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优果工程 促使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强[1](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张宇[2](2020)在《治理视角下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以T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社会阶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社会逐渐衍化出的一个新的阶层,具有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水平高、社会公益参与意愿较强等特点,有必要将该群体组织起来,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对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基层党组织、新乡贤以及村民发挥的作用,本文对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力图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为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政策建议。有鉴于此,本文以T市新社会阶层为研究对象,从治理的研究视角下,分析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T市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概况。首先,梳理了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历程,将其发展历程分为酝酿、产生、快速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其次,对T市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和组织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聚焦于T市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T市新社会阶层各群体主要通过发挥行业优势、组织化优势、公益优势以及电商技术优势等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从多个维度发挥作用,多以提供服务介入乡村振兴,借助新社会阶层联谊会搭建参与平台等特点。第四部分剖析T市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效果与不足之处。研究发现,T市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强化了乡村人才支撑,提升了乡村精神文明气质,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组织不健全。与此同时,仍存在着在五大振兴中的作用具有非均衡性、参与未形成合力、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未处理好与村民关系等问题。第五部分在治理视角下提出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的优势,形塑“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强化统战部门和新阶联的引导和整合作用;拓宽筹资渠道以夯实参与的物质基础;健全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助力村民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等。最后为总结和展望。对T市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研究表明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未来应当通过凝聚共识和机制再造让新社会阶层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刘莉[3](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绿色发展事关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应有的农业道路选择。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生产环节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其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是考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效果,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微观基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内外部环境特征基础上,将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与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最为直接的内生经济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理论框架。选择以苹果种植户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四个步骤对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展开研究: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测算有机肥与化肥的经济最优投入水平,研判当前生产实践中肥料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的程度,考察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度。其次,考虑资源禀赋约束以及要素替代条件构建有机肥施用行为模型,识别影响有机肥施用决策的关键因素。第三,构建包含肥料投入方程、产量方程、收入方程、成本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与行为效应的互动关系,揭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第四,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案例,对比不同肥料投入组合的实施效果与实现条件,从果农探索和政策推动视角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现路径。主要研究结论:果农施肥存在不经济投入行为,化肥施用过量与有机肥施用不足是突出表现。有机肥施用量显着低于经济最优投入水平,有机肥增施空间较大。化肥施用主要表现为相对过量,化肥与有机肥实际投入比高于经济最佳投入比,相对于有机肥的施用水平,化肥过量施用。基于此,化肥施用量趋近经济最优的关键是提高有机肥施用水平。肥料施用过量与施用不足问题并存。相对而言,有机肥施用不足现象最为普遍,制约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因素是肥料价格、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认知水平、资源禀赋。从目标产量的实现情况来看,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但实际产量仍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形,继续增施化肥既不经济,且对产量目标改进无益,而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改进产量实现水平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划算空间。肥料投入与产出互动效应显着。在当前施肥水平下,增施有机肥对产量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增施化肥则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化肥和商品有机肥投入是推高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来源,而施用农家肥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产量及成本投入水平是影响肥料投入决策的重要因素。产出表现既是投入决策的结果,也是投入决策的依据。农户根据产出表现,调整肥料投入方案直到投入产出达到满意的均衡状态,是农户肥料投入决策的行为逻辑。实证分析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呈不完全替代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实践案例也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肥料投入趋近经济最优,采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模式比较效益最优。根据理论与实践分析,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从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试点效果来看,灵活性较大的政策成效明显;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中存在补贴肥供需不匹配,政策目标未兼顾农户稳产增收需求,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简单化等问题,亟需总结优化,形成有效推进科学施肥的工作机制。本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框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基于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在苹果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表现出不完全替代关系特征,拓展了有机肥与化肥关系内涵;提出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考察应从衡量化肥减量延伸为有机肥增施,且在当前情形下,应更为关注有机肥增施,对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提供了有益思考。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效果与实施条件给出了本文的判断,提出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措施,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为有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路径探索。
陆漫[4](2020)在《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火龙果是近年来崛起势头猛烈的一种热带水果。2019年,南宁市火龙果种植面积约9667ha,产量约150,000t。南宁市是广西最大火龙果生产基地,良庆区在南宁市重点推进火龙果生产进程中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增,病虫害问题持续存在且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十分迫切。本文对良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情况、种植户基本情况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良庆区乃至广西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良庆区火龙果产区,主要以“公司+生产种植基地+农户”、“公司+生产种植基地”和“生产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三种种植模式带动发展火龙果生产,辖区内所有大规模生产经营者和大部分火龙果种植户(合作社)在对火龙果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以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在生态调控应用上,采用设施化栽培和梯带水土保持、淋灌、滴灌等技术,同时注重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毒苗木、栽培管理等措施;在物理防治应用上,使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捕器、黄板和白色尼龙网防虫袋等技术产品。2019年,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面积累计达3255ha,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年,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良庆区火龙果产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经营者(种植户)存在绿色防控意识不强、选种更新引进盲目、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经营规模发展局限等问题;政府部门推广不明显,合理布局规划缺乏、激励政策目录不全、监管体系有待加强等现象需改善;社会市场供应不足,存在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矛盾,使得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距离全面推广的任务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对策:(1)深入宣传引导,增强绿色防控意识;(2)合理布局规划,扩大绿色防控辐射面;(3)推广高产栽培,提高绿色防控水平;(4)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绿色防控应用;(5)统筹政策支持,确保绿色防控落地;(6)严格责任管理,保障绿色防控资源;(7)创新技术集成,发挥绿色防控成效。本文还就如何建立绿色防控长效机制、如何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宋玉超[5](2019)在《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我国的多年生攀缘性落叶野生木质藤本果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收效快。猕猴桃产业现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竞争力极强的特色产业,给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由于存在溃疡病威胁严重、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标准化栽培程度低、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现象。因此本论文通过大量调查统计以及检测分析旨在找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论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重庆市形成了渝东北、渝东南、近郊中海拔等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主栽红肉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趋于上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区、万盛经开区等地猕猴桃受溃疡病危害较大,且标准化栽培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引进和培育壮大猕猴桃龙头企业,深入推广“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科技大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化品牌战略建设,发挥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的影响力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旅游推广效应,持续有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为了深入调查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我们从重庆市三个猕猴桃优势产业带选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猕猴桃栽培区域采集了猕猴桃样品,对样品铅、镉、砷3种重金属和腐霉利、狄氏剂、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0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铅和砷含量均低于检出限,3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镉含量在0.001-0.002mg/kg之间,但均低于我国行业标准;6个样品区的猕猴桃果实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均低于检出限,4个样品区中每个样品的猕猴桃果实检出1种农药残留,但远低于国标GB2763-2016对猕猴桃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限量要求。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并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通过SWOT分析了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6个优势、4个制约因素、4个机会、4个挑战以及存在的9个主要问题,形成以发展扩张型战略(SO)为主,以巩固防御型战略(ST)为辅的战略选择,针对问题提出促进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8条切实可行对策和建议。重庆市发展猕猴桃产业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利用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猕猴桃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特色经济,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对重庆市农民稳步增收、农村有序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晓彬[6](2019)在《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柑橘产业是柳州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柑橘产业发展较快,2018年柳州市柑橘种植面积约5.7万公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水果总量的77%左右,主要品种包括蜜桔、砂糖橘、金桔、椪柑、橙类、柚类等。柑橘黄龙病是影响柳州市柑橘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十分必要且迫切。针对柑橘黄龙病尚无特效治疗药剂,也没有抗(耐)病品种可供使用。“防木虱、砍病树、种无病苗”(俗称“三板斧”)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分析了当前柑橘黄龙病的主要防治手段及其优缺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柳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概况,重点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主要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足、缺乏高效的组织管理职能、财政投入仍不足且资金到位较晚、全面开展普查难度大、无病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起步晚、柑橘苗木市场监管仍不到位、不能及时高效清除病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种植管理队伍等。探究应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问题的对策,从法律保障、政策保障、财政保障、技术保障、示范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建立起柑橘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有效控制黄龙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维持果园在较低黄龙病发病水平条件下实现较长时期正常投产,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杨智文[7](2015)在《“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柑橘重要起源地和世界柑橘主要产地之一,是柑橘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随着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柑橘产量呈现逐年稳产递增的势头,柑橘产业已成为我国南方果农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广西是我国柑橘主产省区之一,柑橘是广西分布区域最广、产量最大的优势水果,从2003年广西实施优果工程以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迅猛,柑橘产业对推动全区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举足轻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如何发展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深入研究“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采用定性、定量、实证、比较法,运用区域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对世界和我国以及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利用SWOT战略分析法,基于钻石模型,整体把握“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进行趋势分析,最后借鉴国内外柑橘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建议从以下九个方面入手:(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加大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力度,优化品种结构:(3)加强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4)加强柑橘标准园建设的示范与推广,促进柑橘规范化生产;(5)加强现代柑橘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提升柑橘生产效率;(6)是加强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柑橘生产组织化程度;(7)加强采后冷链物流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销售和物流体系;(8)组建区域性果业集团,促进柑橘流通贸易;(9)加强柑橘品牌文化建设,提升柑橘竞争力。
李洁[8](2012)在《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集群发展迅速,已成为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农业在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农业基础薄弱,许多农业集群竞争力衰退甚至萎缩,这阻碍了我国农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然而,单靠农业企业和农户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品牌反映农业集群发展的个性和特色,树立地区农业的整体形象,提升农业竞争力,保持农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创建基于农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实现由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目前,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苹果产业集群不断发展而日益提高。但是,陕西苹果产业集群内外的果品品种繁多、品牌杂乱、产量较大,同类产品之间个性模糊、缺乏特色,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出陕西苹果。因此,进行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以农业产业集群、农业集群品牌、集群品牌竞争力为理论基础,以陕西苹果集群品牌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条件和集群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经验,制定了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和果农收入等方面介绍了陕西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结合农业集群与集群品牌的互动关系分析了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条件,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现状,得出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竞争力较弱的评价结果。其次,结合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在集群品牌基础能力上,果品安全质量、商品化处理和贮藏技术、集群内人口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问题;在集群品牌理解能力上,集群品牌意识、品牌传播手段、品牌推广程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在集群品牌市场能力上,市场开拓、品牌营销、品牌形象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提出集群品牌建设是发展陕西苹果产业集群、壮大果品企业,提高集群品牌效益的需要。再次,通过介绍国内外典型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现状和经验,从中得出了关于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启示:在进行农业集群品牌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时,政府是主导力量,整体营销建设是关键,完善管理体系是核心。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与启示。从宏观上为陕西苹果集群品牌提出了以自然开发式为主,龙头组织带动式和地域文化融入式为主的建设模式和“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主导、行业协会辅助、基层果农配合”的合作主体模式,制定了战略规划;从微观上制定了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的导入策略、传播策略和维护策略。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戴炳隆[10](2010)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庆阳市苹果产业发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苹果产业,是庆阳市依据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确定的一项重点农业特色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培育,这一特色产业在促进全市出口创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显着的作用。但从整体情况看,庆阳苹果产业显着的生态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充分利用好有利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则必须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苹果生产基地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苹果产业的整体水平。
二、实施优果工程 促使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优果工程 促使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
1.3.5 文献评价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布局理论 |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
2.2.5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3.1 研究尺度 |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5.1 理论假设 |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
5.2 空间分析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治理视角下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以T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新社会阶层 |
1.3.2 新社会阶层联谊会 |
1.3.3 乡村振兴战略 |
1.3.4 治理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访谈法 |
1.4.3 观察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T市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概况 |
2.1 我国新社会阶层发展历程 |
2.1.1 新社会阶层酝酿阶段(1949-1978 年) |
2.1.2 新社会阶层产生阶段(1978-1992 年) |
2.1.3 新社会阶层快速发展阶段(1992-2013 年) |
2.1.4 新社会阶层成熟阶段(2013 年至今) |
2.2 T市新社会阶层发展和组织现状 |
2.2.1 T市新社会阶层基本构成 |
2.2.2 T市新社会阶层发展现状 |
2.2.3 T市新社会阶层组织概况 |
3 T市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 |
3.1 T市新社会阶层各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3.1.1 民营企业管理者发挥行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
3.1.2 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发挥组织化优势和公益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
3.1.3 新媒体从业人员发挥电商技术优势推动乡村振兴 |
3.2 T市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 |
3.2.1 新社会阶层从多个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
3.2.2 新社会阶层多以提供公共服务介入乡村振兴 |
3.2.3 新社会阶层联谊会具有一定的桥梁作用 |
4 T市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效果与不足之处 |
4.1 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
4.1.1 以产业智能化为特色,带动了乡村产业兴旺 |
4.1.2 以技术型人才为核心,强化了乡村人才支撑 |
4.1.3 以文化惠民为主线,提升了乡村精神文明气质 |
4.1.4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推动了乡村生态振兴 |
4.1.5 以组织下乡为手段,弥补了乡村组织不健全 |
4.2 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不足之处 |
4.2.1 在五大振兴中的作用具有非均衡性 |
4.2.2 参与乡村振兴未形成合力 |
4.2.3 资金筹措渠道单一致使参与缺乏物质基础 |
4.2.4 参与乡村振兴未形成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
4.2.5 未处理好与乡村振兴主体—村民的关系 |
5 治理视角下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 |
5.1 充分发挥新社会阶层的优势,形塑“一核多元”治理模式 |
5.2 强化统战部门和新阶联的引导和整合作用 |
5.2.1 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组织作用 |
5.2.2 进一步强化新阶联的桥梁作用 |
5.3 以活动创收、社会募捐拓宽筹资渠道 |
5.4 健全新社会阶层参与乡村振兴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
5.5 助力村民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3)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研究 |
1.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可行性研究 |
1.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研究 |
1.2.4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农户技术选择理论 |
2.1.3 农户决策理论模型 |
2.2 研究框架 |
2.2.1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内涵 |
2.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 |
2.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经济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宏观环境:演变趋势及特征 |
3.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环境 |
3.1.1 化肥管理政策从增量增产转向减量增效 |
3.1.2 有机肥增施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
3.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产业环境 |
3.2.1 从供给不足到产能过剩,化肥产业面临去产能调结构 |
3.2.2 从停滞不前到恢复发展,有机肥产业供给能力亟待提升 |
3.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社会环境 |
3.3.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凸显 |
3.3.2 农村居民收入提高,非农收入推升农业用工成本 |
3.3.3 居民消费稳步增长,鲜食水果消费需求旺盛 |
3.4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环境 |
3.4.1 化肥施用量呈现下降趋势,施用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
3.4.2 有机肥施用处于低水平状态,耕地有机质严重缺乏 |
3.4.3 果蔬类作物耗肥量大,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 |
3.4.4 增产导向的偏施化肥模式向提质导向的养分平衡施肥模式转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微观环境:现实基础及特征 |
4.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者环境 |
4.1.1 小农户依然是苹果种植的主力军 |
4.1.2 收入水平较高,种植苹果是果农主要收入来源 |
4.1.3 务农劳动力匮乏,用工成本攀升 |
4.1.4 认知水平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具备认知基础 |
4.1.5 苹果经营呈现高风险特征,果农风险偏好度较高 |
4.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投入产出环境 |
4.2.1 资本投入水平较高,肥料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 |
4.2.2 肥料价格跨度较大,高端肥料价格不菲 |
4.2.3 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正在普及 |
4.2.4 有机肥与化肥配比差异显着,存在一定替代空间 |
4.2.5 单产水平较高,优果率有待提升 |
4.2.6 苹果价格等级差异显着,优质优价特征初步显现 |
4.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供给环境 |
4.3.1 农家肥肥源减少,可得性与可得量受限 |
4.3.2 商品肥料品牌众多,农资经销渠道是肥料供给的主要途径 |
4.3.3 农资商与农技部门是施肥技术的推广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与化肥偏施状况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假说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模型估计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模型估计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实证分析 |
7.1 研究思路 |
7.2 研究假说 |
7.3 实证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模型识别 |
7.3.3 模型估计 |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八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实践路径探索 |
8.1 果农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 |
8.1.1 模式一:成本经济型施肥模式 |
8.1.2 模式二:传统农家肥主导型施肥模式 |
8.1.3 模式三:广义种养结合型施肥模式 |
8.1.4 模式四:高产示范园型施肥模式 |
8.1.5 模式五:资本偏向型施肥模式 |
8.1.6 经验启示 |
8.2 政策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模式 |
8.2.1 “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模式 |
8.2.2 “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模式 |
8.2.3 经验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适用性讨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函数形式的扩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定义 |
1.3 国内外火龙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火龙果病虫害概况 |
1.3.2 火龙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4 良庆区的自然资源及农业生产概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归纳 |
2.2 调查方式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良庆区火龙果种植户的基本情况 |
3.1.1 年龄构成 |
3.1.2 受教育程度 |
3.1.3 种植年限 |
3.1.4 种植面积 |
3.1.5 兼业情况 |
3.1.6 合作社成员情况 |
3.2 良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情况 |
3.2.1 种植历史和规模 |
3.2.2 种植品种及分布 |
3.2.3 苗木来源 |
3.2.4 栽培模式 |
3.2.5 管理情况 |
3.2.6 组织化情况 |
3.2.7 精深加工情况 |
3.2.8 销售情况 |
3.2.9 政策扶持情况 |
3.3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
3.3.1 园区建设情况 |
3.3.2 无病毒苗木应用情况 |
3.3.3 病虫害发生情况 |
3.3.4 农药使用情况 |
3.3.5 获取农资信息情况 |
3.3.6 资金投入情况 |
3.3.7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情况 |
3.3.8 获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信息渠道情况 |
3.3.9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情况 |
3.3.10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 |
3.3.11 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满意度 |
3.3.12 培训情况 |
3.3.13 政府农业部门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参与情况 |
3.4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 |
3.4.1 经济效益 |
3.4.2 社会效益 |
3.4.3 生态效益 |
3.5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
3.5.1 绿色防控意识不强 |
3.5.2 选种更新引进盲目 |
3.5.3 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
3.5.4 经营规模发展局限 |
3.5.5 政府激励政策缺乏 |
3.5.6 监管体系不健全 |
3.5.7 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
3.6 对策 |
3.6.1 深入宣传引导,增强绿色防控意识 |
3.6.2 合理布局规划,扩大绿色防控辐射面 |
3.6.3 推广高产栽培,提高绿色防控水平 |
3.6.4 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绿色防控应用 |
3.6.5 统筹政策支持,确保绿色防控落地 |
3.6.6 严格责任管理,保障绿色防控资源 |
3.6.7 创新技术集成,发挥绿色防控成效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如何建立绿色防控长效机制 |
4.1.2 如何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 |
4.2 结论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良庆区小规模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绿色防控技术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5)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 国外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猕猴桃研究概况 |
2.1.2 国外猕猴桃栽培概况 |
2.1.3 国际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
2.1.4 国际猕猴桃品种结构 |
2.1.5 国际猕猴桃贸易概况 |
2.1.6 国外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
2.2 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猕猴桃研究概况 |
2.2.2 中国猕猴桃培育概况 |
2.2.3 中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 |
2.2.4 中国猕猴桃品种结构 |
2.2.5 中国猕猴桃贸易概况 |
2.2.6 中国猕猴桃消费现状及特征 |
2.3 国内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2.3.1 国外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2.3.2 国内猕猴桃质量安全现状 |
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调查 |
3.1 品种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
3.1.1 野生资源品种分布情况和主要栽培区域调查 |
3.1.2 品种结构调查 |
3.1.3 主要栽培品种调查分析 |
3.1.4 具有品种权的品种调查分析 |
3.2 种植面积和鲜果产量调查分析 |
3.3 投入产出调查分析 |
3.4 标准化栽培技术及技术力量调查分析 |
3.5 产业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
3.6 企业调查分析 |
3.6.1 品牌建设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调查分析 |
3.6.2 龙头企业调查分析 |
3.6.3 专业合作社调查分析 |
3.6.4 家庭农场调查分析 |
4 重庆市猕猴桃质量安全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样品采集 |
4.2.3 仪器条件 |
4.2.4 标准溶液的制备 |
4.2.5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方法 |
4.3 结果 |
4.3.1 线性关系与标准曲线绘制 |
4.3.2 样品测定结果 |
4.4 分析与结论 |
5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
5.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1.1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比较优势 |
5.1.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
5.1.4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挑战 |
5.2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溃疡病危害大 |
5.2.2 缺乏规划,盲目跟风 |
5.2.3 品种结构不合理,效益降低 |
5.2.4 标准化栽培程度较低 |
5.2.5 辐射能力弱,缺乏龙头企业 |
5.2.6 基础设施欠缺,深加工程度低 |
5.2.7 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
5.2.8 观念落后,品牌建设薄弱 |
5.2.9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
5.3 重庆市猕猴桃产业战略选择分析 |
5.3.1 发展扩张型战略(SO) |
5.3.2 巩固防御型战略(ST) |
5.3.3 弥补突破型战略(WO) |
5.3.4 加强完善型战略(WT) |
5.4 对策和建议 |
5.4.1 科学规划布局,规模化经营 |
5.4.2 提升研发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力度 |
5.4.3 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
5.4.4 加大推广和创新力度,切实抓好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 |
5.4.5 壮大龙头企业,加强辐射带动能力 |
5.4.6 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5.4.7 健全政府帮扶体系,完善扶持政策 |
5.4.8 弘扬猕猴桃产业发展文化,打造以果园为景观的生态观光型旅游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本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采取的方法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柑橘黄龙病的命名由来 |
1.4.2 柑橘黄龙病在全球的分布及在中国的发生情况 |
1.4.3 广西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 |
1.4.4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表现 |
1.4.5 柑橘黄龙病的寄主范围及传播途径 |
1.4.6 柑橘黄龙病病原的研究进展及分类 |
1.4.7 柑橘黄龙病的致病机理 |
1.4.8 柑橘黄龙病的诊断与检测方法 |
1.4.9 柑橘黄龙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
2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发生概况 |
2.1 近年来柑橘种植情况 |
2.2 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 |
2.3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逐步蔓延的原因分析 |
2.3.1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2.3.2 气候不断变暖 |
2.3.3 检疫监管措施不到位 |
2.3.4 忽视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
2.3.5 果农文化素质不高、防控意识淡薄 |
2.3.6 田间诊断难度大 |
3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现状 |
3.1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情况 |
3.1.1 2015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
3.1.2 2016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
3.1.3 2016年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情况 |
3.1.4 2017~2018年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情况 |
3.2 总结柳州市开展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的主要做法 |
3.2.1 强化政府主导工作机制 |
3.2.2 加强普查,科学指导防控工作的开展 |
3.2.3 加强宣传培训,开展“送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入户”活动 |
3.2.4 推动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
3.2.5 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
3.2.6 建立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推动防控工作的开展 |
3.3 近年来柳州市在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上的亮点 |
3.3.1 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显着 |
3.3.2 运用植保航空喷药技术开展柑橘木虱的统防统治 |
4 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 |
4.1 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 |
4.2 缺乏高效的组织管理职能 |
4.3 财政投入仍不足且资金到位慢 |
4.4 全面开展普查难度大 |
4.5 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起步晚 |
4.6 柑橘苗木市场监管仍不到位 |
4.7 不能及时高效地清除病树 |
4.8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种植管理队伍 |
4.9 田间诊断缺乏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 |
5 探究应对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问题的对策 |
5.1 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 |
5.1.1 出台强制性政策法规 |
5.1.2 制定柑橘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
5.1.3 制定和发布统一的黄龙病诊断标准 |
5.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
5.3 加快推进柳州市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
5.4 进一步加强柑橘苗木检疫管理 |
5.4.1 从严管控调入苗木 |
5.4.2 加强宣传,严厉查处违规调运 |
5.5 加大清除病株执行力度 |
5.5.1 加大宣传力度 |
5.5.2 严格执行病树清除技术规程 |
5.5.3 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力量 |
5.6 加强做好柑橘木虱的防治工作 |
5.7 组建技术调查与监管队伍 |
5.8 加大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 |
5.9 建立柑橘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 |
6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柑橘产业研究理论基础 |
1.4.1 柑橘产业界定 |
1.4.2 柑橘产业研究理论基础 |
2 世界和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1 世界柑橘产业基本情况与趋势分析 |
2.1.1 世界柑橘产业基本情况 |
2.1.2 世界柑橘贸易情况分析 |
2.1.3 世界柑橘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2.2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2.1 我国柑橘生产总体情况分析 |
2.2.2 我国柑橘出口情况分析 |
2.2.3 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3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1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
3.1.2 广西柑橘面积与产量 |
3.1.3 广西柑橘种植结构 |
3.1.4 广西各市柑橘种植情况 |
3.2 广西柑橘生产特点 |
3.2.1 基本形成县域特色,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 |
3.2.2 品种结构有所优化,熟期趋向合理 |
3.2.3 积极推进优果工程建设,果品质量明显提高 |
3.2.4 加强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与推广力度 |
3.3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无病毒苗木供应不足,苗木管理有待改善 |
3.3.2 品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面临潜在风险 |
3.3.3 柑橘园区基础设施薄弱 |
3.3.4 柑橘危险性病虫害呈上升趋势 |
3.3.5 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 |
3.4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案例—以荔浦县“优果工程”为例 |
3.4.1 荔浦县柑橘产业发展成效 |
3.4.2 荔浦县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 |
3.4.3 荔浦县柑橘主要工作和改进措施 |
3.4.4 荔浦县发展柑橘产业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
4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环境与趋势分析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柑橘产业竞争力分析 |
4.1.1 生产要素分析 |
4.1.2 市场需求状况 |
4.1.3 相关与辅助性产业 |
4.1.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
4.1.5 政府行为与相关政策 |
4.2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 |
4.2.2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劣势 |
4.2.3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机会 |
4.2.4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的挑战 |
4.3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4.3.1 主导品种特色化,区域布局趋向合理化发展 |
4.3.2 产业朝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
4.3.3 单产逐年提高,产业效益不断增强 |
4.3.4 柑橘面积和产量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
4.3.5 果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
5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探讨 |
5.1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思路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发展原则 |
5.1.3 主要目标 |
5.1.4 主要内容 |
5.1.5 实施步骤 |
5.2 “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
5.2.1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柑橘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5.2.2 加大新品种引种和选育力度,优化品种结构 |
5.2.3 加强重要病虫害综合防控,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
5.2.4 加强柑橘标准园建设的示范与推广,促进柑橘规范化生产 |
5.2.5 加强现代柑橘生产新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提升柑橘生产效率 |
5.2.6 加强柑橘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柑橘生产组织化程度 |
5.2.7 加大对采后冷链物流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销售和物流体系 |
5.2.8 加强组建区域性果业集团,促进柑橘流通贸易 |
5.2.9 加强柑橘品牌与文化建设,提升柑橘竞争力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2.2 农业集群品牌相关理论 |
2.2.1 集群品牌理论 |
2.2.2 农业集群品牌理论 |
2.3 农业集群与集群品牌的互动关系 |
2.3.1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集群品牌的有形资产 |
2.3.2 农业集群品牌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 |
2.3.3 农业集群与集群品牌的互动关系 |
2.4 集群品牌竞争力理论 |
2.4.1 集群品牌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2.4.2 集群品牌竞争力评价 |
3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
3.1 陕西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1.1 生产现状 |
3.1.2 加工现状 |
3.1.3 销售现状 |
3.1.4 产业化现状 |
3.1.5 果农收入现状 |
3.2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条件分析 |
3.2.1 区域环境是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的基础条件 |
3.2.2 政策环境是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的支撑条件 |
3.2.3 集群产业是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形成的关键条件 |
3.3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现状评价 |
3.3.1 评价目的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3.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集群品牌基础能力 |
4.1.2 集群品牌理解能力 |
4.1.3 集群品牌市场能力 |
4.2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
4.2.1 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
4.2.2 果品企业发展的需要 |
4.2.3 提高集群品牌效益的需要 |
5 国内外典型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典型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经验 |
5.1.1 荷兰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1.2 澳大利亚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1.3 泰国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2 国内典型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经验 |
5.2.1 山东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2.2 四川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2.3 黑龙江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
5.3 国内外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启示 |
5.3.1 农业集群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
5.3.2 政府是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
5.3.3 整体营销建设是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关键 |
5.3.4 完善管理体系是农业集群品牌建设的核心 |
6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 |
6.1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6.1.1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2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主体的确定 |
6.1.3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要点 |
6.2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的实施策略 |
6.2.1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导入策略 |
6.2.2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传播策略 |
6.2.3 陕西苹果集群品牌维护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庆阳市苹果产业发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优势与前景 |
(一) 优势。 |
(二) 前景。 |
二、问题及原因 |
(一) 农民自身方面的问题。 |
(二) 行政推动方面的问题。 |
(三) 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
三、对策和建议 |
(一) 加大对农民的智力投入。 |
(二) 改进政府推动方式。 |
(三) 创新经营组织形式。 |
四、实施优果工程 促使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治理视角下新社会阶层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以T市为例[D]. 张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D]. 刘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 陆漫. 广西大学, 2020(07)
- [5]重庆市猕猴桃产业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宋玉超.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7)
- [6]广西柳州市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晓彬. 广西大学, 2019(01)
- [7]“十三五”广西柑橘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杨智文. 广西大学, 2015(02)
- [8]陕西苹果集群品牌建设研究[D]. 李洁.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庆阳市苹果产业发展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 戴炳隆. 社科纵横,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