的研究成果,掌握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前沿,挖掘国内外价值观念领域研究的不足;聚焦研究思路与方法,明晰写作逻辑,选择合理研究方法;聚焦论文创新与不足,突出价值观念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成果,发现价值观念研究中的瓶颈与局限。第二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本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厘定,逐步弄清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为后续价值观念的研究奠基。进而对价值观念的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体属性进行探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把握价值观念的本质规定性,为开展其他层次的价值观念研究做理论铺垫。而后阐述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占据的地位,弄清楚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坚持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对价值观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作出基本的理论说明。第三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本章试图从诸多价值观念中归纳、总结、提炼其重要构成。本章从“我是谁”、“为了谁”、“成为谁”入手,探究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这是价值观念的逻辑前提要素。价值观念主体明确角色定位后,产生诸多相应价值需求,并依据主体尺度对其进行排序,形成价值观念的原则意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原则意识,便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它决定价值观念的性质。而价值观念主体想要实现价值理想,必须遵循社会规范,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因此,价值观念还包括规范意识和实践意识。明晰构成要素,厘定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整体把握价值观念、深入探究价值观念的发展规律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本章论述价值观念所呈现的特有性质,把握价值观念之所以为价值观念而区别于其他观念的特有属性。基于价值观念的“为我”尺度,论述价值观念的主体性;基于价值观念系统强调“相信什么、想要什么”,论述价值观念的超知识特性;基于价值观念的多元主体,论述价值观念的多元特性。三个维度的基本特性相互区别、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价值观念的特性系统,为深入把握价值观念的实质提供必要补充。第五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本章基于价值观念的抽象性,集中探寻价值观念的三种外在表现形态:理想形态、信念形态以及信仰形态,以直观、形象地感受价值观念的存在,集中认知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价值观念。同时,明确三种形态的所处地位,梳理三种存在形态的内在逻辑,更加明晰价值观念的内在规定性,找寻价值观念的深层发展规律。第六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本章从实践层面出发,探寻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得出究竟何种价值观念才具有科学性,才具备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应然性。以价值观念是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以及合实践性作为评价标准,确立价值观念的真理尺度、价值尺度以及实践尺度。同时,基于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本质,进一步将每一尺度围绕国家统治、社会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展开深入论述。这既是本文研究价值观念的重要旨归,也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内蕴实践逻辑的重要表征。第七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本章基于前面章节对“价值观念”的理论探寻,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个人维度阐述“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时代价值,凸显“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时代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林绮冰[3](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社会舆论的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舆论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底,确立了关于舆论引导的理论内涵和价值取向。1939年《中国青年》杂志复刊,作为延安时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备受党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和革命根据地青年的喜爱,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以《中国青年》为舆论宣传阵地,中国共产党通过卓有成效的舆论引导工作,获得了青年的政治认同并将青年锻造为政治坚定、思想先进、本领扎实的革命青年,提升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中国青年》(1939—1941)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的展开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青年人生观教育三个议题。《中国青年》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统领,契合舆论引导对象的特质和需求,针对不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议程设置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和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的舆论引导策略;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中使用了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的舆论引导策略;青年人生观教育中运用了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和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的舆论引导策略。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舆论引导对于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年机关刊物舆论引导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通过研究总结历史经验,青年机关刊物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并且深化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承担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应当做好青年机关刊物的舆论引导,在青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舞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康玲玲[4](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石莹[5](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刘彩云[6](2020)在《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正确地选择人生道路、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等发挥着引领学生人生观的独特作用。00后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拥有其特有的人生观特点,这些特点给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要高度重视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发挥人生观教育的引领作用。当前00后大学生人生观特点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显示出了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不足。这些不足需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根据0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特点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满足00后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解决人生观方面的问题,促进0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不断往正确的方向平稳发展。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给研究对象00后大学生下定义,概括了人生观的含义,阐述了人生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等。其次,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国家主要领导人对人生观及人生观教育的论述、其他关于人生观和人生观教育的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最后,论述了0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特点和人生观教育的关系,作为本文的写作依据和支撑。第三部分,00后大学生人生观特点。笔者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出了00后大学生人生观的部分特点。社会理想坚定,人生目的高远、人生态度积极、认同主流价值观是其人生观特点中可喜的四个方面。而个人理想不稳定、实现人生目的的路径不明确、挫折意识不明显、个人价值不高远这四个方面是00后大学生人生观特点中所呈现出来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00后大学生人生观问题的原因。造成00后大学生人生观问题的原因来自高校人生观教育、家庭人生观教育和学生自我人生观教育等方面。这些原因阻碍了人生观教育帮助解决00后大学生人生观问题作用的发挥。这些原因分别是:人生理想教育脱离学生生活、人生和职业规划教育未落实、人生态度教育作用发挥不足、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作用不强。第五部分,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策略。主要内容是阐述如何利用人生观教育去帮助解决00后大学生人生观方面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从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来解决00后大学生人生观方面的主要问题。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张景泊[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生观是人生道路的总钥匙、总开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及人生观,特别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强调人生观培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在纪念每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座谈会上,总书记都强调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能矢志不渝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就因为他们始终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了牢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中,加强即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其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培养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的人的问题。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也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以解决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任务不仅重要而且迫切。论文首先讨论了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等相关概念;厘清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人生观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关系;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关系。在回顾与反思建国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建国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个时期存在的对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误读和误解,及其导致的改革开放以来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淡化的后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认知是模糊的,认同是恍惚的,尤其是一些非共产主义人生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人生观在大学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市场。因此,对于即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具有重要而且紧迫的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首先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弄懂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含义。人生观不是孤立的,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劳动观、交往观、自我价值观、财富观、敬业观、自然观等方面,所以需要从这些方面讲清楚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内涵,以克服过去误读和误解所产生的片面性。新时代如何培育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如前所述,首先,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典文本,把握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真实内涵。其次,必须弄懂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树立人类解放的信念。再次,立足生动现实的社会实践,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深刻感受到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当然,作为在读的学生,高校本身应当高度重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不仅需要组织保证,更要系统化地培育体现,以保证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实效性。社会上应该营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舆论环境,弘扬以正确价值观、劳动观、交往观、财富观、职业观和自然观等为荣的社会风气。这不仅使校内校外有统一的影响力,而且对于巩固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李美希[9](2019)在《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极富生机活力的主要青年力量。相仿的年龄,相似的心理,相通的思想,思维活跃发散,主观能动性较强是他们的典型特质。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走进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问老师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学习,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前提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人就是为了名和利而活吗?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只存在交换和利用的关系?利己不损人就是人际交往关系的最佳状态吗?人生价值就是用无尽的物质财富和极高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吗?多数大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尚浅,往往源于感觉、基于感性,确立与自己生活体验紧密关联的思想观念。培育大学生的利他精神,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提供重要参照体验标准以及必要遵循原则,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向,也契合新时代为我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要求。利他精神是基于个体内生的道德约束力,是极具生命力的人性展现,是超脱对个人利益的高尚追求,是超越功利的价值志向,表现为一种净化人性的道德倾向,体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秀品质,心存善念、乐于为善的高尚品德,心系他人、勇于担当的责任品格。利他精神作为内化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温润人心;外化为一种主动的、无私的助人行为,升华人格。利他精神的形成是运用理智来统率感情的智慧,也是凭借道德去守护心灵的远见。培育利他精神旨在滋养人的精神,引领人的精神方向,最终目的是关照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深沉而透彻地展现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必要一环,是助推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可贵品质。中西方利他精神呈现出的不同特质,让利他精神更加丰富和饱满,大学生形成利他精神有助于化解意义荒芜,提升道德素养,来匹配新时代的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思想支撑,科学解读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领悟利他精神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丰厚意蕴,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在认知、践行和培育利他精神的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利他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利他精神教育的缺位现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有效策略,对指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诠释大德、促进大业的重要维度。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坚持德育为先的重要表现,是尚德扬善的理想追求,是悟道守德的积极作为,符合社会主义主流的文化形态,依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展统一知、情、意、行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全身心立德,下功夫树人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是高校铸魂润德的必要方式,也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利手段,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重要方式,深入调研、充分把握当今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现状,合理重塑人格、完善自我,切实提高大学生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责任品质和家国情怀,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对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度阐释。从整体上把握,在范围上界定,依层次解析利他精神概念,挖掘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诠释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以马克主义理论为研究支撑,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到解读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最高利他精神境界;以西方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为视角,多领域、多学科、多角度透射利他精神要义。第二章,梳理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的仁爱尚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由亲人延伸至众人的爱构成了中国利他精神的最初形态。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忘我求索;革命先烈无惧牺牲,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情纯粹而伟大,利他精神在战争年代可歌可泣,在和平年代熠熠生辉;我国建国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践行舍己奉公,倡导为人民服务;新时代强调责任当先、担当为重,无私为民、奉献为国,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载体彰显利他精神,展现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他精神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培育的不同着重点。第三章,分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实处境。以培育对象大学生为重点。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访谈,以大一学生前期的课堂问答和问卷调查情况作为开展后续访谈调研的基础支撑;后期对其他年级同学的微访谈、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利他精神的整体认知和践行情况加以总体描述。以培育主体教育者为焦点,分析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以主要培育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抓手,分析出这三方面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培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要深入家庭熏陶,强化高校教育,社会多方位滋养。第四章,针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状,探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价值旨归。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培育要求,既要有重视思想的高位引领,又要有中式情理的道德指向,还要有重视道德的精神导向。以树立责任担当作为培育原则,有效地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注重公共精神的养成,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成己全人的培育目标,来力证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必要性。第五章,合理构建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策略矩阵。通过四个象限的划分,清晰体现四个层次的利他精神和道德境界,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就要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注重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发挥情感利他的基础作用,来推进共情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的利他观念,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的利他效应;加强对社会服务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关注网络利他的影响力;推动志愿服务,鼓励大学生践行利他精神,促成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积极宣传大众典型利他榜样,认真学习同辈群体利他榜样,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力地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王鑫鑫[10](2019)在《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每一人的劳动与创造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在为幸福而努力。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注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幸福观对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身处社会急剧变革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在精神领域也会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生活在现代化社会大变动中的当代大学生困惑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之中,部分大学生不仅对幸福的认知存在偏颇,而且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不强。本文立足大学生幸福观在当代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结合国内外幸福观教育的相关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和影响因素,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主要理论支撑,为大学生幸福工作提供可行性路径。树立科学的幸福观,正确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幸福,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关乎国家安定与社会和谐。因此,分析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等,重点是准确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从幸福观的相关概念入手,研究了我国传统幸福观、西方幸福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与特征,概括了大学生幸福观及其养成教育的含义,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论证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总结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情况,及在幸福认知、幸福目标和实现幸福的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幸福观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是针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原则和具体路径,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人性与人生——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性与人生——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人生观 |
第一节 消费主义 |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
第二节 大学生人生观 |
一、大学生人生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人生观的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下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 |
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
二、抵御西方不良消费主义思潮的需要 |
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二章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消费来源现状 |
二、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
三、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 |
四、大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 |
一、追求高档符号商品使大学生消费水平趋高 |
二、贪图物欲享受使大学生消费结构比例失衡 |
三、满足虚荣心与攀比心使大学生产生超前消费 |
四、趋向个性和新潮时尚使大学生产生浪费性消费 |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表现 |
一、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
二、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
三、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 |
第三章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
一、大众传媒的商业化诱发大学生的物质欲求 |
二、网络消费加速消费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渗透 |
三、信贷平台的推出诱导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 |
第二节 高校消费教育不完善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育 |
一、高校有关消费教育的内容不全 |
二、高校消费观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 |
三、高校健康消费氛围的营造存在不足 |
第三节 家庭消费的不良因素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养成 |
一、家庭对子女消费教育的缺位影响大学生消费 |
二、家庭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消费 |
三、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影响大学生消费 |
第四节 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认知影响正确人生观的生成 |
一、大学生消费观尚未成熟和定型 |
二、大学生缺乏消费安全意识和理财经验 |
三、大学生自身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
第四章 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负面影响的路径 |
第一节 形成社会合力以优化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场域 |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消费的引领 |
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
三、净化大众传媒的消费宣传避免大学生消费异化 |
第二节 坚守高校消费观教育阵地以创建良好人生观塑造环境 |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
二、发挥课堂人生观教育主渠道以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
三、重视校园消费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
第三节 重视家庭消费观教育开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启蒙 |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消费文化 |
二、家庭做好合理消费的榜样示范 |
三、合理管控大学生的日常消费 |
第四节 提高自身消费素养规避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
一、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 |
二、加强自我消费管理做好人生规划 |
三、参与社会实践锤炼艰苦朴素的人生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影响的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理论概述 |
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内涵 |
2.1.1 价值观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学 |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价值观念” |
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属性 |
2.2.1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阶级属性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社会属性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个体属性 |
2.3 “价值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地位 |
2.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 |
2.3.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统摄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构成要素 |
3.1 价值观念主体角色的定位意识 |
3.1.1 “我是谁”的自我意识 |
3.1.2 “为了谁”的使命意识 |
3.1.3 “成为谁”的目标意识 |
3.2 价值观念主体尺度的原则意识 |
3.2.1 支配性的首位原则意识 |
3.2.2 化解性的服从原则意识 |
3.2.3 互通性的共享原则意识 |
3.3 价值观念主体应然的规范意识 |
3.3.1 法律规范意识 |
3.3.2 道德规范意识 |
3.3.3 纪律规则意识 |
3.4 价值观念主体理想的实践意识 |
3.4.1 主体的行动意志 |
3.4.2 主体的工具理性 |
3.4.3 主体的反思意识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基本特性 |
4.1 价值观念的主体性 |
4.1.1 主体确立的价值取向 |
4.1.2 主体衡量的价值评价 |
4.1.3 主体向往的价值追求 |
4.2 价值观念的超知识性 |
4.2.1 知识是价值观念的来源之一 |
4.2.2 价值观念的牢固性依赖知识 |
4.2.3 知识与价值观念同构筑思政 |
4.3 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
4.3.1 价值观念存在主体差异 |
4.3.2 价值观念隐含多元冲突 |
4.3.3 价值观念达成多元共识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存在形态 |
5.1 以价值目标为旨归的理想形态 |
5.1.1 理想源自人的“自为”需要 |
5.1.2 理想表征人的本质力量规定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崇高追求引导理想 |
5.2 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信念形态 |
5.2.1 信念是主体价值判断过程 |
5.2.2 信念承载着价值定向功能 |
5.2.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科学精神引导信念 |
5.3 处价值统摄高位阶的信仰形态 |
5.3.1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精神定在” |
5.3.2 信仰是价值观念主体的“主心骨”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社会存在生发信仰 |
5.4 价值观念三种形态的内在逻辑 |
5.4.1 理想是信仰的具象转化 |
5.4.2 信念是理想的精神力量 |
5.4.3 信仰是处高位阶的信念 |
第6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的评价标准 |
6.1 价值观念的“合规律性”评价标准 |
6.1.1 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 |
6.1.2 契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 |
6.1.3 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6.2 价值观念的“合目的性”评价标准 |
6.2.1 有力助推政治社会化的双向目的 |
6.2.2 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诉求 |
6.2.3 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目的 |
6.3 价值观念的“合实践性”评价标准 |
6.3.1 坚实巩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
6.3.2 扎根并助推社会实践的发展 |
6.3.3 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旨归 |
第7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观念”研究的时代价值 |
7.1 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先导的必然选择 |
7.1.1 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适度张力 |
7.1.2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引领 |
7.1.3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先导 |
7.2 凝聚社会成员价值合力的基本要求 |
7.2.1 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 |
7.2.2 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伟力 |
7.2.3 聚积社会成员的文明力量 |
7.3 坚定公民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支撑 |
7.3.1 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力量 |
7.3.2 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力量 |
7.3.3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1.3.2 关于舆论引导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国青年》(1939—1941)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重难点 |
1.4.3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2 《中国青年》是延安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载体 |
2.1 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革命舆论工作的理论观点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舆论工作观点 |
2.1.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民主义的舆论引导观点 |
2.2 现实依据 |
2.2.1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舆论引导 |
2.2.3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复刊概况及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武装:《中国青年》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舆论引导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3.1.1 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1.2 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3.2.1 使用通俗易懂语言风格 |
3.2.2 变单向灌输为互动交流 |
3.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3.3.1 提高青年理论素养,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 |
3.3.2 提升青年思想觉悟,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
3.4 本章小结 |
4 政治引导:《中国青年》关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的舆论引导 |
4.1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4.1.1 宣传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 |
4.1.2 报道国内外重大时事 |
4.2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4.2.1 紧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
4.2.2 聚焦青年感兴趣的社会现实 |
4.3 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4.3.1 增强青年政治认同,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 |
4.3.2 动员青年抗日救国,在革命中实现个人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5 人生指引:《中国青年》关于青年人生观教育的舆论引导 |
5.1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内容 |
5.1.1 帮助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
5.1.2 引导青年培养健全人格 |
5.1.3 教育青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2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策略 |
5.2.1 多样的体裁形式满足青年喜好 |
5.2.2 典型报道树立优异的青年形象 |
5.2.3 设置特色栏目积极与青年互动 |
5.3 青年人生观教育舆论引导的成效 |
5.3.1 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消除妥协后退的消极态度 |
5.3.2 锻造青年革命品格,追求高尚健康的精神生活 |
5.3.3 指引青年价值取向,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不止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资鉴 |
6.1 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报刊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
6.1.1 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6.1.2 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矛盾 |
6.1.3 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交织 |
6.2 《中国青年》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的当代启示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舆论导向 |
6.2.2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准确把握青年需求 |
6.2.3 提升对青年舆论引导表达的水平和艺术 |
6.2.4 深入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描述性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00后大学生 |
2.1.2 人生观 |
2.1.3 人生观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理论 |
2.2.2 国家主要领导人对人生观及人生观教育的论述 |
2.2.3 其他关于人生观及人生观教育的理论 |
2.3 00后大学生人生观特点与人生观教育的关系 |
2.3.1 掌握00 后大学生的人生观特点是开展好人生观教育的前提 |
2.3.2 人生观教育为0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供帮助和指导 |
3 00后大学生人生观特点 |
3.1 社会理想坚定但个人理想不稳定 |
3.2 人生目标高远但实现路径不明确 |
3.3 人生态度积极但挫折意识不明显 |
3.4 认同主流价值但人生价值不高远 |
4 00后大学生出现人生观问题的原因 |
4.1 人生理想教育脱离学生生活 |
4.1.1 高校人生理想教育针对性不强 |
4.1.2 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和要求高 |
4.1.3 学生惰性思想和缺乏奋斗精神 |
4.2 人生和职业规划教育未落实 |
4.2.1 高校人生和职业规划教育工作不到位 |
4.2.2 家庭人生和职业规划教育理念不恰当 |
4.2.3 学生人生和职业规划意识差能力不足 |
4.3 人生态度教育作用发挥不足 |
4.3.1 高校未充分重视人生态度教育 |
4.3.2 家庭开展人生态度教育难度大 |
4.3.3 学生没意识到人生态度的作用 |
4.4 正确价值观引导作用不明显 |
4.4.1 各种错误价值观的阻碍 |
4.4.2 家庭成员不当价值观念 |
4.4.3 学生的价值体系未建立 |
5 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策略 |
5.1 高校占领好人生观教育的主阵地 |
5.1.1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
5.1.2 落实人生规划教育 |
5.1.3 系统优化人生态度教育 |
5.1.4 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 发挥家庭人生观教育的积极作用 |
5.2.1 家庭做好人生理想指导 |
5.2.2 重视家庭人生规划教育 |
5.2.3 促进家人人生态度的积极 |
5.2.4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3 学生做好人生观自我教育 |
5.3.1 自觉将个人理想转化为行动 |
5.3.2 主动做好自身人生阶段规划 |
5.3.3 激发自身树立正确人生态度 |
5.3.4 认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定量分析法 |
(四)定性分析法 |
(五)史学分析法 |
五、论文思路、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论文思路 |
(二)重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意义 |
一、人生观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人生观含义 |
(二)人生观的基本特性 |
(三)人生观分类 |
(四)人生观功能 |
(五)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概说 |
(二)社会主义人生观与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意义 |
(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
(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新时代社会风气改善的需要 |
(四)高等院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需要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回顾与反思 |
一、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活动的开展及成就 |
(一)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活动的开展 |
(二)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成就 |
二、改革开放前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共产主义的误读误解 |
(二)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误读误解 |
三、改革开放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淡化与影响 |
(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举措 |
(二)总体上改革开放后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谨慎与淡化 |
(三)淡化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后果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预调研分析 |
(一)预调研基本信息统计 |
(二)项目分析(临界比值法) |
(三)信度检验 |
(四)效度检验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状况的正式调研分析 |
(一)基本信息统计 |
(二)信度检验 |
(三)效度检验 |
(四)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现状统计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和培育的问题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认知缺失的原因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性质和价值取向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性质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终极价值取向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可行性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实践史 |
(二)基于当代发展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现实性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品质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验证于丰富的品质要求 |
(二)共产主义劳动观:劳动是人之本质的确证 |
(三)共产主义交往观:精神丰富性源泉 |
(四)共产主义自我价值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 |
(五)共产主义财富观:扬弃财富的利己主义性质 |
(六)共产主义职业观:爱岗敬业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
(七)共产主义自然观:“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的路径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应当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意识 |
(一)把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位置 |
(二)教育者首先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 |
二、高度重视共产主义理论和文本的意义 |
(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
(二)立足文本把握共产主义人生观要义 |
三、立足实践培育共产主义人生观 |
(一)实践与人生观的生成 |
(二)实践与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培育 |
(三)立足时代伟大实践培育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 |
(四)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践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目标 |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准确认知 |
(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浓郁情感 |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坚定意志 |
(四)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切实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 |
一、利他精神的基本理论 |
(一)利他精神的概念诠释 |
(二)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 |
(三)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利他精神的基本观点 |
(一)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基础 |
(二)人的发展需要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动力 |
(三)为人类幸福而献身是利他精神的最高境界 |
三、西方学术思想中利他精神的多学科视角 |
(一)权衡在者和他者关系的哲学之思 |
(二)倾向至善道德的伦理学之论 |
(三)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之维 |
第二章 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 |
一、古代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
(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品行 |
(二)由仁义行、无私利人的善举 |
(三)育德成己、以德成仁的境界 |
二、现当代利他精神的表现形式 |
(一)舍己奉公的境界 |
(二)集体至上的觉悟 |
(三)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
三、新时代利他精神的主要内容 |
(一)责任担当的崇高品质 |
(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
(三)志愿服务的身体力行 |
第三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现实处境 |
一、大学生——亟待成长的培育对象 |
(一)对利他精神概念认知的多元化 |
(二)对利他精神价值认同的多样化 |
(三)对利他精神实际践行的多维化 |
二、教育者——有待打造的培育主体 |
(一)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 |
(二)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 |
(三)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 |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尚待优化的培育环境 |
(一)家庭熏陶不深入 |
(二)高校教育不到位 |
(三)社会滋养不充分 |
第四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价值旨归 |
一、培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一)重思想的高位引领 |
(二)重情理的道德指向 |
(三)重道德的精神导向 |
二、培育原则:树立责任担当的精神品格 |
(一)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 |
(二)注重公共精神,保障公共利益 |
(三)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培育目标:达至成己全人的崇高境界 |
(一)在利他中完善自我 |
(二)实现自我超越以至利他 |
(三)促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五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矩阵策略构想 |
一、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 |
(一)增强情感沟通,抒发真情实感 |
(二)学会心理换位,进行情感移入 |
(三)懂得推己及人,达到共享体验 |
二、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 |
(一)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利他观念 |
(二)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利他效应 |
(三)推动志愿服务,践行高尚利他精神 |
三、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 |
(一)积极宣传大众典型的利他榜样 |
(二)认真学习同辈群体的利他榜样 |
(三)有力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幸福观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幸福观 |
(二) 西方文化视域下的幸福观 |
(三)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
(二)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中国梦”的实现 |
(三) 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
(一) 大学生婚姻家庭幸福观 |
(二) 大学生财富幸福观 |
(三) 大学生就业幸福观 |
(四) 大学生生命幸福观 |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特征 |
(一) 大学生幸福观的主体意识增强 |
(二) 大学生幸福观的实现手段多样化 |
(三) 大学生幸福观的目标功利化和短期化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一) 关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 |
(二)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总体状况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 大学生幸福的目标取向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 大学生获得幸福的途径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社会经济因素 |
(二) 学校教育因素 |
(三) 家庭教育因素 |
(四) 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 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原则 |
(二) 幸福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三)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 启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原则 |
(五) 理性指导与情感熏陶相统一原则 |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
(一) 优化社会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 |
(二) 发挥高校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三)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发挥幸福观教育第一导师作用 |
(四)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觉养成正确幸福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致谢 |
四、人性与人生——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D]. 赵本琼.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内“价值观念”基本理论研究[D]. 刘梅敬. 吉林大学, 2021(01)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研究 ——以《中国青年》(1939-1941)为考察对象[D]. 林绮冰. 浙江大学, 2020(08)
- [4]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00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策略研究[D]. 刘彩云.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新时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培育研究[D]. 张景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李美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王鑫鑫.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