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银行业将产生“聚变”(论文文献综述)
郑岩[1](2021)在《谋局“十四五” 助力“双循环”——“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研判及重点工作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期间,金融科技引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跨入新阶段。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十四五",金融科技将如何更好地助力金融业提质增效,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本刊约访6位来自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的专家做客"对话",重点回顾"十三五"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分析金融科技助力"双循环"建设对策,研判"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态势及重点工作。
万淑蓉[2](2020)在《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石油因素》(第4-6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能源,其价格也是全球市场上主要国际原材料的重要指标,因此与石油有关的文本翻译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贸易和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动手实践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可用于促进石油翻译的标准化,系统化以及效率的提高。同时,作者已经使用功能对等理论成功完成了《石油因素》第4、5和6章的翻译实践。忠诚原则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关键原则之一,被认为是石油翻译中最具指导性的指导原则。该报告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总结并分析了作者在石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通过例证分析了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技术,包括释义法,音译法,词序调整,重组等。该报告包括四个部分。第1章介绍并分析了源文本和目标语言的读者。第2章分三个部分介绍翻译过程,即翻译前,翻译中和翻译后校对。第三章解释了功能对等理论是如何从词汇,句法和文本维度指导石油翻译的。本报告的最后一章,第四章,主要概述了整个翻译过程,并指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一些不足。
丁珂[3](2020)在《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人工智能最终对人类前途和命运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人们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和把握,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有利于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使其造福人类,给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带来一片光明。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进步与发展会引起科学技术的变革,并引起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与其他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也具有两面性,即其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人类如果能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就能不断提高生产力,并能让人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转变和发展,使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使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如果滥用人工智能,就会加大科技异化,最终会出现人们所担忧的机器人统治和奴役人类,人类在地球上的主体性地位丧失的严重后果,而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为此,本文对此加以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第一部分:人工智能概述。这部分首先从思维理论、知识阈值理论、进化理论三方面认识了智能,而后分别从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现实运用阐述了人工智能。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该部分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而后从科学技术创新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最后该部分从科学技术是人的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的双重作用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第三部分: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军事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部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对策研究。要消除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首先必须让社会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提高公众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而非祸害人类的意识;其次,要构建人类科学技术规范体系,使人们遵守科技道德伦理规范;再次,要避免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建立相应地法律法规,并贯彻执行,才能使人工智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要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要改变为合理的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主义则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度,不断向共产主义发展迈进。
赵羿安[4](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孙璇[5](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任亚辉[6](2020)在《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文中提出维护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全局。不断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是我国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凸显出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化特征,单个或局部的风险很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市场间传染。随着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防范风险的跨市场传染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而且能够促进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时有风险事件,例如2013年6月份的“钱荒”,2015年的股市大跌,2019年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首次破7等,这些事件都对于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同时机构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从宏观审慎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刻不容缓。本文选取了我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三个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和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然后,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过渡到系统性风险的传染,实证研究了我国三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这种联动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基于动态相关性构建了指数来衡量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并且使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划分了从2005年到2019年之间风险传染的程度。最后根据我国当前监管的现状,提出化解系统性风险、减少风险传染的建议。
杨皓然[7](2019)在《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第三产业,而在此其中服务行业所占比例日益加重。金融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中国的金融行业变革也在日益深化。中国的银行行业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整体格局也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最早的国有银行一枝独秀演变到的现如今三分鼎立的局面,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正在强势崛起。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金融品牌正在成为影响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国际上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品牌作为金融行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获得竞争优势的作用无法忽视,现如今全球各大金融企业都在品牌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凭借不断发展自身品牌抢占更大的市场,追求更好的业绩。对于中国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来说,只有努力创建自身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与拥有优良品牌资产的外资银行竞争,争取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加优质的客户资源。推进金融品牌建设不仅是符合金融行业内部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也是符合当前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在这其中,烟台市Z银行作为其中一员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不过由于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自身内部因素的原因,同时还要面对其他竞争对手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研究的工作还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品牌管理策略研究是提升烟台市z银行行业竞争力,提高业内知名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关于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的研究,业界和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逐渐关注和重视,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因为发展时间较晚,所以品牌管理策略的研究工作仍旧缺乏相对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市场营销与传播、无形资产和品牌管理等相关理论,探讨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的一些规律,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烟台市z银行作为实证研究的范例,并对其品牌管理策略工作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期望可以给以后银行业的品牌管理策略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次论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烟台市z银行作为实例,探究其在品牌管理策略工作中的现状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借助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刘少军,毛快,汪健松,郭佑宁,马英博,排则莱提,肖强,刘震,盛利,曲嘉琦,张超然,李军南,陈岚,蹇梦婷[8](2014)在《2014~2015年金融法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2015年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金融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使这些成果能够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和了解,我们试图对这一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综述,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本年度金融法研究的总体概况。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142015年度共出版教材、着作九十余部,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重要论文二百余篇,囿于我们
李军[9](2012)在《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问题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该研究是在深入考察我国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金融资本、金融发展、均衡增长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理论研究框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制度分析、比较分析、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揭示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形成原因与影响效应。基于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均衡发展以及区域金融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开创性提出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发展理论设想。进而深入探寻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发展的思路、模式、指导思想、机制和战略以及配套的政策框架。1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特征十分显着。一是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二是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程度与区域金融产业发展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三是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程度由于经济社会金融等多种条件差异而凸显出差距;四是区域金融产业资本的稀缺性和同质性引发资本集聚竞争格局的存在;五是组成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资本要素呈现出同样的集聚形态和集聚特征。(2)中国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差距明显。主要表现为区域金融产业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银行产业资本、证券产业资本、保险产业资本、信托产业资本集聚差距显着。区域之间在金融产业资本构成要素上的集聚差距也有所差异,在银行产业资本、证券产业资本、保险产业资本与信托产业资本上的集聚各具优势,这对于发展差异化的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3)导致中国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原因多元化。主要是区域真实经济实力、人才供给水平、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及宏观政策倾斜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区域实体经济是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根本,也是其服务的核心;区域人力资本存量与增量是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人力基础,也是其集聚的操作基础;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是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空间条件和环境因素;区域宏观政策倾斜是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动力条件和政府推力。(4)中国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效应具有反馈机制和倒逼机制。作为一种不均衡金融经济增长形态,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存在,通过金融影响经济的传导效应而影响到宏观层面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微观层面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5)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实现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依据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路径以及聚集均衡化的特点,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模式,可以分为内生绝对均衡模式、内生相对均衡模式、外生绝对均衡模式以及外生相对均衡模式等四种模式。各个模式均有其各自特征,各个区域在分析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模式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6)在设计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机制时,必须要综合考虑该机制系统的运行机制、诱导机制、风险机制以及监管机制。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运行机制重点在于针对资源禀赋较差的区域突破资源约束;诱导机制重点在于突破区域政策制度软环境约束;风险机制重点在于明确政府财政金融的供给风险以及市场金融产业资本的投机风险;监管机制重点在于针对风险机制确立两种监测机制。(7)要实现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状态,需要避免产业同构建设所造成的产业恶性竞争状态,保证区域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将政府财政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到硬件资源禀赋不足的区域,消除金融产业资本配置低效率的情况;需要消除区域软性资源约束,更要消除软性政策制度环境瓶颈。要从产业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战略、人力资本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对外开放战略等方面系统实施促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战略。2研究的重要观点(1)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是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自然方式和政府推动方式而出现的资本在时空上的动态运动,且这种运动具有不同强度和较为明确的方向,进而形成一种集聚式的状态和结果。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既是一种金融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也是一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受实体经济制约的经济运行趋势。(2)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遵循着市场自发形成、政府强力推动或是市场与政府混合推进的演进轨迹。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会促成区域遵循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世界性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既要重视看不见手——市场的自发形成、规模效益,外部效应与信息优势,也要重视看得见手——政府的引导、配合、协调和服务。各区域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需要,混合运用两种力量推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推动区域建成金融服务类别与空间辐射范围差异化的金融中心。(3)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内生性的决定了其在区域间的差距性,这种差距存在是由多种条件交织而成的,集中表现为真实经济实力、区域对外开发程度、人力资本供给以及宏观政策倾斜上。加速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应该优先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和人才引进力度,在宏观政策上要对金融产业、金融人才、金融机构、金融运行给予优惠政策和多项倾斜。(4)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具有对其成因的反馈和倒逼机制,影响到宏观层面的实体经济增长和微观层面的居民收入与消费。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程度高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收入与区域消费都凸显较高水平。推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收入改善和大力推进内需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而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需要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5)基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与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促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的新思路,需要设计合理的均衡化模式和机制作为实现路径。确定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在外生绝对均衡模式、外生相对均衡模式、内生绝对均衡模式以及内生相对均衡模式等四种模式中的定位,设计均衡化的运行、诱导、风险、监管机制,实施产业发展、资源配置、人力资本、制度创新与对外开放多重战略,辅之以财政、金融、产业三大调控政策的配合支持,实现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均衡化发展。3研究的政策建议(1)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财政政策。在改善区域硬性资源条件方面,可以采取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直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政入股特定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在改善区域软性资源条件方面,可以采取财政补贴教育公共品、财政补贴特定急需人才津贴、民办教育机构财政税收减免、民办教育机构校址建设用地成本进行财政补偿等方式;在改善区域政策制度软环境约束方面,可以采用税收减免政策、期限内税收豁免政策以提高市场金融产业资本进入区域的积极性,采用区域产品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缩减进口关税额度等举措促进区域市场进出口贸易活力,扩大区域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减少地方保护主义。(2)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金融政策。在改善区域硬性资源条件方面,金融政策可以采取政策性金融投资、社会资本入股、政府性金融担保、政策性金融投资证券化等政策方式;在改善区域软性资源条件方面,可以采取政策性金融直接投入建设教育公共品、民办教育机构信贷利率优惠、政策性金融入股教育公共基金等方式;在改善区域政策制度软环境约束方面,可以采用金融信贷优惠政策、直接信用控制政策、民间资本产业投资配额等政策措施以降低金融产业资本投资成本、提高市场金融产业资本进入区域的积极性,针对区域进出口贸易,利用政府信用担保进出口信贷、产品进出口信贷利率优惠措施、提高进出口信贷额度、延长进出口信贷配额期限等举措促进区域市场进出口贸易活力,扩大开放。(3)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产业政策。在运行机制方面,区域在消除软性资源约束以及硬性资源约束后,可以结合区域改善后的资源条件,运用产业组织政策以及产业区域布局政策,通过产业孵化机制并利用市场金融产业资本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在监管机制方面,针对区域产业同构风险问题,通过产业规划政策以改变金融产业资本投资导向,将低配置效率的金融资本转移到其他产业,以优化金融资本配置;对于区域产业泡沫风险,需要配合区域泡沫产业壁垒政策,提高投机资本进入区域泡沫产业的成本,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分流市场金融资本由投机性向投资性转变。在战略实施方面,需要利用产业组织政策以及产业结构政策以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在区域间政府职能部门协调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运用产业分布政策以及产业结构政策,以促进区域间形成产业链,推进区域内外的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实现良性循环。(4)促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政策配合。首先,需要改善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性资源约束以及软性资源约束。其次,需要消除减少区域制度政策环境的约束。第三,在消除软性资源约束以及硬性资源约束后,可以结合区域改善后的资源条件,运用产业组织政策以及产业区域布局政策,通过产业孵化机制发展例如密切结合区域气候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等特色产业,并通过金融市场利用金融产业资本培育区域主导产业。4研究的主要创新(1)构建了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成因及影响的研究框架。系统的研究框架包括: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基本理论分析;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制度变迁;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表现及其度量;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形成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的影响效应的表现与实证研究;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的内涵、模式及机制设计;促进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的模式选择与政策设计。(2)综合辨析了金融产业、资本集聚与均衡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发展的理念。虽然产业集聚的提出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是金融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而金融产业资本集聚更是最近几年的新兴事物,而把金融产业资本集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与区域经济金融均衡增长却是本文提出的新研究课题。鉴于这一思路,本课题提出了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发展的设想。不仅阐述了其内涵、特征,还对其模式、机制和战略进行了深入探索。(3)深入剖析了虚拟经济与真实经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金融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均衡化发展的模式。明确了实体经济为本,金融经济为辅的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起金融与经济,金融产业与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并形成了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业资本均衡集聚的模式,主要凸显为外生绝对均衡模式、外生相对均衡模式与内生绝对均衡模式、内生相对均衡模式。(4)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和创新尝试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制度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尝试了综合运用了时间序列与面板数据计量方法,构建了弹性模型、var模型、聚类分析等多种模型,在样本数据容量、变量指标测度及模型设计上进行了扩张,尤其是选择了聚类指标、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相结合的指标群,使得数据更详实、模型更严密、计量更科学、结论更可靠。
曾友中[10](2010)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为研究主题,试图挖掘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独特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围绕马克思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与本质、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而展开论述。马克思早期研究货币问题的哲学视角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劳动视角,货币问题单单作为压缩性的问题而被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为他研究货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视角,货币在一种明确的方式下重新纳入到与世界的真正关系。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的价值表达形式经历了个别的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个阶段。货币具有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主要是标明价格或作为计算货币。货币在商品所有者之间不断地以一种不平衡、不成比例的方式扩散出来,执行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当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暂时受到“屏蔽”,货币就充当贮藏手段,这是一种权力性的绝对社会形式。随着信用交易方式的真实模拟,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非直接支付时,充当支付手段。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功能体现本质。从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劳动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结构性关系;从货币与人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货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一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现着一种阶级关系,表征为财富分配的关系。资本是强化的货币形式,是货币意义与本质的拓展。货币的“独占权”充满着神圣的光环,成为绝对的表现形式和一切价值的等价物,内敛着无限的能量并高高在上,因而使得货币符号被异化,货币拜物教和货币幻象迷生。货币符号被异化内含货币符号被主体化,货币这尊神似乎是真实市场的创造者;货币手段目的化,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对价值的僭越;货币符号贪欲化,货币消融为对货币纯粹的欲望。官僚跟钱更亲近了,官僚跟公众反倒疏远了。货币符号被异化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判断逻辑—拜物教。拜物教是对人类的反制。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一个并非纯粹的假定式推断。私有制独立表达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货币价值的心理体验与想像即货币幻象,是人性贪婪货币的一种极致表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着的不一定是道德的血液。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必须遵奉道德规范的客观法则,这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虚拟货币若以逐利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成虚拟资本。按离实际价值的远近,虚拟资本可分为传统的、非生产性的、证券化的、杠杆式的等四类,具有不稳定性、高风险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以货币生货币的经济。虚拟经济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货币的能量。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财富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自由是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随着近代欧洲社会现代化,自由研究的重心从抽象层面移向经济层面。经济自由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自主活动状态,包括生产与消费自由、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劳动自由等方面。生产过程与生产效果的意志自主性表现在生产者独立自由的行动和发展。消费自由更能使消费者更强烈地返回自身。生产自由和消费自由都以财产权自由作为依据。竞争自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断地从自我中心向外延伸的证实或补充,是一种向迄今未知的合并和排斥、促成相似和相异的推动力。契约与自由,犹如“心”与“体”的关系。劳动自由意味着就业人的人身自由以及择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自由本质上是货币的自由、资本的自由,资本在个人世界之上已经建构一个社会有效活动的客观形式的世界,它在无形的网络中已经限制和规定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力量,把他们掣肘在完全精确的、事先已确定好的表现形式中。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力道从哪里来?是货币,天生一种自由的张力,鼓动了资本内在力量的扩张。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经济自由与之进入相互平衡的舞台相互证明自身。市场经济就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使劳动者从束缚关系中购买自身成为现实。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一切可能的投资与活动都通向这里,最终结成世界市场和一种世界性关系。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虚拟经济是的“自由意志”的浪漫主义表达形式。那么,经济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关系如何组合,由此切入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古典式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能够持久地保证它所预见的秩序与和谐。国家干预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既要自由主义,又要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历史条件普遍趋势的逐次展开,凯恩斯主义面临退幕的冲击与考验。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最终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可简约为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即融资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而决定。金融自由是现代经济自由的高端图式。金融自由化的价值体现在消解“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过度会引发“金融恐怖行为”,首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更具有正确性、解构性和说服力。2007年初至今天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模糊感的征兆初现、局部性的喧哗嘈杂、系统性的集中爆发、全球性的蔓延扩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是危机初期,美国政府的处置以观察监控为主,“救急不救穷”。2008年3月至2008的8月,是危机上升期,美国政府针对摩根大通、贝尔斯登、“两房”等特定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底,伴随着雷曼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AIG告急,危机进入癫狂期,美国政府相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处置。2009年2月迄今,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处置重点是:期限资产信贷计划(TALF)、公私合作投资计划(PPIP)、压力测试(ST)和监管改革蓝图。目前金融体系初步稳定,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危机成因自有危机的逻辑。一是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身上转移的恶果是,巨大的差异不断点燃低端收入者的财富欲望之火,使民众处于追逐“宇宙的最高的经济统一性”的梦幻之中。而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根源则是新自由主义。二是“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贪婪使高杠杆率如影随形。贪婪让华尔街金融评级机构不知“知守进退”。贪婪还表现在银行给高管层发放天价的薪酬和奖金。华尔街最大的贪婪是权力与金钱孽生的贪婪,是资本的贪婪。马克思当年一针见血的批判,可直指今天的华尔街。三是金融虚拟工具吹爆虚拟经济。MBS、ABS、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背离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虚拟经济的本来价值。四是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协调困难和监管套利。危机的影响极其深刻。这才是最重要最确定的认知,是危机的真正意义和中心点。美国经济调整周期将延长。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剪羊毛”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谁能垄断世界货币的发行,谁就拥有超量的利润空间。美元霸权应该被唾弃。储备货币要多元化。全球要努力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相互依存,起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不会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会向整个体系蔓延。中国经济已深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危机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外贸出口,但影响有限。中国“危”中有“机”,“机”大于“危”。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角,当努力探索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是要努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参照货币需求量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划”货币理论等西方货币政策与理论中有关对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它需要一种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均衡态度基于经济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和流动性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借贷关系。货币政策模糊或者飘浮不定,投资者就会被不确定性和浑浊的金融秩序心理所困,所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逻辑就这么简单。针对“迷失的货币”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以减缓迷失货币“井喷”带来的冲击力。二是要努力追求“至善”的货币性伦理。要再思考先哲圣人关于货币伦理的灼见,从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针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举措,要倡导适度消费的货币伦理。道义放中间,利益摆两边,要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伦理气质内含责任心、合理性和可触知性。货币的环流会带来道德风险。培养道德型风险管理人才,克服“怪兽模型”(Levia than model),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多个支撑要素。在“一主多元”的格局中,要努力实现人民币职能意义的放大,在挑战与机遇中符合世界整体对我们的需求,具体的策略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对等开放下积极稳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黄金支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问题纠缠不清。利弊权衡,目前适度升值利大于弊。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理性波动的汇率弹性,避开人民币升值综合症或贬值综合症的陷阱。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整协发展。要坚守一种真理般的可能性,即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单极化膨胀将产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要为虚拟经济奠基,否则虚拟经济有如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设置虚拟经济度,以监测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排除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使技术创新型经济和新型实体经济在内容的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成为推算得出的理性关系和理性经济。实现马克思当代价值的链接,将确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无限生命力。
二、上海银行业将产生“聚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银行业将产生“聚变”(论文提纲范文)
(1)谋局“十四五” 助力“双循环”——“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研判及重点工作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对话嘉宾: |
(2)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石油因素》(第4-6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I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
1.2 Target Reader Analysis |
CHAPTER II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Brief introdtuc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2.1.2 Translation tool preparation |
2.1.3 Establishing a glossary |
2.2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CHAPTER III CASE ANALYSIS |
3.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
3.1.1 Determine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
3.1.2 Determine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
3.1.3 Transliteration |
3.2 Sentence Translation |
3.2.1 Readjustment of word order |
3.2.2 Transformation of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
3.2.3 Literal translation |
3.3 Text Translation |
CHAPTER IV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1:THE SOURCE TEXT OF TRANSLATION WORK |
APPENDIX2:THE TARGET TEXT OF TRANSLATION WORK |
APPENDIX3:GlOSSARY |
(3)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 |
一、关于人工智能概述 |
(一)智能 |
(二)人工智能 |
1.人工智能的定义 |
2.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
3.人工智能的现实运用 |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概念阐述 |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1.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 |
1.科学技术是人的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方法 |
2.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3.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4.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 |
三、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一)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积极影响 |
1.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
2.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3.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的影响 |
4.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
(二)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消极影响 |
1.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 |
2.人工智能对军事的负面影响 |
3.人工智能引发的心理问题 |
(三)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命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四、对人工智能影响的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对策 |
(一)科学利用人工智能,减少负面影响 |
(二)构建科技伦理体系,确立道德基准 |
(三)建立相应法律法规,提供切实保障 |
(四)改革完善社会制度,实现美好生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3.1 文化传统 |
2.3.2 习俗习惯 |
2.3.3 伦理道德 |
2.3.4 意识形态 |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
3.2.2 具有嵌入性 |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6 小结 |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1.3 逻辑回归拟合 |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2.3 多元回归拟合 |
6.2.4 结果分析 |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3.5 结果分析 |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
一、用工矛盾 |
二、“机器换人”矛盾 |
三、收入分配矛盾 |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市场的相关概念 |
一、系统性风险及其传染的内涵 |
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内涵及其划分 |
第二节 金融市场关联性理论 |
一、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二、固定增长模型 |
三、利率平价理论 |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传染理论 |
一、金融脆弱性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金融网络理论 |
四、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系统性风险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
一、外汇市场升级发展 |
二、货币市场稳健发展 |
三、股票市场创新发展 |
第二节 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特征 |
一、涉及面广 |
二、隐匿累积性 |
三、突发性强 |
四、传染性强 |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
一、内部影响因素 |
二、外部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市场的联动分析 |
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微观视角 |
二、多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视角 |
第二节 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分析 |
一、货币市场的冲击 |
二、股票市场的冲击 |
三、外汇市场的冲击 |
第三节 金融市场间联动与风险传染的内在联系 |
第四节 我国股票、外汇和货币市场联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的选取 |
二、各序列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平稳性检验 |
三、多元GARCH模型 |
四、实证结果 |
第五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的路径 |
一、资本流动的渠道 |
二、传染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指数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动态相关性的风险传染指数构建 |
一、DCC-MVGARCH模型的概念及原理 |
二、DCC-MVGARCH模型的估计 |
第二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指数测度 |
一、数据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二、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和残差项的ARCH效应 |
三、实证结果 |
第三节 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程度的划分 |
一、马尔科夫转换模型 |
二、实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降低传染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协调监管,规范发展金融市场 |
一、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
二、引导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
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二节 运用科技手段做好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
一、新技术在数据方面的运用 |
二、监管沙盒的运用 |
三、进一步提升跨市场传染的风控手段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7)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研究思路 |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2 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相关理论概述 |
2.1 品牌理论的概述 |
2.1.1 品牌的概念 |
2.1.2 品牌管理理论 |
2.2 银行品牌理论 |
2.2.1 银行品牌的界定 |
2.2.2 银行品牌的特性 |
2.3 银行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
2.3.1 无形资产的概念 |
2.3.2 银行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
3 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烟台市Z银行介绍 |
3.2 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的现状分析 |
3.3 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现状调研 |
3.4 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3.5.1 品牌管理问题的内部原因 |
3.5.2 品牌管理问题的外部原因 |
4 优化烟台市Z银行品牌的管理策略 |
4.1 烟台市Z银行的SWOT分析 |
4.1.1 SWOT分析结论 |
4.1.2 改进烟台市Z银行品牌的形象定位 |
4.2 提升品牌经营理念,完善品牌文化建设和管理架构 |
4.2.1 提升品牌经营理念 |
4.2.2 完善品牌文化建设和管理架构 |
4.3 加强自身的品牌维护力度 |
4.3.1 完善品牌管理评估体系 |
4.3.2 完善品牌危机公关能力 |
4.4 创新发展品牌管理策略,增加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
4.4.1 创新品牌管理策略 |
4.4.2 增加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
4.5 加强烟台市Z银行的品牌宣传 |
5 Z银行品牌管理改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
5.1.1 强化现代公司管理制度 |
5.1.2 实行品牌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
5.2 加强员工培养力度 |
5.2.1 完善员工培养机制 |
5.2.2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 |
5.2.3 强化品牌管理的主体责任 |
5.3 顺应外界发展形式 |
5.3.1 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品牌发展的新方向 |
5.3.2 多角度转换服务理念 |
5.4 推进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的持续创新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问题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假设及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及资料 |
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 金融产业理论 |
2.3 金融资本理论 |
2.4 均衡增长理论 |
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概念 |
3.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过程 |
3.2.1 金融产业资本区域集聚的阶段演进 |
3.2.2 金融产业资本集聚过程的四个阶段 |
3.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的聚集动因 |
3.3.1 真实产业集聚诱导金融产业资本的集聚 |
3.3.2 空间外在性是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的基础动力 |
3.3.3 信息不对称与外在性促进金融产业资本集聚 |
3.3.4 金融规模经济推进金融产业资本的集聚 |
3.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的聚集原理 |
3.4.1 需求反应型机制与自然集聚过程 |
3.4.2 供给引导型机制与政府主动推进 |
3.4.3 供需拉动型机制与混合推进模式 |
3.5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测定 |
3.5.1 区位熵指数法 |
3.5.2 主成分分析法 |
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状况与差距 |
4.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的制度变迁 |
4.1.1 1949—1978年的制度变迁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 |
4.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状况及特征 |
4.2.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状况 |
4.2.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特征 |
4.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及趋势 |
4.3.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差距 |
4.3.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集聚趋势 |
5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的成因 |
5.1 引言 |
5.2 理论模型 |
5.2.1 研究的假设 |
5.2.2 样本和变量 |
5.2.3 研究的方法 |
5.3 实证研究 |
5.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的影响 |
6.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对区域收入的影响 |
6.1.1 引言 |
6.1.2 理论模型 |
6.1.3 实证研究 |
6.1.4 结果分析 |
6.1.5 实证小结 |
6.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对区域消费的影响 |
6.2.1 引言 |
6.2.2 理论模型 |
6.2.3 实证研究 |
6.2.4 结果分析 |
6.2.5 实证小结 |
6.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6.3.1 引言 |
6.3.2 理论模型 |
6.3.3 实证研究 |
6.3.4 结果分析 |
6.3.5 实证小结 |
7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思路与模式 |
7.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模式的标志 |
7.1.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界定 |
7.1.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模式 |
7.1.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模式的特征 |
7.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指导思想 |
7.2.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基本内涵 |
7.2.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总体要求 |
7.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基本思路 |
7.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模式的选择 |
7.4.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
7.4.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模式选择的程序 |
8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机制设计 |
8.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运行机制 |
8.1.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运行机制构成 |
8.1.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运行机制设计 |
8.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诱导机制 |
8.2.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诱导机制构成 |
8.2.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诱导机制设计 |
8.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风险机制 |
8.3.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风险机制构成 |
8.3.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风险机制设计 |
8.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监管机制 |
8.4.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监管机制构成 |
8.4.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监管机制设计 |
9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战略 |
9.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
9.1.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任务 |
9.1.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路径 |
9.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资源配置战略 |
9.2.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资源配置战略目标任务 |
9.2.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资源配置战略实施路径 |
9.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人力资本战略 |
9.3.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人力资本战略目标任务 |
9.3.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人力资本战略实施路径 |
9.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制度创新战略 |
9.4.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制度创新战略目标任务 |
9.4.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制度创新战略实施路径 |
9.5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对外开放战略 |
9.5.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对外开放战略目标任务 |
9.5.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路径 |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财政政策 |
10.2.2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金融政策 |
10.2.3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产业政策 |
10.2.4 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均衡化的政策配合 |
10.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 |
(10)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 |
一、货币研究的视域转换 |
二、货币的"价值形式"走向 |
三、货币的"能量动态" |
四、货币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 |
一、反向"格义"的货币符号 |
二、货币至上的货币拜物教 |
三、极致状态的货币幻象 |
四、货币伦理的"经济反馈" |
第三节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 |
一、与黄金脱钩的虚拟货币 |
二、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应关系 |
第二章 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 |
一、"真元之气"的生产和消费自由 |
二、"丛林"中的竞争自由 |
三、"体"之"心"的契约自由 |
四、"纯粹货币关系"的劳动自由 |
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 |
一、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 |
二、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 |
三、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 |
四、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 |
一、"博大闳肆"的古典自由主义 |
二、"大萧条"催生的凯恩斯主义 |
三、"滞胀"出的新自由主义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 |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
二、消解"金融压抑"的金融自由化 |
三、金融自由化过度"小试"发展中国家 |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 |
第一节 危机回放 |
一、模糊感的征兆初现 |
二、局部性的嘈杂喧哗 |
三、系统性的集体癫狂 |
四、全球性的蔓延扩散 |
第二节 危机背后的逻辑 |
一、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 |
二、"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 |
三、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吹爆虚拟经济 |
四、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 |
第三节 危机影响 |
一、美国经济盘整周期延长 |
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
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 |
四、中国"危"时"千载一时" |
第四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当代价值的链接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吸纳西方货币理论中"片面深刻的真理" |
二、关注虚拟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向 |
三、货币政策应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
四、针对"迷失的货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 |
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 |
二、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取向 |
三、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 |
四、培养"出离""怪兽模型"的金融管理人才 |
第三节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
一、‘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 |
二、正视"一主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四、避开人民币升值"陷阱"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协发展 |
一、不忽视经济虚拟度 |
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上海银行业将产生“聚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谋局“十四五” 助力“双循环”——“十四五”金融科技发展态势研判及重点工作展望[J]. 郑岩. 金融电子化, 2021(01)
- [2]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石油因素》(第4-6章)翻译实践报告[D]. 万淑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人工智能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丁珂.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5]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6]我国金融市场间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 任亚辉.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烟台市Z银行品牌管理策略研究[D]. 杨皓然.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8]2014~2015年金融法研究综述[A]. 刘少军,毛快,汪健松,郭佑宁,马英博,排则莱提,肖强,刘震,盛利,曲嘉琦,张超然,李军南,陈岚,蹇梦婷.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年度论文集, 2014
- [9]区域金融产业资本聚集差距问题及实证研究[D]. 李军. 西南大学, 2012(11)
- [10]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 曾友中. 武汉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