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芪倍提肛汤加减治疗小儿脱肛的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1](2021)在《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总结分析,为小儿便秘的治疗提供参考。同时提出要提高儿童及其父母对便秘的认识,加强对便秘的预防。方法:选择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的67例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患儿,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分为试验组35例(实际完成人数33例),对照组32例(实际完成人数31例)。在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试验组给予口服导师自拟瓜蒌枳实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及证候评分,并随访2周,观察病情反复情况。将两组数据录入SAS9.4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后比较相关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基线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间差异:两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粪便性状、排便时间及治疗后总积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明显,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组内差异:两组治疗方法均对改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有显着影响(P<0.01)。4.疗效结果:两组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80.6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随访情况: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综合证候,且试验组病情反复例数低于对照组。6.安全性:治疗的过程中无患儿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结论:1.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有显着疗效。2.润肠消积、导滞泄浊的瓜蒌枳实汤在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时间方面疗效肯定。3.瓜蒌枳实汤在改善疾病综合证候方面有显着疗效。且随访后病情反复例数占比较低,无不良反应发生。
周娇娇[2](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陶美[3](2020)在《黄芪注射液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致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针灸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IRP所致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永川区中医院确诊的60例IRP所致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单独针刺相应穴位;观察组1选取针刺基础上联合长强穴注射黄芪注射液;观察组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局部注射,7d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患者肛门坠胀程度、坠胀持续时间、肛门镜评分、神疲气短乏力评分、排便时间及排便难易程度方面来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治疗后观察组1总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观察组2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在男女比例、病程分布、中医各项病症积分等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治疗后,在缓解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汗出,减轻肛门坠胀程度、肛门坠胀持续时间、缩短排便时间及排便是否顺畅方面,三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肛门镜检查评分比较中,治疗后三组无显着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治疗IRP所致肛门坠胀疗效确切且安全。
吴小云[4](2020)在《生肌合剂促进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为生肌合剂促进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提供临床观察数据支持。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混合痔内套外切术,术后均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生肌合剂治疗,每日一剂,一日2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共服用7天。观察2组治疗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排便情况、肛缘水肿情况,统计创面愈合时间,统计总疗效。结果选取的86例患者,观察期间无病例脱落。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程长短、套扎痔核数目、手术外切口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对比治疗前两组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水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结果分析如下:(1)肛门疼痛:术后第3天两组疼痛情况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天两组疼痛情况比较,治疗组计分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术后减轻疼痛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肛门坠胀感:术后第3、5、7天两组坠胀情况比较,治疗组计分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术后早期减轻坠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术后排便情况:术后第3、5、7天两组排便情况比较,治疗组计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术后改善排便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水肿情况:术后第3、5天两组肛缘水肿情况比较,治疗组计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术后早期改善肛缘水肿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两组肛缘水肿情况比较,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疗效比较和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7天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6.56±2.11)天,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9.54±2.30)天,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合剂能有效减轻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的肛门疼痛、肛门坠胀感、肛缘水肿,改善排便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杨慧珍(Yang Huei-Chen)[5](2019)在《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文中研究表明黄正昌医师是一个学徒出身的中医师,担任过多个医学会理事长,是台湾知名中医师。他是少数集合中药房与中医诊所并存的传统中医医疗模式,在治疗中对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经验的诊疗方式,不少患者都是长期被病痛所困扰,在黄医师的悉心治疗下获得改善。能成为良医必然有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法,是值得探讨的缘由。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访谈及搜集资料方式,收集整理黄正昌医师诊疗经验及独到心得,并参考黄正昌医师经年累计的宝贵临床病例,从中研究病案的治疗特点及用药规律。将黄医师的学习历程、学术源流,诊疗经验,临床独到之心得等以录影及录音方式记录,并整理汇集为文后,以供中医同业作为学习中医的参考资料。本文共分六大部分,具体研究内容涵盖如下:(1)黄正昌医师简介及研究缘由,(2)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3)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思维模式,(4)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5)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6)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等。黄医生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架构下,包含整体观的全面思考,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和标本同治观念。他重视阴阳调合,并且认为现代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的知识都要精通。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医有灵活的检查工具,中医有依证型不同相对应的药材,知道中西医的疗效极限和副作用,才能当一个称职的中医师。他治疗疾病特色除了正规药材外,还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和虫药,因此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宽广的帮助。黄正昌医师在治病的思维模式中,重视望诊,尤重视望目,且重视观察病人的气色盛衰。他辨证思路是以阴阳为纲,多因合病以阴阳互补方式进行。治法中他特别重视保肝平胃的思想,因为肝胆和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黄正昌医师研究肝脏多年,在肝胆病的治疗上,颇有心得。他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并以“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治疗上首重保肝利胆,不活动型肝炎采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活动型肝炎以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在遣方用药上,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时除了使用正规本草药材外,还会参考台湾名间偏方,如利用台湾本土药材叶下珠治疗肝炎,蛇胆治黄疸等。对於病毒性肝炎治疗,肝癌,肝硬化治疗,都有提出不同治法与诊疗案例,供学医者参考。另外他建议六M理论对肝藏的保健预防。论文中除列举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案例外,还列举了保肝平胃思想为主的十个案例。例如:一、中风后遗症,二、斗鸡眼,三、油风,四、荨麻疹,五、失眠,六、重症肌无力,七、类风湿性关节炎,八、过敏性鼻炎,九、腮腺炎、十、流行性感冒等辨证治法和案例。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的临床实践则包括:一、胃痛,二、便秘,三、女子痛经,四、女子带下病等。在附录中还有黄正昌医师的个人经历和他的学术成就等珍贵照片。本研究系首次对黄正昌医师,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并讨论其与各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明确黄正昌医师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讨论结束将撰写相关综述及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通过本研究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以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并将其资讯整理归纳后得以永久保存,进而推广宣导,从而指导临床。
王曦星,刘丽坤,李宜放,郝淑兰,李晓丽,尹祥斌,冯玛莉[6](2018)在《放射性直肠炎(肠澼)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文中研究说明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是接受骨盆内脏器放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的普遍应用,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逐渐增多[1]。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疗效确切[2-4]。然而放射
尹祥斌[7](2018)在《基于德尔菲法的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在前期文献检索、筛选、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出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护理。通过电子邮件发给遴选出的40位专家,对回收的问卷汇总,将数据录入到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并通过计算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以同样方式发送给40位专家,用同样的方法再次统计分析第二轮回收的问卷,形成第三轮调查问卷即《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草稿。将第三轮问卷寄送给10位权威专家,回收并整理专家意见,形成《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的初稿。结果:三轮专家调查问卷分别回收36份、37份、1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0%、92.5%、100%,经过3轮专家问卷调查后形成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统一病名为肠澼;将整体辨证中常见的中医证型分为热毒伤络型、寒热错杂型、脾虚湿滞型、脾肾阳虚型、阴虚津亏型五种;将局部辨证中常见的肠镜辨证分型分为热毒伤络型、热毒伤络夹瘀型两种;在治疗上热毒伤络型推荐方药为葛根芩连汤加减、白头翁汤加减、芍药汤加减,寒热错杂型推荐方药为半夏泻心汤加减、乌梅丸加减,脾虚湿滞型推荐方药为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型推荐方药为附子理中丸加减、四神丸加减、真人养脏汤加减,阴虚津亏型推荐方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并将灌肠疗法进行了规范:灌肠剂以生理盐水100ml溶解,药液温度3739℃、插管深度1520cm,滴入时间30分钟,保留12小时;急性期每日2次,慢性期每日1次,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1次;治疗疗程为急性期24周,慢性期46周。结论:在规范化的中医诊疗研究中,德尔菲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客观性;通过应用德尔菲法进行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护理的规范化研究,制定的《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能为临床工作者认识和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放射性直肠炎的中医防治奠定基础。
朱成占[8](2017)在《经肛三联术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应用直肠黏膜柱状排列结扎术、直肠周围间隙注射术联合肛门环缩术(经肛三联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肛肠中心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中重度直肠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三联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肛门环缩术联合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进行治疗。依据治愈例数、排便持续时间改善情况、排便频次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肛门坠胀感、肛门脱出情况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住院天数、随访期直肠脱垂复发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经肛三联治疗术(治疗组)治愈例数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频次均无显着差异,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持续时间均显着缩短(均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排便频次显着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排便频次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直肠脱垂复发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肛门坠胀感症状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随访期直肠脱垂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结论:与常规手术治疗相比,经肛三联术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疗效显着,预后良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宁佳,谷福根[9](2016)在《补中益气汤(丸)加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补中益气汤(丸)由金元时期着名医家李东垣创立,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之旨而制定,全方由黄芪、甘草、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等8味中药材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近年来,广大临床医师将本方单用或加减,或与其他方、药合用,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现对目前补中益气汤(丸)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更好地使用该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祝子贝[10](2016)在《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对于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及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1.2--2015.10期间的63例病例,均为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诊断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住院患者。采用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治疗全部病例,完善术前准备,术后禁食3-5天,予抗生素及肠外营养,控制排便3-5天。观察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于术前1天、术后15天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及双重造影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并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全部63例患者,治愈51例(80.95%),好转10例(15.87%),无效(完全复发)者2例(3.18%),总有效率96.82%。在治疗期间,患者脱垂情况达到完全改善,对于其余症状包括肛周分泌物、便秘、疼痛等,治疗前后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术前及术后近期的疗效评分存在明显差异。手术前后患者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未见严重异常。2.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随访63例,主诉肛门口少许粘膜脱出者10例,诉有分泌物者12例,肛内坠胀不适者6例,直肠脱垂完全复发者2例,行经腹结直肠悬吊手术治疗。随访63例患者中,出现粘膜脱垂及完全复发者共12例,连续不复发时间中,3个月不复发比例为95.23%,1年连续不复发达到87.30%,2年连续不复发率达到80.95%。所有复发患者均于2年内复发。其中0-3个月复发比率最高,达到25%,4-6个月、7-9个月、9-12个月复发比率依次为16.7%、8.3%,16.7%,总计0-12个月复发例数可占总复发例数的66.7%。结论1.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肯定,创伤小,经济,安全,大剂量注射亦未出现肝肾等功能的损害,局部感染和坏死率低,复发率低,而且易于操作,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患者接受度较高,便于临床推广。所以,可作为所有完全性直肠脱垂的首选治疗方法。2.根据入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完全性直肠脱垂一般病程较长,患病年龄范围较大,性别间差异不大,发病诱因不明确,无明确职业相关性。但仍需更大样本量进行统计分析。3.盆腔核磁共振成像及双重造影在观察评估盆底解剖结构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很好地了解肛管直肠周围器官、组织的功能、解剖和状态,有助于探索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提高对直肠脱垂的诊断价值,应作为直肠脱垂的常规检查手段。
二、芪倍提肛汤加减治疗小儿脱肛的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芪倍提肛汤加减治疗小儿脱肛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研究现状 |
1.1 病因病机 |
1.2 分证论治 |
1.3 中医外治 |
1.4 总结 |
2 西医研究现状 |
2.1 病理生理及相关机制 |
2.2 发病原因 |
2.3 疾病分类 |
2.4 治疗手段 |
2.5 总结 |
3 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定 |
3.4 证候及体征评定标准 |
3.5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
3.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1.2 基线的主症、次症及症状评分合计的组间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治疗前后的主症、次症及症状评分合计的组内比较 |
2.2 治疗后的主症、次症及症状合计评分的组间比较 |
2.3 治疗后疗效的组间比较 |
3.不良反应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立法依据 |
1.2 立方依据 |
2 对照组选药依据 |
3 组方分析 |
3.1 处方药物组成 |
3.2 处方配伍解析 |
3.3 处方药物功效机制及现代药理研究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治疗后组内比较 |
4.3 治疗后组间比较 |
4.4 总疗效分析 |
4.5 临床随访及安全性分析 |
4.6 总结 |
5 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
4.1 经腹手术 |
4.2 经会阴手术 |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
4.4 注射疗法 |
5 小结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
7 小结 |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
1 明矾的概述 |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2 五倍子的概述 |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前言 |
1 研究数据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检索 |
1.2.1 CNKI检索 |
1.2.2 维普检索 |
1.2.3 万方检索 |
1.3 数据去重 |
1.3.1 数据去重方法 |
1.3.2 数据去重结果 |
1.4 数据校验 |
2 CiteSpace分析 |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
5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
附件 |
(3)黄芪注射液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致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临床结果分析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对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致肛门坠胀的研究现状 |
1 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简介及治疗 |
2 中西医对肛门坠胀的认识 |
3 中西医关于IRP所致肛门坠胀的治疗 |
4 长强穴概述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生肌合剂促进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择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手术方式 |
2.3 术后治疗 |
3 观察指标 |
3.1 临床观察指标 |
3.2 观察方法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不良反应事件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样本质量控制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2.1 性别对比 |
2.2 年龄对比 |
2.3 病程对比 |
2.4 两组术中套扎痔核数对比 |
2.5 两组手术外切口数对比 |
3 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 |
3.1 两组术后肛门疼痛 |
3.2 两组术后肛门坠胀感 |
3.3 两组术后排便情况 |
3.4 两组术后肛缘水肿情况 |
3.5 两组总疗效比较 |
3.6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4 临床安全性检验 |
分析与讨论 |
1 对痔的认识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西医发病学说 |
1.3 痔的治疗 |
2 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关于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关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3 中医生肌法 |
4 脾主肌肉理论及在脾虚气陷型内痔治疗中的运用 |
4.1 脾主肌肉理论 |
4.2 “肌肉”含义 |
4.3 补益脾气在脾虚气陷型内痔治疗中的运用 |
4.4 补益脾气治疗脾虚气陷型内痔的现代病理基础 |
5 生肌合剂组方及药理研究 |
6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6.1 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 |
6.2 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感的影响 |
6.3 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排便的影响 |
6.4 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影响 |
6.5 生肌合剂对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
6.6 两组的总疗效比较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 研究的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正昌医师简介与研究缘由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第二节 黄正昌医师生平事略 |
一、初中毕业后就到中药房当学徒 |
二、高中半工半读下完成学业 |
三、三十六岁考上中医执照 |
四、积极进修取得博士学位 |
五、勤学不怠成为名医 |
六、热心讲学造福人群 |
七、提携后辈给予典范 |
第三节 经历和重要着作简介 |
一、黄正昌医师经历 |
二、担任职位 |
三、黄正昌医师证照 |
四、发表研究论文及文章 |
五、黄正昌医师着作 |
第二部分 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一节 标本同治整体观 |
一、四诊合参 |
二、病证结合 |
三、标本同治 |
第二节 重视阴阳平和 |
第三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一、采用西医诊断工具 |
二、中医辨证思维 |
第四节 既病防变是关键 |
第五节 采用台湾本土药材善用虫药 |
一、采用台湾本土药材 |
二、善用虫药 |
第三部分 黄正昌医师临床治病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重视望诊 |
一、重望神望目 |
二、重气色盛衰 |
第二节 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 |
一、肝胆病以阴阳为纲 |
二、多因合病采阴阳双补 |
第三节 治法中的“保肝平胃”思想 |
一、保肝平胃思想 |
二、常用的经方 |
三、常用的单味药 |
第四部分 肝胆病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
一、病毒性肝炎 |
二、现代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三、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
第二节 以“阴阳为纲”辨证分型 |
一、脾蕴湿热证 |
二、肝胃不和证 |
三、肝脾两虚证 |
四、热毒内陷证 |
五、活动型vs非活动型肝炎 |
第三节 “保肝平胃解毒”基础下循证医治 |
一、治法首重保肝利胆 |
二、热重于湿证-泻火解毒法 |
三、湿重于热证-祛浊化湿法 |
四、肝胃不和证-和解法 |
五、肝脾两虚证-益气健脾法 |
六、热毒内陷证-清热解毒法 |
七、肝郁气滞证-理气开郁法 |
八、不活动型肝炎-保肝、健脾、扶正为主解毒为辅 |
九、活动型肝炎-解毒为主保肝、健脾、扶正为辅 |
第四节 保肝平胃治法下的遣方用药 |
一、常用方剂 |
二、常用的单味药 |
三、常用的动物或虫类用药 |
四、常用本土单方草药 |
第五节 肝功能异常情形下的处理 |
一、肝指数(ALT)正常时的处理 |
二、肝指数(ALT)上升在300以下的处理 |
三、肝指数上升在300以上的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处理 |
四、胆色素(Bilirubin Total)指数的升高时的处理 |
五、白蛋白(Albumim)减少时的处理 |
六、防治肝昏迷处理 |
七、急性肝功能衰竭(猛暴性肝炎)处理 |
第六节 肝癌,肝硬化 |
一、肝癌,肝硬化 |
二、阴阳双补扶正兼以祛邪 |
三、肝癌,肝硬化的转化与治疗 |
第七节 肝胆病针灸选穴 |
第八节 “六M理论”对肝保健预防 |
一、排汞(Mercury detoxication) |
二、通经络(Meridian system) |
三、必需均衡营养(Main Nutrition) |
四、现代医学检查(Modern medicine) |
五、传统医学顾护元气(Natural Medicine) |
六、信仰精神支持(Mental Support) |
第九节 临床实践案例研究解析 |
案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成功阴转病例 |
案例二、肝硬化案例 |
案例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标本同治病例 |
第五部分 保肝平胃思想诊疗探讨与临床案例解析 |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
一、中风后遗症 |
二、治验案例 |
第二节 斗鸡眼(斜视) |
一、斗鸡眼(斜视) |
二、治验案例 |
第三节 油风(鬼剃头) |
一、油风 |
二、治验案例 |
第四节 荨麻疹 |
一、荨麻疹 |
二、治验案例 |
第五节 失眠 |
一、失眠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
一、重症肌无力 |
二、治验案例 |
第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八节 过敏性鼻炎 |
一、过敏性鼻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九节 腮腺炎 |
一、腮腺炎 |
二、治验案例 |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 |
一、流行性感冒 |
二、治验案例 |
第六部分 学习黄正昌医师学术经验临床实践 |
第一节 临床案例1胃痛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二节 临床案例2便秘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三节 临床案例3痛经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第四节 临床案例4女子带下病 |
一、案例说明 |
二、讨论 |
结论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结语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详细摘要 |
(6)放射性直肠炎(肠澼)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诊断 |
3.1 诊断要点 |
3.1.1 临床表现 |
3.1.2 辅助检查 |
3.1.3 分级标准 |
3.2 鉴别诊断 |
3.2.1 妇科炎症 |
3.2.2 肿瘤复发与转移 |
3.2.3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3.2.4 Crohn病 |
3.2.5 肠阿米巴病 |
3.2.6 慢性菌痢 |
3.2.7 肠道脂代谢障碍 (Whipple) 综合征 |
4 治疗 |
4.1 西医治疗 |
4.2 中医辨证治疗 |
4.2.1 整体分证论治 |
4.2.2 局部分证论治 |
4.2.3 中药肛滴保留灌肠方法 |
5 预防 |
6 调护[29-32] (推荐强度:弱推荐) |
6.1 饮食护理 |
6.2 心理护理 |
6.3 保留灌肠的护理 |
6.4 肛周皮肤护理 |
6.5 提肛运动 |
共识意见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名) : |
(7)基于德尔菲法的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资料 |
2.研究方法(德尔菲法) |
2.1 设置共识评估小组 |
2.2 遴选专家 |
2.3 编制与处理各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2.4 形成“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初稿 |
2.5 统计分析 |
3.三轮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3 第三轮专家问卷总结 |
4.讨论 |
4.1 临床诊疗共识是中医标准化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 |
4.2 系统的文献研究是本共识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
4.3 德尔菲法在中医诊疗共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4.4 研究结果符合临床实际 |
4.5 本共识已通过专家论证认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3 第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4 放射性直肠炎(肠澼)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经肛三联术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对直肠脱垂的描述 |
1.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的治疗方法 |
1.3.1 中医内治法 |
1.3.2 中医外治法 |
1.3.3 中医食疗 |
2.现代医学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直肠脱垂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直肠脱垂的辅助检查 |
2.4 西医的治疗方法 |
2.4.1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
2.5 直肠脱垂围手术期的护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分型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1.1 治疗组 |
2.1.2 对照组 |
2.2 疗效判断标准 |
2.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4 统计方法 |
3.临床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临床疗效 |
3.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排便持续时间比较 |
3.4.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排便频次比较 |
3.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门脱出情况比较 |
3.6 肛门坠胀感的比较 |
3.7.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补中益气汤(丸)加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1.1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1.2 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1.3 治疗腹泻 |
1.4 治疗小儿脱肛 |
1.5 治疗便秘 |
1.6 治疗脾虚气陷型痞满 |
2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2.1 治疗女性尿失禁 |
2.2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2.3 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症 |
2.4 治疗疝气 |
3 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
3.1 治疗阴道前壁膨出 |
3.2 预防慢性盆腔炎复发 |
3.3 治疗习惯性流产 |
3.4 治疗产后关节痛 |
4 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
4.1 治疗重症肌无力 |
4.2 治疗颈椎病 |
4.3 治疗骶髂关节炎 |
5 在中枢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5.1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 |
5.2 治疗失眠症 |
5.3 治疗耳鸣 |
6 其他 |
6.1 治疗疲劳综合征 |
6.2 治疗慢性鼻炎 |
6.3 辅助治疗艾滋病 |
6.4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6.5 治疗痤疮 |
6.6 治疗慢性牙周炎 |
6.7 治疗气虚发热 |
6.8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10)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1.0 引言 |
1.1 中药内服法 |
1.2 外治法 |
1.2.1 熏洗疗法 |
1.2.2 中药外敷 |
1.3 穴位治疗 |
1.3.1 针灸 |
1.3.2 穴位注射及贴敷 |
1.4 其他疗法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进展 |
2.0 引言 |
2.1 单纯注射疗法 |
2.2 复合术式 |
2.2.1 二联术式 |
2.2.2 三联术式 |
2.3 机理及安全性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消痔灵注射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价标准 |
2.8 数据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临床疗效 |
3.2 基本资料 |
3.3 疗效性指标 |
3.4 辅助检查指标 |
3.5 安全性指标 |
3.6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监测 |
3.7 随访结果 |
4 讨论 |
4.1 基本资料分析 |
4.2 治疗结果分析 |
4.3 盆腔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分析 |
4.4 双重造影检查结果分析 |
4.5 对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的认识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四、芪倍提肛汤加减治疗小儿脱肛的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润肠消积导滞泄浊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肠燥积滞证的临床研究[D]. 刘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黄芪注射液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致肛门坠胀的临床观察[D]. 陶美.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4]生肌合剂促进脾虚气陷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吴小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台湾医家黄正昌医师学术思想探讨及其临床经验整理[D]. 杨慧珍(Yang Huei-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放射性直肠炎(肠澼)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J]. 王曦星,刘丽坤,李宜放,郝淑兰,李晓丽,尹祥斌,冯玛莉. 中医杂志, 2018(08)
- [7]基于德尔菲法的放射性直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研究[D]. 尹祥斌.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8(01)
- [8]经肛三联术治疗中重度直肠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 朱成占.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9]补中益气汤(丸)加减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宁佳,谷福根.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09)
- [10]消痔灵直肠周围间隙八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评价[D]. 祝子贝.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