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层大面积框架剪力结构支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磊[1](2021)在《预制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建筑行业的建造方式改革,通过一段时期的政策扶持和引导,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新建建筑中的占比正在持续增长。相较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钢框架结构体系,装配式钢-混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结合了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框架结构的特点,更加适用于建筑布局规整,模块化程度高的低多层公共建筑,与此同时这种体系也能够使钢材抗拉强度和钢材塑性得到充分发挥,也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弥补了彼此各自的缺点;这种结构体系承载能力有所提高,截面面积相对减小,自重轻,可以降低基础的造价;相较于钢框架结构体系只需要处理钢梁的防火防腐问题,费用也大为减少。对于装配式钢-混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RCS组合节点)的传力节点的研究是结构体系研究的核心之一。国外已经对于RCS框架节点做出了大量的试验分析研究,在实际工程中也有所应用,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指南等。但是相关研究仍然不够全面,研究的手段大多是试验,对于有限元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大部分集中于RCS中间层中柱节点,对于边柱及角柱及顶层节点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并且国外对于RCS组合框架的应用都是结合了该国建筑的实际情况,与我国研究内容及应用方向有所不同。针对当前该节点研究仍然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美国、日本等国外研究的部分成果及国内已有的节点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已有的应用节点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低多层办公楼、学校、商业、停车楼等公共建筑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钢梁连接节点(RCS组合节点);2.运用非线性详细分析软件Midas FEA建立了五组中柱、两组角柱等不同受力位置的计算模型,研究新型RCS节点的静力性能;3.通过设置不同的构造措施,分析节点的荷载-位移关系,研究该种新型节点的破坏形式,验证节点的应力传递机理。4.对比国内外相关节点计算研究成果,进而对已有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提出改进。
李一凡[2](2020)在《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文中提出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国家的基本发展理念。怎么样的建筑才是装配式建筑,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也需要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体系来支撑。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7年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评价标准的发布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评价体系建立了参考依据和量化指标。但是评价标准只是简单的提出了指标要求,如何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很多人都不清楚。本论文旨在对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改进。首先总结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和评价体系相关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浙江省装配式建筑现状,在评价项、评价方法和评价分值等方面做出研究和改进,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改进后的评价项的评价分值,最后通过2个不同建筑类型的项目案例来对比,改进前和改进后评价体系。改进后的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不仅细化了评价项,还考虑到浙江省建筑业在发展钢结构建筑方面的优势,平衡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钢混-混合结构在主体结构上的得分。研究还对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这个最终目标的途径技术和标准进行了阐述,最终建立了可拓展、且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对推进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孙宝龙[3](2020)在《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研究 ——以苏州华为项目为例》文中认为自2005年,早拆模板技术已连续多年列入建设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早拆模板技术是在确保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安全度不受影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及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模板材料投入、减少人工使用、提高工效、缩短工期的先进施工技术。随着现浇混凝土工程及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早拆模板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但是相对国外早拆模板技术已经作为常规施工技术相比,我国目前早拆模板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随着早拆模板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目前很多学者已经从成本节约及缩短工期等方面分析早拆模板技术的优势,早拆模板技术作为一项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施工技术,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层面,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效益均应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准确衡量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综合效益的整体水平,间接反映早拆技术应用的实际状况,为早拆模板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基础理论的研究确立了早拆模板技术的综合效益构成,然后通过文献搜集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早拆模板技术综合效益构成指标体系。并结合苏州华为项目进行实证研究,评价了苏州华为项目应用早拆模板技术的综合效益整体水平。结合苏州华为项目研究成果,为早拆模板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贾文芳[4](2020)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了建筑工业化道路,实施建筑技术改革并着手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几十年间发展迅速,并于80年代末达到第一次高峰,基本形成通用体系并陆续制订相关规程规范。但其发展态势在90年代急转直下,一度陷入停滞。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的新任务,加之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情况和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装配式技术迎来再一次的发展契机。近三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在相关扶持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快速发展,据住建部标定司统计,我国2017年度装配式建筑工程量为1.8亿平方米,2018年度达到2.9亿平方米,2019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达4.2亿平方米,但相关发展也遇到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和总结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选择装配式技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国外部分分别选择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日本、英国与美国,国内部分选择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区。鉴于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的主要应用对象,本文则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重点,对其它体系仅作简要叙述。装配式技术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及至今日诸多国家已经形成成熟技术体系。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虽然在步入21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已实现的水平相较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借鉴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仍然是重要路径之一。虽然西方国家的装配式技术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各国真正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并大力发展的起点则均为上世纪中叶,因而在研究过程中,课题面向自20世纪40-5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主要对各国在各阶段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和对比,以期实现以下目标:其一,明晰国外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发展变革中曾经面临的问题及采用的解决方案及技术要点;其二,探究我国上世纪装配式建筑体系与现行体系间的传承关系,总结并分析研究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及其它技术隐患;其三,借鉴以往经验,提出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技术体系的发展改进策略。现有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的发展研究成果中,多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宏观角度的纵向研究,或单纯地将研究重心放在当下阶段点的研究;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横向研究课题中,也主要集中于对各国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材料体系的对比,鲜少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系统性分析。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我国装配式建筑中技术方面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瑞强[5](2020)在《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短柱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跨度、大型重载工业厂房及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中,短柱是难以避免的竖向承重构件,其抗震性能的好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使得型钢混凝土短柱在遭受地震作用时混凝土保护层依然会大面积压碎、剥落,造成纵筋压屈、箍筋拉脱,使内部型钢较早地失去有效约束而发生屈曲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型钢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耐损修复性。同时型钢混凝土短柱耐火和耐久性较差,且容易造成施工困难。基于此,本文为充分地发挥型钢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各自的优势,将具有优良应变硬化、多缝开裂和高韧性特征的UHTCC代替普通混凝材料与型钢组合成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SUHTCC)组合结构,具体开展的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5个短柱推出试验,研究了锚固长度与栓钉抗剪连接件对UHTCC与型钢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并与型钢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回归给出了型钢UHTCC粘结强度的预测公式及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用UHTCC材料替代混凝土后,裂缝形态更为细密,型钢UHTCC试件名义峰值粘结强度略有降低,但具有较高的残余承载力和残余粘结强度,粘结韧性与粘结耗能大幅增加,且损伤轻微,明显改善了型钢混凝土的界面粘结滑移性能;2)随锚固长度的增加,型钢UHTCC试件的峰值和残余粘结承载力增大,但名义峰值和名义残余粘结强度呈现略微降低的趋势,且粘结韧性与粘结耗能均降低;3)UHTCC试件型钢翼缘设置栓钉后,明显提高了型钢UHTCC试件峰值前的粘结滑移性能,但峰值后粘结性能尤其是粘结韧性与粘结耗能减小;4)对比了已有用于计算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式,最后回归给出了型钢UHTCC粘结强度的预测公式;5)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的型钢UHTCC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且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其次,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短柱(SUHTCC)的抗震性能,通过改变轴压比、体积配箍率、加载制度和型钢翼缘有无布置栓钉对8根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短柱及1根型钢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用UHTCC取代混凝土与型钢结合后,UHTCC与型钢表现出了更好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改善了短柱的脆性剪切破坏模式,在大变形下具有高的耐损性和可修复性,即使SUHTCC短柱在高轴压比和低配箍率情况下仍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与抗震性能;2)低周往复加载模式会降低SUHTCC短柱的承载力,且峰值后荷载下降变快,变形能力和延性降低;3)随轴压比增大,SUHTCC短柱耗能能力和延性有所下降,但SUHTCC短柱在高轴压比下仍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4)不同配箍率的试件峰后滞回曲线均饱满,配箍率最大的SUHTCC短柱表现出了更好的耗能能力,但配箍率最小的SUHTCC短柱仍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5)型钢翼缘布置栓钉后,SUHTCC短柱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对延性的提高有限。加栓钉能够大幅提高较低轴压比SUHTCC短柱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但对较高轴压比SUHTCC短柱提高幅度有限;6)最后采用不同规范给出的用于计算型钢混凝土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了试验SUHTCC短柱的承载力。结果表明,我国组合规范(JGJ138-2016)用于剪跨比不超过2.0的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短柱受剪分析和设计是可行的。最后,从构件层次上,对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基于变形和损伤的抗震损伤进行评估,得到以下结论:1)将试验SUHTCC短柱抗震性态水平可划分为六个等级,建立了该类结构柱处于不同损伤破坏状态下的性能目标;2)以位移角为变形性能控制参数,采取两种方法定义了不同性能水平下位移角的取值原则,并给出了位移角限值取值范围。结果表明,使用UHTCC代替混凝土用于型钢混凝土可以放宽各性能水平的变形限值;3)结合现有不同性能水平的损伤指数范围以及试验的损伤过程,划分了试验SUHTCC组合柱各性能水平下的损伤指数取值范围;4)以经典的Park-Ang模型和Kratzig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M-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与改进的M-Kratzig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改进后两个地震损伤模型可更真实反映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的损伤行为。
唐钿[6](2020)在《双T板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整体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和相关政策引导下,装配式建筑注定会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快速发展的一个趋势。叠合水平构件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研究较为全面,主要适用于跨度小、竖向荷载小的结构,但是板侧出筋、后浇湿接缝等工序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型。结合了梁、板受力性能的双T板能满足更大跨度、荷载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运用场景。然而对双T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本身受力性能方面分析,对双T板结构整体性研究还较少。同时国内的相关图集所覆盖构件类型、适用范围还比较局限,对深化设计人员而言还缺少双T板在框架结构体系下的设计依据和优化建议。因此,有必要对双T板结构体系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整体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叠合水平构件和双T板构件的研究进展和运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对其各自特点、运用场景进行对比。其次,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SAP2000创建现浇楼板框架结构、双T板框架结构、整浇面层厚度不同的双T板框架结构等5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以及框架梁、双T板构件和整浇面层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分析。根据对比结果和分析数据对该类装配式结构体系以及构件本身设计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双T板框架结构自振周期较长,整体性较差,高阶振型易出现局部不规则振动,需通过调整梁柱尺寸、增加局部约束使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满足规范要求。(2)增加整浇面层后能有效降低周期、层间位移、框架梁位移差异,改善框架水平剪力、弯矩分布,但整浇面层过大反而会增加楼层剪力、楼层位移等,结果表明60mm厚的整浇面层较为经济。(3)双T板板面应力分布受结构平面刚度、构件放置方向、板侧连接构件等因素影响,增加整浇面层后能改善应力分布,但在板角、梁端整浇面层顶部等位置易出现拉应力集中情况,需要采取在相应位置设置跨缝构造钢筋,验算圆弧倒角,增加肋梁搁置长度等措施。最后,本文根据5组模型的分析结果对双T板构件以及其结构体系的应用与研究问题做了一些展望。
陈靖[7](2019)在《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将钢网格盒式单筒结构与混凝土芯筒进行组合,使得两种结构形式协同受力,钢筋混凝土芯筒作为公共服务性区域设置在建筑中部,建筑外围布置钢网格式墙,芯筒和外部网格墙采用钢空腹夹层板水平搭接。本文分别对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竖向承重体系—钢网格式墙架、水平承重体系—钢空腹夹层板以及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计算分析,最后结合某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工程实例,提出适合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比对分析框架、框筒及钢网格式墙架三种常见的竖向承重体系;采用柔度法对钢网格式墙架侧移进行公式推导,并选取算例对公式精确性进行验证;针对已做的钢网格式墙架滞回试验,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种墙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钢网格墙架的滞回性能;最后针对高层框架柱剪力滞后现象,分别以框筒与钢网格是墙架两种结构形式建立简化模型,引入剪力不均匀系数,对该两种结构形式的剪力滞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网格式墙架的剪力滞后效应。(2)介绍正交正放,正交斜放、斜交斜放及蜂窝型四种空腹夹层板的构造和尺寸要求。针对于空腹夹层板的受力特点,对原有连续化分析方法的刚度矩阵形成、基本假定等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形成适应空腹夹层板的拟夹芯板连续化分析方法。由于连续化分析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难推广采用,本文又介绍了钢空腹夹层板实用于工程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便于钢空腹夹层板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与应用。并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全尺寸钢空腹夹层板模型进行了静力超载性能测试,采用workbench19.0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试验现象。(3)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是将钢网格盒式单筒结构与混凝土芯筒进行组合,协同受力,钢筋混凝土筒体作为公共服务性区域设置在建筑中部,建筑外围布置钢网格墙,芯筒和外部网格墙采用钢空腹夹层板水平搭接。本文分别以两栋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和综合办公楼为例,采用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与常规钢-混凝土筒中筒混合结构、钢-混凝土框筒混合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对比分析,并选取综合办公楼项目对该新型结构体系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地震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该新型结构体系“安全、合理、先进、经济”,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延性,适合运用在地震高烈度区中的高层建筑。(4)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目前尚无工程实例,但是多层大跨度钢网格盒式结构建筑已经在贵州、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相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应。本文以已建绵阳富乐国际学校体育馆(多层大跨度钢网格盒式结构)为例,介绍该项目装配式施工过程及支撑体系,并对楼盖的支撑卸载进行监控,检验卸载后的变形与受力,为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工程施工提出参考依据。最后结合已建类似工程经验,以昆钢钢构办公楼为背景,介绍适合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的装配式施工工艺。
方华颖[8](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方式逐渐不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房屋质量提升需求、绿色环保节能、行业转型升级等发展要求。装配式建筑是建设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顺应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广东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各地提高建筑质量安全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尚不成熟,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备,装配式对构件精度的高要求以及现阶段较高的建设成本制约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探讨装配式建筑降本增效的方法和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装配式高层住宅进行调研分析,梳理相关政策及现阶段态势分析,应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装配式高层住宅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和排序,得出预制率和装配率,设计水平,设计标准化,施工技术等为影响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关键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其次,根据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增量成本构成,针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与现浇钢筋混凝土住宅设计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两种建造模式的常用构件的计量、计价、措施费和税金等进行差异对比分析,提出优先选用增量成本差异较小的水平预制构件,以及探讨在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评分标准前提下15%、30%、45%、60%等预制率指标下最经济的构件组合方案,提出降本增效的设计建议。最后,结合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项目案例,对装配式住宅项目设计、施工等项目管理进行成本控制措施分析应用,以及应用BIM技术对项目设计管理及成本计算,以供后续装配式住宅项目提供设计参考及降本增效措施。同时亦提出相对成本增量而言,装配式建筑优势及带来的效益更加显着,并就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望本研究对装配式建筑品质提升、成本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张莹莹[9](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周健[10](2019)在《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夯土建筑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近年来,国内现代夯土建筑实践活动逐渐由农村走向城市,其建筑形式也由规模较小的民居转变为公共建筑,角色的转变使得夯土建筑在材料、构造以及施工等多方面的创新性研究面临巨大的契机与挑战。而目前,国内关于现代夯土的研究多为点状研究,缺乏足够的联动性和系统性,难以对设计推进起到充分的指导作用。在此背景下,对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展开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本文从构造关键技术的角度出发,结合调研实践和国内外近三十年的相关实践成果,通过案例的切片分析,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构造技术、建造难点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探究,全文研究方法及内容包含以下三个层次:(1)借助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营造工艺进行深入剖析,从材料优化和施工工艺优化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现代夯土建造技术的改良举措,一方面与构造互为依托,另一方面作为构造设计与实践的依据。(2)通过对案例的切片式剖析,对不同类型建筑同一部位的构造做法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其内在的运行机制与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不同的构造操作手法。(3)利用设计与建造联动探究的方法,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将构造设计作为研究现代夯土建筑的切入点,纳入到设计的全过程中进行思考,以纵向时间轴将其进行串联,从适用条件、设计与施工难点和设计反馈等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构造技术在整个建筑实践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本文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大量当代已建成现代夯土建筑案例,并对其构造关键技术进行阐释和解读,希望以此为基础,一方面可以使后续相关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为建筑师在该领域的探索及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建筑实践创作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二、多层大面积框架剪力结构支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大面积框架剪力结构支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预制RCS装配式节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装配整体式RCS组合框架结构体系的策划 |
1.2.1 .装配整体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 |
1.2.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
1.2.3 .装配整体式钢框架结构体系 |
1.3 .RCS组合节点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1 .美国RCS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 |
1.3.2 .日本RCS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 |
1.3.3 .我国RCS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 |
1.4 .RCS组合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1 .RCS组合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2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Midas FEA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2.1 .材料破坏准则及本构关系 |
2.1.1 .材料的破坏准则 |
2.1.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2.1.3 .钢材的本构关系 |
2.2 .数值分析方法和收敛条件 |
2.2.1 .数值分析方法 |
2.2.2 .收敛条件 |
第3章 新型RCS组合节点有限元分析 |
3.1 .新型RCS梁柱中节点的构造形式 |
3.1.1 .国外RCS组合节点标准类型 |
3.1.2 .国内RCS组合节点标准类型 |
3.1.3 .新型RCS组合节点构造形式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3.2.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3.3 .新型RCS组合节点有限元分析基本假定 |
3.3.1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3.3.2 .钢材的本构模型 |
3.3.3 .创建分析工况 |
3.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3.4.1 .荷载位移曲线 |
3.4.2 .节点破坏模式 |
3.5 .新型RCS梁柱边节点、角节点有限元分析 |
3.5.1 .新型RCS组合边节点、角节点构造形式 |
3.5.2 .新型RCS组合边节点、角节点有限元分析基本假定 |
3.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章 新型RCS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4.1 .RCS组合节点的典型构造及作用分析 |
4.1.1 .RCS组合节点的常见构造措施 |
4.2 .RCS组合节点的破坏模式分析 |
4.3 .RCS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 |
4.3.1 .RCS组合节点受力分析 |
4.3.2 .RCS组合节点抗剪受力机理分析 |
4.3.3 .RCS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4.3.4 .新型节点的计算结果分析 |
结论 |
结论 |
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2)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理论基础 |
2.1.1 装配式相关概念的定义 |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区别 |
2.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借鉴和启示 |
3 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1 主体结构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1.1 竖向构件 |
3.1.2 水平构件 |
3.2 围护墙和内隔墙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2.1 围护墙 |
3.2.2 内隔墙 |
3.3 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项的分析与改进 |
3.3.1 干式工法楼面 |
3.3.2 管线分离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1 主体结构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1.1 竖向构件 |
4.1.2 水平构件 |
4.2 围护墙和内隔墙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2.1 围护墙 |
4.2.2 内隔墙 |
4.3 装修和设备管线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4.3.1 干式工法楼面 |
4.3.2 管线分离 |
4.4 新增评价项评价分值的确定 |
4.4.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4.3 形成对比判断矩阵 |
4.4.4 软件数据处理 |
4.4.5 新增评价的项评价分值 |
4.5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居住建筑(高层住宅) |
5.1.1 设计案例概况 |
5.1.2 方案一: 基于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1.3 方案二: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1.4 方案对比 |
5.1.5 居住建筑对比总结 |
5.2 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 |
5.2.1 设计案例概况 |
5.2.2 方案一: 基于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设计方案 |
5.2.3 方案二: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方案 |
5.2.4 方案三: 基于浙江省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制定的方案 |
5.2.5 效果方案对比 |
5.2.6 公共建筑对比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装配式建筑评价权重专家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3)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研究 ——以苏州华为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前期研究 |
2.1 模板早拆技术及应用进展研究 |
2.1.1 国外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研究 |
2.1.3 小结 |
2.2 关于模板早拆技术的综合效益研究 |
2.2.1 国内模板早拆技术的综合效益研究 |
2.2.2 国外模板早拆技术的综合效益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构成 |
3.1 早拆模板技术理论基础 |
3.1.1 早拆模板技术的基本理论 |
3.1.2 早拆模板的构造 |
3.1.3 早拆模板技术的施工工艺 |
3.2 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 |
3.2.1 综合效益基本理论 |
3.2.2 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的界定 |
3.2.3 早拆模板技术的经济效益 |
3.2.4 早拆模板技术的技术效益 |
3.2.5 早拆模板技术的社会效益 |
3.2.6 早拆模板技术的环境效益 |
3.3 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构成指标体系 |
第四章 苏州华为项目早拆模板技术综合效益的实证分析 |
4.1 苏州华为项目早拆模板技术应用介绍 |
4.1.1 苏州华为早拆体系介绍 |
4.1.2 具体关键构造做法 |
4.1.3 早拆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
4.1.4 早拆模板施工注意要点 |
4.2 苏州华为项目早拆模板技术综合效益分析 |
4.2.1 经济效益分析 |
4.2.2 技术效益分析 |
4.2.3 社会效益分析 |
4.2.4 环境效益分析 |
4.3 综合评价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 |
5.2 不足之处 |
5.3 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1.1.2 建筑产业化的选择 |
1.1.3 建筑行业的质量追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实现建造技艺优化提升 |
1.4.2 促进建造方式产业化变革 |
1.4.3 推进建筑行业节能降耗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1.1 我国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
2.1.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1.3 我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2 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2.1 日本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
2.2.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2.3 日本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3 英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3.1 英国预制房屋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
2.3.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3.3 英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4 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4.1 美国装配式建筑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
2.4.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4.3 美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5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日英美为样本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1 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1.1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及预制组装工法 |
3.1.2 PC工法的开端 |
3.1.3 PC工法的演化 |
3.1.4 半PC工法的应用 |
3.1.5 PCPCa工法的应用 |
3.2 英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2.1 EFM住房计划时期多种装配式专用体系 |
3.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2.1.2 金属体系房屋的应用 |
3.2.2 英国大板建筑技术体系 |
3.2.2.1 无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
3.2.2.2 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
3.2.3 Ronan Point公寓连续倒塌事件的影响 |
3.3 美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3.1 二战后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 |
3.3.1.1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1.2 装配式“框架+板”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1.3 战后模块化结构体系与金属房屋 |
3.3.2 美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3.3.2.1 结构选型类别 |
3.3.2.2 干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2.3 湿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及技术要点研究 |
4.1 大板建筑体系的应用 |
4.1.1 上世纪大板建筑的发展与停滞 |
4.1.2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大板建筑体系 |
4.1.2.1 大板建筑体系的多种结构形式 |
4.1.2.2 大板建筑预制部品构造 |
4.1.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
4.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4.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类 |
4.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部品构造 |
4.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
4.3 钢筋连接方式 |
4.3.1 传统连接方式 |
4.3.2 连接方式的演变 |
4.3.3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
4.3.4 浆锚搭接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对比及国内优化策略 |
5.1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建筑体系对比 |
5.1.1 我国大板体系建筑存在的问题 |
5.1.2 大板建筑体系与国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对比 |
5.2 国内外非板式承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
5.2.1 装配式湿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 |
5.2.2 美国的装配式干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与我国现行体系对比 |
5.3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专项设计及研究 |
6.1 江苏省扬州市某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别墅设计 |
6.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短柱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研究现状 |
1.2.1 直接拉伸性能 |
1.2.2 抗压性能 |
1.2.3 弯曲性能试验 |
1.2.4 抗剪性能 |
1.2.5 抗火性能 |
1.2.6 在抗震结构中的应用 |
1.3 组合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
1.3.1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
1.3.2 UHTCC与钢筋或型钢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
1.4 国内外组合结构柱的研究现状 |
1.4.1 型钢混凝土组合柱研究 |
1.4.2 型钢UHTCC组合柱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2.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SUHTCC)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装置及测量内容 |
2.3.1 试验材料 |
2.3.2 测点布置及测量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破坏形态和过程 |
2.4.2 荷载-滑移曲线及粘结机理 |
2.4.3 不同参数对试件特征粘结承载力及滑移的影响 |
2.4.3.1 不同参数对特征粘结承载力的影响 |
2.4.3.2 不同参数对特征粘结滑移的影响 |
2.4.4 粘结应力与滑移曲线 |
2.4.4.1 名义粘结应力与滑移τ-s曲线 |
2.4.4.2 沿有效锚固长度上的有效粘结应力与滑移τ'-s曲线 |
2.4.5 沿型钢锚固长度应变分布规律 |
2.4.6 界面粘结韧性及粘结耗能 |
2.4.6.1 界面粘结韧性 |
2.4.6.2 界面粘结耗能 |
2.4.7 粘结强度计算 |
2.4.8 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用材 |
3.2.1.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与混凝土 |
3.2.1.2 型钢与钢筋 |
3.2.1.3 栓钉 |
3.2.2 试验设计与制作 |
3.2.2.1 试件设计 |
3.2.2.2 试件制作 |
3.2.3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3.2.3.1 试验加载装置 |
3.2.3.2 试验加载制度 |
3.2.4 测量内容及方法 |
3.3 试验现象 |
3.3.1 开裂过程和破坏形态 |
3.3.2 斜裂缝宽度分析 |
3.3.3 破坏特征总结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耗能能力 |
3.4.4 刚度退化 |
3.4.5 纵筋、箍筋和型钢应变特征 |
3.4.6 特征时刻对应的承载力和转角及转角延性系数 |
3.4.7 剪切、弯曲和滑移变形分析 |
3.4.7.1 剪切变形 |
3.4.7.2 弯曲变形和滑移变形 |
3.4.8 不同规范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性能的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估 |
4.1 引言 |
4.2 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性能目标的划分 |
4.3 基于变形的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估 |
4.4 基于损伤的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抗震性能评估 |
4.4.1 损伤指数 |
4.4.2 损伤模型 |
4.4.3 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损伤指数范围 |
4.4.4 现有不同损伤模型的对比分析 |
4.5 改进的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柱地震损伤模型 |
4.5.1 改进的M-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 |
4.5.2 改进的M-Kratzig地震损伤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双T板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整体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双T板在水平作用力下的整体性研究的背景 |
1.2 双T板整体性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叠合楼板特点及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1 叠合板特点 |
1.3.2 叠合板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3 密拼叠合板研究进展 |
1.4 双T板发展历程与现状 |
1.4.1 双T板研究历程 |
1.4.2 双T板应用与发展 |
1.5 水平构件受力研究现状 |
1.6 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SAP2000简介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1 双T板模型 |
2.2.2 工程模型概况 |
2.2.3 工程模型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3.结构模型弹性时程分析 |
3.1 模态分析理论 |
3.2 特征向量法 |
3.2.1 特征向量法 |
3.2.2 Ritz向量法 |
3.3 结构模型模态分析 |
3.4 结构模型弹性时程分析 |
3.4.1 时程分析法理论 |
3.4.2 时程分析法基本方法 |
3.4.3 地震波选取 |
3.5 框架结构弹性地震响应 |
3.5.1 楼层剪力 |
3.5.2 楼层变形 |
3.5.3 楼层弹性层间位移 |
3.6 本章小结 |
4.叠合水平构件整体性分析 |
4.1 框架梁平面内整体性 |
4.1.1 框架梁水平变形 |
4.1.2 框架梁水平受力 |
4.2 双T板受力分析 |
4.2.1 双T板竖向荷载下分析 |
4.2.2 双T板水平作用力下应力 |
4.3 拼缝处受力分析 |
4.3.1 接缝处水平力作用下分析 |
4.3.2 接缝处竖向作用力下分析 |
4.4 拼缝钢筋受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盒式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1.2.1 网格墙架的研究现状 |
1.2.2 空腹夹层板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3 钢网格盒式结构工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体系的介绍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钢网格墙架体系力学性能及试验研究 |
2.1 钢结构墙架概述 |
2.1.1 框架竖向承重体系 |
2.1.2 框筒竖向承重体系 |
2.1.3 钢网格墙架体系 |
2.2 钢网格墙架侧向变形分析 |
2.2.1 钢网格墙架剪切变形计算(柔度法) |
2.2.2 钢网格墙架整体弯曲变形计算(柔度法) |
2.2.3 钢网格墙架整体侧向变形算例分析 |
2.3 钢网格墙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2.3.1 钢网格墙架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2.4 钢网格墙架剪力滞后效应研究 |
2.4.1 矩形框筒受力状态 |
2.4.2 钢网格墙架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力学性能及试验研究 |
3.1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基本组成与构造 |
3.1.1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的基本构造与尺寸要求 |
3.1.2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关键节点构造 |
3.2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分析方法 |
3.2.1 拟夹层板连续化分析方法 |
3.2.2 空腹夹层板实用计算方法 |
3.3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极限承力试验研究 |
3.3.1 极限承力试验研究目的 |
3.3.2 钢材和混凝土材性试验 |
3.3.3 空间钢网格空腹夹层板极限承力试验方案及检测结果 |
3.3.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对比试验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4.1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力学特点 |
4.2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住宅建筑的应用与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结构设计方案 |
4.2.3 结构设计分析 |
4.2.4 对比分析结论 |
4.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办公楼建筑的应用与分析 |
4.3.1 工程概况 |
4.3.2 设计方案比选 |
4.3.3 传统与新型结构体系受力及用钢量对比 |
4.3.4 传统结构体系与新型结构体系对比小结 |
4.4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4.4.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4.4.2 Push-over分析方法的计算实施步骤 |
4.4.2.1 Push-over分析的基本步骤 |
4.4.2.2 塑性角的定义、设置和性能状态 |
4.4.2.3 侧向加载模式和Push-over工况的选择 |
4.4.3 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pushover分析 |
4.4.3.1 Midas Building计算模型建立 |
4.4.3.2 Push-over能力-需求谱曲线 |
4.4.3.3 Push-over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 |
4.4.3.4 Push-over结构楼层剪力 |
4.4.3.5 Push-over结构钢结构塑性铰发展情况 |
4.4.3.6 Push-over结构剪力墙变形等级 |
4.4.3.7 对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 |
5.1 某多层大跨度盒式结构装配式施工介绍 |
5.1.1 工程概述 |
5.1.2 装配式施工过程 |
5.1.3 临时支撑 |
5.1.4 卸载监测 |
5.1.5 结论 |
5.2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 |
5.2.1 某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楼盖单元装配式施工 |
5.2.2 某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墙架单元装配式施工 |
5.2.3 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装配式施工流程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建议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发展规划 |
1.1.2 政策推动 |
1.1.3 产业改革 |
1.1.4 行业需求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目前应用现状方面 |
1.3.2 定义及特征方面 |
1.3.3 成本及效益方面 |
1.3.4 文献综述小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成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装配式建筑基本概念、定义及分类 |
2.1.1 装配式建筑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内涵及特征 |
2.1.3 常见装配式建筑的种类 |
2.2 装配式项目成本组成 |
2.3 预制构件、预制率、装配率基本概念 |
2.3.1 预制构件的定义及常见种类 |
2.3.2 预制率的定义和计算 |
2.3.3 装配率的定义和计算 |
2.4 BIM基本概念 |
2.4.1 BIM的定义 |
2.4.2 BIM的特性 |
2.5 德尔菲法 |
2.6 层次分析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调研分析 |
3.1 装配式建筑现状调研 |
3.1.1 相关政策 |
3.1.2 装配式建筑建设情况 |
3.2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SWOT分析 |
3.2.1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优势 |
3.2.2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劣势 |
3.2.3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机遇 |
3.2.4 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威胁 |
3.3 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筛选 |
3.3.1 应用德尔菲法进行成本影响因素筛选 |
3.3.2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成本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研究 |
4.1 装配式建筑项目增量成本构成 |
4.1.1 设计方面 |
4.1.2 生产方面 |
4.1.3 运输方面 |
4.1.4 施工方面 |
4.2 装配式高层住宅成本分析之设计对比 |
4.2.1 建筑专业 |
4.2.2 结构专业 |
4.2.3 装饰装修专业 |
4.3 装配式高层住宅增量成本之计量对比 |
4.3.1 计量依据 |
4.3.2 计量对比-柱 |
4.3.3 计量对比-梁、板 |
4.3.4 计量对比-剪力墙 |
4.3.5 计量对比-楼梯 |
4.3.6 计量对比-钢筋 |
4.4 装配式高层住宅增量成本之计价对比 |
4.4.1 计价对比-柱 |
4.4.2 计价对比-梁 |
4.4.3 计价对比-板 |
4.4.4 计价对比-剪力墙 |
4.4.5 计价对比-其他构件 |
4.4.6 小结 |
4.5 装配式高层住宅增量成本之措施费对比 |
4.5.1 模板 |
4.5.2 脚手架 |
4.6 装配式高层住宅增量成本之税金对比 |
4.7 装配式高层住宅增量成本之不同预制率方案比选 |
4.7.1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 |
4.7.2 预制率15% |
4.7.3 预制率30% |
4.7.4 预制率45% |
4.7.5 预制率60% |
4.7.6 各预制率最经济方案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管理应用案例 |
5.1 大湾区某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概况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说明 |
5.2 项目装配式设计方面成本控制措施 |
5.2.1 户型标准化设计 |
5.2.2 预制构件标准化 |
5.2.3 主体结构及墙体设计标准 |
5.2.4 构件布置方案 |
5.2.5 构件布置方案增量成本 |
5.3 项目施工管理方面成本控制措施 |
5.3.1 进度管理 |
5.3.2 构件生产运输管理 |
5.3.3 构件吊装成本管理 |
5.4 BIM应用 |
5.5 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评分表 |
5.6 项目成本分析 |
5.6.1 项目概算 |
5.6.2 建安工程费分部对比 |
5.7 项目效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建议 |
6.1 加大政策扶持、形成规模经济 |
6.2 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建设成本 |
6.3 创新建设模式,优化产业链成本 |
6.4 对标先进技术,实现融合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2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10)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技术背景 |
1.1.3 学习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对象选择的包容性和研究的开放性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来源 |
1.2.3 研究范围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总结与研究方向确立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现代夯土建筑建造工艺的基本特征与关键技术界定 |
2.1 传统夯土营建工艺 |
2.1.1 传统夯土材料的性能特征 |
2.1.2 传统夯土施工工艺的基本特征 |
2.2 现代夯土建造技术 |
2.2.1 现代夯土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夯土施工工艺优化 |
2.2.3 现代夯土应用现状与案例遴选 |
2.3 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界定与系统构成 |
2.3.1 现代夯土建筑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2.3.2 构造关键技术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2.3.3 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系统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3 夯土墙墙基构造设计 |
3.1 夯土墙墙基构造设计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
3.2 夯土墙墙基构造设计定位与策略 |
3.3 砖石墙基构造设计 |
3.3.1 做法概述 |
3.3.2 适用条件 |
3.3.3 情况分类 |
3.3.4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3.3.5 对形式及肌理的影响与反馈 |
3.3.6 施工流程 |
3.4 混凝土墙基构造设计 |
3.4.1 做法简述 |
3.4.2 适用条件 |
3.4.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3.4.4 对形式及肌理的影响与反馈 |
3.4.5 施工流程 |
3.5 勒脚构造设计 |
3.5.1 做法简述 |
3.5.2 适用条件 |
3.5.3 情况分类及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3.5.4 对形式及肌理的影响与反馈 |
3.5.5 施工流程 |
3.6 墙基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3.7 本章小结 |
4 夯土墙墙面构造设计 |
4.1 夯土墙墙面构造设计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
4.2 夯土墙墙面构造设计定位与策略 |
4.3 夯土墙墙面抗侵蚀构造设计 |
4.3.1 做法简述 |
4.3.2 适用条件 |
4.3.3 情况分类 |
4.3.4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4.3.5 对墙面肌理的影响与反馈 |
4.3.6 施工流程 |
4.4 干缩缝构造设计 |
4.4.1 做法简述 |
4.4.2 适用条件 |
4.4.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4.4.4 对墙面肌理的影响与反馈 |
4.4.5 施工流程 |
4.5 墙面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4.6 本章小结 |
5 楼板交接构造设计 |
5.1 楼板交接构造设计所面临的常见问题与设计定位 |
5.2 框架结构体系下墙体与楼板交接构造设计 |
5.2.1 做法简述 |
5.2.2 适用条件 |
5.2.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5.2.4 夯土墙体与楼板结构拉结 |
5.2.5 对形式与空间的影响及反馈 |
5.2.6 施工流程 |
5.3 砌体承重(夯土墙承重)结构体系下墙体与楼板交接构造设计 |
5.3.1 做法简述 |
5.3.2 适用条件 |
5.3.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5.3.4 对形式与空间的影响及反馈 |
5.3.5 施工流程 |
5.4 楼板交接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5.5 本章小结 |
6 洞口构造设计 |
6.1 夯土墙洞口构造设计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
6.2 夯土墙洞口构造设计定位与策略 |
6.3 门窗洞口过梁构造设计 |
6.3.1 圈梁式过梁 |
6.3.2 悬浮式过梁 |
6.3.3 传统式过梁 |
6.3.4 整体配筋式过梁 |
6.3.5 隐性过梁 |
6.3.6 预制式过梁 |
6.3.7 共性问题应对与设计效果反馈 |
6.4 整体装配式洞口构造设计 |
6.4.1 做法简述 |
6.4.2 适用条件 |
6.4.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6.4.4 对形式与空间的影响及反馈 |
6.4.5 施工流程 |
6.5 过梁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6.6 窗台及相关构造设计 |
6.6.1 做法概述 |
6.6.2 适用条件 |
6.6.3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6.6.4 对形式与肌理的影响及反馈 |
6.6.5 施工流程 |
6.7 窗台及其相关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6.8 本章小结 |
7 屋顶交接构造设计 |
7.1 屋顶交接构造设计所面临的常见问题 |
7.2 屋顶交接构造设计定位与策略 |
7.3 框架结构体系下墙体与屋顶交接构造 |
7.3.1 做法简述 |
7.3.2 适用条件 |
7.3.3 情况分类 |
7.3.4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7.3.5 夯土墙体与屋顶结构的拉结 |
7.3.6 对形式与空间的影响及反馈 |
7.3.7 施工流程 |
7.4 砌体承重(夯土墙承重)结构体系下墙体与屋顶交接构造 |
7.4.1 做法简述 |
7.4.2 适用条件 |
7.4.3 情况分类 |
7.4.4 设计与施工难点解析 |
7.4.5 对形式与空间的影响及反馈 |
7.4.6 施工流程 |
7.5 夯土墙体压顶构造设计 |
7.5.1 金属板压顶构造设计 |
7.5.2 砖瓦压顶构造设计 |
7.5.3 钢筋混凝土压顶构造设计 |
7.6 屋顶交接构造设计应用的要点与效果归纳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反思 |
8.1 研究内容及方法总结 |
8.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四、多层大面积框架剪力结构支模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混凝土柱-钢梁装配式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 郭磊.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装配式建筑评价体系改进研究[D]. 李一凡. 浙江大学, 2020(01)
- [3]早拆模板技术在项目施工中的综合效益研究 ——以苏州华为项目为例[D]. 孙宝龙.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D]. 贾文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型钢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组合短柱抗震性能研究[D]. 刘瑞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双T板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整体性能分析[D]. 唐钿. 西华大学, 2020(01)
- [7]高层钢网格盒式筒中筒混合结构在高烈度区的研究与应用[D]. 陈靖. 贵州大学, 2019(05)
- [8]装配式混凝土高层住宅成本研究[D]. 方华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10]现代夯土建筑构造关键技术案例研究[D]. 周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