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散管法配制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染毒混合气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超[1](2021)在《基于生物质水凝胶离子传导型高选择性氨气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氨气(NH3)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同时也是人类呼出气体中的代谢产物,是肾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针对NH3的检测,气体传感器凭借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关注。无论是大气污染的监控、生产生活场所空气质量的保障,还是健康评估和疾病检测等领域均对NH3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度、稳定性、便携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针对存在湿度影响及多种气体干扰的复杂环境NH3检测的应用场景,结合NH3在水中高溶解强电离的特殊性质,构筑了生物质酸/水凝胶敏感体系,制作出基于离子导电机理的高湿NH3传感器。根据复合体系中敏感材料两个组成部分功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水凝胶和有机酸单体复合的敏感材料,研究了水凝胶的含水量和离子传输能力等性能以及有机酸单体的分子结构、羧酸电离能力等因素对NH3传感特性的影响。同时从新型器件的设计角度制作了自支撑柔性NH3传感器。基于离子导电型的高湿NH3传感器为NH3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案,开拓了高湿条件下检测NH3的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已报道的NH3传感器受湿度影响大、选择性差等问题,基于NH3在水中高溶解强电离的特性,本部分工作选择了亲水性强的聚谷氨酸水凝胶(PGA)和富含羧基的谷氨酸(GA)作为敏感材料的单体,使用简单的物理共混后滴涂成膜的方法制作出基于离子导电机理的NH3传感器。对PGA/GA传感器进行了不同湿度环境、不同NH3浓度条件、多种气体干扰等气敏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传感器对NH3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在80%RH条件下,对50 ppm NH3的灵敏度达到8.40,且最低检测限为0.5 ppm。同时使用阻抗分析法和振荡电路法对敏感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湿度条件下PGA/GA高湿NH3传感的离子导电机理,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思路。2.研究了敏感材料不同组分在高湿NH3检测时起到的主要作用和不同水凝胶材料对高湿NH3传感器敏感特性的影响。选择了聚天冬氨酸(PAA)作为亲水性的水凝材料,制作出基于PAA/GA复合水凝胶的NH3传感器。通过对比单一组分GA、PAA、PGA、复合材料PAA/GA和PGA/GA吸附H2O量和吸附NH3量,明确了复合体系中不同组分的主要作用,其中水凝胶主要是作为良好的离子传输介质和稳定的主体材料,酸性有机小分子作为吸附NH3的敏感材料。在高湿环境中亲水水凝胶材料吸附H2O形成离子激活水凝胶,促进酸性有机小分子对NH3吸附作用。PAA由于化学结构的特征比PGA的亲水性更强,能够使酸性有机小分子GA吸附更多的NH3,从而进一步提高NH3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后利用复阻抗谱图、等效电路图和电导率值等分析方法对高湿条件下检测NH3的特殊敏感机制进行更详尽的分析,提出了湿度激活(Humidity-activited)的氨敏机理。3.针对PAA/GA和PGA/GA传感器在高湿NH3检测过程中基线漂移的现象,致力于解决高湿NH3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小分子有机酸在复合水凝胶体系氨敏特性的差别并分析原因。使用原位光聚的方法制作了基于柠檬酸(CA)、苹果酸(MA)和酒石酸(TA)与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复合的稳定交联水凝胶敏感材料。CA、MA和TA的酸解离常数小于GA(CA:p Ka1=3.31;MA:p Ka1=3.40和TA:p Ka1=3.04;GA:p Ka1=2.10),PAA/GA和PGA/GA传感器存在基线漂移的现象,而CA/PEGDA、MA/PEGDA和TA/PEGDA并未出现该现象,说明通过控制水凝胶复合材料均衡的吸H2O含量和酸性基团的解离常数,使酸性小分子吸附NH3的同时避免与NH3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由于CA较MA和TA拥有更多的酸性基团,所以基于CA/PEGDA的传感器表现出最优异的氨敏特性。在80%RH的条件下,三种传感器中CA/PEGDA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在0.05~20 ppm NH3浓度范围内NH3浓度和灵敏度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4.本实验同时以纤维素材料和生物质酸作为柔性传感器的衬底和氨敏材料,制作出自支撑柔性NH3传感器件,减少了制作工艺上的复杂步骤,避免了敏感材料与基底材料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乙基纤维素(EC)和羟乙基纤维素(HEC)主要起到离子传输和稳定成膜的作用,其中EC是疏水材料,HEC是亲水性材料,柠檬酸(CA)则作为主要的氨敏材料。CA/EC/HEC传感器对5 ppm NH3的灵敏度达到3.29,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响应-恢复特性、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器件弯曲实验的结果说明CA/EC/HEC柔性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且在不同弯曲角度的情况下对NH3表现出良好的敏感特性。本论文针对多干扰的复杂检测环境,构筑了可用于高湿环境中NH3检测的生物质酸/水凝胶复合材料体系,成功研制了新型高选择性NH3传感器。在文中首次提出了湿度激活的新型NH3敏感机理,并且设计了具有自支撑的新型柔性NH3传感器。以上研究成果不仅为高选择性、高灵敏度NH3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传感器在复杂检测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
周雯雯[2](2020)在《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熏蒸剂是利用挥发时所产生的蒸气毒杀有害生物的一类药剂。氰(C2N2)是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与堪培拉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薰蒸剂,于1995年获“薰蒸剂C2N2及其使用方法”国际应用专利。该薰蒸剂对木材和土壤害虫及土壤病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替代危险薰蒸剂溴甲烷用于土壤薰蒸作用的潜力。为了对C2N2在用于土壤薰蒸的目的作出评价,本论文对C2N2及其降解产物氰化氢(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吸附与解吸附、残留动态、生物活性及毒理进行了研究。(1)本文建立了以溶剂顶空法萃取方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八种不同土壤中C2N2和HCN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响应面分析优选得到溶剂顶空法提取HCN和C2N2的最佳方法为:在萃取温度为60℃、溶剂体积为35 m L(30%H2SO4,相对于20g土壤样品)、萃取时间为0.7h的条件下,HCN和C2N2的提取率分别为(92.50±0.63)%和(89.22±0.65)%。此方法测得C2N2和HCN检出限量分别为0.0012 mg·kg-1和0.001mg·kg-1;C2N2和HCN定量限分别为0.004 mg·kg-1和0.003 mg·kg-1。方法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在八种土壤中C2N2和HCN的回收率分别为84.7%-102.9%和80.18%-95.3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1.2%和2.1%,符合规定的范围。同时在溶剂顶空法中,还讨论了在不同提取基质与温度条件下对C2N2和HCN在密闭系统顶空的分配与稳定性,以及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2)对C2N2和HCN在土壤中吸附、解吸附与残留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C2N2和HCN在八种土壤(河北褐土、黑龙江黑土、四川紫土、浙江水稻土、江西红壤、湖北黄壤土、山东棕壤土、海南砖红壤)顶空衰减比PH3快。土壤对C2N2和HCN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C2N2的吸附在薰蒸后的前24 h略低于HCN,在薰蒸后24~48h高于HCN。水分对C2N2和HCN吸附有一定影响,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HCN的吸附但对C2N2影响较小,同时水分可加速HCN转化为C2N2以及C2N2降解为HCN。在密闭系统中C2N2和HCN在土壤中衰减较慢,未灭菌土壤对C2N2和HCN吸附略高于灭菌土壤,在薰蒸后的前4 h,未灭菌土壤将HCN转化为C2N2的速度快于灭菌土壤,而将C2N2转化为HCN的速度相近。C2N2和HCN在灭菌土壤和未灭菌土壤中的衰减规律相同,但HCN在未灭菌土壤中衰减要略快于灭菌土壤,C2N2在两种处理土壤中的衰减水平接近,表明C2N2和HCN的在土壤中的降解以非生物降解为主。(3)在八种不同土壤中C2N2降解产生的HCN处于急剧增长而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黑龙江黑土中最初2 h呈迅速增长后开始缓慢下降,而四川紫土在2 h内缓慢增长后逐渐下降。与PH3比较,HCN在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残留水平,用50 mg·L-1HCN熏蒸96h后的河北褐土、黑龙江黑土、四川紫土、浙江水稻土、江西红壤、湖北黄壤土、山东棕壤土和海南砖红壤在通风后16 d仍分别达0.158、0.335、0.212、0.321、0.251、0.381、0.198和0.165 mg·kg-1;半衰期分别为26.353、45.793、35.863、48.707、37.293、36.243、34.883和27.422 h。C2N2在土壤中易发生降解,在八种土壤中的残留水平较低。C2N2的降解产物HCN在土壤中解吸附缓慢和残留水平较高,其衰减规律与直接用HCN薰蒸的结果相一致。(4)淋溶实验表明C2N2和HCN在土壤中主要向下扩散,并在土壤中几乎没有残留。注入100 mg·L-1 C2N2或HCN后,在黑龙江黑土距顶部15cm范围内发现较高的C2N2、HCN、NH4+和NO3-浓度。其值分别为30、20、19.21和10.48 mg·kg-1。与实验室相比,进一步研究C2N2和HCN在复杂田间环境中的使用方法和最小剂量,可用于阻隔危险并有效控制害虫和提高作物产量。(5)本实验测定了C2N2、HCN、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和灭多威四种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发现四种药剂随着浓度逐渐升高,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也逐渐升高。浓度为10 mg·L-1的C2N2和HCN在处理48 h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23%、98.10%;甲维盐和灭多威在5 mg·L-1的浓度下,处理48 h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9.00%、88.04%。其中,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最强,48 h的LC50、LC90分别为0.20、1.03 mg·L-1,灭多威次之,48 h的LC50、LC90分别为0.34、3.57 mg·L-1。C2N2和HCN也表现出一定的杀线活性,但与甲维盐和灭多威对比表现较弱,48 h的LC50分别为0.58、0.57 mg·L-1,LC90分别为5.41、3.96 mg·L-1。
张俊文[3](2020)在《基于LED光的绿萝生长特征及对空气中甲醛去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问题,其中特别是室内空气污染已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经济的修复技术,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结合了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去除以及LED光源的优势,利用不同光源调控植物生长环境的基础上,以绿萝(Epipremnum aureum)为研究对象,开展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源对于绿萝生长特征以及其对甲醛去除的研究,并且考察了光质、光强对绿萝的生长特征以及其对甲醛去除的影响,探明了绿萝的生长以及对甲醛去除效果最理想的光环境条件,为绿萝去除空气污染物的最佳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本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了不同的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绿光、黄光、暖白光、红蓝绿光、红蓝白光、红蓝光)对绿萝的生长情况、生理特征以及对甲醛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红蓝光以及红蓝白光处理后的植物对甲醛的吸附率最高,分别达到93.50%以及85.12%。红蓝光对植物的长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其它光源,其对植物的鲜重、茎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分别达到了415.2 g以及86.2 cm,红蓝光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达到2.03 mg/g,Y(NPQ)、NPQ、Fv/Fm较大,分别达到了0.611、0.396以及0.707。绿萝对甲醛的去除能力可能与其鲜重,光合作用以及其叶绿素荧光特征有关。(2)通过设置光强为25、50、75和100μmol/m2·s,研究了两种光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绿萝在生长特征、生理特征以及对甲醛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强为100μmol/m2·s的红蓝光下绿萝对甲醛的吸附率最高,达到87.20%,并且长势最佳,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达到205.6 g、1749.13 cm2、2.54 mg/g,NPQ、q N、Fv/Fm在光强最大达到最大值0.269、0.686、0.710,在红蓝白光下,在光强为50μmol/m2·s时,绿萝对甲醛的吸附率最高,达到71.35%,绿萝的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由于受到光抑制随着光强的增强呈现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光强为50μmol/m2·s时达到最大值140.6g、1414.18 cm2、2.71 mg/g,MDA含量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并且在该光强下绿萝q P、q L、Fv/Fm同样也达到最大值0.173、0.164、0.709。因此不同的光质下植物随着光强的增强有不同的特征。
洪勃[4](2020)在《黄土水气热传导特性及其热湿运移规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黄土材料特性一直是黄土工程地质领域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使得黄土地层中水气热运动十分活跃,非饱和黄土中质能转移的同时也伴随着水气的运移和转化。这种质能的转移对于具有湿陷性、水敏性和弱胶结的黄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黄土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往往构成各类黄土工程病害的隐患。鉴于此,本文紧紧围绕黄土水、气、热的传导特性及其热湿运移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获得的成果主要包括:1)以延安新区完整的马兰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了黄土样品饱和水平向渗透系数(Kh)和饱和垂直向渗透系数及其随空间和时间(t)的变化。黄土的Kh和Kv结果表明,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渗透各向异性,不同深度的Kh和Kv值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Kh-t呈幂函数下降趋势,Kv-t呈线性下降趋势。黄土的Kh和Kv值随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对黄土初始状态和微观形态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土颗粒在沉积过程中的取向具有各向异性的固有特征。2)调查研究了延安马兰黄土不同埋深垂直向和水平向颗粒团聚体择优取向的各向异性特征。采用Arc Gis矢量化工具导出垂直向和水平向固化切片试样(各5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的颗粒团聚体定量信息,并统计分析了粘土颗粒团聚体的圆形度变化、各向异性率(反映土体定向性)以及概率熵/排列熵(评价土壤颗粒团聚体定向的有序程度)。结果表明:水平向颗粒团聚体择优取向的方位角范围大约在130°-150°之间(N40°W-N60°W),而垂直向颗粒团聚体择优取向基本平行于地平方向,且埋深越深越显着;黄土中的团聚体以圆形颗粒为最多,而随着埋深的增加,土体的各向异性率均呈增大的趋势,排列熵在水平向变化不大但在垂直方向则有所降低,垂向颗粒团聚体排列的定向性要好于水平向。对微观各向异性与颗粒团聚体择优取向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低于最优含水率时,各向异性指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大,而颗粒团聚体有序度较低;当处于最优含水率右侧时,颗粒团聚体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和有序性。3)通过渗透试验结合文献调研,将KC方程应用于重塑马兰黄土导水系数预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从比表面积与液限的关系出发,给出了粘性土比表面积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比表面积和有效孔隙比估算算法的KC方程能够很好的预测重塑黄土饱和导水系数。实测Ks与预测Ks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重塑试样的均匀性、测试过程控制不足以及比表面积和孔隙比的误差所造成的。4)改进了一种瞬态真空衰减渗气仪,通过试验表明该仪器可以成功地用于原位和室内渗气率测试。原位及室内原状渗气率测试结果表明,原位较室内原状黄土渗气率测试略小,但二者具有良好的1:1线性关系;三个场地原位测试的渗气率都随深度的增加而较小,西安黄土渗气率最好,延安黄土次之,黑方台最差;两种尺寸的室内原状测试结果显示,室内原状测试的尺寸效应不显着;原状黄土的渗气率值均随埋深增加而逐渐减小,渗气率随着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孔隙比、充气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YO模型室内原状黄土的渗气率偏低;重塑黄土渗气率结果表明:干密度ρd=1.60 g/cm3可能为重塑黄土渗气率的一个转折点。当ρd<1.60 g/cm3时,三种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渗气率较大,超过最优含水率,含水率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渗气性的迅速下降;当ρd≥1.60 g/cm3时,随含水率的增大,渗气率减小。增减湿路径下,达到相同饱和度时,多阶步增湿下的渗气率一般小于少阶步增湿的渗气率。渗气率与饱和度、孔隙度之间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R2均达0.90以上。另外,渗气率与饱和导水率可以用幂函数描述,参数α、β与干密度ρd均可以表示为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且相关性程度较好,相关性系数分别达为0.788和0.821。5)使用Lambda Netzsch HFM 446热流计对重塑黄土热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大重塑黄土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均增大,且导热系数、比热均与含水率和干密度具有良好的曲面拟合关系,且相关性良好。当含水率一定时,土的干密度越大,其结构越紧密,导热能力越好,导热系数越大;当干密度一定时,土的含水率越大,蓄热增强,比热越大。最后,对土壤导热系数、比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价。6)为了研究温度梯度作用下黄土热湿运移规律,开展了恒温环境试验箱进行土柱试验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对非饱和黄土的湿热运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20-5°C温度差作用下,土柱不同位置温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先快速减小,距离热源越远,达到温度平稳期所需的时间越长,4天之后土柱各位置温度随时间变化基本趋于稳定。试验初始阶段,土柱顶部含水率降低,底部含水率升高,约12 hr后,含水率变化速率放缓,迁移时间越长,土壤中水、汽运动越充分,含水率逐渐趋于稳定。7)通过数值模拟对湿热运移的非饱和黄土边坡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温度场相比,湿度场对边坡的影响更为显着。但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非饱和黄土边坡中的湿热运移过程,进而对边坡的湿度场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温度条件本质上是通过影响湿度场的分布而对非饱和边坡的稳定性发挥影响。
刘建波[5](2020)在《基于群体感应淬灭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提出是环境污水处理领域重要的里程碑,MBR工艺具有出水水质高、占地面积小、易操作等众多优点。不管是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 MBR)还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 MBR),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研究和应用。但不可否认,MBR膜污染是限制该工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群体感应淬灭理论的提出为膜污染控制、MBR操作时间延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群体淬灭是微生物之间存在的一种代谢行为,通过具有群体淬灭功能的微生物分泌的淬灭酶分解微生物之间用于交流的信号分子,以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进而控制胞外聚合物(EPS)的分泌及其在膜组件表面的附着和累积,最终达到膜生物污染控制的目的。微生物群体淬灭效应已被证明是一种有前途的Ae MBR生物污染控制技术。如果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业废水处理,则其应用将大大扩展。本研究将藻酸盐-聚乙烯醇-粉状活性炭群体淬灭细菌包埋珠(APQ包埋珠)投加至处理半导体生产废水的Ae MBR中,研究其减缓膜生物污染的潜力。结果表明,与没有投加包埋珠的Control-MBR(运行10天)相比,APQ可以显着减轻MBR的生物污染(运行45天)。同时,APQ包埋珠可以有效降低膜泥饼层中的EPS含量和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浓度,减缓微生物在膜表面的粘附速率,从而显示出较高的生物污染缓解效果。同时,还观察到添加APQ包埋珠能够大大降低泥饼层膜阻力(Rc)。群体淬灭活性测试证实,使用过的APQ包埋珠依然具有很高的AHL降解潜能,可用于Ae MBR长期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Ae MBR内微生物的演替是考察APQ减缓膜污染过程中机理的重要内容。首先,污泥混合液中丰度前三的目水平Betaproteobacterials、Rhizobials和Sphingobacteriales并未因APQ菌的加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属水平上,Ferruginibacter属在APQ-Ae MBR内的丰度出现降低,被认为是减缓膜污染的重要依据。在膜泥饼层中,Methyloversatilis属在APQ-Ae MBR膜泥饼层中的丰度出现下降,其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共现性网络分析膜泥饼层中主要的微生物与AHL、EP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关系时发现,C4-HSL与norank-f-AKYH767、unclassified-f-Burkholderiaceae、Hyphomicrobium和Legionella等多个属细菌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性。群体淬灭是控制Ae MBR中膜生物污染的有效方法。但是,尚不清楚群体淬灭在An MBR中是否可行。Microbacterium sp.是具有群体淬灭功能的兼性厌氧菌,被包埋于藻酸盐包埋珠形成具有群体淬灭功能的包埋珠(QQB),并应用于实验室规模的An MBR中,以研究其在膜污染控制方面的潜力。An MBR系统加入QQB后,在达到预设的最大跨膜压力(TMP)之前,相较于Control和添加空白包埋珠(VB),An MBR反应器的运行时间延长了约6-8倍。在“TMP跳跃”发生之前,各阶段出水中信号分子AHL的浓度均较高,但相比于Control,QQB加入后膜表面泥饼层中的AHL显着降低。此外,在QQB加入后观察到显着降低的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MP)。QQB加入后生物膜泥饼层中的EPS减少,尤其是蛋白质减少39.73%-80.58%。同时与Control阶段相比,在QQB加入后膜泥饼层中观察到有机官能团的显着变化。QQB阶段膜泥饼层中的生物聚合物(BP)、中分子前驱物(BB)和小分子有机物(LMW)的含量较Control阶段后均有大幅度降低。群体淬灭技术成功实现了An MBR内膜污染控制,但出水中N、P营养物浓度较高,利用正渗透(FO)进行出水中营养物质的浓缩回收。考察了An MBR不同阶段的出水对FO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An MBR在QQB阶段的出水可有效降低FO膜污染层中疏水性有机碳和小分子中性物质含量,从而一定程度上减缓FO膜生物污染。群体淬灭菌成功应用于An MBR内膜污染控制,在不影响出水水质和甲烷产量的基础上达到了良好的膜污染控制效果。群体淬灭菌的加入对原生微生物群落系统的影响也很重要。An MBR内污泥混合液和膜泥饼层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是探索群体淬灭减缓膜污染机理的重要内容。污泥混合液和膜污染泥饼层中微生物群落变化表明,群体淬灭菌的加入促进了发酵细菌和产氢产乙酸菌总体丰度的上升,其中伴随着革兰氏阳性产氢产乙酸菌的丰度大幅提高,革兰氏阴性产氢产乙酸菌的丰度降低。其次,群体淬灭菌的加入大大提高了Treponema的丰度,表明在QQB加入时存在两种利用H2/CO2产甲烷机制,一种是直接由嗜氢型产甲烷菌直接将H2/CO2转化为甲烷,另一种是H2/CO2先由Treponema转化为乙酸,进而被嗜乙酸型产甲烷菌利用于甲烷生成。另外群体淬灭菌的加入对嗜氢型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和嗜乙酸型产甲烷菌Methanoseatea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但Methanobacterium在QQB加入后膜泥饼层中的丰度有所提高,而Methanosaeta的丰度在VB和QQB加入后膜泥饼层中未表现出差异。同时,采用不同群体淬灭菌固载量的包埋珠投加至An MBR系统,考察其对厌氧系统中产甲烷菌的影响。结果显示群体淬灭菌投加量与甲烷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乙酸消耗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系统内的EPS和AHL含量未因群体淬灭菌的不同投加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邢士龙[6](2020)在《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化工是一个国家工业经济的命脉,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下,随着我国石油需求和消费的日益增长,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的含油污泥每年平均产量约500万吨,含油污泥量相对较高。若能对其充分的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每年将有可能会大大增加原油的产出量。本文所述调质剂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为调质-离心法,使用该法处理含油污泥,以絮凝剂和破乳剂为基础,根据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制备合成不同的调质剂,并根据调质剂的不同确定离心条件。通过对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检测,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其含油率、含水率、含泥率分别为27.16%、37.15%、35.13%,有机物及挥发性物质含量为0.56%。在调质-离心工艺条件下,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XRD分析,发现其组成成分主要以二氧化硅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复合调质剂离心处理含油污泥实验,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一)研究表明:在固液比为1:2的条件下(下列实验均为此固液比),以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硫酸铝钾为单剂,通过单一絮凝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到复配絮凝剂。将其与合成破乳剂DAPME进行调质,确定合成破乳剂DAMPE与复配絮凝剂的调质比例为2:3,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调质离心脱油,离心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20min、离心时间30min、离心转速3600r/min,调质温度45℃,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95.66%。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二)研究表明:通过对有机和无机絮凝剂以及现场破乳剂的筛选,进而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复合絮凝剂-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剂,确定复合调质剂中破乳剂与絮凝剂的调质比例为3:1,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调质离心处理,离心工艺条件为:搅拌时间15min、离心时间30min、离心转速3600r/min,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87.07%。微乳液调质-离心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结果表明: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配制的微乳液,比例为2:1时,对含油污泥的脱油效果最佳,离心工艺条件为:离心机转速36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处理温度为45℃,处理5g含油污泥,微乳液加入量为3g时,含油污泥的脱油率达到97.35%。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调质-离心处理含油污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铝、硫酸镁、硫酸锌、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絮凝剂PSAMZ,确定各药剂的摩尔质量比为n(Zn):n(Si):n(Mg):n(Al)=3:1:0.66:0.33,用量在70mg/L,pH=9的条件下,离心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30℃,离心时间35min,离心机转速3400r/min,此时脱油效果最佳,脱油率为81.18%。
高长生[7](2018)在《天然气净化厂VOCs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当前,我国VOCs监测处于起步阶段,VOCs监测缺少统一的方法,因此,为了掌握天然气净化厂VOCs排放情况,本文针对某天然气净化厂VOCs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调查了某天然气净化厂VOCs源项,将VOCs源项分为有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经过筛选确定了天然气净化厂8类VOCs源项,包括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有机液体储存和调和挥发损失;工艺过程有组织排放;废水收集、储存、处理过程中散逸;冷却塔、循环水冷却系统释放;燃烧烟气排放;工艺无组织排放和火炬排放,并解析这8类VOCs源项。针对各类VOCs源项排放方式不同,研究适用于各类VOCs源项排放的监测技术,本文对可现场监测的VOCs源项进行监测技术研究,主要有设备动静密封点VOCs泄漏监测技术,对于有机液体储存调和排放、废水/循环水系统、工艺废气/锅炉废气、无组织排放VOCs监测,采用现场采样-气相色谱分析的监测技术,并且研制出挥发性有机物取样装置和气体连续取样装置,明确了SBR池敞开液面VOCs监测方法;对于火炬排放废气不可达检测,通过参考火炬气和联合装置尾气组分析火炬排放VOCs含量。通过构建VOCs数据库,对各类VOCs源项监测数据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检测结果显示有99%以上的密封点检测值在1μmol/mol以下,69%的密封点未检出(检出限为0.4μmol/mol);联合装置的废水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物为苯系物,经过监测均未检出苯系物;循环水场进出口主要挥发性有机物为苯系物,经过监测均未检出苯系物;污水处理场进出口主要挥发性有机物为苯系物,经过监测均未检出苯系物;有机液体储罐呼吸气中VOCs(非甲烷总烃)浓度在2.49mg/m3~6.80mg/m3之间;无组织排放VOCs(非甲烷总烃)浓度在0.38mg/m3~1.15mg/m3之间,苯、甲苯、二甲苯监测结果均低于监测标准检出限;参照火炬气中主要组分为甲烷以及联合装置尾气中主要是SO2和NOX,火炬气燃烧后的废气可能含有微量的非甲烷总烃。
李京红[8](2017)在《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细胞顶空挥发性代谢物测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肺癌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大气颗粒物(PM2.5)由于粒径小,容易深入肺部引发炎症和呼吸道疾病,被认为与肺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期诊断率过低,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因此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以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肺癌潜在标志物,结合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无创、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并有望建立一种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暴露毒理学研究新策略。但无论是人体呼出气体,还是肺部组织、细胞等的呼出气体,其成分都非常复杂,将VOCs从复杂的气体基质中分离富集需要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其操作简单方便,无需溶剂,可与检测仪器实现联用,且集采样、萃取、富集、进样于一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纤维头固相微萃取只需少量萃取相便能实现目标物的富集,在气体成分检测方面应用极广。纤维头完成对目标物的萃取后,可直接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热解析,进行分离和检测。本实验合成了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多巴胺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将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检测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系(MRC-5)和PM2.5染毒的MRC-5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代谢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原位电沉积法在不锈钢丝上合成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吡咯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基于此材料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MRC-5和肺腺癌上皮细胞系顶空气体中挥发性代谢物的检测。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使用寿命和萃取效率进行了详细考察,该材料的萃取效率优于商品化纤维头(PDMS,PDMS/DVB,PA)。对影响萃取和解析性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方法的灵敏度、线性、精密度等方法学参数。该法在0.002-40 μg 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g·L-1,单根纤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13.6%之间,不同批次纤维相对标准偏差为1.9-18.0%。应用外标法检测MRC-5和肺腺癌上皮细胞系顶空气体中的代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细胞中挥发性代谢物的研究。2.通过电沉积法在不锈钢丝上合成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进行了聚多巴胺修饰,得到新型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多巴胺固相微萃取涂层。基于此材料,建立了一种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度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不同浓度PM2.5染毒后MRC-5顶空气体中挥发性代谢物的检测。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使用寿命和萃取效率做了详细考察,并对影响萃取性能和解析性能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线性、精密度、灵敏度等参数。该法在0.001-40 μg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22。单根纤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1-8.4%之间,不同批次纤维相对标准偏差为0.2-11.2%,对于九种VOCs目标物,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3 ng·L-1,回收率为84-109%。利用外标法测定不同浓度PM2.5染毒的MRC-5顶空气体中的目标物的含量,该方法灵敏高效,有望为大气颗粒物的细胞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思龙[9](2014)在《管式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气中酯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当前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正逐渐集中到外周生存环境和厂矿企业的空气质量监测,空气中采集样品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主动式采样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抽气动力,使待检测气体通过吸附剂,从而把待测化学物质吸附在吸附剂上,由此实现对空气样品的采集。此种采集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运转需要能源动力来维持,因此不适用于进行长时间(8h)采样。被动式采样器是基于分子渗透原理或扩散原理采集溶媒中蒸汽态或气态污染物的一种采样仪器,与主动式采样器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不需要抽气动力和任何电源,因此又称无泵采样器,这种采样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易维护、易操作、安全系数高的特点,可以用作动态观察,作为个体接触量评价的检测,也可以放在待测地点连续采样,作为环境质量的检测评价,充分体现了采样过程快速化,简单化的发展趋势。本实验根据被动式采样器的原理,自主设计一种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选取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三种酯类化合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外周环境对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设计:根据被动式采样器的基本原理自主设计了一种管式采样器。吸附剂的选择:选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性能评价:在染毒柜中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气体,将被动式采样器放入染毒柜中采样一定时间后取出,活性炭用二硫化碳解吸,取解吸液进行气相色谱测定,以评价其性能指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其性能指标包括:吸附剂解吸效率、采样范围、采样流量、吸附容量、样品稳定性、用前稳定性、精密度、环境影响因素(湿度、温度、风速)等。研究结果:1.解吸效率: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的解吸效率分别为82.13%、84.20%、82.86%,解吸效率均大于75%,满足规定的要求。2.采样流量:管式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的采样流量分别为40.78±0.68、58.28±2.20、69.14±1.83ml/min,均大于25ml/min。3.吸附容量和最短采样时间: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最短采样时间为30min,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吸附容量分别为31.17、31.74、32.14mg。4.采样范围: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有效采样范围包含(0.5~5)×PC-TWA,满足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要求。5.用前稳定性: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用前稳定性实验结果P>0.05,可以确定采样器在组装完成后30d内能够保持稳定。6.样品稳定性: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样品稳定性实验结果P>0.05,说明在采样完成后该被动式采样器可以在室温下保持14d内性质稳定。7.精密度: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10%以内,符合实际应用的要求。8.环境影响因素:在温度10-40℃、风速50-600cm/s、湿度20%-80%的范围内,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测定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本文根据被动式采样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易维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符合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设计原理。2.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外周空气环境,对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管式被动式采样器在采样流量、吸附容量、样品稳定性、吸附剂解吸效率等方面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中被动式采样器的性能要求。
王凡[10](2013)在《典型室内空气复合污染物对多靶器官毒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多种复合型建筑和装饰材料以及日常有机生活用品的使用,使得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主的化学性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目前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评价,主要采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居住人员的健康问卷调查及单一污染物的毒性研究,缺乏能够反映复合污染健康风险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本项目通过建立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复合暴露染毒小鼠的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吸入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致小鼠的呼吸系统毒性、免疫毒性、遗传毒性及其分子机理,为人群健康检测提供灵敏的效应生物标志物,同时也为修订和完善室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短期复合染毒模型(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设置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复合VOCs暴露组,依次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的10、30、50、100倍。对小鼠进行连续10天,每天2小时的呼吸暴露染毒,研究VOCs对小鼠的氧化应激、免疫、呼吸和血清生化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VOCs暴露对小鼠的肺和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引起了脾的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了肺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营养因子-3(NT-3)、P物质水平和炎症细胞数量,并且也对血清生化和血常规方面产生了影响。小鼠肝、肺脏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脾细胞CD4+CD3+(%)、CD4+CD3+/CD8+CD3+的比率与VOCs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肝脏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肺脏组织的谷胱甘肽(GSH)、脾细胞CD8+CD3+(%)比率与VOCs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的负相关关系。结果提示:小鼠肝和肺脏中ROS水平、肝脏组织的GSH-Px、脾细胞的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可作为复合VOCs短期暴露的敏感效应生物学标志物;复合VOCs短期暴露气道炎症机制主要可能是通过NO信号路径和ROS来诱导的,同时NT-3可以介导保护机制来抑制这种炎症。(2)利用miRNA芯片技术来获得VOCs复合暴露引起的肺组织的高通量生物信息变化,分析比较了miRNA差异表达,探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并对差异表达的miRNA预测靶基因,进行其生物学功能和影响路径(Pathway)分析,同时用ELISA来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实验设置对照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复合VOCs(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暴露组,依次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的30、50、100倍,对小鼠进行连续10天,每天2小时的呼吸暴露染毒。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1,2,3分别有96、68、18个miRNA上调表达,有662、592、11个miRNA下调表达。在表达差异的miRNA中,染毒组1,2,3同时上调表达的miRNA有6个,均下调表达的只有1个;有1个miRNA在染毒组1,2上调表达,在染毒组3下调表达。另外,IL-8在暴露组也显着升高。结果提示:可以优先考虑mmu-miR-5105作为小鼠肺脏VOCs复合暴露的敏感miRNA分子标志物;mmu-miR-494、mmu-miR-744、mmu-miR-335-5p和VOCs浓度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析预测miRNA靶基因发现,VOCs复合暴露可能潜在导致癌症和气道炎症的发生,IL-8的ELISA检测结果证实了VOCs复合暴露引起了气道炎症。(3)建立长期暴露、较低浓度室内VOCs复合染毒模型(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设置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复合VOCs暴露组,依次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浓度的1/2、1、5、10倍。对小鼠进行连续90天,每天2小时的呼吸暴露染毒,观察亚慢性的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的氧化应激、免疫、呼吸、遗传和血清生化毒性。结果发现,复合VOCs的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肺产生了氧化应激作用、导致了Thl和Th2细胞因子的紊乱,提高了BALF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炎症细胞数量,激发了血清IgE抗体的产生,抑制了脾细胞CD8+T细胞亚群比例,对肝细胞产生了遗传毒性,影响了血清和全血部分指标。小鼠肺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 GSH-Px与VOCs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的负相关关系;小鼠脾细胞CD4+CD3+/CD8+CD3+的比率、BALF的白介素-4(IL-4)水平、彗星实验的肝脏细胞DNA损伤的标志物尾距(TM)以及DNA-蛋白质交联的标志物TM与复合VOCs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结果提示:小鼠肺脏组织T-AOC.脾细胞CD4+CD3+/CD8+CD3+的比率、BALF的IL-4水平、彗星实验肝脏细胞DNA损伤标志物TM以及DNA-蛋白质交联标志物TM可作为较低浓度复合VOCs亚慢性暴露的敏感效应生物学标志物;VOCs亚慢性暴露肺部炎症的部分机制可能是由于ROS和来自于被激活的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来介导的。(4)建立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VOCs(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短期暴露复合染毒模型,设置对照组和6个染毒组,依次为颗粒物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VOCs(10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组、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VOCs(50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组、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VOCs(100倍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组,对小鼠进行连续10天,每天2小时的呼吸暴露染毒,观察VOCs+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复合暴露对小鼠的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及8羟基鸟嘌呤(8-OHdG)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物质的复合暴露影响了小鼠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鼠肺产生了氧化性损伤;肺组织匀浆中MDA、T-AOC、NO以及GSH/GSSG比率在复合暴露下表现较敏感,其中T-AOC与复合VOCs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三种物质的复合暴露也对小鼠呼吸道产生了炎症效应,且其毒性效应大于单一物质的毒性效应;同时复合暴露也显着影响了小鼠血清8-OHdG水平。结果提示:小鼠肺脏的T-AOC、BALF中IL-4和IL-8水平可作为颗粒物、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OCs三者复合暴露情况下的敏感效应生物学标志物。
二、扩散管法配制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染毒混合气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散管法配制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染毒混合气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质水凝胶离子传导型高选择性氨气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体传感器概述 |
1.1.1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1.1.2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
1.2 NH_3传感器的概述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NH_3检测的意义及NH_3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2 NH_3传感器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GA/GA生物质水凝胶敏感材料NH_3敏感特性的研究 |
2.1 PGA/GA生物质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的表征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2 PGA/GA生物质水凝胶基气敏元件和QCM元件的制作 |
2.3 PGA/GA生物质水凝胶基NH_3传感器敏感特性和吸附特性测试 |
2.3.1 NH_3敏感特性的测试 |
2.3.2 吸附特性的测试 |
2.4 PGA/GA生物质水凝胶基NH_3传感器气敏机理的分析 |
2.5 模拟呼出气体检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A/GA生物质水凝胶敏感材料NH_3敏感特性的研究 |
3.1 PAA/GA生物质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结构的表征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2 PAA/GA生物质水凝胶基气敏元件和QCM元件的制作 |
3.3 PAA/GA生物质水凝胶基NH_3传感器敏感特性和吸附特性测试 |
3.3.1 NH_3敏感特性的测试 |
3.3.2 PAA/GA和 PGA/GA材料气敏特性和吸附特性的比较 |
3.4 PAA/GA生物质水凝胶基NH_3传感器气敏机理的分析 |
3.5 模拟呼出气体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酸/交联水凝胶复合材料NH_3敏感特性的研究 |
4.1 生物质酸/交联水凝胶复合材料气敏元件和QCM元件的原位制备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材料表征 |
4.2 生物质酸/交联水凝胶复合材料基NH_3传感器的气敏特性 |
4.3 生物质酸/交联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吸附特性 |
4.4 生物质酸/交联水凝胶复合材料基NH_3传感器气敏机理的分析 |
4.5 模拟呼出气体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酸/纤维素基柔性传感器NH_3敏感特性的研究 |
5.1 CA/EC/HEC柔性气敏元件的制作及表征和QCM元件的制作 |
5.1.1 试剂与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CA/EC/HEC柔性气敏元件气敏特性和吸附特性的测试 |
5.2.1 吸附特性测试 |
5.2.2 气敏特性测试 |
5.3 生物质酸/纤维素基柔性NH_3传感器敏感机理的分析 |
5.4 模拟呼出气体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薰蒸剂及其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1 薰蒸剂研究应用进展 |
1.1.2 薰蒸剂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1.2.1 薰蒸剂离析和浓缩技术 |
1.1.2.2 土壤样品前处理技术 |
1.1.2.2 多残留分析的专门技术 |
1.1.2.3 掺加标样研究 |
1.2 C_2N_2和HCN残留分析与降解研究进展 |
1.2.1 C_2N_2和HCN的理化性质 |
1.2.1.1 物理性质 |
1.2.1.2 化学性质 |
1.2.2 C_2N_2与HCN的用途 |
1.2.3 C_2N_2与HCN的毒性 |
1.2.4 C_2N_2和HCN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5 C_2N_2与HCN的在土壤中的代谢与降解研究进展 |
1.3 松材线虫的研究现状 |
1.3.1 松材线虫的概述 |
1.3.2 松材线虫的防治措施 |
1.4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1.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1.4.1.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穿透、挥发与淋溶行为研究 |
1.4.1.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布与降解动力学研究 |
1.4.1.4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转化机理研究 |
1.4.1.5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测定 |
1.4.2 论文研究路线 |
1.4.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供试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C_2N_2和HCN标准气体 |
2.2.3.2 气相色谱法质谱仪测定条件优化 |
2.2.3.3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限 |
2.2.3.4 土壤中C_2N_2和HCN残留量的测定 |
2.2.3.5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分析 |
2.2.3.6 精确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的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C_2N_2和HCN气相色谱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
2.3.1.1 不同毛细管柱的色谱图 |
2.3.2 C_2N_2和HCN质谱参数优化的结果与分析 |
2.3.2.1 质谱模式的选择 |
2.3.3 工作曲线与最低检出限 |
2.3.4 溶剂顶空法分析土壤中的残留量 |
2.3.4.1 C_2N_2和HCN在溶剂顶空的分配及其在密闭系统中的稳定性 |
2.3.4.2 C_2N_2和HCN在掺加标样样品中的稳定性 |
2.3.4.3 C_2N_2和HCN的提取时间 |
2.3.4.4 C_2N_2和HCN的提取溶剂用量 |
2.3.4.5 响应面分析结果 |
2.3.5 验证实验 |
2.3.6 准确度、精确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与残留动态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供试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C_2N_2和HCN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2.3.2 土壤吸附、解吸附与残留动态试验 |
3.2.3.3 土壤吸附和残留动态试验 |
3.2.3.4 模型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动态 |
3.3.1.1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2 不同含水率的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3 灭菌土壤对C_2N_2和HCN吸附的影响 |
3.3.1.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3.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
3.3.2.1 水分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2 灭菌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3 不同土壤类型对C_2N_2和HCN在密闭系统中的残留量的影响 |
3.3.2.4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衰减模型 |
3.4 小结 |
4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淋溶和降解归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供试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C_2N_2和HCN气体在丙酮及缓冲液体中的分析 |
4.2.3.2 C_2N_2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试验 |
4.2.3.3 C_2N_2和HCN的室内淋溶试验 |
4.2.3.4 样本中C_2N_2和HCN的测定 |
4.2.3.5 样本中氨、硝基和亚硝基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_2N_2在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及降解 |
4.3.1.1 C_2N_2在密闭系统中缓冲溶液顶空分配及稳定性 |
4.3.1.2 C_2N_2在pH4和pH8缓冲溶液顶空的稳定性与降解 |
4.3.1.3 C_2N_2和HCN在缓冲溶液中的降解成分分析 |
4.3.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4.3.3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4.3.3.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 |
4.3.3.2 C_2N_2和HCN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转化结果 |
4.4 小结 |
5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1 供试材料 |
5.2.2 供试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松材线虫的培育和分离 |
5.2.3.2 线虫临时玻片的制备及其形态的观察、测量及鉴定 |
5.2.3.3 药剂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松材线虫的形态 |
5.3.2 C_2N_2和HCN毒杀松材线虫的活性测定 |
5.4 小结 |
6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
6.1 讨论 |
6.1.1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6.1.2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吸附与残留动态研究 |
6.1.3 C_2N_2和HCN在土壤中的降解归趋 |
6.1.4 C_2N_2和HCN对松材线虫的毒力测定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LED光的绿萝生长特征及对空气中甲醛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室内空气污染概况 |
1.2.1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
1.2.2 室内空气污染特点、来源及危害 |
1.2.3 室内空气污染物去除方法 |
1.3 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去除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对甲醛的去除研究 |
1.3.2 植物对苯及苯系物的去除 |
1.3.3 植物对VOCs的去除和耐受机制 |
1.4 光作用下植物生长特征研究进展 |
1.4.1 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4.2 光强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4.3 光周期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1.5.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植物的选择 |
2.4 磷酸缓冲液(PBS)的配制 |
2.5 甲醛分析仪 |
2.6 实验设计 |
2.7 实验方法 |
2.7.1 绿萝生长特征数据测定 |
2.7.2 绿萝生理特征数据测定 |
2.7.3 绿萝光合作用数据测定 |
2.7.4 绿萝对甲醛的去除数据测定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不同光质对绿萝生长及对甲醛去除的影响 |
3.1 不同光质对绿萝甲醛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3.1.1 不同光质对绿萝甲醛吸附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光质对绿萝甲醛吸附率的影响 |
3.2 不同光质对绿萝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
3.2.1 不同光质对绿萝鲜重的影响 |
3.2.2 不同光质对绿萝茎长的影响 |
3.2.3 不同光质对绿萝根长的影响 |
3.2.4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长的影响 |
3.2.5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宽的影响 |
3.2.6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离心率的影响 |
3.2.7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面积的影响 |
3.3 不同光质对绿萝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 |
3.3.1 不同光质对绿萝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光质对绿萝SOD酶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光质对绿萝MDA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光质对绿萝CAT酶活性的影响 |
3.3.5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光质对绿萝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研究 |
3.4.1 不同光质对绿萝Y(II)的影响 |
3.4.2 不同光质对绿萝Y(NPQ)的影响 |
3.4.3 不同光质对绿萝Y(NO)的影响 |
3.4.4 不同光质对绿萝NPQ的影响 |
3.4.5 不同光质对绿萝qN的影响 |
3.4.6 不同光质对绿萝qP的影响 |
3.4.7 不同光质对绿萝qL的影响 |
3.4.8 不同光质对绿萝ETR的影响 |
3.4.9 不同光质对绿萝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 实验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光强对绿萝生长及其对甲醛去除的影响研究 |
4.1 不同光强对绿萝甲醛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4.1.1 不同光强对绿萝甲醛吸附量的影响 |
4.1.2 不同光强对绿萝甲醛吸附率的影响 |
4.2 光强对绿萝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
4.2.1 不同光强对绿萝鲜重的影响 |
4.2.2 不同光强对绿萝茎长的影响 |
4.2.3 不同光强对绿萝根长的影响 |
4.2.4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长的影响 |
4.2.5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宽的影响 |
4.2.6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离心率的影响 |
4.2.7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面积的影响 |
4.3 光强对绿萝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 |
4.3.1 不同光强对绿萝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光强对绿萝SOD酶活性的影响 |
4.3.3 不同光强对绿萝MDA含量的影响 |
4.3.4 不同光强对绿萝CAT酶活性的影响 |
4.3.5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6 不同光强对绿萝甲醛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光强对绿萝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研究 |
4.4.1 不同光强对绿萝Y(II)的影响 |
4.4.2 不同光强对绿萝Y(NPQ)的影响 |
4.4.3 不同光强对绿萝Y(NO)的影响 |
4.4.4 不同光强作用对下绿萝NPQ的影响 |
4.4.5 不同光强对绿萝qN的影响 |
4.4.6 不同光强对绿萝qP的影响 |
4.4.7 不同光强对绿萝qL的影响 |
4.4.8 不同光强对绿萝ETR的影响 |
4.4.9 不同光强对绿萝荧光参数的影响 |
4.5 实验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黄土水气热传导特性及其热湿运移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渗透及微观结构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
1.2.2 基于KC方程的饱和渗透系数预测研究现状 |
1.2.3 黄土渗气性研究 |
1.2.4 黄土热参数研究 |
1.2.5 非饱和土热湿运移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状黄土渗透及微观结构各向异性分析 |
2.1 研究区马兰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1.1 研究区位置及取样 |
2.1.2 黄土基本物理性质及D/max-2500 XRD分析 |
2.2 试样的制备与试验方法 |
2.2.1 渗透试样的制备及Kh和Kv的测定 |
2.2.2 微观试样的制备 |
2.2.3 微组构统计方法 |
2.3 黄土渗透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2.3.1 Kh和Kv统计分析 |
2.3.2 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微形态特征 |
2.3.3 Kh和K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2.3.4 初始状态对渗透性的影响 |
2.4 微观各向异性及颗粒团聚体的择优取向 |
2.4.1 圆度随深度的变化及其与各向异性的关系 |
2.4.2 方向角随埋深变化 |
2.4.3 各向异性指数和排列熵随埋深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柯兹尼-卡尔曼方程的重塑黄土渗透系数预测 |
3.1 基于有效孔隙比修正的KC方程 |
3.2 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质及试验方法 |
3.2.1 场地描述 |
3.2.2 重塑黄土的基本物理指标 |
3.2.3 重塑黄土渗透试验设计及层流条件判定 |
3.2.4 BET-N_2比表面积测定 |
3.3 试验结果分析与应用评价 |
3.3.1 黄土有效孔隙率的估算 |
3.3.2 黄土比表面积估算 |
3.3.3 修正的KC方程的应用与评价 |
3.4 讨论 |
3.4.1 重塑试样均匀性的影响 |
3.4.2 测试过程控制 |
3.4.3 有效孔隙比的不确定性 |
3.4.4 比表面积的不确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的渗气率研究 |
4.1 渗气率测试的物理模型 |
4.1.1 半球面流模型 |
4.1.2 柱状流模型 |
4.2 真空衰减测试仪简介 |
4.3 原状黄土的渗气率试验 |
4.3.1 试验场地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4.3.2 原状黄土渗气率测试步骤 |
4.3.3 原状黄土渗气率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 重塑黄土的渗气率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案 |
4.4.2 重塑黄土渗气率测试步骤 |
4.4.3 重塑试样渗径的确定 |
4.4.4 渗气率测定结果与讨论 |
4.5 土壤透气性与环境风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的热参数试验研究 |
5.1 测试仪器与原理 |
5.2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
5.2.1 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及D8 ADVANCE XRD分析 |
5.2.2 试验方案 |
5.3 导热系数 |
5.3.1 干密度(或孔隙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5.3.2 含水率(或饱和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5.3.3 重塑黄土导热系数的密度-湿度拟合关系 |
5.3.4 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
5.4 比热 |
5.4.1 干密度(或孔隙度)对比热的影响 |
5.4.2 含水率(或饱和度)对比热的影响 |
5.4.3 比热的干密度-湿度拟合关系 |
5.4.4 比热预测模型的比较和评价 |
5.5 热扩散系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饱和黄土热湿迁移试验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仪器 |
6.2.1 恒温环境试验箱 |
6.2.2 DC-4020低温恒温槽 |
6.2.3 数据采集系统 |
6.2.4 温度、湿度传感器 |
6.3 制样、探头布置及其校验 |
6.3.1 制样、探头布置 |
6.3.2 传感器校验 |
6.4 热湿运移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
6.4.2 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 |
6.4.3 热湿迁移的相互关系 |
6.5 湿热运移数值模拟分析 |
6.5.1 土柱试验的仿真模拟 |
6.5.2 边坡热湿运移数值模拟 |
6.6 湿热迁移与风险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群体感应淬灭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MBR) |
1.1.1 AeMBR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
1.1.2 AeMBR膜污染防治与控制 |
1.2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 |
1.2.1 AnMBR的发展与应用 |
1.2.2 AnMBR膜污染防治与控制 |
1.3 群体感应和群体淬灭理论 |
1.3.1 群体感应 |
1.3.2 群体淬灭 |
1.4 利用群体淬灭作用实现膜污染控制 |
1.4.1 群体淬灭技术应用于AeMBR的膜污染控制 |
1.4.2 群体淬灭技术应用于AnMBR的膜污染控制 |
1.4.3 群体淬灭技术应用于其他膜工艺的膜污染控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5.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基于群体淬灭理论的AeMBR膜污染控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装置与操作运行方法 |
2.2.2 实验废水 |
2.2.3 废水水质对APQ包埋珠活性的影响 |
2.2.4 实验所需溶剂(培养基)的制备 |
2.2.5 分析测试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eMBR第一阶段运行情况 |
2.3.2 AeMBR第二阶段运行情况 |
2.3.3 AeMBR第三阶段运行情况 |
2.3.4 APQ包埋珠的保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eMBR系统内微生物种群的演变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准备与检测 |
3.2.2 DNA提取、扩增与16S RNA测序 |
3.2.3 多样性分析与物种分类 |
3.2.4 生物信息学 |
3.3 群体淬灭菌对AeMBR内污泥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3.3.1 α多样性 |
3.3.2 微生物种群群落变化 |
3.3.3 微生物种群群落差异分析 |
3.4 群体淬灭菌对膜污染泥饼层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3.4.1 α多样性 |
3.4.2 微生物种群群落变化 |
3.4.3 微生物种群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群体淬灭理论实现AnMBR的膜污染控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水 |
4.2.2 厌氧污泥 |
4.2.3 实验试剂和溶液 |
4.2.4 群体淬灭菌的选择以及群体淬灭菌包埋珠(QQB)的制作 |
4.2.5 AnMBR运行 |
4.2.6 FO系统操作流程 |
4.2.7 群体淬灭菌包埋珠活性测试 |
4.2.8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nMBR性能 |
4.3.2 群体淬灭菌对An MBR出水中AHL的影响 |
4.3.3 群体淬灭菌对An MBR中 SMP和 EPS的影响 |
4.3.4 群体淬灭菌对AnMBR中膜阻力的影响 |
4.3.5 群体淬灭菌对AnMBR中生物膜的影响 |
4.3.6 群体淬灭菌包埋珠活性 |
4.3.7 N、P回收效果 |
4.3.8 An MBR出水水质对FO膜污染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AnMBR系统内微生物种群的演变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准备与检测 |
5.2.2 DNA提取与16S RNA测序 |
5.2.3 生物信息学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群体淬灭菌对AnMBR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3.2 微生物种群群落差异分析 |
5.3.3 群体淬灭菌对膜污染泥饼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群体淬灭菌对产甲烷菌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不同群体淬灭菌附载量包埋珠的制作和全自动甲烷潜力分析系统操作 |
6.2.2 分析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甲烷产率 |
6.3.2 VFA变化 |
6.3.3 EPS和 AHL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6)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油田含油污泥的概述 |
1.1.1 含油污泥的概念 |
1.1.2 含油污泥成分的分析 |
1.1.3 含油污泥的成因来源与特性 |
1.1.4 含油污泥的危害 |
1.2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1 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
1.2.2 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 |
1.2.3 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技术 |
1.3 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 |
1.4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
1.5 油田调质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
1.5.1 破乳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
1.5.2 絮凝剂在含油污泥中的应用 |
1.5.3 絮凝作用机理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测定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含油污泥基本性质测定 |
2.2.1 含油率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含油率的测定 |
2.2.3 含水率的测定 |
2.2.4 含泥率及其他杂质含量的测定 |
2.2.5 含油污泥固液比的确定 |
2.2.6 含油污泥的XRD分析 |
2.2.7 含油污泥的热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含油污泥的含油率 |
2.3.2 含油污泥的含水率 |
2.3.3 含油污泥的含泥率 |
2.3.4 固液比的确定 |
2.3.5 含油污泥XRD分析 |
2.3.6 含油污泥的热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调质剂的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
3.1 本章概述 |
3.1.1 复配调质剂絮凝机理 |
3.2 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一) |
3.2.1 实验方法 |
3.2.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2.3 调质温度的确定 |
3.2.4 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破乳剂的筛选 |
3.3.2 DAMPE的加量对脱油率的影响 |
3.3.3 絮凝剂及复配作用对污泥脱油效果的影响 |
3.3.4 絮凝剂正交实验 |
3.3.5 破乳剂和絮凝剂的混合调质作用效果 |
3.4 脱油工艺条件对脱油率的影响 |
3.4.1 搅拌时间的影响 |
3.4.2 离心时间的影响 |
3.4.3 离心转速的影响 |
3.5 含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
3.6 小结 |
3.7 复配调质剂的制备及应用(二) |
3.7.1 溶液的配制 |
3.7.2 单一絮凝剂的筛选 |
3.7.3 破乳剂的筛选 |
3.7.4 破乳剂与单一絮凝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
3.7.5 絮凝剂正交实验 |
3.7.6 复合絮凝剂的红外分析 |
3.7.7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8.1 单一絮凝剂的筛选 |
3.8.2 单一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
3.8.3 破乳剂的筛选 |
3.8.4 单一絮凝剂与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
3.8.5 絮凝剂正交实验 |
3.8.6 单一絮凝剂的红外色谱分析 |
3.8.7 最佳复合絮凝剂的红外色谱分析 |
3.8.8 复合絮凝剂和破乳剂的混合调质实验 |
3.8.9 搅拌时间的影响 |
3.8.10 离心时间的影响 |
3.8.11 离心转速的影响 |
3.9 调质剂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
3.10 小结 |
第四章 微乳液法调质脱除含油污泥中的油分 |
4.1 本章概述 |
4.2 微乳液的制备与筛选 |
4.2.1 化学药剂的选择 |
4.2.2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4.2.3 微乳液的制备 |
4.2.4 微乳液的复配 |
4.2.5 微乳液的筛选 |
4.3 含油污泥脱油条件的确定 |
4.3.1 离心条件的确定 |
4.3.2 处理温度与微乳液加量的确定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4.4.2 单项微乳液配制 |
4.4.3 复合微乳剂配制 |
4.4.4 微乳液的筛选 |
4.4.5 不同微乳液处理含油污泥效果 |
4.5 离心机转速与离心时间的确定 |
4.6 处理温度与微乳液加量对脱油率的影响 |
4.7 微乳液加入后含油污泥热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 |
4.7.1 微乳液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
4.7.2 微乳液加入前后含油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及在含油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
5.1 本章概述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共聚物的制备 |
5.2.2 单因素实验 |
5.2.2.1 锌硅摩尔比的确定 |
5.2.2.2 铝镁比的确定 |
5.2.2.3 铝镁和与聚硅酸比例的确定 |
5.2.3 正交试验 |
5.2.4 PSAMZ的红外分析 |
5.2.5 PSAMZ的 XRD分析 |
5.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5.3.1 搅拌时间的确定 |
5.3.2 搅拌温度的确定 |
5.3.3 离心时间的确定 |
5.3.4 离心机转速的确定 |
5.3.5 PSAMZ浓度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
5.3.6 pH值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
5.4 含油污泥的扫描电镜分析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锌硅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
5.5.2 铝镁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
5.5.3 铝与镁和与硅摩尔比对脱油率的影响 |
5.6 正交试验 |
5.7 PSAMZ红外分析 |
5.8 PSAMZ的 XRD分析 |
5.9 最佳操作条件及PSAMZ用量的确定 |
5.9.1 搅拌温度对脱油率的影响 |
5.9.2 搅拌时间对脱油率的影响 |
5.9.3 离心速率对脱油率的影响 |
5.9.4 离心时间对脱油率的影响 |
5.9.5 絮凝剂最佳用量 |
5.9.6 pH值对脱油效果的影响 |
5.10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 |
5.10.1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热分析 |
5.10.2 PSAMZ加入前后含油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5.11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天然气净化厂VOCs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VOCs定义 |
1.1.2 来源及危害 |
1.2 国内外VOCS监测现状 |
1.2.1 国内外VOCs监测现状 |
1.2.2 VOCs监测发展历程 |
1.3 VOCS监测过程分析 |
1.3.1 采集样品 |
1.3.2 样品预处理 |
1.3.3 分析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路线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VOCs污染源项解析 |
2.1 天然气净化工业概述及行业归属 |
2.2 企业概况 |
2.3 主要产品及原辅料 |
2.3.1 主要产品 |
2.3.2 主要原辅材料 |
2.4 主要生产工艺 |
2.5 VOCS源项确定 |
2.6 VOCS源项解析 |
2.6.1 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 |
2.6.2 有机液体储存与调和挥发损失 |
2.6.3 废水集输、储存、处理处置过程逸散 |
2.6.4 工艺有组织排放 |
2.6.5 冷却塔、循环水冷却系统释放 |
2.6.6 燃烧烟气排放 |
2.6.7 工艺无组织排放 |
2.6.8 火炬排放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1 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1.1 建立设备动静密封点台账 |
3.1.2 现场检测 |
3.1.3 挥发性有机物取样装置研制 |
3.2 有机液体存储挥发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2.1 存在问题 |
3.2.2 设计研制气体连续采样装置 |
3.2.3 采样过程 |
3.2.4 分析方法 |
3.3 废水及循环水冷却系统释放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3.1 废水、循环水样品采集 |
3.3.2 敞开液面VOCs监测 |
3.3.3 赵家坝污水站VOCs废气监测 |
3.3.4 分析方法 |
3.4 工艺有组织废气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4.1 存在问题 |
3.4.2 废气VOCs采样仪 |
3.4.3 分析方法 |
3.5 无组织排放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5.1 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方法 |
3.5.2 样品采集 |
3.5.3 分析方法 |
3.6 火炬废气VOCS监测技术研究 |
3.6.1 火炬废气 |
3.6.2 非正常工况 |
3.7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
3.7.1 采样及样品保存质量控制 |
3.7.2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OCS监测技术应用 |
4.1 设备动静密封点VOCS监测 |
4.1.1 现场监测 |
4.1.2 结果评价 |
4.2 有机液体储存与挥发损失监测 |
4.2.1 监测地点、时间及频率 |
4.2.2 结果评价 |
4.3 废水及循环水冷系统却释放VOCS监测 |
4.3.1 监测项目、地点、时间及频率 |
4.3.2 结果评价 |
4.4 工艺废气及锅炉废气中VOCS监测 |
4.4.1 废气监测项目、地点、时间及频率 |
4.4.2 结果评价 |
4.5 厂界无组织排放VOCS监测 |
4.5.1 监测项目、地点、时间及频率 |
4.5.2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细胞顶空挥发性代谢物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肺癌的发生及诊断 |
1.1.1 肺癌的危害及早期诊断 |
1.1.2 肺癌呼出气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 |
1.1.3 肺癌呼出气体中VOCs的研究进展 |
1.1.4 大气颗粒物(PM2.5)对肺癌发生的影响 |
1.2 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1 传统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
1.2.2 新型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 |
1.3 呼出气体的检测方法 |
1.3.1 离子迁移光谱法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3.3 电子鼻 |
1.3.4 选择离子流管质谱 |
1.3.5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 |
1.4 选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吡咯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法用于测定肺细胞系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药品 |
2.2.2 仪器 |
2.2.3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4 细胞生长条件 |
2.2.5 电沉积制备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吡咯纤维头 |
2.2.6 VOCs的固相微萃取 |
2.2.7 细胞顶空气体固相微萃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涂层性质考察 |
2.3.2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
2.3.3 方法学评价 |
2.3.4 与文献中方法比对 |
2.3.5 实际样品分析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多巴胺涂层的固相微萃取法用于测定PM2.5诱导的MRC-5呼出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药品 |
3.2.2 标准溶液配置 |
3.2.3 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多巴胺纤维头的制备 |
3.2.4 仪器 |
3.2.5 实际样品制备 |
3.2.6 VOCs的固相微萃取过程 |
3.2.7 MRC-5细胞系顶空气体中VOCs的固相微萃取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性能考察 |
3.3.2 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
3.3.3 方法学评价 |
3.3.4 方法比对 |
3.3.5 实际样品分析 |
3.4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管式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气中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气体被动式釆样器的原理 |
3 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类型 |
4 气体被动式采样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5 气体被动式釆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
6 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环境影响因素 |
7 气体被动式釆样器应用的展望 |
第一章 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设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动态染毒柜气体浓度的稳定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管式气体被动式采样器的性能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已(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典型室内空气复合污染物对多靶器官毒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1 室内空气污染概况 |
1.2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特点 |
1.2.1 分布广泛性 |
1.2.2 释放持久性 |
1.2.3 成分复杂性 |
1.2.4 危害严重性 |
1.3 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及来源 |
1.3.1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生活日用品 |
1.3.2 人自身的活动及新陈代谢 |
1.3.3 室外来源 |
1.4 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水平研究现状 |
1.5 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评价 |
1.5.1 “建筑不良综合症” |
1.5.2 对人体的神经行为毒性 |
1.5.3 对人体的呼吸道毒性 |
1.5.4 对人体的免疫毒性 |
1.5.5 对人体的遗传毒性 |
1.5.6 对人体的致癌性 |
1.6 挥发性有机物对啮齿类动物的毒性效应 |
1.6.1 氧化应激作用 |
1.6.2 呼吸道炎症作用 |
1.6.3 遗传和致癌作用 |
1.6.4 免疫毒性 |
1.6.5 神经毒性 |
1.7 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 |
1.7.1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 |
1.7.2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8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8.1 选题依据 |
1.8.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意义 |
2 VOCs的急性暴露对小鼠多靶器官的毒性效应 |
2.1 引言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 |
2.3.1 实验动物 |
2.3.2 主要试剂 |
2.3.3 主要设备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染毒气体的配制与检测 |
2.4.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
2.4.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制备 |
2.4.4 肺和肝组织中氧化损伤指标的测定 |
2.4.5 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的测定 |
2.4.6 脾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
2.4.7 血清生化、遗传及免疫学指标的测定 |
2.4.8 全血中血常规的测定 |
2.4.9 肺组织病理切片 |
2.4.10 统计学分析 |
2.5 结果 |
2.5.1 VOCs染毒10天后对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5.2 VOCs染毒10天后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2.5.3 VOCs染毒10天后对小鼠肺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2.5.4 VOCs染毒10天后对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 |
2.5.5 VOCs染毒10天后对小鼠BALF炎症因子的影响 |
2.5.6 VOCs复合急性暴露对小鼠血清Ig A和8-OHdG的影响 |
2.5.7 VOCs复合急性暴露对小鼠血清生化学与血常规的影响 |
2.5.8 VOCs复合急性暴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2.5.9 VOCs复合急性暴露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肝脏氧化损伤 |
2.6.2 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
2.6.3 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2.6.4 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学的影响 |
2.7 小结 |
3 VOCs复合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的miRNA组学影响 |
3.1 引言 |
3.2 技术路线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实验动物 |
3.3.2 主要试剂 |
3.3.3 主要设备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4.1 染毒气体的配制与检测、动物处理、肺组织及BALF收集 |
3.4.2 肺组织RNA提取 |
3.4.3 miRNA芯片分析 |
3.4.4 生物信息分析 |
3.4.5 RT-PCR验证实验 |
3.4.6 肺灌洗液LDH及IL-8的水平 |
3.4.7 统计学分析 |
3.5 结果 |
3.5.1 VOCs复合暴露对小鼠肺的miRNA表达谱影响 |
3.5.2 RT-PCR验证实验 |
3.5.3 差异显着表达的miRNA调控靶基因的确定及靶基因功能分析 |
3.5.4 肺灌洗液中的LDH及IL-8 |
3.6 讨论 |
3.7 小结 |
4 VOCs的亚慢性暴露对小鼠多靶器官的毒性效应 |
4.1 引言 |
4.2 技术路线 |
4.3 实验材料 |
4.3.1 实验动物 |
4.3.2 主要试剂 |
4.3.3 主要设备仪器 |
4.4 实验方法 |
4.4.1 染毒模型、组织收集及氧化损伤、免疫毒性、血液学毒性测定 |
4.4.2 肝组织细胞DNA损伤及DNA-蛋白质交联测定 |
4.4.5 统计学分析 |
4.5 结果 |
4.5.1 VOCs染毒90天后对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4.5.2 VOCs染毒90天后对小鼠肺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4.5.3 VOCs染毒90天后对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的影响 |
4.5.4 VOCs染毒90天对小鼠BALF炎症因子的影响 |
4.5.5 VOCs染毒90天对小鼠肺灌洗液8-OHdG的影响 |
4.5.6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血清Ig E的影响 |
4.5.7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血清生化学与血常规的影响 |
4.5.8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肝细胞DNA损伤及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 |
4.5.9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5.10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6 讨论 |
4.6.1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
4.6.2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 |
4.6.3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6.4 VOCs复合亚慢性暴露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学的影响 |
4.7 小结 |
5 VOCs、颗粒物及病原菌的复合暴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效应 |
5.1 引言 |
5.2 技术路线 |
5.3 实验材料 |
5.3.1 实验动物 |
5.3.2 主要试剂 |
5.3.3 主要设备仪器 |
5.4 实验方法 |
5.4.1 染毒模型的构建 |
5.4.2 组织、血清及肺灌洗液的收集 |
5.4.3 肺组织氧化损伤、肺灌洗液炎症因子、血清8-OHdG的测定 |
5.4.4 肺病理切片 |
5.4.5 统计学分析 |
5.5 结果 |
5.5.1 混合物染毒10天后对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5.5.2 混合物染毒10天后对小鼠肺氧化损伤的影响 |
5.5.3 混合物染毒10天后对小鼠肺灌洗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
5.5.4 混合物的急性染毒对小鼠血清8-OHdG的影响 |
5.5.5 混合物的急性暴露对小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6 讨论 |
5.6.1 混合物急性染毒对小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 |
5.6.2 混合物急性染毒对小鼠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 |
5.7 小结 |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英文缩略语 |
附录B 主要试剂配制 |
附录C 差异miRNA相关的生物功能(BPs、MFs)及路径(PWs)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扩散管法配制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标准染毒混合气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质水凝胶离子传导型高选择性氨气传感器的研究[D]. 刘丽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氰及氰化氢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研究[D]. 周雯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LED光的绿萝生长特征及对空气中甲醛去除研究[D]. 张俊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7)
- [4]黄土水气热传导特性及其热湿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 洪勃. 长安大学, 2020
- [5]基于群体感应淬灭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研究[D]. 刘建波. 湖南大学, 2020(02)
- [6]油田含油污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D]. 邢士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天然气净化厂VOCs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 高长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8]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细胞顶空挥发性代谢物测定中的应用[D]. 李京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管式被动式采样器测定空气中酯类化合物的研究[D]. 李思龙. 济南大学, 2014(01)
- [10]典型室内空气复合污染物对多靶器官毒性评价研究[D]. 王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